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3950100000002

第2章 殉国第一将和抗日第一战

中国抗日殉国第一将

大概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抗日殉国第一将叫杨特,1928年牺牲于“济南惨案”中。杨特,1894年生于长沙,少时饱读诗书,后接受孙中山革命号召,立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遂报名从军,在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武昌起义中作战英勇,后被选入孙中山南京总统府卫队。1928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40军独立炮兵团团长。

其时,日本田中内阁见我北伐节节胜利,中国统一在望,深恐其“在华利益”被剥夺,决定以“保护侨民”为由,派遣第六师团5000人在青岛登陆,4月20日侵入济南,枪杀中国军民,蓄意制造事端。5月1日,杨特率部随北伐军进入济南,受到日军阻止。3日上午,日军开枪打死我军在街上张贴标语的士兵,并要强行通过我防地。我军不许,冲突遂起,日军沿街屠杀,奸淫掳掠,中国民众在路上行走,在商店购物,甚至在澡堂洗澡,在理发店里理发时,只要被日本兵碰上即遭杀害,是为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

当时杨特正在军部开会,闻街上枪声大作,上级令他立即返回驻地,准备率部自卫。杨特的车驾途中遇上日军,突遭敌机枪扫射。杨特腿部负伤,两名卫兵把他架下车,送往近处医院救治。紧急之中卫兵们没注意到,这是一家日本人开的医院。杨特送进急诊室后,长时间无人理睬,终因流血过多,救治不力,不幸罹难。临终前,杨特一定觉得自己过于书生气了,恨恨遗言说:“可惜没能向鬼子开上几枪,死也闭不上眼睛啊!”

一年后,日军被迫撤离济南。第40军经多方寻找,在日本医院后院发掘出杨特及两名卫兵的尸体。国民政府追认杨特为烈士,追授少将军衔,并将其尸骨运回长沙,拨光洋一万元在岳麓山修墓安葬,遗孀每年抚恤费光洋800元。长沙当局在天心阁一侧建“国耻纪念亭”。新中国成立后,亦按规定抚恤杨特夫人,直至老人过世。

抗日第一战

1931年11月,龙江大地北风怒号,秋叶飘零。中日两国的命运大决战首先在边塞远城齐齐哈尔燃起战火。两军隔江对峙,江桥阵地上硝烟滚滚,枪炮齐鸣,东北汉子们个个打红了眼,“妈了个巴子!给我打,往死里打!”挥枪怒吼的就是马占山。

这句骂人的话证明他是大东北的“土特产”。

小个子,土黑脸,八撇胡,走路飞快像泥鳅,却傲气冲天;没上过学,不识几个大字,却有一首诗刻在庐山上;胡子出身,当过山大王,绑票“砸窑”(打家劫舍)的事儿干了不少,却是首开武装抗日的第一个中国将领;他的爱国情操和惊天胆识鼓舞了全国,无人不称颂“胡子将军”,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专门推出“马占山牌”香烟;时过不久,他又成了中国第一个降日“叛将”,一时间麾下众叛亲离,烟厂愤而销烟,举国发声怒骂;声讨之声甫起,转眼间他又拉出队伍重挑抗日大旗,鬼子暴跳如雷,国人目瞪口呆;后来亲往蒋委员长的庐山别墅“美庐”请缨,前脚刚迈出大门,一声“妈了个巴子”就脱口而出。

有胆有识,狡猾多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个传奇人物,一生无愧“民族英雄”四个大字。

长久以来流行的说法是马占山打响了“抗战第一枪”,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笔者认为,“九·一八”事变当夜,北大营部分官兵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爱国主义精神,突破“不抵抗”之令,奋起反击日寇,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当时,驻扎北大营的东北军独立第七旅大部分官兵受制于上级“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的命令,无法组织有效反抗。第620团团长王铁汉听到枪炮声,从附近家中疯跑回营地,喝令部下:“赶快操家伙”!官兵们早已气炸了肺,随即进行了坚决的自卫还击,掩护全旅冲出日军包围。战斗中我第七旅伤亡中校以下官兵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9月19日,日军进攻长春,我守军部分官兵也进行了激烈抵抗,毙伤日军中队长以下145人。

