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2800000005

第5章 狂傲之士叶公超的悲剧(3)

丢掉“驻美大使”帽子的叶公超,自搬入松江路一个院子居住之后,当局又派人给送来一顶“行政院政务委员”的纸糊帽子让其戴在头上。自此,台北当局与叶氏之间,便开始了狸猫戏老鼠的游戏。叶的家室皆在美国,当局对其来了个“斩足”行动,明令叶不能迈出台湾半步,更不要想出国探望妻子儿女之事,只能在台湾本岛内部转悠。原来的友朋相好一听说叶被蒋公下令免职,皆认为背后必有隐情,乃像躲瘟疫一样躲避其人,再也不敢上门或在路上相遇后打招呼了。尚有自知之明的叶氏除了与几位相当密切的旧友——而这几位旧友又不会因与他接触有所损失的人物如胡适、蒋梦麟、梅贻琦等人来往,实在感到憋不住了,便以“政务委员”的头衔向当局要部车子,于黄昏时分到台北郊外与海边转上几圈,借以舒解心中的郁闷之气。如此往复数日,叶公超感到胸中的闷气消了不少。有一天,叶驱车转悠时突然感觉不对,四周好像多了点什么,脑子忽地想起“跟踪”一词,再往周围一看,果然如此,显然有便衣跟踪自己。叶公超大怒,当天晚上就打电话给蒋经国,发了一阵牢骚后痛斥当局派特务跟踪。蒋经国表面上对叶极为客气,似是亲兄弟一般,但内心深处从没有把叶当成自己圈中的人物。蒋经国听罢,表示可能是主持这方面事务的彭孟缉误会所致,一定要与他说个明白,何必如此无礼。结果隔了几天叶氏再度外出,仍有特务和秘密警察盯睄,叶遂明白是蒋家父子耍的布袋戏,自己实际上已钻入人家张开的布袋中被软禁了,遂不再抗议,任凭特务们跟踪下去。

对于这种非人非鬼的生活,叶公超自是恼怒于心,但又无处发作。一次,叶的老友,曾与蒋经国一度关系密切,后又分裂的“中统”重要特工之一蔡孟坚前来拜会,叶说:“你虽然被经国摘了纱帽,但社会舆论很同情你,好在与老先生有深远历史,否则,你如我一样,不准步出国门,让你出国乱跑。”蔡说:“你已有一政务委员高职,足以安慰。”叶说:“我此是有‘务’而无‘政’的空名义。”蔡不解此意,叶公超不无愤怒地解释:“身边有‘特务’,‘政事’不准问。”还补充说:“行政院会议时,只有我一人‘小便’,有人随同‘保护’。”

尽管有特务跟踪,生活还要过下去,叶公超开始蹲在居室习字绘画,过起了“怒写竹,喜写兰”的文人雅士生活。几十年前的好友、时任教于台湾师大的梁实秋认为叶不宜长时间憋在屋子里,需到外面透透空气,遂不避各方射来的警觉紧张目光,力邀叶到校任教,讲授“现代英美诗”等课程。

叶自是乐意前往,遂重执教鞭当起了教书先生,只要是叶氏上课,台下居然坐满了听众,到底是听课还是观人,叶并不计较,只是私下向梁实秋感慨:“还是文人最自由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然而不久,当局便来干预,向校方施压。一个学期勉强结束,叶公超被迫收拾场子走人。

除了特务跟踪给自己带来的郁闷与孤愤,被困台湾不准去美国和亲人团聚,亦是叶公超晚年最大的痛苦之一。他说:“我会被困死在这个岛上。”1977年,费正清由美国造访台湾,此时蒋介石已撒手归天,其子蒋经国掌控大局。费氏回忆说:“在台北最使我们感到高兴的是再次会见前任‘外交部长’叶公超,他依旧是一个性格坚强的人,仍然牢牢地坐在政务委员的位置上,他喜欢孤独,然而却奉命去处理预算问题。他外出时,秘密警察跟踪他;当他住院时,蒋经国却莅临探望—— 一种对最高级天才的奇怪的愚弄。”

1981年临近中秋节的一个晚上,叶公超在邻居陈子和的画室里叹了口气说:“我是有家归不得。”过一会儿又说:“我要给我在美国的女儿画一幅竹。”在场的人都为他这种孤独思女的心绪所感染。到了这年的11月,叶公超一病不起,行将进入另一个世界。在弥留之际,他不断念叨:“我的家人,我的太太、女儿,都要来看我啦!”

