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12400000032

第32章 艺术荟萃(3)

江南丝竹

江南丝竹,是流传于江苏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间丝竹合奏乐,其中以流传于上海地区的乐曲为主。丝竹音乐是将丝弦和竹管乐器结合起来演奏,有时还加上一点儿轻打乐器,以起到点缀的作用,是一种传统的“细乐”演奏形式。

明朝嘉隆年间,著名戏曲音乐家张野塘组成了规模完整的丝竹乐队,后逐渐形成丝竹演奏的专职班社。明万历末年在苏州吴中形成了新的乐种“弦索”,这算是江南丝竹的前身。其和民俗活动紧密结合,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后正式定名为江南丝竹。

广东音乐

广东音乐,是具有鲜明地方色彩和独特风格的乐种之一,主要流传于珠江三角洲一带。其内容很广,包括粤剧、潮州音乐、小曲和地方性民歌曲艺等。而我们现在所听到的广东音乐专指丝竹音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广东音乐在当地民间“八音会”和粤剧伴奏奏曲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而成。广东音乐有着特殊的艺术魅力,欣赏它,并不一定要从中发现重大的社会人生主题,而其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常常带给娱乐的感受。

八音

八音,是中国传统器乐吹打乐的一种。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期,按制作材料的不同,把当时的乐器分为8类: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音也指民间器乐乐种。例如:海南地区流行的海南八音,因使用8种乐器而得名,即弦、琴、笛、管、箫、锣、鼓、钹;广西壮族的隆林八音乐队,共使用8种乐器,即横箫一对,高胡、二胡各一把,小三弦一把,锣、鼓、钹各一副。

板眼

板眼,是中国传统音乐中节拍形式的通称。在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称为板,其余的拍子称为眼。板有“实板”、“虚板”之分;眼也有“实眼”、“虚眼”之分。板眼的变化,直接影响着音乐风格、曲式、速度、情绪等方面的变化。不同的板式所表现的内容有所不同:快板所展现出来的是情绪热烈、急促,适合表现高潮紧张部分;慢板则善于表现抒情、叙事;而散板则节奏自由。由于各种板式的交替,赋予了中国传统音乐特有的魅力。

宫廷音乐

宫廷音乐,是在中国历代王朝中,乐手们为宫廷统治者演奏的音乐。宫廷音乐的素材基本上都来自于民间,由宫廷御用文人乐工修改编订而成。而且,从民间收集音乐素材也是体察民情的一种有效手段。

按照宫廷音乐的演奏场合,其可以分为外朝音乐和内廷音乐。外朝,是群臣朝会办事的地方;内廷,是皇帝和后妃生活起居的地方。按照宫廷音乐的功能性质,其可以分为典制性音乐和娱乐性音乐。典制性音乐主要用以显示典礼的隆重和皇帝的威严;娱乐性音乐主要以供人欣赏、愉悦身心为目的。

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起源于商朝,传说,当时有一位乐师叫师涓,他专门收集、整理乐曲,并能演奏动听的乐曲。有一次,暴君商纣王把师涓抓去,命令师涓专门为他演奏。但是师涓演奏的乐曲都不合纣王的口味,于是纣王就想要杀他。

师涓觉得像纣王这样的暴君,无法理解激发人们斗志的好乐曲。为了应付纣王,他冥思苦想,创造了名叫“靡靡之乐、北里之舞”的歌舞。而纣王听了却很高兴,于是免师涓一死。从此,纣王整天陶醉在这种歌舞之中,无心治理国家。不久,纣王便被周武王打败了。

唢呐

唢呐,又称喇叭,是在木制的锥形管上开8孔(前7后1),管的上端装有细铜管,铜管上端套有双簧的苇哨,木管上端有一铜质的碗状扩音器。唢呐最初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大约在公元3世纪时,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的形象。在金、元时代,唢呐传到中国中原地区。

唢呐是中国历史悠久、流行较广、表现力较强的民间吹管乐器。其发音高亢嘹亮,开朗豪放,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广泛应用于民间的婚、丧、嫁、娶、礼、乐、典、祭、秧歌会等仪式伴奏,是深受广大人民喜爱和欢迎的民族乐器之一。

