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2200000013

第13章 辩论进攻战术的运用(4)

张学军:请对方不要搞错。我方在一开始就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是指我们谈道德不能够脱离温饱,对方能够对这个问题作出批评吗?

蒋昌建:任何理论应用到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比解一个一次方程都简单。请对方不要回避我们的问题,举出你们的实例来。

吴俊仲:我方的论点对方没有任何批驳,所以我方的定义已经成立了。(哄笑声)其次,对方的解释依然是在饥寒的情况下你可以对他进行道德要求,这可以吗?请回答。

季翔:你的论点不是自己说成立就成立了,不然还要评判干什么?

这段辩论中,反方中国复旦大学队紧紧抓住了英国剑桥大学队难以回答清楚的两个核心问题:一个是逻辑问题,即要求对方证明没有温饱就绝对不能谈道德;一个是事实问题,即请对方举出一个实例来证明其论点。在整场比赛中,剑桥大学队都没有有效地回答这两个要害问题。复旦大学队则一抓不放,步步紧逼,最终致使对手方寸大乱,最后说出了令全场哄笑的一句话:“我方的论点对方没有任何批驳,所以我方的定义已经成立了。”复旦大学队季翔敏锐地出击,用一句巧妙的反问,将剑桥大学队置于与评委尖锐对立的境地,胜负也就可想而知了。

1981年,刘坚住处因要修建国道,国家动员他搬迁,并发给了一笔数量可观的搬迁费。两个月后,刘坚莫名其妙地接到一份起诉书,原告是他同父异母的哥哥。状告他侵犯其房产权,要求刘坚从搬迁费中拿出一部分给他。

数月后,法院审理了此案。下面是兄弟二人在法庭上的辩论片断。

哥:“我是刘坚的兄长,同一父亲所生,一直生活在外,记得父亲去世后,我分得有一间瓦房,后被刘坚占用。现在国家给了刘坚一笔搬迁费,理应分一部分给我。”

弟:“七年来,老兄一直在外,我与年幼的姐姐、年迈的母亲相依为命,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在那段时间,我们曾迫于生活清贫,向老兄求援过,但他从来置之不理,母亲为此骂过他是忘恩负义的人。虽然,老兄不是我母亲所生,但母亲曾抚养过他二十年,对于他的不孝,母亲在弥留之际诅咒过。母亲去世后,我一直住在这房里,现在老兄突然提出产权争议,实在令人惊讶。而对于遗弃老人的行为,你为什么避而不谈呢?”

哥:“我长期在外,不知详情,请不要将此事与产权一事搅在一起!”

弟:“我的母亲也是你的母亲,可你根本没有尽过一个晚辈的义务。母亲在天之灵,肯定不会同意你的要求。”

在法庭辩论中,刘坚紧紧抓住其兄长不孝顺老人这一要害问题,从而斩断纠缠,驳倒对方。

找出对方的弱点,认清问题的关键,才能有力进攻敌人。

27巧借东风,善借外力

借别人的柴禾烧自己的火,即为借薪助燃法。它反映在论辩中,就是让对方替自己说话,巧用对方的辩词为自己服务;这样,可以说是借人之势,长自己之威风,灭对方的锐气。这是经常使用的论辩技巧。

◎借别人的口表达自己的意思

借别人的口齿,说自己的难言之事,其应用范围之广,其作用之大,让人非常吃惊。这也是借外力的一种方法。

西安事变前夕,张学良和杨虎城频繁晤面,都有心对蒋介石发难,可在对方亮明态度之前,对于这样一个关系到身家性命和国家前途的大事,谁也不敢轻易开口。眼看时间越来越近,双方都是欲说还休。

当时,张学良的实力比杨虎城大得多,且又是蒋的拜把子兄弟。杨虎城如果直接把自己的观点摆在张的面前,而张又不赞同,后果实在堪忧。恰好杨虎城手下有个人叫王炳南,张学良也认识。在又一次的晤面中,杨虎城便托他之口说道:“王炳南是个激进分子,他主张扣留蒋介石!”张学良及时接口道:“我看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于是两个聪明的将军开始商谈行动计划。

杨虎城借并不在场的第三者之口传出心声,即使不成也可全身而退,另谋他策。这种兼有拉“挡箭牌”的自保功用,其妙处人人都可心领神会。

1914年春季,豪斯先生奉美国第28任总统伍德罗·威尔逊之命,赴法国做外交上的接洽。出发前,威尔逊原则上同意了豪斯的计划,但态度相当谨慎,距离被正式批准还相当遥远。豪斯到巴黎后不久,寄回了他同法国外长的谈话记录。在谈话中,豪斯把自己想出的、经总统谨慎同意的计划,说成是“总统的创见”,并热烈赞扬说,这是“天才,勇气,先见之明”的表现。看了记录,威尔逊总统毫不犹豫地正式批准了这个计划。

