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3300000003

第3章 并不漫长的旅途

早上六点赶到机场,大厅里旅客比我想像的要多,原以为那么早的航班会很冷清呢。观察发现大多是旅行团的。我的航班是8点03分起飞,晚了二十分种,有些担心,因下一个飞纽约的航班是12点正的,中间还要取行李重新托运并办理出关手续。但空姐说没问题,会准时到的,并且会有人来接国际航班的乘客去办理手续的,遂安心。

尽管这么早出发,还是有朋友发来祝福短信。还有个别同志发来马后炮,告诉我长途旅行,应该准备些食物和水果,还说应准备厚外套或大披肩,飞越太平洋很冷,机舱上的毯子不顾偶。前者只好高价弥补,在机场买了两个橘子16元,一盒点心56元。心疼的紧,赶紧换算成美元进行心理抚慰。后者只好以金刚不坏之身应对。

过了安检后我用手机再次登陆邮箱,又看到李老师的邮件,他提醒我此行将看到一天之内的两次日出,记着拍照。看,差点儿又成马后炮。幸好我开箱及时,使该炮弹进入到了射程内,后来果然拍到了两次日出。第一次是从成都起飞后,看到了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并且拍下数张。但因为成都这个地方历来云层很厚,所以看到的日出不够辉煌。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上,国内时间晚上10点左右,进入美国境内了,我在迷糊中突然醒来,一看窗外,钢蓝色的天空,紫红色的早霞,非常漂亮。

再回头说旅程。这辆飞往上海的航班,前半部似乎都是在上海转国际航班的乘客,很空。一人一排座位。我过道的左边坐了一位基督徒,温文尔雅的,起飞前打电话跟朋友说,感谢主,一切都很顺利。早餐发下来后,他摆在桌上,闭目合十,默默祈祷。让我也莫名其妙地感觉心理踏实。

早餐不错,锅魁和稀饭。全部吃掉。然后找出电子书,简单写下上面的文字。

到上海浦东机场,遇雨。三个月后我返回,也是浦东机场,遇暴雨。下机后,并没有什么工作人员来引领我们转机,一切都得靠自己。好在毕竟是国内,指路牌什么的一眼就能看明白,很顺利。我终于在12点前,坐上了飞纽约的航班。

上海到纽约,全长13100公里,飞行时间14个小时。

为了拍日出,我要了靠窗的位置。以前坐飞机,我总是要过道的。我的邻座是一个面色黑红的中年妇女,听口音是江浙一带的,看形象是农村的(丝毫没有贬义哈),也许是去看她的孩子?她像是头一次坐飞机,很多事情都搞不明白,我自然以举手之劳帮她。她虽然一言不发,但笑容是友好温和的,既不看书,也不看电视,也听音乐,就这么安静地坐着,与我相伴了十几个小时。后来她儿子从前面座位走过来关照她,我才知道她不是一个人前往。

在飞机上睡了两觉,吃了两顿,看了两部电影。终于在22日中午到达纽约。

落地打开手机,居然有信号,原来中国移动已入了美国网络。一条短信告诉我,我的手机进入到了T—Mobile网,拨打美国当地电话每分钟0、59元,拨打国内电话每分钟0、99元,发短信0、19元,都不算贵呀。主要是方便了。这个应该表扬。

出关,取行李,办转机手续都顺利;预想的检查行李什么的都没有。填报入关表也很顺利,我看那个海关官员根本没认真看我的表,主要是看了下护照和签证,然后问了我两个问题:第一次来美国吗?你是老师?我回答了两个耶斯。于是顺利进入美国境内就是找下一个航班的登机口费了我很大劲儿。

我乘座的航班是美国戴尔塔(Delta),航空公司的,他们跟独立王国一样在另外一个大厅。我前后问了八个人,其中五个还是机场工作人员,几乎绝望时才找到。儿子给我准备的常用英语中,被我用的最多就是Excuse me(打扰一下)。难怪李老师跟我说,纽约机场很乱,你第一任务就是先找到登机口。

