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0800000016

第16章 地理大发现——揭开地球的面目(3)

船队继续向南前进。南半球与北半球的季节刚好相反,三月的南美洲已临近冬季,风雪交加,航行极其困难。月底,航队来到圣胡利安港,并在这里抛锚过冬。由于几次探索海峡的失败,大多数海员都感到灰心丧气,有三个船长也借机反对麦哲伦。麦哲伦设下计谋平定了这次叛乱,避免了探航半途而废的结局。

经过近5个月的休整,到了8月,又到了这个地区春暖花开的季节,麦哲伦又率领船队出发了。由于有一艘船在5月份的探航中沉没,此时只剩下4条船了。两个月后,船队在南纬52度处又发现了个海口。这个海峡弯弯曲曲,忽窄忽宽,港汊交错,波涛汹涌。麦哲伦派出一艘船去探航,然而这艘船却调转船头逃回了西班牙。麦哲伦只好率领着剩下的3条船象钻迷宫似的在海峡中摸索着前进。麦哲伦以坚强的意志率领船队前进。在这个海峡迂回航行1个月后,他们终于走出海峡西口,见到了浩瀚的大海。向来以沉着、坚定著称的麦哲伦激动地掉下了眼泪。

为了纪念麦哲伦这次探航的功债,后人把这条海峡命名为“麦哲伦海峡”。如果你打开世界地图,就可以在南美洲的南端,南纬52度的地方找到它。

船队在这片大洋中航行了3个多月,海面一直风平浪静。因此,他们就为它取了个名字叫“太平洋”。

1521年3月初,在水尽粮绝、人人疲乏虚弱之际,航队来到了富饶的马里亚那群岛,受到当地居民的热情款待。3月底船队来到了菲律宾群岛。当麦哲伦原来从马六甲带走的仆人亨利用马来语与当地土人对上话时,麦哲伦是多么激动啊!他的环球航行的梦想终于要实现了,他从西方向西航行终于到达了东方,他以不可辩驳的事实证明了,地球的的确确是圆形的。

偶然间的发现:荷兰人登陆大洋洲

荷兰人刚刚到达爪哇岛和印度尼西亚的一些岛屿,就着手寻找从好望角通往这些岛屿的新航线。荷兰人开辟的新航线比葡萄牙人所行的海道更靠南,因为17世纪初葡萄牙人在印度洋的北部水域还控制着一系列海上监督站。荷兰人在南部较高的纬度线上还能捕捉到一些不间断的西风,他们借用西风航行到他们确定的西爪哇岛的经度线上,然后由此调整航向朝北行进,到达爪哇岛。

荷兰人在南纬20°~30°线之间的印度洋海区向东推进的过程中,经常靠近南部陆地的西海岸。有时他们亲眼看到这些海岸地区,有时他们还登岸访问这些地带,但是他们在那里所看到仅是一片片荒无人烟的沙漠。间或也发现了一些部族,但是这些部族都处于文明发展的最低阶段。尽管如此,荷兰人对这个沿岸区仍抱有一定兴趣,因为他们只能在那里补足淡水。荷兰东印度公司认为有必要探察一下南部陆地面向印度洋的那段沿岸地区,希望在赤道线附近能找到一些尽管自然条件差但居民人口稠密的地区。假如情况确像他们所预想的,那么还可以在当地捕捉居民,作为奴隶出卖。

荷兰人对澳大利亚发现的过程中最关键的时期,是他们贪得无厌地寻找收购香料的新地区,发现蕴藏着丰富金矿和钻石的新地区,探索珍珠打捞的新水区。17世纪,荷兰人把澳大利亚称为新荷兰。

17世纪初,新几内亚被认为是南部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新几内亚与爪哇岛相隔不远,正因为这个缘故,有关荷兰人发现澳大利亚的首批消息都归于对新几内亚的探察。正像我们在前面已经说过的,新几内亚的北部海岸线已为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探察过,他们对那里的一切一清二楚。

