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200000076

第76章 听老和尚讲经善言摘选(1)

■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金刚经》)

【今译】〓如果菩萨心中还存有自我的相状、他人的相状、众生的相状、时间与寿命长短的相状,那他就不成其为真正的菩萨。

■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金刚经》)

【今译】〓菩萨对于万法,应无所执著,以不执著的心广行布施,即不应执著于色相而布施,不应执著于声音、香气、味道、触觉、意识而进行布施。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金刚经》)

【今译】〓一切所有的相状都是虚妄不实的。若能彻悟一切相状都是虚妄不实的,那才真正见证了如来的真正体性了。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金刚经》)

【今译】〓不应该执取任何法相,也不应执取任何非法相。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金刚经》)

【今译】〓诸比丘,你们应该明确,如来所说的一切法,如同渡河要的木筏子一样,渡过了河,就应该弃筏,而不应背着筏前行。如来所说的法尚且应舍弃,何况那些有违佛法的外道邪说呢?

■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金刚经》)

【今译】〓如果所说的一切法,皆不可执取,也不能用言语名相去诠释,它不是佛法,也不是非佛法。

■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金刚经》)

【今译】〓一切圣者和贤者,都是因为在所了知的无为法方面,因证悟的深浅不同,而有果位高低的差别的。

■一切诸佛,及诸佛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金刚经》)

【今译】〓十方一切诸佛及诸佛所具有的名叫“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正觉,都是从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中产生出来的。

■诸若萨摩诃萨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

【今译】〓一切菩萨和大菩萨都应当这样生起清净心:不应该对眼识所见的种种色法生起执著心,也不应该对声、香、味、触、法等种种尘境生起执著心,而应该对一切事物和法相没有任何执著地生起清净心。

■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金刚经》)

【今译】〓当心真正没有任何执著地离一切虚妄相状的时候,才能称得上成就诸佛如来。

■若心有住,则为非住。(《金刚经》)

【今译】〓如果心中有一念的执著,那就不能如佛所说,如理如法地生起“无住”心来。

■须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后末世,有受持读诵此经,所得功德,我若见说者,或有人闻,心则狂乱,狐疑不信。须菩提,当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金刚经》)

【今译】〓须菩提啊!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在将来的末法时代,受持读诵这部《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所得到的功德果报,我若一一详尽列举,也许有人听到后会心狂意乱,疑惑不信。须菩提啊,应当知道,这部《金刚般右波罗蜜经》的无上甚深义理是不可思议的,信奉、受持,并读诵解说这部经典所获得的果报之巨大,也是不可思议的!

■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金刚经》)

【今译】〓如来所证得的诸法实相,如果用言语来表达,可以说既非实有,又非虚无。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金刚经》)

【今译】〓善男子、善女人,凡发心求取名叫“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正觉者,应当如此生心:“我应当度化一切众生,使他们灭尽烦恼,脱离六道轮回的苦海,而进入无余涅槃;如此度化了一切众生,但实际上没有一个众生被我度脱。”

■如来者,即诸法如意。(《金刚经》)

【今译】〓所谓如来,即诸法的本来面目,一切诸法体性空寂,无有毫厘差别。

■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金刚经》)

【今译】〓如果菩萨能够透彻领悟我所说,彻底破除我相、破除法相,如来说他才真正是菩萨。

■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今译】〓过去的心念是虚妄不实、不可得到的,现在的心念也是不可得到的,未来的心念同样是不可得到的。

■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金刚经》)

【今译】〓倘若有人说如来有法可说,那他就是在诽谤佛,他不能理解我所说的真谛。

■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金刚经》)

【今译】〓所谓的说法,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可说,只是名义上叫做“说法”罢了。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今译】〓佛法是绝对平等的,没有高低上下的区别,因此上称其为正等正觉、大彻大悟。

■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金刚经》)

【今译】〓以不执著于我相、不执著于他人相、不执著于众生相、不执著于时间寿命相的“无住心”,来修持佛所开示的善法,就能得到名为“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正觉。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金刚经》)

【今译】〓若想以虚妄的色相见我,以声音寻求我,这种人是在修持邪魔外道,是不能真正证见如来的。

■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法不说断灭相。(《金刚经》)

【今译】〓发心证悟无上正等正觉的修行者,虽然认为“诸法无常”,不执著于法相,但对于一切法不说“顽空”虚无的断见。

■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金刚经》)

【今译】〓所谓如来,就是本来如是,并不是从哪个地方来,也不会到哪个地方去,所以名之曰“如来”。

■佛说微尘众,即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金刚经》)

【今译】〓佛说微尘众多,并非真的是微尘众多,因为微尘是缘起性空的,只是为了言说的方便,才名之曰“微尘众多”。

■如来所说三千大千世界,即非世界,是名世界。(《金刚经》)

【今译】〓如来所说的三千大千世界,并非真的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因为三千大千世界是缘起性空的,只是为了言说的方便,才叫做“三千大千世界”。

■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金刚经》)

