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36800000001

第1章

来源:《北京文学》2014年第01期

栏目:现实中国

记得在很早以前,也写过一两份保证书,为戒酒。

这些年身边不时会听到有人因喝酒出事或丧命。在奔向40岁的路途上,在这个春天里,我准备了好些天,下决心写下这份保证书:不再那样喝酒。绝不能再那样糟践自己的身体,绝不能再那样荒废时光与生命……

我没敢写我要彻底戒酒。

在我们这个地方生活,不喝酒,那怎么可能?仅仅因为走错了房门,一下就多喝了几十杯酒:那天去北中国大酒店吃饭,记错了朋友说的包间号,推门进去一看不是,反身要退出却已来不及。在座的也是一帮熟人,只好过去敬酒,连敬带被敬,在我仓皇退出时已喝下30多杯酒。如果全国那么多和我一样的机关干部,都像我这样喝,那还能喝不掉一个西湖?两个三个都有可能啊。我只能保证,今后我个人一次喝的量要少,若没有特殊情况不能醉。特别是喝酒的次数要绝对减下来。

下午下班,在走向酒馆的路途上,一边是家中妻子打来的电话,不允许我去喝酒,要我立马回家;一边是朋友们在酒馆里打来的电话,要我快点过去,说就差我一个人了。我在电话里一再向朋友推辞,说妻子死活不让我出来喝酒了,一定要我回家。

朋友哈哈一笑,要我赶快给妻说明,喝酒也是工作的延续嘛……这一点,我自己其实比这个朋友更清楚。善喝酒,酒量大,让一些干部确实沾了不少光。这些年,吃喝招待之风如此盛行,其中蕴藏着很深的处世“哲学”和人生“学问”:吃出好印象,吃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各式宴会厅,在频频举杯中,你好我好大家好。对此,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波士顿学院社会学教授邓小刚有这样的观点:“中国有一个文化传统,一个人得到提升,很大程度上不是看你的业绩,而是看你跟领导的关系和你的社交网络。怎么获得领导对你的好感?一个办法就是各种铺张浪费,大规模招待,使上级领导感到有气派、有场面,给足自己面子。给上级的招待多了,领导对你的印象就发生变化,对他的决策也产生影响。特别是这种现象在中国上行下效。”

在故乡黄河岸边割草、放牛长大的孩子,曾一直为自己的身体很自豪,我就是黄河边石壁上自由行走、奔跳的那一只黄羊,或广阔田野上无人管束的那匹小马。初到这个城市的时候,我曾在它的体育场那细沙石子铺成,长满一片一片青青蒺藜的跑道上,一气跑十来圈。可是现在,在新修成的世纪广场的塑胶跑道上,仅能跑下一圈来。东沙的老城墙上,是我以前经常去的地方,那里清风徐徐,空气澄明,四季都有鸽群从空中飞过,可以一览这个城市的全貌。好几年了,再没爬上去过,每次只是在老城的石板街上,前后走一圈,抬头望向东沙那老城墙兴叹。

这些天,家人和亲友一直在催促我,去医院,作检查。在这人生及生命的重要时刻,诸事打扰,未来得及去,但已作了很多深思:这个城市,成年男人身体大多有疾,许多都是与喝酒有直接的关系;许多人之所以停了酒,就是因为以前喝得太多,身体出了毛病。如我的赵非兄,过去一回能喝一瓶白酒,今年夏天做了大脑开颅手术,才止了酒。许多人再不戒酒,性命不保。就是现在,我只要三到五天不喝酒,轻松自如,又像出现在故乡田野上在金色阳光下欢蹦乱跳的那匹小马。

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为什么这样不惜生命地喝酒?我一直在寻找答案,阅读史志,阅读尘世,也阅读了大量古人饮酒留下的诗文。

古人是怎样喝酒的?

翻阅古代的文学作品,与酒有关的诗文灿若星汉。曹操“对酒当歌”、陆游《楼上醉歌》、苏轼《水调歌头》、杜甫《醉时歌》、李白《将进酒》……都是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这些酒诗的文化内涵之深、积极意义之广,是后人千百年都未能品读尽的。

曹孟德喜饮杜康,白居易、苏轼好喝屠苏酒……历代文人都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欢乐时“白日放歌须纵酒”;愁苦时“醉里不辞金盏满”;相逢时“一壶浊酒喜相逢”;送别时“劝君更尽一杯酒”;赏月时“举杯邀明月”。无时不酒,无处不酒……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罢和州刺史任返洛阳,这一天白居易也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扬州相逢。筵席上,二人对饮并以诗相赠,刘禹锡写下了他的传世名篇《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历代文星之中,饮酒赋诗,当推李白。翻开他的诗词,一股侠客豪饮之风扑面而来。从诗仙的众多诗句中,我们似乎看到他经常醉着,而他却是睁着一双世事洞明的大眼睛。他就这么一边喝着,一边激扬文字,指点江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源远流长,此时在诗仙的诗中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去大海。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当;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黄河日夜奔流,青丝与白发就这么悄然地交替……

有什么是属于永久的期待?

