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56000000079

第79章 怎样看待衡水中学这样的“超级学校”的存在?

一、衡中的定位

毫无疑问,衡水中学是一所超级学校。在河北省内,他是第一。在全国范围内,他也能算得上前百。这样一所名校在中国其实很多,比他好的学校也很多。衡中能够成为话题级的学校的原因其实只有一个:严格意义上来说,它是一所县城中学。

如果河北省最好的学校是石家庄一中,那么大家自然会认为理所当然。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很多省份最好的学校基本上都在省城,直接以省会为名,什么附中,什么一中之类的。

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明白,和省城相比,县城的教育资源是要缺少很多的。举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我实习的学校叫东丰县二中,是吉林省辽源市东丰县最好的高中,基本上每年能稳定考两个清华北大。在我实习期间,该校最好的实验班平均成绩是领先普通班250分的(总分640分)。而实验班的成绩仅仅是辽源市五中普通班成绩。更残酷的是,辽源市五中实验班成绩还和吉林省最好的中学之一的东北师大附中差一大截。

什么是碾压,这就是碾压,现实有时候太残忍了。

我去实习的时候东丰县二中正在大力推广衡中模式,校领导带队前后组织了好几批骨干教师前往衡中学习取经。

对于无数的县城中学来说,衡中是神话。这些县城中学的领导层可以说时刻都在琢磨着衡水模式,并且希望能够将衡中模式复制过来。衡中的成功,让无数县城中学看到了希望,至少指出了一条路。

这个模式的意义在于,如何在教育资源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实现学校自身的发展和学生的教育培养。

在衡水中学成名之前,中国同样有两所现象级名校,湖北黄冈中学和江苏启东中学。不严格地说,还有两所是江苏泰兴洋思中学和山东杜郎口中学。当年这几所学校在教育界可以说是刮起了一股旋风,县城中学几乎顶礼膜拜。原因很简单,这几所学校也全都在存在于类似县城的地方,他们也可以算是县城中学。

北京人大附中好不好?答案毫无疑问。但是,人大附中的模式可以复制吗?不用我说,大家也都明白,并不可以。县里面中学根本不可能具备人大附中的资源和条件,即使严格如衡中,依然是不可与人大附中相比较的。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之前带的一个家教学生,他是东北师大附中的一个中等生,学习并不是很刻苦,作业很多也都是对付完成,并没有展现出一些特有的天分。就在前两天,他发微信消息给我,说他被韩国延世大学录取了。我随口问了他一下,他说像他这样的录取已经算班上差的了,他们班一多半的人比他拿到的offer好多了,在学校高考光荣榜上他恐怕要放在后面。

出于好奇,我查了一下韩国延世大学:根据泰晤士报(Q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2014年世界高校排名,延世大学位于世界第106位;亚洲高校排名第16位(北京大学第9位,清华大学第14位)。

我们再看新闻,当衡中每年还在为清华北大人数沾沾自喜的时候,省城的那些超级名校早就在比常青藤等国外名校学生数量了。

看看顶级名校的路数背后是什么?

衡中学生几乎零自由,精确到分钟的作息时间表,衡中学生花在作业考试上的时间几乎是那些省城名校的三倍之多。很多省城名校已经取消晚自习制度,没有节假日补课制度。各种学生社团,艺术节文化节,学生是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下去学习的。他们其中的很多人,甚至完全不用参加高考,对于他们来说,高考的压力几乎为零。

我曾经很偏激地说过一句话:在中国,你参加高考你就已经输了。

二、考试工厂?

