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75300000001

第1章

来源:《芳草·文学杂志》2012年第06期

栏目:中篇小说

四十六路车又晚点了,李丹急匆匆下车,可是前面拐角处的七十二路车已经启动,她朝前跑了几步停下了,眼睁睁地看着七十二路车转过路口不见了,气得她直跺脚。又得在这儿等至少四十五分钟了,李丹不无气恼地想。天渐渐黑下来,路灯亮了,照着形只影单的李丹和她身后那根孤零零的路牌杆,眼前的大街上,除了川流不息的车流外看不到一个人影。李丹想起自己在国内等公共汽车时的情景:站牌周围是人头涌动,人声喧哗,只见一辆接一辆的车鱼贯而来,往往是车还没有完全停稳,人们就一窝蜂地涌了上去,车门关闭时,经常有人被夹在两扇门之间,这时售票员就会大声吆喝,让大家往里面挤一挤,再往里挤一挤,让被夹在车门中的人得以挤进车里。李丹想起一幅有关挤车的漫画,那上面画的是一个男子被夹在公交车两扇车门之间,男子的上身在车内,但大腿以下部分则被夹在了车门外,叫人忍俊不禁的是,被夹的男子居然还挥舞着一只胳膊,手里拿着一张钞票,冲着售票员在叫:“我打半票……”想起那幅漫画,李丹嘴角一动,忍不住笑起来。她想,住在这个城市的人是绝对想象不出国内那种挤公交车的壮烈场面。这里乘公共汽车的人那么少,她每次坐车都看见车上有不少空座位。来到美国这个中西部城市后,李丹确实好好享受了一番坐公交车的宽松和自在,那种居高临下俯视周边风景的闲情逸致,可时间一长,每天都会见到的风景就变得单调起来,而等车的孤独和烦恼,则叫她越来越难以忍受了。李丹每天上下班都要在这里转车,多数时候就是她独自一人在等车,如果她乘坐的四十六路车能准点到达这里的话,她下车后等上大约五分钟就可以转乘七十二路车,二十来分钟就可以到家了,可问题是四十六路车经常晚点,一旦车子晚点,她就会错过接下来要转的那趟七十二路车,七十二路车四十五分钟才来一趟,她就得在这里等上四十五分钟。天完全黑了下来,风越来越大,几乎吹得她喘不过气来,她裹紧了身上的风衣,看着那一团团流火般飞快扑过来又闪过去的车灯,李丹心里拿定了主意,她无论如何要买一辆车,无论如何她也不愿意再坐公共汽车上班了,她要开车上班。

回到公寓,李丹顾不上做晚饭,拿起话筒,坐在沙发上给国内的男朋友沈平打电话,她要和沈平说买车的事。那边沈平很快就接了电话,说话的声音压得低低的,听出是李丹,他有些诧异,连忙问李丹有什么事?也难怪,就在九小时前他们才通过电话,两人在电话里缠缠绵绵聊了很久。由于时差,美国的早晨正好是中国的晚上,李丹一般都选择在她早上上班之前给沈平打电话,那个时候,沈平一天的工作和应酬也差不多接近了尾声,能腾出一大段时间来和她煲电话粥。李丹放低声音问他是不是正在开会?沈平说是在开会,会议才开始,例行的总结报告而已,不重要。随后,他说话的声音提高了,说他现在已经出了会场。

李丹对他说了想买车的事,抱怨说,“以前在国内坐公交车那个挤呀叫人难受,受不了,可现在在这儿,孤零零一个人等车也是一件很烦人的事,还好现在还不到冬天,外边不冷,要是冬天就惨了,连个挡风的地方都没有,站在那儿等那么久,我还不冻成了冰棍。”

沈平听了不由得叹道:“想不到在美国没有车也是一件很受罪的事,让你吃了不少苦头,是应该买一辆车,我举双手赞成。”

李丹说:“倒没有那么严重,只是在这儿没有车确实不方便,想当初没有遇到林莉以前,周末去一趟中国超市买菜都要转几次车,回到公寓,两只胳膊都酸得抬不起来了。以前在国内时听人说在美国过日子没有车不行,我还不以为然,觉得人家是在夸大其词,现在到了美国,才知道还真是那么回事,难怪这里的人,无论是有钱人还是穷人,家家都有车。”

