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800000039

第39章 雍正十三年

王跃文

雍正元年,清世宗胤禛登基没几日,连发多道圣谕,谆谆告诫各级官员。雍正皇帝发给知州、知县的谕示中,专门警告官员,不得“或借刻以为清,或恃才而多事。”所谓借刻以为清,就是把苛刻严酷当清廉,或自以为清廉便为官凶残。所谓恃才而多事,就是自以为才能卓越,便政事频出,劳民伤财。雍正皇帝看穿了某些“清官”、“能官”的面目,可见是个明白君主。

坊间传说雍正皇帝苛酷,亦是不争之史实。他对骨肉兄弟之残忍,对功勋大臣之无情,都是有史可考的。但他也有仁慈的时候,行事法度严谨。比如,雍正元年正月初二,这位皇帝命户部严查恩赏老人之银两,不许丝毫侵扣。老人年九十以上者,州县不时存问,或鳏寡无子及子孙不能养赡者,设法恤养。又如元年初,朝廷于京城煮粥赈饥,来京就食的穷人很多,雍正皇帝命煮粥期限延长,每日增拨银钱和粮食。直隶、山东、河南藉的饥民距京城较近,朝廷发给银钱劝遣他们回家。官府把事情也做得很细,查明直隶等近京三省入京饥民共1296名。

山西、陕西有所谓“乐藉”,其状甚为悲苦。因明初永乐起兵,有民众未肯附顺,明成祖遂将他们的子女发入教坊,编为“乐藉”,世代女子,逼勒为娼。无论绅衿贡监及土豪地棍,呼召不敢不往,“侑酒宣淫,百般贱辱。”雍正皇帝看了御史年熙的条奏,命除去“乐藉”,改业为良。浙江绍兴还有丐户,又称惰民,另编为丐户藉。此亦为前明沉锢,“农工商贾无其业,礼义廉耻不相关。男则吹乐捕蛙,妇则做媒送嫁。”雍正皇帝也令他们改业为良,自食其力。这些也算得上德政。

雍正皇帝憎恶贪官,遇着廉官就大加赞赏。两广总督杨琳,原为十阿哥属下,常年需向十阿哥孝敬。杨琳奏言:自康熙五十四年任广东巡抚起就应酬不暇,自己所有收入不足供十阿哥王府所用,除任内每年所有之外,将京中住房及素日所有尽行变卖,可能还会负债。雍正皇帝见如此封疆大吏,清廉到官俸不能养家,也像凡人一样动情起来,朱批道:今日之皇帝乃当年之雍亲王也。大家今日只要共勉一个“真”字,一个“好”字,君臣之福不可量矣!

皇帝没有不叫官员廉洁的,官员们嘴上也会讲廉洁,只不过有的是真心,有的是假意。云南巡抚杨名时折奏:巡抚衙门所入,有藩司平规4000两,通省税规7000两,连盐税46000两,共57000两,请准留若干,其余应允公用。怎料雍正皇帝却恼了,谕示道:督抚这点银钱,岂可用法则限制?取所当取,而不伤乎廉;用所当用,而不涉乎滥!若一切公用、犒赏之需至于拮据窘乏,殊失封疆之体,非朕意也!雍正皇帝竟然还以此责备杨名时:矫激以沽誉,不知是何用心!杨名时因了这道倡导廉洁的折子,稀里糊涂成了罪臣。马屁拍到蹄子上,真是圣心难测!13年后,乾隆皇帝弘历即位没几日,就把先皇时日的待罪之臣杨名时召回京城,赐礼部尚书衔,领国子监祭酒,兼值上书房、南书房。弘历谕称杨名时:为人诚朴,品德端方。这是后话了。

翻阅雍正逐日朱批,方知皇帝当得实在辛苦。雍正皇帝励精图治,似乎很快就见效了。山东巡抚黄炳奏称:“双穗瑞谷,处处挺生。”雍正皇帝很高兴,谕称:“此诚天地神祗并皇考圣灵垂佑之所致也”,“亦由民风淳朴,封疆大吏治理有方,始克睹嘉谷之祥。”全因皇帝喜欢,各省督抚便纷纷奏报瑞谷。 江西、山东等地麦谷双穗双歧,四川的黍一干四穗。紫禁城内的莲花也很争气,居然同茎分蒂。大学士们奏请:诸瑞叠至,皆皇上盛德之所感召。雍正皇帝愈发高兴了,谕示:宣付史馆!史书要重重记上一笔了。