1605年11月,荷兰东印度公司派遣威廉·扬逊乘“捷菲根”号(“小鸽子”号)航船朝南部大陆的方向行进。这个人的名字在发现史册上是以“扬茨”出现的。扬茨沿新几内亚的南部海岸线向东前进,但在行进过程中未能发现托雷斯海峡的西部入口,他继续沿着被他发现的那段海岸线一直航行到南纬14°线附近的一个地点。如同我们现在所知道的,这条新发现的海岸线恰好是澳大利亚约克角半岛的西北沿岸。1606年6月6日,扬茨航抵一个海角,他把这个海角命名为克尔韦尔。在此,扬茨被迫返航。

扬茨的报道证实了一种看法,这个看法似乎认为,新几内亚是南部大陆北部的一个半岛,而南部大陆有可能一直伸延到南极地带。荷兰人当然不会知道,就在1606年,西班牙人托雷斯以自己航行实践业已证明了新几内亚仅是一个海岛。

扬茨航行之后又过了10年,荷兰的许多资本家在前往巴达维亚或者离开这座城市的航途中,接连不断地发现了新荷兰(澳大利亚)的北部、西部和南部的大部分沿岸地带,当然,这些发现是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进行和完成的。

1616年,“恩德拉赫特”号航船发现了位于南纬23°~26°5′之间的恩德拉赫特之地。又过了80年(1697年),一个名叫弗拉明克的船长偶然在沙克湾的岸边发现了一个标杆,在标杆下边找到了一个锡制的盘子,上面刻制着发现此地的日期、航船的名称(“恩德拉赫特”号)以及该船船长姓名。这位船长叫德克哈托格,所以就以这位船长的名字命名了沙克湾之南的一个海岛——德克哈托格岛。

1618年,荷兰的水手们乘“泽沃利弗(‘海狼’)”号船,曾在澳大利亚登过岸(南纬21°20′)。

1619年,两个荷兰船长——弗利德里克·豪特曼和雅科布·埃德尔乘“多尔德利赫特”号和“阿姆斯特丹”号航船,在南纬27°~32°30′之间发现了澳大利亚西面沿岸的一个地段(埃德尔之地)以及埃德尔半岛。这两个船长在南纬20°46′处还发现了豪特曼礁。

帆船时代:库克船长环行南极圈

从1772年库克扬帆南下到19世纪末,先后有很多探险家驾帆船去寻找南方大陆,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为帆船时代。

征服南极欧洲人迈出了第一步。根据托勒密的地理学理论,在地球的南方,有一块未被发现的大陆。这块南大陆被当时的人们假设命名为“澳斯特拉利斯地”。为了寻找这个梦一样的地方,欧洲人首先迈出了步伐。

1578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派遣弗朗西斯德雷克去寻找南方大陆。1580年9月26日,他们回到了出发时的港口——普利茅斯。这样,他们在海上度过了34个月。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为表彰德雷克的功绩,赐予他一把镀金的宝剑,并破格封海盗出身的他为爵士。而人们为了纪念他的发现,把南美南端与南极半岛之间的通道称为“德雷克”海峡。

然而南极是否存在着一片大陆,依旧是个惑人的梦。而在100年后,英国人詹姆斯·库克却成了人类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南极探险家。

1768年,出生于英国约克郡莫尔顿市一个贫寒之家的库克,凭藉自己的勤奋好学,刻苦耐劳,此时已成为一名船长。他这时才30岁,被皇家科学院委派寻找南方新大陆。他把一艘370吨的独桅运煤船改装成探险船,命名为“奋斗”号。该年的8月25日,“奋斗”号离开普利茅斯港,向南航行。南太平洋的秋天,气候非常恶劣,“奋斗”号经常处于狂风巨浪之中。到达南纬40°时,眼前仍是茫茫大海,没有一点陆地的影子,库克就决定转舵向西,到达新西兰的东海岸。100多年前,塔斯曼已经到过这里,但他错误地以为这是南大陆的北部海角。库克为了弄清真实情况,就沿东海岸北上,最终证实新西兰并非是大陆,而是毗邻的两个大海岛。

