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75900000012

第12章 生死无常——中国历史上武将之死(1)

盖世奇才吴起:凄凉谢幕,不得善终

一个盖世奇才,一生功勋卓著,无与伦比,结局却凄凉谢幕,不得善终,既可歌可泣,又令人唏嘘不已!悲哉!吴起!

吴起是春秋战国之际卫国左氏(今山东定陶西)人。年轻时曾在孔子徒弟曾参门下学习。吴起初为鲁将,前412年,齐军攻鲁,他率鲁军到达前线(为取得这个立功名的机会,他杀死了齐国籍的妻子,此即“杀妻求将”),没有立即同齐军开仗,表示愿与齐军谈判,先向对方使者示弱,以老弱之卒驻守中军,来麻痹齐军将士,然后出其不意地以精壮之军突然向齐军发起猛攻。齐军仓促应战,大败。战后鲁国国君受谗言影响,对他甚为猜忌,吴起就入魏为将,被一代英主魏文侯魏斯任命为西河的守将,抗拒秦国和韩国。

前409年,吴起先在河西少梁筑城,作为前进基地,然后率军攻取秦河西地区的临晋、元里,并增修此二城。次年,攻秦至郑,筑洛阴、合阳,尽占秦之河西地,置西河郡,任西河郡守。这一时期他曾与诸侯大战76场,全胜64场,其余不分胜负,辟土四面,拓地千里。特别是前389年的阴晋之战,吴起激励士卒,以5万魏军击败了10倍于己的秦军,这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也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的强大的诸侯国。吴起镇守西河期间,强调兵不在多而在“治”,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全副甲胄,执12石之弩(一石约今30公斤),背负矢50支,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全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并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锐之师。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勇士以明法。吴起做将军时,和最下层的士卒同衣同食。睡觉时不铺席子,行军时不骑马坐车,亲自背干粮,和士卒共担劳苦。士卒中有人生疮,吴起就用嘴为他吸脓。这个士卒的母亲知道这事后大哭起来。别人说:“你儿子是个士卒,而将军亲自为他吸取疮脓,你为什么还要哭呢?”母亲说:“不是这样。往年吴公为他父亲吸过疮脓,他父亲作战时就一往无前地拼命,所以就战死了。现在吴公又为我儿子吸疮脓,我不知他又将死到那里了,所以我才哭。”

魏文侯魏斯死后,吴起遭丞相公叔痤和大夫王错设计陷害,被迫于前383年投奔楚国。先任宛守,一年后升令尹,掌军政大权,主持变法。吴起针对楚国积弊,剥夺旧贵族政治、经济特权,裁减冗员冗费,同时选练军队,以求富国强兵。仅一年,贫弱的楚国开始强盛,向南平定百越;向北兼并陈国和蔡国,并击退了韩、赵、魏的扩张;向西征伐秦国,兵威四方。

前381年,楚悼王熊疑死,反对改革的旧贵族追杀吴起,他无处可逃,于是趴在楚王的尸体上,被贵族们乱箭射死,尸体又被车裂。这个品德备受非议的一代名将就这样凄凉谢幕。

杀人如麻的白起:终死于诬陷

秦国白起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以善于用兵而闻名。白起年轻时就表现出超人的军事才能,攻城掠地,屡战屡胜。《史记》记载,白起率军攻打韩国和魏国,杀敌24万,俘虏了魏将公孙喜,占领了5个城邑。又进攻魏国,夺取了大小城邑61个。在以后的几年中,白起多次进攻赵国、楚国,占领了数十个城邑,还攻下了楚国的都城,改为南郡。后再次进攻魏国,俘虏了魏国3员大将,杀敌13万。又与赵将贾偃交战,把贾偃的士兵2万余人淹死在黄河里。后又进攻韩国,占领了5个城邑,杀敌5万人。从以上战役粗略统计,白起指挥军队杀死敌人40余万人,不难想象当时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情景。

