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5200000004

第4章 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3)

根据这个效应,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现实:人们平常总认为自己很了解真实的自己,而且也相信自己能够对自己的处境进行正确的判断,但事实并非如此,实际上人们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或暗示,往往以外在的标准去判断和衡量自己,因此常常导致对自身的认识不准确。如,当你和朋友一块从煤矿里面出来,然后你看到你的朋友脸上有块煤黑,于是你也下意识的摸摸自己的脸,想知道脸上是不是也一样,即使你不曾摸过一点煤渣。这就是因为朋友脸上的煤黑给了你影响或暗示,使你对自己的认识有了偏移。

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小故事:

■明朝末年,有三个秀才一起结伴进京去赶考。在路上,他们遇到了一个算命先生,因此三人就请教那位算命先生,三个人此次考试的结果如何。算命先生用手指掐算了半天,在三人面前伸出了一根手指晃了晃,弄的三人一头雾水。有个秀才问道:“这是什么意思?”算命先生说道:“天机不可泄露。”三个人见问不出来,也就只好走了。考试完以后公布成绩,三个秀才全部考中。于是秀才们都说算命先生非常厉害,算得太准了。

实际上,算命先生的一只手指可以有多种含义,既可以表示“一起中了”,又可表示“一起不中”、“只有一个不中”或“只中一个”,三个秀才会出现的四种情况都包含其中了。因此,无论三个秀才最后的考试结果怎样,算命先生都会蒙对。如此看来,算命先生只是另外一个巴纳姆先生罢了。

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对自己并不了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我们更倾向于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正因如此,每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外界信息的暗示,迷失在环境当中,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并把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动的参照。这也许就是算命术大行其道的原因。

从上面的故事可以看出,认识自己有多么的重要。唯有自知才能认清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扬长避短,使自己在社会中更好地赢得一席之地。但是,社会中也存在这样一个事实:人难有自知之明。所以有很多人经常看不到自身的缺点与不足,也不能很好地利用自己的优点与长处。他们常常在选择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或人生道路上感到迷茫,所以会常常伫立在十字街头徘徊。

心理学家提示:

往往倾向于将别人的言行当作自己行动的参照,极易受到身边信息的影响与暗示,这样的人最容易被别人所利用。在生活中,要学会认识自己,而不要把自己的未来托付给别人虚无缥缈的判断。

■心理暗示下的羊群

■在英国作家拉伯雷的《巨人传》里面,主人公庞大固埃为了向同船的商人报复,把他那只咩咩叫个不停的领头羊扔到大海里去了。其他所有的羊一个个跟着齐声叫唤,一连串地全都往海里跳,看谁比谁跳得快,拦也拦不住。

商人眼看自己的羊个个往海里跳,非常害怕,想尽办法拦住它们,但是无济于事。全部的羊跟绳子穿起来的一样全都跳进海里淹死了。最后,他在甲板上抓住一只大肥羊的羊毛,心里想拦住它就可以救其余的。没想到那只羊身强力壮,带着卖羊人一起跳进了海里。■

亚里士多德勒斯在《动物史》第九卷里曾说过,羊是世界上最傻最愚蠢的动 物。在经济学中也将投资中一股脑的跟风现象称之为“羊群效应”。在生活中,我们将其归结为“从众心理”。

就像故事中那群羊一样,“从众”心理,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心理或行为现象。现在我们说某人“人云亦云”、“没主见,随大溜”,其实都是从众心理的一种表现: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一般说来,群体成员的行为,通常具有跟从群体的倾向。在生活中,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的行为和意见与群体不一致,或与群体中大多数人有分歧时,就会感受到一种压力,这促使我们趋向于与群体保持一致。

从众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大街上有人吐了一口痰,然后自己低着头盯着这口痰,结果,人就会聚过来,越来越多,最后连交通也堵塞了。后面的人停了脚步,也抬头向人群里观望,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据说,老师在一次给同学们讲课时,手里拿着一个苹果,慢慢地从每个人座位上经过,边走边说:“请大家集中精力,注意闻空气中的味道。”

然后,他回到讲台上举起苹果问:“有哪位同学闻出来了?”

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闻到了苹果的香味!”

“好,还有其他同学闻到了吗!”

同学们左看右看后回答。

“我再让大家闻一遍,请大家注意空气中的苹果味!”

最后,他回到讲台问:“这次大家有没有闻到苹果的香味?”

这次绝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

“大家闻到了什么?”老师问

“苹果的香味!”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

“可是,”老师说,“这只是一个假苹果,它并没有苹果的香味!”

