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885600000001

第1章 我的名字叫玉溪(1)

来源:《西湖》2017年第12期

栏目:实力

题记:

燕雀不知鸿鹄,却是秋日同窗

在宿命的丛林

你变成我,我变成你。

——陈先发《天柱山南麓》

我的名字叫玉溪,是我妈取的。我只记得小时候幼儿园金发碧眼的阿姨总是叫不对我的名字,“Yuxi.”她们看着我,舌头都绕在一起了,还是不会念那个“X”。我问妈妈为什么给我取一个这么难念的名字。

“因为你是中国人啊。这是个中国名字。”

“可是Maggie为什么叫Maggie?”

Maggie是我的邻居,她也是黑眼睛黑头发的中国人。

“嗯,那你要问她的爸爸妈妈。你不觉得你的名字很特别吗?玉的意思是Jade,溪的意思是creek。A creek full of Jade,多美。”

我一点也不觉得我的名字美,可是我似乎也没有选择。

我上小学的时候,总是有人问我:“How do you pronounce your name?”然后我就告诉他们:“Yu-shing.”——这是我能想到最接近拼音的读音了。“What a pretty name!”她们,一般是金发碧眼的女人,说的时候都是满脸的真诚,我终于慢慢相信大约我的名字是美的。

我开始上中文学校的时候,有一个小眼睛的中文老师问我:“你叫玉溪?你爸爸喜欢抽烟吗?”

“我不知道。我爸爸不跟我们住。我妈妈是个单亲妈妈。”

“噢。”小眼睛摸了摸我的头,不再说什么。下课了,妈妈来接我。“Mommy,我爸爸抽烟吗?”我妈妈在开车,我能觉到她稍稍颤了颤。

“为什么问这个问题?”

“因为我们中文老师问我这个问题。”

“嗯,他抽烟。”

我不再多问,我妈妈说我刚生出来他们就离了婚。我出生在洛杉矶,我妈妈那时还是个留学生,一个人又念书又照顾我,其间的辛劳,妈妈从来不提。好在那时有外公外婆从中国来帮忙。我外婆说我小时候可好带了,他们每天带着我去小公园玩,我一个人安安静静地挖沙子。我外公外婆和周围一些也是来探亲的爷爷奶奶说话。那时候,从中国来探亲的父母还不多,所幸洛杉矶是个大城市,中国人还多一点。外公外婆和他们见了面就是不停地说话,把憋了一肚子的话一股脑倒空。也是,好不容易找到人可以痛痛快快地说中文,他们高兴。

我记性好,我能记得小时候的很多事。我记得我六岁那年我妈妈带着我回中国。飞机到了北京,我妈妈在机场的洗手间里又描眉毛又涂口红,她平常很少化妆。我站在旁边安静地看着她,妈妈看一眼我,又看一眼镜子里的自己,问我:“妈妈好看吗?”“好看。”可是我觉得她不化妆的样子更好看。大概每个孩子心中妈妈都是好看的,可是我妈妈是真的好看。她眼睛不大,弯弯的,亮亮的,长头发黑黑的。她笑起来会有两个酒窝,只是她不怎么爱笑。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我爸爸。他到机场接我们。他好像等了很久,站在那,脸上有一丝疲惫。他中等个子,眼睛不大,戴着眼镜,很斯文的样子。他看起来比我妈妈大不少。他走过来,把我妈妈的皮箱接过来,“这么重,里面装着石头吗?”他笑着说。我看见他摸了摸我妈妈的头发。妈妈便很羞涩地笑,她一笑,两个酒窝就出来了。妈妈把我拉过来:“玉溪,叫爸爸。”我抬头看了看那个人,居然没有觉得特别陌生,我小声地叫了声:“爸爸。”他摸了摸我的头发,很仔细地看了看我,说:“她长得像我姥姥。”我心里想问,“姥姥是什么人?”可是我没敢问。我闻到他身上有一种味道,有点刺鼻。我一个人走在前头,我爸爸和我妈妈走在后面,我隐约听到我妈妈说:“这孩子认生。”

我们一起坐出租车去酒店,我坐在妈妈左边,我妈妈坐中间,我爸爸坐在我妈妈右边。车子里我们都不说话,我静静地看着窗外的车水马龙。酒店在北京东面,周围有许多高楼,那么高,我使劲抬着头都看不到顶。我们一起到酒店大厅,酒店的人问我们,你们三位入住吗,我妈妈说:“就我们两个,他只是一个朋友。”我们三个到了房间,我倒头就睡了。我起来的时候,天已经大亮。我没有看见我爸爸,我问妈妈:“那个叔叔呢?”

