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0700000029

第29章 和谐相处,互惠双赢——和同事相处的心理学(2)

永远不要在背后说人长短。比较小气和好奇心重的人,聚在一起就难免说东家长西家短。成熟的你切忌加入他们一伙,偶尔批评或调笑一些公司以外的人如艺人等,倒是无伤大雅,但对同事的弱点或私事,保持缄默才是聪明的做法。

搞小圈子,有害无益。公私分明亦是重要的一点。同事众多,总有一两个跟你特别投缘,私底下成了好朋友也说不定。但无论你职位比他高或低,都不能因为要好这个原因,而做出偏袒或恃势。

一个公私不分的人,是做不了大事的,更何况,老板们对这类人最讨厌,认为不能信赖。

职场的朋友不可投入太多。一般来讲百人左右的公司你能找到两三个同事做朋友就不错了。很多同事都是你在职的关系好,你一离职关系就断了。认清这一点,不要对后者投入太多的资源。与殷勤的下属、客户或供应商来讲,你大学的同学更值得信任。

同事之间交浅言深最易祸从口出

人与人之间相处,最忌交浅言深,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办公室,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不能忽略。

你刚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同事对你表示友善而欢迎的态度,大家一起出外午餐,有说有笑,无所不谈。但其中一名同事可能跟你最谈得来,乐意把公司的种种问题以及每一位同事的性格尽诉。

你本来对公司的人事一无所知,自然也很珍惜这样一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同事,彼此谈得相当投机。你开始减低自己的防卫,看到什么不顺眼、不服气的事情,也与这位同事倾吐,甚至批评其他同事不是之处,借以发泄心中的闷气。

如果对方永远是你的忠心支持者,问题自然不大。但你了解这位同事有多少?要知道“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你怎么知道你与对方不过数月的交情,比他与其他同事的感情来得深厚?为这一时之快,你把不该说的说出来,对方手上便有了一张王牌,随时随地都可以把你曾批评过其他同事的话公之于众,那时你在公司还有立足之地吗?

同级的行政人员,常会聚在一起谈论公事。当某主管欲提升下属向你征询意见时,请三思而后言,因为你的表现可以反映你的形象。

如果你觉得这位职员十分突出,“他是个很好的助手”这类评语太空泛了,同事会认为你不够细心。应该列出一些特别例子以加强分量,这样才显出你的观察力过人。例如说:“他往往能说服一些固执的顾客去尝试一些新的交易形式。”将来这人在适当的职位上表现出色,那么你的声誉同样会提升。

要是你认为此人颇为能干,但有些方面仍不足时,可以有所保留地说:“我跟他接触不多,不能妄断呀!”这样,你并没有说他不能任新职,但如果以后他表现叫人失望,也与你无关。

若你对此人根本没有好感,索性说:“我不会推荐他!”但不必详加解释。总之,无论是你体验过的,或道听途说的,都不必再提。重点只是,你相信他不能胜任新职,所以不便推荐。

“祸从口出”,有时表现为不顾后果的颐指气使。有些人习惯了以“恶人”姿态出现。很多人对这类人会抱有戒心。或许,你曾见过这样的例子:某人在开会时,疾言厉色,令在场诸人包括老板都不敢多哼一句,结果他获得了全面的胜利。

这些例子多有其背后的因素,如他早已取得一定地位。在这件事情上,有绝对把握,加上其他人本身完全没有支持力,才会有如此一面倒的情况。又或者,某些行业确实需要一定的“暴力”。

一般的情况是,表现粗暴与否,除看环境外,这种表现,同时是在向人表示,你是失去了自我控制。同时向老板、上司、同事们咆哮,是永远不会被原谅的,只会造成仇恨。还有,你永远没法知道将来自己会依靠哪一个人,因一时脾气而开罪人家,大有可能有“报应”!