【今译】〓怎样给他人演说开示这部《金刚船若波罗蜜经》无上甚深的义理呢?应该不执著和拘泥于这部经的文字表相,不执著于一切法相,而应以般若妙慧,契合于如来所证悟到的真如法性,不为一切名相所倾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金刚经》)

【今译】〓一切世间的有为诸法,都是虚妄不实的,皆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如露,如电,应当如此去观照世间的一切。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法句经·教学品》)

【今译】〓如果人能活一百岁,却去学不好的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却勤奋追求真理。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呜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诺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示,道不失矣。(《四十二章经》)

【今译】〓一个僧人夜晚诵读迦叶佛遗教经,声音悲切紧张,产生了后悔不想继续修行之心,佛问他:你过去在家里,曾作过什么事?回答说:喜欢弹琴。佛问:琴弦如果太松了怎样?回答说:发不出声音。佛又问:弦太紧了怎样?回答说:弦断声绝。佛再问:如果弦不松不紧正适中怎样?回答说:各种声音都谐调具备了。佛说:出家人学道也是如此,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味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如果身体疲倦了,心意就会恼恨,恼恨如果产生了,自然会后悔而不愿继续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业必定会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净安乐,道就不会失去了。

■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优婆塞戒经·禅波罗密品》)

【今译】〓善男子,如果能看到怨家一丝一毫的善处,不追究他的恶处,这人就已学会了慈悲。如果怨家有病苦,能前去问候、探望、治疗其病患,供给他所需之物,应当知道这个人能很好地修行慈悲。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今译】〓奉养父亲母亲,爱护妻子儿女,从事无害的事业,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世间大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今译】〓世间大地被称作是最重的,悲母的恩情比大地还要重。世间须弥山被看作是最高的,悲母的恩情比须弥山还要高。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优婆塞戒经·羼提波罗密》)

【今译】〓世间的骂,也有二种:一是骂的内容属实,二是骂的内容虚假。如果说的是真的,真的还有什么嗔恨呢?如果说的是假的,说假的人自得其骂,同我没有一点关系,我又为什么嗔恨?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有人听说我保守正道,以大仁慈对人,故意骂佛,佛却默然不答。等到骂完了,佛问:你送礼给人,别人不接受,礼物是不是还该你自己所有?那人说:当然是的。佛说:现在你骂我,我不接受,你自己把祸殃带给了自身。这就像回声跟着声音,影子跟着形体,是永远不可分离的。所以要谨慎,不要作恶。

■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悯。(《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仇人和亲人同样受苦之时,应先救仇人。别人来辱骂自己,自己心中反而要产生怜悯之情。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己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己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己。(《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恶人害贤人,就像仰头向天吐唾沫,唾沫吐不到天上,还落到自己身上。又像逆风扬洒尘土,尘土洒不到别人身上,反过来污染了自身。贤人终不可毁,祸患一定害了自己。

■誉恶恶所誉,是二俱为恶。好以口快斗,是后皆无安。(《法句经·言语品》)

【今译】〓称赞恶人和被恶人称赞都是邪恶的。一个人喜欢在言辞上同别人争斗是难以获得安宁的。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

【今译】〓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毁谤侮辱,恶事向自己,好事给别人。如果自己赞扬自己的功德,隐瞒别人的好事,使别人受毁谤的,是菩萨的极重罪。

■若菩萨,为贪利故,自叹己德,毁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菩萨戒本经》)

【今译】〓如果菩萨为贪图名利,自己赞叹自己的德行,毁谤他人,这就是第一重罪。

■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如果听到别人讥讽毁谤自己,心中要能忍受侮辱;如果听到别人赞扬自己,反而要生惭愧之心。

■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无垢性品》)

同类推荐
  •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每天学一点禅理智慧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为基础,以佛家禅理感悟人生的高超智慧为核心,融合了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帮助人们正确认识自己,把握为人处世的分寸,掌握生活智慧,端正工作态度,享受真正的自由与快乐。书中精选了一系列生动活泼、意义深刻的禅理故事,通过心性、德行、处事等八个方面,以灵动的感悟,把禅的智慧切人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展示了禅理智慧的精华和风釆。这些文字直指人心,充满了哲学旨趣。在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时,如压力、情感、财富、生死等,运用禅理智慧,犹如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让读者的心灵在云水随缘、了无牵挂中营建睿智的精神家园。”
  •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中国佛教近代转型的社会之维: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研究

    居士佛教是近代中国佛教复兴的发起者与主力军。民国时期,居士佛教摆脱了依赖寺院与僧人主导的传统模式,建立了独立于僧团之外的自身组织形态,开始独立进行讲经说法、皈戒修持、研究传播,以及广泛地开展各种有别于传统的社会慈善事业。本书借助民国时期的佛教书刊、报纸、书信以及相关档案、史志、传记等文献资料,运用佛教史、社会史与城市史相结合的方法,对民国上海居士佛教组织与慈善事业进行了实证研究,考察了近代居士佛教转型的社会化之维及地域性特征,指出了近代佛学义理的发展与佛教实践转变之间的交互影响,揭示了佛教在社会转型期的自身变革。
  • 中观甚深心要善说:龙树意趣庄严论

