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56100000018

第18章 从麦子到月亮——诗性的海子

当一个诗人的神性与世俗碰撞的时候,受伤的总是诗人自身;当一个诗人的纯粹自我与物质世界交锋的时候,受伤的就不仅仅是诗人的内在良知了。世俗世界的繁华与追逐、喧嚣与躁动、冷漠与热烈,远远不是诗人自身能够明了或者能够体悟的。

诗人一旦妄想用自身的明亮涂抹黑暗的天空,诗人的一生毫无疑问将在泥淖里奋斗。当夙愿无法如期完成的时候,诗人在黑暗中努力挣扎的灵魂,就像肮脏叛乱的鼠群,从最艰难的深渊走向深渊的艰难。土地这一沉默而古老的意象,在诗人笔下,就渐渐铺展开去,不仅春暖花开,结实饱满,而且充满了物质的暧昧关照与精神的耐心挑逗:土豆天然的反光,油灯起伏的游移,风的奔跑呐喊,远远近近的虫鸣、蝉嘶,揪心痴情的向日葵,迅猛而又善良的水,滋润庄稼的黑夜,遥远的星空,常常在记忆中出现的死亡,难以言说的灾难,转瞬即逝的面孔,流浪而不知所归的人群,沉默隐忍的村庄,丰收之后苍凉的大地,饥饿不再流泪的谷仓,扛着黑旗远征的队伍,森林里绝望的蝙蝠,城堡里黯然的少女,沙漠爬动的蜥蜴,渐渐远去的道路,黄昏里沉默的绵羊……当这些成为世俗风景里一幅幅灿烂多情的油画,诗人的内心开始颤抖,精神的锋芒不自觉地射向贫瘠的大地,“太阳啊,你是我的神灵”;“是太阳,是你,扶我站了起来”;“我是黑夜的女儿”,“你是神的女儿”。诗人的内在自我——通过哲学完成的那一部分——在宗教情结的观照下,顿时涌现:世俗道路上的凝重锋芒,艰辛非常地照亮了灵魂的怆然苍茫,一如聂鲁达盼望玉米,泰戈尔凝视菩提,艾略特端详荒原。

我不知道该怎样来界定一个诗人,诗人在我的意想中,是这样一种动物:半是神性,半是野性,总是充满了苦难的折磨,不幸、孤独几乎是他们的群体特征。当世俗以惊人的弱智展示财富或者艳丽时,人性与贫贱总是受到嘲弄与践踏。每到这时,诗人的单纯总是受到社会的嘲笑与扭曲,诗人的内在光华总是受到冰刀霜剑的严峻考验。特别是卑下与盲目,权欲与阴谋,争夺与扼杀,欺骗与强暴,统治与拐骗,以及形形色色的困扰,就会侵入诗人内心:阳光遥远,乡村遥远,黑夜升起的女儿更加遥远,天堂里的妹妹正在哭泣,不知谁是她们最后的安慰。而此时,作为一般意义上生存的人,只有沉默。稍有良知的人,仅有愤怒;还有一部分人,正如贡布罗维奇说:

“堕落成了我不变的理想。我崇拜奴隶。”当时光慢慢滑行,社会的整体滑稽渐渐变成了社会的整体悲怆,我们越是矫揉造作,就距离坦诚越近;我们越是假话连篇,就距离真相越近;我们越是没有人性,就距离人性越近。作为诗人,面对这些,当然找不到归路,他们抬头,看着遥遥的蓝天,那里只有沉默与孤寂;他们行走,看着自己的背影,只有佝偻与尘土。或者,黑夜来临,面对黑暗,即使一千个智者,用自身的睿智,做成生命的火把,也是遍地苍茫。而当黎明到来,阳光降临,他们不得不再次接受,生活或者生命善意或者恶意的嘲弄——从单纯的乡村,到繁华的都市,他们,没有任何自我高举的大旗,也没有任何令人警醒的呐喊,他们的黑暗伴随着怆然的明亮假象,在生命所有的间隙无赖地招摇。死亡,悄然到来的死亡,一次又一次,开始提升诗人的道路。

