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48600000062

第62章 随机应变——外交政策(2)

12月17日,在记者招待会上,罗斯福以借给邻居水管为比喻,提出了援英的新思路。几天后,他在一次“炉边谈话”中第一次把民主国家抵抗侵略的战争纳入到美国的防御体系当中,并且提出要成为“民主制度的伟大兵工厂”。在罗斯福的努力下,“租借法案”正式通过,并一次拨款70亿美元,有力地支援了反***战争。这时,罗斯福的外交思想已经体现出开放的基调,1941年1月6日,罗斯福在国情咨文中郑重指出:“合众国,作为一个国家,对于文明在向前发展时却把我们自己封锁在一道古老的中国长城后边的企图,无论何时都是要明确地坚持予以反对的。对于使我们自己或者南北美洲任何其他部分被强迫孤立,也是要反对的。”此时,罗斯福第一次完整地阐述了“四大自由”的思想,他宣称,世界应当有四项人类基本自由,即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这一思想构成了他的开放原则的基本内容。

1941年罗斯福外交思想中开放原则正式形成,并且逐步系统化。这一原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构成:

第一,使命观念。从小接受的教育使他心中埋下了使命观的根子。他坚信美国的世界性使命,他的信条就是在世界上“发出重要的或许甚至是支配性的声音”。在罗斯福的使命观中,包含有为信仰和理念而献身的理想主义的成分。他立志于建立一个充满仁爱和正义的世界,要把盎格鲁—撒克逊人热爱自由的传统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就如当时的一位评论家所描述的,罗斯福像一个民主时代的堂·吉诃德,为寻找需要保护的可怜的少女而漫游世界。当然,仅仅停留在使命观念还是远远不够成熟的。使命观具有双重表现,如果只认为美国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优点,那么会导致关在种族优越的笼子里孤芳自赏,这就表现为孤立主义;而如果进一步认为美国具有向世界扩散其文明的责任和义务,那就会表现为世界主义。罗斯福外交之所以朝着世界性开放主义发展,是因为他对使命的理解已经达到更深的层次。随着时间的推移,罗斯福越来越将消除***势力纳入其使命的范围之内,他向孤立主义提出的挑战也是站在这一高度上的。他痛斥哪些“肯于剪短美国雄鹰的双翼来铺垫自己安乐窝的一小撮自私的人”,他将维护民主和世界和平同美国的命运结合起来。只有这样,他才能在战争当中雄心勃勃地预见到美国的世界地位,从而高瞻远瞩地勾画战后的世界蓝图。

第二,世界息息相关、互相依存的思想。刚开始罗斯福对世界一体的概念还十分模糊,只是停留在国际合作思想的阶段,也就是依靠国联,实现世界的稳定与和平。随着国际形势的紧张,罗斯的思想不断调整,到了1937年罗斯福形成了系统成熟的世界观。1936年8月的他在一次演说中所说:他把“每天24小时的相当一部分用在研究外交关系上面”。同时,他还提到了在裁军和社会人道方面美国必须要进行国际合作。在1937年10月5日的“防疫”演说中,罗斯福开始用清晰的声音谈到世界问题,他说:“现代世界在技术上和精神上是休戚相关、互为依靠的,任何国家都不可能与世界其余部分的经济和政治动乱完全隔绝开来”。第二年,他又在加拿大谈到文明是国际所共有的这一观点,并且加以发挥,提出美洲不再能指望大洋的庇佑,而是同世界息息相关。这一思想支配着他为修改中立法作出不懈的努力。在以后几年中,他多次发出类似的警告。罗斯福没有停止思考,到1941年,他的世界一体论又上升到人类互相依存的高度,这使他比较清醒地界定美国同世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睦邻政策”。到战争即将结束时,“睦邻”思想已经超出对拉美关系的范围而扩大到整个世界。1944年初,他将依存思想定格为“我们一贯遵循的外交政策”的“基于普通常识的原则”,即“我们都必须一起着,否则肯定地我们都将被分别吊死”。这便是他在实践上依赖国际合作的思想基础。罗斯福的伟大之处在于思想永不停止。1945年1月6日,他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双行道”的思想,即“持久和平赖以为基础的国际合作并不是单行道”,“在未来的世界里,所谓‘强权政治’所指的那种滥用权力绝不能成为国际关系中的支配因素”。作为大国领导人,罗斯福的思想是十分难得的和可贵的,也就是基于这种思想,罗斯福在他辞世前构建了战后世界的宏伟蓝图。