学生们并非有意撒谎,这其实就是心理暗示在起着作用。自我暗示强的人,他们容易无条件、非理性地接受一些观念和说法。

自我暗示的有其不利一面,日常生活中有人听到一些来源不明的小道消息就认以为真,一些广告大肆宣传某个商品好,自己就认为好。所以,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就利用心理暗示原理,花言巧语,使人们产生从众心理,引诱哪些警惕性不高的人干一些违法或违反社会道德的事,以从中谋取私利。

不仅如此,从众心理甚至会产生更加负面的效应。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

一个人遭遇到了车祸严重受伤,肇事司机见状怕吃官司,开车逃逸。后来围观的人看到这个伤者的摩托车后备箱中,露出了一沓人民币,在一片起哄声中,50多名过路的群众将所有的钱一抢而空。

类似的事情太多了,我们一边在慨叹世风日下的同时,也应认识到从众心理在起着消极的作用。这些人都在进行这样自我暗示:大家都在抢,又不是我一个人在抢;法不责众;出事大家都有份,于是一波哄抢大潮是不可避免的了,人群成了自我暗示下哄抢的“羊群”。

作为一个个体,我们做事时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行为准则,盲目从众意味要以放弃自己独立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代价,接受条条框框的束缚,在喧哗与骚动中麻木自己。我们的创新意识,革新观念在头脑中就这样不复存在。

生活中,我们要回避“从众”的消极面,努力培养和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从而使判断能够正确,并以此来决定自己的行动。凡事或都“从众”或都“反从众”都是要不得的。

心理暗示的力量:

从众心理的表现和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如跟着别人走路会使你步入歧途。改变自我心理暗示,就要学会用独立的思想和明晰的脚印使自己主动融入集体的行列,这样,你将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到底我们要怎样“做自己的主宰”

成功学界有一句名言:“一切成就,一切财富,都始于一个意念。”这里所说的意念可以看作自我暗示。

同样,一切失败,一切贫弱,也都源于你的自我暗示。这就是说,我们每个人习惯于在心理上进行什么样的自我暗示,便决定了自己有什么样的自我意识和心理态度,从而也就导致了自己有什么样的选择和行为以及精神状态,这就是一个人是否弱与强、贫与富、失败与成功的基本原因。

心理暗示像一条奔流急湍的河流,你如果善于引导,就可以控制它的方向,将它流入农田进行浇灌,进入工厂开动机器;或者可以比作一匹奔放在原野上的骏马,你如果你懂得如何驾驭它,你就可以决定它奔跑的方向,让它代替脚力,为你加快行程。

人们常说自己是自己生命的主宰,人何以能主宰自己,最恰当的说明实可以通过自我暗示的方法,向自己的潜意识心智传达命。通过自我暗示,你可以成为你希望的样子。爱弥儿·柯尔在《心理暗示与自我暗示》书中的一个重要思想,即:主导人的是心理暗示,而不是意志力。

心理暗示包含积极的和消极的两个方面,不同的心理暗示必然会有不同的选择与行为,而不同的选择与行为必然会有不同的结果。

如何有效的运用心理暗示呢?通常来说,使心理暗示发挥作用有以下几个方法:

1.有意识的重复,直到无意识的重复

一句话,一个表情,运动场上一次投篮,特警面对危险的一次把枪动作,都能深化到潜意识中。这就是重复的作用。每一次重复,就在你的心理潜意识中输入一个程序。因此,要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或者说,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坚守住我们的一个信念,都要掌握这一规律,那就是不断地自我暗示,不断地重复暗示。

2.内模拟

当一个人的内心在想什么事时,他的表情会不由地模拟什么,叫做内模拟。

当我们看到别人的优雅的谈吐,走路姿势,我们的表情也会内模拟;甚至在比赛中,看到精彩的射门和投篮,表情也会不由自主的内模拟。我们的观想暗示、成功预演就是以内模拟的规律为依据的。

3.替换定律

科学家研究发现,我们的潜意识只能在同一时间内主导一种感觉。所以,如果你的头脑中满是挥之不去的消极意识,可以给头脑中灌输一种积极的意识代替。许多的科学实验结果证明,正面暗示能够使我们成功,而负面的暗示则阻碍我们成功。

心理暗示的力量:

有人说,我很容易受到别人的心理暗示的控制。其实,别人的心理暗示也是通过你的意识,然后又传达给自己的潜意识的。

只要你想办法控制住自己的心理暗示,选择正面的暗示,你的神经系统便会习惯地令你处于一个快乐的身心状态,创造成功的人生。

同类推荐
  • 心理学与沟通技巧

    心理学与沟通技巧

    本书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心理学在沟通技巧中的运用,指导读者把握好沉默的分寸,把握好说话时机、说话曲直、说话轻重和与人开玩笑的分寸,把握好调解纠纷时和激励他人时的说话分寸,懂得怎样问别人才会说,怎样说别人才会听。
  •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

    《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精选了哈佛教授在心理学课程中引用、讲述的300个极富思考意义的小故事,旨在让更多的人走进哈佛校园,听一堂生动有趣的哈佛心理课。《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心理学故事》由牧之等编著。
  • 观影疗心

    观影疗心

    走进声色光影的世界,欣赏一个个撩人心弦的故事,既是意识自我与潜意识自我的深度对话,又是寻求另一种可能的私人之旅。所以,电影就像一面魔镜,它通过讲述他人的命运,帮我们照见自己的人生。而心理学电影,尤其能够撕下皮囊面具,直击人性的黑暗面。《观影疗心》由张海音、施琪嘉等国内十位心理学家共同书写,他们从心理学视角解读了影响自己人生历程的经典电影,通过富有洞察力的剖析和温暖有爱的抱持,启发我们疗愈过去的苦痛,找到重新出发的勇气,活出最真实的自己。
  • FBI心理操控术