在威尔逊执政期间,豪斯都采用这种简单而有效的“版权”无偿转让策略。因为豪斯知道,威尔逊总统过于自负,除了用这种方法提出的意见,其他任何新鲜的意见都会被他轻易地拒之门外。

具体说来,“版权”无偿转让的策略就是:避免他人在场,悄悄地使对方感兴趣,把意见“移植”到对方的心中,然后使这个计划可以作为对方的“天才构思”而公之于众。

的确如此,只要计划得到实施,管他什么版权不版权。何况,也只有上司才具备更多的让计划变成现实的条件。自己的思想经由别人尝试一番,也可以由别人承担尝试的风险,何乐而不为呢?

王某准备借助于好友赵某的路子做笔生意,可就在他将一笔巨款交给赵某的第二天,赵某暴病身亡。王某立刻陷入了两难境地:如果开口追款,那太刺激赵某的家人;如果不提此事,自己的局面又难以支撑。

但是,王某自有妙方。

帮忙料理完后事,王某找到赵夫人,说:“真没想到赵哥走得这么早,唉,我们的合作才开始呢。嫂子,这样吧,赵哥的那些关系户你也认识,你就出面把这笔生意继续做下去吧!需要跑腿,你就尽管说对我说,吃苦的事我不怕。”

你看这个王某,表面上丝毫没有追款的意思,看起来还像是豪气冲天,义气感人,其实他明明知道赵某的遗孀没有能力也没有心思干下去。但结果却正中了王某的下怀——赵某的遗孀反过来安慰王某,说:“这次出事,让你生意上受损失了,我也没法干下去,你还是把钱拿回去再找机会吧。”

是的,尴尬,有时是相对的,而不是相互的。同一句话,自己难以出口,就诱导对方先开口,说出来却可以自然而然,无疑便是上上之策。

我们假托他人之口反对什么,赞成什么,其实都明白无误地说出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这样做并不会给人留下没有主张的印象,反而会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尤其是在现代职场上,假借他人之口,常常可以取得令人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例如一句“某某的主意真不错”,就可以在巧妙表达自己的主意的同时,表现出这个人的团队精神。在这个人人都想争着出头的社会里,一个不嫉妒同事的部属,会让上司觉得此人本性善良,富有团队精神。

◎借用他物讲明道理

讲道理一般都比较抽象,用这种托物喻理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很具体,有时还可能很生动。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一文中,在论及“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论点时,就有过一段脍炙人口的托物喻理:

譬如罢,我们之中的一个穷青年,因为祖上的阴功,(姑且让我这么说说罢),得了一所大宅子,且不问他是骗来的,抢来的,或合法继承的,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么,怎么办呢?我想,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但是,如果反对这宅子的旧主人,怕给他的东西染污了,徘徊不敢走进门,是孱头;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算是保存自己的清白,则是昏蛋。不过因为原是羡慕这宅子的旧主人的,而这回接受一切,欣欣然的整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那当然更是废物。“拿来主义”者是全不这样的。

他占有、挑选。看见鱼翅,并不就抛在路上以显其“平民化”,只要有养料,也和朋友们像萝卜白菜一样的吃掉,只不用它来宴大宾;看见鸦片,也不当众摔在茅厕里,以见其彻底革命,只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却不弄“出售存膏,售完即止”的玄虚。只有烟枪和烟灯,虽然形式和印度、波斯、阿拉伯的烟具都不同,确可以算是一种国粹,倘使背着周游世界,一定会有人看,但我想,除了送一点进博物馆之外,其余的是大可以毁掉的了。还有一群姨太太,也大可以请她们各自走散为是,要不然,“拿来主义”怕未免有些危机。

鲁迅先生在文章中,以取得这样一所大宅子“占有”、“挑选”的种种情况作为比喻,论述了吸取外来文化的重要性,有力地证明了中心论点,说明了“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的道理,既深刻,又形象具体。

运用托物喻理的方法,可以把精辟的说理巧妙地寄托在人们熟知的、具体的、生动的事物之中,生动活泼,通俗易懂,使人易于理解,乐于接受,因而是一种使用相当广泛的说理方法。但应注意恰当地选择比喻的事物,倘若比喻失当,说理也会出现失误。不过这种方法只是一种“喻理”,而并非严密的逻辑推理,无论其如何巧妙,也难于完全准确地表述思想观点,所以运用这种方法,仅仅是说理的一种辅助手段,宜与其他议论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借用外力,临场发挥