历史上白起打得最好的是长平之战,当时赵国和秦国交战,赵国派老将廉颇带兵。廉颇老谋深算,修筑了坚固的壁垒,固守不战,使秦国没有机会打败赵军。于是,秦国采纳了范雎的反间计,说什么秦国人不怕廉颇,就怕赵括。这个糊弄小孩子的伎俩竟然令赵王信以为真。事实上,赵括只会纸上谈兵,根本不擅长在战场上用兵,就连他父母都不相信他,说他领军必败。可赵王求胜心切,认为廉颇没有进取精神,就让赵括代替廉颇担任赵国将军。赵括到了军营以后,就把廉颇制定的原有的规章制度全部都加以改变,并且大规模撤换军队中的军官。赵括的做法,在军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秦军的范雎一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暗中派出白起担任秦国将军,并且严令军中,谁要是泄漏白起担任将军的消息,处以极刑。白起知道赵括在军队中的做法以后,就派出一支部队,假装战败,引赵军前来追击,暗中另派一支军队去截断赵军运粮道路,并把赵军分割成两部分围困起来。赵括的大军就成了孤军,他们守了46天,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几次出战都被击败。被困赵军饿得实在撑不下去了,赵括亲自带领主力部队出击,企图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战斗中,赵括被射死。赵军听到主将被杀的消息,40多万人纷纷投降。更为可悲的是,这40多万赵国士兵,全被白起坑杀了。40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这就是有名的“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后,白起准备乘胜进军,一鼓作气攻破赵国。可是从秦国传来的却是退兵的命令。原来秦昭王听从了范雎的话,以秦兵暴师日久,应当让士卒休整为由,允许韩、赵割地求和。范雎本是一个心胸狭窄的说客,长平大胜使他心生嫉妒,怕灭赵之后,白起威重功高,使自己无法擅权,便以巧言断送了白起宏伟的军事图谋。白起因此与范雎有隙。

可是秦国罢兵后,赵国不但不愿意献城反而展开了连齐抗秦的活动。秦昭王遂又命白起统兵攻赵,但遭到白起的拒绝。白起认为秦国已经失去了有利的战机,不宜再次出兵。暴怒的秦昭王却不懂得战机稍纵即逝的道理,于秦昭王四十九年(前258年),派五大夫王陵率兵攻打邯郸,结果秦军攻势受阻,将卒多有伤亡。秦昭王再次任命白起统兵,但白起认为此次必难成功,遂托病不行。范雎此时用私党郑安平代替白起,不出所料伤亡惨重且主将郑安平率2万军队降赵。孤注一掷的秦昭王亲临白府对白起说:“你就是躺在担架上也要为寡人出战。”熟知兵家之道的白起看出残局无法收拾,坦诚劝秦昭王撤兵,等待新战机。昭王不听,反认为白起有意刁难,加之范雎乘机进谗,于是下令削去白起所有封号爵位,贬为士伍,并强令他牵出咸阳。

由于病体不便,白起并未立即启程。三个月后,秦军战败消息不断从邯郸传来,昭王更迁怒白起,命他即刻动身不得逗留。白起只得带病上路,行至杜邮(金陕西咸阳东北处)时,秦昭王与范雎商议,以为白起迟迟不肯奉命,“其意怏怏不服,有余言”,派使者赐剑命其自刎。白起仰天长叹:“我何罪于天下而至此哉?”过了很久又说:“我固当死。长平之战,赵卒降者数十万人,我诈而尽坑之,是足死矣。”(《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于是引剑自杀。时为秦昭王五十年(前257年)十一月。另有一说白起抗命不尊原因是:白起深知自己如果再次引兵攻赵换来的将是赵国全国的抵抗。因为长平之后赵国深恨白起,所以昭王再次攻赵时白起应该是最不适合当统帅的人选。

白起戎马一生,勇谋兼备,长于野战进攻,料敌用兵,为秦国统一大业立下功勋。但其杀戮无度,战必求歼,多遭人忌恨,终死于诬陷。

铁骑飞将李牧:李代桃僵,功臣末日

战国时,赵国良将李牧被派住北部边疆,镇守雁门,抗击匈奴。他到任后,以武将身份代行地方行政事务,设置官吏,建立衙门;岁税一律收入他的府库中,由他支配,用作军队的费用。他每天杀牛羊犒赏士卒,并亲自教练兵将骑马、射箭,搞对阵演习;又经常派出探骑,打听敌人的动向。他对士卒也能同甘共苦,处处照顾得十分周到。只是有一点大家很不理解:他只准士卒坚壁自守,还特别为此下了一道命令:“所有士卒,凡看到匈奴人入侵抢掠,必须迅速赶回,保护营寨,不准与之交锋,如不听令,擅自出营捕捉匈奴者,斩!”所以每当匈奴入侵,李牧都叫部将发出信号,他的士卒一见信号,都飞快跑回营寨,无人敢擅自与敌战斗。这样过了好几年,赵国边疆虽然常遭匈奴侵扰,但由于匈奴人搞不清李牧不出击的原因,不敢深入边境,当地百姓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不过匈奴总认为李牧是个胆小的人,李牧手下部将、士卒由于李牧从不出击,也认为他是个惧怕匈奴的将军。

