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00000002

第2章 文学常识(2)

王昌龄(690—756)字少伯,汉族,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他擅长七言绝句,是七言绝句的重要开拓者,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他的七言绝句善于捕捉典型情景、概括和想象。他的诗主要有两类:一是边塞诗,二是宫怨诗,代表作有《从军行》《出塞》《长信秋词》《西宫春怨》《闺怨》《采莲曲》等,文笔生动,清新优美。其送别之作《芙蓉楼送辛渐》更是千古佳作。

王维

王维(约701-761),字摩诘,原籍祁(今山西祁县),蒲州(今山西永济)人,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和画家,唐代山水田园派诗人的代表人物,与孟浩然合称“王孟”。他的诗歌多描写山川美景,抒发融入自然的喜悦之情,意境清新自然,现存400多首,代表作有《使至塞上》《山居秋暝》《渭川田家》《送元二使安西》《相思》等。

王维在诗作上不但很有造诣,在绘画方面成就也很高,苏东坡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特别是他在山水画方面,颇有贡献,被称为“南宗画之祖”。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他一生基本在漫游中度过,期间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主要表现了他一生的心路历程,也是盛唐社会现实生活的写照。

他的诗歌风格豪迈、飘逸洒脱,意境奇丽,语言明快,气势雄浑,达到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高峰,现存900余首,代表作有《静夜思》《望庐山瀑布》《关山月》《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等,有《李太白集》传世。

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生活在盛唐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描写社会动荡、政治腐败、人民疾苦的现状,一生写诗1400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如“三吏(《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和《杜工部集》。杜甫不但诗艺精湛,而且为人品格高尚,忧国忧民,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岑参

岑参(约715—770)唐代诗人,原籍南阳(今河南新野)人,后迁居江陵(今属湖北),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其诗歌风格清丽俊逸,意境新奇,但贫贱忧愤的情绪也较浓,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以边塞诗最为出色,“雄奇瑰丽”是其突出特点。他是盛唐时代边塞诗数量写的最多的也是成就最突出的。代表作有《白雪歌》《走马行川》《轮台歌》。著有《岑嘉州诗集》,与高适并称“高岑”。

孟郊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唐代诗人。他的诗多描写民间疾苦和炎凉世态,现存诗500多首,代表作有《烈女操》《游子吟》等。特别是《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诗句体现着母爱的细腻和伟大,千百年来被人传颂。有《孟东野诗集》传世。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尊崇儒家思想,提倡学习古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同时,他也主张学习散文语言,也是一代散文家,被后人评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作品题材多样,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以道为主”的创作理论,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录在《昌黎先生集》中,主要代表作有《师说》《原道》《进学解》等。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哲学家、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他以乐观的精神积极创作了《采菱行》等仿民歌体诗歌。其诗现存800余首,题材广泛、含蓄婉转、朴素优美、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其词作仅存40余首,具有民歌特色。著有《刘梦得文集》,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人,文学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诗人和文学家,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晚年官至太子少傅,信仰佛教,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

他的思想综合儒、释、道三家,立身行事以儒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为指导思想。他是“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代表作有感伤叙事长诗《长恨歌》《琵琶行》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有《白氏长庆集》71卷。他的诗在日本和朝鲜等国有广泛的影响。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汉族,河东(今山西永济)人,世称柳河东,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和散文家。因曾任柳州刺史,故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同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北朝时,与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

他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一生留下诗文作品达600余篇,骈文近百篇。其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代表作有《天说》《三戒》《黔之驴》《河间传》《小石成山记》等,有《柳河东集》传世。

元稹

元稹(779—831),字微之,河南洛阳人,新乐府运动倡导者,“次韵相酬”诗歌形式的创始者,与白居并称“元白”。其诗辞浅意哀,仿佛孤凤悲吟,扣人心扉;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代表作有《菊花》《离思五首》、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等,有《元氏长庆集》100卷传世。

贾岛

贾岛(779—843),字阆仙,范阳(今北京附近)人,唐代著名诗人,是“五律”的领袖,他的诗对晚唐流派的形成影响很大,而“推敲”的典故,也是出自于他。著有《长江集》10卷。

李贺

李贺(790—816),字长吉,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宜阳),中唐时期重要的作家,人称“诗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其诗作创作认真,想象丰富,构思精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但部分诗作过分雕琢求奇,语意晦涩、堆砌词藻,艺术形象欠完整。其存世之作200余首,代表作有《梦天》《致酒行》《天上谣》《苏小小墓》《老夫采玉歌》《听颖师弹琴歌》等。

