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0700000010

第10章 用心揣摩,情感征服——人情练达的心理学(1)

让他人受益,能让他喜欢你,但是,揣摩他人现在的急需,并竭尽所能地予以满足,他将对你感激不尽,发誓要回报你,这会让你获得忠诚和情义。你种下人情,将收获成倍的人情。

巧用移情效应,建立双方感情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花会流泪吗?鸟会心惊嘛?

这是作者杜甫目睹了百姓因为安史之乱而流离失所的处境和长安失陷后整个国家的荒凉景象,产生了一种忧虑、悲哀的心境。

他怀着这种心境来看花,就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的感情转移到了花上,花溅泪实际上是他的心在滴泪,这时鸟儿的鸣叫也会让他心惊,于是有了恨别鸟惊心的感情转移。

“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一切描写景物的语言都是作者感情的转化表述。

云能飞,泉能跃嘛?我们却常说云飞泉跃;山能鸣,谷能应嘛?我们却常说山鸣谷应。

这种心理活动通常叫做移情作用,或者称为“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是把自己的情感移到外物身上,彷佛觉得外物也有同样的情感。

自己在欢喜时,大地山河都在扬眉带笑;自己在悲伤时,风云花鸟都在叹气凝愁。

柳絮有时轻狂,晚峰有时清苦。

“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会流泪吗?这是李商隐怀着痛苦悲切的心境,看到蜡炬燃烧完了自己成为灰烬后才停止滴油的情景,感到蜡炬也在哭泣流泪,直到生命的终结热泪才会干涸。

李清照在失去丈夫后,独自一人流落江南,过着悲苦、无助的生活。她独自守着窗儿,百无聊赖,愁绪万千,偏偏又是秋月绵绵,一点一滴落在梧桐叶上,使他产生了一种非常强烈的悲惨、凄凉的心境。于是,有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地,怎一个愁字了得”。

在人与人之间,移情效应是什么呢?就是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去理解别人的想法和感受,从对方的立场来看事情,以别人的心境来思考问题。

古希伯莱有一个国王叫所罗门,是个令后世敬仰的“有道名君”。关于他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

一次,在国王办公时,有一对老夫妇闯进来,老翁讲他想要离婚,所罗门问:“为什么”,老翁讲出了若干个理由。所罗门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应该离婚。”

话音未落,老妇人强烈反对,说绝对不同意离婚。所罗门问她理由,她的“理由”比老翁还要充足。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是的,你是对的,你们不应该离婚。”

这时,国王身边的大臣见国王如此断案,忍不住站出来反对说:“大王,你不应该这样断案,你这样断案是不对的。”所罗门同样边听边点头,最后说:“不但他们是对的,你也是对的,确实没有如此断案的,尤其是作为一个国王。”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交往中,要把自己设想成别人,去体会他们的内心感受,去理解他们真正的想法,以他们的角度考虑问题。

用心倾听他人,用心体味他人,心与心的交流,彼此情感的碰撞。

每当与他人相处时,我们何不问自己一声:“假如我是他,我现在的心境怎样?我最需要的是什么?”

现实中,由于每个人的立场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对同一个问题的看法和处理态度也会有所不同。

有则小故事是这样说的。在一个农场大仓库里,住着一只小猪、一头奶头和一只小羊。

一天,小猪被主人抓住,大叫起来,猛烈挣扎。奶牛和小羊听着这撕心裂肺的叫声,非常讨厌地说:“主人常常抓我们,也没见我们大呼小叫,瞧你喊得,犯得着吗?”

小猪涨红着它的猪头脸,气急败坏地说:“他抓你们,是要你们的奶和毛,但是抓我,就是要命呀!”

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总习惯于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外在的问题。即使是关系十分亲密的夫妻,也常常会出现不能运用移情效应换位思考的现象:

妻子正在厨房炒菜。丈夫在她旁边一直不停地唠叨:“慢点,小心,火太大了,赶快把鱼翻过来,快铲出来,油放太多了,把豆腐整平一点,哎呀,锅子歪了……”

“住口”妻子脱口而出,“我懂得怎样炒菜。”

“你当然懂得,太太,”丈夫凝重地看着她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在开车时,你在旁边喋喋不休,我的感觉如何。”

那么,真正的移情效应是什么呢?是一位智者说的四句话:

第一句是话,把自己当成别人。在你感到痛苦忧伤的时候,就把自己当成别人,这样痛苦自然就减轻了;当你欣喜若狂之时,把自己当成别人,那些狂喜也会变得平和一些。

第二句话,把别人当成自己。真正同情别人的不幸,理解别人的需要,而且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予恰当的帮助。

第三句话,把别人当成别人。充分尊重每个人的独立性,在任何情形下都不能侵犯他人的核心领地。

第四句话,把自己当成自己。因为你爱别人,所以你要爱自己。

真正按照这四句话去做,体会别人的感受,明白别人的所需,并恰当地给予,尊重别人,让他感受到你的关心,你的真诚,你的心意。双方才能建立真正的感情。

有时我们以为别人遇到了痛苦的事,我们就该安慰他,抚平别人的创伤。然而,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倩倩的丈夫突发心脏病去世,料理完丧事,她疲倦且悲伤地回到家后,就开始面对亲友日复一日的关心询问:“他是怎么死的?”“你怎么没有及时呼救?”“之前你们夫妻吵过架吗?”“天哪,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还有“你要母兼父职,好好照顾小孩”的训诲。

这些人的出发点当然是关心,但对处于情绪低潮的她,却造成重大的伤害。后来她看到“来人”,就害怕起来。“我最需要的,是沉默的体谅,但却没有人给我。”

很多时候,人们需要的不是说教和指导,而是轻轻的拥抱、默默的支持、深情的眼神。需要心的体会,而不是嘴上的感叹。

我们人类是感情的动物,天生具有七情六欲,理解他人,感受他人情感的能力。

在我们的日常交往中,真正的移情是从内心深处站到他人的立场上去,要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他人。

将心比心,让他心甘情愿为你做事

吴宇森指导的2009年度大片《赤壁》中有这样一幕:

北方士兵到南方的赤壁作战,水土不服,很多都得了疾病,轻则身体虚弱、头脑发晕、呕吐腹泻,重则死亡。

当时曹操走进了一个伤病员大帐,坐在一个虚弱的小士兵身边,问他想要什么?小兵回答:我想回家。

曹操四下看了下,他知道这是众多士兵的心声,大家都想回家,不想打仗,不想送命。此时,曹操没有厉声训斥,没有军法处置,而是感叹一声,轻柔而深情地说:“我也想回家,很想回家。我有一个小儿子,他叫曹冲,他比你小几岁,从小就体弱多病,但是他很坚强,他总是在我面前强装没事,为了不让我担心。打赢了这场仗,我带你们回家,带所有人一起回家。”

在第二天,准备攻打赤壁时,所有的将士在集结在一起,就连那些伤病的士兵也自动地集结到沙场,整装待发。此时,在他们心中,最重要的不是回家,而是打赢这场仗,为了丞相曹操,不惜战死,打赢这场仗。

这就是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的巨大功效,它可以打动人的心,感动人的情,让人心甘情愿为你做事、为你卖命。

那么多精锐的骑兵、步兵、水卒为什么都心甘情愿地为曹操去死?

这里面更多的不是利益的诱惑,而是情感的征服。当曹操不处罚士兵的扰乱军心,而说出了----我也想回家,简单一句话就贴上了士兵们的心。士兵们感到的是丞相也和我们一样,有着柔软的心,有着深厚的感情。

我也有一个小儿子,比你小几岁,体弱多病----这些说的都是那么亲近,那么家常,好像把这些伤病的士兵都是他的小儿子。紧接着他说----但是他很坚强,强装没事,不让我担心,这些又造成了一种情感的渲染,一种暗示,使这些伤病员也都感到自己也应该坚强,也应该为丞相效命。

最后打赢了这场仗,我带你们回家,带所有人一起回家。更是说出了所有将士的心声。抓住了大家的心。这一句话感动了大家,也激发了大家的斗志,一定要打赢这场仗。回家成了一个号召,大家都相信丞相,相信丞相终会带领大伙回家。

所有人的心都集中在了一个人身上,那就是曹操,曹操指向哪里,他们就打向哪里,不惜一切,甚至生命。

将心比心的真情动人不仅仅表现在这种军国大事上,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小角落里都存在,并不断地上演着,让他人朝向自己希望的目标前进。

某工厂有位19岁的青年工人,纪律松懈,作风散漫,过去还曾有过小偷小摸行为。领导和团干部虽多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但收效甚微。