这事渐渐传到赵的国都邯郸,连赵孝成王也以为李牧不出击匈奴是胆量太小,下诏书责备李牧。他没有理解李牧因为匈奴力量强大,暂时避开它,以便养精蓄锐,转化敌我力量,准备待机出击的战略意图。李牧接诏书后,仍然坚持以往战略,不准士卒出击。赵王大怒,便把李牧召回邯郸,另派赵葱代替李牧。

赵葱到了雁门,一反李牧之所为。他守雁门一年多,匈奴每次侵扰,他都率领士卒出击,多数是被匈奴打败,因而边地人口、牧畜常被匈奴掳走。当地百姓不敢耕种,不敢放牧,苦不堪言;他的部将、士卒也死伤不少。于是,百姓和士卒多次上书,请求赵王仍派李牧来守雁门郡。

赵孝成王看到边报和当地百姓的请求,才知李牧守边有一套办法,以前是错怪了他,复请李牧出守雁门。

李牧因感到赵王不察边塞实情,听信谗言,人云亦云,召他回朝,心中很是不快,今见赵王一再坚持,他才去见赵王,说:“大王如果一定要我去守雁门,那就准许我仍用过去的办法,不然我是难以从命的。”赵孝成王说:“本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就用你的老办法去守边吧,寡人再不干涉了。”

李牧再次来到雁门,仍如从前一样:对敌人,仍不准出击,遇到入侵,速回营寨。对士卒,同甘共苦,照顾十分周到。匈奴人见又是李牧守边都很小心谨慎,不敢大肆侵扰,即使来,也不敢贸然深入。这样又过了几年,边塞都相安无事。

赵孝成王十六年(前250年),守边将士经过将近10年的养精蓄锐,士气已经激励起来。李牧看到“养兵千日,用在一时”的时机已经成熟,就精选战车1300乘,战骑1.3万匹,勇敢善战士兵5万人,射箭好手10万人。并把这些挑选出的士兵组织起来,天天进行训练,准备大战。众将士一听李牧要出击匈奴,人人摩拳擦掌,斗志昂扬,都跃跃欲试,准备大显身手。

李牧见众将士斗志旺盛,心中大喜。但又一想,不能只是驱赶这些勇士去战死。因而每夜翻读《春秋》《左传》《孙子》《国策》,希望在这些古书中找到决胜之法。白天又加派探骑,侦察敌情,以知己知彼,万无一失。最后,决定用“损阴以益阳”的办法。在出击时,先故意显示实力虚弱,先付出点小的损失,引诱敌人,使敌人骄傲,再出奇兵,以求全胜。主意已定,李牧便召集各将校来大营商议,诸将校听罢李牧之计,都表赞同,纷纷请战。一天,李牧通知边寨人民都出去放牧。一时人、畜遍野,一派塞北动人情景。匈奴人见了,自然心动,立刻派出小股骑手前来抢掠。这时,李牧假装败退,丢下一些人、畜。匈奴首领单于听说后,心想:李牧果是无能之辈,才疏胆怯,不堪一击。于是亲自率领大队人马前来进犯。

单于不知,李牧早已布下奇兵,严阵以待。李牧分兵三路,以一路正面迎击,左右两路包抄出去,围歼来犯之敌。匈奴人素以掳掠为能事,虽善骑射,但无纪律,不听从号令,本乌合之众,哪里敌得过训练有素、出击心切的赵军。三路人马在李牧指挥下,很快将匈奴十万之众包围起来。只见塞外草原,战马嘶鸣,杀声震天,展开了一场恶战。这一仗,只杀得匈奴首领单于落荒而逃,檐褴被消灭,东胡被击破,林胡见大势已去,只好投降,表示不再侵扰赵国。此后十几年,匈奴人就再也没有侵犯赵国边境。

赵悼襄王死后,由其子迁继位,为赵国最后一个君主。他在位的第七年,秦又使王翦攻赵,赵王迁遂命李牧领兵抗击。秦见赵以李牧为将,因李屡败秦,知遇劲敌,求胜不能,便用重金收买赵王宠臣郭开,使反间计,造谣说李牧谋反。赵王迁听信谣言,派赵葱、颜聚代替李牧将兵,李牧不受命,被赵王迁派人乘他不备时,抓住他并把他杀害了。赵国失去良将李牧,很快也就灭亡了。

悲剧英雄:大将军韩信之死

西汉初年,国家犹如飘浮在风中的浮萍,处在这样一个新生儿内部的人们,更是人人自危。刘邦杀死了大量建国功臣,这些曾经与刘邦共同奋斗、出生入死的人,却并没有享受到胜利的果实。这其中也包括了“率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楚王韩信。

韩信是秦汉之际最著名的军事家,为西汉建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与萧何、张良并称为“西汉三杰”。但是这位大功臣最终的结局并不如想象中的美好,他被吕后、萧何捕杀于长乐宫中,三族被夷。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这位大功臣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呢?