但天下并非真这么快就太平了。漕运总督张大有奏报:山东沿河州县忽生蝗虫,百姓将半熟之高粱、谷子抢收三、四分,其余尽被蝗虫食尽。秋收无望,士民哀恳救济。巧的是闹蝗灾的地方,正是率先奏报瑞谷的地方。

天灾难免,人祸也难免。很快就发现了大贪官,江苏巡抚吴存礼被革职。查明吴存礼用其贪污所得,贿赂朝中大小官员及太监等,共226人,计银443700余两。今人熟知的名臣嵩祝、李光地、张鹏翮及六位皇子皆在受贿之列。

自古官员为贪,手段百出。雍正初年,官员们流行建生祠书院。皇帝看出其中蹊跷,发布上谕禁止,说:此种生祠书院,各地建得很多,不过是官员在任之时,或由下属献媚逢迎而建;或由地方出入公门的有钱人、包揽官司的讼棍倡仪纠合而建,实则假公派费,占地兴工,劳民伤财。生祠书院或为宴会游玩之所,或被本官据为产业。雍正皇帝下令,将已建生祠书院改为义学,不听法令仍行建造者,追究本官及为首倡建之人。

从皇太极算起,此时清朝坐享天下已百余年。桃子不是一天烂起来的。雍正皇帝殚精竭虑,想着还是得借助先皇余烈。二年二月,雍正皇帝把康熙《圣谕十六条》“寻绎其义,推衍其文”,而成《圣谕广训》。《圣谕十六条》仅112字,而《圣谕广训》则洋洋万言。自古皇上想做什么,自有臣子替他说出来。有个叫觉罗逢泰的侍讲学士奏请皇上,在京八旗应每月宣讲《圣谕广训》。雍正皇帝从善如流,准了觉罗逢泰的折子。

又有一位侍讲学士叫张士照的不甘落后,奏请将《圣谕广训》用于试士训蒙,县、府及学政复试童生时,必令默写《圣谕广训》一条,不错一字者才准取录。平日,各学府选拔有品行的生员朔望宣讲,蒙学则用此训迪幼童。事情到此应算妥帖,已经从娃娃抓起了。

但是,祭酒张廷璐又有折子上来,建议将军及提督、镇守使,应向所属武职宣讲《圣谕广训》。至此,从京城八旗贵族、幼童发蒙、科举取士,到全军武官,月月都要掀起宣讲《圣谕广训》的高潮。应该再没人上折子了吧。且慢,又有右参议孙勷奏请,应遴选教官,长年宣讲,化导兵民。各地官员的政绩考核,即所谓“考成”,第一条就应看他是否勤宣《圣谕广训》。

雍正皇帝如此重视教化,应是察觉到世风很不好了。事实确是如此。刑部尚书励廷仪折奏:今年应试士子投诗送文,往来拜访者不少。“场前既多奔竞,榜后必生事端。”皇上便命都察院颁示晓谕这些读书人:应试士子宜安分守法,毋得希图侥幸,如有钻营彰著者,即行拿参治罪!

雍正皇帝自己也做重视教育的表率,亲自到太学拜谒孔子,并在彝伦堂讲经论学,发布圣谕说:“圣人之道,如日中天,讲究服膺,用资治理。尔师生其勉之!”为尊师重道,雍正皇帝又下谕旨,此后一应章奏、记注,把皇帝“幸学”统统改称“诣学”。

古人治国,最重耕读二字。雍正皇帝命各地切实重农务本,督抚皆有课农之责,应率全体官员悉心劝农,并咨访农民疾苦,有丝毫妨于农业者,必为除去。又命每乡择一二老农之勤作者,优其奖赏。复命各州县择老农之勤劳俭朴者,每年举一人,给以八品顶戴荣身,以示鼓励。

