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65700000028

第28章 魏晋六朝诗(6)

(1)荏苒:逐渐。谢:去。(2)流易:消逝。(3)之子:那个人,指妻子。穷泉:指黄泉。(4)幽隔:被幽冥之道阻隔。意谓妻子逝世,长眠地下,永远同生者隔绝了。(5)私怀:指悼念亡妻的心情。克:能。(6)淹留:久留。(7)黾勉:勉力。(8)帏屏:帐帏和屏风。无髣髴:帏屏之间连亡妻的相似的形影也见不到。(9)如或存:好像还活着。(10)回惶:惶恐。惕:惧。(11)翰林:鸟栖之林。(12)析:分开。(13)承:顺着。(14)盈积:众多的样子,指忧伤越积越多。(15)庶几:但愿。(16)庄:庄周。缶:瓦盆,古时一种打击乐器。

【赏析】

这首《悼亡诗》是诗人悼念亡妻杨氏所作的三首中的第一首。杨氏是西晋书法家戴侯杨肇的女儿。潘岳十二岁时与她订婚,结婚之后,大约共同生活了二十四个年头。杨氏卒于公元298年(晋惠帝元康八年)。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约是杨氏死后一周年,即公元299年(晋惠帝永康九年)。从诗的内容上看,可分为三部分: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黾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为第一部分,开头四句点明妻子去世已经一年。诗人说,时光流逝,爱妻离开人世已整整一年,层层的土壤将他们永远隔绝了。“私怀”四句,写诗人即将离家返回任所的心理活动。就个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来说,诗人十分愿意留在家中,可是有公务在身,朝廷不会依从,这个愿望是难以实现的。再说,人已死了,就是继续留在家中,又有什么用呢?这里提出留与不留的矛盾。矛盾的解决办法是,勉强遵从朝廷之命,转变念头,返回原来任职的地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帏屏无髣髴,翰墨有余迹。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为第二部分,写诗人就要离家返回任所,临行之前,触景生情,心中有说不出的悲哀和痛苦。看到住宅,自然想起亡妻,她的音容笑貌好像就在眼前;进入房间,自然想起与爱妻共同生活的美好经历,她的一举一动,使诗人永远铭记在心。可是,在罗帐、屏风之间再也看不到爱妻的形影。看到的只是墙上挂着的爱妻的笔墨遗迹,婉媚依旧,余香未歇。眼前的情景,使诗人的神志恍恍惚惚,好像爱妻还活着,忽然想起她已离开人世,心中不免有几分惊惧。这一段心理描写,十分细腻地表现了诗人思念亡妻的感情,真挚动人。这是全诗最精彩的部分。

“如彼翰林鸟,双萋一朝只。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春风缘隙来,晨溜承檐滴。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是第三部分,写诗人丧偶的孤独和悲哀。“翰林鸟”,指双飞于林中的鸟。比目鱼,水中一种成对的鱼。《尔雅·释地》说:“东方有比目鱼,不比不行。”传说比目鱼身体很扁,头上只一侧有眼睛,必须与眼睛生在另一侧的比目鱼并游。不论“翰林鸟”,还是“比目鱼”,都是古人常用来比喻夫妻和好。“一朝只”、“中路析”写出诗人丧偶以后的孤独与凄凉。冬去春来,寒暑流易,爱妻去世,已经一年。又是春风袭人之时,檐下晨溜点点滴滴,撩人哀思,难以入眠。深沉的忧愁,难以消却,如同三春细雨,绵绵无休,盈积心头。要想使哀思衰减,只有效法庄周敲击瓦盆了。《庄子·至乐》说,战国时代宋国人庄周妻子死了,惠施去吊丧,见庄周两腿伸直叉开坐在那里敲着瓦盆唱歌。惠施说,妻子死了,不哭也罢,竟然唱起歌来,未免太过分了。庄周说,妻子刚死时,他很悲伤。后来想想,人本无生、无形,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正如四季循环,就不必要悲伤了。潘岳想效法庄周,以达观的态度消愁,但却不能。