杜牧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与晚唐另一位杰出诗人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杜”。他一生著作颇丰,文章主张“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以七言绝句著称,有《樊川文集》传世。他也擅长文赋,代表作《阿房宫赋》是古代赋体中不可多得的佳作,为后世传诵。杜牧不但在诗、赋、古文方面皆可称为名家,在书法方面也被人称颂,真迹多保存在故宫博物院。

温庭筠

温庭筠(约812—866),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晚唐著名诗人、词人、小说作家、学者。他文思敏捷,精通音律。他的诗辞藻华丽,有声调色彩之美,备受时人推崇,《商山早行》诗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更是不朽的名句,千古流传。他的诗与李商隐齐名,并称“温李”;他的词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他诗词兼工,是花间词派的重要作家之一,被称为花间鼻祖,对五代以后词的大发展起了很强的推动作用。代表词作有《梦江南》《菩萨蛮》《更漏子》《酒泉子》《杨柳枝》《南歌子》《河渎神》《诉衷情》等。其词结有《金荃集》。

李商隐

李商隐(约812或813—约858),字义山,号玉豀生、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晚唐著名诗人,最重要骈体文作家之一。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他的无题诗是独具一格的创造,以相思爱情为题材。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

李商隐流传下来的诗歌约有600首。代表作有《韩碑》《随师东》《安定城楼》《乐游原》《燕台诗》《夜雨寄北》等,有《李义山诗集》传世。他曾将其骈体文作品编订为《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各20卷共832篇,诗作的文学价值很高。

李煜

李煜(937—978),五代十国时南唐第三代国君,在位时间(961—975),史称后主,42岁被宋太宗毒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蓬居士,徐州(今属江苏)人,五代时著名词人,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千古词帝”。其艺术才华非凡,尤其以词的成就最高。

他的词可分作两类:一类主要是反映宫廷生活和男女间的爱情,如《浣溪纱》,风格近似花间派;二类是对往事的追忆,富以自身感情而作,此时期的作品成就远远超过前期,词作大都哀婉凄绝,主要表达了对“故国”、“往事”的无限留恋,如《虞美人》。他的词作反映现实生活中具有一般意义的某种意境,从而将词的创作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扩大了词的表现领域。代表作有《望江南》《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其词主要收集在《南唐二主词》中。

柳永

柳永(约987—约1053),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他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在词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作为北宋第一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并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代表作有《雨霖铃》《蝶恋花》《八声甘州》《黄莺儿》等。著有《乐章集》一卷流传至今。

范仲淹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他自幼勤奋好学,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他的诗词散文,多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有《范文正公集》传世。他的作品《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也是他一生爱国忧民的真实写照。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他在政治和文学方面都主张革新,文章主张“明道、致用”,是北宋诗文革运动的领导者,“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继承了韩愈的“文从字顺”的精神,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主要作品有《醉翁亭记》《秋声赋》《蝶恋花》等,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苏洵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他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文人,所以他的文章思想注重“言当世之要,施之于今”,提出政治革新,以激发天下人进取心,振兴王朝。他擅长写散文,尤其擅长政论,有理有据,议论明畅,笔势雄健,主要作品有《权书》《衡论》《几策》等,有《嘉祐集》传世。

周敦颐

周敦颐(1017—1073),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改敦颐,字茂叔,号濂溪,谥号元公,道州营道县(今湖南道县)人,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家、哲学家,是“北宋五子”之一。晚年定居在庐山莲花峰下,以家乡的水名“濂溪”命名堂前的小溪和书堂,故人称濂溪先生。他是我国哲学史上唯心主义的创始人,理学的开山祖,他继承了《易传》和部分道家以及道教思想。他的作品《爱莲说》,通过赞美莲花坚贞的气节和鄙弃追逐名利的世态,来表现他洁身自好的态度。代表作有《周元公集》《太极图说》《通书》等。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并主张先提升道德而后才做文章。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元丰类稿》《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卫道录》《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隆平集》等。

司马光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号迂,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政治思想较为保守。他认为在当时的历史时期,应偏重于通过伦理纲常,把人们的思想规整在原有制度之内,即使要改革,也要稳妥,所以他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于是在洛阳居住了15年,不问政事。在这段岁月中,他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该书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临川人(今属江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官至宰相,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也称王文公。他在散文、诗歌、词等方面造诣颇深,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著有《临川先生文集》《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等。在任宰相期间,大力推行改革,实施变法。