    中观甚深心要善说:龙树意趣庄严论

    此中文译本所依藏文原本,是1990年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出版的霍康·索朗边巴等编辑的《更敦群培著作》中所收录的《龙树意趣庄严论》,本译文保留了霍康等编者的段落分段,并在每个段落之前用数字编号,方便读者前后翻阅、查找。文中方括号[]内文字是译者为方便读者顺畅阅读,而根据上下文语义所添加。藏文原本没有脚注,此中译本中出现的脚注都由译者所加。除正文外,本书附录的“藏文版本和译本”、“补充阅读”、“更敦群培生平”是译者为方便读者更深入了解《龙树意趣庄严论》相关情况而撰写的。希望读者能藉此获悉此书的流通历史与现况,对此书所阐述的佛教教理有进一步的理解,并对作者更敦群培作为佛法传承者和传播者的经历有所了解。
  • 生活的佛教:正信

    生活的佛教:正信

    本书分为生活的佛教、修行之道、道德福命等三卷,在形式上多以数字做标题,如“一”字福、受人欢迎的“四善事”、日常五心、六种助缘、新八正道、十有思想、为人处世十二法则等,条分缕析,文字浅显而寓意深刻,虽说佛法,更为劝善戒恶,以培养健康人生,建立融和人际关系。
  • 唯识学概论

    唯识学概论

    《中观学概论》和《唯识学概论》两书的作者弘学居士,本名李英武,重庆南岸人氏。外祖母、母亲都是虔诚的佛教徒。弘学是我汉藏教理院同班同学正果法师的忠实弟子。1993年他写了《佛学概论》,我专门为他写了序,并希望他能“写出中、高两级佛学院校学生阅读的佛学书籍,并作为各级佛学院校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热门推荐
  • 通典

    通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幻灵殿之战

    幻灵殿之战

    正邪异道,仙魔两立,昔人已逝,纷争又起,试问谁人执剑,再续一世传说……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漫威之死灵法师

    漫威之死灵法师

    主角伊凡带着暗黑中的死灵法师技能树穿越之后,在漫威世界搅风搅雨的故事。我是拉斯玛祭司!我感受死亡,触摸死亡,操纵死亡!血与白骨,诅咒与剧毒,这些魔法并不意味着邪恶,它们代表着独属死灵法师的正义。吃我一记正义的涂毒骨矛!哈!
  • 火影之筑梦

    火影之筑梦

    崽崽找哥记,哥找到之前,媳妇找到了[更新不定]文笔略渣,到18章会好点
  • 狂暴升级系统

    狂暴升级系统

    沧澜大陆,万灵修武.成道者,碎星河,破苍穹,动乾坤。地球的游戏天才秦霜因怒摔键盘而被电死,魂穿异界,获升级系统辅助,千百万部小说主角的技能任挑选。自此,搅风云,弑天骄,战万族,傲视天地。这是一条狂暴的升级之路……
  • 诸天神仙都有病

    诸天神仙都有病

    冷青:神界就没有一个心理咨询师?哮天犬:那是什么?好吃吗?众神摇摇头!冷青:排队!那个穿汉服抱着兔子的美女,站起来说话。小倩:冷公子,我家姥姥近日心情不佳,都没胃口吃东西,请你前去诊断! 冷青:她吃什么? 小倩:人! 众神:滚! 黑无常:不好了老板!二郎神和洛基打起来了!冷青:洛基!你为什么要吃掉哮天犬?洛基一脸不屑:狗子居然说它是三界第一犬,我不信!所以我试试肉有什么区别。冷青:卧槽!这些神仙都特么有病!
  • 迷雾

    迷雾

    一群大学毕业八九年的广播台校友,每年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聚会。结果这一次聚会,当年的台长钟弈没有出现,却和一起死亡案件密切相关,是绑架失踪还是畏罪潜逃?尹子颜和广播台的老校友们开始了一段寻人之旅。暗恋尹子颜多年的警察陈宇负责整个案件,尹子颜为了找出失踪的前男友钟弈,被迫和陈宇组成了编外的破案搭档。寻人的过程迷雾重重,并意外牵扯出毕业当年的另一起意外死亡……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的,我们每个人都生存在时间和空间的交汇点上,错失一点都回不到过去……迷雾散尽,暗想涌动
  • 在美漫里兼职英雄

    在美漫里兼职英雄

    繁华夜色下的幽灵蜘蛛惩恶扬善,幽深肃冷的艺术馆内留下黑猫的脚印。“我是尤利西斯的一生死敌!”博得加强盗抱着八哥犬,再次举着玉米热狗威胁着淳朴的纽约市民,“所以,要命?还是要你的樱桃苏打水?”尤利西斯捂着额头:“不是吧,你又来?”第一卷Earth-65:【尤利西斯】ing-【蜘蛛女】ing-【爆炸野心】end-【甜血蜜喉】-【噩运昭昭】-【致命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