沈平说:“以后你要自己开车了,开车一定要小心,美国人开车速度快,一出车祸就是要人命的事,以前你坐公交车上下班,我还觉得挺放心的,坐公交车总比自己开车安全,今后你要开车上下班了,千万千万要小心,一定要注意安全。”

李丹说:“我就知道你不会放心我开车,所以来美国后也一直没跟你提买车的事,你放心好了,我开车肯定会小心的。”

李丹说,她发现美国的二手车还是很便宜的,质量也还不错,她告诉沈平,他们那里有个中国人只花了五百美元就买了一辆车,还是一辆日本Camry,一九九五年的车,她见过那辆车,看起来不是太旧,除了噪音大一些外,别的方面都还行。

沈平觉得,五百美元买一辆车虽然便宜,但他不会买这样便宜的车,他觉得太便宜的车让人不放心,没有安全感。他对李丹说,买车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千万不要图便宜买一辆性能不好的车。李丹说她知道,要买就要买一辆至少六成新的车。

待要结束通话时,李丹又想起一件事,她问沈平,“哎,你说我是去二手车行买车好呢,还是从私人手里买好?买私人的车要比在二手车行买车便宜不少呢,最少能节约一千美元,林莉的车就是从私人手里买的,挺不错的,我听她说,他先生是在网上找到有关车的信息,然后去人家车主家里买的车。”

沈平听她开口就是左一个便宜,右一个省钱的,开玩笑说他怎么觉得李丹到美国后变了,变成勤俭节约的模范了。

李丹听了,嗔道:“节约还不好呀,替你省钱,如果你是开银行的,我肯定会要你给我买一辆迈克赫(Maybach Landaulet)。”

沈平趁机讨好卖乖:“将来等我有了开银行的钱,我第一件事就是给你买车,开不开银行都是次要的。”

李丹听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沈平,你是不是嘴上涂了蜜,说大话也不脸红,反正不用兑现的。

两人笑过后,又回到买车的事。沈平说,买私人的车虽然好,但还是要有懂行的人帮忙看车才行。

李丹想了想说她可以找林莉的老公帮忙看车,他们都是热心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想到自己马上就要有车了,李丹不由得心花怒放,浮想联翩起来,她对沈平说:“平平,等我有了车,明年你来美国看我时,我就可以开车去机场接你了,我还可以带你到处玩,我们附近就有一个很不错的景区,属于国家公园,很大,有山,有水,还有好多野生动物,我还没有去过呢,我等你来,你来了我开车带你去那儿,你肯定会enjoy的,对了,那里还可以打猎,到时我们租两杆枪上山打猎,逮只野鹿尝尝。”李丹说得眉飞色舞,好像那就是明天的事。

沈平听了哈哈大笑起来:“丹,我还没想那么多,只要你每天开车能平安无事,我就心满意足了。”

李丹嘴噘了起来,不服气地说:“你什么意思嘛?不相信我会开得很好是不是?你就等着瞧吧,等你来美国,我就要让你看看我开车的技术,不会比你差。”

沈平赶紧改口,说:“当然,当然,我相信你肯定会开得好,起码比我强,不过,学车也要有个过程,得慢慢来,不能着急,安全第一是不是?”

“这还差不多,”李丹笑起来,撒娇道,“我不就是想让你来美国玩得高兴嘛,你还不领人家的情。”