1989年3月26日,那个黄昏,与往常没有任何不同。在山海关至龙家营之间的一段火车慢行道上,一个瘦小的身影在铁轨旁徘徊。从侧面看,这是一个年轻人,头发和胡须都比较长,只有那双眼睛,像陷在陷阱里待得太久的温良野兽:纯净明澈,宁静安详。这年轻人不时回头看看铁轨,不时看看遥遥的远方,清幽的铁轨闪烁着迷人而又冷漠的光芒,像交响乐低沉忧郁的单音部。年轻人在这里徘徊一阵之后,很有耐心地蹲下来,把随身携带的书也一一在铁轨旁边耐心地铺开:一本《新旧约全书》,一本梭罗的《瓦尔登湖》,一本海雅达尔的《孤筏重洋》,一本康拉德的《康拉德小说选》。年轻人做完这些,又抬头看了看天空,晴空高远,斜晖苍茫,那斜晖的背后不知藏着什么,冷冷的风轻轻刮着。这个春天快要结束,年轻人想,就在这个春天结束吧,爱在冬天整理翅膀,常常是为了春天的出发。年轻人收回目光,看了看铁轨旁边的围墙,又站起来,从墙上撕下了一绺纸片,纸片有些粗糙,硬硬的时光在上面打下了起伏不定的阴影。年轻人端详了一会儿,慢慢掏出笔来,平静写道:我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我的死亡与任何人无关。这个年轻人做完这些,就耐心地在铁轨上横躺下来,像一棵被砍倒的树那样横躺下来,又像一根快被遗弃的枕木那样横躺下来。冷冷的风吹动着年轻人的衣衫,高远的天空显得分外透明,天空飞过零乱的鸟群,鸟音凌乱,鸟影破碎,只有那听不见的声音回荡在大地。这个年轻人的血液开始寂寞。一会儿,一辆漫不经心的火车终于冲了过来。火车司机当然听不见肉体的歌唱,也看不见生命的飞翔,这一瞬间,只有风拍打着尖锐的翅膀……这个卧轨的年轻人就是二十五岁的海子。海子通过铁轨,终于告别了自己。二十五岁的青春肉体,也终于喘了口气。那黑暗里的声音说:孩子,你终于回来啦,欢迎回家。这个从乡村出来的孩子,通过这种方式,终于回到了乡村。

任何纯然意义上的诗人,他们的内蕴总是与苦难结合在一起的。“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的内部上升。”当诗人把自己作为一种意象而存在,诗人已经丧失了自身;当诗人把自己作为飞翔的一部分而存在,诗人的命运注定是大地。乡村的苦难上升到神性的高度,只有死亡或者诞生更加吉祥,所有的挣扎都不在其中。

“丰收后的荒凉大地”,黑夜必须从内部升起,那远远而来悄然升腾的黑夜啊。而土地,作为一切意象的基本泉源,理所当然承担了诗人的全部命运:你看这些麦子,他们多芒而晶莹,多像我们透明单纯的内心。米勒在《拾穗者》中,表现了乡村以及土地被侵占,失去土地的人不得不在土地的间隙挣扎、生存,最后的坚守与失守。这些麦子,这些善良的麦子,多像我多年前的妹妹,她们来自水上,她们来自天空,她们来自不可知的远方。诗人面对这些,除了感动还有忧郁,除了忧郁还有寂寞。乡村,作为土地意象的聚集地,作为土地飞翔的出发点,我们当然有理由感动,但更多的时候,却是寂寞无助,我们的整体生命都被泥土放逐,又被泥土回收,唯独在这之中,我们挥霍有限。

与此同时,生命的凝聚常常是在不经意间,生命的迸发也常常是在不经意间,唯有生命的行走与消失,除了毅力勇气之外,还需要运气:一个太平盛世的诗人自杀,只能从反面证明,太平盛世的感召力是多么决然。诗人的自我感召,通过对自我肉体的极端对待而完成,在此,诗人除了伤害自身,就是亲人。但诗人的根本意义却不在此。极端的戕害换取的当然是沉默的另一面:失去土地就意味着流浪,失去坚守就意味着堕落,而失去麦子,就意味着失去了生命最后的归宿。海子不是一个张扬的人,我们从他的诗歌中,只能获得忧郁,获得蓝色的守候般的绝望。当月光降临大地,一片灰白的天空里,只有如水的轻灵,只有如水的梦幻与游走。我丧失多年的妹妹,你来自哪里,守候在你身边的天堂,是否结满了宝石与水晶?这当然没有谁会回答。在人类不屈的意志中,唯有唯美的东西才遥不可及;唯有真实的苦难才使我们充满了等待与盼望。一旦在黑暗中无所适从,我们想得最多的,常常是出路与生存,常常是无限的物质欲望与有限的梦想。于此,麦子当然显得尤其重要。