    FBI心理操控术

    在多年的实战经验中,FBI越来越重视心理操纵的作用。FBI认为,人的一切行动都是由心理控制,在生活和工作的种种场合中,心理操控术都可以使人在人际交往中胜出。在社交场合中,懂得并且运用心理操纵术可以使人们笼络更多的人呢新白妍可以有效驾驭他人,如此自然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便是为读者揭开心理操控的密码,让心里操控成为人人能读懂的东西。
  • 内在成长:心智成熟的四个思维习惯

    内在成长:心智成熟的四个思维习惯

    一有事就睡不着怎么办?一选择就纠结怎么办?工作效率越来越低怎么办?总觉得事情会出错怎么办?总是畅想以后怎么办?常常烦躁无法专注思考怎么办?对未来充满迷茫怎么办?深陷焦虑情绪后,我们是否会对生活与自我产生不满,渴望进步而无门?本书中,作者所提出的的四个思维习惯正是助我们完成内在成长之道,从焦躁、焦虑过渡到淡定从容,成长为心智成熟之人。
热门推荐
  • 吞噬星空之风起云涌

    吞噬星空之风起云涌

    普通生命星球上的一名少年,自被遗忘的星空中走出,要成为命运的主宰。圣地宇宙内,山雨欲来;起源大陆上,暗流涌动。兽神传承,灵魂巅峰;晋国再现,神王之战。新的一页,风起云涌!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记录了梭罗隐居瓦尔登湖畔两年的简朴生活、深入思考以及重塑自我的心路历程,文笔宁静恬淡,引人深思。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他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湖上泛舟,在岸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在卢梭看来,人们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以及大部分所谓生活的舒适,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有着阻碍作用。
  • THE WAR IN THE AIR

    THE WAR IN THE AI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天生是魔王

    天生是魔王

    “嗨…道友你们好,请问……”“呔…死牛鼻子,砍我做甚,还有你个死秃子,够了啊…在打我,我就要叫人了啊……哼,本座魔道教主!拥有千万教众,敢打我,踏平你们山头啊,还不乖乖俯首,叫我女……呸……叫我魔王大人!”
  • 主宰物

    主宰物

    神魔乱世,征伐天地。世界之力,威震苍宇。少年自源之大陆而来,一路征战,不信命,不听天,只尊己,创无敌神话!修士、炼药师、界师…这是一个精彩的世界!
  • 风筝少女

    风筝少女

    林阳慢步走到窗前,正准备将窗户合上时,眼前的画面却令他惊叹了,窗户对面的民德广场上,一名白裙飘飘的少女正手握长线,在广场上欢快地奔跑着,她头顶上方,一只白色的风筝在漆黑的夜空中轻盈的飞舞着,宛若一只蹁跹的蝴蝶。窗外的月色格外明亮,明亮到林阳甚至怀疑眼前的这一幕是否真实……
  • 第四只手

    第四只手

    怪不得是村上春树的偶像!村上春树称:读欧文的书会上瘾,一旦开始读就停不下来。美国国家图书奖、奥斯卡金像奖改编剧本奖得主约翰·欧文!我已失去太多,从今以后我要不留遗憾地生活!这是一个不断失去自我的人,重新找回自我的故事。这个故事里,每个人都过得一团糟,帕特里克更是活成了一场灾难:工作上,他总被电视台派往灾难现场,人称“灾难记者”;生活中,他绯闻不断,与妻子形同陌路。而这次,他成了一条灾难新闻的主角:一次采访时,他毫不犹豫地将手伸进了狮笼,被狮子咬掉了左手!很快,“灾难记者”的名声传遍了世界。可就在这时,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一个本不该爱上的人。为了爱情,他开始审视自我,重新生活。不过,他还有可能摆脱过去,开启新的人生吗?
  • 兽人与精灵学院

    兽人与精灵学院

    问:名字?答:欧维克问:种族?答:半兽人,具体是半熊人问:年龄?答:15,已经成年了。问:有什么想做的事情?答:看书,旅行,还有当一个蹩脚的法师。问(好奇):为什么是蹩脚的法师,而不是强大的法师呢?答:没有必要,对于强大什么的并没有渴望。我的寿命可不长,不想浪费在那么无聊的事上(即答)那旅途愉快?嗯,谢谢。
  • 怒气系统之总有敌人太客气

    怒气系统之总有敌人太客气

    上辈子舒婉人如其名是出了名的好脾气,做事左右逢源努力做到不招惹别人,结果还是被拉出来当了替死鬼。而这辈子一朝醒来竟成了城主女儿,还拥有一个听起来不怎么屌炸天的怒气系统。她这是走运了吗?这辈子本想平静过完这一生,结果敌人个个跑到她面前给她送怒气,她想她是接受呢?还是接受呢?还是接受呢?脑洞文,不要过分计较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