中国大锣

中国大锣是铜制的,扁平圆体,直径大约90厘米,是锣类乐器中形体较大的乐器。世界上最古老的交响乐团——德累斯顿交响乐团使用的一面中国大锣,是中国清朝时期制造的,同时也是进入西洋管弦乐队的第一件中国乐器。

中国大锣是人们非常熟悉的打击乐器,演奏时,左手提锣,右手拿木槌击奏,经常使用于戏曲伴奏和器乐合奏,主要起增强节奏、渲染气氛的作用。其宏亮、粗犷的音色,给人一种震撼的感觉。中国大锣主要有3种打法:放音击、闷音击、边音击。

古乐器

古代古典乐器一般按“八音”分类。“八音”是我国最早按制造材料来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最早见于《周礼?春宫》,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这“八音”中的乐器,在后世被称为“华夏旧乐”或“华夏旧器”,意思是纯正的汉民族乐器。

古代乐器主要有钟、罄、拍板、铙、钹、丝竹、筑、笙、竽、埙、缶、排箫、筝、古琴、瑟等。开通丝绸之路后,中国出现了大量的“胡夷之乐”,如琵琶类、羌笛等。慢慢地,汉族乐器和胡夷乐器相融合,组成了现代的民族古典乐器。

古琴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古琴的创制者有“昔伏羲作琴”、“神农作琴”、“舜作五弦之琴以歌南风”等说。在孔子时期,它就成为盛行的乐器。至今,已经流传3000余年。20世纪初才被称作“古琴”。

从古至今,“琴、棋、书、画”历来被视为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由之径。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特点,在音乐、棋术、书法、绘画中居于首位。今天,古琴音乐依然是中国音乐的灵魂与精髓。

编钟

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用青铜铸成。它由大小不同的多枚扁圆钟按音调高低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并用木锤和棒敲打铜钟,发出不同的乐音。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但那时的编钟多为3枚一套。随着时代发展,每套编钟的枚数不断增加。古代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曾侯乙编钟是目前我国出土数量最多、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编钟。

箫,又名洞箫、单管、竖吹,是一件非常古老的乐器。箫源于远古时期的骨哨,新石器时代开始以竹制作,历史上亦称为“笛”。大约在汉武帝时,它从西域传入中原。唐代以后,箫专指“竖吹的笛”,即“横吹笛子竖吹箫”。箫的音色圆润、轻柔、幽静、典雅,至今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传统乐器。

琵琶

琵琶,古时称“批把”,最早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书中记载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批”,向后挑进称“把”,就命名为“批把”。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被称为“民乐之王”。南北朝时,人们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进行文化交流时,曲项琵琶由波斯经新疆传入我国,并在南方长江流域一带盛行起来。现代琵琶就是由曲项琵琶演变发展而来的。今天,琵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音乐爱好者的青睐。

笛子

笛子是中国广为流传的吹奏乐器,由于用天然竹材制成,所以也称“竹笛”。大约4000多年前,笛的材料由骨制变为竹制。在汉代以前,笛多是竖吹的。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后,横笛传入我国,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重要地位。从7世纪开始,笛子又有了改进,增加了膜孔,使它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到了10世纪,随着宋词元曲的崛起,笛子成了伴奏的主要乐器。今天,笛子不仅是我国传统乐器竹笛的代名词,而已作为管乐在交响乐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在,笛子独奏表演也被世界舞台所关注。

芦笙

芦笙,是西南地区苗、瑶、侗等少数民族的簧管乐器。相传远古时代,苗族的祖先造出日月后,又找来谷种撒到地里,可惜谷子收成很差。为了解忧,苗人的祖先从山上砍了六根白苦竹扎成一束,放在口中一吹发出了奇特的乐声。奇怪的是,地里的稻谷在这种乐声中,长得十分茂盛,当年获得了大丰收。从此以后,苗家每逢喜庆日子就吹芦笙庆贺。而芦笙也是苗族男女青年成婚的“媒介”。于是,芦笙在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村寨中享有特殊地位,这些村寨也有了“芦笙之乡”的美誉。

