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6400000008

第8章 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仁,亲也。仁,为儒家之道。天地不仁,指天地以道为本,故能造化万物。如果天地以物为本,本于物则害道,出于对万物的仁爱,则不可能造化出来万物。正因为天地无恩,才能有大恩生,泽被造化万物。

如果一个社会,每个人都能爱别人像爱自己一样,大家互亲互爱,没有倾轧也没有伤害,那这样的一个社会是多么的美好啊。所以儒家一直在教化百姓,让他们成为有教养的君子,温文尔雅的,走到哪里都能给人如沐春风之感。在这样的社会里,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会遇到伤害,到处都是对自己友善与亲密的人,这样的社会好不好呢?当然好了。

老子是怎么看待“仁”的呢?老子认为,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强调这样的一个人人互亲互爱的社会,恰恰是因为这个社会里的人都丧失了淳朴的天真本性,所以才需要后天的伪巧教化他们不要互相伤害。所以老子认为,儒家的化性起伪,是将错就错。教化百姓恢复天真淳朴的自然本性才是正当的。

刍,喂牲畜的草。刍狗,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古人结刍为狗,用之祭祀,既毕事则弃而贱之。这里喻指,人类对于天地来说,不过是没有意义的轻贱之物。

天地是仁慈的吗?天地爱人类吗?《道德经》认为,天地只是创造万物,再摧毁它们;再创造,再摧毁。如此循环往复,永无休止。生命只是天地相合而造化出来的产物。

如果天地有仁慈,爱人类,那么为何创造了人类的生命,又让人类的生命走向死亡呢?所以天地既没有仁慈心,也没有冷酷心,因为天地根本就没有任何心。正因为天地无亲无恩,所以天地才能无偏私地泽被万物,化育万物,衣养万物。

天地并没有仁慈心,它们视万物为稻草狗一样。非天地无亲,因天地非人,故无人之性情。这正是天地的无恩之大恩,不亲之大亲,不仁之大仁。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圣人不仁,指圣王治天下,以天为本,而不以人为本。天地以道为本,不失道才能施大恩于万物。圣人以天为本,不失天下之天,才能施天道之大恩于天下百姓。

这句话可能听起来比较费解,觉得圣人不近人情。难道圣人为政,不应该以人为本、以人为天吗?正因为天地以道为本,不以物为理,才能不害道,并施大恩于万物。正因为圣人以天为本,不以人情为理,才能不失天,并施大恩于天下百姓。

道家的圣人,指一之精通,合于天伦者。儒家的圣人,指合于人伦者,如孟子说的:“圣人,人伦之至也。”“圣人不仁”一句里的圣人,指的是道家意义上的圣人。

天地对万物无恩无亲,既没有仁慈心,也没有冷酷心,天地只是按照道来运转而已。

圣人治理天下,对待百姓,也应该像天道那样,无恩无亲,既没有仁慈心,也没有冷酷心,他们也只是按照道来治理天下而已。

圣人也没有什么仁慈心,他们视百姓为稻草狗一样。非圣人无亲,因圣人非常人,故圣人无常心。

正是因为这样的无恩无亲,才是真正的大恩大亲。因为如果有了伪巧的仁慈之心的话,那么势必就会出现爱这个多一些,爱那个少一些。这样就会出现偏私之心。

天地对于万物,正是因为无恩无爱、无亲无仁,才会对天下万物等量齐观无差别地对待,才能真正地做到大公无私。圣人治理天下,如果起了仁爱偏私之心的话,那么就会因为施小恩于天下,而损害天地之大恩;行小亲于天下,而损害天地之至公无私。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

橐籥,指风箱。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风箱吗?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它虚漠寂寥,而又充满天地,无处不在。越是推动它,万物就越多地被涌现出来,生生不息。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多,万物纷纭。言,言说描述,关于天下万物的认知。数,指支离。穷,指有限。中,契合天道为中,守一为中。

道与物反,物为实,道为虚;物为多,道为一;物为有限,道为无穷。君王以物为事,则蔽于物而不知道,无道则不足以统御天下。唯有守道,才能以道之无穷,应天下万物之变化。守中,谓圣王守道之至真至柔,至中至正,至虚至静,至大无穷。

既然天地生息万物,只是顺应道而运转,而跟人类的意志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人何必又要对天地的意图妄加揣摩呢?又何必自作多情地认为天地怀有人的性情呢?

既然圣人治理天下,只是顺应天道,而跟人间的智巧没有什么关系,那么何必要以支离破碎的伪巧的才智去治理天下呢?

