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0700000024

第24章 怨天尤人皆徒劳,修身自省是正道(5)

工作中,谁都会遇到一些当时难以分辨是非对错的事情。这时,聪明的人会将错误完全地揽到自己的身上,然后再寻找适当的时机还自己一个清白。这种敢于承担错误的做法,既维护了对方的面子,又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自己。

做人心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这句话是一条值得人们一直遵循的真理。因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改错的过程便是自我完善的过程。不过,在犯错和改错间有一个很重要的步骤,这就是认错。如果一个人不愿意认错,就表示自己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也不会将改错当成一回事。如此以来,既不能够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也不能够得到他人的谅解。“大丈夫敢作敢当”指的不仅是一种做事勇气,而且包括认错的勇气。

9、修才养德,众望所归

形之正,不求影之直而影自直;声之平,不求响之合而响自和;德之崇,不求名之远而名自远。

——《傅子》

刘备乘“的卢”马跃过檀溪,逃过了刘表后妻蔡夫人的谋害,然后返回新野。孙乾带着刘备的书信去荆州将谋害之事告知刘表,刘表得知后,令长子刘琦同孙乾前往新野请罪。

第二天,刘备送刘琦出县城后返回,结果在城里遇到了徐庶。刘备在返回新野前曾在司马徽处歇息了一晚,当夜,徐庶很晚来到这里。刘备听到有人叩门,于是起床偷听他们谈话。司马徽问徐庶为何深夜到此,徐庶答道:“久闻刘景升善善恶恶,特往谒之。及至相见,徒有虚名,盖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者也。故遗书别之,而来至此。”司马徽责怪他不能“责人而事”,并告诉他英雄豪杰就在眼前,只是他不认识罢了。天亮后,刘备问起夜间来者,司马徽并不作答,以至于他并不认识徐庶。徐庶受了司马徽的指点后,便来到了新野。但他并不急着投奔刘备,而是先要考察刘备一番。

徐庶在集市上唱道:“天地反覆兮,火欲殂;大厦将崩兮,一木难扶。山谷有贤兮,欲投明主;明主求贤兮,却不知吾。”刘备听后,立即下马相见。徐庶表明自己的投靠之意后,要求看一看刘备的马,刘备欣然同意。看后,徐庶说:“此非的卢马乎?虽是千里马,却只妨主,不可乘也。”刘备把此马越檀溪的事情讲给了徐庶听,徐庶说:“此乃救主,非妨主也;终必妨一主。某有一法可禳。”刘备向他请教,他建议刘备把此马送给与自己有仇怨的人,等到此马妨害了此人后再乘就没有危险了。刘备听完徐庶的话后,“闻言变色”。他说道:“公初至此,不教吾以正道,便教作利己妨人之事,备不敢闻教。”这时,徐庶笑着对刘备说:“向闻使君仁德,未敢便信,故以此言相试耳。”随后,徐庶便成为了刘备的军师。

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作为一个领导,要能够以自己的德行为感召力,得到他人的支持。作为一个求职者,同样要能够以自己的德行打动上司。

深山里住着一位得道高僧,因而来此拜师学艺的人络绎不绝。不过,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做高僧徒弟的。

原来,每一个前来拜师的人必须要按照高僧的要求做一件事情。这件事虽然做起来不难,但却是高僧衡量一个人是否能够作为他徒弟的唯一标准。那么,这件事情究竟是什么呢?扫地。

一天,又一个人来深山拜师。高僧指着墙角的一把扫帚对他说:“给你一个时辰,把这间屋子打扫干净。”说完后,高僧转身就离开了这间屋。这个人拿起扫帚就干了起来,不到一会的功夫就把屋子打扫干净了。他把扫帚放在一旁,然后靠在椅背上闭目养神。

