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0300000031

第31章 《黄河以南剿灭共军作战计划》出炉

随着局势的发展,形势对于蒋介石来说是相对有利的。对于美、英、日苏等国的争相拉拢,让蒋介石终于得以在日本军队的步步进逼之下看到了战争胜利的希望,也终于有了“闲暇”的时间来“冷静”地思考一下目前正不断壮大中的共产党势力对自己所产生的威胁。1940年前后,斯大林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太弱不足以依靠,认为还得和国民党势力搞好关系,才能保障苏联的战略利益,决定向国民党提供包括150架战斗机、100架轰炸机、300门大炮和500辆汽车的军事援助,要求蒋介石排除对日议和的可能。10月16日,蒋介石接到斯大林援助的电报,摸清了苏联的底细,10月19日发电限令八路军、新四军在一个月内全部开赴黄河以北。与此同时,蒋介石密令汤恩伯、李品仙等部30万大军及顾祝同所部,准备向华中新四军大举进攻。又将包围陕甘宁边区的军队增至20万之众。中共为了顾全团结抗日大局,同意将皖南新四军部队移到长江以北。12月7日,蒋介石批准下达《黄河以南剿灭共军作战计划》,并密令各部执行。计划第一步,以顾祝同部兵力于1941年1月底以前“肃清”江南新四军,然后转用兵力“肃清”苏北新四军。第二步,以李宗仁所部于2月28日前“肃清”黄河以南八路军。按照蒋介石的密令,顾祝同在皖南集结了7个师约8万人的兵力,准备“围歼”新四军。并通过广播电台向日伪通报“新四军要渡江北上”,使日伪军封锁长江,焚毁渡船,每日派军舰在江上游弋。12月8日,国民政府参谋总长何应钦、副参谋总长白崇禧电令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新四军军长**,副军长项英令八路军、新四军限期北移。12月9日,蒋介石发出手令,命八路军、新四军限期北移:“前令第十八集团军及新四军各部,限期开到黄河以北作战,兹再分别地区宽展时期。凡在长江以南之新四军全部,限本年12月31日开到长江以北地区,明年1月30日以前,开到黄河以北地区作战。现在黄河以南之第十八集团军所有部队,限本年12月31日止,开到黄河以北地区,希遵照何白正副参谋总长十月皓电所示之作战地境内,共同作战,恪尽职守,毋得再误。此令。蒋中正。”

1940年12月10日,蒋介石向顾祝同发出了特急电报:

(一)查苏北匪伪不断进攻韩部,为使该军江南部队不致直接参加对韩部之攻击,应不准其由镇江北渡,只准其原地北渡,或由该长官另行规定路线亦可。

(二)该战区对江南匪部,应按照前定计划,妥为部署并准备。如发现江北匪伪竟敢进攻兴化,或至期限(本年12月31日止)该军仍不遵令北渡,应立即将其解决,勿再宽容!

顾祝同接到蒋介石的特急电报后,立即召开高级军事会议,拟定“进剿”计划。他限期赶修重庆至上饶长途载波电话,积极调兵遣将,并决定由上官云相担任前线总指挥。

同时,白崇禧指挥李品仙在江北沿江布防,焚烧渡船,控制渡口,积极策应顾祝同部。

12月的皖南,寒风呼啸,一派肃杀。皖南上空,阴霾密布,雷声滚滚,腥风在前,血雨在即……

皖南的新四军,终于作出了向南撤退的决定。1941年1月4日,清晨,下雨了,蒙蒙细雨中,成千上万的人从罗里、云岭、新村、白果树等地涌向新四军驻地,皖南人民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来为新四军送行。群众杀鸡宰猪,家家摆开大小宴席,为即将离去的新四军战士饯行。一位老汉流着泪水对阻拦他杀猪的战士们说道:“孩子们,你们走后,国民党军队就要来抢粮抢猪,不如把它杀了,表表我们的心意……”老汉哽咽了,泪水与雨水一同顺着布满皱纹的脸颊向下流淌。