后来车间调来一位女团支部书记,她决心帮助这个青工进步。

她了解这名青工的身世、经历和性格以后,首先动员了自己的母亲在一天之内把这个青工的棉衣和被褥全部拆洗了一遍,关于批评劝说的话一句没讲。结果这个青工深受触动,半宿没睡着觉。

过后,她在找这个青工谈话时说:“我娘很小就失去了母亲,她对我讲,没有母爱的人是很苦的。你母亲去世早,听说你遭了不少罪。”听了这话,青工眼眶里滚动着泪珠。

女团支书接着说:“你总不能背着过去偷吃过别人东西的包袱,我了解,这不全怪你,你小啊。继母不让吃饱,你饿啊!这是无奈,再说你已改了嘛,应当轻装前进啊!”

听着句句真诚感人的话语,这位青工失声痛哭。从此以后,他发生了转变,取得了可喜的进步。

“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这是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一句名言。

你尊重他,他才会尊重你,你关心他,他也会关心你,你重视他,他会重视你,你把他放在心上,他终会把你放在心上。

美国斯凯电子电视公司总裁阿瑟·利维,为了闭路电视的研究工作,曾录用一位颇有干劲的青年人比尔。

比尔一上任,便一头钻进了实验室,在工作最紧张的时候,比尔一连40多个小时没离开过工作台。

看到这一情景,利维深深感动了,他拉着比尔的手说:“要是你再不改变一下工作方式,我就要停止新产品的研制工作。”

“为什么?”比尔惊讶地问。

“像你这样不分昼夜地工作,不等新产品问世,人就累垮了。”利维说,“我宁愿不做这种生意,也不能赔上你的生命。我知道你是在竭尽全力干这项工作,你的心意我领了,就是研制不成功,我也不会怪你的。”

简短的一番对话,利维的真挚关心,心疼,令比尔的大脑瞬间空白,温暖流入了彼此的心田,他们结成了至交。不到半年时间,闭路电视就研制成功。

人心都是肉长的,人是一种感情的物种。一旦你征服了他的感情,你就征服了他的心,他会心甘情愿为你做任何事。

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魏国统帅吴起视自己的士兵(魏武卒)如手足。

在一次长途作战中,一个士兵的身上长了个脓疮,身为统帅的吴起,竟然亲自用嘴为士兵吸出脓血,脓血是有毒的,一般人都唯恐避之不及,然而吴起却用嘴去吸允。

这就表现出他对士兵的情之切,爱之深,使这个士兵衷心感动,在战场上更加奋勇杀敌,也使得全军将士为之动容,提升了整天的杀气和斗志,誓为吴帅肝脑涂地。

无独有偶,楚霸王项羽,也曾亲自提着饭去看望受伤的将士,让所有的热血男儿都心里滚烫烫的,士为知己者死,为霸王英勇作战。

人与人之间,总是相互的。你对别人投之以桃,别人就会对你报之以李。你对别人指手画脚,别人自然对你没好话没好气。你对别人真诚友爱,别人自会对你倍加仁爱。你对别人怒目相向,别人难免会还你以颜色。

只要我们将心比心、真诚真心地去对待他人,让他感觉到他在你心中有多重要,就一定能踏入他的心坎,走入他的心田,感动他那颗晶莹剔透的心。他会把你当做知己,因为你明白他的感受,明了他的心,士为知己者死,他会为你竭尽全力做事。

留出空白,让交往更深入彼此的心

有时候留出空白,什么都不做,会有更好的效果。

中国画里有一个术语叫“留白”,就是画家在绘画时故意留下一角空白,以使观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不尽的遐思。如果一幅画能够适当地留下不着色彩的空白,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效果。在音乐中,作曲家作曲时也经常在乐曲中间留下停顿,也能起到和“留白”同样的作用。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段:“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音乐于极致中戛然而止,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思想空间,也起到了留白的作用。

这种留出空白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人感觉更富有灵气,更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留白为什么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它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

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触动,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这种现象是由空白效应所致。空白效应是指在演讲的过程中,适当地留一些空白,会取得良好的演讲效果。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会想起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影片在寂寞、梦想、逃避的情节中慢慢地铺开,但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表现男女主角之间的恋爱场景,这就是要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的。

