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900000018

第18章

公元前119年,朝廷决定对匈奴再发动一次大规模的攻击,分两路向匈奴进军,已经年老的李广主动请战,担任前将军,归卫青指挥。李广在行进途中几次迷路,等他赶到会合地点,已比指定的时间迟了好几天,当时,匈奴已被卫青的大军打败。会合后,卫青派手下的人问李广迷路的经过情况,并催促李广的部下快到卫青那里去认罪。

李广气愤地说:“我的部下并没有罪,误期迟到的责任全在我一人身上,要审问就审问我。我现在亲自去大将军的幕府去听候审问。”接着,李广对部下说:“我一生跟匈奴打了大小70多次仗,这次跟着大将军出战,本来很幸运同匈奴大战一场,没想到大将军又把我的队伍调开,让我走那条迁回遥远的路,而偏偏又迷失了路径,这岂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毕竟不能再同那些舞文弄墨的小吏去打交道了!”说完,拔刀自勿。

全军上下,一片悲泣。全国上下百姓,无论认识不认识,都为李广将军威名一生及凄凉的结局而悲痛万分。

●战匈奴卫青扬名

马邑伏击匈奴无功而返后,刘彻不满指挥马邑之战的将领王恢,震怒之下,以“首谋不进”的罪名将王恢下狱,逼迫其自杀。为了物色能够担负抗击匈奴重任的人才,刘彻的目光首先落到了宠姬卫子夫的弟弟卫青的身上。从此之后,卫青在众多的将领中脱颖而出,成为刘彻时期抗击匈奴最重要的将领之一。

卫青是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父亲郑季是一个地位低微的平阳县小吏,作为一个私生子,卫青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充满了歧视与冷漠的艰苦环境中度过的。成年之后,卫青充当平阳公主的侍从骑奴。公元前139年,卫青最小的姐姐卫子夫得到刘彻的宠幸。卫子夫被封为夫人后,卫青也晋升为太中大夫,成为朝廷的一名新贵。

公元前129年,匈奴侵入上谷郡,杀掠吏民。刘彻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万骑,直出上谷抗击匈奴。初出茅庐的卫青率军在击溃侵入上谷之敌后,深入匈奴境内,直至龙城,斩获匈奴700多人后凯旋而还。卫青初次出师就立下战功,刘彻极为高兴,赐卫青爵为关内侯,以示嘉奖。

龙城一战后,公元前128年,匈奴再次入侵,卫青奉命出征,率3万将士前往雁门迎击匈奴;将军李息出代郡,攻击匈奴后路,与卫青一路遥相策应。卫青率军直赴雁门后,与入侵匈奴展开激战,匈奴惨败,丢下数千具尸首狼狈逃窜。卫青两次出击均获全胜,显示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声名鹊起。在随即展开的著名的河南之战中,理所当然地成为汉军的主帅。

公元前127年,刘彻不为匈奴在东线的进攻所动,采取匈奴东击、汉军西进的作战方针,果断地发动了著名的河南战役。可以说,这是汉对匈奴开战以来第一次战略决战的胜利。刘彻命令卫青第三次出征,统帅数万大军从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沿黄河北岸向西北迅速挺进,一举攻占高阙(塞名,位于今内蒙锦杭后旗东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白羊王、楼烦王与单于王庭的联系。然后,卫青立刻率兵南下,沿黄河直驱陇西(今甘肃临挑),完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等到白羊王、楼烦王察觉身陷重围之时,在河南的防线已经全面崩溃,只得率领残部西渡黄河,仓惶逃出塞外。这次战役,汉军歼敌数千人,截获牲畜十多万头,全部收复了河南地,取得了重大胜利。卫青对这次战役的指挥一改汉军在以往作战中以伏击、阻击、增援为主的作战模式,整个战役都是在长途奔袭、迁回包抄的运动作战的过程中完成的,等到匈奴察觉到汉军的作战意图后,早已陷入汉军的重围,失败的大局已定。卫青也因为夺取河南地有功,被封为长平侯。

汉军攻占河南地之后,武帝采纳谋士主父偃的建议,在河南地区设置了朔方郡(今内蒙古乌拉特旗地区)、五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北),由苏建负责修建了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对秦代所筑的长城也进行了加修,并移民10万人,居住于河南地区。从而,河南地区得到巩固和加强,成为汉军出击匈奴的一个重要基地。