因此可以确定地说,王铁汉在北大营领导的第620团的自卫反击行动,当是突破国民政府禁令、打响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王铁汉高大威猛,英眉朗目,1905年出生于辽宁盘山,家境贫寒,青年时代考入北大预科,后弃学从军,是有名的儒将。抗战中升任第49军中将军长,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曾主持杭州日军受降,著有《战争论》等书,1995年病逝于台湾,享年90岁。

“妈了个巴子!东三省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丢了,小六子(张学良乳名)不打,老子打!”时年46岁的马占山怒目圆睁,把驳壳枪往桌上一拍,“怕死的、想老婆孩子的孬种,老子一概不留,麻溜儿滚蛋!愿意跟小鬼子死抗的,把脑壳儿掖在裤腰带上,跟老子干!”张学良在家排行老大,不知为什么老爹张作霖给他起了个乳名“小六子”。后来他虽然做了少帅,东北军元老和高级军官们私下仍然叫他“小六子”。

1931年10月20日,为准备江桥抗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召开了首次军事会议。正是这场抗日首战,让胡子将军马占山名垂青史。

1885年,马占山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一个贫苦农家,少年时给地主姜大牙放马,练出一身好骑术,翻飞纵跳如履平地,脚勾住马蹬,人可以倒悬在马肚下藏身。后来他不满姜大牙欺压,18岁时上黑虎山当了胡子“炮头儿”(第一神枪手),后来又当了“翻垛的”(师爷),因足智多谋,精于骑射,为人仗义,不久成了山大王。他大字不识,大事却不糊涂,知道当胡子没出路,1911年决定退出江湖从军报国,也为自己找一条出路。1920年马占山随军调到黑龙江省,因剿匪有功一路擢升,从连长、团长到旅长,1928年升任黑龙江骑兵总指挥,1930年10月出任黑河警备司令。

江桥之战,是日本侵占东三省遇到的第一次顽强抵抗。关东军总部大为恼怒,决定直接出兵。但当时日本陆军省及参谋本部对苏联有所顾忌,一度不许出兵。直到得知苏联“对交战双方都不予支持,严守中立”的表态后,才同意关东军直接出战。11月2日,关东军向马占山发出最后通牒:限中国守军在3日午前必须自嫩江铁桥后撤至10公里以外,马占山严辞拒绝。

4日上午,日伪军4000余人在飞机重炮的火力支持下发动进攻,曾一度突入我方阵地,双方展开白刃战。我官兵不畏牺牲英勇杀敌,喊杀声震撼江天。日军不支,全线溃退,在江岸芦苇地又遭我军伏击。是役,我军伤亡400余人,日伪军伤亡1000余人。

5日上午,日伪军调集8000余人,分两路渡江发动进攻。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我军火力齐发,横射江面。部分敌军登岸后,又遭正面反击和两翼包抄,不得不就地转为防御。是役我军伤亡200余人,日军死亡167人,伤600余人。

6日,从沈阳等地调集的日援军赶到,企图解救被困日伪军,双方再次展开白刃战。此日我军队伤亡1850余人,毙日伪军2000余人。日军滨本支队被全歼,高波骑兵队伤亡殆尽。

经过两天三夜鏖战,我官兵伤亡甚巨,疲困异常,加之前沿阵地已被摧毁,马占山将主力撤至18公里后的三间房第二道阵地,以骑兵第一旅与步兵第一旅重新组织防御,同时电请张学良火速增援。

7日晨,大批日伪军在飞机掩护下,向三间房猛攻。战至午后我军将日伪军击退,毙伤日军600余人、伪军千余人。在敌机俯冲扫射、狂轰滥炸之际,我守军仰卧地上,用步枪击落了敌机一架。事后检查其残骸,两翼有26个子弹洞,这是中国对日作战史上击落的第一架敌机,日本飞机自此不敢低飞。日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停止进攻,返回驻地。