一个时辰过去了,高僧准时过来检查者个人的扫地情况。他问道:“你把屋子打扫干净了?”这个人立即起身回答说:“早就打扫干净了。”高僧并没有留意地面是否干净,而是直盯盯地看着这个人并继续问道:“你真的把屋子打扫干净了?”这个人扫视了一下地面后肯定回答道:“是的。”高僧摇了摇头说:“你还是下山去吧。”接着,便缓缓走出了这间屋子。这个人并不甘心,紧紧跟着高僧,质问高僧为什么不明不白地就赶自己下山。高僧略作沉思状,随后长叹道:“天机不可泄漏。”这个人见拜师无望,便悻悻回了家。

那么,高僧又是如何否决了这个前来拜师学艺的人的呢?原来,每当有人前来拜师,高僧都会在那间屋子的隐蔽处放好数枚铜板。如果拜师之人打扫完屋子后没有将铜板交给高僧,高僧便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收此人为徒。因为如果此人在打扫屋子的时候始终没有发现铜板,则证明此人要么心浮气躁,要么偷奸耍滑;如果此人发现了铜板而没有将其交给他,问题则更加严重。无论是心浮气躁、偷奸耍滑,还是贪图钱财,都是高僧不齿的行为。具有这类行为的人,高僧自然不愿意收之为徒。

德者,道德、品德。古人说“德行谓人才堪任之优劣”,道德、品德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人才的首要问题。一个人的道德人品很高决定着他的行为是向有利于社会、集体、企业的方向努力;反之,只会给企业、集体带来损害。那么判断人才的“德”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对道义与功利的取舍上。

现在用人讲究“德才兼备”。目光短浅者,常盯着才;而目光长远的管理者,则更注重“德”。

小王到一个公司去面试,他在一间空旷的会议室里忐忑不安地等待着。不一会儿,有一个相貌平平,衣着朴素的老者进来了。小王站了起来。那位老者盯着小王看了半天,眼睛一眨也不眨。正在小王不知所措的时候,这时老人一把抓住小王的手:“我可找到你了,太感谢你了!上次要不是你,我女儿可能早就没命了。”

“怎么回事呢·”小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上次,在友谊公园里,就是你,就是你把我失足落水的女儿从湖里救上来的!”

老人肯定地说道。小王明白了事情的原委,原来他把小王错当成他女儿的救命恩人了:“老伯,您肯定认错人了!不是我救了您女儿!”

“是你,就是你,不会错的!”老人又一次肯定地回答。

小王面对这个感谢不已的老人只能做些无谓的解释:“老伯,真的不是我!您说的那个公园我至今还没去过呢!”

听了这句话,老人松开了手,失望地望着小王:“难道我认错人了·”

小王安慰老伯:“老伯,别着急,慢慢找,一定可以找到救你女儿的恩人的!”

后来,小王在这个公司上班了。有一天,他又遇见了那个老人。小王关切地与他打招呼,并询问他:“您女儿的恩人找到了吗·”“没有,我一直没有找到他!”老人默默地走开了。

小王心里很沉重,对旁边的一位司机师傅说起了这件事。不料那司机哈哈大笑:“他可怜吗·他是我们公司的总裁,他女儿落水的故事讲了好多遍了,事实上他根本没有女儿!”

“噢·”小王大惑不解,那位司机接着说:“我们总裁就是通过这件事来选人才的。他说过有德之才才是可塑之才!”

透过这个故事,我们不难看出这位成大事者“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高明之处。

事实上,“德”确实是一个人最应具备的“才”。

当道义与功利目的一致时,在为社会尽道义责任的前提下,不放弃合作的功利,即所谓“君子受财,取之有道”。清初颜无曾有一句著名的话,就是“正其义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当道义与功利的目的发生冲突时,应该舍利而取义。中国古代哲学家孟子有一句名言,即“舍生而取义”,他认为,生命固然重要,而人格更为可贵,如果二者不能两全,应当“舍生而取义”。

“德”在有些时候还能够感化敌人,让他们不愿意伤害你。

春秋时,晋国国君晋灵公在位时,国内有一位名叫赵宣子的大臣。赵宣子处处以国家大局为重,常常劝谏晋灵公。晋灵公屡次被他弄得下不了台,心中渐生谋害之意,欲除之而后快。

后来,晋灵公果然派了一位刺客刺杀赵宣子。那天天色尚早,刺客悄悄潜入其家。此时,赵宣子已经起床。他正襟危坐,闭目养神,刺客见其“盛服将朝,不忘恭敬”,隐忍之情油然而生。这位刺客既不想杀害这位为国为民的忠臣,又不想犯下欺君之罪,于是头撞槐树而死。

