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1900000062

第62章

冯云山后来到了广西桂平县紫荆山一带,这里地形险恶,受苦的人也多。冯云山不久便和当地人混熟了,不少人加入了拜上帝教,其中的杨秀清和萧朝贵都成了拜上帝教的骨干。他们帮助冯云山使拜上帝教的力量不断壮大起来。几年后,洪秀全也来到了紫荆山。这时候拜上帝教会员已达3000多人。洪秀全到了紫荆山,立刻得到了大家的拥护,成了人们心中的领袖。从此,拜上帝教的影响越来越大,就连地主出身的韦昌辉和石达开也入了教。洪秀全看到队伍不断壮大,觉得起义的时机成熟了。一天,洪秀全召集拜上帝教的骨干们开会。他讲着讲着,突然昏了过去。周围人正在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时候,洪秀全“啊”了一声,又活了过来,他重新坐起身,好像刚从梦中醒来。其实,这一切都是故意装出来的。他看了看大家,严肃地说:“刚才天父(上帝)把我叫了去,告诉我解放百姓的时候到了。他老人家让咱们马上准备起义。”于是,起义的准备工作就紧张而又秘密地展开了。

公元1851年1月11日,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的广场上,一队队汉、壮、瑶各族起义军战士头包红巾、手持大刀长矛精神抖擞地排成方阵。洪秀全威武地站在一面杏黄大旗下,杨秀清、萧朝贵、冯云山、韦昌辉和石达开分别站在两边。四周围,无数的妇女儿童手拿彩旗,兴高采烈。洪秀全望着整齐的队伍,挥起拳头,庄严地宣布:“拜上帝教今天正式起义了!我们目标就是推翻腐败的朝廷,斩尽一切害人的妖魔,让天下所有的老百姓过上太平的生活。我们的国号就叫‘太平天国’。”战士们和周围的妇女儿童也一起欢呼起来。“一定要斩尽清妖!”嘹亮的口号声在山谷间回应着……

太平天国的起义军从金田出发,转战广西,连连获胜,并且一举攻下了永安城(今广西蒙山)。在这里,洪秀全把日益壮大的队伍进行正规整编。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在各王中,东王权力最大,仅次于天王,并且直接负责军事指挥。

清帝道光被几年来的内乱外患折腾得精疲力尽。当金田起义的消息传进他的耳朵后,这位昏庸的皇帝再也经不住这样的打击,口吐鲜血,一命呜呼了。咸丰帝即位后,立刻调动各地军队围攻太平军。太平军在杨秀清的指挥下,在永安突围后一路北上。尽管在攻打全州和长沙时,冯云山和萧朝贵不幸先后牺牲了,可太平军却一天天壮大起来。在占领武昌后,太平军人数已达20多万。

此后,太平军分水陆两路,沿长江直攻南京。太平军以排山倒海的气势,吓得清军节节败退,最后一举攻占了南京。洪秀全在太平军的簇拥下,被人民群众迎接入城。洪秀全把南京改名为天京,做为太平天国的首都。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贴出招贤榜,招揽文武人才,还颁布《天朝田亩制度》,规定“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平均,无人不饱暖”。太平天国政权正式建立了。

●第二次鸦片战争

公元1854年,英国要求清廷全面修改《南京条约》,以进一步扩大其在鸦片战争中的所得权益,此举得到法国和美国的支持。清廷拒绝了修约的要求。于是,英、法两国各自寻找发动对华战争的借口。

公元1856年,英国制造了“亚罗号事件”,派额尔金率英国军舰悍然闯入虎门海口,挑起战争。同时,法国也借口“马神甫事件”,派葛罗为全权专使,率军来华协同英军行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公元1857年12月28日,英法联军炮轰广州,登陆攻城,广州失陷。随后,英法联军北上。1858年5月,联军轰击天津大沽口炮台,各台守兵奋起还击,打死敌军一百余人。但由于清朝官吏临阵逃跑,后路清军没有及时增援,致使炮台守军孤军奋战,最后各炮台全部失守。清廷立即派出大学士桂良等人前往天津议和。第二年6月,中英《天津条约》和中法《天津条约》分别签订,英法联军退出天津。

1859年,英国派普鲁斯为公使到中国赴任和换约。普鲁斯和法国公使布尔布隆带领舰队和海陆战队开到大沽口外。普鲁斯提出要清廷拆除白河防御,英军可乘舰带兵入京的无理要求,遭到清廷拒绝。这年6月25日,英国舰队突袭大沽口炮台。守军奋起反击,激战一昼夜,击沉、击伤英法军舰十余艘,毙伤侵略军600多人。联军受此挫败,狼狈逃出大沽口。