江桥抗战第一阶段以我军告捷、日军大败而结束。

第二阶段,气急败坏的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从各地及朝鲜又调集大批援军,总兵力增至3万余人,而我守军只剩1.3万人,且枪支弹药严重不足。从12日开始,日军集中重兵,发动了第二波大规模进攻,日军第2师团司令多门中将亲到前线督战。这次他变得聪明多了,不敢再派部下硬冲,只用炮火和轻重机枪全力压制我方火力,逼我后撤。马占山气得暴跳如雷,吼道:“妈拉个巴子!打不着鬼子,那还叫抗战吗!”14日,他令部队减弱火力,放敌接近,然后突然发动反击,我军一鼓作气,将日军逼退30余公里。双方连续激战至18日,日军又增加飞机12架、坦克12辆、大炮30余门,以猛烈炮火将我方战壕全部摧毁。我军“不得饮食,疲饿过甚”,实在无力支撑下去。18日下午,马占山率残部2000余官兵撤出战斗。19日,日军5000余人侵占齐齐哈尔,江桥之战结束。

撤退路上,参谋向他报告部队伤亡情况。马占山吼道:“我不听,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就说鬼子死了多少吧?”

参谋说:“不算伪军,鬼子死了近千人,伤近千人。”

马占山哈哈大笑:“这些鬼子扔在中国土地上,让日本寡妇哭也找不到坟头,这一仗值了!”

江桥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英勇首战。它一扫中国军队软弱可欺和“不抵抗”之屈辱,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及孤立无援的条件下,对日本侵略者实施的第一次大规模抗击。

江桥抗战失利后,马占山余部撤到克山县、海伦县一带,孤守待援,并很快在海伦成立了抗战省政府,积极整顿军事,将来自省内外自愿参战的人员充实作战部队,并新编了一个1500人的“学生团”,继续与日寇周旋。

1932年4月,马占山在黑河重新组织了黑龙江省政府,并以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兼省主席名义通令各县:所有行政系统一律听从黑省政府之领导,违者以叛国论罪。接着,他调兵遣将,联合黑、吉两省抗日义勇军七万余人,成立了黑龙江救国军,众将一致推举马占山为总司令。4月中旬,他指挥大军南下,意在收复哈尔滨,一路攻城破县,所向披靡,百姓列队欢迎。但因内应马占山旧部程志远叛国投敌,导致马军大败,突围后转入兴安岭。马占山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只剩11粒子弹,加其余五人,子弹也不足百粒。他们搜山时我们藏于树内,曾眼见有8个日本兵托着枪,恶鬼似的一步一步搜来……我们看他们行近,一枪一个,将8个鬼子全部打死,又拾起他们的枪,用他们的子弹,才打出重围。”

此后,马占山矢志不移,召集余部补充兵员,又相继组织义军攻打齐齐哈尔,再转战拜泉、明水、青冈、巴彦等地,终因兵力不足孤立无援,于12月败退苏联境内。在国内戎马倥偬,抗战事急,军政要务集于一身,到了苏联他才有时间学习文化,据说学写的头三个字就是“马占山”。这以后他一直认真读书并且坚持不懈,学养大有长进。1933年6月6日,游历欧洲各国后,他经香港回到上海。1933年7月到庐山晋见蒋中正期间,马占山特意到庐山西麓的株岭拜谒岳飞母亲和夫人的陵墓。望云卷云舒,听天风浩荡,忆东北鏖战,马占山心潮激荡,吟诗一首:

百战赋归来,言游匡山麓。

爱此嵚崎石,状如於菟伏。

摩挲舒长啸,狂飚振林木。

国难今方殷,国仇犹未复。

禹迹遍荆榛,恐汝眠难熟。

何当奋爪牙,万里飞食肉!