潘岳的悼亡诗赋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富于感情。此诗也不例外。陈祚明说:“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夫诗以道情,未有情深而语不佳者;所嫌笔端繁冗,不能裁节,有逊乐府古诗含蕴不尽之妙耳。”(《采菽堂古诗选》卷十一)这里肯定潘岳悼亡诗的感情“淋漓倾注”,又批评了他的诗繁冗和缺乏“含蕴不尽之妙”,十分中肯。沈德潜对潘岳诗的评价不高,但是对悼亡诗,也指出“其情自深”(《古诗源》卷七)的特点。的确,潘岳悼亡诗感情深沉,颇为感人。

王明君辞(我本汉家子) / 石崇

作者简介

石崇(249—300),字季伦,西晋文学家。祖籍渤海南皮(今属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生于青州。著名的美男子。淮南王司马允政变失败后,被诬为司马允同党,与潘岳、欧阳建一同被族诛,并没收其家产。石崇与绿珠的爱情也是后代评论的焦点。

王明君者,本是王昭君,以触文帝讳,故改之。匈奴盛,请婚于汉,元帝以后宫良家子昭君配焉。昔公主嫁乌孙,令琵琶马上作乐,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必尔也。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故叙之于纸云尔。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1)。辞诀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2),加我阏氏名(3)。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苟生。苟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上英。朝华不足欢,甘为秋草并。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注释】

(1)单于(chán yú):汉时匈奴称其君主曰“单于”,泛指外族首领。(2)穹庐:指蒙古包。(3)阏氏(yān zhī):汉时匈奴王正妻的称号,相当于汉人所称的皇后。

【赏析】

汉代以后,以王昭君故事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屡见不鲜。但时代不同,作家思想倾向各异,作品也就呈现出不同的姿态和迥异的美感,在描写王昭君故事的文学作品中,作家往往是借此题材的酒杯,以浇自己心中块垒。石崇这首诗,因时代较早,与汉代去时未远,但悲昭君之远嫁,尚未及有像后世同题材作品那样的种种寄托。全篇以代言体形式,叙议之中,欷歔感叹,颇有动人之处。郑振铎先生认为,“崇在当时,以富豪雄长于侪辈,俨然为一时文士的中心,其家金谷园每为诗人集合之所,崇自己也善于诗,其《王明君辞》尤有声于世”(《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可知作为诗人的石崇,正是以此诗名于世声的。

诗前小序,简单直白。但有一点要注意,此诗的被之声歌问题。既是乐府旧曲,属“相和歌辞”,总归是要唱的,即是所谓“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宋书·乐志》)。序中言“其造新曲,多哀怨之声”,是说汉曲乃是在旧嫁公主往域外的琵琶乐调基础上新制的,其基调是“哀怨”的。这首诗应该是在汉曲基础上进一步改制而成的。《唐书·乐志》谓:“晋石崇妓绿珠善舞,以此曲教之,而自制新歌。”这里的“此曲”,当指汉曲,而“自制新歌”应是指石崇的《王明君辞》。同时由此知道作此歌诗,是要教习“善歌舞”的绿珠按唱甚至载歌载舞的。“自制”,分明是说石崇此曲唱法已不同于汉人。想汉曲此辞及曲谱晋时流传已不广,石曲一出,汉曲渐渐失传了。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交代昭君的身份,点出其将远嫁匈奴,假以第一人称叙述,迤逦写来,含悲衔怨,出语便奠定凄楚基调,有如泣如诉之妙。“辞诀”以下六句,写昭君行前悲痛之状。诀,死别也;未及终,言匆匆催行,未能一一告别。前驱,指汉室送亲仪仗的先导。曹植《应诏诗》曰:“前驱举燧,后乘抗旌。”可知抗旌即谓持旗也。仆御,即仆从和御车者。前导已举旗待发,声声传呼,昭君只得忍痛登车了。这时连仆从和驾车者都忍不住泪流满面,仿佛辕马也在为昭君远行而悲鸣。流离,即流漓。司马相如《长门赋》:“涕流离而纵横。”这里写法上颇可玩味,不正面写昭君,却抽笔去写仆从、御者以及驾辕的马,此乃“借客行主”法也。作者笔势之灵动,文心之缜密,由此可见。“哀郁”二句又转笔写昭君之悲痛,“主”、“客”同悲,遂造成了浓厚的悲剧气氛。五内,即五脏、内心。朱缨,彩线织成的冠带。《淮南子》:“雍门子以哭见孟尝君,流涕沾缨。”至此可断为一个段落,主要写昭君远嫁之前的无限伤痛。此段起句便见章法,颇得古乐府精神。语言朴茂传神,叙述简洁而有条理,“借客行主”的写法与汉乐府《陌上桑》中描写罗敷之美手段很相近。