沈括

沈括(1031—1095),字存中,杭州钱塘县(今浙江杭州)人。沈括是一位非常博学多才、成就显著的科学家,精通天文、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农学和医学;他还是卓越的工程师、出色的外交家;同时,他博学善文,对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等无所不精。晚年以平生见闻,在镇江梦溪园撰写了笔记体巨著《梦溪笔谈》,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该书不仅是我国古代的学术宝库,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称为“三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文学观点和欧阳修一脉相承,强调“有为而作”,崇尚自然,摆脱束缚。他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精神,扩大到词的领域,开创了豪放词派,对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他的诗词现存4000多首,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以《念奴娇》《水调歌头》更为著名。苏轼在诗、文、词、书、画等方面,皆有杰出成就,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文学和艺术天才。

苏辙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谥号文定,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宋朝散文家,苏轼之弟,人称“小苏”,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代表作是《栾城集》。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诗与苏轼齐名,人称“苏黄”,为江西诗派的开山鼻祖,主要作品有《豫章黄先生文集》。他的书法成就也很高,主要表现于其行书和草书中,墨迹有《松风阁诗》《华严疏》等。

他是有名的孝子,虽身居高位,但侍奉母亲时却竭尽孝诚,每天晚上都亲自为母亲洗涤溺器(便桶),没有一天忘记儿子应尽的职责,“庭坚涤器”的故事广为流传。

李清照

李清照(1084—约1155),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南宋杰出的女文学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词人,与辛弃疾并称为“济南二安”。她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有“文有李清照,武有秦良玉”之说。

同类推荐
  • 男男女女

    男男女女

    这是一本十来万字的、谈论“男与女”专题的、带点儿文化意味的集子,由黄子平选编,共收录了鲁迅、周作人、朱自清、林语堂、孙犁等23位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大家的38篇文章,文体、主题、语言和观念均驳杂不纯,散而且杂,却也向读者展示了他们在看待“男与女”这一亘古常谈话题时各自的角度和有趣的观点,可谓大家小作,阅读起来兴味十足又颇得启发。
  • 民族灵魂的重铸

    民族灵魂的重铸

    本文从文学的“人学”根本特性出发,把新时期文学主潮概括为:对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中国社会、中国文学发展到今天的一个必然涌流,它并非人为的规范,而是人的自觉(中华民族自我意识的新觉醒)与文的自觉(当代文学摆脱依附性重建独立性格)的交汇的自然现象。本文不同意用西方现代“无主潮”的多元化状态来简单类比当代中国文学特定的多元化现象,同时认为,人道主义作为普泛的哲学思潮由于缺乏“中介”及其它原因不宜视为文学主潮;现实主义不论在方法的狭义上或者精神的广义上,也不宜涵盖日益复杂的文学现象。
  • 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文化记忆的诗性重构:高翔文集

    本书为“辽宁社会科学院学者文库”著作之一,收集了高翔先生新时期以来公开发表在诸多学术媒体的论文30余篇,分为东北现代文学研究,文艺生态学思想研究、学术传播研究、文学与美学研究等四部分。高翔先生是东北现当代文学研究耕耘最久的学者,在搜集研读东北文学史料方面花费了大量时间,投入了较多的精力,也取得了较多的研究成果。本书“东北现代文学研究”编就是这些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本文集最鲜明的特色。如,他对伪满时期的刊物《新青年》(沈阳),仔细辨析其政治上的附逆及部分文学作品的媚敌与遵循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文学之间的较大反差,揭示了在伪满洲国政治高压下的双文化选择,并抓住典型个案深入挖掘,展开重要的文学问题的思考。
  •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涴漫的狱中日记:瞿秋白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润。
  • 2016小品文选粹

    2016小品文选粹

    本书精选了2016年度发表在国内文学报刊的优秀的55篇小品文。分别为胡松涛的《最影响中国的关键词》,刘醒龙的《我有南海四千里》,阿甘的《放下,是一种美丽》等。这些小品文题材涉及广泛,内容有深度,无论从思想性、艺术性,还是可读性来讲,都极具代表性。
热门推荐
  • 学校径赛运动的组织编排(上)(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径赛运动的组织编排(上)(学校体育运动会组织管理实用方法)

    学校体育运动会管理的意义与作用表现在:一是构成学校体育竞赛系统的桥梁和纽带;二是学校体育竞赛部门分工协作,共同完成竞赛任务的需要;三是实现学校体育竞赛科学化的保证。
  • 念无妖