在省城那些超级名校眼中,衡中是饱受鄙视的,他们戏称之为考试工厂,学生全都是考试机器。媒体也很乐于这么报道,七成网友不认可衡中模式,对衡中模式质疑的声音越来越大,但衡中依然是衡中,那个小小的衡水县城依然以衡中为核心。

原因也很简单,衡中别无选择,它们也是被逼出来的。

有些人弃之如敝履的东西,在他们眼中却是无上珍宝。

无数县城中学仰望衡中。要知道,很多县城中学,已经数十年甚至自恢复高考以来从来没出过一个清华北大。

中国很大,县城高中的情况如果不是在其中切身待过,恐怕很难理解。一个班级之中,大部分人全都来自县城下面的乡镇甚至村子里面,他们当年能够考入县城中学本身就是村子里面的骄傲。对于这些人来说,读书真的是改变他们命运的唯一途径。

我和县城中学的一些老师聊天,他们聊到一些学生都感动的哭出来。我当年读书的时候,是我们班的班长,我清楚的记得我们班有个小个子男生,名字叫周强,平时话并不多,我们都叫他小强哥。这哥们有天上早自习的时候忽然昏倒在了班级门口。之后我才知道,他竟然每天看书到凌晨三点,早上他没吃早饭,结果低血糖晕倒了。这事儿我替他瞒着班上所有人,因为他不想让班上其他人知道他如此刻苦,他害怕别人嘲笑他。他的成绩是班上倒数。

县城中学学生真的太苦了,他们真的除了自己努力,几乎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可以依靠凭借的东西。一个县举全县之力办一所高中,在这所高中中还要早早地分出实验班。在实验班之外的人,几乎全都是陪太子读书,重点本科基本上已经与他们无缘了。

谁都希望任何一个人都能成才,都能上一所更好的大学,都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现实却无比残酷。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让很多人在一开始就只能成为悲剧,成为牺牲品。

但悲哀的是,衡水中学不是那么好学的。

三、衡中的死结

我上一届有一个师兄,他毕业之后去了大名鼎鼎的衡水中学,等他再回来的时候,我们发现他已经憔悴不堪了。

作为一个教师,如果你问我去不去衡中,我的选择是拒绝。

很多人只看到了衡中对学生的管理严格,但却忽视了另外一点,那就是对教师的严密控制。衡中教师并不是河北省内最厉害的教师,他们很多人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上并没有什么突出之处。但有一点,我却可以肯定,他们是河北省内最负责任的老师。学生到了,他们也到了。学生起床了,他们也起床了。校方甚至对他们的婚配都有着严格建议,最好选择本校教师。

一个新教师,去了衡中,你将忙的可能都没时间谈恋爱。

无数县城中学学衡水中学,最后全都无疾而终,顶多学了个跑圈喊口号,跑圈带个单词书,画点做操之类的。

有些学校领导花大力气决定一切照搬衡中,连作息时间什么的全都一样。学生们没有崩溃,教师们先崩溃了。太难了,对教师们来说,这几乎是噩梦。学生们再苦再累,坚持三年也就过去了,但是对教师来说,这可是生活常态啊。

衡中能够实现做下去,一来因为传统,二来因为高福利。好的教学成绩和高考成绩,带来的是丰厚的绩效,是上万的月薪。

用我心中的偶像魏书生老师的话来说,教师也是人,他们根本不是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是什么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他们一样需要挣钱养家糊口。

县城中学留不住好教师,原因无他,工资太低。只要有点名气,他们还是会选择离开。人,有时候就是这么现实。

但是我有一个预言,衡中已经走向了一个死胡同,它已经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超级学校的崩溃往往只是一瞬而已,一如当年的黄冈启东。支撑衡中的唯一支点是高考成绩,然而他并不能保证他每一年都再创辉煌。一旦他的高考成绩没落下去,就是衡中分崩离析之时。

这几年,石家庄的学校正在缓慢崛起,衡中的危机时代恐怕就要来临了。但即使如此,他依然是一个奇迹。

四、我的一些废话

1、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之争的问题并不是关键,他们之间也不存在多么大的冲突,一如我们语文教学里面长谈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问题。我们不是要关注衡水中学的问题,至少在应试教育这一块他们的培养塑造是成功的。说衡水中学是高考工厂也好,**集中营也好,至少它让在其中就读的绝大部分学子最后有了一个较为满意的归宿。真正值得我们警惕和关注的是那些无论在应试教育还是在素质教育方面全都搞的一团糟的学校,他们很多时候真的在荒废学生青春。在中国,有无数的市重点高中,上千人的学校,每年高考重本录取人数甚至不过十人。学生在这样的学校,几乎没有接受到任何教育,无论是文化课还是身心培养。像我很长一段时间关注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当我真的看到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时候,我只能说这真的是一个噩梦,我几乎泪流满面,我看不到这群孩子的未来在那里,那根本不是学校。

