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39400000022

第22章 沉思录Ⅱ·卷一(2)

这些人之所以会这么设想,那是因为他们独自一人如何生活,他们总是从一种自然法则——人们需要结成群体、相互关爱的生活方式——出发,或是从人与人之间交流所产生的乐趣出发。

但是,每个人都应该做好准备去面对孤独,要能在孤独时自我满足,像同伴一样与自己交谈,甚至像宙斯那样依靠自己获得安宁,沉思于他自己的统治,沉浸在专属于自己的思考之中。因此,我们也能与自己交谈,也不会离不开他人或是需要他人的陪伴,也不会因为在孤独中找不到合适的方式消磨时光而心烦意乱。

致力于观察与我们有关的一切事物,想想我们以前处理周围发生的事情的方式,思考一下应该如何对待自己现在的处境;研究那些给我们带来痛苦的东西,我们要如何治疗它们、根除它们。如果这些事情之中的任何一个需要改善,那就根据理性——内在于它们之中——使之达到完美的状态吧。

恺撒能使这里再也没有战争,没有抢劫,没有海盗,他似乎是能够给予我们完全的平和,我们可以随时在陆地上或是海上旅行。可是他能免除病痛、海难、火灾、洪水给我们带来的困扰,让我们得到宁静吗?他能让我们从爱憎之中抽身吗?他不能。但是,哲学家却是承诺我们:他们的学说能够使我们得到宁静。这是由神通过理性赋予我们的宁静。

当你独自一个人开始反思的时候,你会明白:现在已经没有任何坏事可以降临到我的头上了,对于我来说,根本就没有抢劫、地震那样的事情,所有的事物都是平和而宁静的。每一个在我身边的人或物都是善意的,他们给我们提供食物和衣服,教导我们感知和预先把握的概念。

那么,剩下来的、需要谈论的是哪种孤独呢?为什么要使自己比孩子还糟糕呢?孩子在被单独抛下的时候,都能去搜集一些贝壳和泥土来打造成某种东西,接着又拆毁,然后重建。他们总是会有许多打发时光的办法。如果你出海远航,把我一个人独自抛下,我是不是要为了这种孤独而哭泣呢?难道我就没有一些类似于孩子的贝壳和泥土的东西吗?孩子们是出于没有受过教育而无知才那样做,难道对于我们就要因为懂得不幸而痛苦吗?

看看那些病人吧,在某段时间像他们一样生活吧,然后其他时间你应该生活得像个健康的人。在一段时间里节食,只喝少量的水,在另外一段时间里理性地实现自己的欲望,这样无论你处于好或是坏,你都可能理性地实现你的欲望。

不,我想要走的路是像一个智者那样帮助他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以你自己为例吧,让他们看看哲学对一个人的影响,千万不要再胡说八道。如果别人与你同吃饭,你要帮助他们;如果别人与你同饮水,你也要帮助他们;通过向别人低头、给他们让路、顺从他们这样的方式来帮助他人,不要口沫四溅地发表你的演讲。

好的生活即平静的生活

人生最好是要能心平气和。真正的高层次的生活,就是要平静。道德的进步可以使我们从精神上的混乱中解脱出来。你不会再因为这事那事而烦恼。

如果你常常这样思考问题:“只有努力地工作,我才能体面的生活,他人才会承认我,如果我不努力地工作,我将一文不值。”“只有不断地批评我的职员,他们才会认真地工作,如果我不批评他们,他们就会利用我的善心占我的便宜。”那么你将无法追寻到高层次的生活。要想追求高尚的人生,就要跳出这种思维模式。

如果你富足地活着,但是却总是被忧虑、惊恐、怀疑与无休止的欲望所困扰,那么,还不如因饥饿而死的人,因为他们可以免受悲伤和恐惧的痛苦。

从现在开始循序渐进地修炼自我控制的能力吧,你可以从一些小事做起。比如说,你的小孩把东西撒了一地或是你的钱包也找不到了。那么请你告诉自己:我要获得内心的平静,摆脱纷扰获得自由,就要付出代价,而心平气和地处理这些麻烦就是我所付出的代价。只有失去才可能会收获。

与孩子相处,也要做好准备。当你招呼他或者训话的时候,他可能不会理你,就算是理你,也不见得会按你说的去做。这时,发怒是无济于事的。应该说,使你心烦意乱的,并不是他影响力范围以内的事。

明白真正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是什么?人人都会想要追求快乐的生活。然而对于快乐的生活的定义,许多人定义为金钱与地位。大量的金钱与崇高的地位就能为我们带来快乐的生活吗?并不能!他们与快乐的生活本身混为一谈。误以为此就是快乐的生活,其结果只会是愈加远离快乐的生活。尽管这些物质看上去可以构成人们快乐的生活,但是构成快乐生活的高尚行动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快乐只能在心中找到。人生中最有价值的目标就是自由。那么要怎样才能获得自由呢?对于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可以不予理会。如果我们的头脑中总是充满了可悲的恐惧与野心,是不可能会有一颗轻松的心。