当然,我们无法否认,生命中仅有麦子还不够。这时,另一个意象——阳光,就走了出来。在海子的诗歌意象中,太阳是王,而且是永恒的王,博大中透出伟大与刚强,面对阳光降临的土地,“我的祖父死在这里,我的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在《亚洲铜》中,海子如是说。太阳作为万物之父,大地作为万物之母,二者的结合充满了震荡与尖锐,但更多的却是丰收与喜悦。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拥有阳光是一种幸运,拥有土地更是一种幸运,我们就在这幸运中,越来越远,越来越远……没有谁会知道我们的远方究竟有多远,我们只是行走,用我们自身的高度。海子在《土地·忧郁·死亡》

中,通过他自身的方式,解读了土地的重量与力量,这是我们的土地。我们除了生存,还有歌唱;我们除了歌唱,还有希望;我们在希望中,不仅仅是自己,而且,毫无疑问,还是土地的一部分,永远是土地的一部分,任何生命没有例外。“在青麦地上跑着/雪和太阳的光芒/诗人,你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义。”“麦地,神秘的质问者啊/当我痛苦地站在你的面前/你不能说我一无所有/你不能说我两手空空。”(《五月的麦地》)土地在诗人心中所占据的地位由此可知。“黑暗的尽头/太阳,扶我站了起来/我的身体像一个亲爱的祖国,血液流遍/我是一个完全幸福的人。”(《日出》)太阳,在海子的生命意象中,已经成为精神上永恒的王。“一切我所向着自然创作的,是栗子,从火中取出来的。啊,那些不信任太阳的人是背弃了神的人。”以太阳作为基本的过渡,归宿到月亮,这个走在乡间的孩子,十五年乡间光阴的孩子,把生命的触须伸到了灵魂层面,这种兰波式的忧郁,像月亮晶莹的反光。月光下的生活,除了诗意之外,更多的却是沧桑,月亮里的妹妹除了凄苦,当然还有凄清,我们仰望的光芒,实际上是生命的假象。因此,我们毫不否认,当一个人在诗歌中走得太远,世俗中的生活总是灾难不断。作为人,海子除了一颗诗心之外,当然还有一颗人心。也许,正是因为这点,决定了诗人宿命式的悲剧。一生中爱过的四个女孩子,她们一边绝望,一边远去,总是有意无意把诗人孤独无依的背影扔在了滚滚红尘之中。诗人在这灾难般的游荡里,不得不把生命的另一部分从清寂的生活中挤出:对妹妹们的渴望,化成了冰凉的月光意象,在自我的灵魂与黑夜之间,悄然游走。“荒凉的山冈上站着四姐妹/所有的风只向她们吹/所有的日子都为她们破碎。”这是海子在诗歌《四姐妹》中的锥心表达。“四姐妹抱着这一棵/一棵空气中的麦子/抱着昨天的大雪,今天的雨水,明日的粮食与灰烬/这是绝望的麦子/请告诉四姐妹:这是绝望的麦子?永远是这样/风后面是风/天空上面是天空/道路前面还是道路。”当女性,特别是年轻女性,成为诗人审美或者灵魂寄托的全部,这个诗人无疑是悲性的。诗人在这悲性的苍茫冷漠里,不自觉走入绝望的极致。“站在那里折梅花/山坡上的梅花/寂静的太平洋上一封信/寂静的太平洋上一人站在那里折梅花。”(《折梅》)“黑夜从大地上升起/遮住了光明的天空/丰收后荒凉的大地/黑夜从你内部上升。”(《黑夜的献诗》)“黑夜比我更早睡去/黑夜是神的伤口/你是我的伤口。”(《最后一夜和第一日的献诗》)在海子的精神转换中,爱终于化作清风远去。唯剩一颗自我的心,在黑夜,在黎明,在淡淡的天光下,倔强地跳动。