英法联军在大沽口战败,使英法政府大为恼怒。额尔金、葛罗再次成为全权代表,分率英军和法军杀向中国。1860年9月,英法军舰在北塘登陆,占据了大沽口炮台,并乘胜占领了天津。清廷立即派人至天津乞和。英法联军不予理睬,进逼北京。咸丰帝令其弟恭亲王奕诉留守北京,负责求和事宜,自己则从圆明园仓皇逃往热河。英法联军进攻北京时,俄使伊格纳季耶夫向英、法提供了北京防卫的情况。10月6日,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在大肆抢劫之后将其付之一炬。不久,清廷分别与英、法、俄签订了割地赔款的《北京条约》。至此,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

●英法火烧圆明园

公元1709年,圆明园开始兴建。历时150多年后基本建成,占地340余公顷,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造园艺术堪称世界之最,被誉为“万园之园”。圆明园还是一座珍宝馆,里面藏有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金银珠宝和稀世文物,集中了中国古代文化精华。

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进占圆明园,大肆抢掠。英法联军经过4天抢劫、破坏后,英使额尔金为了掩盖其强盗丑行,也为了给清朝皇帝以公开侮辱,派英军第一师纵火焚烧圆明园,堪称人类文化宝库的世界名园至此化成一片废墟。

●洋务运动不洋务

公元1860年以后,在中外反动派联合镇压太平大国运动过程中,清廷中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买办性的官僚军阀。他们认为清廷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可以相互调和,与之共同镇压国内人民的反抗,而且还可以采用一些资本主义生产技术,以达到维护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的目的。这部分人当中有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奕訢,还有在地方握有实权的大官僚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人。而他们所采取的一系列变革,史称为“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旧称“同光新政”。

洋务运动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但由于洋务运动兴办的军事工业基本上是封建性近代工业,民用工业基本上是以利润、市场为基础的资本主义企业。结果是近代的生产力跟腐朽的封建式经营管理制度不配套,特别受制于封建体制的束缚和侵略势力的压迫,使洋务运动举步维艰,成效不大。可谓洋务运动不洋务!

●容闳促成留美生

容闳,毕业于美国名牌大学的第一个中国人。还在念大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就开始酝酿一个宏伟计划:劝说清廷向美国派遣留学生,让更多的中国青少年能像自己一样到美国接受教育。为了实施自己的“留学计划”,容闳奔走了将近10年工夫,清廷才同意派遣留学生。

在招收留学生时,计划规定学生年龄为13岁到15岁,因为到了国外几乎要从小学开始读起,所以把学程定为巧年。共分四批出国,每年每批30人。可人们都把到外国去当作流放,还要签生死状,许多家庭都不大愿意冒这个风险。容闳在上海想尽办法,最后不得不南下香港招生,费了好大劲才凑满30个学生,大多数是穷人家的子弟。

1872年,中国第一批公派留学生从上海搭船前往美国,开启了近代中国留学生运动的先河。留学监督的负责人,正手是不通外文但属正途出身的翰林员陈兰彬,一手经办的容闳则充他的副手。四批留学生出国完毕,学生中“北人应者极少,来者多粤人,粤人中又多半为香山籍,120名官费生中南人十居八九”。这件事情前前后后遭到不少的非议和责难,从此草草收场。10年后,因美国翻脸变卦,国内又是一片反对声,学员仅少数读完学程,大多半途而废,提前返国。

但容闳的心血没有白费,这些留学生学习用功、成绩优良、品行端正,深得美国人的好评。回国后,大多数留学生学有所成。他们中间有成为“中国铁路之父”的詹天佑,中华民国第一任国务总理唐绍仪,更多的则成为军界、学界、商界的栋梁之才。

●李鸿章签卖国约

法国人一直觊觎中国西南,他们先是占领了一直是中国属国的越南,企图把越南作为侵略中国的基地。越南军民同驻扎在中越边境的刘永福黑旗军相配合,在1873年和1883年两次大败法国侵略军。

1884年8月,法国舰队突然袭击福州马尾港内的福建水师。由于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妥协退让,福建水师损失惨重,军舰被击沉11艘,水师官兵伤亡700多人。清廷被迫对法宣战。战争分海陆两路进行。在海路方面,法国舰队先后向台湾和浙江镇海发动进攻,遭到中国军民顽强抵抗,法军舰队司令孤拔被击毙。在陆路方面,法军于1885年进攻越南北部的重镇谅山,直扑中越边境。贪生怕死的广西巡抚潘鼎新一把火烧掉谅山城,退回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还觉得不安全,又跑到140里外的龙州。法军如人无人之境,轻而易举占领了镇南关,企图由此进犯中国。年近70的老将冯子材指挥抗法,歼敌1000多人,扭转了整个战局,这就是镇南关大捷。在西线,黑旗军也在临挑打败法军,收复了十多个州县。中越军民抗法战争的巨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法国侵略军,迫使法国茹费理内阁垮台。然而,就在这时,卖国贼李鸿章在征得慈禧的同意后,乘胜即收,乘胜议和。慈禧降旨,撤回清军,与法国人议和。

