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00000030

第30章 艺术荟萃(1)

戏曲戏剧

南曲

南曲是宋元时期南方戏曲、散曲所用的各种曲调的统称,大都源于唐宋大曲、北宋词和当时南方的一些民间曲调,盛行于元、明时期。用韵以江浙一带语音为准,有平、上、去、入四声。音乐上用五声音阶,声调柔缓婉转,以箫笛等伴奏,明代初期也用筝、琵琶等弦索乐器伴奏。宋元时期的南戏和明清时期的传奇都以南曲为主。明朝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收录了719个南曲曲牌;清朝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收录了1513个南曲曲牌。

北曲

北曲是中国最早的戏曲声腔之一,是金、元时期流传于北方的杂剧和散曲所用曲调的统称。除了源于唐宋大曲、宋词、诸宫调、鼓子词等传统音乐外,还吸收了金、元时期流行的民间音乐。北曲从这些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中吸取了大量曲调,还从中继承了多种多样的艺术方法和技巧,因而形成了戏曲音乐中曲牌联套体的结构体制。

北曲汇集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优秀成果,其在演唱艺术上所达到的成就,对之后戏曲演唱艺术的发展影响非常深远。《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收录了581个北曲曲牌。

元曲

元曲是元代文学主体,是元杂剧和三曲的合称,产生于金末元初的中国北方。元曲包括两种不同的文学样式:一个是杂剧,一个是散曲。元曲是在唐诗、宋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格律诗和词的有选择性的继承和新的发展,是汉族传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融合的新结晶。在中国文学史上,元曲和唐诗、宋词并列,分别有各自的艺术魅力。与唐诗、宋词相比,元曲更贴近生活,更接近民间语言,更符合大众的审美心理,尤以“雅俗共赏”最为见长。

曲牌

在中国古代和民间的音乐活动中,以旧曲填写新词,并以新词改编旧曲的方式进行创作,而那些经过筛选被流传下来,并常被后人用以填写新词的曲调调名,便统称为曲牌,俗称“牌子”。每一支曲牌都有曲调、唱法、字数、平仄声等固定格式,可据此填写新词。

曲牌牌名的来源不同,有的以地名命名,有的以乐曲曲式结构命名,有的以曲牌节拍或节奏特点命名,有的以来源命名等等。每一支曲牌唱腔的曲调,分别有各自的曲式、调式、调性和本曲的情趣。

九宫十三调

九宫十三调,是宋元南曲所存的13种宫调诸调式的总称。宫调,包括了“宫”和“调”。历代以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其一曲皆以一声为主,构成调式,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宫”,其余称“调”。九宫十三调包括了六6种不同调音的宫调式:正宫、中吕宫、道宫、南吕宫、黄钟宫,5种不同的音调式:大石调、双调、小石调、商调、越调,两种不同调音的羽调式:般涉调、羽调(即黄钟羽)。

杂剧

杂剧最早出现在唐代,到了宋代,杂剧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表演形式,包括有歌舞、音乐、调笑、杂技。杂剧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艳段,表演日常生活中的熟事,作为主要部分的引子;第二段是主要部分,表演故事、说唱、舞蹈;第三段是散段,表演滑稽、调笑,或者间有杂技。杂剧有四个基本角色:旦(女角色)、末(男角色)、净(刚烈豪强及滑稽人物)、杂(其他杂色)。主唱者是正旦,称为旦本;主唱者是正末,称为末本。杂剧已经有比较成熟和完备的戏剧形式,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艺术基础。

南戏

南戏,是宋、元时期流传于中国南方的戏曲艺术。其最初形成于浙江温州(古称永嘉)一带的民间,故也称为“温州杂剧”、“永嘉杂剧”。南戏是在宋杂剧的基础上,结合南方民间小曲、说唱等多种艺术综合而成的戏曲形式。

在初期阶段,南戏的结构简单,演唱形式自由,角色不过三四人。而进入城市后,剧本增长,角色多达几十人,有生、旦、净、丑、末、外、贴七种,并广泛融合了诸宫调﹑词调、唱赚、宋杂剧、元杂剧的腔调、形式、表现方法和演出技巧。

