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13600000002

第2章

我有两个家,一个在城市,一个在乡村。城市的家安身立命,乡村的家修复心灵。在城市,我最幸福最安逸的时刻,就是每天把老公和孩子都送出家门后,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窝在沙发上看书,偶尔抬头环视这个住了十几年的、我燕子衔泥般一点一滴建立起来的家,心里满溢着宁静的喜悦。然后,安静地沉静在文字中。

在乡村,我最舒服最惬意的时刻,就是午后或傍晚,搬个小凳坐在蓝天白云下的老家的院子,膝头放本书,有一句没一句地看看,抬头望望远处的群山,身旁的花草,看鸡在地里觅食,狗在院里撒欢,肩头什么负担也没有,心里什么责任也没有,那一刻的安宁静好真是无以言表。

从青春期开始,我对自然就有着远亲般的亲切感。童年在田野留过足迹的人大多有类似心结吧。20多岁时,每次回家都很积极,我会时常坐在田埂或树荫下发呆,什么也不想,只是很享受那种眼中有绿野、鼻中有花香、耳中有鸟噪的自得。尤其是坐在院子大槐树下吃饭的时候,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下来,映在我们的饭桌上,知了在树上唱着永不厌倦的歌,听老妈细细的唠叨,看门前大片绿油油的麦田,有风吹过,田野里微微荡漾的绿仿佛可以一把拧出汁液来,这种鲜嫩的绿让我激动和欣喜,那么清新,每一声呼吸都散发芬芳,每一根血管都流淌着春的希望。

我的老家在彬县韩家坡村,村子依山但不傍水,整个村庄呈半凹型,总共不足百户人家,家家在层层梯田挖出一孔孔窑洞居住。记忆中,乡亲们吃饭时端着碗蹲在自家的场院边边吃饭边和坡底下另一户人家谝闲传,村里的人都住在坡里,20世纪80年代初,我家第一个在塬边上盖房搬离。老家围绕坡头的地分上塬、下塬和四十亩地,这都是好地,比半坡上和坡底那小片小片自留地平整、好耕种,产量高。这些好地每家每户都会分一些。2000年后,村民陆续都在塬上自家自留地里盖起了新房,谈不上什么规划,一户一户连成一片,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新农村。

我一直认为,爸当年给我家选的这个庄基地是全村地理位置最好的。离公路几十米远,凹在最朝阳的一个坡头,院子有两亩见方,房前开阔处是用篱笆隔开的菜地,菜地边就是沟边,一眼望去,视野十分开阔,坡里树木掩映、梯田层层。倘若正值春天,大块大块绿油油的麦田和金黄的油菜花交相辉映,美不胜收。远处沟对岸的群山连绵起伏,半山坡上隐约有几孔窑洞,住着三五户人家,站在沟边,那真是面朝山谷,春暖花开。

这是我对老家一直魂牵梦绕总想回去的最根本原因,要是搬离到现在所谓的新农村,离开我魂牵梦绕的沟边的家,那的确一点感觉都没有了。

每天,当我在城里家中厨房做饭的时候,我都会望着窗外老家的方向。晴天,我想念老家干爽的空气和辽远的天空;雨天,我想念院子树叶上滚动的雨滴,想念那湿润清冽的空气和蒙蒙烟雨下的田野村庄;春天,我惦记着院子里的果树是否发芽开花;夏天,我盼望着带孩子们回家采摘爸妈种的蔬菜瓜果;秋天,我在几百里之外的咸阳也闻得到柿子、枣、梨、核桃的香甜;冬天,老家静谧的村庄和热炕更是令我无比神往。