同类推荐
  • 马瑞芳说聊斋

    马瑞芳说聊斋

    蒲松龄在讲述一个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同时,用主人翁的特殊人生告诉读者,在荆天棘地的社会中,人如何生存?在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人如何发展?怎样面对人生逆境,置于死地而后生?怎样把人生潜能发挥到最大限度?怎样飞黄腾达?怎样发财致富?怎样对待“爱情”、“财富”、“地位”三个永恒的人生难题?聊斋人物的人生阅历、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对现代人仍有启发借鉴作用。
  • 似水流年

    似水流年

    1999年我最爱听的一张专辑是《新长征路上的摇滚》。我将这盒磁带塞进随身听循环播放,一直到电池没电。如果有同事或偶尔串门的村人问我听什么,我就谨慎而乖巧地回答:“对面的女孩看过来。”没有人知道我耳机里的音乐是怎样排山倒海喧嚣破裂,当然更不会有人知道我的心以同样的速度叫嚣——死去——重生。“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要给你我的追求/还有我的自由/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这歌儿曾让我哭过很久。时至今日我仍然认为,《一无所有》是中国摇滚音乐中永远不可逾越的珠穆朗玛峰,而崔健就是神山之下的仓央嘉措,那个半人半神的活佛诗人。
  • 三种向度

    三种向度

    本书诗歌作品集。作品分三部分,以“时代镜像”“灵魂的呼啸与细语”“隐秘柔情”三个篇名辑录了诗人的87首诗歌作品。诗歌文字优美,语言流畅,诗所表达的意思和意境,有比较深的意向性思维,给人作法味不尽的想像空间。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空山

    空山

    《空山》描写了上个世纪50年代末期到90年代初,发生在一个叫机村的藏族村庄里的6个故事,主要人物有近三十个。本书由《随风飘散》和《天火》两部分组成,《随风飘散》写了私生子格拉与有些痴呆的母亲相依为命,受尽屈辱,最后含冤而死。《天火》写了在一场森林大火中,巫师多吉看到文革中周围世界发生的种种变化。
热门推荐
  • 元遺山先生集

    元遺山先生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强行搞定你

    总裁强行搞定你

    自从被好友张俊背叛之后,沈雯的整个世界都开始变得混乱起来。被背叛,被下药沈雯:“我草,这是什么神仙逻辑。……”有时候人就要信命,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兜兜转转之后他们还是被命运拴在了一起。沈雯:“竟然早晚都要在一起,剧情能不能不要那么狗血,不要那么兜兜转转,来点直接的不好吗?王子公主幸福地在一起生崽崽……。”作者:“剧情不狗血的话,这样不就不好看了吗?”
  • 她死在QQ上

    她死在QQ上

    都市的雨夜,五名少男少女同时死在了电脑之前,惟有他们的QQ兀自跳动着,无名无头像地闪动着“上路吧......”。女高中生小诺为了追寻表姐的死因,无意中竟身陷离奇的灵异事件。扑朔迷离的死亡疑团,错综复杂的关系线索,在网络生活背后隐藏的究竟是什么……到底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什么样的爱恨别离?那句“上路吧......”是死神的命令还是一个复仇者临死前的预言?“他”还会袭击下一个人吗?作者马伯庸本人也化身其中成为一位衣着奇特的大学学长,一个侦探,与小诺携手逐渐将案情节节深入。
  • 中国未解之谜(下)

    中国未解之谜(下)

    本书精心遴选了众多中国最经典的未解之谜,内容涉及自然地理、科技发明、考古发现、思想文学、历史人物、书画建筑、民风民俗等诸多领域。用通俗流畅的语言、科学的视角,探索世人瞩目的、尚未破解的神秘现象与谜题。结合诸多文献资料、考古发现与最新的研究成果,生动剖析种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揭示谜题后隐藏的事实。
  • 逆天至尊狂妃

    逆天至尊狂妃

    (新文【娇宠小兽妃:冷血暴君,你好坏!】已发,求收藏推荐啦)神秘世家家主阎玥在修炼时被未婚夫背叛而死,再睁眼,却已穿越至未婚先孕的废材七公主身上。七日之后,废材公主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无上天资却是惊掉一地下巴!而面对昔日嘲讽算计过她的人,她以绝对强悍的实力告诉他们,敢惹她的人,休想有好下场!牵着宝贝儿子,身后跟着一票魔宠,她以绝代风姿傲视苍穹,睥睨天下!大力推荐新文快穿逆袭:反派男神,求放过!
  • 倴城往事

    倴城往事

    80后乡村少年摸鱼捉虾、下暗钩、赶大集、做土味美食、自制玩具……记录年少时的欢乐生活。
  • 寒夜烬
  • 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怦然婚动:顾少,请温柔

    怦然婚动:顾少,请温柔

    当她以为自己被整个世界放逐的时候,昔日姐夫用一纸婚约将她从泥沼中拉了出来。“想报仇吗?”“想。”“跟我结婚,我帮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高血压饮食参照书

    高血压饮食参照书

    高血压在我国普遍存在着患病率高、残疾率高的“三高”和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特点。在2004年我国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中指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患病人数为1.6亿,而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30.2%、24.7%和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