战士们再也抑制不住,风雨中,任凭泪水挥洒。战士拥着群众,群众拥着战士,千叮咛万嘱托,说不完的道别话,流不尽的离别泪,叙不完的军民情。

皖南风雨骤,山川同一哭……

下午6时许,皖南新四军部队告别了云岭的父老乡亲,低吟着“别了,三年的皖南”,散发着《告皖南同胞书》,在风雨中踏上了征程。

军部将9000人马编成3个纵队,分三路进发:第一纵队为左路,辖原新一支队老一团和新一团,约3000人。傅秋涛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赵凌波任副司令员,王槐生任参谋长,赵希仲任副参谋长,江渭清任政治部主任,由土塘到大康王集中,通过求岭向榔桥行动。

第二纵队为中路,辖原新二支队老三团和新三团,约2000人。周桂生任司令员,黄火星任政治委员,冯达正任副司令员,谢忠良任参谋长,钟德胜任政治部主任。由贡里到凤村集中,经高坦向星潭行动。

第三纵队为右路,辖原第三支队之第五团和军部特务团,约2000人。张正坤任司令员,胡荣任政治委员,黄序周任参谋长,吴溪如任政治部主任。纵路部率第五团达章村、溪口和茂林附近地区集中,其特务团到铜山地区集中,准备控制樵山岭、大麻岭,佯攻太平,掩护大部队前进。

军直属队及教导总队约1000余人跟随第二纵队行进。跟随军部机关一起行动的,还有中共中央东南局副书记饶漱石。

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天地浑然一体,漆黑一片。部队在泥泞的道路上前进。抵达章家渡时,一向平静的青弋江却奔腾咆哮、浊浪滔滔,猛涨的江水使预先架设的浮桥变短了。万不得已,先头部队奋力加长了浮桥。然而,不同建制的部队拥挤在桥头,叫喊声、器械碰撞声伴着风声雨声乱成一片。刚刚通过千把人,浮桥便断了。战士们徒步过河,在寒风中战栗,在冰水中发抖。

经过一夜艰难跋涉,战士们又冷又饿,极度疲劳,40公里竟走了8个小时。天明后,新四军军部抵达茂林以南的潘村,第一纵队抵达大康王,第二纵队的老三团和新三团到达凤村,第三纵队的特务团到达铜山,第五团到达章村、溪口和茂林附近。

项英望着疲惫的部队,脸上布满阴云,军部北移第一天就碰上如此恶劣的天气,出师不利。

于是他决定在茂林附近地区休整一天。

茂林是个大集镇,这里的人民对新四军有着极其深厚的感情。当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七军团军团长寻淮洲的遗骨就安葬在这里。1938年5月,陈毅率领一支队去苏南路过此地,为寻淮洲修墓立碑。今天,当新四军拖着疲惫的步履来到茂林清晨时,镇子被唤醒了,顿时热闹起来。人民为新四军的到来而忙碌着,街两旁的皖南小吃发出了诱人的香味:咸煮的花生、油炸糍粑、糖炒板栗、五香鸡蛋……应有尽有。

皖南新四军被茂林的热情融化了。军部决定晚上举行军民联欢会,一扫前一天的沮丧情绪,鼓舞士气,以便迎接以后的艰苦日夜。战士们走上街头,散发着《告皖南同胞书》,为乡亲们担水、挑柴。文化工作队的同志们将一张张宣传抗日的红绿标语贴满街头。

晚上,军民联欢会在茂林祠堂举行。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演出了精彩的节目。会场内外掌声、口号声、欢呼声浑然一片。茂林圣公会会长陆绍泉老人致欢迎词。新四军政治部主任袁国平代表新四军致告别词:乡亲们,我们新四军以民族利益为重,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离开皖南,进军敌后,在前进的道路上,纵有千难万险,我们也誓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解放而斗争。乡亲们别难过,我们一定会回来的。

热烈的气氛中渗透着几分悲壮。

与此同时,国民党7个整师、8万余人,遵照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和第三十二集团军总司令兼前线总指挥上官云相的命令,正日夜兼程向新四军皖南部队进逼。

