登陆注册
1307600000064

第64章 附录

徐志摩简介

徐志摩 (1896—1931),我国现代著名诗人、散文家。浙江海宁人,汉族。原名章,字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曾经用过的笔名有:南湖、诗哲、海谷、大兵、云中鹤、仙鹤、删我、心手、谔谔等。曾留学美国学习银行学,后赴英国,入伦敦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学习期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徐志摩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21年起开始进行新诗创作,是新月社的重要发起人及参与者,新诗格律化运动的开展者之一。曾与人合办过《现代评论》周刊和《诗刊》季刊,任北京大学、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教授以及北京《晨报副刊》《诗镌》主编。 1927年参加创办新月书店。次年《新月》月刊创刊后任主编。1930年任中英文化基金委员会委员,被选为英国诗社社员。1931年被推选为笔会中国分会理事。同年11月19日,搭乘中国航空公司“济南号”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因遇雾,飞机在济南附近触山,志摩罹难,死时仅34岁。

徐志摩一生都在追求“爱”、“自由”与“美”,他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却为世界文学和中国文学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他清新美妙的诗风对后人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徐志摩年表

【1896年】

1月15日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的一个富商家庭,父亲是人称“硖石巨子”的硖石商会会长徐申如。

【1900年】

入家塾跟随孙荫轩读书。

【1907年】

入硖石镇开智学堂读书。

【1909年】

冬,开智学堂毕业。

【1910年】

春,入杭州府一中学习,同学中有郁达夫等。

【1913年】

春,杭州府一中改名为杭州第一中学。当年7月,在校刊《友声》第1期上发表《论小说与社会之关系》。

【1914年】

5月,《挽李人联》一诗在《友声》第二期上发表。

【1915年】

在杭州第一中学毕业,考入上海沪江大学。

12月5日,遵从父母安排,放弃在沪江大学的学业,回到硖石与张幼仪结婚。婚后转入上海浸信会学院学习。

【1916年】

春,从上海浸信会学院退学。同年秋,转入国立北洋大学(今天津大学)法科预科。

【1917年】

北洋大学法科并入北京大学,志摩完成预科学业后,进入北京大学,学习法科政治学。

【1918年】

4月22日,徐志摩的长子在硖石出生,取名积锴,字如孙,小名阿欢。

6月,经张君劢介绍,师从梁启超。

8月14日,乘坐南京号,由上海赴美国留学。

9月,进入美国克拉克大学历史系学习。

【1919年】

6月,毕业于克拉克大学,并获得克拉克大学一等荣誉奖。

9月,开始攻读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硕士学位。

【1920年】

9月,在哥伦比亚大学完成毕业论文《论中国妇女地位》,并获得硕士学位。

9月20日,离开美国,途经巴黎赶赴英国。

10月,进入伦敦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院博士学位,并结识英国作家威尔斯,对文学兴趣渐浓。