第三,自由主义和民主理念。民主是美国的立国之本,而罗斯福对民主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他认为,民主不只是民众的自由表达,也不只是普选制度,而是一种能动力量,是一种坚固持久的体系,具有在危难时自救的能力,即满足人们政治和经济的需求,对危机中的社会进行有效的调节。他认为,西欧的民众运用民主权利却选择了***和专制制度,之所以出现这种讽刺性的结果,是因为他们在大危机中失去了经济生活的基本保障。罗斯福认为,十条修正案对生命与自由的保证已远远不够,还应当确保人们追求幸福的自由。他断言,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和安全就没有真正的自由,“饥饿和失业的人们是制造独裁国家的原料”,他呼吁一种新的“权利法案”。据此,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的口号,并将它具体化为8项权利。四大自由当中,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通过国内的“新政”改革可以得到保证,而后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则需依赖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依赖于国际大家庭的不受侵略者进攻的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和精神安全。这样看来,罗斯福对于自由民主的理解同他的世界主义是紧密相连的。

第四,自由主义的经济观。在入主白宫之前,罗斯福并没有成型的经济思想,只有简单的自由贸易观念,认为高关税制度不利于美国的国家利益。担任总统后,国内的经济问题扑面而来,使他应接不暇,他本来就不是一个经济理论家,在他的“新政”初期,许多举措带有盲目性。他改变原来的立场,采取了像废止金本位、限制进口、提高物价等政策,实际上只是一种资本主义国家转嫁危机,保护自身利益的本能行为,并没有什么理论基础。然而,他思想深处的稳定货币、取消壁垒的想法始终没有泯灭。这就使他在国内经济稍有转机之时,马上就回到国际合作的立场。他反复强调,他所施行的国家调控不等于“经济专制”,而是一种更加自由化的国际贸易秩序。关于拆除壁垒,他的认识有三点:第一是“助他即自助”的思想;第二是同废除《中立法》中的禁运条款联系起来;第三,世界贸易自由化有利于世界的稳定与和平。他将自由贸易上升到国际法的高度,后来又把这种国际法具体化为美国在历史上一贯坚持的中立权利和海上自由原则。1941年5月27日,他在一次广播讲话中宣称:一切自由“都取决于海洋上航行的自由”,美国必须“重申关于海洋上自由航行的传统美国主张”。在其晚年,罗斯福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并且实施于实践,成为他所构筑的战后世界新体制的核心。这些思想和实践包括:最大可能的贸易和通商自由、更加自由地获得原料和市场的机会、缔结关于降低贸易壁垒的国际协定、控制国际垄断和有秩序地销售某些剩余产品、成立世界性的粮食和农业组织、达成一项国际石油协定、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建立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制”的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金融体系等。罗斯福的自由主义经济观的精髓在于建立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秩序。

第五,结束老殖民主义和“势力范围”。“门户开放”是美国外交的基本原则之一,它同欧洲老殖民主义的根本区别就是反对在空间上分割世界,主张建立开放型的、实行“公平”竞争的自由贸易的殖民新体制。1936年罗斯福提出“反对帝国主义”,指的就是反对老式的殖民主义。值得注意的是,当年约翰·海提出的“门户开放”是一种单向的、强加于人的政策,而罗斯福在殖民主义问题上的开放原则是与他的“双行道”和“睦邻”思想是相关联的。1941年3月15日的一次讲话中,罗斯福提出关于一切民族都有组成国家的“天然权利”。如果说这一想法同威尔逊的“民族自决”原则如出一辙的话,那他在行动上还是有所作为的。1943年2月11日,在他的要求下,国会批准废除在中国的《治外法权条约》,同年12月17日,国会又批准废除了《排华法》,改正了一项历史性错误。罗斯福对某些大国在战后划定势力范围的计划十分警觉,因为势力范围的划分同他所设想的世界蓝图是背道而驰的。罗斯福为在他所筹划的世界结构中插入势力范围这样一根毒刺感到十分懊恼,他说:“更糟糕的是,在一些地方竟开始产生比如‘势力范围’之类的奇特想法,这是同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不相容的。如果不予制止,这一类的发展迟早可能引起可悲的结局。”行动上美国也作出了努力。1944年10月,苏英两国企图达成“巴尔干百分比协议”,遭到了美国的公开反对。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也尽力然而不成功地抵制将欧洲变成大国的势力范围的计划。1943年11月开罗会议上,罗斯福提出了关于对殖民地实行托管制度的设想,托管制成为罗斯福在殖民地问题上的思想的结晶。