“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简略交代了行程,写昭君来到了匈奴。这两句用笔精练,剪裁得心应手,将途中苦辛劳顿,塞上风沙袭人等尽皆略去不提,一下子跳到昭君到匈奴以后的描写,这就使全诗结构紧凑严密,于平朴流宕中见出机巧。曹丕《苦哉行》中有“行行日已远,人马同时饥”的句子,石诗由此化来。“延我”以下四句,写昭君千里迢迢来到匈奴后,内心伤痛不曾稍减,更加思念汉室家邦。将昭君请进毡帐,封为“阏氏”,都不能使昭君解开愁怀,因匈奴毕竟是异邦,即使大富大贵,在昭君看来也不是什么荣耀的事。“父子”二句,是指少数民族与汉民族风习之不同,昭君曾嫁两代单于之事。在诗人看来,昭君先后嫁父子两人是很难堪的事,即“惭且惊”。后人不能以今天的思想方法去苛责作者,因为在当时以汉人的眼光去看匈奴的风习,自然是无法理解的。这首诗产生的时代较早,有此看法是在常理之中的。以下四句说昭君想寻短见,却终不能下决心(她毕竟在匈奴生有一男二女),只能默默地活着。在苦闷、寂寥的生活中,她忍耐着种种精神上的煎熬,内心充满了愤恨。这一段写法上繁简得宜,颇费一番经营。作者娓娓道来,声吻酷肖,很富于艺术感染力。这里的代言之情很贴切,并不像过去有人认为的那样,是“不得代言之情”,或“自相矛盾”。乐府诗叙事,每有跳跃,往往是细微处竭力发挥,简略处则一笔带过,这一段正是这样一种写法。这是读乐府诗要加以注意的。这首诗,堪称当行,其妙处正在繁简、疾徐之间,需得认真揣摸、仔细体会。这诗的名声之大,亦与它在音乐上的成就有关,传唱的过程比阅读的过程影响自然要广泛得多。

“愿假飞鸿翼”以下四句,是一种想象的寄托,进一步抒发了昭君思念故国家邦的眷眷深情。“弃”,当为“乘”之误,昭君恨不能借飞雁的翅膀,飞回汉家。飞雁似并不理解,只顾高飞,使得昭君久久伫立,不胜彷徨。“昔为匣中玉”以下四句,是昭君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匣中,指汉宫。粪上,《玉台新咏》作“粪土”,指匈奴。朝华与秋草相对,与前二句用意仿佛,即朝华指昔日汉宫生活,故有“不足欢”说;秋草指眼前匈奴。昭君留恋旧日汉宫生活,抱怨在汉宫生活的时间短暂。她对在匈奴的苟且偷生怨愤、不满,亦流露出轻蔑。对于这样的描写,读者不必苛求,也无法苛求。最后两句意在警示世人,强调了“远嫁难为情”的主题。难为情,在这里犹言不堪其苦,隐衷难言。“愿假飞鸿翼”的奇想颇有匠心,既展示了大漠荒凉辽阔的背景,又揭示了昭君的心理情态。画面是凄凉的,意象也是贴切的,而昭君的牢骚怨怅亦由此而显得自然。结句之警戒应了前面的铺陈,十分显豁,并与开篇语遥相呼应,形成了平朴中见奇警的格调。