皖南新四军在茂林地区休整了一天,消除了疲劳。然而却给国民党“进剿”部队赢得了紧缩包围圈的时间……

1941年1月6日开始,顾祝同所属上官云相等部8万多人包围伏击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9000余人,经七昼夜殊死的战斗只有2000余人突围。

蒋介石干了这桩血腥勾当之后,竟于1月17日,以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名义发出命令,宣布新四军“叛变”,已将“其全部解散”,决定“撤销”新四军番号,将**交军法审判,依法惩治。

同类推荐
  • 唐朝第一散官

    唐朝第一散官

    现代医科生重生到唐代武德年间,从此制造发明,行医救人,娶妻纳妾,不亦快活;最重要的是,穿梭在秦王和太子两派势力的斗争之中,却游刃有余,步步生莲……
  • 西安事变史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西安事变史略(中国社会科学院老年学者文库)

    本书紧紧围绕西安事变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以时间为线索,较为详细地介绍了西安事变爆发的背景、经过、处理过程以及其中各方的矛盾和态度、事变的影响等。本书依托详实的历史资料,对西安事变的方方面面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力图为读者呈现真实、全面的西安事变。
  •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

    《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主要描写了抗美援朝战争中乃至整个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长津湖之战。长津湖之战是历史的拐点,是中美双方王牌部队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决战。60多年前在这里,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身穿单薄棉衣,在接近零下40度的恶劣天气下与美国海军陆战队最精锐的陆军一师展开了一场长达20天的战斗。这场战役的残酷程度超出了所有参战人员的想象,因为极度严寒,作战已经成为了中美两军官兵意志力的殊死较量。长津湖战役迫使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的美国军队,经历了有史以来最远的一次败退。而中国志愿军也用热血和生命捍卫了中国军人的尊严。至今,它还是美国军事院校不断学习和演练的战例范本。
  • 大汉万胜

    大汉万胜

    (大汉万胜交流群:984341761)公元前91年。欧洲还处于罗马共和体制下,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古埃及处于马其顿希腊人和罗马人统治时期。而大汉王朝经历了文景盛世和正在位的雄主武帝后进入了一个空前强盛的时期。然,巫蛊之祸发生,太子刘据被迫起兵反抗,后兵败身亡,此事牵扯人数多达数十万。一时间汉王朝的统治摇摇欲坠。而刚刚出生数月的皇曾孙刘病已一夜间失去了所有亲人并被下狱。就在这时,刘拓莫名其妙成了刘病已的小叔。西域是否还会归于汉朝统治?名臣陈汤是否还会喊出那句: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人,是否依旧会成为一个如同山脊一般的伟大民族?
  • 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

    穿越之我竟然成了赵高

    新书《穿越之开局家徒四壁》正在稳定更新中~~以下本书简介:百里流沙很郁闷,夏日晚风,他撒了一泡尿,突然感觉被人从后面打了一闷棍子,再醒来,他就穿越了。穿越也就算了,但是!为什么他姓赵名高!!!老天一定是在玩他对吧?一定是吧?对吧?
热门推荐
  • 炮灰逆袭,男配请自重

    炮灰逆袭,男配请自重

    1V1宠文(女扮男装)穿进一本书里已经够惨的了,没想到还要过着女扮男装的生活去打仗,好吧,这都不是事。但是,你个男配不去追女主,天天跟在我一炮灰后面是想要干嘛?某男配:“九弟,这温泉尚好,与为兄一起沐浴如何?”“不,我拒绝!”“九弟,一起抵足而眠如何?”“不,我拒绝!”“九弟,为兄也想要抱”某女大吼:“你还说你不是断袖?”某男配微微一笑:“我当然不是,我只是喜欢你。”
  • 龙裔的圣乡

