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00700000009

第9章

“一天等于20年,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大跃进)

“与火箭争速度,和日月比高低!”(——放卫星)

“三年超英,五年赶美。”(——吹牛皮)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说瞎话)

出现了许多宣传画和作假照片,照片上一群孩子站在稻田的稻子上——古今中外,有见过稻稞上能站人的吗?不说是人了,你放一只猫在上面试试!

当年有一幅最著名的画子,画面上画了高粱、玉米、稻子,都长得太大太高了,拄到天上又弯了下来,一行人搭着这些农作物进了云端,下面赋诗一首:

稻子玉米搭彩门

悟空说是南天门

社员高坐哈哈笑

这是俺社幸福门

二姐会画画儿,龙穴初中要她画一张反映大跃进大丰收的画子,二姐画了好多张都没能通过,最后她画了一个女孩儿站在棉花垛上摘天上的云彩,云彩和棉花连成了一片,好了,通过了,还收到了县里发来的大红奖状。

检查组来了,看着一溜条儿装满稻子的稻栈,一个劲地点头称是,夸奖表扬。

处在江淮分水岭的龙穴山地容易干旱,这样的土地本来产量就不怎么样,加上春天搞的什么烧包子,然后又荒诞地去搞什么精耕细作,极大地破坏了土壤的墒情,之前平均亩产能达到400斤就算不错了,之后产量只会更少,哪来的亩产几千斤、上万斤?

但是,当时有好多的村子为了得到上级的表扬,为了在万人大会上胸前能佩戴上一朵大红花儿,或者仅仅为了不受批评,不挨整,他们便不惜在稻子尚未成熟的时候,把后冲的稻子带着泥块移栽到大路边的前冲来,放进缝档里,这样从上面看上去,一田的稻子俨然长得密不透风,但只要稍微观察一下,就不难看出稻根部的破绽。

那些检查组的人,基本上都是土生土长的,他们也和村里的人一样,心里完全明白,在江淮分水岭的脊地上不可能达到如此高产,他们如果稍稍弯弯腰向田里看一下,或将手稍稍向稻栈下面伸伸,就能抠出虚假来,然而他们是不会这么做的,谁也不会去点破那层薄薄的窗户纸,大跃进——放卫星——就是等于浮夸,就是等于扯谎撂屁,谁个心里没有数?谁能放着太平庵不坐要去住疤疖寺,自找霉倒?

所谓的检查,完全是一种形式,是在走过场,是在敷衍自己的良心,然而行使这样的环节,又是那个年代基层人一项必不可少的正常工作,让作假和浮夸在程序或逻辑上,成为合法、合理或合情,以印证他们已经缺失了的客观和求实。

这样的浮夸和虚报,其结果就是要按亩产收入数量的比例上缴国库,尽管上级知道那些统计数字是掺了水分的,但你自己报来的数字你就得按量提交——“皇粮”大过天,这样一来,社员的口粮包括种子都作为公粮上交,也无法完成铁定的任务。

口粮都上交了,社员们吃什么?这可是社员们自己的事了。

旷野之中,天降吗哪……三年“五风”,要不是有那么多的野菜和野物,饿死的人会更多……

邻村已经开始死人。此时史仓的上空,死亡的阴影尚未笼罩过来。食堂里虽然已经是瓜菜为主食了,但每天两顿饭还基本上能保证,这完全得益于我母亲和她的一帮姐妹们种菜的功劳。每天母亲她们将洗干净的菜放进大闷子的开水里,再掺和些米面进去。史仓人虽然能吃到的粮食不多,但每天的菜汤还算能保持住。

然而,强体力的劳动,光靠瓜菜汤水,怎么能保持身体需要?许多人在被饿死之前,生命都是被慢慢消耗掉的。见到的活人,很少有像个人样子的,要不浑身浮肿,要不全身消瘦。那个瘦,真的是一个骷髅架子外面蒙了一层皮,脖子上的青筋,前胸后背的排骨,关节的大小,都看得清清楚楚。跟骷髅架子不同的是,消瘦的人还有一个大肚子,这里说的“大”,是相对于没有肌肉的人来说的,肚肠之类的东西靠着肚皮圆成了一个球状,挂在前胸的排骨下面,走起路来,两边直晃,像是吊了一个大皮口袋似的。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那几年里,无论什么菜种,只要撒下地,肯定就会有收获。现在有好多人回忆起那时的情景都说,他们从未见过南瓜那么肯结,青菜那么肯长,路边都能挖出萝卜来。每一口塘坝的边沿都长出一种叫做荸臼的东西,样子很像茡荠,但比茡荠小得多,可以生吃,也可打出粉来做成粑粑或熬糊,这种植物在那几年突然疯长,遍地都是,以后很少再见到过,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水里长满了可供食用的螺蛳,塘里、田里,到处都是。所有这些野生的东西,在那年代里不知救活了多少人。三年“五风”过去,那些野生疯长的东西马上又恢复了原来正常的生长状态。这不免让我想到《出埃及记》,上帝为了让以色列人脱离奴役之囹圄,引领他们出埃及。旷野之中,哪来的食物来供应那些行走中的千万人?于是天降吗哪。以色列人在旷野40年,天降吗哪40年,到了迦南地,有了收成,吗哪即刻消失。想那三年“五风”,要不是有那么多的野菜和野物,饿死的人会更多。