第六,建立世界性普遍安全体制的思想。罗斯福早期曾对国联抱有幻想,但很快就改变了看法,这不单单是要屈从与当时的压力,也是对软弱无力的国联失去信心的结果。1941年8月美英首脑讨论《大西洋宪章》时,丘吉尔提出将“建立有效的国际组织”写进宪章,罗斯福则建议改为“建立……普遍安全体制”,这也体现出他对国联的失望之深的心态。1942年1月1日在《联合国家宣言》中明确了成立国际组织的设想,说明罗斯福的思想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所希望的是一个完全不同于国联的国际机构,并且美国必须是其中的中坚力量。成立联合国组织是罗斯福国际合作思想的必然结果,也是他消除国际间的无政府状态,确保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和平的重要机制。此后,在联合国问题上他主动出击。1943年10月,美英苏三国外长在莫斯科会晤,在赫尔的说服下,英苏方面同意了包括建立普遍性的国际组织内容的《普遍安全宣言》。年底召开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更是亲自提出了联合国的设想。以上的这些思想原则,在美国参战后,逐步得以实施。

1941年8月14日,罗斯福和丘吉尔签署了《大西洋宪章》。这一文件基本上反映了罗斯福的外交思想。宪章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反对领土扩张、反对违背有关民族意志的领土变更、尊重民族自决、国际争端不诉诸武力、促进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主张平等贸易、公海航行自由、建立普遍安全体制、解除侵略国的武装等。在这个文件中可以看出,罗斯福思考已久的关于战后世界秩序的构想已经浮出水面。他所构想的开放型的世界秩序是由三根支柱支撑的,即自由贸易、托管制度和普遍安全体制。此时,美国已经与各国签订了30多个互惠贸易协定,涉及美国对外贸易总额的2/3,但是同英国的互惠谈判极不顺利,英国的“帝国特惠制”始终是横在两国贸易关系当中的一条鸿沟。宪章在表述自由贸易原则时,加上了“对各国现有的义务给予应有的尊重”一语,这是丘吉尔坚持的结果,但是罗斯福并没有放弃努力。果然,第二年2月与英国商谈“租借”援助时,美国趁英国危难之际,在协定中写入“取消国际间一切歧视待遇,降低关税及其他贸易障碍”的内容,迫使英国承诺在战后取消“帝国特惠制”。美国的目的是要削弱英帝国的世界地位。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罗斯福在开展外交时空间更大了。国内孤立主义已经溃不成军,罗斯福也不必为推行他的世界主义而多费口舌,从这时起,罗斯福可以说是讲得少,做得多,他按部就班地一步步地为实现他的世界计划而努力。首先,美国利用同各国的“租借”谈判,迫使各国接受消除歧视待遇、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实行多边自由贸易等原则。到战争结束时,已有38个国家以这种形式加入到美国所设计的世界性自由贸易体系中来。在此基础上,美国倡导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于1944年7月1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规定了国际货币储备制度,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罗斯福去世后,美国没有停止建立世界自由贸易体系的步伐。1945年10月,美国向联合国正式提议召开贸易与就业国际会议,两年后,在日内瓦举行的筹备会议上就关税和贸易问题开展的双边会谈大体结束,就此诞生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在美洲,罗斯福亲自设计的“美洲洲间卡特尔”基本完成,1945年2月在墨西哥召开的美洲国家会议通过了《美洲国家经济宪章》,其中包含有消除关税壁垒和贸易歧视、实行机会均等诸项原则,从此建立了美国同美洲各国之间的新型经济关系。