全诗一气呵成,一句较一句悲戚。诗人发挥了乐府诗长于叙事和唱叹徐迂的特点,塑造了一个“远嫁难为情”的昭君形象,这不仅与王安石“汉恩自浅胡自深,人生乐在相知心”(《明妃曲》之二)大异其趣,便是与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咏昭君诗亦自有别。石崇突出了昭君对故国家邦的怀念之情,虽是早期咏昭君诗,却较“唧唧抚心叹,蛾眉误杀人”(施荣泰《王昭君》)以及“那知粉绘能相负,却使容华翻误身”(刘长卿《王昭君歌》)等浩叹要深一层。至于其语言的古朴醇厚,节奏的紧凑、跳荡,乃自上下句相接处的灵透、自然,都大有汉人风致,值得读者观瞻。

咏史(吾希段干木) / 左思

作者简介

左思(约公元250—305年),字太冲,齐国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著名文学家。家世儒学,出生寒微。后因其妹左芬被选入宫,举家迁居洛阳。左思其貌不扬,却才华出众。代表作《三都赋》颇被当时称颂,造成“洛阳纸贵”。

吾希段干木(1),偃息藩魏君(2)。吾慕鲁仲连(3),谈笑却秦军(4)。当世贵不羁(5),遭难能解纷。功成耻受赏,高节卓不群。临组不肯绁(6),对珪宁肯分(7)。连玺曜前庭(8),比之犹浮云。

【注释】

(1)段干木:战国时期魏国人,隐居穷巷,不向仕途,是当时的贤者。(2)偃息:安卧。藩:维护。(3)鲁仲连:战国时期齐国人,好奇伟俶傥之策,而不肯做官。(4)却:斥退。(5)不羁:不受笼络。(6)临组不肯绁:功成不受赏之意。组,丝织绶带。(7)珪:上圆下方的玉。“对珪宁肯分”同“临组不肯绁”之意。(8)玺:印。

【赏析】

这首诗歌颂段干木和鲁仲连为国立功,不要爵禄的高尚情操。诗人表示了对他们的仰慕和向往。

诗的开头四句就点明诗人所仰慕的两个历史人物和他们的事迹。这两个历史人物就是段干木和鲁仲连。诗人渴望像段干木、鲁仲连一样,为国家效力。“吾希”、“吾慕”,表达了诗人的仰慕之情和自己的愿望。“偃息藩魏君”和“谈笑却秦军”,概括了段干木和鲁仲连的事迹。言简意赅,又紧扣《咏史》这一诗题。“偃息”,写段干木之退隐高卧,“谈笑”,写鲁仲连之从容善辩,皆极传神。

双起单承,“当世贵不羁”四句,单写鲁仲连。《战国策·赵策三》记载,鲁仲连在退秦军之后,赵国国相平原君欲赏赐千金,鲁仲连说:“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意思是说,作为“天下之士”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们为人排难解纷,而不取任何报酬。于是他就辞别了平原君,离开赵国,再也没有露面。由此可见,这四句中,前二句是化用鲁仲连语意。后二句则对鲁仲连做出崇高的评价。“高节卓不群”,实此诗之诗眼,承上启下。

“临组不肯绁”四句,比较具体地写鲁仲连“功成耻受赏”,表现他的高尚节操。“组”、“珪”、“玺”,都代表官职爵位。对于这些,鲁仲连不仅不接受,而且视若浮云。这里写的是鲁仲连高尚的思想品质,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思想和愿望。应该指出,一个人的思想是极其复杂的。左思之妹左芬是晋武帝的贵嫔,据《左思别传》记载,她“颇以椒房自矜”,又据《晋书·贾谧传》,左思是贾谧的“二十四友”之一。贾谧因为贾后的关系,权过人主,作威作福,自负骄宠,奢侈逾度。而“二十四友”皆“贵游豪戚及浮竞之徒”,这些人“或著文章称美谧,以方贾谊”。这说明左思并不是不看重荣华富贵,没有功名利禄之心,只是在仕途迍邅时,才发此高论。