这样的年头,后来被称之为“三年自然灾害”!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特约研究员林蕴晖先生在2009年第5期《炎黄春秋》发表的《三年大饥荒中的人口非正常变动》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话:

对这场灾难主要缘于天灾还是人祸,人们仍有不同的认识。国内有研究者根据全国120个水文站的统计资料认定,1958年、1959年、1960年这三年,即便说不上风调雨顺,至少没有全国性的大的自然灾害。气象部门把全国气象状况划为五个等级,叫做负二度区、负一度区、零度区、一度区和二度区,分别表明涝、偏涝、不涝不旱、偏旱、旱。就是说,结果越接近零度,全局性的灾害就越少。在公布的从1954年到1972年长达十几年的年份里,1958年、1959年、1960年这三年,比1954年、1957年、1965年和1970年、1972年都更接近零度区值。这个统计是根据水文总站历年的历史资料来说的,应该是有说服力的。因此,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是站不住脚的。

水文资料最能说明问题,风调雨顺,怎么能说成是“自然灾害”?

即便真的是自然灾害,世世代代生长在庄稼地上的千千万万个农民,也不至于一下子被活活饿死那么多,正如文章开篇中李绪傲孩子们说的那样:

“哪有庄稼人在庄稼地上被活活饿死的!哪个拐角圪塔收收弄弄不够喂圆一家人的肚子?土地就是长庄稼的,庄稼人就是种庄稼的——吃得好、吃得孬是另外一回事,被活活饿死了……这,这怎么可能!”

所谓的“三年自然灾害”饿死几千万民众的事实,能向历史给出一个让人“心虽痛,但可得以安”的说法吗?

每天晚上,大姐用竹簊担着我们回家,行走时,她的手不得不握着的竹簊系绳上,都染满了鲜血……

为进一步落实“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开始从村里抽调去支淮的劳力,要求是年轻力壮的,说是每天有8两的伙食供应,冲着那伙食标准,村里能走掉的人都愿意去。大姐本来也打算去的,后来想想还是算了,因为家中有我和妹妹以及远铃三个孩子,都交给母亲一人她不忍心。

在抽调支淮的同时,椿树公社准备在龙穴山下修一座坝子,坝子拦住的水域取名叫青年水库。说是青年水库,但凡留在家里没去支淮的人都得去工地干活。食堂宣布停伙,要将锅灶移到堤坝上去。在家的没有劳动力的人一天只供应2两面糠。那时人们吃的大米是用一种叫做擂子的竹器加工出来的糙米。这种擂子跟磨子的原理一样,也分上下两扇磨片,将稻子放进上片的漏斗里,人工转动上片,稻子就被磨成了糙米。不过擂子的磨片是用竹子做的。磨出的糙米再放进石碓窝里用石锤去铳碾,糙米就变成了细米。擂子磨出的糠叫粗糠,可作燃料;从碓窝里筛出的糠叫面糠,面糠原是用作喂猪的,但在那个年头,面糠已经是人的最好的度命粮食之一了。后来人们竟连粗糠也吃不上了。

青年坝离史仓还有三里地,母亲和大姐每天一大早就用竹簊担着我和妹妹及远铃,到了工地就把我们放到田坎下面,让我们不要走出那块田的范围,虚龄5岁的我却要承担起带两个孩子的责任。

