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2500000053

第53章 两千年来的铭记:奥勒留的沉思(1)

马可·奥勒留(Marcus Aurelius,公元121——180年)是斯多葛学派著名哲学家、古罗马帝国皇帝。他3个月大时父亲去世,由母亲和当时任执政官的祖父抚养。他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熟谙哲学并身体力行。他生活在罗马的全盛时期,公元161年继位成为古罗马帝国皇帝。

他在位将近20年的时间里,以其坚毅的斗志和沉静的智慧,亲率罗马军团四处征战, 并且在鞍马劳顿中、在战场的军营里写就了《马上沉思录》。两千年来,这部作品始终是西方历史上最为感人的伟大名著。

这本书是他最逼真的画像,它使我们得以窥见一个伟人、圣哲,为着扭转帝国命运,率领大军从事战斗之时,还不忘思虑道德、人生和命运问题。

他征战后回到罗马,人民视他为帝国救星迎接他凯旋归来,罗马国运和皇帝的名望都达到了高潮:人民群呼皇帝为兵士、哲人和圣人,人民早已把他当神敬奉,认为他是天上神明,不过是到人间小住而已。

美国人费迪曼在其著作《一生的读书计划》中这样评论说:“《马上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她甜美、忧郁、高贵。这部黄金之书以庄严不屈的精神负起做人的重荷,直接帮助人们去过更加美好的生活。”

法国人雷朗赞誉道:“马可·奥勒留使人有这么一种朴实的信仰:面对宇宙自然,一颗高贵的道德良心,是任何种族、任何国家,是任何革命、任何迁流、任何发现都不能改变的。”

两千年来,世人铭记他,是因为他的《马上沉思录》,而不是他曾拥有的地位。

美德已成为我的生活方式

弘德、制怒、谦虚、果敢,前辈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用终生。

虔诚、仁爱,戒除恶行甚而戒除恶念,这优异的品质,伴随着母爱,携手而来。

远离奢侈,简朴的生活,已融入我的生命,成为我的生活方式,我自小耳濡目染,并一直身体力行。

——《沉思录》

烛下解读

哲学家皇帝,马可·奥勒留,用他那舒缓而又铿锵的笔调、简约而又凝练的语句,徐徐地为我们展开了《马上沉思录》的第一页。

这些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自己对自己的沉思默想,以文字的形式铺陈在我们的眼前。马可·奥勒留在戎马生涯之中的哲学断想,就这样毫无保留地向我们敞开了心扉。

沉静地自话自说,必是肺腑的感言。东征西讨之后的反省深思,必是实用的智慧。

伟大的罗马征服了地中海世界,并给地中海世界带来了约200年的秩序、繁荣及和平。在200年里,她不但抵挡蛮族的入侵,而且将其文明播送至西部各地。来源于希腊,在罗马经由创新的文明滋养了这里的大地与人民,从而使罗马历时1700年,都始终是西方的中心,从政治到宗教,从宗教到艺术,辉煌一直照耀着罗马!

马可·奥勒留就生活在这样的土壤之上,先辈的美德滋养着他。

罗马帝国的统治术无可匹敌,他自小就是罗马执政官的养子。他的祖父、父亲都曾做过高官。

那时的罗马没有宗教,哲学就是他们的宗教。他们在临死前都要蒙受哲学家的指引,像牧师对基督徒一样。哲学已成为衣服、食物的十足替代品。也就是说,没有哲学,他们的生活就难以为继。哲学已然融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

因此,有着优越条件的马可·奥勒留从小就耳濡目染着前辈的各种美德,并将其潜移默化成自己的生活方式,一直身体力行,受用终生。

美德不是用来说说的。一旦她已融入生活,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她必将时时刻刻为我们蕴藏着一生受用无穷的恩惠。将良好的品格和习惯转化为自己的生活方式,这是拥有美德的真正标志。只有在生活中、在本性中,美德自然地流露,我们才会尽享美德带给我们的幸福。

传承美德,融入内心,幸福就将时刻与我们同行。

一生中最大的幸运是良好的教育

在孩提时代,我有17位家庭教师:4位教文法、4位教修辞学、1位教法律、8位教哲学。

良好的教育是我最大的幸运,同时也使我认定:在这方面千万不要吝惜钱财。

——《沉思录》

烛下解读

教育在罗马帝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国家大力支持,那时制定的课程表现在一直在沿用。