大选结束,新当选的总统发表施政演说。但是由于年事已高,身体不适。演说过程中,他觉得腹中疼痛难忍,竟然满头大汗,说不下去了。于是,医生立即前来抢救。演说被迫中止了,选民的心不禁被一层阴影所笼罩。

没过多久,这位总统又精神抖擞地返回了台上,听众们悬着的心总算放下来了,耐心地等待着他的下文。他扫视一眼台下,镇定自若地说:

“我们的国家就像我的身体一样,刚刚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危机,但是,现在好了,危机已经过去,希望就在前头!”

话音一落,全场掌声雷动。

这位总统深知,由于刚才的突然情况,选民的心中已留下了一层阴影。但他不愧是一位老练的政治家,借着他身体好转的话题对国家的前途来了个即兴发挥,由此及彼,以身体比喻国家,恰到好处,完全扫除了原有的阴影。这里,他使用的就是借力打力的方法。由于他巧借话题,临场发挥,把整个演讲推向了高潮,收到了意料不到的效果,也向自己的选民充分展现了一个机智老练的政治家的形象。

使用借力打力术,要求头脑机敏,善于联想,善于借助眼前所见所闻的事物,加以发挥,进而达到论证自己观点的目的。

萧伯纳的剧本《武器与人》首演获得成功,许多观众在剧终时要求萧伯纳上台与大家见见面;可是,当萧伯纳走上舞台时,突然有个人对他大声喊道:“萧伯纳,你的剧本糟透了,谁也不要看,收回去吧,停演吧!”

萧伯纳听到喊声,没有暴跳如雷;相反的,他向那人深深鞠了一躬,彬彬有礼地说:“我的朋友,你说得好,我完全同意你的意见,遗憾的是,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我们能禁止这剧本上演吗?”

萧伯纳采取的方法是,把观众的力量借用过来,给予那人有力地一击。“我们两个人反对这么多观众有什么用呢?我们能禁止这个剧本上演吗?”言外之意是:群众是喜欢我的剧本的,你个人反对无济于事。这种在特定场合,借用群众的情绪来反驳对方的方法,是“借薪助燃”的典型例证。

进攻之中有防守,而防守之中也有进攻。了解了这一点,就需要我们在辩论中把防守与诱敌结合起来,制服对手。当己方处于防守态势时,面对对方的攻势,不妨将计就计,在一些问题上避而不答,做出己方防守空虚的假象,诱使对方恣意进攻,然后突然拿出最有力的论据,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挫其进攻锐气,这样就使对方在明显占有优势的情况下,也不敢再冒然进攻。

《孔子家语》中,有一则孔子的答辩:

一天,孔子伫立江边,目送浩荡江水,滚滚东流,久久不愿离去。这时,子贡问:“先生,为什么每当发大水您总是喜欢前往观看呢?”

孔子答道:“看那水滋润万物,万物得以生长,可它却丝毫不是为了自己,像德;它总是循着一定的河道,流往低处,甘居下位,像义;它浩浩荡荡,永无止境,这多像道;即使前面是万丈深渊,它也奔腾向前,义无反顾,像勇;它在盆中,总是一平如镜,像法;即使是细小的孔隙它也可以渗入,像察;江水浩荡东流,永不止息,奔向东海,像志;万物出入水中,就变得洁净,像教化。水有如此崇高的品德,怎能使我不前往观看呢?”

28巧布陷阱,请君入瓮

设置圈套是辩论中一个重要的战术方法,我们平时说的引蛇出洞、欲擒故纵、请君入瓮等方法,大同小异,都是讲的设置一个圈套让对手钻,设置一个陷阱让对手跳,最后置论敌于死地。

◎巧妙设立选择项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某家百货商店让售货员询问大批采购的客户,“是替您把东西送到府上?还是由您自己带回去?”就这么一句话,便使送货的工作量减少了70%。因为当你提问时,许多人不由自主地选择了后者。

提问人根据一般人对后来提出的问题印象最深的特点,有意识地将自己的真正要求放到后一选择方案里。这样对方在选择了后一方案后,还不觉得是掉进了人家的“陷阱”,而自以为是做出了一项明智的自由选择。