【1921年】

3月,远在国内的妻子张幼仪来到英国,志摩夫妻相聚。

不久,在狄更生的推荐下,以特别生资格转入剑桥大学王家学院,此时他已经开始写新诗。

8月,张幼仪再次怀孕,徐志摩要求其堕胎。两人意见相左,徐志摩向张幼仪提出离婚。

10月,林徽因的父亲与徐志摩不辞而别,离开伦敦回国。

10月末,与心仪已久的罗素相见。

秋季,张幼仪离开徐志摩,去巴黎投靠二哥张君劢。

【1922年】

1月,张幼仪离开巴黎,投靠在柏林的七弟。

2月24日,徐志摩的次子生于柏林,取名德生,小名彼得。

3月末,徐志摩到达柏林,在柏林由吴经熊、金岳霖作证,与张幼仪离婚。

8月,从英国剑桥大学起程回到国内。

10月15日,乘坐“三岛丸号”船到达上海。

11月8日,《徐志摩、张幼仪离婚通告》及新诗《笑解烦恼结》在《新浙江·新朋友》上刊登。

【1923年】

发起成立“新月社”,同时在北京松坡图书馆任英文秘书。

8月27日,住在家乡硖石的祖母去世,徐志摩回去奔丧。

【1924年】

1月,北京大学正式聘请徐志摩担任英文系教授。

4月12日,应北京讲学社之邀请泰戈尔访华。泰戈尔抵达上海时,徐志摩代表北方学界前往迎接,并担任泰氏的翻译。

4月23日,徐志摩陪同泰戈尔从上海到达北京。

5月20日,徐志摩陪同泰戈尔等到太原等地。

7月,徐志摩在香港送别泰戈尔。

11月,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徐志摩与陈源共同翻译的《曼殊斐儿》。

12月,《现代评论》周刊在北京创刊,为主要撰稿人。

冬,与陆小曼相识。

【1925年】

3月10日,徐志摩应恩厚之邀,从北京起程,途经苏联,赴欧洲与泰戈尔会面。

3月19日,次子德生因病去世。一周后,志摩赶到柏林看望张幼仪。

7月,兼程回国探望生病的陆小曼。

8月,由中华书局出版第一本诗集《志摩的诗》。

9月初,陆小曼被迫跟随父母,南下上海与王赓相聚。徐志摩随后亦抵达,与父母住在蒋百里家。

9月末,对与陆小曼的事感到无望,怅然回京。

10月1日,接手《晨报副刊》主编一职。

10月5日,陆小曼离婚后立即赶到北京,看到《晨报副刊》上徐志摩的诗文后,找到徐志摩。

【1926年】

6月,散文集《落叶》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

8月14日,在北海与陆小曼举行订婚仪式。

10月3日,由梁启超做证婚人、胡适做介绍人,与陆小曼在北海结婚。

10月15日,南下上海,准备遵父命搬到硖石刚落成的新宅。

12月,因避战乱,与陆小曼从硖石又搬回上海居住。

12月28日,把《曼殊斐儿的日记》一书作为新年礼物送给陆小曼,并在书上题字:“一本纯粹性灵所产生,亦是为纯粹性灵产生的书。”

【1927年】

4月,由北新书局出版了译作《英国曼殊斐儿小说集》。

7月1日,与胡适、余上沅等创办新月书店。

8月,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兼东吴大学学院教授。同时,散文集《巴黎的鳞爪》在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9月,上海新月书店出版了诗集《翡冷翠的一夜》。

【1928年】

1月,散文集《自剖》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3月10日,徐志摩任主编,《新月》杂志创刊。

6月15日,因自感婚后生活不如意,在恩厚之的邀请下出国旅行,先后去了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印度。

8月,删改后的《志摩的诗》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

11月,回国,最有名的代表作《再别康桥》问世。

【1929年】

1月,任上海光华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英文系教授,同时担任中华书局编章。

秋,在上海暨南大学演讲《秋》的这篇讲稿,后由赵家壁交良友图书公司出版。

【1930年】

4月,小说集《轮盘》由中华书局出版。

8月,辞去中央大学教授一职。

12月,光华大学闹学潮,辞教离去。

冬,任中英文化基金会委员。

【1931年】

1月,与陈梦家、方玮德等创办《诗刊》季刊,并担任主编。

2月,应胡适之聘请,离开上海,到北京大学英文系任教授,兼任北京女子大学教授。

4月23日,母亲去逝,回到硖石奔丧。

8月,诗集《猛虎集》由新月书店出版。

11月19日,搭乘从南京到北平的“济南号”邮机,到达济南附近时飞机触山失事,遇难身亡,享年34岁。

同类推荐
  • 十年一瞬

    十年一瞬

    普及教育是一种长期效应,是一种利在当代功于千秋的伟业。五年、十年后,人们将看到它们所产生的巨大效益和深远影响;两代,三代以后,普及教育的丰硕成果将变得俯拾皆是;亳州今天的普及教育,不仅对亳州,而是对我们这个民族的伟大贡献之一;因此,我们怎样估量亳州完成“两基”这件事的价值都不过分;因此,较之于实现“两基”对亳州当今和后代的贡献,任何文字都显行苍白。感谢你,亳州教育。你的伟绩将功照日月,名垂千秋!祝福你,亳州大地。你的腾飞,我们将拭目以待!
  • 不寻常的诗生活

    不寻常的诗生活

    透过克罗地亚诗人的双眼,看花看树,看星看月,看时间,看爱情,看非比寻常的诗意人生。
  • 乡愁·故乡记忆

    乡愁·故乡记忆

    全书收录了一个地域的作者关于故乡情怀的散文随笔100余篇,分为五个部分,从不同的侧面抒写了北方小城林甸这一方热土的乡情魅力。上至博实硕士或官员学者,下至乡里游民或市井闲妇,都可以是书中作者。作品语言朴素,内容生动有趣,富有可读性。
  • 三里屯儿尼亚

    三里屯儿尼亚

    在灯红酒绿的三里屯儿,有谁人到中年,隔着逝者如斯、一去不返的时间长河向彼岸无奈地翘望;有谁风华正茂,事业有成,却不由得怅然若失地借酒浇愁;又有谁在职场和情场的漩涡中徘徊挣扎、心力交瘁呢?本书以北京繁华商区三里屯为视点,展现当下中国都市生活的横断面,描绘滚滚红尘中的芸芸众生,剖析物欲横流冲击下各色人等的喜怒哀乐、精神追求、愤懑焦灼与挫折彷徨,以新世纪的京味儿语言,管中窥豹,透视中国社会三十多年来的深刻巨变。
  •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

