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22000000009

第9章 英迪拉·甘地之父尼赫鲁:家书传深情

尼赫鲁对独生女儿的钟爱不言自明。尽管他领导的独立运动十分艰巨,形势复杂多变,并经常身陷囹圄,失去人身自由,但对女儿的关爱和教育始终是他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他对女儿使用最多的教育方式就是书信,在信中无所不谈,洋溢着满腔的父爱之情,捧出的是一颗滚烫的父爱之心。

英迪拉·甘地(1917~1984),印度近代最为著名的政治人物之一。1959~1960年间,参加国大党主席的竞选并成功当选,并同时兼任其父的幕僚长。1966~1977年,1980~1984年,两度出任政府总理。她领导印度的16年间的政治方针相当硬朗、立场坚定,被称为“印度铁娘子”。

尼赫鲁(1889~1964),印度民族主义运动领导人,国大党领袖。生于联合省(今北方邦)阿拉哈巴德市一个婆罗门家庭,1905年去英国求学,1912年取得律师证书回国。1912年末参加国大党年会。1916年在国大党勒克瑙年会上首次会见M.K.甘地。他先后两次担任国大党总书记(1924~1926,1928~1929)。1928年与鲍斯共同建立全印独立同盟。1929年当选为国大党主席。印度独立后他任第一任总理,任职17年(1947~1964)。

书信传深情

作为独生女的英迪拉,不仅父母倍加疼爱她,全家族都把她视为宝贝。在教育女儿健康成长上,尼赫鲁可是费了一番苦心。英迪拉13岁时,尼赫鲁就把她送到孟买附近普那城的一所私人开办的学校,教学方法主要是自学和讨论,被称为“学生自己的学校”。

此后,尼赫鲁又把她送到著名诗人泰戈尔在桑地尼克坦创办的一个独特的学术中心去学习,那里浓厚的学术氛围丰富了英迪拉的见识,开阔了她的眼界。1937年,父亲把20岁的英迪拉送到英国牛津大学留学,这为她以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其实,尼赫鲁本人就是英迪拉的第一个、也是最好的老师。从英迪拉的童年时代起,父亲就把她当作一位亲密的朋友,父女俩就开始通信。尼赫鲁长年在外从事民族独立运动,其间多次入狱,但这都不能影响父女间交流感情。

英迪拉13岁生日的时候,尼赫鲁正在狱中,他给女儿写了一封祝福信。在信中,他提出了一些期望,但他特别申明,这些期望决不是说教,也不是施舍忠告。他说:

你知道,亲爱的孩子,我是多么不喜欢说教,或施舍什么忠告……因此我决不能像布道般地说教。……如果我说出听起来像是忠言的话,不要像吞苦药一样接受它。想象着我给你提出建议,让你思考,就像我们真正在谈话一样。

在英迪拉16岁时,不知什么原因,她在一封给父亲的信中写了许多自责的话,她写道:“我常常做不该做的事,说不该说的话。有时惹你生气了。当然是我的错——您能原谅并忘掉吗?”按照一般的观点认为,这些话表明孩子已经长大懂事了,应该表扬她才对,但尼赫鲁在回信中这样写道:

但你为什么突然为一些我并不知道的事而道歉?“原谅并忘掉”——原谅什么忘掉什么?朋友之间不存在原谅和忘掉的问题,我希望你和我成为朋友,虽然同时你碰巧又是可爱的女儿。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

可以说,书信往来已经成为父女俩相互理解、沟通心灵的主要渠道。无论何时何地,父女俩的书信交往从来没有间断,信中无所不谈,无拘无束,相互鼓励,坦陈交换意见。尼赫鲁认为,信如其人,信反映着一个人的人格,是“真正自我的活影子”。

书信是一种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有效工具。其实,在今天看来,给孩子写信仍不失为一种好的教育方式。“知心姐姐”卢勤曾说:“给孩子写信,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不失为一种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好方法。”德国著名教育家卡尔·威特也说:“有时候,对于某些我觉得不便用口头表露的情感,我会把要表达的意思以书面的形式,写在纸条上,这使它们加重了自身的分量,并显得更加真实可信。”

尽管现在是一个信息的时代,电话、网络的在发展,但父母也不应该遗忘了书信的魅力。实际上,电话、邮件等现代联系方式是无法替代书信的。

对此,一位父亲曾深有感触地说:“电话虽然方便,但对于孩子来说,电话里说的事情容易忘记。所以,对于情感沟通及需要心理疏导的问题,我都会通过写信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这种文字沟通让孩子慢慢体会到了做人的道理,与我的感情也非常融洽。”

