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700000003

第3章 林黛玉初进京都(2)

原来王夫人平常居坐休憩,都不在这正室,只在这正室东边的三间耳房内。于是嬷嬷们带黛玉到东房来。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毯,正面放着大红金钱蟒靠背,石青金钱引枕,淡黄绿色金钱蟒大条褥;地下一溜四张椅子上,都搭着银红撒花椅搭,底下有四副脚踏。椅子两边,也有一对高几,几上摆着各色茗碗瓶花。其它摆设,自不必细述。嬷嬷们请黛玉到炕上就坐。黛玉度量了一下位次,便不到炕上坐,只到东边椅子上坐下了。本房内的丫鬟们捧茶上来。黛玉一面喝茶,一面打量这些丫鬟们的妆饰衣裙,行动举止,果然又与别家不同。

茶未喝完,一个丫鬟走过来,笑着说道:“太太请林姑娘到那边坐。”嬷嬷们听了,又带着黛玉出来,到东廊三间小正房内。正房炕上横放一张炕桌,桌上叠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王夫人坐在西边下首,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黛玉心中料到这是贾政之位,便向椅子上坐了。王夫人再三拉她上炕,她这才挨着王夫人坐下了。王夫人说:“你舅舅今天斋戒去了,以后再见吧。只有一句话嘱咐你:你三个姊妹都极好,以后在一起念书认字学针线,或者偶尔玩乐一下,都会礼让。但我最不放心的一件事是: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中的‘混世魔王’,今天到庙里还愿去了,还未回来,晚上你看过便知道了。你以后不要理他,你的这些姊妹都不敢沾惹他的。”

黛玉也曾听得母亲说过,二舅母生的一个表兄,乃是口里衔着一块宝玉而出生的,非常顽劣,厌恶读书,最喜欢在女人堆内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他,因此无人敢管。如今见王夫人如此说,便知说的是这位表兄了。因而赔笑道:“舅母所说的,可是衔玉而生的哥哥?我在家时也曾听母亲谈起,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小名就叫宝玉,虽然憨顽,但也听说在姊妹情中极好的,况且我来了,自然只和姊妹们同处,兄弟们自是在别院另室,岂有去沾惹的道理?”王夫人笑道:“你并不知缘故:他与别人不同,自小因老太太疼爱,同姊妹们一同娇养惯了的。若姊妹们有一天不理他,他倒还安静一些,纵使觉得没趣,不过是出了二门,背地里拿两个小仆人出出气,咕唧一会儿就完了。若这一天姊妹们和他多说了一句话,他心里一高兴,便生出许多事来。所以嘱咐你别理他。他嘴里一会儿甜言蜜语,一会儿有天无日,一会儿又疯疯傻傻,只不要信他!”

黛玉一一答应了。只见一个丫鬟过来唤“老太太那边传晚饭了”。王夫人于是携着黛玉从后房门由后廊往西去。过了角门,便是一条南北夹道。南边是三间小小的抱厦厅,北边竖着一个粉油大影壁,后面有一半大门,小小一所房室。王夫人笑指向黛玉说:“这是你凤姐姐的屋子,以后少了什么东西,只管和她说就是了。”这院门口也有四五个小厮,都垂手侍立着。王夫人引黛玉穿过一个东西穿堂,便到了贾母的后院了。进入后房门,已有多人在一旁伺候,见王夫人到了,忙安设桌椅。

贾珠之妻李氏捧饭,熙凤摆箸,王夫人进羹。贾母正榻面坐着,两边四张空椅子,熙凤拉着黛玉在左边第一张椅子上坐上。黛玉推让一番。贾母笑着说:“你舅母和嫂子们并不在这里吃饭。你是客人,应该如此坐的。”黛玉这才坐下。贾母命王夫人坐了,迎春姊妹三个也过来坐下。迎春坐右手第一,探春坐左手第二,惜春坐右手第三。一旁丫鬟拿着拂尘、漱盂、巾帕。李、凤二人站在案旁布置座位。外间伺候的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也不闻。

安静地吃过饭,各有丫鬟捧上茶来。以往林如海教女儿要惜福养身,说饭后务待饭粒咽尽,过一时半刻再喝茶,才不伤脾胃。现在黛玉见这里许多事情都与家中方式不合,也不得不随,少不得一一改过来,因而接过茶。早有人捧过漱盂来,黛玉也照样漱了口。然后洗手完毕,又捧上茶来,这才是喝的茶。贾母说:“你们离去吧,让我们自己说说话。”王夫人一听,忙起身说了两句闲话,引李、凤二人离去了。贾母便问黛玉念了何书。黛玉答道:“只刚念了《四书》。”祖孙俩正说着,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声,丫鬟进来笑道:“宝玉到了!”黛玉心想:“不知这宝玉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正想着,已进来一个年轻公子:

头戴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穿着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外面罩一件石青起花八团倭缎排穗褂;登一双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

黛玉见了,大吃一惊,心下想道:“这么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样,为何如此眼熟?”这宝玉向贾母请了安,贾母命他:“去见了你娘来!”宝玉转身即去了,一会儿回来,已换了冠带服饰,仍旧带着宝玉、护身符之类的物件,越发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顾盼多情,言语常笑,天然风骚,万种情思。

贾母笑道:“外客还未见过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见你妹妹!”宝玉之前已看见多了一个姊妹,便料到是林姑妈之女,忙过来作揖。两人见礼后,都归坐。细看之下,便觉这妹妹的外貌与众不同: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看过,笑道:“这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又来胡说!你何曾见过她?”宝玉笑着说:“虽然不曾见过她,但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作旧相识,今天只当是久别重逢,未尝不可。”贾母高兴地笑说:“这更好,以后更相和睦了!”宝玉便走近,挨着黛玉坐下,又细细打量了一番,问道:“妹妹可曾读过书?”黛玉说:“未曾读书,只上过一年学,认得几个字。”宝玉又说:“妹妹尊名是哪两个字?”黛玉便说了。宝玉又问黛玉的字,黛玉说无字,宝玉笑着说:“我送妹妹一字,若如‘颦颦’二字为妙!”探春问:“出处在哪?”宝玉道来:“《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这两个字,岂不最妙!”探春笑着说:“只怕又是你的杜撰。”宝玉笑道:“除《四书》之外,杜撰的东西多了,难道只我是杜撰?”又转问黛玉:“你有玉没有?”众人不解。黛玉忖度着因他有玉,所以问我有也没有,便答道:“我没有,想来那玉是一件稀罕物,岂是人人都有的!”

没想到这宝玉一听,顿时发起痴狂病来,摘下那宝玉,狠命摔去,且骂道:“什么稀罕物,连人的高低都不择,还说什么‘通灵’不‘通灵’!我也不要这玩意了!”吓得众人一同拥去拾玉。贾母急忙搂宝玉在怀里,说道:“孽障!你气不顺,要打人骂人都容易,何苦摔那命根子哟!”宝玉满面泪痕,哭泣道:“家中姐妹们都没有,单单我有,我就觉无趣。如今来了这么个神仙似的妹妹也没有,可见这不是什么好东西!”贾母慌忙哄他:“你这妹妹原来也有的,只因你姑妈去世时,舍不得你这妹妹,没有办法,所以将她的玉带去了:一来全殉葬之礼,尽你妹妹的孝心;二来你姑妈之灵,也可权作见了女儿之意。你怎能比这妹妹?还是好生慎重戴上,免得你娘知道了!”说着,便从丫鬟手中接过,亲自为他戴上。宝玉听这么一说,仔细想想,觉得大有情理,也就不再计较了。

当下,奶娘来请问黛玉的房舍。贾母说:“现将宝玉挪出来,同我到套间暖阁儿里面,把你林姑娘暂时安置在碧纱橱里。等过了这残冬,春天再为他们收拾房屋,另做一番安排吧。”宝玉说:“我的好祖宗,我就在碧纱橱外的床上很好,何必又出来闹得老祖宗不得安宁。”贾母想了一下说:“好吧!”于是每人一个奶娘一个丫头照管,其余人在外间上夜听唤。另外,熙凤早命人送了一顶藕合色花帐,还有几件锦被缎褥之类。

黛玉只带来两个人,一个是奶娘王嬷嬷,一个是自小随身的小丫头,名叫雪雁。贾母见雪雁还小,一脸孩子气,王嬷嬷又太老,料想黛玉不能遂心省力,便将自己身边的一个二等小丫头,名叫鹦哥的给了黛玉。当下,王嬷嬷与鹦哥陪侍黛玉在碧纱橱里。宝玉的乳母李嬷嬷与大丫鬟,名叫袭人的,陪侍在外面的大床上。