1770年11月,“奋斗”号抵达巴塔维亚,但蔓延着的痢疾和疟疾,夺去了“奋斗”号1/3船员,于是库克下令返回英国。

1771年,英国政府再次委派库克到南纬40°以南的地区进行考察。破损不堪的“奋斗”号早已不能担此重任了。皇家科学院又拨给库克两艘独桅船,一艘名为“果敢”号,由库克指挥;另一艘“冒险”号由托拜厄斯·弗尔诺指挥。他们于1772年7月13日启锚直驶南大洋。

穿过好望角,越往南行驶天气越寒冷。冰雪不停地迎面刮来,令人难以招架,但库克仍然下令前进。1773年1月中旬,船队进入南极圈。这是人类首次闯入这个陌生的禁区。接着,巨大的冰山阻碍了他们的行程。他们被迫让船往北开,在克罗泽岛和克尔格伦岛稍事休整后,便向东准备到澳大利亚东海岸,但海上的大风和浓雾使“果敢”号和“冒险”号失去了联系。直到5月份,他们才在新西兰西部的海域重新聚合。这时,库克通过实地航行,已证明南半球南纬40°以南的1/3水域中没有大陆存在的可能。

船队在新西兰休整后,便继续航行,但风暴很快又打散了“果敢”号和“冒险”号。库克虽经多方寻找,但始终白费精力,只得孤舟继续探险。“果敢”号再一次进入高纬度海域,进行“之”字形绕纬度线一周航行,先后两次进入南极圈,最远到达南纬71°10′。这时,厚实的坚冰挡住了他们的航道—库克根本没意识到,他朝思暮想的南极大陆海岸离他只有240公里。

恶劣的气候使他灰心丧气了。1775年3月21日,他回到好望角时,在报告中写道:“现在,我已经完成了高纬度的环南大洋之行,在我们所到的地方是没有大陆存在的。这次航行所有的目的都已圆满地达到了,对南半球已经作了充分的考察。自古以来的地理学家和近两个世纪以来的航海家寻找南大陆的梦想接近结束了。在我之后,没有人会走到更远的地方去,如果真的有人能做到,我也不会嫉妒和羡慕他所获得的声誉。我敢说,世界不会因为那一发现而获得任何好处。”他还感慨:人常常为自己的梦幻所困惑,而南大陆的梦是最诱人的,所以破灭之后也是最痛苦的。库克是世界上第一个既到过南极圈,又到过北极圈的探险家。后来,他在夏威夷与那里的波利尼西亚人发生械斗,一个伟大的南极大陆的寻梦者就在那场械斗中死于非命。

几经波折:科学家发现南磁极

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对遥远的南极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当时最著名的南极探险家是英国人斯科特。但与斯科特同时代到南极内陆探险考察,并且想同他一争高下的还有另一位探险家--爱尔兰人欧涅斯特·沙克尔顿。沙克尔顿是一名非常出色的航海家。他体格强壮,从16岁起就从事远航,练就一身高超的航海本领。1902年,当斯科特第一次深入南极内陆进行考察时,沙克尔顿就是他的一名得力的助手。但他不幸染上了坏血病,身体变得极为虚弱,最后被斯科特遣送回英国养病。这一挫折并没有使好强的沙克尔顿松懈自己的斗志,他反而信心十足地另起炉灶,决心成为第一个征服南极的人。

1907年,沙克尔顿的身体完全康复之后,由他筹集大部分奖金,组成了一支南极探险队。他的这支探险队,完全是私人探险组织,他们兵分两路,计划实现两大目的:一路由沙克尔顿亲自率领,直奔南极点;另一路由澳大利亚50岁的地质学家埃奇沃斯·戴维教授和年轻的地质学家道格拉斯·莫森带领,测定南磁极的位置。1909年1月9日,沙克尔顿和3个同伴向南冲刺到南纬88°23′,离极点只有160多公里的地方,创造了人类在南极大陆活动的新纪录。但是,猛烈的风暴和严重缺粮,使他们再也无法向南挺进。沙克尔顿被迫收兵回营,归途中天气很坏,队员们都被严重冻伤。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他们不得不吞食矮种马的尸体,结果大家都得了痢疾,险些送命。