    念无妖

    那一世,她生于天庭之上,百鸟朝凤,其光璀璨。她被认作神之子,拥有万仙所妒的神躯。她初次历劫,在历劫中遇见一名凡人少年,她想许少年一世长安无灾,但后来,她因失心忘了少年,少年死于她手。她救济,在奈何桥上遇见一名男子。救济凡尘的她为了令一名男子将他亲手杀死,殊不知,这名被她杀死的男子,才是她的真心。而她的命运,就是忘记。她于千年后又遇见了他,他委身相随,可她,偏偏又记不起他……
  • 雪城(全集)

    雪城(全集)

    本书述说的是二十余万知青返城后的故事,是他们在又一次失落之后的艰难寻觅:主人公姚玉慧的父亲是现任市长,其母是旅游局局长,她有舒适的家却不贪安逸,要以自己的能力找工作;顶替未婚夫王志松病退返城的徐淑芳,父亲去世后被母亲赶出家门,刚要和困难中相助的郭立强结婚,王志松又抬来花圈“贺喜”;当年名噪兵团的金嗓子刘大文此时只能以卖香烟为生……本书真实、动人地展现了当年北大荒知青的痛苦与欢乐、求索与理想,充满激情地礼赞了他们在逆境中所表现的美好心灵与情操。
  • 非常娇妃

    非常娇妃

    一本奇幻莲花书竟然让她穿越到连历史课本上都没有的朝代。在这里亲人视她为眼中钉,更有不知道何处来的危险在等着她。脑海中又被强行加入了别人的记忆,在二十一世纪什么都没有的她竟然在这里拥有了这些她没有的珍贵。可是,想在这里活下去,还想舒服的活下去只能让自己变得强大,或者借助某些手段拼爹?钓凯子?世事纷繁,时光终是无言。当一切尘埃落定,当一切归于平静。且看她如何从一个懦弱小生变成称霸穿越届的二把子。
  • 诡桥

    诡桥

    相传世间有一种古老的职业名为‘桥奴’他们卖掉自己的灵魂,生生世世守在桥头永不入轮回,夜幕降临诡桥出现,踏上诡桥之人注定摆脱不了那永世的诅咒......
  • 神霄狂尊

    神霄狂尊

    地球古武世家少主秋泽,因为一部无法修炼的功法被兄弟、情人所害,异世重生,面对无数挑战,秋泽决心改变自我,从今往后,天上地下,唯我独尊。
  • 冰山校草太难惹

    冰山校草太难惹

    某一天,喝醉了的柳涵嫣偷溜进了温宇墨他的房间。当温宇墨从外面回来的时候,就看见了自己房间里,那一只偷偷喝酒的小猫。醉了的小猫,当着温宇墨的面跳起了“脱衣舞”,只不过被脱衣服的那个人,不是喝醉了的柳涵嫣,而是他温宇墨罢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大爷是泰山

    我大爷是泰山

    北京人管那些比自己父亲大的男人叫大爷,记住喽,发音是爷的轻声;如果发音是二声,那就不是一个意思了,那是称呼有地位有钱或是有影响的人,和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了。有一年,我和已故的相声演员笑林一起吃饭,席间他问我,北京人爱拿大爷开涮,经常地骂大爷是怎么回事?我笑了,那是北京特有的文化现象。这么跟您说吧,您看北京人打架,相互骂街的人,骂对方甚至有的混球骂对方的父母,甚至祖宗,但是,从没有见过骂大爷的。
  • 爱情72变:霍少请接招

    爱情72变:霍少请接招

    以前,她怕的是冷酷的他。现在,她怕的是被子里的他。“老公,你权利到底有多大?”某天,霍太太忍不住星星眼的问。正在翻文件的人,闻言抬头:“你不知道吗?”说完起身,朝霍太太走去。“你干嘛?”霍太太呆住。“给你解释一下。”“……”霍太太。门外。“姨姨,爸爸和妈妈正在书房打架!”小宝小短腿跑的飞快。“怎么打起来了?”佣人急跟着小宝上楼:“有没有受伤?”。
  •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中国研究)

    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中国研究)

    改革开放伊始,法学界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讨论唱响了法制和人权思想解放的号角,从此我国法学研究进入了新纪元。本书收入的相关主题论文忠实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法学界的思想面貌,是新中国法学发展过程中难得的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