1885年6月,李鸿章与法国人签订了《中法天津条约》,把越南变成了法国的殖民地,还同意在云南、广西两省的中越边境开埠(码头)通商,中国西南的门户被打开了。消息一传开,举国上下都对李鸿章、慈禧的卖国行为极为不满,有的写诗讽刺这些卖国贼,有的暗杀卖国贼,左宗棠也大骂李鸿章,气得卧病不起。

●中与日甲午大战

日本自19世纪中叶明治维新运动以后,国势日盛,便开始积极寻求向外扩张的机会。它首先吞并中国台湾,然后出兵中国属国朝鲜,以此作为全面入侵中国的跳板。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请求清廷派兵协助镇压。清廷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淮军2500人赴朝。日本亦派兵入朝,日本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授权驻朝公使大鸟圭介挑起衅端,发动侵略战争。当中日两国向朝鲜出兵时,朝鲜和东学党起义军已签订休战和约。朝鲜为消除日本出兵借口,于6月13日请求中国撤兵。清廷要求日本同时撤兵,但日本决心扩大事端,继续向朝鲜增派军队,并提出所谓共同“改革”朝鲜内政的方案。大鸟圭介于19日和20日,胁迫朝鲜政府废除中朝通商条约,并驱逐中国军队出境。23日,日军攻占朝鲜王宫,拘禁国王李熙,成立以大院君李是应为首的傀儡政府。25日,大鸟圭介指令大院君宣布废除中朝两国间的一切商约,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当天,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舰队在丰岛海域突然袭击北洋水师的济远和广甲两艘巡洋舰,挑起了丰岛海战。8月1日,清廷与日本同时宣战。公元1894年为农历甲午年,故史称“甲午战争”。

中日甲午大战主要包括陆战和海战,陆战主要是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平壤之战,清军溃败,日军占领朝鲜全境。黄海海战后,日军夺得了黄海制海权。随后,日军攻占大连、旅顺,实施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公元1895年1月,日军陆、海两路包围夹击奉卖国贼李鸿章命令停泊在威海卫的北洋舰队。北洋舰队在丁汝昌率领下奋力反击。2月12日,日军占刘公岛,北洋舰队全军覆灭。公元1895午4月17日,中国与日本的甲午大战随着卖国贼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的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而结束。

清廷与日本甲午开战后,清军连连溃败,清廷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在日本侵略军的攻击下,执掌清廷大权的卖国贼慈禧惊恐万状。为了求得停战,慈禧急忙任命卖国贼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到日本不惜任何代价求和。3月,中日双方在日本马关进行谈判。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了卖国的《马关条约》。其主要内容有:清廷承认朝鲜的“独立自主”,实际上是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清廷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澎湖列岛给日本;清廷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日本人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条约签订后,由于俄、德、法三国不满日本独占辽东半岛,强迫它退还给清廷,为此,清廷又付给日本“报酬”3000万两白银。

《马关条约》是一个划时代的不平等条约,特别是允许日本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为帝国主义对中国实现资本输出开了先例。从此,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它给中国人民套上了新的枷锁,日本则通过条约获得巨额钱财,迅速发展起来,成为亚洲强国。

●康有为公车上书

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领袖,他创办了万木草堂,宣传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主张走改良道路,使国家富强。在此期间,梁启超也投到他的门下。

1895年,聚集在北京参加考试的各省举人听到卖国贼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后,议论纷纷。这些举人大多有一颗爱国之心,他们得知日本侵略者又从清廷捞取了太多的好处,都非常气愤,痛恨清政府竟如此腐败、软弱、无能。

于是,康有为组织广东的举人联名上书,梁启超组织湖南的举人联名上书,声明要求清廷拒绝同意签约,与日本侵略者生死一搏。康、梁的举动引起了各省举人的纷纷响应,其他各省的举人也都联名上书。康有为决定联合18个省的举人共同上万言书。康有为在万言书中论述了当前的民族危机,陈述了国内尖锐的矛盾,指出如果批准《马关条约》的条款,一定会激化国内矛盾,而且很可能出现国将不国的局面。康有为分析了签约的严重后果,紧接着又提出了“拒约、迁都、变法”的主张,以实现“富国、富民”的目标。康有为的万言书引起了各省举人的关注,这些忧国忧民的举人纷纷签名,短短的时间里有1300多人签名。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公车上书”,“公车”是应试举人的代称。但腐朽的清廷根本不把这些人的建议当成一回事,对其不理不睬。