相比之下,戴维和莫森率领的分队比较顺利。他们通力合作,在翻越南极横断山脉时进行了多方面的科学考察,并于1909年1月16日在维多利亚地东部高原有史以来第一次找到了南磁极的位置(南纬72°25′,东经155°15′)。这对于现代地磁学的研究和发展航海、航空事业都具有重要意义。从那时以后,南磁极的精确位置就只须根据各地的磁参量(磁倾角和磁偏角),经过计算便可获得。逐年的观测资料表明,南磁极并不固定,而是游移不定的。从1909年到1975年,南磁极已向西北移动了800多公里。最近10年里,它一直在法国科学站迪蒙·迪尔维尔站附近徘徊(南纬66°,东经139°)。

沙克尔顿并不满足于他领导的探险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在阿蒙森和斯科特探险队先后登临南极之后,他制订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准备从威德尔海的菲尔希内尔冰架出发,穿过南极极点,抵达罗斯岛。这是一条比前人的道路更加艰险的路线,他要创造新的奇迹,探索更多的奥秘。

1914年12月,沙克尔顿探险队乘坐"持久"号船航行到威德尔海域。过去人们对威德尔海的了解远不如罗斯海。那里气候寒冷,海流急,且不规则;浮冰厚,且密集,这都给"持久"号的航行带来极大的困难。没有几天,"持久"号就被浮冰和冰山团团包围,进退不得,只好随冰漂流。探险队在船上被困了整整10个月之久。由于冰块的撞击和挤压,"持久"号变得千疮百孔,最后沉没了。沙克尔顿和他的全体队员在一座冰山上建立起一个避难所,他们捕食海豹,住冰洞,在十分险恶的环境里顽强地求生存。1916年4月15日,冰山漂流到一个叫象岛的小孤岛上,他们结束了历时500天的漂流生活。可是在这座小岛上久留等于束手待毙,为了谋求生路,沙克尔顿亲自驾驶救生艇,向南乔治亚岛方向划去。经过近半个月的拼死搏斗,航行1287公里,终于找到了南乔治亚岛上的挪威捕鲸基地。他们得救了。

尽管沙克尔顿的跨越南极的计划彻底破产了,可是,他和他的探险队员传奇般地全部生还回国,却创造了南极探险史上的又一奇迹。

同类推荐
  • 战国野心家

    战国野心家

    穿越到战国初年,身份卑微到连姓都没有,却敢有野心。为了支撑野心,拜墨子为师,混入墨家隐忍数年以篡巨子之位。墨子述而不作,他编纂墨经将墨经改的面目全非。诸侯争霸、大争之世,他却偏偏相信宁有种乎。总之,这是个野心家的故事。
  • 三国修仙传奇

    三国修仙传奇

    东汉末年张角和南华老仙大战于洛阳城下天地巨变张淮铭一觉醒来发现自己处于另一个世界典韦怎么那么的八卦荀军师天天拉我去喝茶
  • 踏尽公卿骨

    踏尽公卿骨

    “我回不去了。”周文身体再也撑不住,瘫倒在地。周围的流民依旧机械地往前走着,佝偻脊背,蹒跚步伐,对于将死的周文没有多看一眼。有流民停了下来,看过来,目光幽幽。周文认识那种目光,那是看向食物的眼神。我要死了,成为别人的腹中餐。大汉光和七年一月,穿越者周文侥幸未被饿死,并且暗暗留下自己终生的誓言:“终有一日,铁骑踏尽公卿骨!“
  • 西域我为王

    西域我为王

    大漠狂沙,铁血丹心,纵横万里,称霸西域!这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千年历史,这是一个热血激昂的跌宕传奇!
  • 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

    国家的启蒙:日本帝国崛起之源

    从1853年美国“黑船”叩响紧闭的,到1912年明治天皇去世,日本用60年时间从一个落后国家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成就了近代世界史上大国崛起的一个独特模式,也成为许多追赶型国家羡慕和模仿的对象。此书通过描写这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生动记录了60年间日本奋起追赶、建设现代国家的艰难历程,也分析了日本后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的内在原因。对于追求“大国崛起”的国家而言,日本所走过的道路至今仍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热门推荐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惊天