老家,在距咸阳一百多公里的彬县,在一个可以栖息眼睛和心灵的地方,在一个可以安置梦的地方。这些年,无论在哪里,我睁眼闭眼都看得到我的韩家坡,每当想到老家,我的记忆之门就“吱呀”一声缓缓开启,那些景象总是固执而清晰地刻在我的记忆里。老家左边的邻居秋霞住在十米开外,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只留妻子种地看娃。记忆中,秋霞提着草笼从我家门前走过,眉头苦恼地拧成一疙瘩,说:“好姑呢,龟儿子羊又把碎贫家麦吃了……”黑黑红红的脸膛看起来健康又淳朴。我家右边大槐树后是一条羊肠小道,曲里拐弯走约四五分钟就到引娣家,她男人宝斌也是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媳妇带着一双不满十岁的儿女生活。农忙的时候,宝斌回来收麦,无风,场里的麦子扬不出去,宝斌撂下锨把就去村里打牌了,晚上月黑风高,宝斌从村里回来,路过我家,墹畔上一路高歌:“星星点灯,照亮我的家门……”来来回回老是这一句。爸说,你听,宝斌打牌回来了,不管输赢,每次都唱着回来。家门前坡底下住着勤才哥一家,我时常站在院边看他家崖背上长得红红的野酸枣,有时还会踮起脚尖勾过树枝摘几个含在嘴里,酸得一挤眼睛就成了双眼皮。勤才哥家的果树和菜地也是我目光常常流连的地方。当然,我更喜欢闻傍晚他家烧炕时炊烟的味道,那淡蓝色的缕缕青烟从他家窑洞的烟囱散发出来,顿时,沟边飘荡着一股只有乡村才能闻到的那种家常的香喷喷的烟味。勤才哥不时扛着锄头吧嗒吧嗒抽着旱烟笑咪嘻嘻从我家院子走过,他媳妇银花头戴帕帕挎着草笼紧跟其后。

最享受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微风佛面,我端个凳子坐在院里大槐树下,手里拿本书,随便翻着,书看累了,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都说青山悦目,其实蓝天白云更悦目。爸此时一般都是坐在小凳上抽着旱烟,看他作务的果蔬,惬意地算计着一年的收成。妈不是纳鞋垫就是捡豆子,间或拉呱着村里的家长里短。暮色渐浓时,偶尔有村里下地的人从院子经过,爸递根烟,妈端杯水,招呼坐下歇歇,不论是叫婶的还是叫哥的,都卸下担子,掬一把刚从地里采摘的鲜菜鲜果让我们品尝。歇歇脚、谝谝闲传,那地道的方言听起来如此亲切生动。

每当回到老家,我就觉得自己进入了另一个天地,漂亮的水泥路在乡间的田野里蜿蜒,有露珠的春天早晨,弥漫着青草和牛粪混合的味道,人的内心温暖安宁,静若止水。麦苗在风中起伏,不时有燕子掠过开花的桃树,褐色的烟筒里冒出蔚蓝的炊烟,我的心就像放弃了所有警惕和抵抗的绒毛动物。翻过山腰,回到村里,看到熟悉的景物,心就会感到无比的妥帖,院子里的青砖碧瓦,和着被时光打磨的土墙壁;古树掩映下若隐若现的老庄子;慵懒日光下扎堆唠嗑的老妪;温软的乡村、田野和山脉,老人和孩子;牛羊以及送葬的队伍;马路上晾晒的谷物;恣肆汪洋的油菜花,伴着温暖的春风,在午后的阳光里穿行。

记得那年清明带女儿回家,天空飘着小雨,当走到“细腰渠”时,看到小时候曾跟着老爸收割麦子的那块地,我指给同行的人看,我说,你看,这个地方就是我奶奶经常说的“细腰渠”,这块地就是我家的麦地。小时候,奶奶怕我们胡乱跑,总是拿“细腰渠”来吓唬我们。她说,那“细腰渠”就是个弦弦子,只能容一个人走过,两边都是深沟,一个人走上去摇摇晃晃,走不好就掉深沟里了。在她的“恐吓”下,我和哥哥彻底断了偷偷往城里跑的念头。