终于在登机口旁的候机厅坐下,踏实了。看到指示牌上写着我的航班是7点30分登机(延误半小时的样子),还要等两个多小时呢。无比困倦。此刻应该是国内的凌晨5点,正是我往日睡得最香的时间,此刻我却坐在一群美国人中等飞机。人生真奇妙。四周极少见到东方人面孔,有色人种很多,黑人,墨西哥人,其他都是白人。回想刚才在飞来纽约的航班上,我看到中国人占了三分之二,可是一下飞机,这些中国人就如同水渗进沙里,无影无踪了。

坐下时,看到旁边有个胖胖的美国女孩子(十五六岁的样子)坐在地下抹眼泪,身边是她的行李,颇伤心的样子。很想问问她怎么了,需要帮助吗?但看看其他美国人都视若无睹,加上语言沟通困难,作罢。挤在形形色色的且气味浓烈的美国人(他们似乎个个都喷了香水)中间打了个盹儿。忽然听见广播登机,虽然俺英语臭,但地面和航班号还是能听明白的。马上登机。是架小飞机,大概只能坐三四十个人。在飞机上又睡了一觉。

当地时间晚上9点半到达哥伦布,飞机降落时,看到下面灯光璀璨,非常之繁华。后来我才知道,美国人对电的挥霍,是灯光灿烂的重要原因。他们点了太多的24小时不熄的长明灯。

就纽约机场和纽约飞哥伦布的航班来说,我没有感觉到比国内优越的地方,机场的设施,服务等,与国内差不多。有的还不如,当然是从一个中国人的角度评判的:比如行李手推车要收费(每次5美元),比如没有免费的热水供应,还比如广播里从来只是英语,不像国内,一个外国人没有也会用汉语英语各播一次。像我这样初次去美国的人,多少有些紧张(也许大多数去美国的人都通晓英语?)。

很顺利地到达哥伦布,虽然是小飞机,但起飞和落地都很平稳,这个必须表扬。一眼看到李敏儒老师和夫人爱莲在出口处接我,非常亲切。李老师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我到有哥伦布标志的雕像前留影,这便是我到哥伦布这个美丽的小城拍下的一张照片。在经历了20个小时的飞行后,照片上的我,并没有生出翅膀来。

李老师夫妇开车送我去我将要居住三个月的地方:从中国山东来美的谢振芬老师家。

在黑乎乎的夜色里我们行驶了一个多小时,期间李老师两次打电话问路,他说谢老师家比较偏远,他去的少。而我,如梦游般坐在车上,毫无任何地理概念。

谢老师家在哥伦布郊区的一个小区,我见过照片,很漂亮的一栋别墅。谢老师怕李老师找不到,专门打着电筒到路口来接我们。终于,我在当地时间晚上十点半,跨入了谢老师的家门。

比我预想的要早。一切顺利。

喝了一碗谢老师的丈夫老袁熬好的热乎乎的稀饭,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行李,洗澡洗头,给父母报了平安,折腾到凌晨2点。终于倒下。睡了我在大洋彼岸的第一觉。

同类推荐
  •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

    《现实一种》是我从1986年到1998年的写作旅程,十多年的漫漫长夜和那些晴朗或者阴沉的白昼过去之后,岁月留下了什么?《现实一种》里的这些中短篇小说所记录下来的,就是我的另一条人生之路。与现实的人生之路不同的是,它有着还原的可能,而且准确无误。虽然岁月的流逝会使它纸张泛黄字迹不清,然而每一次的重新出版都让它焕然一新,重获鲜明的形象。
  • 老书店

    老书店

    本书是“民国趣读”系列丛书之一种。《民国趣读 老书店》是追忆民国时期出版业之动态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章锡琛、胡愈之、陈子谷、章元善、章乃器、张恨水等,这些民国大家讲述了当时那些老书店、老书局、老书社、老刊物的相关动态及重要人物的故事……片段小文、三言两语,生动鲜活地再现了民国时期出版行业的那些逝去的过往。咀嚼这些富有特色和活力的文字,彼情彼景历历在目,那段旧时光也显得华丽而有光彩。
  • 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斯蒂芬·格林布莱特文化诗学思想研究