孩童的初期教育来自于希腊的保姆,从7岁起上小学,大约在13岁进入中学。公元130年时,罗马就有20所中学了。

有钱的人家常常为孩子请家庭教师,像奥勒留这样,真的是非常幸运,因为“溺爱孩子”也是一些罗马人的特征。对此,尤维纳利斯抑制着愤怒写了如下一段话:“我们在孩子面前要做出好榜样来,我们必须使他们远离邪恶的事物和声色,即使在我们过分溺爱的时候,也别忘了教他们尊敬别人”。

没有孩童受过像马可·奥勒留那样无休无止的教育,童年时的他对古老和难解的祈祷文都能默记。他爱好竞赛、运动,还喜欢捕鸟、打猎,锻炼身心可以说是不遗余力。17位教师对他这位小孩子来说,负担也够重的,4个文法教师,4个修辞学教师,1位教法律,8位教哲学的人平分了他的精神。

奥勒留认为有些是无意义而不诚实的艺术,他所深爱的实在是哲学。

西塞罗对教育也特别重视,他每年要花费相当于4000美元的费用维持儿子在雅典大学的学业。

通过亚里士多德的一段话,我们可以更深刻地领悟罗马人对教育的重视:有人曾问亚里士多德,受过教育的人与没有受过教育的人的差别在哪里。亚里士多德回答说:“这就如同活着的人与死去的人之间的差别。”

还有下面的这段对话,能使我们在哲学家的风趣之中了解的更多:

有一个人送他的儿子到古希腊的智者阿里斯提卜那里去求学,阿里斯提卜要收500德拉克玛学费。那人很不高兴地说:“这笔钱可以买一个奴隶啊!”阿里斯提卜说:“如果你不把孩子送来,你将会得到两个奴隶。”

诚然,没有受过教育的人,无论他的血统多么高贵,他的智慧也就比奴隶高不了多少。

品格需要不断地改进和训练

我的品格需要不断地改进和训练:

我不能迷误于诡辩的竞赛,以免只会夸夸其谈甚至养成诡辩的坏习惯;我不能写作辞藻华丽、构思精巧用以投机的文章,以免只会花拳秀腿、纸上谈兵;我不能进行烦琐的劝诫,以免损坏我智慧的力量;我不能显示自己训练有素,或者做仁慈的行为以图炫耀,那样我会掉入虚荣的陷阱中。

——《沉思录》

烛下解读

在那时的罗马,很多人擅长于雄辩术,但奥勒留却不为所惑,力戒养成夸夸其谈甚至诡辩的坏习惯。他的写作只是和自己对话,并不为出版,这本《马上沉思录》就是如此。所以他不会太在意词藻的华丽与否、构思的精巧与否,他是写给自己的,是对自己思想的整理与升华。

他的话语不多,因为智慧的语言不是唠哩唠叨。他也不会故意摆弄出有智慧的样子,因为他深知大智若愚。

奥勒留就是如此不断地训练着自己的品格,丝毫不疏忽,因为他知道,一旦停止对自己的训练和警惕的心境,就会滑入各种各样的陷阱。

古希腊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坚持不断地训练有着这样一个故事:

在学院开学的第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咱们只学一件最简单也是最容易做的事儿。每人把胳膊尽量往前甩,然后再尽量往后甩。”说着,苏格拉底示范做了一遍:“从今天开始,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

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有什么做不到的?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问学生们:“每天甩手300下,哪些同学坚持了?”有90%的同学骄傲地举起了手。

又过了一个月,苏格拉底又问,这回,坚持下来的学生只剩下八成。

一年过后,苏格拉底再一次问大家:“请告诉我,最简单的甩手运动,还有哪几位同学坚持了?”这时,整个教室里,只有一人举起了手。这个学生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的柏拉图。

这个故事在说明一个道理:只有坚持不懈地训练自身,才能在一个领域成就自身。哲学一样,其他的也一样。

柏拉图的另一则小故事从反面论证了训练成习惯的重要性:

有一次他就一件小事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因为这小孩总在玩一个很愚蠢的游戏。

小男孩不服气:“您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谴责我。”

“但是,你经常这样做就不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了。”柏拉图回答说,“你会养成一个终生受害的坏习惯。”