回到老家,我站在沟边眺望,满眼的绿,绿得那么气势磅礴,忽然记起冰心说过的一个句子,雨后的青山,就像泪洗过的良心。我的灵魂仿佛经过了青山碧水的过滤,无牵无挂,透明清澈,这是不是禅学里说的,清宁处可洗凡心。

在纷纷细雨中,我眯着眼睛凝望着多少次梦里才能回到的故园,贪婪地呼吸着甜润芬芳的空气,顿觉神清气爽,积压在胸中的郁闷顷刻间一扫而光。我久久站在村口,看着沟边这个古旧的农家小院,几间没有院墙的老屋支起的简陋的家。从院边远眺,过去的村庄被四周的山峦包围,有些荒蛮和空蒙,枝叶婆娑,老屋安详。我默默地像凝视亲人一样凝视着老家的土地、道路、房屋、树木,深深地呼吸着老家初春清冽的空气,连嗓子眼都是甜的。走到院子,见老屋门前的桃树长胖了,枝头尽是待放的花蕾。杏树更甚,满树亢奋,一团团的密叶绿云似的死命逗引过路的风。梨树倒矜持,顶着含苞待放的花骨朵静静地候着自己的花期。

有时会碰见村上几个熟人,笑嘻嘻地打着招呼说,“晓英回来了”。是啊,晓英回来了,晓英回家了。事实上,当我一踏进这个小山村,我就得到了滋养和抚慰。但是我不可能经常回去,我只好在城市的喧嚣中找到内心暂时的安宁。

回到老家,女儿毛豆豆就像飞出笼子的小鸟一样,撒腿就往爷爷奶奶身边跑去,小小的身影在院子欢呼雀跃,“妈妈,我高兴得把地都能跺一个洞。”这是我听到的孩子最形象的表述!毛豆豆兴奋得直叫,乌黑的眼珠闪闪发亮,顾不上喝口水就掀开栅栏冲进爷爷的菜园,“小心踩坏了辣子。”奶奶急忙追过去,毛豆豆蹦蹦跳跳避开果树菜苗已跑到沟边去了,正拢起双手冲着山沟大喊:“我回来了,我回来了……”清脆的童声撞得满山沟都是回音。

在老家,我换上最为家常的衣服和老妈做的布鞋,踏踏实实地踩在黄土地上,浑身就像卸掉了枷锁一样轻松。我总是喜欢搬个小凳,长时间坐在院子里,望山望树望斜阳。那时候的心情是那么的平静和安逸。这种状态实在是在体悟了人生的很多况味后,达到的一种充满活力的平静。

老家屋子里的家具、电器、铺盖、床单等大小零碎几乎全是我从城市退回来的东西。在咸阳,我总是把用不上又舍不得扔的大件小件整理好,等回老家时带回去。过时的衣物,孩子们的玩具,更新的家具等,回到老家,那些旧家具在老家又焕发了新的光彩,就连那在城市不再穿的旧衣服也有了新的味道和感觉,你沉浸在老家的气味里,沉浸在旧家具旧衣物里,就像是沉浸在往事中。那件衣服,那件家具总会唤起你对往昔的追忆,情不自禁地把自己陷进去,沉迷。

在乡村世界,简单的物质就能保障生活,只要有一块地,种几样时令蔬菜,任由瓜果飘香,那完全是自给自足的生活,纯粹是自然的馈赠。你在菜地撒下一把菠菜籽,一场透雨后,就绿油油一片,土地真的是非常神奇,非常慷慨。在老家生活,你会摒弃很多不必要的物质追求,在最简单质朴的生活中,得到平实的人生快乐和内心的宁静喜悦。我的父母在那里默默无闻,与世无争地用辛劳和坚韧在这绿浪如波的田野,安详地守候着他们命运的尾声。