京剧

京剧最初称为“皮黄”或“京调”。1790年,四大徽班——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先后进京为乾隆皇帝八十大寿献艺,深受欢迎。之后徽、汉两班合作,徽、汉两调融合,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并吸收了昆曲、秦腔、弋腔等艺术的优点,终于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京剧,是中国戏曲曲种之一,被视为国粹。京剧在唱词、念白和字韵上越来越北京化,使用的二胡、京胡等乐器,也融合了多个民族的发明,成为一种成熟的艺术。其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生旦净丑

京剧角色的分行非常细致,之前分为十行,后来归并为生、旦、净、丑四行。传说,京剧角色的由来是反其意而得名的。生,生疏的意思,而生角的演出却老练成熟,故反其意而名为“生”;旦,旭日东升的意思,而旦角表演的是女性,女属阴,故反其意而名为“旦”;净,清洁干净,而净角都是大花脸,看起来很不干净,故反其意而名为“净”;丑,是指属相,丑属牛,牛本性笨拙,而丑角的演出却活泼、伶俐、聪明,故反其意而名为“丑”。

龙套

龙套,是传统戏曲中扮演兵卒、夫役等群众角色的统称,由于所穿着的是各色的龙套衣而得名。在般情况下,龙套以整体出现,四人为一堂。在舞台上用一堂或两堂龙套,来表示人员众多,以烘托声势。根据各个剧不同的需要,龙套有各种不同的排场和队形变化,而且有时伴随各种队形变化齐唱不同的曲牌。有时,整出戏龙套总跟着主帅跑上跑下,所以也叫“跑龙套”;有时,整出戏龙套在官员后面站着不动,所以也叫“文堂”。虽然龙套在旧戏班里不被人重视,但是在舞台演出中是不可缺少的部分,几乎每出戏里都有龙套。

票友

在京剧中,有一种特殊称谓,会唱戏而不专业以唱戏为生的爱好者——票友。相传,清代一些八旗子弟经常凭借朝廷发给的“龙票”奔赴各地演唱子弟书,是为了清朝做宣传。于是,人们就把业余演员称为票友。据说以前中国戏曲界有很多有名的票友,其演技、唱腔、扮相,都胜过台上正角。但是票友从不为钱去演戏,兴致浓处,便水袖长衫、长靠短靴、粉墨登台。票友的业余演唱,叫做“走票”。有些票友最终转为职业演员,叫做“下海”。

脸谱

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是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起源于面具,面具是把图形画在或铸在别的东西上面后再戴在脸上,而脸谱是将图形直接画在脸上。面具是用来表达某种特定的观念和表情,而脸谱是用来表达更为丰富、复杂的观念和表情。脸谱的主要特点:美与丑的矛盾统一,和角色的性格关系密切,其图案是程式化的。戏曲中的脸谱,是用来助增所扮演人物的性格特点、相貌特征和身份地位,实现丰富的舞台色彩,美化舞台的效果。

秦腔

秦腔是相当古老的剧种,堪称中国戏曲的鼻祖。秦腔源于古代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歌舞,是在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安生长壮大起来的,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而逐渐形成。因为是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又称“梆子腔”。因为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的声音,俗称“桄桄子”。秦腔唱腔分为欢音、苦音两种,前者善于表现喜悦、欢快的情绪;后者善于抒发凄凉、悲愤的情感。秦腔表演朴实、细腻、粗犷、深刻,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

黄梅戏

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也是安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因主要曲调起源于湖北黄梅而得名。18世纪后期,在湖北黄梅形成了一种民间小戏——黄梅戏。其中一支逐渐东移到安徽省安庆地区,和当地民间艺术相结合,用当地语言歌唱、说白,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被称为“黄梅调”,就是当今黄梅戏的前身。

在剧目方面,黄梅戏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主要表现在当时人民对阶级压迫、贫富悬殊的现实不满和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小戏主要表现在农村劳动者的生活片段。