诚然,不管是好的品性还是坏的品性,只要经常地演练它,我们就会被它所控制、被它所驱使。那么,既然如此,我们从一开始就要选择良好的品性,而不要让恶习缠上自身。

和解才能获得更大的合力

对于那些以言词冒犯我,或者对我做了错事的人,一旦他们表现出和解的意愿,我将会愿意与他们和解。因为和解就是合力最大化的开端。

在一天的开始我就提醒自己:我将遇到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们染有这些品性是因为他们分不清善恶。但我知道善与恶的性质,知道有错之人的本性是与我相似的,我们不仅拥有同样的血液和皮肤,而且分享同样的理智。

我绝不可能被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伤害,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把恶强加于我,我也不会迁怒于这些与我同类的人,或者憎恨他们。因为,我们是天生要合作的,犹如手足、唇齿和眼睑,所以,如若我们相互反对就是违反本性了,就是自寻烦恼和自我排斥。

不管是善还是恶,我们终究有共同的地方,终究有协作的可能和成果,因此聚合一切可以聚合的力量,才能变得更强大。

——《沉思录》

烛下解读

奥勒留曾进一步解释说:所有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结着的,几乎没有一个事物与任一别的事物没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为事物都是为合作而生、因合作而存的,它们结合起来形成同一个宇宙,在同一个秩序下共存。

依照奥勒留的说法,我们可以推定:人类如此,他类也亦然。

落入同一张网下的几只鸟儿的归宿,就会给我们更加直观的启发:

有一个猎人,在湖沼旁张网捕鸟。不久,很多大鸟都飞入了网中,猎人非常高兴,赶快收网预备把鸟抓出来;没想到鸟的力气很大,反而带着网子一起飞走了,猎人只好跟在网后面拼命追。

一个农夫看到了,笑猎人:“算了吧,不管你跑得多快,也追不上会飞的大鸟呀。”

但猎人却很坚定地说:“不,你根本不知道,如果网子里只有一只鸟,我就真追不上它,但现在有很多鸟在网子里,我一定能追到。”

果然,到了黄昏,所有的鸟儿都想回自己的窝,有的要回森林、有的要回湖边、有的要回草原,于是那一大群鸟就跟着网子一起落地,被猎人活捉了。

各有各的目的,力量不但不能往一处使,反而分散了力量、甚至互相抵触,这就是他们被捉住的根本原因。其实它们的力量远远大于网的束缚,只因没有齐心合力。

在世上的植物中,也有这样的关于合力的最形象的例子:

有一种树叫红杉,它的高度大约为90公尺,相当于30层楼以上。一般来说,越是高大的植物,它的根应扎得越深。但是科学家却发现,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面而已。

根扎得不深的高大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阵大风,就能把它连根拔起,更何况红杉这么高的植物呢?但红杉在猛烈的强风面前却是岿然不动。

原来,红杉生来就是成片成片的,红杉的根紧密相连,一株连着一株。所以再大的飓风,也无法撼动成千上万株根部紧密相连、上千公顷的红杉林。

另外,红杉的浅根,也是它能长得如此高大的根本原因。它的根浮于地表,方便快速而大量地吸收赖以成长的水分和营养,使自身能够快速茁壮成长起来,同时,它又不需要耗费太多的能量,需要像一般植物那样扎下深根。

这里两则关于动物植物的生动实例,为我们佐证了奥勒留的观点。鸟是同类,红杉是同类,遵循本性的人也是同类,我们生来就是要合作的,我们不能自寻烦恼、不能自我排斥,而应和解、合力,以分享我们共同的理智。

透过沉思才不会被表象所误导

我不能满足于对表面现象的理解,不能轻率地相信那些夸夸其谈的人,更不能轻易地同意他们的话。

我能如此,都缘于我的沉思,我的冷静,我的警觉,我的清醒。

——《沉思录》

烛下解读

身为皇帝的奥勒留,他的周围会有比常人更多的假象,但他却始终用他那哲学家平静的目光注视他的周围。他仰面平视,在大战中不惊不乱地指挥;他伏案沉思,在营帐中冷静地探索道德和命运。

有多人都被表面的虚伪的现象所迷惑了,这都缘于他们的不清醒。没有冷静的心态,没有警觉的意识,没有清醒的思维;不能沉下心来静思,不能深入地进行探究。浮躁、急躁。耐不住寂寞、坐不住,但是遇到了纷扰又不能积极应对,真是坐也难行也难,就更别提思想上的沉静与探索了。

其实,只要你能冷静自己的思绪、能宁静自己的心灵,你自然能透过现象探索本质。虚幻的表象、夸夸其谈的话语,往往是在冲动、亢奋、麻痹的时候占据人的心灵,往往会误导人的思想做出错误的决定。

因为没有冷静,就不会有警觉的心态;失去了警觉,就不会拥有清醒的思维;做不到清醒,就不会宁静地思辨;没有思辨的时间和能力,何谈去伪存真?