罗斯福构想的世界新秩序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殖民地托管。在参战之前,美国就开始酝酿“托管”的具体办法。1942年2月罗斯福曾向莫洛托夫提出一项方案,内容包括由国际组织托管各国殖民地及在托管地实行门户开放。这项方案遭到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反对。后来在《大西洋宪章》中只规定了战略要地可由托管国管理,并只对国际组织负责。丘吉尔对此十分敏感,他在事后表示,该项规定不适用于英属缅甸和印度,而只适用于敌人,罗斯福立即反唇相讥,表示宪章“适用于全世界”。可见,罗斯福的目的是要瓦解欧洲在亚洲和非洲旧的殖民帝国和势力范围,以保证自由贸易体制的正常发展。最后在雅尔塔会议上美国作了让步,将联合国托管对象仅限于战败国殖民地、国联的委任地和自愿交由联合国托管的地区。

罗斯福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组建联合国组织,他认为联合国是开放型世界结构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是这个结构得以稳定和安全的保证。1942年罗斯福就产生了由“四警察”按地区对世界进行分片管理的设想,后来,他对这种设想进行了修正,将美国的全球责任放在首位,在大国分片管理的基础上,组成区域组织的国际联合。这样,他就将“四警察”的设想同国际安全机制结合到一起。在行动上,由美国牵头在1943年11月成立了“联合国救济总署”,作为联合国的雏形。这样,美国掌握了创建联合国的主动权。在1943年11月举行的德黑兰会议上,罗斯福同斯大林作了沟通,一致认为即将成立的国际组织不是地区性的,而是世界性的。1944年8月美英苏中代表分别在华盛顿的橡树园聚会,确定了联合国组织的宗旨、原则和组织构成。最后在雅尔塔会议上解决了橡树园会议遗留的安理会表决程序问题和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会员国资格问题。在会后建立的“雅尔塔体系”中,联合国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遗憾的是,罗斯福在雅尔塔会议结束不久因病去世,他没能来得及亲眼见到他所构想的联合国组织的诞生,但是,罗斯福在创建联合国方面的不朽功绩,后人将永远铭记在心。

同类推荐
  •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画传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人。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新月派女诗人,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 历史选择:中共传奇人物档案

    历史选择:中共传奇人物档案

    本书是《环球人物》杂志记者十年采访、发表过的作品精选,是在研究大量史料后,与这些著名人物的家属、子女、亲友、部下、同事在访谈中回忆出来的故事和细节,独家解密他们沉淀在历史岁月中的那些刻骨铭心的人生往事和生命印记,让读者全方位地感受中共传奇人物的家国情怀,了解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清宫梦里花(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孝庄文皇后:一个女人的史诗。海兰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董鄂妃:风流只向一人说。香妃:老去的传说。西太后慈禧:红妆照汗青。婉容:末代皇后。
  • 名人传记经典(特斯拉+人类群星新版+居里夫人新版)

    名人传记经典(特斯拉+人类群星新版+居里夫人新版)

    《特斯拉自传》是尼古拉·特斯拉亲笔撰写的一部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较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人类群星闪耀时》是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一部传记合集,里面呈现了12个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搜寻到的人类历史中曾经星光灿烂的时刻: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里寻求庇护、亨德尔的精神复活、鲁日有如神助般在一夜之间创作出了《马赛曲》、古稀之年的歌德如情窦初开的少年疯狂热恋十几岁的少女未果的哀歌、决定滑铁卢一役战果的一分钟……看命运之手是如何巧妙地选中了这12个人,又是如何将这改变人类历史的使命投诸其身。这些历史时刻像耀眼的星光在夜空闪现,将漆黑的夜空瞬间照亮,驱散了人类幽暗的长夜。《居里夫人自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自传,居里夫人真实地记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孩坎坷的求学经历,战争带来的灾难,她在追求科学道路上的顽强坚持,及她对伴侣、孩子、家庭生活的爱。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对美国之行记忆犹新,在战争中她采用镭射气治病救人。第二部分是皮埃尔传,是居里夫人为丈夫所写。居里夫人用真诚而坦率的语言,通过对两人共同追求的科学事业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来往的回忆,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了皮埃尔·居里对科学的崇高追求和无私高尚的人格魅力。
  •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静静燃烧的日本雪