昆曲

昆曲是我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是戏曲艺术中的珍品,被称为“百戏之祖,百戏之师”。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昆山地区,元末明初戏曲家顾坚等人把南曲原有的腔调加以整理和改进,形成了昆山腔,是昆曲的雏形。明朝嘉靖年间,戏曲艺术家魏良辅改进了昆山腔的声律和唱法,吸取了海盐腔、弋阳腔等南曲的优点,又吸收了北曲的结构严谨,造就了一种细腻优雅,集南曲和北曲优点于一体的水磨调,通称为昆曲。2001年5月18日,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豫剧

豫剧是河南省的主要剧种之一,也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豫剧起源于明末清初,当时以清唱为主,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进而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形式。豫剧的发展非常迅速,流行地区分布在大江南北、黄河两岸、新疆和西藏等地。

豫剧的风格: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场面戏,具有较强的情感力度;地方特色浓厚,质朴通俗,本色自然,贴近老百姓的生活;节奏鲜明强烈,故事情节连贯,人物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

川剧

川剧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是流传于四川全省和贵州、云南部分地区的民间艺术。在清朝乾隆年间,昆腔、胡琴腔、高腔、弹戏和四川民间灯戏经常同台演出,逐渐形成了共同风格。在清朝末期,把这五种声腔艺术统称“川戏”,后改称“川剧”。川剧历史悠久,保存了很多优秀的传统剧目,以及丰富的乐曲和精湛的表演艺术。川剧的主要演唱形式是高腔,其曲牌丰富,唱腔美妙动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了鲜明的地方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评剧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流传于华北、东北和其他一些地区,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评剧原名为“平腔梆子戏”,俗称“唐山落子”、“蹦蹦戏”。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落子)谋生。之后,莲花落艺人又吸收了东北民间歌舞蹦蹦。评剧的男腔和女腔,就是在民间说唱莲花落和歌舞蹦蹦的音乐基础上,逐步吸收并借鉴梆子、京剧的唱法形成的。评剧的演唱形式活泼、自由,显著特征是贴近当代人民生活,剧目以反映现实社会生活题材为主。

越剧

越剧是中国传统戏曲形式,起源于浙江嵊县(今嵊州市),因绍兴是古越国所在地而得名。越剧主要流传于浙江、江苏、上海、福建,在海外也有很高的声誉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豫剧是由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艺术——落地唱书而发展起来的。越剧以唱为主,善于抒情,声腔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非常具有江南地方特色。在表演方面,越剧不仅向话剧、电影学习刻画人物性格、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还向京剧、昆曲学习优美的程式动作和舞蹈身段,逐渐形成了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风格。

评书

评书是曲艺的一种,又称评词,流传于华北、东北、西北等地。其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说书。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游说诸侯,经常用故事做比喻,之后形成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成语,这就是早期的评书。相传,在北京流行的评书,是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柳敬亭来北京时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北京著名弦子书艺人王鸿兴去江南献艺时,拜柳敬亭为师,回到北京后改说评书,并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在掌仪司(清朝内务府所属机构)立案授徒,流传到现在的。

戏剧

中国戏剧主要包括戏曲和话剧,戏曲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戏剧形式,而话剧是20世纪引入中国的西方戏剧形式。戏曲源于秦汉时期,形成于宋元时期。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曲曾经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地方戏及近、现代戏曲等四种基本形式。其经历800多年而繁盛不败,如今有360多个剧种。话剧是从西方引入中国的,20世纪初到五四运动前,称“文明新戏”,这种早期话剧仍然具有一些戏曲的特点。五四运动后,照原样引进西方戏剧,形式是现实主义戏剧,称“新剧”。从1928年起,称“话剧”,沿用至今。

戏剧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戏剧可以分为以下不同的种类:按作品内容的性质不同,可以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按表演形式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诗剧等;按故事情节不同,可以分为独幕剧、多幕剧和小品;按作品反映的时代不同,可以分为现代剧、历史剧。