古人云:士君子爱身防患,无逾於慎独矣。刺客对赵宣子并不了解,之所以不忍心杀害他,就是因为从他的慎独精神中看到了他的伟大。试想,如果赵宣子没有提早起床,仍然安稳地躺在被窝里,思变诈之数,无肃敬之容,结果又会怎样呢?毫无疑问,他的表现肯定会激起刺客的愤怒,增加刺客的勇气,身首异处将成定局。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有言:“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云梦之竹,天下之劲也。然而不矫揉,不羽括,则不能以入坚。棠之金,天下之利也,然而不熔范,不砥砺,则不能以击强。”

司马光认为,才能能够辅助有德之人成就大业,而德行能够引导有才之人走正道,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云梦的竹子虽然刚劲,但如果不把它做成利箭,就不能够穿透坚硬的物体;棠地的矿铜虽然精利,但如果不把它做成兵器,就不能够刺穿厚厚的遁甲。才能正如同竹子的刚劲和矿铜的精利,而德行正如同对竹子和矿铜的加工。当德行和才能合二为一时,便能够有大作为。

同类推荐
  • 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终身受益版

    最讨人喜欢的说话方式:终身受益版

    当今世界,懂得如何说话已经成为一个人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个人在社会上生存的重要能力之一。在生活中,通过出色的语言表达,可以使陌生的人产生好感,结成友谊;可以使相互熟识的人之间情更浓,爱更深;可以使意见分歧的人互相理解,消除矛盾;可以使彼此怨恨的人化干戈为玉帛,友好相处。
  •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珍惜工作拒绝抱怨》----生活中,人总是盲目地羡慕他人已有的或过于期望自己没能得到的,而不去珍惜现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结果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又在怨天尤人。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在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幸福的存在;只有当幸福离我们远去时,我们才知道它是多么的珍贵!”工作也是如此。无论你现在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或是一份不令人满意的工作,你都要懂得珍惜,否则,当有一天你失去了它时,就会追悔莫及。每个人都面临着严酷的职场竞争压力,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亲身体会到的。但是,在职场中,我们还经常会听到有些人抱怨,抱怨公司、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有时,人就是这样,这山望着那山高、欲壑难填。不管自己的工作待遇是否高、环境是否好,总是想要更高的、更好的。其实,抱怨本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一旦染上,后果非常严重。
  •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别让情绪失控害了你

    本书从情商培养、情绪管理着手,旨在让人们深刻认识焦虑、紧张、愤怒、沮丧、悲伤、痛苦等负面情绪,将心理产生的消极倾向尽力弱化,维持生活的正常进行。对于正常人来说,负面情绪是无法完全消除的,一定程度的负面情绪实际上是人类自保的必要措施。因此,本书引导读者正确认识负面情绪的积极意义,不要一味克制;在面临过多的负面情绪时,我们也只需要把负面情绪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控制其消极方面的影响。
  •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只为工作找方法,不为执行找借口

    借口是执行的路障,方法则是工作的利器。没有什么比阅读一本关怀心灵、激励行动、创新思维、智慧工作的书更美妙的事情了,希望每位读者都能体会到这种成功的喜悦和激动。
  • 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

    疲于应对的工作、寡淡无味的感情、得过且过的生活态度,这些只会无限地消耗你的激情和能量,赶快摆脱吧!《生命从来未曾看轻任何人》里的47篇温暖人心的佳作、100多个打动心灵的故事都是作者用自己一生的经历提炼的真谛。为当下目标不清、方向不明的年轻人找回初心,让他们接近梦想。
热门推荐
  • 我叔叔是林正英

    我叔叔是林正英

    清明节时,林阳回老家扫墓,不曾想一去不回,不料成了林正英九叔的亲侄子。穿越到九叔世界里的他成了道士,走上捉妖驱鬼的道路......
  • 明清古典小说:合锦回文传2