奥勒留的身影,奥勒留的神思,这些都告诉我们:善用沉思,自然会兼修内外、把握表里。

在痛苦中要能镇定如常

意志需要自由、目标需要坚定不移;在失子和久病的剧烈痛苦中要镇定如常。

在任何时候都要依赖理性,而不能依赖感性,非理性会限制我意志的自由,会使我的目标游离,会使我的镇定失常。

——《沉思录》

烛下解读

奥勒留出生后3个月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祖父、叔父的抚养下长大。结婚后,谣传他的妻子对他不忠。

北方的叛乱、日耳曼之患、连年的征战、传说他毒害另一位执政官的谣言、严重的胃病、虚弱的身体,这些痛苦都一一向他袭来。

166年左右,一场瘟疫蹂躏了奥勒留治下的罗马。病死人数多于战死沙场的人数,罗马每天要死掉2000人,其中包括不少贵族。那时的医学并不能帮助罗马人,惟有等到使人发生免疫性或死光所有被感染者才能脱离苦海。许多人逃入森林和沙漠,粮食歉收、水灾贫发,人们在恐惧慌乱中与死神抗争。

这是多么大的不幸与苦痛。

然而罗马的国运还没有走完,罗马的荣耀不能葬送在奥勒留的手中。奥勒留在语言上赞颂家人、在行动上抛却家事委身于国家大事,他亲率军团征战沙场、稳居罗马和人民共同抗拒瘟疫。在罗马内忧外患之时,奥勒留都坚守自己的理性,保持自己的镇定,为扭转罗马帝国的命运坚定地毅然决然地奋力前行!

180年,奥勒留率军渡过多瑙河占据新的属地,在维也纳营中忽然病倒。他召唤其子康茂德,嘱他完成帝国的愿望,把疆界推到易北河畔。6天后,未尽饮食的奥勒留以最后一口气挣扎而起,将权力交付康茂德,之后回到床上用被单覆面而去。(电影《角斗士》中奥勒留被康茂德掐死是虚构的。)

同类推荐
  •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打动人心的68个沟通技巧(教你成功丛书)

    沟通的本质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沟通的目的是共赢,沟通的前提是心态,沟通的技巧是倾听。如何创造活跃的沟通气氛,而后直入对方的内心?如何凝聚谈话的焦点,吸引听者全部的注意力?如何强化谈话内容,清晰表达,消除沟通障碍?本书通过68个打动人心的沟通技巧,让你的沟通能力更上一层楼!
  • 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自己对了,世界就对了

    这是一本教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的暖心励志书。人生不过是一场旅行,你路过我,我路过你。世界太大,生命这样短。要把它过得尽量像自己想要的那个样子,才对。卢思浩说:有人喜欢你,有人讨厌你,但都好过有人妄加定义你。在你年轻的时候,你必须选择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在别人眼里是好是坏随便他们,你要做的,就是把这种生活方式过成无可取代的样子。 我们应该努力让自己无可替代。活着不是为了取悦这个世界,而是为了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取悦自己。我们精心策划了这本书,专门写给独自站在人生路口犹豫不前的年轻人。
  • 善待命运

    善待命运

    《善待命运》赞美了人要信赖自我的主张,这样的人相信自己是所有人的代表,因为他感知到了普遍的真理。
  • 有出息 成大器

    有出息 成大器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迷茫、彷徨、困惑、孤单、挫折和泪水,也会体验到激情、信心、勇气、力量、憧憬和欢笑,就这样,我们沿着岁月的轨迹一路走来,我们一路收获着、品味着成长的果实。青春的成长不需要“软垫”式的援助,因为这是阻止我们成长的绊脚石,只有把它踢开,我们才能真正体味到成长的甘苦。现在,就让我们翻开这本启迪成长智慧的书籍认真阅读吧!
  • 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礼仪金说6:社交礼仪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频繁。社交礼仪作为联系沟通交往的纽带和桥梁,显得更加重要。本书具体而详尽地介绍了社会交往中所必须遵循的各种社交礼仪,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热门推荐
  • Large Catechism