在这些不同的分类中,使用最多的、最基本的分类是悲剧、喜剧和正剧。其中悲剧出现的时间早于喜剧,因此正剧也称为悲喜剧。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戏剧可以属于不同的种类。因此,同一个剧本,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自然就有不同的种类。

戏剧冲突

戏剧冲突,是表现人与人之间矛盾关系和人的内心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从戏剧艺术的诞生开始,剧作家就用多种方式表现人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矛盾。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家,由于社会生活的变异性,以及剧作家观察、表现社会生活的角度和深度的不同,作品中戏剧冲突的内容和表现方式都有所不同。很多剧作者都会精心安排构成冲突的条件,并通过设置冲突使剧情更加尖锐化,来推动剧情的发展,以此吸引观众。观众可以从戏剧冲突的内容和表现方式中,感受到当时时代、国家社会生活和人际关系的某些本质。

台词

台词是戏剧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是剧作者用以刻画人物、展示剧情、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早期戏剧剧本的台词都是诗体的。17世纪,散文体的台词开始在喜剧剧本中确立地位。18世纪,散文体的台词逐渐运用在悲剧剧本。19世纪中期以后,散文体最终替代诗体成为台词的基本形式。

戏剧剧本的台词一般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对白是角色间的对话,也是戏剧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独自说出的台词,往往用于表现人物最剧烈、最复杂的内心活动。旁白,是角色在舞台上直接说给观众听,并假设不让同台的其他角色听到的台词。

舞台说明

舞台说明,又称舞台提示,是剧作者根据演出的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根据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其一,人物说明。主要是介绍登场人物的年龄、职务和人物间的关系,简单明了地介绍剧中人物的概况。其二,舞台场面说明。其包括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设计;灯光效果、道具运用;人物的上场、下场和幕的启、闭等动作。其三,人物语言说明。其通过对剧中人物的动作、情态的说明来刻画人物性格,推进剧情发展。其四,唱腔、板式说明。这是戏曲文学剧本所独有的舞台说明。

歌剧

歌剧是将音乐、戏剧、文学、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其主要或完全以歌唱和音乐来表达剧情,是唱出来而不是说出来的戏剧。一般来说,与其他戏剧不同的是,歌剧演出更看重歌唱和歌手的传统声乐技巧等音乐元素。

话剧

同类推荐
  • 故乡的味道

    故乡的味道

    酸啾啾、婆婆丁、灰灰菜、瓜豆酱、焦叶、酿皮、栲栳栳……不用山珍海味,无需精致杯碟,家常的食材与烹饪,一样能做出令人无法忘怀的珍馐佳肴。食物生长于大地,人亦是如此,时时回味起这些质朴风味,心头便牵系起对故乡的思念,对往事的感怀,和对生活里每一处细枝末节的珍重以待。在《故乡的味道》中,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期在故乡吃到的各类蔬果饭菜,也列举了成年后走南闯北尝试过的多种特色小吃。
  • 遇见最美的宋词

    遇见最美的宋词

    1、世人只知宋词唯美,却不知词牌本身也是有着或悲凄、或壮烈的故事。本书以词牌为题,收录其下留传千古的佳作,并将背后的故事一一道来,为爱词人提供一个更加立体、动感的阅读视角。2、细腻淡雅、行云流水般的文字最适合在悠闲的午后、安静的夜晚细细阅读。抛俗事困扰,带着一颗闲适的心去古人营造的唯美世界里游历一番,不仅是短暂的释放,更是美的穿梭。3、宋词是一朵情花。这本书里,不仅有男女之间的爱情,更是大情大爱的世界,亲情、友情,男子心中建功立业的爱国之情,在这里展露无遗。一个词牌,不仅可以展现哀婉缠绵,同样可以表达万丈豪情。
  •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2011年度思想随笔排行榜版

    遴选了2011年发表在各类文学报刊上的优秀思想随笔作品,全面展现了2011年的思想随笔创作成绩及美学风貌。
  • 唐诗里藏着故事

    唐诗里藏着故事

    本书收录二十四位唐代名家,上百首经典名篇。每一位诗人的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故事;诗篇的产生,诗人生活的情景,唐代的田园山水……诗中有史,史中有诗,轻松阅读,让唐诗铭记于心,受用终生。
  • 爻爻斋闲话