这晚,宝玉和李嬷嬷先睡了,袭人见里面黛玉和鹦哥还未安息,便自己卸了妆,悄悄走进来笑问:“姑娘怎么还不休息?”黛玉连忙让坐:“姐姐请坐。”袭人在床沿边坐下。鹦哥笑着说:“林姑娘正在这里伤心呢,刚才淌眼抹泪说:‘今天才来,就惹得你家哥儿的狂病,倘若摔坏了那玉,岂不都是我的过错!’因此伤心,我好不容易劝好了。”袭人笑道:“姑娘快别这样了,将来只怕还有比这个更奇怪的笑话呢!如果为他这种行为,你便多心伤感,只怕要伤感不完呢。快别多心了!”黛玉道:“姐姐说的,我记下就是了。究竟那玉是什么来历?上面还刻有字迹?”袭人道:“全家人都不知道来历,上头还有现成的眼儿,听说是出生时从他口里掏出来的。等我拿来你看过便知了。”黛玉忙阻止道:“不用了,此刻已是夜深,明天再看也不迟。”大家又叙了一会儿,方才安息。

同类推荐
  • 画景儿

    画景儿

    旅行大巴沿着109国道进人大同段后,旅客们手忙脚乱地把车窗玻璃拉上来。车速也明显地慢下来,路面上挨挨挤挤到处都是拉煤的大卡车。那些巨兽一样的车子,车头硕大,轱辘比人都高。本地跑黑车的小摩的手们灵活地游走在大车身侧,每次都能有惊无险地通过。云冈合上书,瞄了一眼外面灰茫茫的景物。国道两边自建的简易房,层层叠叠,歪歪斜斜地漫延到山上。有点累,摸出烟盒,里面孤零零的只剩下一支。点上烟吸一口,长长地吐口气,云冈看着外面发呆。又堵车。
  •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微型小说一千零一夜(第七卷)

    本书中的每一篇小说都是一个贴近生活的精彩故事,反映着当代生活的广阔图景。它们不仅能教会你如何理解生活,更能教会你如何热爱生活。开阔读者的视野、启迪读者的心智、使读者得到精神享受,是编者编选此书的最大愿望。
  • 敦煌本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

    敦煌本纪(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入围作品,首部以小说笔法为敦煌立传的长篇巨制。三大家族跨越半世纪的命运沉浮,说尽河西走廊的来路与归途,前世与今生。清末,时局动荡,大厦将倾。古老的河西四郡深处边陲,少人问津,索氏一族被尊为“敦煌义人”,几辈祖先在河西一带为民请命,不惜舍生取义,捐出了七颗脑袋,直到“血衣”传到当家人索敞。索敞谨小慎微,深居简出,生怕家族的血腥宿命降临在自己身上,然而他不知,深宅之内,一个密谋已久的圈套正在向他逼近。世兴堂名医沈破奴,早年逃难流落至敦煌,凭借个人的天资与勤勉有了立锥之地,日子虽不富贵,但也裕如,他的身世隐藏着关外三县最大的秘密。敦煌沙州城的小商人胡恩可,一次偶然的中原之行,让他深感道路闭塞、贸易乏力。他颇具手腕,开始秘密地给儿子们“铺路”。先是许诺在莫高窟的崖壁上,给索氏开一座家窟,以彰显其祖辈的忠勇功绩,而后又威逼利诱,与沈破奴结成了儿女亲家。岂料,这一番行为突然中断,胡恩可罹患了中风,缠绵病榻,看尽了人世上的冷暖和恩仇。从此,儿子们这一辈人的大光阴开始了……三大家族,祖孙三代,历经半个世纪的生死传奇里,隐匿着河西走廊的来路与归途,前世与今生。作品以敦煌沙州城为俗世支点,莫高窟为信仰高地,描绘了西部百姓于跌宕曲折中寻路、开路、拓路的现实遭际与心路历程,用文字复活了西部精神。
  • 代梅窗前的男人

    代梅窗前的男人

    链条转动的声音,咝咝的声音,很显然,是上足了机油来的,一定骑起来又轻又快,就像一个人拥有着刚喝了蜂蜜的嗓子,更像她脚下的缝纫机。这台缝纫机刚请街头上修拉链的金师傅修过,上足了润滑油,也是又轻又快的。金师傅不仅会修拉链,连摩托车汽车都会修,整条街坊,只要家里有什么坏了,都会去找他,看他那样子,是飞机也会修的样子。三轮车停下来了,咔嚓一声,支架也支起来了,嗤的一声连锁也锁上了。
  • 淞沪暗战之挥斩的利剑