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有许多比较重要的问题,如果父母觉得无法当面谈,就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谈。写信不仅可以心平气和地把事情讲清楚,而且给孩子一个反复阅读书信、仔细思考的机会,他就会慢慢接受父母的教育和启发。

教子点睛:

在信中,父母可以仔细思考怎样向孩子表述一个复杂的问题,不至于出现口头表达时的重复、中断等现象,更利于孩子全面、系统地了解所表述的问题。当一些大道理经过父母的认真思考而出现在信中的时候,孩子一般也会比较容易接受。

多学习科学知识

和所有的父母一样,尼赫鲁也十分关心女儿的学习,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不时地向女儿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他曾在一封信中鼓励女儿要认真多获取一些科学知识,他说:

物理和化学是很吸引人的科目——所有的科学都是如此。学得越多越受吸引。现代世界复杂的机器、铁路、飞机、无线电报和成千上万种事物都产生于科学。因此,一定要懂一些科学。

科学的重要性在于教给我们实验的方法,锻炼我们的大脑,以便能把这个方法用于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和困难。如果很多人得到科学的训练,那么这个世界上的非理性、野蛮和矛盾就会大大减少。

在很多封信中,尼赫鲁与女儿谈到学习语言的重要性,鼓励她不但要学好本国的语言,还要学好外国的语言,有了好的语言基础,终身受用不尽。他特别强调:“学语言越年轻越容易。到了一定年龄之后就棘手了。你会发现,在学习一种新语言比五年以后容易得多。随着年龄增大,学习语言的能力大大下降。黄金时间是幼儿时期。”

有一次,尼赫鲁甚至鼓励女儿努力做个语言学家,他说:“由于你有明显的语言倾向性,就应该发展它,掌握语言。印度缺乏语言学家,我们需要语言学家。”他向女儿坦陈:“语言不好是我秘密的痛苦之一。”“我不是语言学家,因而相当羡慕那些成为语言学家的人。”

在学校,英迪拉也害怕考试,这一点和所有的孩子一样,她时常在信中向父亲叙述考试中的忧和喜。尼赫鲁总是劝她:对考试要“处之坦然,不要担心”,“平静地对待,肯定会考好”。他告诫女儿:学校里的考试固然重要,但还有更多的生活中的考试在等待着你。并以自己切身体会告诉女儿如何应对生活中的考试是更重要的。他在心中这样写道:

我给自己选择的工作信条是决不守在安乐窝里。我总是不得不面对新的状况,常常感到自己重复不断地应付着生活抛掷过来的各种考试。它们来得突然,没有既定的课程,根本无从准备。对于我,生活已变成无休止的考验。我有时成功了,有时不那么成功。但奇怪的是,这种成功或失败的最终和真正的审判官是自己。

……表面的现象并不重要,不得不面对生活考验的人慎于表达,因为他们不希望出卖自己。实际上我们受到的所有教育和训练教导我们应该如何谨慎。我们应该藐视那些随波逐流、游来荡去和控制不住自己的懦夫。

对孩子来说,与其说考试是一个个具体的成绩,不如说更重要的是给自己积累拼搏的体验,以便从容应对生活的挑战和考验。如果孩子能以这种心态对待各种考试,他也许就不会认为考试是负担,而是一种人生修炼。

关于知识,俄国哲学家别林斯基说:“人的生活像广阔的海洋,在它的深处保存着无数的奇迹。”在大自然中,有许多事物都是人们无法用平常的眼光来看待的,必须多学一些科学知识才行。

法国作家左拉曾经说:“生活的全部意义在于无穷地探索尚未知道的东西,在于不断地增加更多的知识。”一个人只有不断地进行探索、探求,他才会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才能感受到知识的巨大力量。

教子点睛:

时代的列车飞速地前进着,它将把人类带向何处?面对大浪淘沙似的知识经济的到来,孩子又该如何自处呢?历史已经宣告:谁是科学知识的主人,谁就是世界和自我的主宰!处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孩子必须不断吸纳新知识,否则就会被时代抛弃。

读书很重要

读书也是尼赫鲁父女书信往来的主要话题。英迪拉从小就经常向父亲汇报自己的读书心得,尼赫鲁也经常给女儿介绍书目,指导她读书。在培养女儿继承他的读书爱好上,尼赫鲁真是不遗余力。

尼赫鲁家中有浓厚的爱书氛围,这对女儿产生了很大的熏陶作用。有一次,尼赫鲁在信中兴趣盎然地向女儿介绍自己的书房。他写道:

我正坐在年年岁岁被书包围着的图书室的桌边给你写信。我爱书的陪伴,即使是没有时间阅读。它们一排一排地站在那里,里边装满了须仰视才能看见的数千年的智慧,在这个变化而疯狂的世界里静谧而无碍,默默地俯视芸芸众生。即使离开一会儿,我也会想念它们,挂念它们。

尼赫鲁还不厌其烦地向女儿讲述自己的读书体会,他说,读好书其乐无穷,书是我亲爱的伙伴。在一封信中,他这样抒发自己的感受:

好的作品有神奇的魅力,读来使人净化、舒畅。一旦与书交上朋友,这种魔力就会慢慢向我们走来,而且当我们感觉到它时,就找到了通向书籍这片神奇土地的钥匙。它们决不会辜负我们。这些朋友不会衰老,不会变化,书是我亲爱的伙伴,特别是在监狱里,我从书中得到的愉快比从其他任何东西之中都多。

尼赫鲁非常重视培养女儿读课外书的兴趣,他认为,读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人的兴趣,读书不能像执行任务一样带有强迫性。他经常给女儿推荐书目,但选择什么书读完全由女儿自己决定。他反复告诉女儿:读书不能猎奇,要找最好的书读,要读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之作。关于“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在一封信中,尼赫鲁给女儿说:

人为什么要读书?得到教益,得到娱乐,锻炼自己的头脑,等等,等等。当然这一切还不完全。重要的是从千百个角度去理解生活,学着怎样生活。个人的经验是如此的狭隘和有限,如果我们仅仅依靠这个老本,也会变得狭隘和有限。但是书籍给我们的是其他无数人的经验和思想,而这些人也常常是同代人中最睿智的,他们使我们脱离狭隘的窠臼。

其实,尼赫鲁不仅关心女儿学习的书本知识,也关心她对更广博的社会知识的学习。在他看来,旅游就是学习社会的大课堂,通过旅游可以重温历史。在一封信中,尼赫鲁说:“旅游是所有锻炼之中的最好的锻炼,让我们欣赏到我们曾认为平凡得不足为虑的很多事物。”“伟大的沙漠之路将磨练我们的意志,考验我们的力量。劳顿之时,可以歇息绿洲,体味清洁的泉水带来的欢乐。”可见,在他看来,人不仅要“读万卷书”,还应“行万里路”。

我国童话大王郑渊洁说:“在我小时候,父亲就当着我看书,他使我养成了一个阅读的习惯,这个阅读实在是一个好习惯。你养成一个阅读的习惯,不管什么时候都喜欢看书、看报纸、看刊物,或者包括现在的在网上阅读,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

对每一个人来说,读书都很重要,孩子也是这样。读书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重要的影响,父母一定要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教子点睛:

今天,受电视和网络的影响,孩子降低了读书的兴趣。事实上,这是一种非常不好的现象。不多读一些书,孩子就无法深入理解一些问题,从而缺乏深刻的思考力,当然,也不会有广博的知识。所以,父母一定要加强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

善于与人合作

15岁时,英迪拉突然变得非常孤僻,郁郁寡欢。尼赫鲁当时正在监狱,他知道后立即给女儿写了劝慰信。他说:

我们每个人都无权颓丧,或过多忧虑,你更是如此。有时候你会感到孤独——我们都是这样——但我们不得不微笑着面对人生。当一切都很顺利时,微笑很容易。但一切都不顺利的时候呢?因此,亲爱的,你决不能做错事。

尼赫鲁认为,不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有两种孩子会被称为“问题孩子”。一种是被溺爱宠坏的孩子,一种是被忽视的孩子。这些孩子的成长历程被扭曲了,他们因为看不到自己的错误而去怨恨别人。他说,正确的教育应该让孩子身心健康,乐于接触他人,并且总是努力与别人合作,做自己的一份工作,而不是希望他人去做。

尼赫鲁很担心女儿会成为被宠坏的孩子,所以他多次有意识地鼓励女儿去从事公益服务,让她锤炼自己,使她的性格坚强起来。尼赫鲁说:“这是为了把你从总是为自己打算,而鲜为他人考虑的被溺坏的环境里拯救出来。”

他特别重视培养女儿善待他人、善解人意、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他对女儿说:“不论什么事情,成功的诀窍是在进行的过程中与别人合作。”他又说:“什么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不论遇到多大的风浪,不要头脑发热,不要烦躁,与周围的人打成一片,努力与他们合作。”

尼赫鲁告诫女儿,要勇敢地面对矛盾,倾听不同的声音,消除误会,求同存异,化解分歧。针对女儿“孤僻、郁郁寡欢”这一问题,他说:

郁郁寡欢,暗中滋长不满是软弱和愚笨的表现,最缺乏做人的品格的。与人讨论,言无不尽,尽量理解另一方的观点,并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对方。这样就会消除错误概念,愤怒就会烟消云散,即使我们可能不同意对方的观点,我们如果接受另一方的好意见,双方为同一目标而努力,携手共进,通常是可能的,尽管还存在分歧。

从上面的文字中可以看出,尼赫鲁反复告诫女儿要培养与人合作的精神,这其中不仅有他对生活经历体验的感悟,也蕴含着他对印度文化传统的认同。

关于合作,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卡耐基说:“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基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靠人际关系即与人相处和合作的品德与能力。”合作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父母要让孩子明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的道理,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与别人的合作。在未来生活中、事业上都需要合作,需要各种各样的合作。要让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永远都要记住“合作”。因为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前提条件。

教子点睛:

欧洲著名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见,对孩子来说,学会合作是多么重要!父母要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让孩子能在未来的生活、学习和事业中施展合作本领,助其早日走上成功大道。

同类推荐
  •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

    办法总比问题多,《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专为所有上班族妈妈提供全面的育子心得与案例解读,妈妈应该如何平衡工作与育儿之间的关系?是倾向前者还是侧重后者?有没有哪些育儿秘诀是专属上班族妈妈的?《上班也能做个好妈妈》将告诉天下所有上班的妈妈:做事业成功的好妈妈,谁说你不可以?
  • 你真的不会做父亲:好父亲就该这样做

    你真的不会做父亲:好父亲就该这样做

    父亲,对于孩子究竟意味着什么?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的出现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英国著名文学家哈伯特则认为,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传《无畏的希望》中曾这样写道:“人不是完其父愿,就是缮其父过。”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父亲的巨大影响里,这种影响往往超越生死,超越时间与空间!
  •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

    口才是一个人不可或缺的成功素质。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口才,让孩子变得能说会道。《从小培养孩子学说话》从语言环境、口才素质、说话习惯、说话技巧及口才训练五方面出发,教给父母一些在家庭生活中培养孩子口才的方法,并提供了一些关于口才的亲子故事和亲子活动,可以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口才。紧贴素质教育实际提升孩子语言表达能力。
  •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培养了不起的女孩

    本书通过几十个具体、生动的育女案例,从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女性入手,逐层展开,阐述了培养女孩的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的重要性。本书指出,女孩子天生感情细腻,又善于提成饰自己的感受,所以,作为父母要给予女儿更细致的关心和爱,多和女儿交流,不要吝啬赞美之词,让她感到自己是出色的、重要的!
  •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

    《好父母要有好习惯》内容简介: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常常会在有意或无意问发现一些确实行之有效的教子技巧,如果所有的父母都能把这些偶然发现的教子技巧强化成自己的教子习惯,那么父母们都能成为教育专家,也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热门推荐
  • 听风若雨全部都是你

    听风若雨全部都是你

    日常一:男子迈开步子走向顾若“她呢?”顾若抿了抿嘴唇,“她说你太木讷,撩其他汉子去了。听说……”男子瞪了顾若一眼,“先管好你自己的男人!不然我就让你看他如何。”顾若……啊喂!讲点道理啊喂喂喂!!!日常二:“你再拿我挡你桃花,我就发个声明,”???顾若“……别别别,我还是喜欢。”日常三:“我过得好苦啊!我一直被欺压!”顾若一边抹着不存在的眼泪,一边把魔爪往搂着自己的男人脸上伸,扯着他的脸做各种表情。男人摸了摸她的头发,“嗯,乖。”随后将她的头发揉成鸡窝。顾若“……”来人啊!这里有刁民觊觎朕的发型!
  • 七世情劫

    七世情劫

    轩辕情殇,一个被情所伤的男人,带着一颗破碎的心离开了让他拥有许多回忆的地方。在到前女友想去的五川时,误进了深山。被困之下见识到了传说中的修真者大战。修真者明心自爆元婴,魂魄进入了轩辕情殇的身体,轩辕情殇的命运从此改变,在都市中修真的他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
  • 一纸婚约:天才宝腹黑爹

    一纸婚约:天才宝腹黑爹

    杀他老婆,灭他威风,她带着他儿子落跑。8年后,她带着天才儿子回国,他已有未婚妻。“孩子给我,否则代价你付不起。”“姑娘吃荤吃素不吃亏,想要孩子多是女人给你生。”宝贝笑眯眯说,“想当我爹地,就看看你有没有这本事,否则代价你也付不起。”父子第一次网上见面,宝贝装人妖诱惑爹地,“求宠爱。”爹地大人淡定回,“我对对象有点挑。”
  • 煮剑沽酒