此后,卫青屡次攻伐匈奴,战无不胜,扬名华夏。

●霍去病封狼居胥

公元前123年春天,刘彻命大将军卫青率领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李沮六将军及10多万大军出定襄数百里,直接与匈奴单于主力开战,斩首数千人之后退回汉塞。体整月余之后,卫青率六将军再出定襄击匈奴,斩首万余人。但右将军苏建、前将军赵信所率3000骑兵却与单于主力相遇,激战一日后,汉军损失殆尽。赵信原本是匈奴小王,降汉后被封为翕侯,这时见形势不利,率其残部800余骑又投降了匈奴。赵信阵前降敌,苏建处境更为困难,于是弃军而逃,只身而归。这是自卫青出师以来首次受挫,损失3000多骑兵与两位将军。但在这次战役中,年仅18岁的霍去病却以果敢无畏的气概远离大军,独自立下了战功,锋芒毕露。

公元前120年秋,匈奴以两路大军,每路各数万骑,进袭右北平和定襄郡,杀掠汉吏民1000余人而去。于是,刘彻决心向匈奴单于本部和左贤王的势力发动漠北战役。为了确保作战胜利,刘彻调集了十万多骑兵,分为卫青、霍去病两大骑兵集团,并以大量步兵和14万匹马做为运送粮食、衣物、军械的运输大军。汉武帝让卫青和霍去病各领5万人马,分路进兵,并给卫青配备了久经沙场的老将李广、公孙贺和赵食其、曹襄等人为裨将,以确保漠北战役的胜利。汉武帝把最艰难的任务交给霍去病军。原计划让霍去病兵出定襄(今内蒙古),专力攻击单于主力;以卫青军出代郡(在今河北)。以后从俘虏口供中得知单于主力在东部,又立即改由霍去病军出代郡,卫青军出定襄。

公元前119年春,大将军卫青和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受命后,即率军北进。此时,匈奴单于主力已退至漠北,并将其军需辎重转移至更远的后方。卫青出塞后,即得知匈奴主力确实在自己的前方。因此,他便命令前军李广部与右将军赵食其部合兵一处,从东路前出,掩护自己的侧翼,攻击单于军的左侧背,卫青亲率主力向单于进击。

大将军卫青所率之军向北前进了1000多里,渡过了浩瀚的大沙漠,突然发现单于主力军正严阵而待,于是卫青当即命令部队用武刚车“自环为营”,以防匈奴突然袭击,随即派出5000名骑兵向匈奴军进行试探性进攻。匈奴单于也派出万余名骑兵迎战汉军。两军激战至日没,卫青抓住时机,派出主力部队从左右两翼迁回包围匈奴军。伊稚斜单于见自己的部队被汉军包围,且汉军人数众多,兵强马壮,继续作战对自己十分不利,惧怕兵败被杀,便乘风沙弥漫黄昏之际,率领数百名壮骑突出汉军的包围,向西北方向逃遁。两军激战至深夜,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单于已于黄昏前逃走,于是卫青急令轻骑追击,自己也立即率主力随后追赶。一直追到天亮,驰行200多里,也未发现单于的方向。这时,匈奴兵已溃散,被汉军斩杀1万多人,卫青率军追至真颜山(今蒙古纳柱特山)赵信城,缴获了匈奴屯集的粮食等军用物资,补充了自己的军队,停留了一天,放火烧毁了剩余军资和赵信城,胜利回师。

为更有效地与匈奴作战,骠骑将军霍去病军便挑选从骑侯赵破奴、昌武侯安稽、北地都尉邢山、校尉李敢等充任裨将,并以原匈奴降将归义侯复陆支和伊即靳等人为向导,随军负责宿营保障,寻找水源、草场等。大军出代郡,向北进击。越过荒芜人烟的大沙漠,长驱直进两千多里,与匈奴左贤王部遭遇。霍去病军对左贤王军发动猛烈突袭,左贤王军大败,率亲信将领弃军而逃,霍去病乘胜追击,追至狼居胥山(今蒙古乌兰巴托以东今,斩比车耆,俘获匈奴屯头王、韩王等三人,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人,俘虏和斩杀匈奴吏卒70443人,匈奴左贤王的军队几乎全部被歼灭了。

为纪念这次重要战役的胜利,霍去病命人在狼居胥山上修建了一个纪念台,同时又在姑衍山(今蒙古乌兰巴托市东郊)下,修了一个祭天台场,众士卒举起火炬,祭告天地,慰藉壮烈牺牲的英灵,将士们庆祝胜利的欢呼之声响彻云霄。霍去病军满载胜利的荣誉凯旋而归。至此,惊天动地的汉匈漠北战役,遂以汉军胜利而告终。