沈平在国内一家中型IT公司做总经理助理。李丹和沈平的认识纯属偶然,也可以说是一种缘分。那时,李丹还在广南大学读研究生。一个星期六的晚上,沈平被介绍人领进了李丹的宿舍,不过,他们不是冲着李丹来的,他们找的是李丹的室友,一个叫袁小明的女孩。沈平和介绍人来时,李丹并不在宿舍里,她去火车站接她的一位大学时代的好友去了。那天晚上李丹原本是不打算回宿舍了,她和好友约好一起去桔洲娱乐城玩一个晚上。李丹到了火车站才知道好友坐的那趟火车晚点四个多小时,她于是返校回了宿舍。李丹回宿舍时,沈平他们还没有走,袁小明介绍了沈平,说他是本校理工学院计算机系的博士研究生,几个人说了一会儿话,袁小明就和沈平他们出去了。大约一周后,沈平来宿舍找袁小明,偏巧袁小明不在,只有李丹一人在宿舍,正在电脑上做图表。李丹对沈平说袁小明去市图书馆查资料去了,她打袁小明手机,却听到对面床上有声音,原来袁小明把手机落在宿舍了。李丹看看桌上的钟,问沈平要不要等一会,说袁小明很快就会回来,沈平说他就等一会。李丹给他泡了一杯茶。李丹本来是想继续做图表的,可又觉得不好意思把沈平晾在一边,她陪沈平聊了一会儿,时间不长,也就是十来分钟,袁小明回来了。那次具体和沈平都聊了什么,李丹不记得了,只是觉得两人似乎还谈得来,李丹对沈平的印象也不错。沈平第三次来时,正好袁小明去她姐姐家了。李丹看着再次扑空的沈平,有些不解了,她扑闪着一双月牙般的眼睛,问沈平:你找袁小明,怎么事先也不给她打个电话,看你们两人像捉迷藏似的?沈平有些窘迫,支吾了半天,才吞吞吐吐地告诉李丹,他不是来找袁小明的,他是来——是来——,后面的话他没有说完,可是他那双火辣辣的眼睛已经告诉了一切。李丹的脸霎时红了。

本来,他们是计划在李丹来美国前结婚的,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就在李丹接到去美国做博士后邀请信的那个星期天,沈平的父亲突然去世了。事情发生在前一天的傍晚,沈平的父亲吃过晚饭去公园散步,出门时不知怎么趔趄了一下,头磕在了门框上。当时,除了头上磕破了一点皮,渗出了一点血,磕破的地方有些痛外,沈平的父亲并没有其他异样的感觉,人很清醒,头也不晕。那天傍晚,沈父和往常一样,在公园里散了一会儿步,又看别人下了一会棋,然后回家。可是那天晚上睡到后半夜时,沈平的父亲突然大喊头痛,剧烈的头痛,很快便昏迷不醒,送到医院后没有抢救过来。医院的诊断是死于颅内出血。这事说起来真是谁也不相信,沈父那么健康的一个人,年纪也不算大,还不到六十,昨天还好好的,跟人有说有笑,今天人就没了,魂归西天了。沈平的家里顿时像塌了天似的。两个月后,李丹去了美国,由于沈平的老家有守孝的习俗,守孝期间儿子是不能结婚的,所以李丹去美国前,就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和沈平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李丹与沈平通完话,接着就把电话打到了林莉家里。

林莉是李丹的校友,来美国前,她们并不认识。那天,她们在一家中国超市门口相遇,两人你看我,我看你,彼此都觉得很面熟,最后还是林莉脱口而出:“你是广南大学的吧?我在学校里见过你。”

李丹也想起来了:“我说怎么看着你就觉得面熟,原来你也是广南大学的。”两人顿时一阵欢呼,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抱在了一起,好不亲热。自那以后,每到周末,林莉两口子就会开车来接李丹一起去商场购物。

电话打过去,林莉接的电话,说话时嘴里还有东西没有咽下去,声音嗡嗡地有些吐词不清。

李丹问林莉是不是在吃晚饭,林莉说是,问她有什么事。李丹不想打搅他们吃晚饭,对林莉说她等会再打过来。

林莉连忙说:“不碍事的,你打电话肯定有事,说吧,有什么事?”听李丹说要买车,林莉咽下嘴里的东西,大惊小怪地叫起来:“哟,我说太阳从西边起来了,你怎么想起买车了?不想坐公共汽车兜风了?”

李丹被她说得笑起来:“亏你想得出来,坐公共汽车兜什么风,其实我早就想学开车了,还是自己开车方便。”

林莉说:“就是嘛,坐公共汽车哪有开车自在,说说,你打算买辆什么样的车?”