    川端康成的父亲川端荣吉是个医生,毕业于东京医学院。他的兴趣颇为广泛,曾跟大阪的一位儒家学者学过汉诗和绘画。在他的藏书中,汉文典籍相当丰富,此外还有大量的日本和西洋的文学作品。在川端康成不满两周岁的时候,因为患肺结核病,他就与世长辞了。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还惦记着儿女,希望他们长大了能有所作为,并且还挣扎着坐起来分别为儿子川端康成、女儿芳子写了“保身”、“贞节”两个字,作为遗训。也许是由于年龄太小,和父亲作最后告别时,川端康成好象没有感到悲伤。这是川端康成出世后经历的第一次死别。正因为有这样的童年,成就了他从无家可归的孤儿到独立于世的青年作家。
热门推荐
  • 遗失的仙茶香

    遗失的仙茶香

    古丹潍和蓝叶子二人因为旅游遇到了名叫凝葿的仙人。出于古丹潍祖婆婆的预言,二人将会有劫难,所以受托于凝葿亲身保护。自从凝葿仙人出现后,各种匪夷所思的灵异事件也接连发生。
  • 我带着玩家去征服

    我带着玩家去征服

    洪流,《星际征服》的职业代打玩家。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穿越到了游戏之中,成为了一个有着玩家模板的NPC。然后,洪流发现,他穿越的时间点竟然是叛王登基的10年之前,这个时候,正是人类世界风起云涌之际,甚至连叛王本人也还没有出现。洪流凭借着系统与自身的智慧,取缔叛王,最终干掉了那个暴虐的人类老国王。然而,当他以为可以就此走上人生巅峰的时候,《星际征服》竟然开服了,无数的玩家涌入了游戏之中……读者群号:322439460
  •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洞玄灵宝度人经大梵隐语疏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神选

    网游之神选

    一个不认同现实,只想活在虚拟中的时代;一款经久不衰,被誉为“第二世界”的游戏,吸纳了所有人参与。随着一场场阴谋,一场场骗局的出现,逐渐揭开整个世界的秘密。强者间的招式对抗,智者间的相互算计,这里面,有太多才者能人,在贪婪人性中只能相互防范,然而真正危险的~远不止如此!
  • 为君再弹一曲相见欢

    为君再弹一曲相见欢

    徐德本是职场的一个普通小员工,一次公司团建活动中,打瞌睡的他居然莫名其妙的穿越到了元末时期,从“小透明徐德”摇身一变成为“一代神将徐达”,且看他如何在乱世中生存,在历史中书写属于他的一幅篇章……
  • 乔布斯全传

    乔布斯全传

    本书分为上下篇。上篇将为您详细地描述乔布斯的传奇人生,使您可以完整地看到乔布斯整个的商业奋斗历程,与此同时,您还可以看到一个鲜明的乔布斯形象:反传统、暴躁、偏执、完美、苛刻、创新。下篇为您分析乔布斯的成功之道,总结他的成功技巧,并通过成功的企业案例让您深切体会到商业发展中所需的技巧。本书在完整描述乔布斯的同时,也简单明了地解释了乔布斯的商业真经。对于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来说,本书都会是个不错的启发工具。
  • 山村小神豪

    山村小神豪

    乡村神豪凭借手中的炼器师,炼制出地球上没有的东西!
  • 喵星来客

    喵星来客

    某普通二本学校大二的学生,与女友同居一个月之后发现她竟然是来自外太空的来客,原本平凡的生活从此不再平静,而自己也成为外星人的“奴隶”,每天做着铲屎官,直到女朋友要被母星召回,自己本来只是送送女友,却阴差阳错被带到了喵星,成为了第一个喵星来客。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

    《蛮性的遗留》是美国人类文化学家pgsk.com的一本通俗伦理学著作。他“先研究家畜中野性的遗留,再研究人类中的”,让我们看出,我们人类的行为并不是上帝规范的,而往往跟我们四只脚的堂兄弟颇有类似之处,这就是“蛮性的遗留”。由野兽进化到家畜,由野蛮人进化到文明人,是一个漫长的克服蛮性的过程。Moore说:“文明是一列车。它拖着不少属于古代的东西——不只是残馀的本能,且有残馀的风俗、信仰、观念及制度。”人类为了创造更高级的文明,就需要发育良知,克服一切旧的残馀的拖累,这就是本书给我们的最重要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