    《福建尤溪民间故事》收编的34个故事中,有的是在当地曾经发生过的一段真实历史,而绝大部分是在史志记载之外,长期散落在民间的口头传说。采取正史、野史、奇闻、逸事结合,汇集而成的情节有趣、内容新颖。其中,有的故事虽然发生近代,但它在当时却是关系到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危的特大历史事件。有过亲身经历的当地老人,回忆起当时的情景,仍心有余悸。现代人,对于这一段历史,都很陌生,只是偶尔在闲谈中,像听故事一样,听人传说,印象淡薄,相距遥远,今天已融入到民间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热门推荐
  • 斩衣大陆

    斩衣大陆

    白,黄,紫,黑,红,绿,蓝,银,金。九种级别,九种斩袍。男主杨玖,女主方琴儿。
  • 千金书童

    千金书童

    《千金书童》是一部现代版的书童故事!书名可以理解为为千金做书童。男主沈彧为了上大学,答应王珂的父亲做王珂的书童。这样做的条件就是王珂的父亲答应给予沈彧同等于王珂的学习生活条件。王珂这个问题少女在沈彧的帮助下最终考上自己想上的大学,完成自小想成为妇产科医生的梦想。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异镇

    异镇

    59名各怀绝技的国民党特工接到神秘任务——潜伏在日统区一个叫霸下的小镇上“生活”。任务背后的真相是什么,没人知道,除了孩子,其他都是假的。然而,随着战争局势的变化,忠诚遭到亵渎,信仰也被打破,绝杀来自于一直尽忠的组织……他们终于决定放手一搏,去过哪怕一天自己想过的生活,去护住珍爱的一切。
  • The Club of Queer Trades

    The Club of Queer Trade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变性人手记

    变性人手记

    年轻漂亮的女孩夏妆,几个月后,却摇身变成了一个叫做童汉的男人。他(她)穿梭于两性之间,由流浪汉变成百亿富豪,艳丽风流的挚友变成他的性爱情人,纯洁可人的姚黛成为他的寂寞妻子,他信仰功德,也依傍罪恶,他像农民一样耐劳,像囚徒一样煎熬,又像天才一般灵活,像明星一般耀眼……
  • 桥(下)

    桥(下)

    废名先生写这部小说是在十四年十一月,他说,《桥》教会了他作文,懂得道理。原书将桥分为了上下两篇,上篇十八章,下篇25章,至今已出版过多次,有许多改动。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将六朝文、唐诗、宋词以及现代派等观念熔于一炉,文辞简约,情景幽深,平淡朴讷,却又有生辣奇僻之美。废名的禅学思想也体现在他的作品中,《桥》是他第一阶段的代表作,这一时期,废名的小说整体上远离现实和社会问题,几乎难以在其中找到作家对于现实人生的哀愁或抗议。
  • 宿主,我真的是个有爱的小系统

    宿主,我真的是个有爱的小系统

    福多多穿越了!被一个小系统坑的!那是个巨坑系统,就是专门来坑宿主的!第一坑,福多多刚一出生,就被系统坑,放了个惊天动地连环屁!第二坑,福多多刚一出生,就欠了小系统好多债!第三坑,福多多拜小系统为师!……福多多的一生就是一坑又一坑,坑坑不断;财产方面,从负债累累到负债累累,是大陆第一负翁。这是一部轻松搞笑系统流修仙文!也许也是一个巨坑,读者慎入,免得掉坑!
  • 我家爱妃又跑了

    我家爱妃又跑了

    十年前,她逃婚,十年后,她醉酒误事,睡了逃婚十年的未婚夫,醒来的第一个念头——‘逃,会被逼婚的!’可惜,逃得了今天,逃不了明天,当某人逮住她准备睡一辈子时,她欺身压下:“要睡也是我睡你!”某人躺倒任睡:“奉陪到底。”……她是东大陆最绝顶的天才之一,惨遭同伴们的背叛差点惨死,替代了废材少女的身份,成为了人人可欺的废材三小姐。他是帝国最惊才绝艳的年轻君主,冷血杀伐,捉摸不定,可唯独对于逃婚十年的她宠溺纵容,爱护有加。
  • 豪门夺爱:妖孽前男友

    豪门夺爱:妖孽前男友

    遭遇男人背叛,不是每个人都会这么倒霉催,可她林冉冉就是其中一个。那个男人面对她,却毫无内疚之意,人前他客气地称她小林,绅士般地彬彬有礼,人后却像变了个人,对她百般调戏,张狂霸道:“既然只有你让我感觉舒服,那只好勉为其难地把你留在身边,不过别得意得太早,她做大,你只能做小!”面对她伤痛的泪水,他移开视线,表情狠绝得如同她就是那敝履,不爱她却不肯放了她!她咬紧牙关,暗暗下定了决心,终有一天,他会为他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可是,为什么她的心底却在隐隐作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