这种跳动,在破碎中变得尤其陌生和忧伤。

印象凡·高在极致的边缘,挥舞画笔之后,也情不自禁。

月亮,这个冷冷的意象,这个阳光里的叛逆者,像空气一样晶莹,又像岩石一样凝重。当诗人把所有的外在向内压缩,月亮,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事物。在这时,海子的内心境界已经上升到希腊文化或者希腊化文明的理念中去了。对大地的关注,自然上升,最后到越来越空灵的事物,海子的灵魂开始发生逆转。这个一定要归宿到大地的诗人,唱出了滴血的心中一片空茫的海滩:“我的婚礼染红太平洋/我的新娘是太平洋。”“上帝悲伤的新娘,你自己的血染红天空,你内部孤独的海洋/你美丽的头发/像太平洋的黄昏。”(《献给太平洋》)当生命无法不游走,这个一生都在抱歉中流浪的诗人,有太多的泪水,太多的谷仓,也有太多的空间,容纳自我,收藏光芒、忧郁灵魂与黑暗的石头,赶走黄昏和暗夜,让月光从灵魂最后的守望地升起。这是个幸福的诗人,也是个吉祥的诗人。生命的最后叙事构成物质世界里隐忍寂寞的刀锋。“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你这么长久的沉睡究竟为了什么?/春天,十个海子低低的怒吼/围着你和我跳舞,唱歌/扯乱你的黑头发,骑上你飞奔而去,尘土飞扬/你被劈开的疼痛在大地弥漫/在春天,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就剩下这一个,最后一个/这是一个黑夜的孩子,沉浸于冬天,倾心死亡/不能自拔,热爱着空虚而寒冷的乡村/那里的谷物高高堆起,遮住了窗户/他们把一半用于一家六口人的嘴,吃和胃/一半用于农业,他们自己的繁殖/大风从东刮到西,从北刮向南,无视黑夜和黎明/你所说的曙光究竟是什么意思。”(《春天,十个海子》)当我们在自我的切割中,常常不知道生命的方向、生命的夜里,我们常常举头呆望,月光遥远、生命遥远,唯有死亡,在爱中、在仇恨中、在冷漠与温暖中,向我们迫近。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尘世的生活充满了诱惑,世尘的力量常常左右大众,唯有诗人的内在不可动摇。“从明天起”,明天是哪一天呢?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海子离3月26日是越来越近了。这首诗完成于1989年1月13日。当然,还有离3月26日更近的那一首《春天,十个海子》。这一首完成于1989年3月14日,十二天后,海子用自己的躯体向这个尘世说道:对不起了,我是个一生都在自我流浪中抱歉的诗人。

这个孩子,这个二十五岁的孩子,终于回到了主那里。

同类推荐
  •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唐朝天空:李国文散文集

    本书收有“大浪淘沙”、“马站着睡觉”、“茗余琐记”、“四合院的话题”、“初冬的春意”等散文。
  • 高原传说

    高原传说

    关于西藏女军人的故事。一般来说,我对音乐没什么感觉,也许我会为某一首歌流泪,会为某一段旋律陷入往事而情绪波动,但我肯定不会像发烧友那样,在家里买上高档音响,很专业地从各个角落里去听,也不会穿着晚礼服,一本正经地坐在音乐厅里听。花那个钱干吗?我通常是很随意地让音乐进入我的耳膜,或进入我的心境。但那天却出现了意外。当我在当地晚报上看见消息,说湖北歌剧院到来本市来演出大型歌剧《洪湖赤卫队》了,我一下就激动起来了,当即照着报上提供的订票电话订了一张票。360元啊,我也没嫌贵。一个人一辈子总得做几次这样出格的事,不然就白活了。我是这么解释自己行为的。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仿佛,这样重要。可是,此一生,与谁初见又有什么关系呢?你看,这些轮回了千年的花种,至今还在无我无他地盛开。
  • 导弹将军孙继先

    导弹将军孙继先

    一九五七年将军登上新的舞台,导演出新中国一出波澜壮阔的大戏。在1995年授衔的将领中,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很多,酒泉导弹发射场首任司令员孙继先就是其中的一个。有位老军人对我说,孙司令的传说提起来一串,放下去一堆。先说几件奇事。
  • 绝命追杀

    绝命追杀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意大利政府和警方剿灭意大利黑手党的艰难过程。本书生动地介绍了意大利黑手党起源、发展和派系以及犯罪行为,重点描写了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和公民安全不惜一切代价同犯罪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意大利黑手党,是世界上最大的犯罪组织之一,百年来它无恶不作,将罪恶之手伸向各个领域,企图超越正义与人民。但光明必将战胜黑暗,在政府与警方的不懈努力与坚持打击下,意大利黑手党已经成为逝去的传说……
热门推荐
  • 舌尖上的狂欢