“祸从口出”有时又表现为不负责的传播谣言或小道消息。办公室里,有人特别喜欢向你倾诉心事。可是,知道别人太多的私事,却不是好事。尤其是在办公室里,更有可能平白给自己惹来麻烦,甚至埋下定时炸弹。

同事间因为夹杂了利害关系、人事关系,今天的好搭档,明天却有可能变成对手。所以为了保护自己,最好别轻易将感情放到同事身上,只要合乎礼貌,一般的人情就可以了。

下一回,当某同事向你诉苦,不妨改变一下态度。依然关心对方,但不要单独关心。即是说对方找着你,你明知他有大量“苦水”,可以多邀一位同事一起去开导他。

对方讲的是私事,不妨客观地给他分析,但提意见时请避重就轻。“我以为这件事不一定是好事,但我的意见并不全面,奉劝你重新将整件事分析,再决定对策。”若对方烦的是公事,那么你只宜当听众了,以免卷入无谓的漩涡。

在许多时候,你一时口快,或者误以为对方早已知晓,总之是无心之失,将有关某同事的小秘密泄漏了出来,怎么办?

例如:你与某甲吃午饭,某甲明明与某乙表面上很友好,所以你以为对方一定对某乙之事了如指掌,于是说话随便得很。你问:“某乙那天碰钉子,真是倒霉!”对方瞪着双眼反问:“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当下,你明白碰钉子的是你自己,如何“补救”?

你可以这样答复对方的问题:“我是说某乙那天迟到却碰巧遇到上司罢了。”随便找一个小事谈谈,装作一派漫不经心,然后快快另找一个话题,将对方的注意力分散。

这种错误,其实只有你自己知晓,所以没有慌乱的必要。装作无知,摆明你是什么也不知道的。这样,即使事情搞大了,起码泄露的人不是你!当然你更万万不该自动向当事人谢罪。

在很多情况下,你只能做个听众。如你的两位好同事由亲密恋人宣告各走各的路,而他俩又分别向你诉苦,数落对方的不是。本来,别人的情史跟你无关,但碍于同事一场,你没有理由掩耳跑开。

做个听众倒是不妨的,只是最好别做惟一的听众,因为容易陷自己于困境。总之,保持距离乃是上上之策。不参加意见,也不费神去理解,对你有益无害。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

独行侠的时代早已过去了,在今天,无论你从事什么工作、处于什么环境,都无法脱离其他人对你的支持而一个人完成所有的事情。

我们的成功,没有完成属于自己的,因为我们是社会的人,每天不可避免地通过各种渠道、以各种方式,接触到众多的伙伴、同事、朋友。这个时候,团队就起到不可忽视的力量,我们不可能完全脱离别人而单独做成一项工作。

我们都知道项羽和刘邦争霸天下的故事。项羽在推翻秦王朝的战争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属于实力派人物,其势力远远超出刘邦,而且他“和拔山,气盖世”。若论单打独斗,别说他能以一当十,就是以一当百也不为过;在与刘邦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一开始,只要他亲临战斗,则每战必克,刘邦则临战必败,但结果却是刘邦势力越来越大,而他的势力却越来越小,最终落得个被围垓下、自刎乌江的结局。他至死也没弄明白,他到底失败在什么地方,还说,“此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

反观刘邦,不仅本领不如张良、萧何、韩信这“汉初三杰”,而且还“好酒及色”,早在当亭长时,“廷中吏无所不狎侮”,简直就是地痞流氓。但在与项羽的战争中,却最终打败项羽,夺得天下,胜利还乡,高唱《大风歌》。为什么?