古筝

古筝是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在战国时期广泛流行,秦国尤盛,史称“秦筝”。《史记·李斯谏逐客书》中记载:“夫击瓮、叩缻、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有说法认为,筝是因其发音而得名,刘熙在《释名》中说“筝,施弦高,筝筝然”,筝因“施弦高”而发音“筝筝然”。传统的筝乐,早期被分成南北两派。之后比较代表的是“浙江、山东、河南、客家、潮州”五大流派。到了现代,流派的区别很小,几乎每个派别都兼具各家之长,平分秋色。而今,古筝依然是民族乐器中的代表乐器。

二胡

二胡始于唐朝,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最早发源于古代北部地区的少数民族,那时叫“奚琴”。到了宋代,取名为“嵇琴”。明清时,它已传遍大江南北,成为民间的主要演奏乐器。近代,才被更名为“二胡”。半个多世纪以来,二胡已慢慢从民间伴奏中脱颖出来,成为独特的独奏乐器,也走进了大雅之堂的音乐厅和音乐院校。如今,二胡演奏在世界舞台享有盛名。

扬琴

据史书记载,中世纪以前,中东的亚速和波斯等古代阿拉伯国家流行着一种击弦乐器,名叫“萨泰里琴”。明朝,随着中国和西亚、东亚间日趋密切的友好往来,萨泰里琴由波斯经海路传入我国,最初流行在广东一带,后来逐渐发展到我国各地。之后,经过民间艺人的改造,萨泰里琴渐渐演化成为我国的民族乐器──扬琴。它与钢琴同宗,音量宏大,刚柔并济,容易与其他乐器融合,在民间器乐合奏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我国,锣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古代,锣常用于礼仪和战争,曾称为“金”,故有“鸣锣开道”和“鸣金收兵”之说。到了宋代,锣被应用于民间艺术“鼓板”中。元代,除各少数民族的祭祀活动中常常鸣锣外,它还是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明清以来,锣广泛用于戏曲和舞蹈音乐及传统吹打乐中。20世纪后,锣被各民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成为民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从目前发现的出土文物来看,鼓大约有3000年的历史。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战争和驱除猛兽,并且是报时、报警的工具。近代,随着社会的发展,鼓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如民族乐队、各种戏剧、赛船舞狮、喜庆集会、劳动竞赛等都离不开鼓类乐器。鼓的文化内涵博大而精深,已经成为今天乐队中不可或缺的成员,是人们喜爱和广泛应用的乐器之一。

马头琴

马头琴是我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蒙古语称“绰尔”。相传有一个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以得名“马头琴”。它是蒙古民族的代表性乐器,用它演奏的乐曲,声音圆润,低回婉转,粗犷激昂,具有浓烈的草原风格,在中国和世界乐器中都占有一席之地。

《阳光三叠》

《阳光三叠》是唐代的一首著名琴歌,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名诗为词谱写而成。因诗中有“阳关”和“渭城”这两个地名,在当时演唱时将其中诗句反复吟咏3遍,故得名《阳光三叠》,又称《阳关曲》《渭城曲》。

《阳光三叠》是中国古代音乐作品中具有较的高艺术价值,最早记载见于明代弘治四年(1491年)的一本琴谱《浙音释字琴谱》,目前流行的出自1867年编的《琴学入门》一书。《阳光三叠》曲调淳朴而富有激情,略带淡淡的忧愁,表达了别恨离愁和对远行友人的关怀。

《梅花三弄》

《梅花三弄》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又称《梅花引》《玉妃引》。在结构上,采用了循环再现的手法,重复整段主题3次,每次重复都采用泛音奏法,所以称《三弄》。明朱权编辑的《神奇秘谱》记载《梅花三弄》最早是东晋时桓伊所奏的笛曲,之后由笛曲改编为古琴曲。此曲是中国传统艺术中表现梅花的佳作,全曲表现了梅花洁白,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性。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花的洁白、芬芳、耐寒等特征,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中国民间二胡音乐家——华彦钧(阿炳)的代表作,是中国民间音乐的精华之一。1950年深秋,在无锡举行的一次音乐会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后一次演奏此曲,获得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1985年,《二泉映月》在美国被制作成唱片,并在流行全美的11首中国乐曲中名列榜首。阿炳以“二泉映月”为乐曲命名,不仅将人引入夜阑人静、泉清月冷的意境,更表现出了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坎坷一生。此曲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风格和技巧,展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