“什么叔叔,那是你爸爸。他回家了。”

“他有自己的家吗?”

“是啊。”

“噢。你们为什么要离婚?”

我妈妈便不再作声,看着大落地窗好像在想心事。第二天,我妈妈带着我去儿童剧院看演出,《白雪公主》,舞台布景很美,我看得眼睛一动也不动,散了场,还盯着舞台看。可是戏里面居然没有王子,是七个小矮人最后把白雪公主感动得醒了过来。我跟妈妈说:“可是我看的书里都有王子。”“没有王子,日子也得照过啊,我们平常没有爸爸,不也一样过吗?”我想想也是,平常没有爸爸,妈妈什么都会做,她会换机油,会换轮胎,她还把我的自行车修好了。有一次,妈妈还把车库的水泥地面弄成小石子地面,这可是个不小的工程。

第二天晚上,爸爸又来我们房间了。这回我不困了,我看电视里的卡通片,我爸爸和我妈妈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我爸爸还问了好多我上学的事。他还出了几道数学题,我很快做出来了,他很高兴,跟我妈说:“这孩子聪明,像你。”我妈说:“像你吧。”他们倒是都挺谦虚。我后来就睡了,他们都以为我睡了,我其实没有睡皮实,我看见我妈妈搂着我爸爸的腰,从我爸爸兜里掏出一包烟,我妈妈说:“还是抽这个牌子的烟啊。”“嗯,习惯了这个牌子。”然后我就又睡了,我醒来的时候我爸爸又不见了。

我们从北京飞到南方外婆家。外公高兴地叫我小香蕉。他老说我是小美国佬,外面是黄的,里面是白的。我问我妈妈:“我到底是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都是啊,一个人可以同时是两种人呢。”

“那我要爱哪个国家?”

“都爱啊,就好比一个人可以同时爱两个人的。”

我不同意我妈妈的说法,总有一个最爱吧。我喜欢外公家,因为我不需要做作业,还可以和表哥表姐玩。可是他们都有爸爸,我跟妈妈说,“你和爸爸再结一次婚吧,这样爸爸就回来了。”我妈妈叹了口气,笑了笑,又不作声了。我不喜欢她这样,每次我问她什么,她不想回答,就沉默,我不喜欢沉默的她。

我们再从北京回美国的时候,就没有再见到我爸爸了。上飞机的那天,妈妈好像一直都在盼着什么,我知道她是盼着爸爸来,可是他没有来。飞机起飞的时候,我看见妈妈看着窗外流泪,我问妈妈:“妈妈你怎么哭了?”我妈妈又不作声了。

我妈妈回来后一直都不高兴。这样过了些日子,有一天,她很认真地问我:“玉溪,妈妈再给你找个爸爸好吗?”

“是原来那个爸爸吗?”

“不是。”

“那我不要了。”

妈妈又不作声了。我赶紧说:“那你找吧。”

妈妈抱住我,“玉溪真乖。”

又过了些日子,我妈妈就把斯蒂文正式请到家里。他是个美国人,个子很高大。他给我买了个书包,可是我不太喜欢他的味道,我好像更喜欢北京的那个爸爸的味道,可是那是什么味道呢?

我妈妈终于还是和斯蒂文住在一起了。斯蒂文是个有趣的人,他喜欢看电影,喜欢看David Letterman的脱口秀。我和他关系不错,可是我妈妈好像没有特别喜欢他。他们的关系是我外婆外公搬过来后开始恶化的。其实起因是个很小的事,剩菜剩饭。外公外婆从来都是节俭,剩菜剩饭都要放冰箱里,可是斯蒂文不喜欢,有一次他把我外婆熬了半天的一锅牛腩倒了。我外婆气得不行,说他不知道国内牛肉有多贵吗,这么糟蹋粮食怎么可以。其实这些都是小事,我觉得其实主要是我妈妈不喜欢斯蒂文了。她又嫌我外婆嘴碎,就让斯蒂文先搬出去住,结果他这一搬就没再搬回来了。我妈后来又找了几个男朋友,但是没有一个长久。有几次她问我:“还记得爸爸吗?”我说记得。

“你喜欢爸爸吗?”