    本论著以新历史主义视域中格林布莱特的文化诗学批评观为研究个案,结合其具象化批评实践活动,通过重点分析他的经典性论断和代表性论著,逐步演绎出其批评思想的来龙去脉和精髓要旨,目的在于从理论的源头上厘清与把握文化诗学批评观的学理思路和实践走向,揭示其“文化的主体性”与“主体性的文化”、“历史文本化”与“文本历史化”、“权力话语化”与“话语权力化”等多重互文批评范畴的文化品格、历史语境和政治内涵。与此同时,重估和重构新历史主义与文化诗学批评流派的发展脉络与理论框架,并开诚布公、实事求是地阐明其理论价值与历史局限,对中国文化诗学批评理论的当代阐释和主体重建无疑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启示价值和历史观映鉴意义。我们有着充沛的理由与依据来确信,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批评理论一旦植根于中国“本土”的文学批评生态,势必助力于其自身批评实践的疆域扩展与理论完善,夯实在“立场自醒、理论自觉和价值自省”的思想基础之上,,还将强力拉动中国文学创作与批评向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生态型批评”理想不断靠拢,从而保持一种涵养传统与吸纳新知“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批评态势。
  •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辈子活得热气腾腾

    这原本是一些写给没有人的文字,是一个人写给世界的情话和狠话。这本十年写就的书完整展现了一个不向生活认怂的人所会经历的世界。接手第一个剧本就被骗的迷茫与无助,28岁被催婚的委屈与惶恐……作者写尽了人在各种境遇中的无奈和进退两难。在那些眼泪,那些温暖,那些自嘲与自尊中我们看到: 人生艰难时,犹豫不决时,在恐惧要先于生活压垮你时,走错路不是最糟糕的事,害怕走错才是;受伤后最难的不是止痛,而是还有像没受过伤那样去爱的胆量。或许一个人永远无法拥有80而无悔的人生,却可以保有在80岁都敢重新开始的勇气。这,就是我们为之努力的东西,就是让生活热气腾腾的东西。
  •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

    《中国军旅文学50年》编写前后历时7年,数易其稿,以新中国1949——1999为期50年的军旅文学发展历程为考察对象,以62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半个世纪以来军旅文学的历史,深刻总结了军旅文学发展进程中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以系统的理论规范和宏阔的学术视野将诸如短篇小说、中篇小说、长篇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理论批评、戏剧、电影、电视剧等不同文体的创作悉数纳入研究范围,以客观的批评品格和敏锐的审美视角将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的作家、作品和独具艺术特色却被长期忽略的作家作品一并纳入研究的范畴。
热门推荐
  • 尘封档案系列故事之一公交车离奇事件

    尘封档案系列故事之一公交车离奇事件

    你知道吗?在我住的地方曾经出现过一个非常离奇的事情。这件事是在一九八七年的一个冬天发生的。而且也不大不小的轰动了整个城市。可是政府却没有大肆的报道,只是出面辟了几次谣。所以,人们似乎对这件事的兴趣也就慢慢地淡漠了。
  • 暴君好难缠:大牌弃妃太难追

    暴君好难缠:大牌弃妃太难追

    甩不掉的暴君,自恋狂妄,跋扈嚣张,还没见面就赏了她二十大板子。帅气的苍云,强势霸道,身份复杂,门主?丐帮帮主?某人的爹?还有那惜字如金的“冷情杀手”又是何方神圣?她堂堂21世纪新新人类,怎忍受得了他的残暴不仁?
  • 初恋男神,傲又甜!

    初恋男神,傲又甜!