    舌尖上的狂欢

    生是我们永远的追求,而口腹之欲是通向终极目标的必由之路。盛宴与简单的食物并存,滋润着生命的天天与年年。洪烛的笔悄悄敷衍开来,在这个仿佛人人都可以表述的领域,他更有说服力,也更加深入、精确。通过感受的舌尖。我们一次次登上五味筑起的狂欢天堂! 有人说中国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 《舌尖上的狂欢》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进行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
  • 机关主

    机关主

    “世人皆知机关主,不晓秦地幽兰风”曾被喻为“机关之主”的天才机关师秦岚,为躲避江湖恩怨,就带着个被他拐骗过来的面瘫高手陆羽在小小的平江城开了一间号称“什么都能做”的机关铺,由此开启了他与各路心怀鬼胎的神魔妖怪打交道的日常......
  • AQ逆商:逆境赢得成功的46个秘密法则

    AQ逆商:逆境赢得成功的46个秘密法则

    AQ逆商:逆境赢得成功的46个秘密法则包含了 46 个提升青少年 AQ 的小秘诀。从心态、行动、情绪、团结合作等几方面来阐述提高逆商的方法。每部分都与青少年的成长息息相关,本书旨在让青少年真正掌握提升 AQ 的秘诀及方法,一步一步按着简单易懂的说明,自然而然地激发潜能,相信一定会对青少年 AQ 的提升有所帮助。
  • 崛起于卡拉迪亚

    崛起于卡拉迪亚

    骑马与砍杀的世界充满了故事,卡拉迪亚大陆上充满了机遇。但是当你穿过屏幕,真正进入这个世界时,一切都显得陌生而又熟悉。六国争锋,战争不休,鲜血撒满大地。在这中世纪的战争迷雾中,异界之人又该何去何从?佳人与美酒,国王与贵族。这里是卡拉迪亚!这里是野心家的天堂!
  • 从我初恋那天起

    从我初恋那天起

    当彪悍开挂的大尾巴狼要撩她看上的小白兔,兔子还有什么活路!特别是当这个大尾巴狼还非就你不可的时候,小白兔该怎么办!当秦朗终于能给她一方遮挡风雨的安全港湾,却发现为之努力的人对他关上了心门。秦朗从来都不是一个知难而退的人,且看他如何再度打开她的心门。
  • hello恶魔少年

    hello恶魔少年

    “竹!小!语!”随着一声怒吼,竹语转过头看向发声的人。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南宫曜正杀气腾腾的看着竹语。竹语听见南宫曜接近声嘶力竭的怒吼,立马把嘴里的薯片嚼嚼咽下去,把手里的薯片乖乖放下,端端正正的坐好。虽然竹语这一系列反射性的动作让南宫曜甚为满意,但还是避不了南宫曜的一番折腾。折腾过后,竹语冒出一句话:“南宫曜呀,以前不是说是要是喜欢我,谁就是小狗吗?”南宫曜:“汪汪汪!”竹语:“……”(本书是甜文!本书是甜文!本书是甜文!)
  • 阿嚏熊历险记

    阿嚏熊历险记

    小学生阿嚏意外闯入一片神秘动物王国,发现这里居住的全部是已经灭绝的动物。阿嚏发现动物王国的动物们食物中毒,为解救动物,他和小美、大壮、哈皮等同学一起寻求自然博物馆馆长帮助,却不料反而使动物王国陷入一场更大的危机。关键时刻,阿嚏、小美、大壮和哈皮利用神奇的魔法棒,分别变身成阿嚏熊、小兔猼、小蚯蚯和尖尾雨燕,四人组成魔法动物战队,各自分工、相互配合,并最终利用阿嚏熊强大无比的“喷嚏神功”,一举战胜大坏蛋馆长,成功解救动物王国。
  • 野西瓜

    野西瓜

    《野西瓜(谷新耀散文小说集)》主要有父亲、野西瓜、四爷、表舅、云姑、四叔、大姐、二姐、四姐夫、五妇、娇环、圪针、四庆、二香、老晕、十一能、根岳、天顺、宽娃、海娃等内容。
  • THUVIA

    THUVI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