    淞沪暗战之挥斩的利剑

    主要讲述了1941年的上海,时值日美“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共地下党、军统、日本特高课、76号的势力在此汇集,盘根交错。军统上海站行动组组长陆子陵奉命刺杀叛徒董庆锋,不料行动失败,手下士卒损失殆尽。幸得中共地下党“利剑小组”的及时救援方转危为安。经历生死,陆子陵弃暗投明,成为“利剑小组”的新一员。跟随地下党的同志们奇袭宪兵司令部、盗取机密文件、营救被捕同志,与日军宪兵队、特高课斗智斗勇,一次次粉碎了敌特的阴谋。
热门推荐
  •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

    《走向和谐:弗兰纳里·奥康纳研究》介绍了20世纪美国南方天主教女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的一生平凡而神秘,集作家、批评家、知识女性、幽默家、天主教徒、南方人和鸟类爱好者于一身。正如奥康纳儿时所饲养的“倒行的小鸡”到成年后饲养的“开屏的孔雀”,平凡中成就了独特的美丽。
  • 爸爸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爸爸的高度,决定孩子的起点

    本书选取了父亲教育的成功法则,告诉你如何教育孩子,做一个好父亲。全书从多个方面入手,为父亲教育孩子提供了诊断、指导,帮助父亲认识自己的角色,明确自己的责任,掌握教育的方法,打破以往错误的教育观念。
  • 亲爱的奥古斯丁

    亲爱的奥古斯丁

    十五个温暖人心的故事,如黑夜中的日月星辰般照亮人生。
  • 暖你岁月以情长

    暖你岁月以情长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万佛寺脚下,顾鱼望着山林掩映的塔尖,转过头问身边的人:“你真信佛?”傅瑾生答;“前半生信佛,后半生信你”顾鱼的眼睛眯成了两道好看的月牙。傅瑾生和顾鱼相遇在尘世的佛家重地,重逢后,傅瑾生步步为谋,让当年不知姓名的小姑娘成为了傅太太。新人首次写文,如有不妥不适不实之处还望读者海涵并指教。
  • 入楞伽心玄义

    入楞伽心玄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渊古城

    血渊古城

    新来的老师戴着面具,手拿武士刀,他是谁啊?在云联里都敢与怜爱为敌,与无尽恶意一起喝酒,还有他那神秘的能力,敢自立为绝对中立,还有他的那段记忆,让所有人扑朔迷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上神来到

    上神来到

    她是21世纪的嗜血杀手,医毒双绝,绝色倾城,冷艳无双,亦是千年前的天族尊主,一朝因意外,穿越变成了五岁小孩,且又失忆了,被魔族太子殿下捡了回去。他是魔界少主,魔族的太子,容颜无双,行事任性,嚣张恣睢,但自他遇见了她,在她面前,所有的锋芒和脾气都在不知不觉间慢慢收敛。待她亭亭玉立之时,他也慢慢明白了他对她的感情,而她也懂了……但面对种族的殊异,记忆恢复的她又会作出怎样的决定?(1v1,身心干净,甜文哦~)(前期萌娃)(对外冷漠对内暴躁又霸道的女杀手vs对外纨绔毒舌对内幼稚怂包的妻管严太子爷)
  •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传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传

    本书以传记小说的形式叙写了李清照坎坷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的出生;以诗词轰动京城的少女时代;与赵明诚青涩的恋情和幸福的婚姻;婚后不久,父亲因党争之祸被谪,受株连离京,丈夫入狱;屏居青州,潜心金石学问;“靖康之变”后,将金石运往江南;灾难接踵而至,先是丈夫病故,继而被诬“玉壶颁金”;金石接连被焚、被劫、被盗,在病危之际又遭遇骗婚公案……
  • 为妻不贤

    为妻不贤

    林燕染穿越了,乱世飘零中带着一个五岁的幼子,前有追兵、后有陷阱,可就是没有夫君?林燕染与夫君穆宣昭第一次见面,穆宣昭冰冷的箭锋对准了她的心脏,杀机毕现;林燕染与夫君穆宣昭第一次交锋,穆宣昭冷硬的手掌扼住了她儿子的咽喉,逼她就范;林燕染费尽心机、用尽筹谋,终于打动了布衣粗服却肃杀艳绝的山贼杨致卿,施展平生所学,终于坐拥万贯家财,笑赏风流美男;但,这一切,却在穆宣昭和她争抢儿子时,化作了泡影。穆宣昭冷肃着俊美的脸庞,冷冷开口:“儿子我要,你,我也要。”林燕染咽下喉间心头血,唇角绽放一抹绝丽的笑容:“穆宣昭你今日逼我至此,他日我纵然嫁你为妻,你也要记住为妻——不贤!”【四海阁,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