在这儿向大家推荐一部电影:《十三棵泡桐》。在我们教育学中,很有名的一部影片。

2、不提高教师工资,永远无法吸引优秀人才留在教师行业,中国教育永无希望。人,唯有人,才能够改变一切现状。至少在目前的现实情况下,绝大部分教师是无法安心工作的,尤其是县城中学。在养老金改革之后,公立学校对教师的吸引力越来越小,可以预见越来越多的优秀教师人才会涌现私立学校。到那时,恐怕真的没人来教穷孩子们读书了。

3、还是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不求分配的绝对均匀,只要要让有些人能够看到希望,不是绝对的碾压。

同类推荐
  • 拾银录

    拾银录

    少女在继母家求生存,凭借毅力走上致富之路。(郭老师对不起,我木有侵犯姓名权的意思,新人随便起了个笔名,作品签约了笔名改不了????)
  • 她们绽放了我的青春

    她们绽放了我的青春

    如果没有在最好的时光遇见她们,我的青春必定是索然无味的,我这一生最大的幸运的就是这个如果仅仅只是如果……
  • 年少风华

    年少风华

    实不相瞒,这是我第一次写小说。简介什么的,我完全不会写,但又不得不写…既然如此,那我就只好厚着脸皮夸了:小说的核心是对人物命运的描述,以个体形象反映时代状貌。本人不是简单地从思想观念出发去编故事贴标签。而是通过写家庭、学校、社会对青少年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写他们生活中遭际的或大或小,或显或隐的变故,来展现部分青少年最真挚的内心,及他们的成长历程。这本小说结合本人20多年的生活经验,相当深入地描绘和刻画了近十年中国社会高速发展对青少年生活的影响。其中充溢着青春期的各种躁动与不安、期盼与失望、抗争与无奈、理性与感性的小故事。本人将这些小故事串联起来,供各位了解和理解部分青少年的真实现状。本书具有颇高的认识意义和欣赏价值。总而言之,本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青春文学类小说。祝愿所有阅读《年少风华》的朋友们开心快乐!愿你们所有的付出都被温柔以待!最后温馨提示:目前改文中,更新不稳定,故事情节还在完善当中…建议完结后再看!
  • 散文随笔之晴天雨天

    散文随笔之晴天雨天

    睛天,你陪我看日出。雨天,我伴你采露珠。余生有你,不再孤单。
  • 她们怎样了

    她们怎样了

    那些年我跟她们生活在一起,她们为爱情放弃了一切,我为我的家人放弃了学业,放弃了爱情,努力的工作,努力的存钱,最后还是不得不抬头问苍天,“我这么努力的活着,为什么生活还要这样对待我们。”后来结婚了,二胎开放了,90后是生育的主力军,我们这一群人又怎样了……
热门推荐
  • 情思殇

    情思殇

    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枕一人幽梦,许一世倾城。写一字诀别。言一梦长眠。我倾尽一生,囚你无期······
  • 大元王朝1

    大元王朝1

    本书以严谨的治学态度,详细解读了元朝的历史,使成吉思汗、忽必烈、元顺帝、耶律楚材等历史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了今人的面前;将蒙古军西征、丘处机与成吉思汗以及蒙元历史上的各种历史事件娓娓道来。对于今人正确认识元朝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 无歌的城邦

    无歌的城邦

    这是一部都市题材批判现实主义长篇小说,这是一部城市草根奋斗史。作品以农村青年在海都奋斗拚搏的坎坷经历为线索,通过发生在他们之间辛酸而感人的故事,生动地描绘了一群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命运,表现了中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等城市边缘群体的艰辛、苦难与卑微,以及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幸福爱情的执着追求。揭示了打工群体在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与光怪陆离中所产生的灵与肉、人性与金钱、精神与物质以及城乡二元价值的激烈冲突,以及他们“留不住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生存尴尬和“城市人眼中的农民,农民眼中的城市人”的“模糊身份”,作品是一部真实展现当代中国城市边缘群体生存状态的现实图谱。
  • 科技难题我来解