“喜欢。”

她就很高兴的样子,我觉得她还是记挂着我爸爸。我猜她其实不想离婚的,难道是我爸爸喜欢上别的人了?

我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和我妈去一家中餐馆吃饭,碰到个熟人。她的女儿刚被哈佛录取,她眉飞色舞地说起她的女儿,然后说:“加油,你们家玉溪从小就是小神童,将来也是要上哈佛的呢。”妈妈笑着说:“那不成的,玉溪比你家闺女差远了。”但是那个女人的话好像是个魔咒,我妈从那以后就开始管我管得很严。她不许我去朋友家过夜,不许我12点以后回家。有一次,我做一个社区项目很晚回,有一个美国男生送我回来。她盯着那个人看了半天,我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

“他有抽烟,你知道吗?”那个男孩走了以后,她说。

“你怎么知道?你又不抽。”

“我知道的,相信我。”

“抽烟怎么了,还有人吸毒呢。”

她不说话,盯着我看。我回到自己房间,把门砰的一声关上。

她还自作主张给我找了写作的家教。我那天故意装傻,和那个上课的老师斗气,叉着手,不言语,只是点头。老师是个明白人,看看我,又看看我妈。“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小时候多乖。有一次你还说要一辈子保护我。”老师走了以后,我妈说。“你以前也不是这样的。我14岁了,我有我的自由。”我和她顶起来。她看着我,眼睛里有一种忧郁,我受不了她这种眼神,我走了出去。我给我的好朋友Iris打电话。我和她一起去海边骑自行车。“单身妈妈都这样神经兮兮的,你知道吗,我姑妈就是,我姑父死得早,我的堂兄弟都受不了他妈,没办法的。”我点点头,可是我还是很苦恼,我心里是爱她的,她一个人不容易,又做妈妈,又做爸爸。可是我还是盼着早点毕业,离我妈越远越好。

我们还是这样频繁地吵架,斗嘴。那几年我们的关系糟到不能再糟。十二年级的一个夏天的晚上,我在忙着弄申请材料,下楼喝水。我从我妈房间经过的时候,闻到了一种遥远的味道。我看见我妈站在窗口,背对着我,她穿着个黑色的吊带小衫,头发蓬乱,手里拿着根烟——原来她一直抽烟,只是在晚上,只是背着我。她一定是怕我看到。我慌慌张张回到自己房间,水也不喝了,生怕她知道我知道了。我躺在床上,喉咙发涩,心里涌起一阵悲凉。我像是突然触摸到妈妈的苦寂和伤怀。在人前,她是个能干沉静的人,好像什么都能搞定,但是只有在这样的黑夜里,她心底的脆弱才一点点浮出来,那轻烟里飘着的是她排解不开的愁苦。我突然就难过地哭了,我小声地啜泣着,生怕屋外的妈妈听到。

我开始慢慢控制自己,每次要和她吵起来的时候,我就开始沉默,如她一样的沉默。我终于熬到了毕业,我没能上哈佛,我上了纽约大学。不过我妈还是很高兴。我高中毕业典礼的那天我妈哭了,我很少看到她哭。她是个那么坚强的人。我说:“妈妈,我会经常和你联系的。”我妈倒笑了:“不是,我只是羡慕你,18岁,多好的年纪,我想起了我自己的18岁。好遥远啊。”我知道她18岁在北京一个有名的大学上学。她曾经带我去过那个学校,的确很美,可是我不明白学校为什么围着高高的围墙。

我去上大学之前我妈给了我一个玉坠,是一块翡翠玉的小老鼠。“这是你爸爸送给你的,你戴着,能保佑你。”我轻轻地拥抱了我妈,“你多保重,少抽点烟。”我妈抱着我,良久也不说话。

我大一的暑假做实习,在华尔街有名的投资银行高盛。我是在那碰到王展的。他是我的小老板,是个有趣的人,也聪明。他在国内念了本科,还工作了好几年,在哥伦比亚念了MBA后进的这家公司。那一阵我们经常加班,都待到好晚,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吃个宵夜,或是一起坐地铁回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总是不由自主地看着他办公室的光亮,加班似乎也没那么累了。