雍正皇帝在位时间不长,于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驾崩。雍正皇帝在遗诏里说:“十三年以来,竭精殚心,朝乾夕惕;励精图治,不惮辛勤;训诫臣工,不辞谆复。虽未能全如期望,而庶政渐已肃清,人心渐臻良善。”但这个时候,官场风气并非雍正皇帝遗诏说的那么好。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就晓谕督抚:不得无故传唤属官。此话听来轻巧,实则是官场走奔之风大盛。乾隆皇帝谕称:“督抚及其属员,均有办理地方事务之责,属员唯当实心供职,不宜以趋走逢迎为尚。”原来省府所在首府首县的知府知县,不论有无紧要公务,每日必在督抚衙门伺候。督抚同城的地方,抚传未归,督传又到,仆仆于道,奔走不遑。

奔走不遑者,绝不是田径赛跑。其中奥妙,今人自然知道。

(作者简介:王跃文,湖南溆浦人,作家。曾在各级政府机关工作多年,现服务于湖南省作家协会。获湖南省青年文学奖、湖南省文学艺术奖,以及《小说选刊》、《当代》、《中国作家》、《中篇小说选刊》等文学刊物奖。2012年8月由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9卷本作品典藏版,包括长篇小说《国画》、《梅次故事》、《朝夕之间》、《苍黄》、《亡魂鸟》、《大清相国》,小说集《漫水》、《无雪之冬》,杂文随笔集《幽默的代价》)。

同类推荐
  • 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

    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

    西方人对于历史的反思,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较为系统的体现,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历史主义思想的兴起,之后,西方历史认识才得以突破传统,进入一个反思更为深入、研究更为系统的时代。《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从作者“自我”的立场出发,表述对于历史认识核心要素的认知,对西方现代历史认识中的科学主义和符合论真理观加以批判,进而阐述后现代主义给当代历史编纂和观念上带来的震撼,如福柯、德里达、海登·怀特等人对于时间,变化、历史性等主题所进行的批判与反思。作者表明,后现代主义将历史认识引入到更为复杂、更为多元的系统之中,必将促使史学家更加自知、自律、自尊,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乃至研究行为本身进行历史的思考。
  • 宋阵

    宋阵

    穿越到了积弱已久的宋朝也就罢了,还偏偏到了靖康之耻被金人掳走的宋俘队伍里,肉体上的折磨动摇不了身为杀手的意志,却又为了皇帝老儿交给的任务,达到自己救世的目的,不得不和第一奸臣秦桧扯上关系。探测同化预警隐匿辅助攻击防御……携阵法系统之大成,踏入历史的潮流,随风起而云涌,踏天下之不平。这是一段历史不会记载的岁月,也是一场烽烟四起的沙场拼杀,这里有情义,有兄弟,有烈酒,有美人,更有那不朽的铿锵悲歌。交流群号《237519282》推荐收藏打赏,谢谢大家支持。
  • 大宋起航

    大宋起航

    大宋新立,叛乱四起,群狼环伺,内忧外患。赵匡胤这位行伍出身的帝王,却制定了文治的国策。宋鼻涕的雅号,也许连穿越之神,都难以接受。于是一个倒霉蛋,便跨越了千年的时光,来到了这中古大宋。历史的车轮,命运的齿轮,天命的转轮.......等等,许多的轮子,都开始改变了方向。至于会驶向何方,现在连作者都不知道........我们还是一起见证吧!
  • 宋朝第一强人

    宋朝第一强人

    二十一世纪的武振汉穿越到靖康元年,小小年纪便是智力超群,力量惊人,更重要的是他还在不断成长中,若无意外,他将不可避免成为这个朝代的最强之人,也将是汉家子民的拯救者,这片大陆的掌权者!该文只做消遣之用,强行考据导致呕出几十两血来概不负责!
  • 女侠是这样的

    女侠是这样的

    天启年间,天下初定,金銮殿上身着官服的都是男子,女子却是轻摇掌扇的宫女丫鬟,武昭王四女均有才华大志,要为天下女子正言,她们会遇到知己贵人,英雄豪侠,忠义仆从,如意情郎,也会遭遇庙堂奸佞,背信弃义,忘恩负义,薄情寡义,她们究竟何去何从,能否明哲保身,改变什么?
热门推荐
  • 农家娇女要翻天