    惊天

    历经风雨,身死道消,一缕残魂回归少年,重沓仙路 我是天才,对不起,天才是拿来被踩! 我有神兽,不好意思,我家的神兽多的可以打酱油。 我家学渊博,财富如海,嘿嘿,龙王迷藏,道祖宝藏,三清神藏,好像都到手了吧,至于小毛神的,想去了就去,总不能都给扫荡光了吧。 人生的茶几上,总是摆满杯具,不同是的,前世的是自己,今生的是别人。 无量天尊,别人倒霉,总比自己倒霉了好。
  • 娘子为夫错了

    娘子为夫错了

    “娘子,为夫错了,跟我回去吧。”“错了还了不起,那边凉快那边去。别挡我嫁人的道。”“你以为你嫁的出去?”“等着娶我娘的人排成队,真不成就嫁给皇帝老爷也不错啊,至少我也弄个公主郡主来当当。呵呵.”“小凤儿,你最好搞清楚你是谁的女儿?谁的种!”“谁的女儿不重要,重要的是谁给我好处,我就上谁的道,啊.别揍我,这是我娘教我的,啊.”六年半的时间让她终于抬起头,不再自卑,曾经的终身一跳,她跳出了自己应该沉默的生活,从知道他活着,他找了她四年,可是找到了她,当初对他唯唯诺诺的她告诉她,她不要他,可是他从不知道伤她多深,只是他不知道他怎么做才能让她带着女儿回家柳思南部分最多几章便完,实话对不住大家了,柳思南篇的,写的差劲,绿杨这儿说对不住了。绿杨开了新坑捡个乞丐老婆太有钱调教堂上夫娘子不回家之叶晚秋捡个乞丐老婆太有钱天下掉下一个秦仙女两朝皇妃指尖红袖推荐朋友佳作:再嫁为妾(十字家的猫)血红装嫁衣染血,孤女含恨!
  • 你是远去的鸟

    你是远去的鸟

    (巨虐,慎入!!!!!!)故事讲诉了少年成名的作家温言和天才音乐家宁珂的青梅竹马之恋,两人在情窦初开时就互相爱慕,却因为少年时代一次次的误会和意外而始终没有向对方袒露自己的心意。直到因为一起车祸,宁珂的父亲被视为害死温言父亲的凶手,两个家庭的感情就此决裂,温言从此在宁珂的生活中消失。多年之后,伤痕褪去,温言和宁珂终于有机会重新走在一起,而彼时的宁珂已经成为闻名世界的天才音乐家,温言的生活和梦想却依旧充满痛苦,命运最终还是没有成全两人的爱情。时过境迁,等到温言终于意识到自己对宁珂的感情后,却也彻底失去了她的消息。他四处找寻,却没有人知道她究竟去了哪里,而此时,一场巨大的阴谋,又悄然向他靠近……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最强土狗

    最强土狗

    看惯了贴身保镖,狂少兵王,尝试一下不一样的风采吧。应届生赵二狗重生为狗,从此,一段轰天动地的狗生,由此展开!一只会修炼的狗,一只会开战斗机的狗,一只会泡妞的狗!医术信手捻来,横扫特种兵,打遍天下无敌手,传奇狗生,重磅来袭!一世为狗,万人敬仰——
  • 异界科技树系统

    异界科技树系统

    这是一个帝国边疆的落魄贵族带着系统在自家领地疯狂攀科技树的故事。土地贫瘠?那就用基因工程改良作物;资源匮乏?矿场,发电站,伐木场,养殖场,造,都可以造;交通不便?来来来让我告诉你啥叫做基建狂魔;什么,居然还有异族在领地周围虎视眈眈?先等我爆个兵再去收拾你丫的!催更群:371268038,欢迎到来。
  • 关于转生给废柴老爹当女儿这件事

    关于转生给废柴老爹当女儿这件事

    末法时代后,历经浩劫的修真界在万仙联盟的引领下,进入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新修真时代。末法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以及女装家青空散人在渡劫时意外转生到三千多年后一名名为炎赤姬的女婴身上。本想在新修真时代阳光下过平淡生活的她,却因为一次意外的家庭矛盾打破了平静的生活。别人都有奶爸,炎赤姬却得奶一下自己那撑不住了的废柴老爸。
  • 金箓十回度人早朝转经仪

    金箓十回度人早朝转经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