一直以来,史学界对韩信的死因说法不一,各执一词。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韩信被杀的起因是自请封王。汉高祖平定三齐之后,被楚军围困于荥阳,焦急地等待着韩信率兵来救。但是刘邦等到的并不是韩信大军,而韩信自请封为齐王的上书,这让刘邦十分震怒,但是有求于人的刘邦,也只好遂了他的意。刘邦并非是心甘情愿,而是现实所逼,不得已而为之。韩信自请封王的做法,在刘邦心中埋下了深深的隐患。因此,在楚汉战争刚刚结束后,刘邦就设计夺了韩信的兵权,徙封为楚王。入楚的韩信还是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处境,反而与项羽旧部钟离昧相交甚密,刘邦对韩信的怀疑更甚。但是,一代帝王怎能单凭怀疑就诛杀建国功臣?刘邦就算是权倾天下的帝王,也必须要以理服人。真正让刘邦有机会杀掉韩信的原因在于有人告韩信谋反。

二是,韩信的死因在于谋反。自请封王事件之后,刘邦对韩信已经是心存芥蒂,杀掉韩信只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有人告韩信谋反。刘邦就再也没有犹豫,他抓住了这个时机,采用陈平的调虎离山之计,以出游云梦为借口,趁着韩信来陈朝会见之时逮捕了他。果断而深谋远虑的刘邦仍念韩信建国功勋,并未杀之,改封为淮阴侯,使居长安。危机四伏的韩信依然没有看清楚形势,反而在被刘邦降封为淮阴侯之后,常常称病不上朝,还暗中勾结握有重兵的陈豨,准备趁着刘邦伐陈之时,与陈里应外合,发动叛乱。韩信的阴谋被人告发之后,被吕后、萧何捕杀于长乐宫之中。

同类推荐
  • 默克尔新传:奋斗会让自己变的更强大

    默克尔新传:奋斗会让自己变的更强大

    安格拉·默克尔,2005年成功当选为德国总理,成为德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理,更传奇的是她在2009年和2013年的大选中成功连任,成为连任三届的女总理。“第一位女总理”和“连任三届的女总理”都给默克尔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 水利泰斗:张光斗传

    水利泰斗:张光斗传

    张光斗,中国水利水电工程结构专家,在水利水电建设中贡献巨大,也有着诸多争议。本书全面叙述了张光斗从幼年以来的成长历程,描述了他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无论是在顺境还是在逆境中都奋发向上,一心为国的赤子情怀,注重实践,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平凡温馨的家庭生活。
  • 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奇迹

    李光耀和他的新加坡奇迹

    李光耀的去世令全世界目光聚焦在新加坡这个弹丸小国,关于李光耀和新加坡的故事重又引起人们的兴趣。50年前,1965年8月9日上午10点,李光耀通过广播电台宣布新加坡独立,但这独立却是被迫的。24年后,在接受美国《新闻周刊》采访时,他依然将此视为自己最大的政治挫折。李光耀的独立宣言只有短短90个字:“世界犹如大海,在大海中大鱼可以生存,小虾也可以生存。新加坡将以一条小虾,生存于国际大海之中。”今日读来,依然悲壮而充满自信。今天的新加坡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是全球最国际化的国家之一。
  •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

    《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从读者的角度出发,从中外历史上众多的名将中选择了十几位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力图将这些著名将领的人生经历尽可能全面细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把众多富有传奇色彩的历史谜题掀开其神秘的面纱,给读者一窥真相的阅读快感。在写作风格上,《中外历史名将之谜》也力求通俗易懂、精准生动,注重其中的趣味性与可读性,以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阅读需要。我们真诚地希望这本全真、立体的《中外历史名将之谜》能够使读者在轻松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获得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和想象空间。
  •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北洋风云人物系列之吴佩孚

    本书是一部历史小说,描写了北洋时期直系大军阀吴佩孚传奇的一生,讲述了他主张南北议和,发动直皖战争、直奉战争,与各种势力角逐,与日本人斗智斗勇,并最终因不肯媚日卖国而被日本人杀害的故事。是一部情节紧凑,故事性极强的长篇小说。
热门推荐
  • 莎蕾拉的终极男团