留白在很多领域里都有奇妙的作用。

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利用空白效应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老师朗读课文《孔乙己》,当他读完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就一言不发。课堂一片沉寂,学生们沉浸在思考中。过了一会,老师才开始讲这篇课文的内涵,而学生因为经过了一会自己的思考,就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解。

空白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要善于留白。

针对某些问题,不妨先放一放,停一停,给对方一些自省的空间和时间,让他自己去体会、醒悟。

在和人交往中,有时“无声”会比“有声”具有更大的影响力量,这也是空白效应的表现之一。

一次,我和同学聚会去了,午夜零点才带醉而归。回来的时间超过了父母给她规定的时间,而且还喝了那么多酒,让爸妈很生气。妈妈开门的时候就劈头盖脸地训斥了我一顿,说:“你赶紧向父亲道个歉。”顿时,我一下子清醒了,感到大祸临头。我本以为严肃的父亲会狠狠批评我训斥我,没想到父亲面色凝重,眼神复杂地盯着我看了几秒钟,然后拖着沉重的步伐离去。

那时我的心由紧张害怕变成了愧疚和感激,我爱爸爸妈妈,觉得太对不起他(她)们了。这种自责的心理让我后来再没发生类似的事情。如果当初父亲狠狠批评我一顿,即使说的对,出于自尊心,也会使我出现逆反和排斥心理。而这无言的感情传递却比一箩筐的批评效果更好!

在生活中,和亲密的人相处,也要注意适当地留白。

比如夫妻之间,如果相互之间没有距离,把对方看得太紧,恐怕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对感情的发展不利。相反,如果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彼此保留一定的神秘感,那点空白会使两人更有走近的欲望。

同类推荐
  • 星夜心理书系(全四册)

    星夜心理书系(全四册)

    《星夜心理书系(套装共四册)》包括:《心理学入门》、《心理学是什么》、《变态心理学》、《犯罪心理学》。该书系通过案例进一步阐释了心理学知识,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奇葩的心理学实验、有趣的心理学家、生活中的心理学、颠覆常识的心理学、两性心理学、家庭中的心理、心理学简史、感知觉、潜意识、心理人格、心理暗示、行为心理学、情绪、自控力、人际交往、心理分析……懂人性的弱点,情商高,好好说话,不过低配的人生。
  •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盗梦空间:梦的心理解析

    梦看似光怪陆离、支离破碎,毫无逻辑和规律,却透露着内心最深处的一些私密信息。美梦、噩梦、重复的梦、连续的梦、前世的梦等等,构成了一个有迹可循的世界,我们可以顺着它的足迹,去打开一扇通往心灵的窗户,探寻内心最真实的声音。梦揭示了我们的现实与理想,触摸我们真实而被掩盖的内心,指引我们重新寻找生活的真正目标。梦也偶尔让人恐惧,一些梦中的画面和事件可能会长时间伴随我们,甚至可能成为人生航行中有意义的灯塔。这不是一本梦的心理学教材,也不是梦的专项理论研究。这是一本让你了解梦境奥秘的书,一本打开心灵之门的书,一本启发内心智慧的书。
  •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奇妙的男女心理学

    这个世界,女人总想变着法地改造男人,男人总想变着法地躲避女人。男人和女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幸福不能像打开盒子一样简单?本书告诉男人、女人要珍惜拥有,互相理解,给自己、给爱人营造一个心灵的港湾。本书带你走进人的内心,和你一起去窥视男人和女人的那些心事。
  • 微反应心理学

    微反应心理学

    本书尝试以心理学的角度,运用心理学原理,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对平常可能遇到的各色心理现象进行了非常细致的分析,并提供各种独特有效的应对策略,教你巧妙运用人类共同的行为准则与心理机制。懂一点微反应心理学,相信将会对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起到深远的影响。
  • 独处的艺术: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该想些什么

    独处的艺术:一个人的时候我们该想些什么

    有的人总是对孤独、独处避之不及,他们的手机里存满了亲朋好友的联系电话,生怕一个不小心,在孤独感来袭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继而被无边的孤独、脆弱所侵蚀。但是我们生存在世上,总想与自身和外界达到一种和谐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适时的转身,下定决心,不再逃避孤独,试着学习独处。本书中,我们将一起探究:我们是如何丢了独处、又该如何把它找回来。我们将一起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并尝试去接纳和服从,从此接通自己与内心快乐的源泉,并获得新的航向。
热门推荐
  • 异世最强武帝