    科技难题我来解

    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个时代的诞生,那就是宇航时代。该书一步一步告诉小读者们,人类是怎样开发宇宙的、又是怎样进入宇宙的?读者关心的很多重要问题在这里都有一个充分的讲述。书中既有科学原理的生动讲解,又综合运用图片、图标等具象形式加以表现,从而使读者直观、迅速、深刻地理解了作者所要传达的知识和理念。
  • 让男人乖乖听话:女王进化论

    让男人乖乖听话:女王进化论

    她,是有名的律师,黑色紧身西装,一步裙下双腿修长,外套一件米色双排扣军装式风衣。记住,请叫她女王,这个称号非她莫属。女王是怎么炼成的?普通女生要经历懵懂初开——少女梦幻——惨遭欺骗——自欺欺人——恍然大悟——发愤图强——自我升华直到最后到达终点。感情,今天是虚幻的人间,明天是地狱,后天可能会是天堂。但是大部分人死在明天。什么?你问我怎么才能到达天堂?眉毛挑一挑,很简单啊。变成女王就可以!
  •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世界名著心理分析案例集

    本书从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度去分析了二十四位文学大师们笔下所描写的人物,以人物的个性经历和问题行为特征来表现人生的百相,形象生动、有血有肉。心理学工作者可以从中窥视到人性的丰富和复杂与多样,对心理咨询工作将起到不可估量非常重要的指导的作用。
  • 被你温柔以待的时光

    被你温柔以待的时光

    从来没有喜欢过谁,也没想过会喜欢谁,母胎solo多年,对恋爱也是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谁曾想,遇到喜欢的人还暗恋了多年,而这份爱恋竟然占据了她接下来的人生?!纪学妹:易学长,我。。我期饭你。易学长:。。。你说的哪国语言?纪学妹:算,算了。易学长:纪冉,乖,再说一遍。他抬起手摸了摸她的脑袋。纪学妹:我。。我。。我xi。huan你。说完扭头就跑走了,只剩他一人在原地。易崇言看着落荒而逃的纪冉,抿嘴偷笑。这个笨蛋,哪有人告完白就直接跑掉的?微风轻扬,暖阳初上,关于你的记忆扔在持续放映,这场爱恋依旧那么甜。
  • 龙珠之从下级战士开始

    龙珠之从下级战士开始

    重写小说中慢热/私货颇多/主角很苟/细节向/与空气斗智斗勇,慎点当然如有建议也请随意提出,感谢观看。————艾纪732年,在行星贝吉塔上的战斗民族们为天赋异禀的贝吉塔王子诞生而欢呼时,没多少人注意到,另外一位资质平平的塞亚婴儿身体中,闯入了一个来自现代地球的人类灵魂。“五年后的艾纪737年,贝吉塔星就会被弗利沙摧毁...我必须要活下去!”
  • 我的小狼狗每天都在闹CP

    我的小狼狗每天都在闹CP

    霸道女总裁和娱乐圈小奶狗,爽文,前期专宠小奶狗,后期背景强大小奶狗翻身反宠…“等等,你是谁,你不是我那奶香的小朋友了……”“乖,到小哥哥的怀里来…”真是一招不慎入狼圈啊!!
  • 穿梁祝做女夫子

    穿梁祝做女夫子

    一个饿死鬼投了胎,一次家族聚会上,知道自己有个叫“祝英台”的堂姐。一次求学认识了梁山伯,马文才等人。这是“梁祝”?不,不,这是架空。初见她以为这真的是“梁祝”,没办法,这里发生的一些事,让她只能这样想。本来她觉得只要在尼山书院好好学习,待到学成之后,她回家做一个小夫子就很满足了。可是这悲剧真的上演,她,可以不管吗?此文纯属作者脑补,“梁祝”爱好者勿喷,请各位做好入坑准备,跳不跳坑随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