●司马迁发奋著史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迁的家族的祖先做过周代史官,他的父亲司马谈学识丰富,在汉武帝时担任太史令。司马谈寄望儿子能够传承自己的学业,自幼就对司马迁进行全面的教育。司马迁10岁时,就能诵读《左传》《国语》《尚书》等古代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在文学和历史两方面打下了坚厚的基础。

司马迁喜读书爱学习,在学习时更喜欢钻研,弄懂弄通,并喜欢探访名胜、游览古迹。从20岁那年开始,司马迁就到各地去游历,足迹几乎遍及全国。司马迁每到一处,凡是典籍中有记载或传说中著名的地方,都要亲身去考察踏勘,拜访当地的老年人。经过长年的游历和考察,司马迁开阔了视野,增加了阅历,锻炼了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积累了大量的原始素材,为写作《史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36岁时,父亲司马谈因病辞世。司马谈生前正着手撰写一部历史书,已经搜集准备了材料,但才要动笔,便重病缠身。弥留之际,司马谈拉着儿子的手再三嘱咐要司马迁了却他的心愿——著史。司马迁眼含热泪,连声应诺,接受父亲的遗训。

公元前108年,司马迁任太史令,开始撰写父亲没能写完的史书。这时,他有机会接触中央政府的各种文件档案,并且在皇家藏书中博览了许多珍贵的书籍,知识益为丰富了,搜集到的资料也更加完备了。

然而,当司马迁48岁时,无妄之灾突然降临到了他的身上。司马迁的好朋友李陵被匈奴包围而俘,刘彻为之气怒,将他的全家都处死。李陵得到这消息,被逼无奈投降了匈奴。司马迁与李陵相识多年,对李陵较为了解,他在刘彻面前为李陵辩解,因此触怒了刘彻,受到腐刑的处罚(即割去生殖器官而使人丧失生殖能力的残酷刑罚)。虽然没有危及生命,却令司马迁蒙受了巨大的耻辱。

司马迁在人格上和身体上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与残酷的摧残,内心悲痛万分他几次想要自尽,可是想到父亲的遗愿还没有完成,不甘心就这样死去。司马迁决心顽强地活着,将那部史书写完。因此,司马迁在狱中继续他的写作,夜以继日地发愤著书。公元前96年,司马迁获赦出狱,任中书令。出狱后,司马迁继续著书。

经过多年的艰辛笔耕,在53岁时,司马迁基本完成了不朽历史巨著《史记》。《史记》计130篇,52万多字。其中包括“本纪”12篇,按帝王年代、世序记载帝王的事迹;“表”10篇,用列表的方法记载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简明实用;“书”8篇,记载重要的典章制度、天文地理现象、政治设施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情况;“世家”30篇,记载各国诸侯、王和孔子、陈胜等特殊重要人物的史事;“列传”70篇,记载重要官吏、名人、少数民族和邻闰的历史,其中还有部分下层社会人物的传记。书中最重要的是本纪和列传,所以后人称它为纪传体史书。自从《史记》首创了这种史书写作的体裁以后,中国历代的官修史书(就是通常所说的二十四史)基本上都是以《史记》为范本,采用纪传体裁形式来写的。

《史记》不仅内容丰富翔实可靠,是一部承前启后的史学巨著,并且文字生动、语言优美,人物刻划栩栩如生,同样也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巨著。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历史上的明君贤臣、爱国爱民的官吏和民间的英雄人物,热情地褒扬赞颂;对暴君和奸臣酷吏,则无情地批判鞭挞。对汉代的历史,无论好事、坏事,都敢于如实地记录。对好事不滥誉,对坏事不掩饰,就是对当时统治者汉武帝的缺点和过失,也给予实事求是的叙述。司马迁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实事求是的著史态度。

●苏武牧羊不变节

公元前100年,刘彻正想出兵攻打匈奴,匈奴却派使者来求和,还把以前扣留的汉朝使者都放了回来。刘彻为了答复匈奴的善意表示,派中郎将苏武带着副手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

苏武一行风餐露宿,长途跋涉,终于到达了匈奴单于居住的地方。单于见苏武送礼上门,以为汉朝软弱,所以对苏武及使臣们傲慢无礼,态度专横。苏武忍辱负重,完成了使命,正当他们准备返回长安时,却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

原来,汉朝使者卫律在几年前出使匈奴时投降了匈奴,并被单于封为王。卫律原来的副使虞常对卫律卖身投靠匈奴心存不满,此次出使的副使张胜是他的老朋友,他便和张胜暗中商量,想乘单于出外打猎时,劫持单于的母亲,杀了卫律。然而,正当他们70多人准备起事时,有人告了密。单于逮捕了虞常,并想趁机逼迫苏武投降。