大姐在我们蹲着的地方插了一杆红旗,红旗上面没有图案也没有字,是属于彩旗——那时的水库工地上到处都飘扬着各种旗子,有国旗,有队旗,还有宣传旗,那五颜六色的旗子叫彩旗,大风刮来,旗子们就哗啦啦乱响,像使牛人甩牛鞭子的响声,响得人心慌慌。如果太阳晒人的时候,我们就歪到旗子的阴凉下;如果下雨了,我们就躲到田坎的树丛里;如果下雪了,我就把远铃和勇子搂住,三个孩子抱成一团。这时,旗子便开始结冻凌,结了冻凌的旗子上面又落了一层雪,旗子便越发的厚实,越发的僵硬了,像是母亲她们做酱时用来捂黄豆发酵的那种霉酱布,风一吹,响声是“扑咚、扑咚”的,跟打闷鼓似的。

黑头、琼子、大高毛、小高毛、小和子还有云英他们也都随自家大人去了工地。那时的孩子已经完全没有了“玩”的兴趣,按以后大人们的话说:一个两个全都成了“小萎鸡”,成天肚子饿得咕咕叫,腿走路都嫌发酸,哪还有心思去做游戏,有时连动也不想动一下。看着原来的玩伴黑头和云英就在上个田坎或田坎的那一边窝着,我们相距也只有几步路,但也都不想走到一起去。

到了修坝工地,母亲的菜不要种了,在烧饭之前还得和别人一样去担土方。大姐被分派到打夯组,方言称打夯为“打硪”。这“硪”是个类似大磨盘一样的一块大石头,打硪一组需要8个人,硪的四周拴了八根麻绳,一人一根绕在手上,8个人中有一人是领纤人,供领纤人拿的绳子上缠了红色的线,打硪是要喊号子的,由领纤人喊,其余的人跟着吆喝:

硪子打起来了——嘿嘿哟哇!

大家都使劲了——嘿嘿哟哇!

心往一处想了——嘿嘿哟哇!

实现总路线了——嘿嘿哟哇!

共产主义来了——嘿嘿哟哇!

大姐的嗓子好,又是干活的好把式,她便担当了头硪领纤喊号子的人。长长的堤坝上最少得有10多个这样的硪,所谓头硪,就是排在一溜条硪队中的第一个,平常所谓的头硪也就是位置与别的硪不同罢了,但那年头经常有各级各种形式的检查组或检查团来工地进行检查,遇上有检查的下来,头硪就是硪队的指挥,头硪怎么打,别的硪也要怎么打,要求起落一致,头硪打出什么花样,其他的也要跟着打花样。打硪的女人们(多半是年轻的姑娘或像我大姐这样年轻漂亮的媳妇们)还都得换了统一的衣裤,全是绿裤红衣外扎一根黄腰带。这些女人本来就是千挑万选拔尖漂亮的角儿,再换上那身衣服,加上清脆悦耳的号子声,本是一种很重的体力活儿,此时此地,却变成了一种表演。这种表演带了力量,带了生动,也带了残忍。

作为一个不懂事的孩子,我们在逢上检查组来的时候,也会由“小痿鸡”变成一个开心的小观众,我们像看戏一样,去看大姐姐们小婶婶们的表演。我以一个孩子的眼光去看待那样的热闹,觉得在穿红戴绿的女人们的号子声里一起抛起来又一起落下的石硪,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壮观!又是那样的爽心豁目!

我又哪里知道,每天晚上大姐在用竹簊担着我们回家的路上,手不得不要握着的竹簊系绳上都染上了她掌上的鲜血!有一天母亲在看到竹簊系绳上的血迹时,心疼得泪水直掉,要大姐好歹歇上一天,但大姐没有听母亲的话,而是将手掌用布缠了缠又上了工地,当起了领纤喊号子的人。大姐所担当的角色可以像男劳力一样分得伙食,这一点我们当时不知道,但母亲是知道的……

这青年水库一直修到冬天也没有修完。下雪了,我们三个孩子窝在田坎下面,任凭大雪落在我们身上,冷得要命,也不想动一动,我把远铃和勇子紧紧地搂在一起,这样感觉要暖和些。雪越下越大,我们窝在田坎下已经不再感觉寒冷,只想睡觉,等我们醒来的时候,已经在家中床上了,大姐和母亲都在哭。她们后来说,她们收工来到我们窝着的田坎时,已经几乎看不见孩子了,只见到一个雪鼓堆。原来我们已经冻昏迷了。第二天听说有好几个人家的孩子没再醒来,就这样连冻带饿死去了。