老家的朴素和宁静是最吸引我的,我在老家感受到别的地方感受不到的东西,我特别感谢上苍把我降生在这个地方,使我有“家”可回。只要回到老家,我的目光和心灵就有可栖息的地方,我的笔也有最动情的触点。我对于老家的怀念,达到痴迷的程度,前些年一年回去三四次,现在频繁得无法统计,有时一两个月去一次,有时一个月去好几次。希望退休以后,可以自由支配时间,像爸妈那样,尽享“两栖”之福。(由于老家冬天太冷,哥哥就给爸妈在咸阳买了房子,每年一开春,我的父母就会回到老家,天冷就回咸阳过冬。)

对老家,我从当初的亲切“升级”到现在的迷恋,还是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人在20来岁时,爱的更多的还是理想的东西——理想的工作、理想的城市、理想的爱人、理想的自己。到四十岁后,当这些“理想”实现或者幻灭后,人才会把目光投向生命的本源,这个本源除了人最初的家园田野,还有乡情、亲情以及更重要的精神信仰。这些年,我之所以一次次地回到老家,走向田野,其实想找的也就是还乡的慰藉。

这些年,我曾不止一次想道:在那个狂妄的年龄,在我刚刚认识这个世界的时刻,我的内心其实还沉睡在一个谜蒙的遐想中。当年,我要离开我的故乡时,心情多么急切。“跳出农门”的魔咒笼罩了我的童年。我逃离故土,奔赴城市,我要离开它,永远离开!我不稀罕那样粗糙、落后的拥抱,那样的饮食,那样的人生,那样细小的河流与苦涩的空气对我是不可容忍、不可原谅的。最终,我被自己的狂妄深深伤害。

总有一天,我要回到那片土地,我请求她原谅我当年急切的逃离,我要把我的头颅深埋在她的后花园里,把束缚我的绳索和盔甲统统解除,我要在故乡的土地上做一个朴实的农妇。我要回到生命的最初,重温生我养我的源头。

同类推荐
  • 大清才子方易图

    大清才子方易图

    芝罘这地方很有一些仙气,不觉中便从那海上漫来一片白清的雾,似那刚洗过的轻纱,薄薄的,湿湿的,抓一把能攥出水来,将一个芝罘都浸透了……秀美的地方总是出一些优秀的人物的,地灵人秀嘛。芝罘这地方便出人物。晚清才子、二甲进士方易图便是芝罘人。方易图,字含真,号白鸥秀士。他出身柴门,乃一介寒士。为了以后的仕程他要苦读。为了眼前的生存他要苦做。他放牛、割草、种田、打鱼、扛包、赶脚、烧石灰……甚样的苦营生都做过。
  • 飞越云之南

    飞越云之南

    中短篇小说集《飞越云之南》,集薛舒多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精华,反映有关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来城市与人的关系变迁、沉浮,现实、历史和文化的变化,以及揭示人性、揭示传统流失,审视当代生活层面,以及当代生活对传统价值观的动摇,警醒人伦道德的七部中短篇小说,共15万字。
  • 人直斋异闻录

    人直斋异闻录

    本故事围绕着天子魔波旬的三颗眼睛而展开,传说上古天竺天子魔波旬降尸雨作乱,上古圣僧究由陀罗得孔雀明王力降服了天子魔波旬,并挖去波旬的三只眼睛,这三只眼睛后来流落人间,化成“魔罗石”亦称“魔罗眼”,“魔罗石”本为天生邪魔,但是因为陪同圣僧究由陀罗修行,邪魔去尽,成为可以净化“生命”的石眼,传言“魔罗眼”最早出现在迦尸国的文献当中,为历代迦尸国国王保存,拥有净化生命,自由出入阴阳两界的作用,后来在战争中遗失,从古至今,寻找“魔罗石”的脚步从未停下。
  • 缠蛇记(上)

    缠蛇记(上)