李丹说:“我就是想听你和明浩的主意,我对买车的事一窍不通,想请你们帮忙看车。”

“没问题,”林莉回答得干脆利索,回头对她老公说,“明浩,李丹说她想买车,你过来和她说说。”

李丹在电话里忙说不急,等他们吃完饭后再说,她过一会儿再打过来。

林莉说:“明浩早吃完了,他吃饭快,正在那儿剔牙呢,就叫他来跟你说吧。”李丹和明浩在电话上又聊了好一会,李丹问了他一些有关买车的问题,明浩很热心,对李丹提的问题都做了详尽的回答,倾其所有将他买车的经验告诉李丹。待李丹放下电话时,才觉得自己已是饥肠辘辘了。

同类推荐
  • 索玛花开

    索玛花开

    大凉山深处的彝族女教师尔古尔哈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却在风华正茂的年纪遭遇一系列打击,丈夫去世、学校撤销、婆婆重病、孩子面临辍学……她不得不负起整个家庭的生活,背井离乡,到南方某大都市打工。在异乡,尔古尔哈忍受着生活的不便和对家乡的思念,努力拼搏,做手工、扛水泥,希望婆婆和孩子能过上好日子。但随即婆婆病危和女儿受伤,让她的精神几乎崩溃。在这样的情况下,尔古尔哈凭着自己心中的信念和对生活的憧憬,咬着牙齿面对一件件闹心的事情和生活的难关。终于,她凭借自己的坚强和善良,在一群真正的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在南方创出了一片天,成为生活的强者。
  •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

    《女孩和三文鱼》是“郁达夫小说奖”陈河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包括了中短篇小说《西尼罗症》《女孩和三文鱼》《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水边的舞鞋》《怡保之夜》《南方兵营》《猹》。《女孩和三文鱼》讲述了一个发生在西雅图的华人女孩被绑架遇害的故事。《黑白电影里的城市》描写了20世纪末进入阿尔巴尼亚的中国药品经销商和一个当地女药剂师的情爱故事。《西尼罗症》发生在主人公买房后得知神秘的女邻居患有西尼罗症,在湖边休养,但一直没有见到过女邻居,直到在湖边看到一个流血的妇人,后来女邻居死去,湖边妇人也神秘不见,而主人公发现自己也患上了西尼罗症……
  • 青蛙搬家

    青蛙搬家

    拉勾就拉勾,叫铃子伸出手。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变。我俩大声念着,两只青蛙大概被我们吓着了,它们噗地一声蹬着腿游到塘的另一边去了。我和叫铃子同时念起了另一句话:大雨大雨就要下,青蛙青蛙快搬家。大雨大雨就要下,青蛙青蛙快搬家……
  • 镶嵌

    镶嵌

    伊小小得知麦医生将与她们一起生活后,出现长久的沉默。她望望墙壁又望望窗外,窗外明亮的日光刺得她眼泪流了出来。伊小小十分表演化地用手指沾沾眼角,弓着背,走进自己房间。仕红知道,自己又要被女儿咒上一两个小时,什么离家后再不回来,什么仕红老死她也不管她。这样的咒骂已经延续很多年,话里不夹带生殖器已经让仕红知足了,她养的孩子至少比她爸文明点儿,这已经足对前夫的胜利了。仕红没作声。
  • 新华书店:我们的岁月

    新华书店:我们的岁月

    新华书店成立于1937年,即将迎来80岁生日。几十年来,新华书店售书无数,却没有一部正面表现新华书店人的文学作品问世。本书作者王钧在新华书店工作20多年,对新华书店有着深切的认知和深厚的感情,他潜心多年写就这部正面表现新华书店人工作、生活的长篇小说,塑造了以严立新、曾琬珍为代表的两三代新华书店人,热爱图书发行事业,为新华书店的健康发展呕心沥血的奋斗生涯,以及他们与跌宕起伏的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生命历程。本书时间跨度大而脉络清晰,人物众多而形象鲜活,故事生动而细节丰实,新华书店的“庐山真面目”尽现眼前。其中围绕一部神秘善本古籍引发数个命案的情节,如一条埋在暗处而闪闪发光的珠链,既令人好奇牵挂,又令人为其不祥的宿命唏嘘不已。
热门推荐
  • 摩根传

    摩根传

    一提起摩根这个姓氏,全世界都会为之震荡。1837年的时候,一位从美国来的商人乔治·皮博迪来到英国敦伦,开办了一家商号。16年后,另一个名叫朱尼厄斯的美国小伙子成为了皮博迪的合伙人。10年之后,年轻人将这个商号更名为自己的姓氏——摩根,从此这个姓氏为世人所熟知。
  • 她是小祖宗呀