    龙裔的圣乡

    “我究竟是谁?”“是英勇冲锋骑士!还是高高在上的施法者!”在走向圣途之前他一直是迷茫的,他崇尚着虚荣,占有着权力,拥有着改变一切的能力却吝啬的抓在手中不肯漏出一丝一毫。他开始看到一个又一个人倒下的时候,只会挥动马鞭快点离开这里。一次,两次……知道他也倒在这条救赎之路上。当他被救起的时候,也许真的是圣父的眷顾。他觉醒了!“你是谁孩子!”“我是领主!引领人民走向幸福圣乡的引路人。”他举起拐杖踏上回归的征程,等他再次到来之时,他已不再是孤身一人。“圣王万岁!”他微笑的从赞赏他的人中穿过践行着自己留下的誓言。更不动了,没动力。性甚至哉,割以永治。
  • 我真不是医仙

    我真不是医仙

    【火爆新书】会武功,懂医术!请阅读前三章,不爽你打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时间潜行者

    时间潜行者

    这一生只有爱你的时间里是活着的。一部关于时间、救赎、拷问人性的小说,一段在时间里走散又邂逅的爱情故事。一项违背人文道德的科研成果,牵扯出一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未老”梦幻到幻灭的情缘;一个在东方战场参加抗日的妻子,一个被困西方战场的丈夫;一位惧怕衰老的女孩,一个救赎的父亲;一个驻颜在二十几岁见证了中国发展却在苦苦寻找自己身份的“年轻老人”;一个长达七十余年的谎言;一段在时间里走散又邂逅的爱情故事。
  • 阿纳托尔的神秘世界

    阿纳托尔的神秘世界

    在我们所理解之外,是否存在未知的世界?瑰丽的魔法,神秘的命术,此界彼岸与远端,交织命运与纠葛。也许自由有了焦渴,也许生命有了赞歌,也许,未知与神秘才是真实……破碎与迷乱,疯狂与偏执,我们能不能找到回家的路?
  • 双重心跳恋爱曲

    双重心跳恋爱曲

    从狮子座来到地球的少王金狮占据了帝辕熙的身体,令帝辕熙的女朋友唐羽纱心生疑惑。她不明白帝辕熙的性格为什么会大变,所以便暗下决心要想办法让从前的帝辕熙回来。可是,当一个叫做萧香的女孩走进他们时,唐羽纱心里所有的血液都奔腾了,她内心不停地呐喊着:“她不认识她!为什么她却认识帝辕熙?为什么她和帝辕熙的感情还那么的好!”
  • 旋木情缘

    旋木情缘

    这是一部诙谐的爱情小说。劳伦和她丈夫离婚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要从旋转木马一样的生活中解脱出来。然而,她的生活很快变成一台热闹的马戏:忧郁的老爸搬来同住,前夫趁她不在家回来洗澡,精力充沛的助理非让她重回危机四伏的情场。她还得判断一下离婚分得的破房子和老旧的旋转木马到底是福还是祸。好像还嫌劳伦的个人生活不够乱,这位精疲力尽的律师还总得与一大票稀奇古怪的角色打交道,而这些人老是要尝试那些不被法律允许的事。
  • 谋杀节奏

    谋杀节奏

    谋杀接二连三宗,凶手七八五六个……双高美人仇雅罕,全能队长郁歌,小鲜肉苏乙臣,吃货萌妹巫马溪,憨厚北方大汉驳乐,还有个神经兮兮的法医男时度兮。破案找凶手,智斗嫌疑犯,身处黑暗和光明之间,他们驱散黑暗,迎接光明。还有偶尔出现的一只快乐5岁小萌娃,时不时给众人带点快乐来尝尝。(暂定五至六个案件,〔容颜〕〔移植〕〔天使〕〔模仿秀〕等。有灵感会再加)作者大大会绞尽脑汁把每个案件写精屁(辟)一些……
  • 天边一星子

    天边一星子

    本书是青年实力作家邓安庆全新短篇小说集,共收录《天边一星子》《跳蚤》《迷路火光》等8篇极具代表性的短篇作品。疏离的父母、故乡的少年、城市里短暂交集的阿姨……每一个人物都令人联想到自己的亲人、童年的玩伴、可爱的陌生人等亲切原初的记忆。生活中虽然有烦扰,但身处热闹人间,总有一些深藏的温暖、隐约的牵绊,如天边的一颗星子,指引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