    农家娇女要翻天

    先前因为身中媚药,整个人都不大清醒,现在解了毒,脑子里的记忆总算也随之清晰了不少。此时……
  • 天命灵枢之阴藏

    天命灵枢之阴藏

    农村青年秦睿阳收到一则神秘的短信后,无意卷入一场疑云重重的夺宝纷争,在查询父亲患上精神病原因和不断寻找自己身世之谜的同时,他才惊觉历史瑰宝正慢慢在自己面前卸下神秘的面纱。
  • 王爷不好当:拽妃御夫Ⅱ

    王爷不好当:拽妃御夫Ⅱ

    穿越不要紧,有帅哥看还是不错滴……可是她苏晓晓咋那么倒霉,刚穿越来被人打不说居然被人当场拒了婚,说她不知检点?那谁谁谁,真以为是王爷我怕了你啊,让你尝尝惹恼本小姐的后果!本小姐不把你治的服服帖帖我就不姓苏!耶?怎么连邻国的皇帝都来掺一脚?她好像没招惹他吧?某王爷苦着脸叹口气:“这年头,王爷不好当啊!”某皇帝坏坏一笑:“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命悬一丝(中篇小说)

    命悬一丝(中篇小说)

    准死刑犯庄小伟能否捡回一条命,全看死亡赔偿能否实现或作“特殊情况”对待。作为主审法官的汤建能否为这个生死未卜的犯人找到法律支持?小说带您进入惊心动魄的命案审理最前沿。一宣判前,汤建又去了一趟成山看守所,提审罪犯嫌疑人庄小伟。说提审并不准确,案件审判程序已成为过去时。作为该案的主审法官,他十分清楚庄小伟的生命就要走到尽头,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发生,死是板上钉钉的了。所谓特殊情况,无非是有重大立功表现;家人满足了亡者亲属的赔偿期望,不再死磕。当然,倘若有某权势人物予以干涉,也有可能刀下留人。
  • 古代降临

    古代降临

    新手上路,还请给我观众姥爷萌轻喷,我会尽量的写好点,哪里写的不好可以指出来,
  • 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圆融做人老练做事

    本书遵循“圆融做人,老练做事”的理念,将做人寓于做事中,通过平易通俗的语句、生动有趣的案例来阐述做人做事的实用策略和为人处世的深刻道理,教给你一把开启事业与人生成功的钥匙,智慧做人,机敏做事,在人性丛林中占据主动,在危急时刻化险为夷,在重重困境中扭转乾坤,让自己的人生之路越走越宽,事业舞台越做越大。天下之事,“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圆融做人,处处通达;老练做事,事事顺畅。两者都修炼到上乘工夫,并能完美结合,双管齐下,则攻守兼备,无懈可击,为人处世八面玲珑、如鱼得水,说话办事天衣无缝、滴水不漏,进而开创高屋建瓴、无往不胜的成功人生。
  • The Raven 乌鸦(英文版)
  • 责任胜于能力

    责任胜于能力

    本书是一本体现完美职业态度的培训经典!强调责任不意味着可以忽视能力,空有忠诚与责任,但是缺乏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同样不能给企业创造价值,反而会成为企业的包袱与累赘。换言之,一个员工的责任感只有在自身能力的展示中才会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本书站在员工的立场,着重从什么是责任、责任与能力的关系、忠诚、细节、方法、绩效等多个方面展开论述,全面揭示了“责任胜于能力”这一重要工作理念。
  • 上山

    上山

    “上山?”老板娘忙着登记身份证,头都没抬。“上山?”“哦,不是去阿里?”“哦哦,是去阿里金小提还是眨巴眼皮,不敢相信老板娘说的“上山”是说走新藏线——国道219!用那么俏生生的语气。她回房间说给毕岸临听。毕岸临说:“上山?她就这么说?叶城人也太牛了吧。十六个达坂,四十四道冰沟,平均海拔4500米,跨越昆仑、喀喇昆仑、冈底斯、喜马拉雅四大山系……就说了个——上山,啊?”少顷又说:“那么,咱也上山?”金小提胳膊一挥说:“当然,上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