    Large Catechis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后街上的老房子

    后街上的老房子

    他们决定让丘比先进去。达伦?迪克解释道:第一,丘比是他们当中年龄最大、阅历最深的人,因此,理应他领头;第二,丘比又是团队的新人,此次正是证明他自己的机会;第三,达伦说,他本不同意丘比来,但他非要来。还有,丘比较胖,藏在房子里的罪犯,会在里面挖洞躲避警察,只有笨重、跑不快的人才能把罪犯引出来,等另两人看清后,跑去报告时才讲得清楚。达伦又说,奖励肯定会有,甚至是钱。“咱们怎么知道会不会有奖励?”丘比问。达伦说:“抓罪犯总是有奖励的。”“咱们怎么知道里面一定有罪犯?”
  • 文渊阁书目

    文渊阁书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旷古悠久,自黄帝王朝的姬轩辕时期算起,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继往开来的中国历史》主要为我们讲说了百年屈辱与抵抗、百年专制与斗争、百年志士与英烈、百年政要与将领以及历代王朝辉煌盛世,让我们从多个方面了解中国的历史,以及中国的发展史。
  • 我就是妖怪

    我就是妖怪

    我是一个妖怪,我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停止的妖怪,我是一个可以让时间停止甚至倒退的妖怪。这些都没什么,我的身份远不止这么神秘。我甚至想,那才是人生中最值得玩味和感慨的——我是一个人类社会的居委会主任……哎,所以我的同类都叫我:不堪回首何安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废妃翻天,与魔共武

    废妃翻天,与魔共武

    穿越成因爱而死的废物三小姐。不娶她?谁稀罕!那一指血书刺了那渣男未婚夫的眼,让他看清楚,是谁嫌弃谁,是谁在毁婚。前世的杀手,黑暗的女王,又岂会平凡一生?看她负手天下,笑看苍穹也罢。她是那七个同样被人遗弃的废物的光,带领他们,一步一步走向云峰,那最神秘的的罗刹七鬼摘掉面具,天下为之震撼!七个强者经她手调教而出,命运?她命由己不由天!她是被封印的容器,他说,“你是为我而降生!”“笑话!”她笑,却与他共武,问鼎苍穹,要颠覆了这片大陆,魔将再次降临天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身边的女孩子都是虚拟偶像

    我身边的女孩子都是虚拟偶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虚拟角色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某一天,李名枫的青梅竹马东条秋叶,突然说要当虚拟偶像。为了帮助她完成梦想,他成为了虚拟偶像沁音的制作人。随着粉丝累积越来越多,然后这个本来只有一个人的虚拟偶像企划,成员变得越来越多。虽然社团开始发展壮大,可各种现实问题接踵而来,这些怀揣梦想的少年少女们,最后能否实现自己的梦想呢……
  • 薛定谔之猫

    薛定谔之猫

    据资料显示,中日战争中是没有关中国战俘的战俘营的,中国战俘都是直接杀了或者送去做苦力。唯一的战俘营在沈阳,只关押欧美战俘。故事发生在1940年初,抗战爆发三年以后,正是中日抗战拉锯期,以雷子为首的八名战俘成功逃出日军战俘营,进入了战俘营旁巨大的原始森林山脉。战俘怀着喜悦和对未知前途的忐忑,在森林中不断深入,可迎接他们的却是一系列诡异的遭遇:没有活物的环境;异常漫长的白昼与黑夜;沉满腐尸的水潭;潜伏在身边的吸血怪物;以及一个不应该出现在原始森林中,却又确实存在的神秘机构……战俘营伪军军官邵德带领几个日军士官和一个排的伪军紧随其后进入这片森林,所遭遇到的各种奇怪现象也接踵而来:与外界离奇地没了联系;士兵接二连三死亡并消失。而紧跟着战俘逃亡路线,越来越多不可以解释的疑团出现。在这追捕过程中,邵德发现整个战俘逃亡事件与三年前同样发生在战俘营的另一起事件竟惊人般的雷同!并近乎绝望地察觉到自己和这一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自己与正被追捕的战俘雷子,和三年前同样逃出战俘营的战俘曹正等人正在慢慢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