《平沙落雁》

《平沙雁落》最早刊于明末的《古音正宗》琴谱集。此曲虽然出现较晚,却是近300年来流传最广的作品之一,刊载谱集多达56种,有的还同时刊载在不同传派多个乐谱,累计近百种之多。《平沙雁落》自问世以来,深受琴家喜爱,广为大众流传,经过加工发展后,形成了段数、调式、定弦、意境等方面不尽相同,又各具特色的多种版本,成为传谱最多的琴曲之一。此曲曲调悠扬流畅,通过秋高气爽、云程万里、风静沙平、鸿鹄飞鸣的描摹,抒发了逸士(节行高逸之士,隐逸者)的心胸远志。

《渔樵问答》

《渔樵问答》,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是一首流传了几百年的古琴曲。在历代传谱中,此曲有30多种版本,有的还附有歌词。曲谱最早见于明代萧鸾撰写的《杏庄太音续谱》:“古今兴废有若反掌,青山绿水则固无恙。千载得失是非,尽付渔樵一话而已。”

《渔樵问答》采用渔者和樵者对话的形式,以上升的曲调表示问句,以下降的曲调表示答句。此曲通过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表达了一种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

《汉宫秋月》

《汉宫秋月》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此曲意在表现古代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以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唤起了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汉宫秋月》原为崇明派琵琶曲,如今流传有多种谱本和演奏形式,而最为流行的演奏形式是筝曲和二胡曲。筝曲《汉宫秋月》是一首具有代表性的山东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淳朴古雅;二胡曲《汉宫秋月》速度缓慢,旋律经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音乐时断时续,运用了各种复杂的技法,具有较深的艺术感染力。

《阳春白雪》

《阳春白雪》是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也是古琴十大名曲之一。相传,此曲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创作的。《阳春白雪》是由民间器乐曲牌仪《八板》或《六板》的多个变体组成的琵琶套曲,各个《八板》变体组合在一起形成变奏的关系,之后又插入了《百鸟朝凤》的新材料,因此其是一首具有循环因素的变奏体结构的曲子。

同类推荐
  •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康桥之恋(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徐志摩,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他曾赴美英留学,获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又入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并结识陈西滢、英国作家韦尔斯,开始对文学感兴趣。因为受英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诗歌和西洋文学的熏陶,再加上个人感情气质等方面的原因,徐志摩开始了新诗的创作,走上了浪漫主义诗人的道路。
  • 警察情怀

    警察情怀

    再看《长街风景》。“阳光,刀子一样刺眼”,这个比喻很有意思,写得很有感觉。这是因为,我们平日里看到太阳的时候,都有过这样的感觉。接下来作者写长街,写长街的所见与所闻。快乐的,喧闹的,开店的,闲逛的,耍猴的,很有商业的气息。在我感觉作者将要把一首诗歌写俗的时候,却看到这样的语言:“没有掌声/只有越敲越响的耍猴锣声/笼罩长街尽头/忧郁凝重狐疑的心情/化作长街沉重的叹息”。原来,前面的所有表述,都是为了这个升华做的铺垫。作者这样的写作,无疑是成功的。这一首诗歌,写出了一种深度,同样,作者也表达出一种内在的、深入的、探索性的诗意。
  • 中国文学批评

    中国文学批评

    本书按时间顺序历数中国历代文学批评家的各种文论,但在书名上却谦虚地不叫《中国文学批评史》而只叫《中国文学批评》。全书共三卷四十五节,所论及的批评家共五十六家。作者能把古代批评家言之未尽的东西,极力推阐,发挥无遗,而且用的是这一家自己的术语范畴,循的是这一家自己的门庭蹊径,不是拿着某种现成的模式框架,把古人剪裁了往里面填。
  •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