刘邦在建国后的一次庆功会上,曾向群臣解释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所以为吾擒也。

刘邦把胜利的原因归结为他能识人用人,而项羽则不能识人用人。刘邦的说法传承日久,并经过历史的强化而成为他战胜项羽的最佳解释。在我看来,刘邦的胜利,是团队的胜利。刘邦建立了一个人才各得其所、才能适得其用的团队;而项羽则仅靠匹夫之勇,没有建立起一个人才得其所用的团队,所以失败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管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公司,如果只是一味地强调个人的力量,就算你表现得再完美,也很难创造出很高的价值,所以说,“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而这个观点也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现代的企业所采用。

美国连锁超市巨头沃尔玛的创始人萨姆?沃尔顿说:“如果你想创造一家企业,不论其规模如何,你都必须建立这样一个团队,它能够聚集所有成员的努力,并赋予那个熟得不能再熟的词‘团队工作’真正的含义。对于我来说,那更多的是所有活动的目标,而不是达到某种途径。”

著名的管理学大师彼得·杜拉克曾这样描述团队:

同类推荐
  • 色彩心理学

    色彩心理学

    本书重点讲述了色彩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知识和应用,比如在儿童的世界里、日常健康饮食、读心识人、人际交往、职场技巧、心理保健等方面,其中总有些领域是你感兴趣的。作者将带你走进一个由色彩构成的缤纷世界之中,带你领略色彩的魔力。如果你对色彩感兴趣,如果你对心理学也相当喜欢,那就翻开这本书吧!一起来探究色彩心理学的秘密。
  •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弗洛伊德2: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

    此套《弗洛伊德文集》(12卷)是中国第一部且唯一一部关于弗洛伊德文萃性的经典恢宏译著,由中国研究弗洛伊德第一人、学术界公认的弗洛伊德研究权威、著名心理学家车文博主编,经全国四十余位专家教授严谨翻译多次修订,堪称海峡两岸最权威、最完整的弗洛伊德心理学著作版本。本卷仅收录《日常生活心理病理学》一部作品。这部作品是弗洛伊德用动力心理学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事件的一部重要著作。他从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常见的遗忘、口误、笔误、失误行为等现象入手,挖掘了潜意识过程对人的行为的制约性,说明了潜意识的活动和对潜意识的压抑不仅存在于变态心理活动当中,而且广泛存在于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当中。
  • 观人无隐私

    观人无隐私

    本书通过对人们外貌特征、言行举止、衣着打扮、社交表现和生活习惯等各方面的探讨,更深层次挖掘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和潜在心理意识,从而发现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下潜藏在人们的语言、行为之后的真正心理活动,进而总结出这种人在工作、与人相处和爱情等方面可能会做出的行为和怀有的意图,从而做到在与人相处时择其长处而用之,择其短处而避之.最终使得我们在社会上打拼时能够及时恰当地做到趋利避害。
  • CIA超强阅人术

    CIA超强阅人术

    阅人术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是每个CIA特工上任后的必修课,它通过一个人的言行举止与神情细节,快速地判断出对方的品行、能力,从而做出相应的对策调整。本书以大量生动的案件作为实例,并结合CIA特工多年的实践经验,为读者讲解CIA特工的超强阅人技巧,使读者在轻松阅读的同时,学习先进的阅人方法和技巧,学会如何分析他人的内心世界,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当中,更好地把握他人的心理,从而在社交中游刃有余,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做到知己知彼,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本书是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极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学术价值。书中语言朴实,译文精练、流畅,结构严谨,不仅不仅对心理专业人士具有借鉴作用,对普通读者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是值得拥有的一部心理学经典作品。
热门推荐
  • 封神双龙传(3)

    封神双龙传(3)

    商纣无道,群魔乱政,两名身份卑贱的少年奴隶,被偶然卷进神魔争霸的洪流之中。他们一个性格沉稳、温文尔雅,有着超凡的感悟力;另一个古灵精怪、活泼机智,满身的市井顽童气息,却聪明绝顶。二人由魔入道,亦正亦邪,却又非正非邪,不断完善自身的绝伦武艺与玄奇法术,并得到了上古神器龙刃诛神与轩辕圣剑,终成一代伟业,被三界众生奉为人皇、天帝,傲然封神。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感悟医途