    明清古典小说:合锦回文传2

    本书是一部才子佳人小说,但褒扬忠良和正义,斥责奸佞和邪恶的主题贯穿其中,使作品在爱情故事之外,又包含了一定的社会政治内容。讲述苏若兰手织的《回文璇玑图》原是武则天喜爱的宫中之物,后流入民间,其中半幅被襄州梁孝廉所得。梁孝廉之子栋材,立誓娶才女为妻,持有另半幅的桑梦兰,自命才女,心中念头遥遥相应,才子佳人相见,得偿所愿订了婚。而后情节一折,别生风波,栾云意欲劫夺,梦兰连夜出逃,遭难之后得重逢。除去才子佳人故事,“合锦回文”是重要道具,作为文字游戏之一种,表现了古人的书房雅趣与精深文化,可为一观。
  • 武极圣王

    武极圣王

    国特战精英穿越异界,为了自保,为了成就剑仙梦想,天命不凡的他,靠无上毅力,凝结至尊元力种子!骨咒缠身,无法突破?逆天改命,踏上强者之路。
  • 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

    《青少年科学探索·求知·发现丛书·时光机器:隐藏在时间中的科学》除解答与时间有关的知识外,还汇集了许多与时间有关的科普知识:欧洲月球探测器“智慧1号”飞往月球所花的时间是多少?航天员在空间站上最长的飞行时间是多少?美国“阿波罗号”飞船航天员从地球到达月球所花的时间是多少?第一只碳丝白炽灯的寿命是多长?“神舟5号”载人飞船飞行时间是多少?……答案尽在书中。
  • 邪面玉公子

    邪面玉公子

    21世纪杀手一朝穿越成为异世大陆小可怜。被人欺负还不说。既然成了要她就为她好好活着。
  • 末日之魔幻厨房

    末日之魔幻厨房

    从32世纪莫名其秒掉到21世纪的方清,还没有过上几天好日子,就遇到了末世,末世后的生活,丧尸横行,灾难不断,食物和水,成了人们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还好她自带厨房,吃喝无优,只是那些解除和不快,却也一个接一个的向她找来,她想要平安度日,真的就不行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真理世界(全3册)

    真理世界(全3册)

    一个创造了神迹,让世界为之疯狂的魔术大师陈墨古突然死了,以一种无比诡异的方式结束了生命。一本民国时期译本《理想国》摊在他身边,结尾处写着:一切始于11。而同天上午11点,年轻人苏朗身上带血地从陈墨古的别墅里走出,神色仓皇。一切只是巧合吗?为什么一夜之间,伤口离奇复合、刑警拘传围捕、自己杀人成为逃犯……各种怪事都集中到了苏郎身上?刺入他身体、逼得他走投无路的东西真的是龙骨吗?为什么从那以后,世界就变成了所谓超能力选民之间的战争?得到龙骨,真的能成为新世界的神吗?老子、柏拉图、达芬奇、爱因斯坦、卡夫卡、希特勒……
  •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

    佛说舍利弗悔过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剑仙修炼手册

    剑仙修炼手册

    成为剑仙从拿起铁剑开始李苦觉得自己可能害了眼疾,最近这些天眼前总是莫名其妙的浮现一行字。【想成为剑仙吗?你需要去铁匠铺买一把铁剑......】
  • 金银错

    金银错

    她是受尽荣宠的大邺长公主慕容婉婉,他是权倾一方的南苑王宇文良时,十年前紫禁城里无意间的相救,换来他十年后的非卿不娶。当她得知自己嫁给他竟是他的精心谋划,对他失望之余渐渐筑起了心墙。他一步步攻城略地,将她心中的戒备瓦解。当她将自己的真心一点一点交付给他,他的野心却渐渐浮出水面。他借着朝廷的征调令挥兵北上,直取京师,婉婉为大邺苦心斡旋,与他明争暗斗,却一招不慎,误中反间计,全然不觉自己沦为他图谋天下的一枚棋子。山河破碎,身世浮沉,万劫不复的慕容婉婉又当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