全诗激荡着炽热的报国情怀,句句震金石之声。专心学文化不过两年,能写出如此好诗,足见他用功之苦。

此后,马占山又做了几件名留青史的大事:

1936年12月听闻西安事变,即速前往,公开表态支持张学良、杨虎城逼蒋抗日的爱国之举,并在张、杨提出的“八项主张”上参与联署;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马占山先后任东北挺进军司令、第十二战区副司令长官、黑龙江省主席等职,一直坚守在大西北,屡与日寇浴血奋战,直至抗战胜利;

1938年8月,他带领参谋长戴齐仁、交际科长杜海山、副官张凤岐等人,赴重庆请示抗战事宜,归途中决定到延安拜见中共领导人毛泽东。路上他兴致勃勃,情致大发,见一只山鸡从草丛中飞出,当即举起猎枪——砰的一响,山鸡应声落地,没想到枪膛也爆炸了,他的右手拇指、中指和食指被炸断,随从人员当即把他送进延安医院。伤愈出院后,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专门为他召开欢迎会,毛泽东亲致欢迎辞,赞扬他是始终如一的爱国将军、民族英雄;

1945年抗战胜利后,蒋中正派马占山赴东北,出任东北保安副司令长官等职,但坚决反对内战、对中共十分友好的马占山未去就职,长期称病避居北平;

1948年底,马占山听取中共地下党意见,出面邀请国民党名将邓宝珊前往北平,劝告傅作义放下武器。1949年1月,马、邓、傅三人共同响应中共和平解放北平的号召,宣布起义,为推进全国解放和保护古都建立了历史性功勋;

新中国成立后,马占山寓居北京。1950年6月初,毛泽东委托专人打来电话,邀请马占山出席人民政协全国委员会一届二次会议,但其时他已是癌症晚期,没能与会。1950年11月29日因病去世,终年66岁。

同类推荐
  • 平和与不安分:我眼中的沈从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平和与不安分:我眼中的沈从文(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作者以沈从文身边最亲近的亲友对他的回忆,体现沈从文有温度的日常。作者笔触凝练大气,道出了沈老温厚纯良的品性,也刻画出了沈老肝胆相照的气概。
  • 梁启超诗传

    梁启超诗传

    本书以梁启超诗为脉络传述梁氏一生,各章节所引用诗作前两字,当合于古制,亦合于诗传精神。尝试用文言写作,既期合于人物所处历史背景之语言环境,同时也望能于当代国学热及弘扬传统文化之际,略尽绵薄。本书征引较多、资料详确,当有相当文献价值;描述历史场景,塑造人物形象,不吝使用文学修辞手法,称其为文艺作品,似亦可当之;而以诗为经架构其生平,试图创造出一些学术价值。
  • 漫天飞雪的日子

    漫天飞雪的日子

    本书共包括现代诗、陈昂谈诗和经典诗句撷录三部分,格调清新自然、唯美迷人,每首小诗都给人“诗中有梦梦中有诗”的感觉。该书主要面向高校大学生,属于青春文学读物,内容积极向上,催人奋进,诗歌唯美动人,让人读来久久不能忘怀。
  • 我读故我在

    我读故我在

    “我读故我在”源自笛卡尔的名言“我思,故我在”。“我读”和“我思”是最好的对应。著名出版人俞晓群搜集两年多专栏文章,除后记外共计九十九篇文章,结为此集。全书从出版人、名作者写到媒体人、书装者;从论选题、约稿写到书出版、逛书店。书人江湖,逸闻轶事,皆亲切有味,涉笔成趣。其间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出版业细节趣闻,“在场”的记述、特色的点评和解读,无不体现了一个出版人的“书之爱,出版之爱,文化之爱”。
  • 凌叔华文集:花之寺

    凌叔华文集:花之寺

    小说集《花之寺》由17篇短篇小说组成。其创作主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反映闺中少女的黯淡生活。刻画豪门闺秀的内心世界,表现旧式少女无法主宰命运的失落和茫然,讽刺和怜悯她们悲剧性的命运;二是发露太太阶层的庸俗生活。揭露旧式太太寄生虫般的生活,审视和批判她们麻木丑陋的灵魂;三是展现新式妻子的矛盾生活。表现新女性试图打破传统性别角色禁锢的痛苦和无奈,肯定和突显独立自主的女性意识。
热门推荐
  • 浮生三侃