    感悟医途

    本书主要探讨了医患最为关心的纠纷问题,根据医院管理经验提出了解决医患矛盾的办法。
  • 婚内沉沦

    婚内沉沦

    谁人都知,黑廖风养着一只“小宠物”,简直将她宠上天,要星星不敢给月亮,要月亮不敢给太阳。得罪黑廖风不行,得罪米予羲更是死罪一条!女主:我吃你的喝你的用你的,全部都是高档品,关键你还毫无怨言地任我“揩”,你要是决定结婚了,一定要提前跟我讲,好让我适应一段时间哦?男主眼底蕴起一抹玩味且邪气的笑意,他俯下身,加快自己的速度,令身下的小女人再无法思考,最好是在她的体内留下他的种,让她再不会“有心”想他和别人结婚?***女主:小风风,赶快给我底下明星投资!男主:多少?女主:一亿?不对,两亿吧!男主痛快道:好。话锋一转:晚上十点,老地方等我。女主瞪眼。TMD,这年头娱乐圈都是女明星被“潜规则”,她倒好,身为经纪人却要为自己手底下的明星而被“潜规则”,关键关键……还是她的“前夫”?!本文属【宠文】+【强宠】+【强强宠】+【宠到死】+【宠到用强心剂】小心你的心脏,不喜者请绕道离开
  • 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典藏)

    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典藏)

    《人间词话(手稿本全编典藏)》是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表面上看,《人间词话》与中国相袭已久之诗话、词话一类作品之体例,格式,并无显著的差别,实际上,它已初具理论体系,在旧日诗词论著中,称得上一部屈指可数的作品。甚至在以往词论界里,许多人把它奉为圭臬,把它的论点作为词学,美学的根据,影响很是深远。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晚清以来最有影响的著作之一。
  • 迷途

    迷途

    工作是嘉兴市中级法院的一名法官。已发表小说100万余字,散见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中国作家》、《江南》、《山花》、《百花洲》等期刊。
  • 杀道真仙

    杀道真仙

    命途多舛,无力回天?莫大机缘在手,自当活出全新的自我。忍辱负重,蝇营狗苟?追求无上力量,大丈夫就应顺心而为。趋炎附势,笑里藏刀?淡看世间繁华,唯有杀意于胸中不灭。
  • 与世同流,但不合污

    与世同流,但不合污

    《与世同流,但不合污》讲述当下这个时代,我们如何做一个精神贵族?从做人、做事入手讲述趋利时代的:处世智慧、人生哲学、成功之道、人际沟通。从古人的智慧中汲取营养,解答现代人的处世难题。宽、厚、缓、平、无意,这些是处世的格局,强调的是气度和胸怀。耕、读、勤、俭、忍、让,六个看似平凡的字眼,其实它所传承的精神往往是不平凡的。修业、应事、蓄德、处众之难,可想而知。但人之可贵,也正在于能够迎难而上。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从来都有两途:一曰精明,所谓“儒表法里”,以儒家的礼对待人,以法家的刑规范人,是为积极入世的一途;一曰退守,所谓道家精神,谦厚卑下,逆来顺受,是身处失意状态时的万灵药。同流而不合污强于遗世独立,结党而不营私胜过孤军奋战。以出世的精神从事入世的事业。
  • 型世言

    型世言

    《型世言》为明代陆人龙创作的一部优秀白话短篇小说集。所记皆为明代时事、风俗人情,情节曲折,笔调清新,可读性强,达到较高的艺术成就。此书在国内早佚,历代书目从未著录,近年发现于韩国汉城大学奎章阁。
  • 夫君太倾城之绝色狂妖

    夫君太倾城之绝色狂妖

    愿用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她,洛平安,本体为红桔梗的万年花妖。本生活在现代,却被降妖师连手封印在历史的某个异空间里。回到历史,她又如何继续她对他的千般爱恋。他:“女人,滚开。”她:“想要恢复法力就乖乖听话。”他:“你想怎样?”她微微一勾唇,轻笑:“吻我。”他:“混蛋,你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