    二十多年前,45岁的周国平喜得一女妞妞,如同拥有了整个世界的绚烂;女儿随后查出眼癌,整个家庭被推入无边的深渊。妞妞可爱之极,更让人心痛之极。虽生必死,是她的父母每时每刻都要面对的。挖去她的双眼,暂时延长她的生命,亦不能避免癌症的复发,日后却又要面对人生接踵而来的种种不堪与痛苦;不做手术,她的生命就像流星一样短暂。周国平夫妇在痛楚中不知所从。父爱如山,可到最后,父爱什么也解决不了。《妞妞》是周国平为妞妞而写,同时也是为他自己而写。这本书是不问有什么意义的产物,它是给不问有什么意义的读者看的。
  • 千秋家国梦

    千秋家国梦

    本书是作家曾纪鑫近几年来思考地域文化、历史名人及现实社会问题的大文化散文著作。全书由15篇各自独立的文章组成,但强烈的优患意识与炽热的爱乡爱国之心始终是本书的主调。作者以地处中华腹心位置的荆楚地区为标本,通过一个个历史人物的命运遭际、一桩桩历史事件的风云变幻、一处处历史名胜的兴衰荣枯起笔,毅然穿透那重重的历史帷幕,犀利的笔触直指现实社会那一个个令人尴尬的沉重话题。其中,《走出古隆中》、《古城荆州》等文热切地呼唤改革,希望人们冲决封建网罗,摒弃小农意识,以跃身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去中流击水。
热门推荐
  • 仰望深邃

    仰望深邃

    徐刚文集,内容包括:光的追问、创世混沌、太阳经典、太阳家族、玄妙地球、月光宝盒、星路历程、宇宙岛、天象记事、向太空进发等。
  • 南太太的隐婚日常

    南太太的隐婚日常

    推荐飞絮超宠新书《小娇包被偏执大佬诱婚了》求宠爱~ 他傲世天下,偏偏宠她一人入骨。却在她深陷其中的时候,弃她而去。一年后,他挽着其他女人出现,将她忘得一干二净。她心灰意冷,携女大婚,和其他男人共赴礼堂。他却携一众保镖,直闯礼堂,双目喷火,“你若敢答应,这里所有的人都跟着你陪葬。”他说:“我南风啸要的,别人连看一眼的资格都没有!”冷漠如他,却也管不住自己的心。南总宠妻三原则:爱她,爱她,狠狠爱她!
  • 剑典

    剑典

    相传盘古开天辟地之时,用了一把开天大斧,而之后大斧化为一把大荒剑,谁得到他它就能获得统治之力。从小长在铸剑山庄的叶云是个被预言“救世主”的奇才,但从小因误食一种毒物,从此变成一个世人触摸就会身亡的怪物。看他如何与青梅竹马的柳秋然寻找破解之法,又如何炼成五毒法,又是如何证明预言,一步步冒险,一步步成为救世主呢?一切就看叶云的造化了。叶云是否会坚持不懈的向前方走下去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才相师

    天才相师

    少年叶天偶得相师传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往圣继绝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极品人

    极品人

    古今中外举世闻名的爱情和各种艺术作品里的爱情,就是一种美丽的诱惑。正因为真正的爱情难寻,人类基于对爱情的渴望才生出许多想像,编出许多故事,无形中给爱情定出了一种标准。倘没有这个参照系,人间也许会少些爱情悲剧。实际上每个人的爱情都有自己的条件,自己的特殊性,跟谁的都不一样,尤其跟古今中外著名的爱情范例不一样,这才是你的。
  •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影视文化(生命百科)

    卢米埃尔完成电影的发明后,于1896年雇用了二十多个助手,经过训练,分派到世界各地去放映他的电影,并随地摄取新的电影素材,回来制成新的电影节目。这样,就大大地促进了电影事业的发展与推广。同年,电影也传入了中国。
  • 公司因你而不同

    公司因你而不同

    “公司因你而不同”,是微软和IBM等公司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十分值得提倡的一种职业理念。《公司因你而不同》通过这个理念,帮你激发工作潜能,提升工作价值,实现人企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