那天中午,我出去匆匆买了一份三明治,准备接着干活,正巧在楼前看到王展。他侧着身子,眯着眼,手里有一根烟。他抽烟,和我妈一样,是个抽烟的人。我心里有涟漪泛起,在他抬头看天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的心沦陷了。我连忙上了楼,坐在电脑前,却是什么都想不清楚。王展终于上了楼,他从我的Cubicle前经过时,我闻到了他身上一股轻渺的烟味,我的目光一直追随着他的身影,直到他进入自己的办公室。我的目光又回到自己的电脑上,但是我还是什么都想不清楚,我长长地叹了口气。

我到处搜有关王展的信息,我从脸书上搜到了一张他的相片,那时的他还很年轻,清峻的脸,还是个学生样,我盯着他的相片看了好久。我知道大陆来的都在用微信。妈妈在用那个,她那时候要加我,我也只好注册了一个微信号,但是极少用,现在突然就想起来这个,可是怎好意思直接问王展要他的微信号?

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王展的手机号,组里前一阵在赶一个项目,王展给了我们他的手机号以备急用。我灵光一现,在微信里加了他的号码,果然显示了一个头像,头像是一棵大榕树,浓郁的墨绿色树冠,我看了半天也看不出个所以然,也许本来就没有一个所以然。我没敢发出好友邀请,把手机扔到一边,又看着苹果机的屏幕发呆。

同类推荐
  • 古玩店连环案

    古玩店连环案

    清道光十年夏日里的一天深夜,辽西小城临溟(今辽宁盘锦)被笼罩在疾风骤雨之中。已是夤夜时分,县城正街老字号古玩店裕星斋的后院里突然传出一个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嚎声:“老爷,狠心的,你走了,撇下我们孤儿寡母,让我们以后可怎么活呀!”这哭嚎的女人不是别人,正是裕福星老板刘凤桐的夫人,绰号“赛虞姬”的范十一娘。提起裕福星的老板刘凤桐,在当时的临溟县可是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刘凤桐的祖父刘益三是乾隆、嘉庆年间翰林院的编修,曾参与主编《四库全书》,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后来患绝症病死在京城。
  • 你在风声尽头

    你在风声尽头

    顾昼紧紧地攒着照片,面无表情地扫视了一眼人群,然后绕过士兵和大厅的女孩们,缓慢地沿着走廊往里面走去。这时,许多人都听见动静,迎面从他身侧跑过去。人很多,哄闹着挤在一块,他的伤口被撞得裂开来,白色的纱布上全是血,滴在地上。他站着没动,专注地看着前方。身后的人顺着他的手臂,缓慢地握住他的手:“先生,你在找人?”在他做出反应之前,她从身后走到了他面前,眉眼弯弯地仰起头看他,“是在找我吗?”顾昼手中的照片滑落在地上。漫长的对视,很久很久都没让他们彼此从对方眼中走出来。
  • 进退失据

    进退失据

    高阳家的屋里有一个很大的炉子,火很旺。一个铁锅里炖着红烧肉,放了土豆、花椒、大茴香和小尖椒,酽酽的红油汤因为温度不够,散漂着僵僵的油皮,再烧那么一点点汤就滚开了,得再有一点点火。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汤锅被端来端去的,总开不了。范中原就在屋子的另一端,和什么人高谈阔论,慷慨激昂的语调很响地传到岳月耳朵里,却看不见他的人。岳月的注意力都在那口锅上,高阳家住的房子,狭窄而拥挤,炉子周围堆满了东西,岳月焦急地想把那口锅放在炉火上,炉火却总被别的东西占着,总放不上……就被铃声惊醒了。
  • 被轻蔑的英雄

    被轻蔑的英雄

    耿禹最不愿意开会了。原因有两点,第一点,他认为领导虽然话讲得铿锵有力,但落实起来却是另外一码事了;再一点就是,开会还得穿警服。他今年四十七岁了,还扛着三级警督的警衔,与同龄人相比,不免自惭形秽。这天早晨耿禹刚进办公室,搭档丁毅便对他说:“祁大队说九点钟到党政办公中心开会。”耿禹问:“开什么会?”“新来的副市长兼公安局局长郑正义主持召开的大会。”“原来是郑正义到任了。”耿禹从衣柜里拿出警服,“真不愿意开会。”耿禹刚换上警服,手机就响了。
  • 杨周翰作品集:蓝登传