说辩中的“先纵后擒”,也是一种“设陷术”。它是在说辩中运用“纵”的手段,达到“擒”的目的,体现了主动露出破绽,诱敌入彀的说辩方法。

施行“先纵后擒”的设陷术,是当论敌锐气尚盛时,故意避开论题的锋芒,甚至向他故意显示己方的言论的软弱状态,用以娇纵对手使其洋洋自得,踌躇满志,而后乘其丧失警惕的机会,再给以沉重的打击。

运用设陷术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

一、引诱要巧妙

一次,理发匠给乾隆的新任宰相和珅理发、修面时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刮掉一边。理发匠顿时暗暗叫苦,惊恐万状。情急之中,突生一智,连忙停下刮刀,故意两眼直愣愣地看着和珅的肚皮,仿佛要把宰相的五脏六腑看个透。

和珅见他这般模样,感到莫名其妙,这肚皮人人皆有,有什么好看的?迷惑不解地问道“你不修面,光看我的肚皮作甚?”

理发匠忙说:“人们常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我看相爷的肚皮并不大,怎能撑船呢?”

和珅哈哈大笑:“那是说宰相的气量最大,对一些小事情都能容忍,从不计较。”

理发匠听完这话,连忙“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小的该死,方才修面时,不小心将相爷的眉毛刮掉了一边,相爷气量大,请千万恕罪。”

和珅听了啼笑皆非:眉毛刮掉一边叫我怎样见人呢?不禁勃然大怒,正要发作,但想到刚才讲过宰相气量最大,怎能为这小事给他治罪呢?于是豁达温和地说:“无妨,拿笔来给画上就是了。”

在上例中,理发师的引诱是非常巧妙的。既运用了“障眼法”直愣愣地看着和珅的肚皮,引诱和珅发问,又采用“激将法”吹捧“宰相肚里能撑船”,最后才“收网捕鱼”,告之“刮了眉毛”而又使和珅发不出脾气来。

同类推荐
  • 用心去工作

    用心去工作

    这是一本员工励志书,本书从员工的角度出发,将用心工作的内涵全面细致地展现给了读者。书中选取了贴近生活的实例,从多方面讲解了用心工作的重要性,让读者明白用心是工作中的一笔财富。一个人只有用心去工作、追求完美、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才可以将工作做好。本书分为九章,分别是:爱上你的工作;自动自发,对工作尽职尽责;时刻把责任记在心里;卓越,从爱岗敬业开始;一心一意,更专注地工作;日事日清,高效工作;注重细节,更负责任地工作;勤奋务实,谦虚低调;不断学习,提高竞争力。
  • 演讲与口才

    演讲与口才

    拥有高超的公众演说能力和当众说话表达能力,是个人立足现代社会、快速获取成功的必备技能。本书博采众长,层层深入地讲述了演讲的方式、口才的艺术,包括展开演讲的方法,演讲中的应变和控场技术、演讲态势语言的表达技巧、当众说话的方法、说服他人的策略等内容。同时还详尽地解析了各种情境中不同类型的演讲,诸如政治演讲、经济演讲、竞选演讲、学术演讲、会议主持口才、电视主持口才等,融理论指导性与实际操作性于一炉,引导读者全面快速地提升自己的演讲与口才水平,冷静、自信地站在所有人面前,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让自己一步步实现目标。学会当众演讲,练就出色口才,赢得美好人生!一书在手,领悟演讲的无穷奥秘,展示口才的无上魅力,开口征服人,一语定乾坤!
  • 方法总比困难多(修订版)

    方法总比困难多(修订版)

    成大事者和平庸之流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于他们遇到困难时能否理智对待,主动寻找解决的方法。个人只有敢于挑战,并在困局中突围而出,才能奏出激越雄浑的生命乐章,彰显人性的伟大光辉。大文豪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的开篇就写道:“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成功的人并非从未遭遇困难,而是他们不曾被困难所征服。
  • 优秀员工不抱怨

    优秀员工不抱怨

    你还在抱怨工资太低?抱怨工作条件太差?抱怨工作太累?抱怨压力太大?抱怨工作枯燥乏味?……别再抱怨了。在你的抱怨声中,那些默默苦干的人已经远远赶超了你。突破职业瓶颈,获得职场重生,与其抱怨工作,不如改变自我。让自己永不“贬值”。
  • 最佳职工生存手册

    最佳职工生存手册

    企业职工的工作与生存质量关系着企业的经济质量、安全质量、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等,是企业质量的直接体现与有效保证。
热门推荐
  • 别再一往情深