苏武本来不知道这件事,到了这时候,张胜怕受到牵连,才告诉苏武。苏武说:“事情己经到这个地步,一定会牵连到我。如果让人家审问以后再死,不是更给朝廷丢脸吗?”说罢,就拔出刀来要自杀。但被张胜和常惠将刀夺下,并劝慰了一番。

卫律奉令威逼苏武投降,遭到严辞拒绝,苏武说着便拔出宝剑,向自己身上猛刺。卫律慌忙抱住苏武,夺下剑来,然后找人给他疗伤。单于听说苏武宁死不降,对苏武的爱国气节产生了敬意,但他又不甘心让这样的人才再回到汉朝,便又威逼利诱劝降苏武,苏武不为所动。

于是,单于决定把苏武关在地窖里,不给他吃的喝的,想用长期折磨的办法逼他屈服。当时正是入冬天气,外面下着鹅毛大雪。苏武忍饥挨饿,渴了就捧一把雪止渴,饿了就扯一些皮带、羊皮片啃着充饥。几天过去了,他居然没有饿死。

单于见苏武软硬不吃,又生一计,想用艰苦的生活环境来消磨苏武的爱国意志,诱使他最终投降。他下令把苏武放逐到北海(今俄罗斯西伯利亚贝加尔湖)去放羊。临行前,单于对苏武说:“等公羊生了小羊,才放你回去。”

北海荒无人烟,一年到头白雪皑皑,连鸟兽也很难见到。有时苏武饿得没有办法,就掘开野鼠洞,掏洞里的草料来充饥。每天,他一面放羊,一面抚弄“节杖”,希望总有那么一天,能够拿着节杖,重返祖国。天长日久,节杖上的绒毛脱光了,成了一根光秃秃的棍子,但苏武仍视为生命的支柱,连睡觉的时候,都紧紧地抱在胸前。

公元前85年,匈奴的单于死了,匈奴发生内乱,分成了三个国家。新单于没有力量再跟汉朝打仗,又打发使者来求和。

公元前81年,汉朝与匈奴几经交涉,匈奴才把苏武及其随员共9人放回长安。长安的老百姓听说苏武回来了,都出来迎接。他们看到满头白发的苏武手里还紧紧握着那根光秃秃的“节杖”,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苏武19年矢志不渝,万古流芳。

同类推荐
  •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建立》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仁慈的枭雄刘备

    仁慈的枭雄刘备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这也是一个革新的时代!黑暗必将迎来光明,而光明的背后却仍然是黑暗!道家的灵物,投胎于人世间!刘备与苏雪再续前缘,他们能否一起走到终点!派系林立,伐交频频;尔虞我诈,权谋横生!被道家选中的苏雪和刘备,最终能否中兴汉室!业魔是什么?他是人类的怨念!火芯是什么?他是危害人间的恶魔!苏雪和刘备的携手并立,披荆斩棘,最终将会迎来什么样的结局?
  • 红楼大官人

    红楼大官人

    薛文龙穿越成了红楼梦里的薛蟠,对,没错,就是俗称呆霸王的薛家大少爷,好吧,虽然开局不妙,但没什么可以把薛蟠打倒的,除了……红楼世界里的美女们!嘿嘿嘿嘿……这是一个穿越到红楼梦中过着自己幸福小日子的故事。少了刀光剑影和勾心斗角,多了生活的从容,和花前月下的恬静。薛蟠爱死这个时代了。
  • 大汉王朝4

    大汉王朝4

    本书为《大汉王朝》第四卷,以通俗的笔触和富于细节化的阐述,呈现历史最鲜活的一面。
  • 经营盛唐

    经营盛唐

    拖着一个半调子系统穿越到盛唐。一切从小小的县尉开始。百姓对生活不满意?生活指数太低?不管之前如何,从此以后必须提高。无论如何,请不要放弃生活,放弃自己!什么?还有厌世的家伙存在,生活指数-1000?像这种严重拖后腿的人,必须人道毁……当然是要给予人道主义的关怀。以上,简介欺诈。
热门推荐
  • 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中国历史掌故发现

    本书集合了“考古探密”、“人物逸事”、“古迹奇观”、“交流奇闻”、“艺术娱乐”等诸多方面的掌故与发现,勾勒出一幅真实多彩的历史画卷。
  • 保姆

    保姆

    江红生下了私生子,却给工友。养父母去逝后,儿子想方设法去找母亲江红。于是演绎一幕母子深情。不想,母亲江红已经早来到了他家当保姆。
  • 娇女种田:山野夫君放肆宠!

    娇女种田:山野夫君放肆宠!