    煮剑沽酒

    能人无数,先秦奇才聚集的神秘门派深埋秦岭大山之下;时间流逝,两千多年后的华夏大地迎来了一个鬼谷门后人,他虽身负旷古烁今的惊人血脉,可惜身患绝症,如何融入于此时全新的江湖?如何面对数之不尽的现代精英?他该何去何从?
  • 快穿愿望机之宿主有毒

    快穿愿望机之宿主有毒

    某女绑定系统666后,开始穿梭各个页面,任务很简单——某女:“你的愿望是什么?”某仙男:“……修炼。”某女微笑:“请问你的愿望是什么?”某大神:“……打排位。”某女坚持不懈:“请问你的愿望是啥?”某精神病:“……好好治病。”某女:“……”我香蕉你个巴拿那!这都是什么傻屌?!!就没有一个高大尚的愿望么??!666:“有啊,做任务。”某女猝。
  • 暂时谋杀

    暂时谋杀

    此时,当你翻开这一页的时候,就相当于坐在我的对面,听我讲述。我们之间摆放着两个酒杯。你的酒杯是满的。我的却永远是空的。你问我:“既然摆了酒杯,为什么不喝酒?”我说:“为了解救。”“解救什么?”你好奇地问。“解救一段关于谋杀的记忆。”你笑了笑,以为我在开玩笑。我也笑了,随即向你讲述了这个谋杀的故事。谋杀之前,我听到了一个声音:“Gosh(天哪)!”
  • 农家福女的娇宠日常

    农家福女的娇宠日常

    【男女双穿】萧月穿成了待嫁小农女萧青月,成亲当日还听说新郎另娶了!萧青月怒了,历来只有她甩人,哪有人甩她的道理?于是,大闹礼堂,怒写休夫书,索要赔偿,威震四方......见此,大伯大声逼逼:“此女太过彪悍,若是不赶走,定当扰乱家宅.”二伯小声逼逼,“赶走不如卖,还能换点银子!”闻言,爷爷举起了烟枪,“听说你要赶走月芽?”奶奶拿起了扫把,“听说你们还想卖我宝贝月芽?”娘,“......”贺家屯霸王,贺三爷飞起两脚踹飞两位逼逼的伯伯,说,“都瞎逼逼什么!老子觊觎了两辈子的女人,岂轮得到你们来定去处???”
  • 世界尽头是北京

    世界尽头是北京

    《世界尽头是北京》是绿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前后花费五年时间写成,讲述了一群异乡人的北京故事,或者说是“一代文青成长/北漂史”。有的从小镇来到北京,经过一番打拼进入时尚圈;有的浪迹已久,终于在京城找到自己的位置,跻身金牌编剧之列。他们的故事实际上蕴含着作者深刻的自我生命体验,其中有参透,有愤怒,有怜悯,有谅解。小说讲述的外省青年离开家乡以后的故事也可看作是当下中国、时代的一个缩影。
  • 原本大学微言(下)

    原本大学微言(下)

    南先生认为《大学》原文本来就是儒家追求“内圣外王”之道的集中表述,逻辑严密,文气通顺,粲然可观,不必加以篡改。为了向大众揭示原本《大学》短短千余字中所包含的微言大义,先生特依据西汉小戴所传曾子《大学》原经,对其本旨重新加以阐释,内容包括《大学》的价值,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的修养工夫,“格物”至“正心”的内圣(明)之学,“修身”至“治国”的外王(用)之学,内外兼修之道,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历史教训,王朝更替与儒学的演化,中外文化的反思与前景,等等,旁征博引,融会古今,取精用宏,妙语连珠。《大学》原文仅千余字,而此“微言”约有四十万字,讲解之详尽、涵盖有关学养之广阔不言而喻。
  • 中国与印度携手“一带一路”:前景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系列·智库报告)

    中国与印度携手“一带一路”:前景与挑战(中国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系列·智库报告)

    得益于地缘位置优势与可观的发展前景,印度在“一带一路”构图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长期以来,印度支配印度洋的意图明显,对其他国家在印度洋地区拓展利益保持高度警惕,又在印度洋-太平洋范围开展活跃的地缘政治联合,因此促使印度成为“一带一路”上畅通一环的努力面临重重困难。本书主要分析了印度的内外环境、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印携手的共赢效应,以及既有矛盾和发展空间对中印在一带一路基础上展开合作的消极影响,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