    别再一往情深

    下午,阳光明媚,我望着路那边那些已经完全绿透的树,心里有一种莫名的兴奋,仿佛自己是在开始一段漫长的旅行,前方有一片渺无人烟的山岭。一个个深深的足印,我们在毕业后的人生泥泞中跋涉。校园里曾经期待、拥有和失去的,虽成故事却挥之不去。如果没有校园的相遇、相知,如果没有操场冬雪洁白的远足,如果没有校园幽径那禁不住回首的娇羞,如果没有毕业分别时雨中依依难舍的相送,人生的天空就不会有更多的灿烂的阳光!
  • 道祖是个萝莉怎么办

    道祖是个萝莉怎么办

    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道祖,发现他居然是个可爱萝莉,你会怎么办?
  • 末日之901系统

    末日之901系统

    当末日来临,昔日的朋友抛弃了往日的友谊,爱情和亲情在末日的残酷下变得一文不值。道德的沦丧,人性的泯灭。这个末日带来的并不只是灾难,同时还有希冀。在人群当中出现了变异者和异能者这两种“救世主”。余零,作为末日爆发之前一个小小的人物。在这个残酷的末日之中,逐渐的变成了一个强大而神秘的人。随着末日的秘密被揭出,她身上的秘密也一层层被揭开。她的身份和故事,连着她被封锁的能力和记忆。她将带着这些属于她自己的东西愈走愈远。
  • 快穿女配之BOSS是反派

    快穿女配之BOSS是反派

    【本文一对一,男主同一人,绝宠!】因为骂了句老天,从此与系统共存!带着外挂,闯世界!她云烟一出场,必然是狂拽酷炫吊炸天!一边系统,一边阴阳轮回群!云烟:系统,走老娘带你装逼带你飞!系统:宿主已疯,请拨打120!【一世等待,只为汝倾天下!】
  • 绝代鲛妻

    绝代鲛妻

    前世,她是风华万千的茅山派嫡系传人,却被人推入了万劫不复的地狱中。歃血归来,她涅槃重生,宁做非人类,踏上强者之路。◇◇◇◇◇◇◇◇◇左手金针一支,右手法器无数,救魔杀鬼两不误。在界内,她是令人闻风丧胆的阎罗女。在界外,她是令人屁滚尿流的女魔头。入得了她法眼的人,她便是在世的活菩萨;入不得她眼的,她就是地狱的修罗。闯墓局,斗僵尸,吞异宝,前世没有经历过的,今生她要一并扫过。◇◇◇◇◇◇◇◇◇他,今生的师父,清冷无比却独宠她一人。有人曾问他为何护那魔女。答曰:因为是她。下一刻,那人却暴毙而亡。曰:辱她者,死。◇◇◇◇◇◇◇◇◇且看一只鲛人如何踏上这世界的顶端。
  • 极强帝尊

    极强帝尊

    他本该平凡,本该平庸,本该就是一个低层的普通人。可命运把他逼成一位最强者,終于登上顶峰。
  • 独家盛宠:偏偏喜欢你

    独家盛宠:偏偏喜欢你

    她隔着晦暗不清地光线,看他棱角分明的脸,“爱我?你怎么证明?”他将手中烟头捏灭,摸出军靴中的刀,眼皮都不眨一下,用力扎入自己肩头,“够吗?”她往前,盯着他,一下一下,重重戳着他的胸口,“怎么不往这里戳?”他低头看她,在弥漫地血腥味中低声回答,“我还要留条命,带你回家。”
  •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

    凝固不朽的世界雕塑

    雕塑是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通过对雕塑的了解和研究,可以更加具体地了解一定时期的艺术思潮。本书介绍了世界各个时期,各个地区的雕塑发展情况。
  • 我是一个老1

    我是一个老1

    和平年代的普通军人,在一些有钱人眼里是穷当兵的,在一些百姓眼里又是国家高薪养的一帮闲人,有这些看法的人在我眼中是极其肤浅的,因为我知道他们其实只是一群有家不能回,有情难去守的可怜人。这群人中有无畏、豪迈的英雄,有兢兢业业的精英,有得过且过的庸人也有不思进取、不务正业的渣子。当有一天,烽烟起,和平不再,你会发现这一群人,不管是英雄还是渣子,他们全都会毫不犹豫的去做同一件事--用生命来诠释军人这一词的真正含意。我是李白,恰好是他们的一员,如果你想真正了解这群人,就请和我一起进入老兵的世界!
  • 我的南宋我的兵

    我的南宋我的兵

    绍兴元年,南宋统治岌岌可危,经济凋零,百业待兴!奸臣当道,忠厚被害!武不能定江山,文不可救社稷!高宗正统无人继,两王相争欲不能!特种兵朱浩重生而来,原本想平凡过此生,却不料重踏兵王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