快乐的标准是什么?幸福只取决于我们的愿望,我们对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的看法,还有我们如何利用我们的想法并使之发挥作用。如果希望自己无往而不胜,就不要与我们不能掌控的事情抗争。如果我们坚持的是符合自然的法则的意志,那就能万无一失,如鱼得水,畅通无阻。如果我们坚持力所能及和本质上独立的事物,而且知足于他们,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了。

外部条件是无法影响你的快乐的,真正的幸福与外部环境无关。要清楚地了解外部环境如何,对他们采取正确的做法。我们总是容易在口才、地位、荣誉、财产、服装、举止而迷失我们自己。名流、公众人物、政治领袖、富人、极具才智和艺术天分的人不一定是快乐的。我们这样想,只是因为我们为表象所迷惑,也会对自己拥有的一切产生怀疑。

其实,你的快乐只能从你的内心找到。珍视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好的东西也只是我们能掌控的东西。明白这一点,就不会再对他人产生嫉妒或悲惨的感觉,我们会发现这只是我们自己在无中生有,都是虚幻的。也不会再把自己的东西拿去和他人比较,使自己徒增烦恼。

你唯一能掌控的只有成就最好的自己,不要巴望成为其他任何人。

想要真正的快乐而平静的生活,自制是我们真该力求做到的。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善与恶的本质在哪里?如果说善是人与生俱来的,那么恶就是人们疏忽、懒惰和分心而衍生出来的。恶并不是天生就存在于世界上、各类人或事情上的。一旦我们看不清楚自己的真正的人生目标时,恶就会产生。

学会自制吧,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人生目标是获得精神上的提高。我们就会回过头来,努力成就最好的自己,这才是获得快乐的做法。

控制自己的欲望与憎恨。我们的欲望来自于对“好”的事物的渴望,憎恨源于对“坏”的事物的回避。既能够实现自己的欲望,又能够避免本想避免的事物,这样的人总是能明白一个道理:如果试图避免独立于意志的任何事物,有时反而会被自己努力避免的事物所困扰。所以,他们总是能够将自己的欲望延迟,或者完全根除,并且其憎恨,仅针对那些取决于意志的事物。这也是他们获得宁静与快乐的方法。

不要总想着他人给你一些建议。这是荒谬而可笑的。他人能给你什么建议呢?这与跟一个文盲说“要我写某人的名字,请告诉我写什么”有什么区别呢?但是,如果你的书法训练得好,不管你要写什么,你都能写得出来。如果你根本没有受过训练,他人又能给你什么样的建议呢?因为,他人并不知道你需要什么。所以请记住,你不需要任何建议,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考虑如何去做才能使自己获得快乐。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不是以我们的意志出发的,不要期盼或要求事事都能如我们的意。事情真正发生了,不管喜欢与否,学会接受它吧。这样才有可能心平气和。

当你的兄弟姐妹对你不好,你是否会常感到矛盾呢?一方面他们对我们的伤害让我们无法承受,另一方面我们与他们之间剪不断的亲情,让我们无法真正憎恨他们。这种矛盾让我们感到十分痛苦。

这类矛盾是正常的。事情都有两面。有一面可能对我们有益,有一面可能对我们有害。看到有益的一面,我们会觉得事情可以接受。看到有害的一面我们就又觉得无法承受。如果你能注意这个事实:无论你的兄弟姐妹如何伤害你,他们还是你的兄弟姐妹,你们从小一起长大,彼此之间有着永久的牢不可破的亲情。只看到事情有益的一面,这样看待事情,我们就能正确地理解,并保持内心的平静。

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就像经常步行使我们更加善于行走,经常跑步使我们更加善于跑步一样,坏脾气也是一种习惯。如果经常生气,而且每次生气时,就强化了你的怒气,这无疑是在火上浇油,你的坏脾气也被强化。习惯都是由于我们在不知不觉中保持和加强某一行为而形成的,如果你不想有一个坏脾气,那么也别培养你生气的习惯。平静地对待所有的事情,经常回过头去看看你已经多久没有发过脾气了。养成了平静、不轻易生气的习惯,就能获得快乐而平静的生活。

同类推荐
  •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

    本书采取史论结合的研究范式,以近代以来人类社会的文化自觉为基础,从文化存在的多维理论视野出发,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文化研究上的创新,梳理了不同时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依据历史脉络的层层揭示,提炼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基点和价值诉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思想内涵和发展线索,并在比较学视野中凸显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特殊价值。
  • 生命的菩提

    生命的菩提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由于仲达编著,《生命的菩提》意在化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心学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要读王阳明

    本书通过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求知格物、创立“心学”的经历中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深刻分析了心学中蕴涵的强大能量。比如,王阳明认为人人都有良知,不过世事多艰,我们在生存过程中太多次违背良知,导致良知被遮蔽,不能发挥它的能量。作者希望读者能从王阳明的智慧中学习到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更加关注自己的心灵,修炼强大的内心,在浮……
  •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知行合一:国学大师讲透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明代“心学”集大成者,阳明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的核心思想,是500年来中国人精妙的神奇智慧。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本书便是通过冯友兰,梁漱溟,梁启超,章太炎,吕思勉等八位国学大师的角度为您剖析“知行合一”的精华,使读者通过“知行合一”的口号抓住阳明心学的关键,探讨“知行合一”的心学内核。感悟“知行合一”的精神内涵,从而不断进步,提升自我,砥砺人生。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
  •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听冯友兰讲中国哲学