    蒋峻熙退役后,一时没找到合适的事做。这天,蒋峻熙来到县城,信步游街,见大街上一些两元店生意红火,他想,开两元店本钱要不了多少,但县城的房租太贵。如果开家“移动的两元店”,就不需要房租了,走乡串户,乡下人就讲究个经济实惠,说不定生意会出奇地好呢。蒋峻熙上网查询了一下,发现许多大一点的地级市,都有专门给两元店配货的公司。蒋峻熙坐上了到偏远山区古溪县的长途汽车,准备以古溪县为“根据地”。
  • 被忘掉的十三年

    被忘掉的十三年

    安娜十三岁的大女儿朱莉被人用刀挟持着离开了家,最后一个见到朱莉的目击者是十岁的妹妹简。在那个夜晚之后,这个家庭也因为朱莉的失踪变得支离破碎。八年之后,朱莉突然自己找回来了。安娜以为八年的噩梦终于结束,但慢慢地她发现,一切都变得奇怪起来:女儿朱莉对警察撒谎,逃避和心理医生见面,甚至在城镇周围鬼鬼祟祟地进行着自己的计划……安娜试着不去打破美好的希望,假装对一切都不闻不问。但种种线索都指向,这个姑娘也许并不是她真正的女儿朱莉。在安娜的调查和朱莉的回忆双线交叉下,残酷的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热门推荐
  • 萌货出没:误惹冷面上司

    萌货出没:误惹冷面上司

    一个被伤透心的冷漠男,一个迷迷糊糊的可爱女,一段长辈的渊源,成就了他(她)们一生的姻缘。“逸总,你欺负我好玩吗?”某女囧着一双好看的眉头实在不解。“好玩。”“你……”“沐优艾,你躲着我好玩么?”“不好玩。”某男咬牙切齿:“那你躲个什么劲。”某女无辜的瞪大双眸:“……”
  • 在迷茫中追寻

    在迷茫中追寻

    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乡镇企业家的成长故事,也是一部乡镇企业的发展史。退伍军人李辉豪是一个拥有崇高理想和信仰的人,他退伍回家后,为了爱人田玉玲,放弃了到国有单位工作的机会,来到一家街道小厂,开始了艰苦的创业历程。在夫妻二人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街道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夫妻俩也成为优秀的乡镇企业家。就在李辉豪大刀阔斧,准备大干一场时,由于陈旧的管理模式,他的企业逐步陷入困境,他自己也很长时间陷入了一种迷茫和痛苦中。最后在亲人、朋友的帮助与支持下,李辉豪重新振作起来,把自己的企业带出困境,体现了现代军人的一种豪气,一种正能量。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美人尸香

    美人尸香

    我有一家客栈,不接阳人,只送阴鬼。阴尸过道,百鬼夜行……东南西北,各含两卦,镇鬼魅,朗乾坤!
  • 梁祝之东晋新游

    梁祝之东晋新游

    人物:王灵之任务:拯救主线重要悲剧人物“马文才”背景:07年梁祝身份:王蓝田表妹、王羲之女儿
  • 舞法天女之喂小善你人设崩了

    舞法天女之喂小善你人设崩了

    纯脑洞,但不会随意纂改《舞法天女》的主剧情,女主柠檬,在一次偶然魂穿成了法苏天女,在“既来之则安之”的想法中,被剧情大大成功“坑”了一道——这是一个老套的不能再老套的死法——为了守护世界和平,亲,请带上伙伴,拉着这条大黄…呸,暗黑大boss来一场愉快的自爆之旅(づ′▽`)づ丫丫的,滚粗!还没等柠檬抒发一下被炸死的感受,她重生了!!!重生在主剧情还没开始之前,那时,圣混大战是才刚结束还是才刚开始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柠檬成了萝莉!!!本文爽文,超爽超爽的那种哦~
  • 古仙穹

    古仙穹

    从最弱者爬起的故事,偶然巧合这里有深山沼泽的大妖,还有古老传说中的神魔修行者为了达到更高的境界,穿越空间领悟道的奥秘最终的目的只为领悟属于自己的道简单明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