根据这样的情况,营部要求各排设立托儿所,由一名弱劳力负责看管。史仓的托儿所设在了王三妈家里。这正合我们心意,史仓的孩子们没有一个不喜欢王三妈和小孬子的。

孩子们没有心思也没有力气做游戏,到了王三妈的家,就各人找个墩子坐下来,或干脆爬到小孬子的地铺上睡觉。王三妈想方设法将我们耖起来,她说你们这样痿着,不饿死也窝缩死了。她知道我们不可能再有力气去玩像逮羊、跳田方等运动量大的游戏了,就用土坯和小板凳在家里排成一溜条儿座位,让我们从高到矮坐上去,带我们玩“剔菱角”:

剔菱角,摆菱角

菱角多,摆百图

百图南,百图北

百图大姐种荞麦

荞麦开花紫浪色

紫是紫,芥是芥

小士打马放过来

拎蹄子,蜷爪子

踩了荞麦怎搞咋

蜷哪只,蜷这只

王三妈一边唱一边用一根小木棒挨次敲打我们伸出去的小脚,在唱到最后一个“只”字时,如小木棒落在谁的脚上谁的脚就缩回去,唱完了一遍,从头再来,直至剩下最后一只小脚时,这个小脚的主人就得唱首童谣或学一声动物叫。

还有一个活动量不大的游戏是:“小板凳摞摞”,就是坐在小板凳上一边唱一边挪着走,类似如今孩子们玩的“开火车”。

小板凳,摞摞

里头蹲个大哥

大哥出来买菜

里头蹲个奶奶

奶奶出来烧香

里头蹲个姑娘

姑娘出来磕头

里头蹲个马猴

马猴出来蹦蹦

啊呜啊呜咚咚

同类推荐
  • 椛山访雪图

    椛山访雪图

    《花山访雪图》作者泡坂妻夫,本名厚川昌男。1933年5月9日出生于东京。九段高中毕业后,在家里帮忙”纹章上绘师”工作(纹章上绘师是在高级和服画上家纹),又是业余的魔术师,登龙推理文坛之前,于1968年曾以创作魔术获得石田天海赏,而出版了《四角型皮包》。1975年以《DL2号机事件》,获得第一届幻影城新人小说部门佳作赏。1977年以第一长篇《11张的扑克牌》和短篇《弯曲的房间》同时入围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之长篇与短篇两部门。而翌年以第二长篇《撩乱的诡计》获得第三十一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确立作家地位。又于1982年以《喜剧悲奇剧》获得第九届角川小说赏。
  • 沙海迷锦(谜宝藏系列之一)

    沙海迷锦(谜宝藏系列之一)

    青河三道海子石堆墓与神秘的麦田圈居然拥有同样的图案。世界上真的存在所谓‘轴心时代’吗?在阿尔泰山,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受到了空前挑战。鹿石上刻绘了鹿腾空飞翔的图案,有人说那是斯基泰人的信仰,也有人说:那是鹿遭到猎杀时的真实写照,那么,谁是真正的猎鹿人。斯基泰人,这个崇拜黄金的民族在‘国王谷’里埋藏着怎样的秘密?世界上真的有“独目人”吗?这个传说中的远古种族为何会出现在大量的史前岩画中?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传说中:独目人生活在新疆极北的阿尔泰山系,可是为什么,刻有独目人形象的古老岩画会出现在神秘的罗布泊?
  • 祸心

    祸心

    《祸心》是沉峻的言情小说作品。灯光暗淡,光影流离,恍恍惚惚,想到她,突然觉得好孤独。这婚姻,如背负千钧,赤脚踩在泥泞,可我愿用所有手段,哪怕不齿,也只为把你留在身边,哪怕,你恨我入骨!他说,何桑,你这辈子都别想离开我!她恨恨地说,陆彦回,我恨你!
  • 好孕临门

    好孕临门

    2009年最温暖最爆笑的怀孕小说。 经过七八年的丁克婚姻,李享在丈夫出国工作的前夕,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 她知道,如果不生下这个孩子,以后她可能会没有勇气再要一个孩子了。 身边和她一样的丁克朋友们、远在国外的丈夫,都殷切地盼望着她能生下这个宝贝来。 无奈中,心怀胆怯惶恐地,李享接受了怀孕的事实。十月怀胎的过程中,她经历了很多事情:对小孩子一直心存恐惧,可不得不做一段时间的临时“妈妈”;挺着走样的身材,去面对曾经的仰慕者;男同事看她的眼神,也有了微妙的变化……
  • 面具(祖峰、侯勇、梅婷主演)

    面具(祖峰、侯勇、梅婷主演)