    本书稿是针对我国著名哲学大家冯友兰先生的哲学思想和著作,进行全方位解读分析的社科读本。作者将哲学通俗化的一种尝试,试图跟着冯友兰先生的思路,以中国哲学问题为核心,来讲哲学。本书系统地讲解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演变,介绍了我国古代哲学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思想及其代表人物。而且,本书对冯友兰有争议的思想,也试图根据自己的理解加以改造,并补充了一些新颖的内容,使本书增加了更多的哲学容量。
热门推荐
  • 捡到祖宗1000岁

    捡到祖宗1000岁

    新书《我的娘诶,孽缘》已开,坑品有保证,欢迎入坑~老祖宗:我这么漂亮的一个大美人睡在旁边都看不到,只想着抱枕,唉……真让人发愁,这么眼瞎,以后可怎么找女朋友呀?我什么时候才能够抱上小孙孙?李颖华:不,老祖宗,根本就没抱枕什么事,我想抱的明明是你!嘤嘤嘤……为什么每次你都能够给我找到这么好的“借口”?你到底有没有搞清楚是谁眼瞎?各位看观,你们觉得是谁眼瞎呢?----------完结作品:《男神宠妻日常1-2》、《我在星际开花店》、《史上最后一只龙》、《女神宠夫日常》等
  • 破晓之垣

    破晓之垣

    墨轩缓缓的坐了下来,身旁的桌子上放着一张照片和一个沾满血迹的项链,身上流血的地方已经开始凝固,随后,他捡起掉落在地上的半截烟头,深深的吸了一口,然后说了一句:“我,回来了。。。。”
  • 穿越之独爱极品妃

    穿越之独爱极品妃

    莫名其妙穿越了,而且还是穿越到了偏僻的小山村,我的网络、我的汉堡、我的披萨、还有我的国学圣手,美好的现代生活、永别了。还遇上了传说中心如冰块、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不近女色的男人,可是怎么跟传说的不一样,是遇上一个假传吗?不过这个桃花运也太多了吧?
  • 人物小事记

    人物小事记

    采撷生活中的点滴,把每个人的闪光点,每件事的蕴藏意义,汇聚成生命的赞歌。
  • 姐姐为我打江湖

    姐姐为我打江湖

    武之极境是什么?主角不在乎。世态黑暗,江湖凶险?主角从未怕过。他只知道自己有一个来历非凡、实力恐怖的漂亮姐姐,挥手间为他摆平一切,让他畅游江湖。还要啥自行车,躺就是了!
  • 木叶之轮回族

    木叶之轮回族

    轮回一族,一个神秘的家族,本来已经湮灭在火影世界的历史中。但是,一个天才少年的突然出现,却改变了这个家族的命运,并且将这个家族最大的秘密发掘出来,然后陪伴着木叶一起成长,并试图改变那些悲惨人物的命运。
  • 万界超能预警

    万界超能预警

    一次意外的穿越试验让苦逼少年踏足异界大陆这里系统不再是主角光环专属,人人皆可觉醒这里弱肉强食、实力为王;这里强者为尊、血腥杀戮这是无限入侵,狂暴掠夺的全新时代炼丹开药厂,炼器办工厂,功法技能全职复制安装看少年融合高科技美女程序,戟指万界,还有谁……
  • 川菜菜谱

    川菜菜谱

    本书主要讲述了肉菜类、水产类 、豆蛋类、 素菜类 、果品类 、汤羹类 、凉菜类各类才的做法,
  • 嗜血拽妃

    嗜血拽妃

    推荐发发新文——《豪门独家萌妻》!!!她,遭队友陷害,一朝穿越竟沦落为爹不疼、家姐辱打、族人耻笑的慕三小姐,虽有倾世容颜,却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废材。废材?逼婚?嘲笑?看她如何翻身斗家姐、揍族人、杀敌人。再次翻身,爱慕者一大推,上门求婚踏破门槛,只见某男抱着宝宝指着下面的人说道:“宝宝,只有你爹才配得上你娘,看那个,没有你爹我高、那个,没有你爹我富、那个没有你爹我帅,那个……【内设一对萌宝。】
  • 神血焚天

    神血焚天

    新书《我能射破苍穹》同步上线,欢迎指导。 蛮荒时代,诸神演法,神通妙妙,蛮兽莫不可挡。悠悠亿万载,诸神如流星般坠落,血脉稀薄,人类再也无法演化诸般神通。少年郎,陨落于囚灵河,却死而复生,带着诸神血脉强势归来,神通妙法层出不穷。面对腥风血雨,我自扬眉浅笑,傲立苍穹问一声:谁人比我妖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