    爻爻斋闲话

    本书是一部散文集,主要描述画家云巢和文涛夫妇二人生活中的点滴趣事,兴味盎然而不失天真,偶有机锋透露,却随性流出,如胸臆直抒,毫无雕琢痕迹,其中的闺房之乐,颇可谓当代《浮生六记》。书中所描绘的画家生活,关注植物,关注动物,关注天气,关注艺术,无市井气,无呻吟病,一任率真洒落,不计利害得失,远离都市的喧嚣扰攘,全然一片沉静的自得生活,在《浮生六记》式的闺房之乐外,又飘散着陶渊明式的田园清新之风。对忙碌拥挤的当代人,不啻为一泓洗濯心灵的清泉。
热门推荐
  • 城市遗迹

    城市遗迹

    青年女工江兰蓝和她的中俄混血男友在商品大潮的裹挟冲撞下一路厮杀,决心改变贫穷的现状,找回俄罗斯贵族当年的风采,却不料陷入命运的怪圈儿。神圣的处女地,月圆时节的女儿坟,即将刑满释放却突然越狱的逃犯——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古老的咒语……(全书25万字,现节选前五章。)一九九七年春节刚过,在我生活的这座北方城市里,发生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毗邻江岛的闻名全市的蓝梦大厦,在开业典礼半月之后突然倒闭。女总经理去向不明,生死不知。为情为义?为财为债?是携款潜逃还是遭人绑架?无人知晓。
  • 成大事者不纠结

    成大事者不纠结

    一个人的心态对其人生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如果没有良好的心态,就不会有积极而正确的行动,没有行动又何谈成功。作者结合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从不同社会阶层人群的视角,通过对他们人生经历和心理活动细致生动的刻画,再现了一个又一个形象鲜明而又发人深省的生活场景,将人们纠结的心理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并对此进行了专业而又深入的剖析和解读。不纠结是成功者所应具备的内在素质,这里面包含了对人生梦想的追逐、面对困境与压力时的淡定与从容、对人生幸福的探寻。
  •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传(共和国科学拓荒者传记系列)

    孙家栋是我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伴随着我国航天事业50余年的发展历程,他见证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孙家栋时代开创中国卫星事业新篇章、开启空间事业新纪元,至今传奇仍在继续,88岁高龄的孙家栋,仍奔波在航天工程和人才培养的第一线。孙家栋的人生历程,是航天人发扬伟大航天精神的缩影。本书以孙家栋的人生历程为线索,重点描写了从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各类应用卫星太空遨游,中国航天走入国际市场,“嫦娥”探测卫星奔月之旅,中国自主卫星导航系统“北斗”群星普照的辉煌成就。
  • 火影剑三木叶刀姬

    火影剑三木叶刀姬

    记者:柳央小姐你好,作为一个二次穿越的穿越者,你有什么获奖感言?柳央:没什么获奖感言,作为一个一次又一次回到矮子时期的人,只担心我这回到底还能保持成女体型多久。记者:那在火影世界中完全学不会幻术你怎么看?是不是觉得自己太吃亏了?柳央:身为柳五小姐,难道我不是应该只有一把傲霜刀就够了么?记者:那你又是怎么成功的娶到夫婿的呢?柳央:……你听说过刀咚么?记者:刀、刀咚?那是什么?某人:简单来说,就是直接把刀架在脖子上,问我愿不愿意成亲。记者:……涨姿势了。
  • 别输在不懂管理上:你最容易在管理上犯的101个错误