    1948年腊月初一,潜伏在哈尔滨市公安局的国民党特务李春秋被突然唤醒,上级要求他即刻制造炸弹,协助配合绝密的“黑虎计划”。潜伏了十年的李春秋已经快遗忘了自己的使命,拥有幸福平凡生活的他不愿抛妻弃子,开始想尽办法逃脱保密局的控制。除了要对付残忍冷酷的昔日战友,李春秋还在受着现在同事、侦察科丁战国的怀疑和试探。内外交困的李春秋压力重重。最终,故事中的两个主人公李春秋和丁战国,这一对戴着不同面具的对手,在这一年的除夕夜,走向了不同的命运结局……
热门推荐
  • 笑凌霄

    笑凌霄

    在这广阔的天地,我曾以为我孤独,但是当我睁开眼后,其实一切的一切皆只是我的幻想。巅峰不存在,存在的只有我。
  • 玉谷传奇

    玉谷传奇

    古代有个种玉谷。最好的玉是种出来的。浸润这美玉的沃土,是人们的血汗、油脂、骨殖……今天的种玉谷,成了贪婪之徒舐舔正义之剑的硝烟战场。作者在丰赡的文史底蕴,娓娓讲述古今故事,从容不迫之中,道出人世间至真之理。
  • 味香

    味香

    拥有随身厨房的现代名厨穿越到了不知名古代。穿越随身有厨房,发家致富忙,忙啊忙,忙啊忙……PS:家长里短,温馨种田,女主不白,不包子。群号:39959543茶暖新书《掌家小萌媳》,求支持~
  • 诗家天子王昌龄

    诗家天子王昌龄

    内容简介一个王龙标,引来两个龙标县,两个龙标县尉,两座芙蓉楼,更有两座“龙标书院”……谁真谁假,打了千年官司,双方谁也不输,都是赢家。原来,双方都由于这千年官司,导致天下扬名,大沾了名人的光。王昌龄,王龙标,“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中原文化巨人,大唐诗坛巨星,居然活跃在湘黔边陲。原来,诗坛盛名,不等于仕途上的大红大紫。只因过于豪放倜傥,“不拘小节”,遭来一贬再贬,终于踏上当年三闾大夫的路,经武陵,过五溪,来到“五溪蛮地”的腹地,以一个小小芝麻官身份,谈不上开天辟地,却可以说是在这里播种,点火。从此,中原先进文化的火种在这里点燃,大唐最繁盛时期的先进文化在这里生根发芽……让我们沿着一千三百年以前的古驿道,进入那山野闾巷的青色石板路,去仔细寻找这位古代文化巨人的足迹……
  • 国民影星:戏精夫妇甜宠日记

    国民影星:戏精夫妇甜宠日记

    新书《记忆删除事务所》已发~韩少,少奶奶和小鲜肉组CP啦!韩东胜:我和少奶奶演夫妻时的床照是时候曝光了。【CP,见光死……】韩少,少奶奶荣封国民初恋啦,好多人舔屏啊!韩东胜:把少奶奶六岁时的换牙丑照公布出去。【初恋,幻灭……】韩少,少奶奶被传和知名导演潜规则哦!韩东胜:圈里还有比我知名的导演吗?把结婚证和胖包子收拾上,开新闻发布会了。【潜规则,成真……】十年养成泣两行,我是月来,你是阳。可日月星辰也好,往后余生也好,此生欢喜也好,都不及你清风徐来,只因我一不小心,便痴迷了宠你一生。【看韩影帝和他的养成影后,如何开启他们没羞没躁的甜宠日常。】
  • 袭名世界

    袭名世界

    穿越到一个袭名世界,一级初学者的刘鎏就获得“盘古”如此高大上的袭名。欲知后事如何,且看刘鎏传奇。
  • 高六七班

    高六七班

    在南国边陲小城沅城的近郊.有一座特殊的小小公墓——沅城一中高六七班同学公墓,里面矗立着八道墓碑。每一道墓碑的后面,都埋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墓碑标示的逝者从那个特殊的年代走来,故事便不可能不充满坎坷、诡谲、哀婉,但主色调是真善美,主旋律是奋争向上。
  • 重生之蜀山混元

    重生之蜀山混元

    重生为太乙混元祖师,从此五台派崛起,峨眉、佛门联手打压,试看主人公如何面对艰难险阻,重振上清截教万仙来朝的无边气运!
  • 夜车陷阱

    夜车陷阱

    不一样的列车,不一样的机遇,不一样的人生,再看世间会有怎样的不同……
  •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故事全集

    青少年心理成长札记。掌握青少年25个“敏感区”,远离成长路上的“危险区”,健康度过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