    异世最强武帝

    一个小人物的奋斗史,不容错过,看小小人物如何走上人生巅峰
  • 你的眸似星河

    你的眸似星河

    烟花再美,也没有你星眸的万般璀璨。__司瑾城玫瑰味再浓,也没你情浓意深。__慕酥白京城司爷结婚了,传闻说司爷家暴老婆,到后来全京城都知道司爷把老婆当宝贝似的,骂不得也凶不得,司爷表示:我的酥酥最温柔了!为什么要凶!众人:先请您从搓衣板下来在说好吗?(本文是宠文,男女双洁1V1,喜欢的支持一下哦)
  • 我能够无限升级

    我能够无限升级

    一个传闻有神的世界,万妖肆掠,鬼魔丛生。你获得了游戏模板,你绑定了新手装备。剑:攻击:1.防御:1.力量:1……不可丢弃,不可摧毁,不可掉落,不可被窃,不可交易……你需要升级,于是你开始升级了。披云诀:功法等级:低级。熟练度:98天/100天。(可升级、可加速)然后你又知道,无论什么都可以升级。什么功法,在你的手里,都不再是垃圾。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快穿攻略:恋爱培养记

    快穿攻略:恋爱培养记

    苏碎枍一辈子到死都没有谈过一次恋爱,临死之前就表示当事人就是非常后悔,就想谈一次甜甜的恋爱。哪知说走运就走运,死了之后被一个自称是恋爱系统的系统绑定了,终极任务就是谈恋爱!谈恋爱!谈恋爱!(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种好事能拒绝吗,她能拒绝吗,当然是不能了,所以她就开开心心地绑定了系统,穿越位面,麻溜地谈恋爱去了。……第一位面:她仰头问他:“你会永远对我好吗?”隔壁哥哥但笑不语,只是牵着她的手无声地握紧了几分。……第n位面:她回头看他:“你会陪着我吗?要生生世世的那种。”清冷的上仙抱了抱她,也不说话,只是转头就给了她一场旷世的婚礼。……1v1,SC,虐不虐还得看心情
  • 让精神还乡

    让精神还乡

    本质上,她与《人生》中的刘巧珍并无区别,但在身份上则不一样。田晓霞是一个知识者,而刘巧珍则是一个“不识字”的农民。刘巧珍永远被拴在了土地上,并成为土地的殉葬品。而田晓霞则成为知识者的追随者,并为之献出了生命。田晓霞是路遥在创作中的一个美好幻象。路遥让田晓霞死了,意味着仅有的一线希望的破灭。路遥在创作《平凡的世界》一书时,在写到田晓霞去世后,曾经痛哭流涕,喃喃自语:“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并且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哀伤之情,打电话把远在外地的弟弟王天乐叫到跟前,只为告诉他:“田晓霞死了,田晓霞死了!”正因为这个梦的破灭,孙少平所有的梦想也破灭,才使小说具有了艺术的张力。
  • 重生宠婚撩人

    重生宠婚撩人

    江米一直认为自己的真爱是哥哥聂卫平。却没想到,竟然跟弟弟聂卫东这个冤家对头纠缠不休。
  • 云朵上的歌

    云朵上的歌

    钢琴少女唐云朵和哥哥夏时,妈妈唐欣在生活在一个叫长乐的城市。可是她的记忆,有十年空白。在寻找记忆的途中,她认识了大明星曲方歌,自此一切开始转变——夏时的真实身份,唐欣的欲盖弥彰,好友的躲躲藏藏。十年的记忆背后到底暗藏了一个怎样的秘密?她与哥哥夏时,曲方歌又陷入怎样的感情漩涡中……
  • 别笑,毕业N年后他们写起了高考作文

    别笑,毕业N年后他们写起了高考作文

    非虚构平台“真实故事计划”举办高考作文大赛,延参法师、作家巫昂、出狱青年夏龙、新概念一等奖得主斑马齐参与,与2017年高考同题,高考阅卷组名师评分。抛开应试的紧张压力,经历了生活的消磨与考验,你是否能写好这篇人生中最重要的作文?看看这些社会人重回考场,写下的是青春不悔,还是温暖与百感交集的故事?
  • 上战不伐

    上战不伐

    看乱世枭雄争霸天下,一览英雄豪杰浮沉人世,鹿死谁手,且待我征战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