    “到底,到底要我怎么做你才会放过初恋乐队……”要怎么做,你才会放过我?尹思哲就等着小绵羊屈服,主动送上门的这一天。某男如愿一笑,“七天,和我在一起,什么都听我的,我就放过他们。”但是你,苏立,这辈子都休想离开我!初次相遇,她便惹到了那个恶魔男神! 本以为他只会欺负她,却不想,某男放下傲气后,是那样的软萌甜心…… “苏立,你要什么,我都答应你!” 只要你,永远不再离开我……一段刻骨铭心的初恋,伴随着她温馨成长,度过青春。
  • 神算凰谋言凰天下

    神算凰谋言凰天下

    密谋多年,华夏神算,命运将她和亡国公主绑在一起,为报亡国之仇,她竟不惜做他人的军师,绝色天娇,文武全才,当凌奕琛拜访之时,众人却不知,这本就是她精心策划的,而她也开始掌握了一切,灭敌国,辅君王,成皇后,母仪天下,成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富爸爸家训2

    富爸爸家训2

    最近,美国某州评选出来的优秀教师在家庭教育方面向家长提出以下十条建议,让父母不仅拥有“慈爱的目光”,更能拥有“长远的眼光”! 本书观点新颖、行文流畅,是极具现代教育理念的家庭教育手册,或许也能给新时期的家庭教育带来一次方法与理念的革新,是父母们的首选读物。
  • 皇后与王冠

    皇后与王冠

    狄尔苏,一个可以说绝对愚笨的学法者。“哦,你看她,她就是狄尔苏。”那边来了一堆同是学法者的。“天呐,她又在念那些别人听不懂的咒语了。”“哦,好吧,亲爱的,也许她就是那样的一个人。”对于这样的话,不要奇怪,因为很平常。而狄尔苏呢?她会走自己的,一直在坚持。她相信她能成功。(通篇虚构,无可考究)
  • 恰似盛夏遇见你

    恰似盛夏遇见你

    再遇见他之前,她觉得‘大叔与萝莉’只会是电视剧与小说情节……而当,爱神降临,无比宠爱与甜蜜,让彼此陷入其中!也是从那刻起,她便命中一种叫做‘林铭利’的宠爱之毒“多吃点,瞧把你给瘦的”话不多的某人一个劲给她夹肉。看那一碗的肉,林筱颖囧到不行:明明跟他在一起之后,体重是飙涨啊!哪里有他说的“瘦?!”“老公……我要减肥的”“吃饭的时候,不说话”“……”Why?!让她吃饭时候别说话,所以……刚才是谁先开口的?!
  •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柴米油盐中的经济学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读完它,你会明白商家促销惯常的花招,你会解释生活中恼人的莫名其妙的冲动,你会理顺复杂的人际关系,你会经营好自己的婚姻爱情。
  • 许繁华求嫁王妃

    许繁华求嫁王妃

    她本是醉心于医术的官家小姐,天真烂漫,一场阴谋,自愿成为了他人的棋子;他本是叱咤风云的战神,得胜回朝之际,一场算计,变成了坐在轮椅上的皇子。她非他不嫁,惹恼了他;她执意与他和离,更是惹恼了他。有意无意的纠缠中,两颗心都乱了。千帆过后,这一世,也不知是谁许了谁一世繁华。····················· 某侍卫将千里出逃的王妃抓了回来,禀报王爷: “殿下,王妃要跟野男人私奔!” 某王妃淡淡解释:“我去采药了!” 某王爷温柔道:“本王信你,回去歇着吧!” 某侍卫急道:“殿下,她真的要跟野男人私奔!” 某王爷不悦道:“本王没聋,出去!” 某侍卫闷闷不乐,下定决心跟踪王妃捉双在床。 终于他发现在山洞中,野男人与王妃缠绵亲热。 他愤怒的提剑上前,“淫贼,拿命来!” 打斗中,野男人面具脱落。 某侍卫颤抖道:“殿,殿下……”
  • 柳毅传书

    柳毅传书

    这是无情的,男人的。你自己的心。也是我伤心的欲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