临终诗(伯阳适西戎) / 欧阳建

作者简介

欧阳建(生卒年不详),字坚石,冀州人,石崇之甥。著有《临终诗》及《言尽意论》,提出了古代唯物辩证观点。历任尚书郎、冯翊(今陕西大荔)太守。后因与潘岳偷偷劝淮南王司马允诛杀赵王司马伦,事泄,欧阳建全家被斩首。

伯阳适西戎(1),孔子欲居蛮(2)。苟怀四方志,所在可游盘。况乃遭屯蹇(3),颠沛遇灾患。古人达机兆(4),策马游近关(5)。咨余冲且暗(6),抱责守微官。潜图密已构(7),成此祸福端。恢恢六合间,四海一何宽。天网布纮纲(8),投足不获安。松柏隆冬悴,然后知岁寒。不涉太行险,谁知斯路难。真伪因事显,人情难豫关。穷达有定分,慷慨复何叹。上负慈母恩,痛酷摧心肝。下顾所怜女,恻恻心中酸。二子弃若遗,念皆遘凶残(9)。不惜一身死,惟此如循环。执纸五情塞,挥笔涕汍澜(10)。

【注释】

同类推荐
  • 成都是一个古城

    成都是一个古城

    《成都是一个古城(精)/李劼人小全集》是李劼人散文的精选、对成都文化的介绍文章等。全书依内容的异同归类排列,同类中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李劼人的散文,内容丰富,涉及民国时期生活、文化、内战纪实,成都民俗文化等多方面,语言幽默风趣,又充满深刻思想的闪光,实为文学目前高品质的散文作品。此次全面地集结成集,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和史料价值。
  • 非虚构何以可能:中国优秀非虚构作家访谈录·Ⅰ

    非虚构何以可能:中国优秀非虚构作家访谈录·Ⅰ

    新世纪以来,文学新闻、叙事新闻、长报道、非虚构写作等概念相继出现,其内涵有所差别又大同小异。2005年,纽约大学教授罗伯特·博因顿(Robert S. Boynton)把新新闻主义的最新表现形式称为“新新新闻主义”。可以说,新新闻主义写作运动曲折前行。今天,新新闻主义写作理念、风格与技巧被传统媒体如报纸、杂志以及新媒体广泛采用,成为媒体间“讲故事”竞争的重要技艺。特别是近年来,新媒体超越传统媒体成为新闻传播的主要平台,但其快速、便捷传播新闻信息的优势有带来“速朽”与“易碎”的先天缺陷。在此背景下,新旧媒体都重建新新闻主义写作的传统。在这种背景下,重新回顾新新闻主义的发展过程与写作理念,对媒体“讲好故事”,提升内容生产能力,加强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书分访谈的是活跃在写作一线的著名非虚构作家,所有书籍都是通力合作的成果,本书更是如此。我特此向在百忙之中参加访谈的所有作家表示感谢。本书关军、迟宇宙、卫毅、柴春芽、张赞波、陈徒手、南香红、杨海军、周华诚、易小荷、范承刚、王天挺、杨潇、叶伟民、田毅20等作家整个过程中都给予热心的支持。
  •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创作的四大悲剧之一,讲述了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故事:年轻的王子在德国学习时,国内传来噩耗,其父突然惨死,叔父抢夺了原本属于他的王位并且娶了他的母后。这让哈姆莱特深感羞耻和愤怒。一天深夜,他遇见父亲的鬼魂诉冤,终于得知这一切都是叔父的阴谋。于是,他决定为父复仇……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他的悲剧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瑟罗》、《哈姆莱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 春天没有方向

    春天没有方向

    《春天没有方向》选取了树才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所作的若干诗篇。树才的诗歌,全部围绕“节奏”“想象力”“活用语言”这几个核心词展开。他认为,在诗歌中,越是个人的深切体验,就越是能唤起人们内心的普遍情感。
  • 一瞬集

    一瞬集

    为什么古人要说,“人之百年,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其一,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热门推荐
  • 她似江山亦比月