1981年11月20日,叶公超在孤寂凄凉中因心脏病于台北荣民总医院去世,终年77岁。一生历尽繁华、看惯了热闹的他,在撒手人寰之际,身边没有一个亲人。殡葬时也显得格外冷清,夫人袁永熹没有赴台告别,只以未亡人身份撰献了一副挽联:

狂傲本奇才,惟贤哲多能,如此江山烟客逝;贱辰劳玉趾,忆清谈移晷,最难风雨故人来。

叶、袁结婚四十多年,总是聚少离多。叶在美国时,只有在外交场合需要非出面不可的时候,袁氏才以夫人身份出场应付一时,其家庭生活越来越淡漠,感情亦越来越疏远,最后竟形同路人。本是一对“有情人”的结合,想不到结合之后却难言幸福,令后之观者扼腕一叹。

当叶公超去世的消息在海内外传开后,随着各种吊唁文字遍载报章,人们又自然地想起了由“外蒙入会案”而衍生出来的神秘的“叶公超去职案”。继之想起叶氏离美赴台,被蒋家父子采取的“斩足”行动,禁锢了整整二十个年头,终致叶在凄惨的晚景中赍志以殁,许多人为之不平并洒下一鞠同情的热泪。

三、“叶公超案”最新破译

关于“叶案”的隐秘,坊间有多种说法,较集中者有二:

一说是叶公超不赞同蒋介石坚持对外蒙行使否决权,回台后“老先生召见他,他跟蒋公顶嘴:‘别的您懂,外交您比不上我懂!’”以致触怒蒋。特别是蒋介石最后抗拒不住美国压力而放弃使用否决权时,对美国极度不满,却无可奈何,乃迁怒于叶,予叶以严惩。【2】

二说是有人暗中向蒋介石进谗言,说叶在美国发表对蒋介石不敬之言论,激怒了蒋而遭罢黜。

对以上二说,一般民众倾向前说,认为叶公超晚年的人生遭遇,是蒋介石受了美国人的窝囊气,而迁怒于叶的结果,这也是蒋介石死后最不见谅于世人的晚年行事之一。但这个说法,随着各国档案不断解密,渐被研究者否定。据担任过台北《民族晚报》副总编辑兼采访部主任,并有幸采访过“外蒙入会案”的当事人之一黄天才说,“叶公超去职”与“外蒙案”无关。黄氏称:就在肯尼迪发表声明的第二天,即1961年10月21日,蒋介石主持召开了决定台湾当局大政方针的国民党“中常会”。会上,蒋说当初台北作出强硬姿态反对外蒙入会,就是迫使美国发表这个声明,“外蒙入会,我们是一直反对的,但策略可以略具弹性,不一定要使用否决权。”又说:“我们的真正目的,是确保我们在联合国的代表权……我们以美国既对我国有所要求,则我国自亦可要求美国有所回报,遂透过外交管道,向甘迺迪(南按:肯尼迪)总统明白表示‘可以考虑不使用否决权’,但要求甘迺迪总统公开表明对我国代表权坚定支持,必要时,并将使用否决权以拒阻中共进入联合国。”

当天,有常委提出外蒙如果获准进入联合国,则苏俄多了一个附庸,对台代表权岂不是增加了一分威胁?蒋介石对此答复说:当年联合国创立之初,苏俄体制内的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就是分别申请入会的,美国、英国,甚至台方,都没有表示反对。现在怎么能说“外蒙”是苏俄傀儡而反对它入会?苏俄加上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本来就有3票,“外蒙”如果加入,不过增多1票,但我们因毛里塔尼亚之入会,却可以确保非洲法语系12国的支持,这是以小换大的买卖,我们的得大于失……如此这般,闹腾了半年的“外蒙入会案”,在蒋介石同意放弃使用否决权,以驻联合国代表蒋廷黻现场采取“不投票”的方式打了圆场。

面对这场陈年旧案的调查研究,黄天才认为蒋介石既不在“外蒙入会案”上因美国压力而让步,自然就不该有所谓“迁怒于叶公超”之事。据可考的证据显示,促成蒋介石与肯尼迪总统最后和解并各有所得的人,并不是外界猜测的叶公超,而是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台办事处主任克莱恩(后晋升为副局长),此人当年奉美国白宫密令与蒋介石就“外蒙入会案”进行秘密谈判,最终打成了和解之局。

鉴于已经历史否定和不断发现的最新证据,黄天才认为第二种说法的可能性极大。理由如下:

就在叶公超去世之时,已调任台北中央日报驻日本特派员的黄天才,偶然从时驻东京的原蒋经国秘书萧昌乐处得知一个隐秘。萧对黄说:“一天,经国先生交给他一份密码电报,嘱他赶紧译出,不必誊抄,马上送呈总统。萧译毕后,才知密电内容是说叶(公超)大使在美国某处发表谈话,批评总统,措辞用语非常恶劣,令人愤慨……密电呈上去不久,就传来叶公超奉电召返国的消息。”萧言毕,未再透露更多内容和发电人。