●中国第一家银行

同类推荐
  •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

    杨家将的历史真相

    本书通过大量翔实的史料,向读者介绍了中国北宋时期杨家将的历史真相,内容包括:杨家将故事的发生与演变;杨继业:中国式武将悲剧;杨延昭:郡马身世疑问多;杨四郎:移花接木成驸马等内容。
  • 辽西古刹塔窟

    辽西古刹塔窟

    《辽西古刹塔窟志》细致选取了辽西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完具、底蕴较深的500多座知名古刹塔窟,以文字为主,配以照片,呈现图文并美的效果,力图展现辽西古老寺庙之面貌。在文字编辑方面,作者以学者的严谨和缜密慎思的态度,对入选的500多座寺院塔窟的历史沿革进行认真梳理成文,还搜集了大量文人墨客所撰的相关楹联,使读者藉此感知他们对宗教的理解、诠释以及相应的情感等因缘关系,丰富了书籍的内容。
  • 一寸河山一寸血4

    一寸河山一寸血4

    本书以全新的视角,讲述了中国正面抗日全史。它也是离新中国最近的历史,那是个社会结构、思想经济全面动荡转型的时代,新中国就是从那里走来,而我们就生活在新中国里,我们之所以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与那个时代密不可分。了解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这个时代。本书以皇姑屯事件和“九一八”事变为发端,以东北沦丧为起点,再现十四年抗战历史背景下的风云人物、精彩往事。本书犹如一部恢宏的画卷,作者以或幽默、或深沉、或激越、或悲壮的笔调,带你走近张作霖,走近蒋介石,走近汪精卫,领略他们曾经有过的铁甲与鲜花,情义与权谋,眼泪与欢笑,欣慰与悲怆。本册为第4册,主要讲述了1938年到1941年,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历史。
  •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血腥的盛唐7:盛唐结局是地狱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大明都督

    大明都督

    和魏忠贤称兄道弟,对天启指手画脚,对东林磨刀霍霍;保天启不死,建万世基业,斗东林,兴工商,扭转毛文龙的宿命开始,再经历一次他传奇而争议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初见晓晓如相识

    初见晓晓如相识

    长相普通女生在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就捡了一只猫,没想到竟然是一只灵猫,灵猫变身之后怎么会是一个美男子!好奇怪,身边怎么突然多了那么多男生的瞩目?究竟是前世的姻缘还是后世的孽缘?不管了反正一切都是那只黑猫惹的祸......
  • 凡人玉帝

    凡人玉帝

    上至九天天庭,下至碧落黄泉,这是神话时代的标志。一天,科技时代的华夏迎来了新的神话时代降临,上九天电闪雷鸣不断,伴随着的是依稀细雨在华夏九州滴落,像是在洗刷覆盖在华夏九州身上的灰尘……
  • 修昆仑证验

    修昆仑证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旧时代之死

    旧时代之死

    故事发生在1925年军阀统治的黑暗年代,写的是大学二年级学生朱胜瑀生命最后八天的变态的心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惊梦长歌

    惊梦长歌

    江湖上的嚣尘如烟,就注定了这是一场乱世。在乱世之中,又有多少人在梦中寻找太平盛世?金羁纵白马,年少不觉青山几重。到白头,仅留一场空欢。
  • 腹黑影后软软萌

    腹黑影后软软萌

    前世因信任家中的养女姐姐,落得悲惨下场,这一世,我定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的好姐姐,你受得住吗?不过总裁大大,你干嘛帮我虐白莲,气渣男,还求婚?
  • 倾世风华:医女太子妃

    倾世风华:医女太子妃

    "凤家白痴大小姐凤兮晴,又懒又傻,人见人厌,可是一朝中毒痊愈,她潋滟归来!什么?退婚的太子又要滚回来?不行,你已经滚远了!各路渣女又来抢风头?做梦,是不是想尝尝五毒散的滋味?还有那个景王,你为什么总是一副欲求不满的样子?嗯,让本小姐好好想想,除了高富帅还要天上地上唯我独宠,这些你都能一一达到吗?"【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千年之书

    千年之书

    好书,是贮存知识的宝库,是屹立在知识海洋中的灯塔,指引着人类前进的方向。超薄阅读,享受着厚重的积淀和丰硕的收获。徜徉在文字和图片之间,品味思想与文化的饕餮盛宴!几千年来,人类前进的第一个足迹,世界文明创造的每一项成果,都被保存在书籍宝库中。书籍记载着历史,传承着文化,引领着人类不断向前。读书,就可以把千年来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时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人辛苦获得的知识、教训吸取过来,就能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继续进步。一本好书,往往凝聚着一个人思想的精华,蕴藏着时代特有的气息,作者的灵魂也寄居其中,永远不死不灭。打开书,把这个灵魂解放出来,它就会同你交谈,和善温雅地告诉你所有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