    浮生三侃

    本书集中了我关于艺术、男女和足球三方面的话题,想来都是娱人娱己的闲情文字。在“门外谈艺”,我写了一部分关于书画的评论和品评文字,有古人的,有今人的,更有我们身边熟悉的书画家。因为我闲来也临池学书,附庸风雅,忝为墨客。本书还收录了我的硬笔书法作品《文赋》。
  • 印象乡村

    印象乡村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大多数国人都是踏着唐诗宋词的韵律走上社会的,我也不例外,小时候,一手被李白的浪漫主义牵着,一手由杜甫的现实主义拉着,开始咿呀学语,习字诵诗。读初中的时候,正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那时候学生中涌动着一股强劲的读诗写诗的热潮,大家都跟着舒婷北岛疯狂,我因生命的底蕴而好诗喜文,就糊糊涂涂地跟着感觉走,渐渐地就走进了诗里。
  • 恶魔宝宝:无良爹地纯情妈

    恶魔宝宝:无良爹地纯情妈

    五年前的表白被拒;五年后却莫名其妙成了男人的“妹妹”?可是,为什么态度还要这么暧昧、对她伤害还要这么深呢?从此多了个宝宝,但……宝宝会认这个无良的爹地吗?
  • 史上第一强控

    史上第一强控

    无数次元世界出现,人类开始修炼。开启基因锁,打破人体桎梏,吸收异兽体内基因核,提取其中技能或是天赋。战士、法师、射手、刺客、辅助。“你是什么职业?”袁北抱着自制坑爹系统在一旁瑟瑟发抖。“我辅助,一身硬控……”这是一位一身硬控的辅助在世界散播正能量的故事。…………书友群:361101027新书《全球降临御兽时代》,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
  • 神医追妻路漫漫

    神医追妻路漫漫

    什么?府中老幺被人拐卖到青楼去了?林涵初来乍到就赶鸭子上架了?想要林涵服侍的还是个得罪不起的神医?林大名将怒火冲天带着一帮小子们算账去。“你是神医又如何,欺负老子的宝贝,老子打不死你!”奈何神医是块木头,林涵发现自己居然喜欢上他了,可是木头心里有人了……神医追妻,不简单啊。
  • 魔笔盖尔

    魔笔盖尔

    这是一本大幻想类的少儿故事,曾获辽宁省作家协会2005优秀儿童文学奖。书中描写一个叫云童的少年,把电视剧里的孙悟空从电视里唤了下来。孙悟空送给云童一个毫毛做的神奇魔笔,这支名为“盖尔”的魔笔在云童的手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打假、抓坏人、飞到遥过多的未来世界。想象的魅力给小读者带来充分的艺术享受。
  • 侯门娇宠:重生农家小辣妃

    侯门娇宠:重生农家小辣妃

    成绣在侯府别院渡过了屈辱短暂的一生,临死前才知道,原来她以为的缘分,都是源于一场算计。大概是执念太深,竟然重生到了十二岁那年。醒来面对的便是偏心的祖母,奸诈的二伯,狠心的婶娘。当一个个麻烦都解决掉的时候,成绣突然发现,自己的小生意竟然越做越好。甚至再度与前世喜欢的那个影子,不期而遇。重活一世的成绣明白了他们两人之间的云泥之别,只可惜,这一次,不放手的人,却换成了他......
  • 王小波全集(第六卷)

    王小波全集(第六卷)

    王小波,一代人的精神标识,他的作品蕴含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显现。他创造的文学美,他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像透过时间阻隔的强光,给无数有思想、爱智慧的青年入带来光明。《王小波全集:似水柔情(第六卷短篇小说)》收录早期作品,唐人故事,似水柔情。故事出入于历史、现实、未来,在不同时空中反思了权力和乌托邦带给人的伤害。小说奇特的想象和反讽的使用带有作者独特的印记。
  • 资暇集

    资暇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