此事过去七年之后的1988年,有个名叫刘荩章的人,在写给《传记文学》社长刘绍唐的一封长函中,再度披露了“叶案”的一些内幕。

同类推荐
  • 重生之大宋明君

    重生之大宋明君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本书说的是二十一世纪历史系高材生林哲穿越到靖康年间的赵构身上,面对积弱已久的大宋,强力扭转局面、打造超级强国的故事。 其间发现另一个美女穿越者,于是,两个同病相怜的穿越者不再孤单。 最关键的是,这个美女,还是个神助攻…… PS: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唯有一腔热血、两世情怀!
  • 大秦帝国之帝国重器

    大秦帝国之帝国重器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小儿称皇,蝼蚁宰地。想我大秦帝国竟然结局如此,今朝我将重回大秦,铸我大秦万世不朽霸业,阻我大秦不朽者,死!(是我心中的大秦,里面有我认为存在的强大力量,所以我将其归于了历史小说类)
  •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喋血尘埃(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第二次界大战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我们历史地辨证地看待这段人类惨痛历史,可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人类造成了巨大灾难,使人类文明惨遭浩劫,但同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也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给战后世界带来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促进了世界进入力量制衡的相对和平时期;促进了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解放;促进了许多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改革;促进了人类认识的真理革命;促进了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认识。
  • 三国之三分天下

    三国之三分天下

    汉贼不两立,王业可偏安。丞相可知这天下究竟有多大?何苦执着于北伐?东吴孙家,北魏曹家,皆汉室子民,同室操戈意义何在?天下三分,便让他三分!诸君随朕一路向西,创立不世霸业!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尔后,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复讲“中国通史”课程。本书便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尘封多年的讲义,更精粹的讲述。这本书以传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当时,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而今,这部《中国通史》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将给当下读者以新的启迪,为我们再次提供回望历史、面对未来、重塑个人知识格局的可能。
热门推荐
  • 胡涂世界

    胡涂世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肺病食疗菜谱

    肺病食疗菜谱

    《肺病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肺病患者的食疗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肺病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肺病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材料简单,烹调方法易学,配料多样,为你呈上适合于肺病患者的美味。是药三分毒,尽量少用食疗有奇效,不妨多试。
  • 许你入骨情深

    许你入骨情深

    每当夜深人静时,展泽浩总是想起他那个挺着大肚子、用一根棍子摸索着在花园散步的盲妻江含笑。他不相信她会弃可爱的三胞胎儿子跟人私‖奔,但他始终没有勇气去调查真相。三个月后,江含笑带着一群警察冲进展家,指着展泽浩身旁的女子说:“是她策划了一场借腹‖生子的阴谋,把我剖腹偷走我的孩子!”(男女主角身心干净,先虐后甜,欢迎大家入坑!)。
  • 雪国之殇

    雪国之殇

    染千尘跟人打赌,一时不慎就输了;输了也就罢了,偏偏输了要去找什么从未现世的药材;找就找了,好像还捡到了不得了的人;好吧,是自己未来的媳妇……
  • 种地QQ群

    种地QQ群

    无意中挖墓挖出手机,从此逆天而行,踏上巅峰。
  • 穿越之医妃倾城

    穿越之医妃倾城

    一时穿越,搅入混乱局面。步步为营,只为谋得生路。原以为遇见他是这不幸中的万幸,可幡然醒悟,历史车轮滚滚,天命难违,一不小心,便是万劫不复。至此一生,曾是万里长风,可终究抵不过,一句天命难违,历史难逆。你可以掌握天下人,却独独掌握不了你我之命。我可以医万病,却独独治不好自己的相思苦。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读西游品唐僧

    读西游品唐僧

    从另一个角度(也就是我的角度),来读西游,品西游……
  • 混世魔女闹西游

    混世魔女闹西游

    众所周知《西游记》是吴承恩先生大作,在神幻方面更是经典,当然,也出了很多种的版本,那么我的版本属性就是逗了,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机会让你到西游记里面去走一遭,我想应该没有什么人会拒绝吧!在这里唐僧的逗,孙悟空的傲娇,猪八戒的犯二,沙僧的憨厚。会带来什么不一样的西游记呢?大家拭目以待吧!本故事全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伏藏(下·修订版)

    伏藏(下·修订版)

    杨志军的长篇小说《伏藏》书写了三百多年前的西藏神王仓央嘉措的秘密,诡秘的七人使团、扑朔迷离的地下预言,历史与现实交错,藏地与世界相交,仓央嘉措留下的绝密伏藏,三百年后命定的发掘者和叛誓者,新信仰联盟的阴谋,人类的灵魂之谜,当下世界的精神迷茫,现实的玄机和精神的冒险。《伏藏》是作家三十年生命体验的藏地精神之书,也是出自心灵、探寻人类灵魂的寻梦人之书。在路上,带一本杨志军,想象藏地的壮丽和神秘,倾听藏地的呼唤,感悟心灵的悸动和人类精神的浩瀚。
  • 五王争霸

    五王争霸

    阴谋!阳谋!情义与背叛。帝王家又如何?当一切已成定局。蓦然回首!失去的多,还是得到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