    莎蕾拉的终极男团

    一觉醒来就变成血精灵族“女王”殿下的莎蕾拉,被陌生的美男军团牵引着,踏上了复兴血精灵族的复仇征程……他们将乔装潜伏,进入魔法世家、海妖水城、兽使楼域三个奇异世界去惩罚叛变首领!然而一切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莎蕾拉对被告知的使命毫无记忆,而且在旅程中发生的种种神秘事件,让“女王”越来越迷茫,仿佛一切都是被美男军团操纵般,让她每往前走一步就愈加怀疑自己的真实身份……
  • 武夫问心

    武夫问心

    背景虚拟,环境大概和唐相仿。这是一个普通人成长的故事。尽量真实,贴近现实。
  • 青年的视界

    青年的视界

    一部心灵世界的百科全书!灵魂之道!一位少年的成长,他与他的视界,他的国,写给看到生活的简单,坚守着,前进着的人生。另一条线,思想融合的路,将开创全新的世界性学说之路,灵魂学,从最渺小的灵魂开始的,无限心灵思想文学效应,总有一天,灵魂学的国度,将开启世界新的思想,灵魂学将会成为人类心灵世界的终点和起点。心灵,精神,信仰,灵魂第三条线,灵魂派,雨露集,在寻觅诗歌里的一个新时代派别,为了寻觅灵魂时代,而创作的新时代派别题材诗歌流形式,从心灵精神信仰面,着手的人类内心思想的探索,希望打破现实的僵硬虚幻面,找到灵魂性的虚拟心灵面,真实的内心深处面,实现心灵共鸣面的心生。灵魂派,为心灵而生,为心灵而进步,为心灵而寻觅的新的时代,世界面里的灵魂时代,这是所有思想面寻觅的社会主义大同时代。灵魂学,国际学名,心灵意识形态思想文化信仰,在国外,是有一定认可度的,——我是诗人,雨路
  • 女神的后裔

    女神的后裔

    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纷纷扰扰,皆因天地孕育人神族时多赐了一个感官,所以人神族的本能就生出了七情六欲,成为天地间最具智慧的一种高级生物,自然而然的站到了天地万物的最顶端,受万物供养。五万年前,天生异变,众生颠倒,人神族沦为畜生而成砧板鱼肉。为了挽救众生于水火......
  • 首富成长记

    首富成长记

    终于赶上穿越大潮流了。等等,别人穿越都带着金手指,我怎么穿越成了个小乞丐!还好记忆仍在,看我如何从一个小乞丐变身成为一个顶级富豪的!
  • 权场

    权场

    大周传国200年,无数风雨走过来了,无数次中兴,也无数次权奸当道,而我们的故事在这大周元和9年开始了。
  • 英雄联盟之上单大猪崽

    英雄联盟之上单大猪崽

    推荐新书《我真的不会支援啊》我穿越了,本以为是从英雄联盟刚刚开始的时候。结果面对是S7世界总决赛,EDG打SKT的小组赛最重要的一场,打输了直接滚回厂子家里?我是替补?让光酱休息我来打?妈耶!
  • 逆天快穿之腹黑BOSS别黑化

    逆天快穿之腹黑BOSS别黑化

    这天,三界六族的神主,族长,百姓们关紧窗户,锁紧家门。躲在家中瑟瑟发抖只因为......那传说中杀人不眨眼,爱财如命的幽璃战神携带一统子去闯三千世界啦! 【不知怎么了完整的简介通过不了审核(*?????)就这样吧。。。。简介无能,但正文绝对精彩】 【男主始终一人。。1V1】
  • 变装:黑化男主快放手

    变装:黑化男主快放手

    【1v1+双强+宠文+女扮男装】外挂:主人,你一定要抱紧男主的大腿鸭!加油,握拳!小白:……好。外挂:主人,你一定要远离男主,苟住,我们就能活!小白:啥?外挂:男主不正常,快咔嚓了他鸭,主人!小白:……这外挂绝对有问题。PS:这是一个略微闷骚安静加后期性冷淡女主和精分、后期黑化男主的故事。女主日常:和男主秀秀恩爱,没事去去其他地方装X。分类写错了,不是“古言”,而是“仙侠”或“玄幻”,女主不修仙升级,一出场就是一人之下,还可以反扑。
  • 凤凰玄女

    凤凰玄女

    “借来的,总是要还的。”那一战,注定了她和他的三世的情劫,那一战,注定了她和他们的宿怨。再相逢,一桩桩,一件件,爱、恨、情、仇的纠结。到底是一念执着,还是命运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