    一朝穿越,林青言发现自己居然穿越到了女尊盛行的荒野山村。家里穷地叮当响,奇葩亲戚一箩筐。林青言却是心宽体不胖,既来之,则安之!日子太穷没关系,她有超高双商发家致富!渣娘毒妹来闹事,看她如何智斗奇葩以牙还牙!恶邻想要挖墙脚,呵呵,哪一个你也抢不走!娇女在山野,打渔又种田。夫君貌美又宠溺,日子过得好悠哉!
  • 娱乐帝国系统

    娱乐帝国系统

    在娱乐圈混了十年的配角演员叶明带着未来的娱乐帝国系统回到九七年,那一年,二十二岁的叶明,二十三岁的苏有鹏,意气风发,青春无敌那一年,二十一岁的赵微,林心如,十六岁的范彬彬,稚气未脱。清淡如菊。共同汇聚在一个叫做琼遥的旗下,静静的绽放着属于他们的美丽。一个娱乐圈的帝王从还珠格格开始,踏上了征途。重生者叶明利用超级系统,打造一个大大的娱乐帝国。[求订阅月票推荐票]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绝魅七小姐

    绝魅七小姐

    她,凤七邪,有强大的美人娘亲和帅气爹地,却在五岁那年遭遇重大变故,丧生悬崖。她,凤七邪,21世纪的王牌特工,却遭受背叛身死魂穿。当她穿越成她,强者如斯,这片大陆又会掀起怎样的腥风血雨?他,白泽,傲娇别扭,却已付她一腔深情。他,风漓,冷漠如冰,却想护她一世平安。他,冥莲,妖媚入骨,却只愿魅惑她一人。他,姬虞,温润如玉,却只对她展露笑颜。他,他,他,还有他们。。。女主的强者之路许多美男倾心相伴,女主性格可冷可热,重情重义,只要看的顺眼,她定倾心相待。重活一世,她要做强者,守护她爱之人。龙有逆鳞,凤有逆羽,谁敢欺负她护之人,她定上穷碧落下黄泉只为将欺侮她的成倍讨回来。只是谁来告诉她,这一朵接一朵前仆后继地奔向她是肿么回事?凤七邪对此只想感叹:美人恩难消受啊
  • 炮灰当道:冤家良缘不路窄

    炮灰当道:冤家良缘不路窄

    主角有正三观:恋爱、扑倒、无下限炮灰有毁三观:龙套、苦逼、挑大梁有生之年,狭路相会!当炮灰遇上冤家,连缘分都变得囧囧有神~
  • 1977年的百姓家书

    1977年的百姓家书

    亚平:好!你几次来信我都看了,对你这次外出的见闻和收获感到高兴,我希望能经常看到你的来信。自你走后,你妈妈和你弟弟都很好,也很想你。现在已放假了,亚林分担了不少家务,身体、生活都蛮好的,这方面你就不用担心了,有什么事情青岛这么多人是不会不帮忙的。哈尔滨的生活可能是很艰苦的,好在你们还不是“长居”,艰苦上几个月就回来了,不管怎么说比下乡好吧?青年人过过艰苦日子是有益无害的,以后回青后就会感到满足了。天气还太热,想捎点儿面食、肉类的东西看样子是不行的,先给你带上两盒鱼罐头,解解馋,以后有机会能买上肉的一定再给你捎去。
  • 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

    以平等之名:托克维尔与《论美国的民主》

    《以平等之名》是系列课程的第一种,作者用说故事者的口吻,轻松解读托克维尔在美国考察民主,最后撰写《论美国的民主》的前后过程,并认真地带领读者,走入文本的世界,深入讲述清教徒精神如何塑造美国民主,美国的公民自由又如何与法国的天然自由不同,更重要的是,杨照叙述托克维尔如何列举事例,分析美国的平等精神和议会传统,并告诫法国人应怎样学习美国的民主时,读者也能反思自身如何参与公共事务,这才是公民课的意义。
  • 乔木何疏竹外花

    乔木何疏竹外花

    若是故事的开始便知道结局又是什么支撑着你苦苦走下去?********树影婆娑,日月轮转,为那久远的岁月拟一本小札细笔记撰。札中生了片竹林。竹林里住着位公子梅边吹笛,竹林外有个女将军招摇寂寂。他给了她倾世的温柔,也给了她最盛大的背叛。他说,我爱你。她亦笑着回道,我也爱你。随即冰冷的刀剑没入身体。自此天下作棋盘,所遇皆是刀枪剑雨。他们执棋两方落子无悔,颗颗定输赢。待繁华落尽,忆起昔年携手时,忘却词笔,只提腕一句: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瑶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