    她是小祖宗呀

    顾乔遇见祁泽的那刻,心里只有三个字:一辈子。她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拦在他身前,用着自认为甜美的声音告白:“你落东西了!”祁泽不解:“什么东西?”“我的心呀!”那时,向来不爱笑的男人笑了。从此,祁泽去哪,她便跟着去哪。
  • 火影之止戈

    火影之止戈

    穿越成了千手绳树,本来以为能过影三代的幸福生活,却逐渐发现变成了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身为一个没看过火影的普通人,又如何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忍界中活下来呢?
  • 布鲁克林有棵树

    布鲁克林有棵树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二十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是一片宁静的乐土,而在这里,一颗本应无忧无虑的幼小心灵却要被迫去面对艰辛的生活,体味成长过程中的无奈百味:母亲偏爱她的弟弟,父亲深爱她却英年早逝,家境清贫,在学校饱受轻鄙……面对如此坎坷人生,她也曾苦闷、忧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人生的另一扇大门终于为她打开。
  • 宇宙大至尊

    宇宙大至尊

    【燃血新书《万族帝尊》,欢迎收藏阅读!】地球崛起,亿万星球,无数种族,宇宙争霸!本书完美融合了末世,都市,玄幻,科技,修仙,内容无限精彩!主角得到神秘宇宙神图,一开始就是华夏强者……华夏强者,隐秘势力,神话传说,超级地球人,变形金刚,大宇宙力量,银河圣地,星河大帝,宇宙国度……波澜壮阔的大宇宙史诗篇章由地球展开,让主角带你一起征服宇宙星辰大海!【注.本书以大宇宙为背景,格局超级宏大!】【宇宙大至尊~银河圣地,两千人大群号码:553096992,里面有很多恐怖强大的地球人,加入银河圣地可以第一时间和作者交流!】
  • 皇帝的新衣(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皇帝的新衣(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三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我有 所念人,隔在 远远乡

    畅销书作者张其姝深情书写古代奇女子的芳颜傲骨与爱恨情愁:她们隐在深闺,却声名在外,上官婉儿、柳如是、唐婉、苏小小、卫子夫……纵有芳颜傲骨、聪慧过人,但生逢乱世、所托非人,注定深情漂泊。而满腹才情,又让她们有着遗世而独立的一生。以“念”为主题,引发情感共鸣:无论是古代奇女子,还是当下芸芸众生如你我,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份曾经得到却最终失去,或者此刻热恋却分割两地的情感?忆起来无论是遗憾叹息,还是甜腻欣喜,都是真心付出。你内心深处,是否也有一个人,想对他说:“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每篇文末都有“微疗愈”:在每篇的文末,作者对古代奇女子的情感做了进一步解读和总结,深情付出后,情感无古今,让人深思的同时,更看到真实的自己。
  • 豌豆射手在斗罗

    豌豆射手在斗罗

    title:豌豆射手在斗罗----初期单挑十大凶兽不落下风?迎娶魂兽的梦想帝皇瑞兽三眼金猊?这些都是不可能的,豌豆射手怎么在斗罗大陆生存啊!!!
  • 皇家学院:恋上倔强小公主

    皇家学院:恋上倔强小公主

    她,十足的活力宝宝,趁着哥哥崔圣骐去外国的空当,假扮其混进玛斐学院。她的出现就像一颗炸向玛斐学院的导弹,掀起轩然大波,卷起浓浓硝烟,只是没想到,有魔女之称的她也会有被镇压的时候!不!她要反抗反抗反抗。孔孔!!史上最无敌的崔艾丝要反击了,恶魔们,臣服吧!
  • 走向都市的女人

    走向都市的女人

    这本书是从1977年写起,时间跨度达30多年,以一个农村女孩多多从偏远小山村到繁华大都市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串起了一连串的大事件。同时穿插了各地城乡的风情民俗。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人物身边及中国城乡之间的巨大变化。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情节曲折,弘扬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旋律,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女孩励志成材的故事,也营造了美好的文学意象,书写了一部新时代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