    她似江山亦比月

    你若见过朝堂上的风云诡异,还静的心来?你若见过沙场上的血雨,还会如这般安然?顾家,以顾染为荣,也以顾染为狼。世人对于他的评说:他的存在,是在突破权利的顶峰。慕容初初见他时,却笑弯了腰。次次相遇,却不知是故意安排。慕容初每每被顾染惹了脾气,最后受苦的却是顾染。君思尔,数十载。君慕尔,至生死。——顾染
  • 古龙文集:英雄无泪

    古龙文集:英雄无泪

    英雄无泪,因为英雄不能流泪,英雄泪只在心中落。英雄的背后有多少落寞,又有多少脆弱?除了英雄,谁也不知道。《英雄无泪》中,最光鲜亮丽的英雄就是司马超群,最可怜可悲的寄生虫也是司马超群。因为他是被他人创造出来的“英雄”。
  • 天道别乱来

    天道别乱来

    简介废,随缘叭╮( ̄▽ ̄")╭╮( ̄▽ ̄")╭
  • 无心女帝君

    无心女帝君

    容貌被毁、天资被夺,本是天之骄女的她,如今竟以乞讨为生。没有人愿意施舍善意给丑陋、肮脏、废物的她,如果不是一口怨气难以咽下,她怕是早就撒手人间了。仿若被整个世界抛弃的她,泪早已流干、心早已死去。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一枚无缺魂种从天而降,给予了她生的希望。自此,她便开始了在找回本心后,又丧失本心的黑化之路。无情、无心将会是她的代名词。她,便是无心女帝。
  • 你还单身吗

    你还单身吗

    美艳动人的林苗,有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却没有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他……她无法接受渣男的背叛,带着女儿离开了那个让她伤心的家!不知道是无聊,还是内心空虚?她开始上网,认识了一个叫忘忧草的男人王晓峰!之后,发生了许多恋恋不忘的事……从此,她不再孤单,也不想再结婚,就这么单身吗?为什么?
  • 二哈救命

    二哈救命

    所谓专注精神,就是专注于任何事都会产生精神力。当地球灵气复苏,这种精神力就有几率转化成恐怖的技能。于是——歌手、演员、厨子、士兵、程序猿,甚至某手速飞快的宅男……各行各业的老手都可能进化出跟他所擅长的事相关的天赋技能。顾运:这世界真的乱了,连狗都会说话了。某二哈:闭嘴,你这蠢货!
  • 欢世娇

    欢世娇

    自言青妩重生之后,一切都变了。她不再是她。她还是她。
  • 快穿之总有男神想黑化

    快穿之总有男神想黑化

    【1V1独宠甜文】好不容易成了个超级富二代的洛璃烟,遇到个空难,半天福都没享受就嗝屁了,这叫她如何甘心!什么绑定系统做任务就能重生?!好勒!她立刻就来!只不过这男神被精分切片了,她现在该怎么办,退货吗?!不能退货?自己是他的药?想多了,就她这样的毒药还差不多吧!【推荐自己的新书——《我家宿主超级萌》】
  • 天家有娇女

    天家有娇女

    某汐:我要五弟做储君。某二弟:……随你,就怕……某汐:我还要皇后重新做本宫身边的婢女。某帝:不可能!你想都不要想!<(‵□′)>某卫:禀陛下,有人试图谋逆!某帝:别问,给朕杀无赦!某卫:可……那是云熙公主某帝:……呃(˙-˙=????)〔逐渐卑微〕,若有本事,便…便让她来取吧………某汐:我要最帅最厉害最疼我的男人做驸马~某风:好(?ω?)=,我依你“太好……不,等等……,说的不是你!”___________简介与文风略显不搭!前期独宠女主视角,书到后期,是一个蛮横自大野心十足一心想要造反的长公主与她不可名状的皇老帝轰轰烈烈的亲情故事。
  • 逻辑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逻辑思维法训练(青少年提高逻辑思维能力训练集)

    当今时代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也是一个头脑竞争的时代;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一个人想要很好地生存,不仅需要付出勤奋,而且还必须具有智慧。随着人才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高智能化,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拥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知识本身并不能告诉我们如何去运用知识,如何去解决问题,如何去创新,而这一切都要靠人的智慧,也就是大脑思维来解决。认真观察周围的人我们也会发现,那些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具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