    别输在不懂管理上:你最容易在管理上犯的101个错误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对于从事具体管理工作的人来说,不犯错误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让人疑惑的是,有些管理者总在不断重复相同的错误。为什么错误的管理行为总在发生,为什么管理错误如此难以避免,管理真的这么难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实际上,管理者之所以在同一个地方不断犯错,并不是因为他们没有成功管理者的方法、行为和习惯,而是他们不知道哪些管理行为是错误的。如果管理者能有所借鉴、有所预知,知道管理过程中哪里该深、哪里该浅,那么很多错误也就不会发生。因此,总结这些颇具典型意义的错误管理方法、行为和习惯,对于改善管理成效和提高管理者自身能力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 我提笔写下你

    我提笔写下你

    冷面逗逼女主,貌似高贵的混血白天鹅,实则是个惹上了腹黑债主的冤大头。什么债?情债...当然这是被某腹黑债主的自行定义。欠债双方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表里不一”。两人都站在顶级权贵的世界里,却又仿佛是两个世界的人,一缕缕牵扯,一段段过往。缠缠绕绕编织出了一支唯美的圣帝曜之恋...五年前的债,到底什么时候还完?还记得五年后的那次,他说:“不愿与不想终究还是两码事,而我依然选择了不想。”记得再次相遇,她在烟雾缭绕处看见他时,仿佛有什么要喷薄而出,却又适时地熄灭,她双唇微启:“其实不是不想,是不敢。”念念:我其实很害怕你转身,因为我害怕在你转身的那个瞬间看见孤独的我,看见我没有你的余生。财阀掌权人,家族继承人?不,他的身份太过神秘,这个矜贵又优雅的妖孽站在了这个世界的顶级权贵阶级。蠢蠢的卿家大小姐一不小心被宠入了骨子里。本作品将带你走进世界顶级贵族生活,经历各种高配置人的明争暗斗,感受社会中的人间疾苦,重温亲情友情的温暖。来一场名媛的苏爽逆袭人生。敬请期待卿夙CP上演一段绝世的圣帝曜之恋...【因为作者相信亲情友情的纯真可贵,所以没有闺蜜背叛or姐妹反目】
  • 无心而言

    无心而言

    高中过后,我们都将别离。——致即将毕业的自己
  • 有效社交:完美沟通的关键技巧与方法

    有效社交:完美沟通的关键技巧与方法

    人际交流是人类最伟大的成就,但一般人并没有很好地掌握它。在我们的现实社会中,很少有人愿意与别人分享对自己很重要的事情——软弱、害羞、脆弱。同样,也很少有人会真正倾听他人、理解他人。即使两个人在一起交谈,但对方脑子里却在想其他的事情,或者在想自己接下来该怎么说。客体、主体、口才、心理、心态、语言、形象、环境等各方面的要素都会影响到我们社交的成败。为了更好的掌握这些影响因素,本书详尽地讲述了社交的各种技巧和方法,以及社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此外,本书还系统地介绍和讲述社交技巧在不同场合中的具体运用和操作,并列举了丰富而精彩的故事案例使得理论变得更为通俗易懂、实际可行。
  • 我终是等不到你了

    我终是等不到你了

    “小和尚,你为什么要救我,世人都说妖孽是祸害,你怕不是喜欢上我了吧,这可不行,我有喜欢的人了”“阿弥陀佛,芹儿,万物皆有灵,只要你不害人远离红尘我便助你成仙”芹儿半妖半神之身,母亲离去,父王的残酷,爱人的背叛,最终一念成魔,再也回不去了了“小和尚,你再也渡不了我,如果能够重来我愿意和你一起成仙可是。。。。。。”
  • 医品凰妃

    医品凰妃

    她,从末世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恶魔,不死之身在手,身怀古医绝学,一朝穿越,却成了被未婚夫抓奸在床的小可怜。他,狷狂邪魅,冷酷霸道,跺跺脚能让大陆颤一颤的夜王殿下,却被她次次撩拨,耍弄,完了还不负责。他怒,她笑。一个霸道不容挑衅,一个机灵调皮毫无底线,一场相爱相杀的追逐,掠夺,终究是让冷心无情他的动了心,上了瘾。“小东西,这世间唯有本王怀里,无人敢动也无人能动你,就是本王也不可以!”【另有完结文,《悍妇当家:宠妻狂魔山里汉》欢迎小可爱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