    杨周翰作品集:蓝登传

    英国文学家斯末特莱的自传体小说。英国18世纪启蒙时期现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作。作者从启蒙哲学的理性原则出发,通过一个苏格兰穷苦青年医师的坎坷不平的遭遇,全面地展现了“产业革命”前夕英国封建、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现实。《蓝登传》是斯末莱特的小说处女作,是一部典型的流浪汉小说,同时有很强的自传性质。它讲述了苏格兰人蓝登寻找爱情与财富的经历。因为不愿忍受祖父的家暴,蓝登很小就离开了家,到伦敦谋生,通过努力获得医生执照,并当上助理海军医生,后遭遇不幸,沦为奴仆,返回伦敦后,又因债台高筑而入狱。后来他的叔父将他救出,两人四处流浪,在西班牙遇见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也是早年离家,现在已经成为富豪。从此,蓝登过上了衣食无忧的绅士生活。
热门推荐
  • 第四青春,有你无悔

    第四青春,有你无悔

    那年夏天,我在高考这场战争败得一败涂地,可是我并没有失望。可能是缘分让我和2年前的一个人再次相见,但这终究是我痛苦的根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命运星河

    命运星河

    命运的乐章已经奏响,清溪少年背井离乡.....仙道背信弃义!魔道诡诈无常!佛门涂炭众生!众生皆为虚妄!肉身!法身!道身!主宰万界之尊,尽在《命运星河》!
  • 黑暗之刺

    黑暗之刺

    《黑暗之刺》写于《父之罪》完成后五年,马修·斯卡德此时还是个酒鬼,尚未加入匿名戒酒会。九年前,一个疯狂的冰锥杀手连续刺杀好几位女性后逃逸失踪;九年后,纽约警方在偶然的机遇下逮到此人,其他的案件他都承认,唯独对芭芭拉的死坚决否认。芭芭拉的父亲找到斯卡德,希望能找出是谁杀了他女儿。“回忆是一种合作的动物,很愿意讨好你,供应不及时,它常常可以就地发明一个,再小心翼翼地去填满空白。”本书获夏姆斯奖1982年度长篇小说奖。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是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它由古希腊寓言家伊索创作,传说曾担任雅典总督的德米特里奥斯(公元前345年~公元前283年)编订了希腊第一部《伊索寓言》,但这个版本的《伊索寓言》早已失传。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经过数百年修改、添加后编订而成的。《伊索寓言》中的绝大多数寓言,都是以动物作为主人公的讽刺故事。这些故事短小精悍,揭示了人类心中最迫切需要的处世道理——怎样辨别是非好坏,什么是智慧,什么是愚蠢,人类有着怎样的勇气与智慧,又有着怎样的贪婪自私甚至残忍。
  • 吉诺弯刀

    吉诺弯刀

    多方混战延续了数百年,人们渴望安定的生活,呼唤英雄重建太平。世家子弟崔景龙,从小道观学艺,成就闪电刀法、绝世将才。17岁返家走上仕途,但却不得重用,仅得500人马演练新军。但他就凭这500精锐新军、神出鬼没的疾风战法和精工制作的吉诺弯刀,创立了强大的汉军骑兵部队,横扫征战各方,并与青年明君刘申结成坚定的生死同盟,改革军政,注重民生,最后荡平各方,一统天下,建立新朝,还天下人以太平盛世。【本书承诺:作者写书收入,分毫不留,全捐母婴慈善,感谢大家的爱心订阅支持!】本书读者群:522375172莲池海会
  • 都市之逆龙战

    都市之逆龙战

    玄武界十大英才的第八位的王书盟和其他十大英才不一样,不喜欢玄武界那纷乱的斗争,因此隐藏在普通人类呃城市中。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玄武界的麻烦还是围绕着他。
  • 外科选要

    外科选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武媚娘传奇

    武媚娘传奇

    君临天下威风凛凛,憔悴心事有谁知怜。她只是一个女人,一个生活在封建制度下的女人,一个中国历史上最辉煌朝代的皇帝。她叫武则天。看一个女人如何从纯情的少女蜕变为一代女皇。看一个女人如何历经坎坷主宰浮沉,她的内心,她的少女怀春,她的爱,都给了谁?是李世民?还是李治?还是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人?是什么让她变成后面那个重用酷吏,残害忠良的女皇?一个女人的悲歌,一段历史的长调就此唱响。
  •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处世技巧

    卡耐基给青少年的11条处世技巧

    这是一本集结了成功大师的传世智语。真诚+宽容+技巧=成功处世,将别人的教训作为自己的经验,就可以避免自己的教训成为别人的经验,阅读此书,将使你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