天地之间,无时无刻又无穷无尽地把万物一拨儿又一拨儿地涌现出来,它们看上去是那么复杂而又纷纭。怎么描述它们呢?怎么言说它们呢?看上去怎么说也说不清,它们是那么的繁多,数也数不尽。如果我们人为依靠这些支离破碎的智识来治理国家,以人的小恩小亲来施恩于天下,那么天下一定会出现危殆而昏聩的状况。

同类推荐
  •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注定不一样的中国思路:原初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能于艰难困苦之中存亡继绝,延绵至今,成为世界上唯一幸存的不曾断绝的文明,这还得从思想文化的根源上找原因。先秦的源头活水应当也必须追溯,只有追根溯源,才能抛开迷雾,重新认识自己的民族文化,了解祖先设计之初的真正用意。“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往圣先贤的设计经过时间的淘洗检验,为我们定下了“法自然,重道德”的文化基调,其文字总结便是作为群经之首的《易经》。“百家争鸣”则是“道术将为天下裂”的个别演绎。
  • 尼采的启示:尼采哲学宗教研究(宗教学理论研究丛书)

    尼采的启示:尼采哲学宗教研究(宗教学理论研究丛书)

    尼采立足哲学,旨在一种未来哲学和基于未来哲学的信仰;尼采的哲学和宗教信仰皆在道德之中,一种超越善恶的道德,通过价值重估和创造所实现的道德。而尼采的哲学、宗教和道德,皆归于精神。“精神(der Geist)”概念是《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始,是《善与恶的彼岸》的终结,是尼采始终在悉心塑造的生命形象。精神是生命的根本和全部,意味着生命的状态和力量,精神的意义在于精神的自我创造与变形。
  •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和谐理性与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对和谐理性做了较全面的阐释,以和谐与理件为双重视角,借鉴并吸纳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有益思想资源,对人类社会的一些发展困境进行了哲学审视与反思。本书提炼出马克思主义发展哲学的新话语,促使人们对当代社会做新的哲学思考,进一步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诠释学的特质,也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有益的理论反思和新的哲学论证,呈献具有宏观性和价值指导意义的新思路。
  • 荀子的辩说

    荀子的辩说

    荀子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战争的时代。在这种战争的背后,有一种更隐秘的“战争”,即诸子之间的激烈论争。从战国儒家的角度来看,论争主要表现为他们对其它学说的批驳。而荀子对诸子的批评更加广泛。由于其批评更具体且富于理性,因而更像是论辩(尤其对墨家)。在论辩中,他建立了一个低于儒家立场的价值平台,试图从这个非独断性的平台出发,通过一种更为对等的“讨论”,最终达成在观念上维护日渐衰落的传统生活方式(礼)的目的。
  •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孟子对于中国文化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从他的思想中获取营养。这种影响,仅从我们的常用语中就可以得到证明。
热门推荐
  • 小神探智破疑案(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小神探智破疑案(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大众菜谱(美食与保健)

    大众菜谱(美食与保健)

    民以食为天。我们一日三餐的饭菜不仅关系我们的生命,更关系我们的健康。因此,我们不但要吃饱吃好,还要吃出营养、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高水平的生活质量。
  • 南史演义

    南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他是黄粱一梦中

    他是黄粱一梦中

    总有一个人,你光芒万丈的时候,他仰望你。你幼小如雏鸟的时候,他保护你。而等你得到一切圆满的时候,他又离开你。空晓…可怜我不是你等的那个人。
  • 皖朝

    皖朝

    “什么神魔不同路,我认定一人,弃了苍生也无妨!”昆仑求学三千载,两界之争,愿为师尊祭天下。“师尊,别哭,我会回来。”凡尘历劫三十载,剜魔丹,舍修为,择一人间山林,白头偕老。“皖朝。”“嗯?”“没事,就想叫叫你。”原创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梦幻之狐妖

    梦幻之狐妖

    一切的一切,都只是一场梦!!!梦幻中的事情,又会怎样呢?百世轮回,终究还是一场梦。欢迎加入书友群,群聊号码:837230346
  • 你是我最倔强的决定

    你是我最倔强的决定

    谢小北十三岁那年,生活中突然多了一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哥哥谢斯南,同时还带来了另外一个妹妹宋宜冰。宜冰和斯南的到来为这个家带来一些冲击,谢小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谢小北以自己的坚持温暖了谢斯南,却不知道宋宜冰对谢家愤恨已深。这时候,早知道对方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谢小北一点点喜欢上了谢斯南,但是由于害怕让妈妈容雪失望,一直隐瞒。两个人任性出走,加上宜冰间接怂恿,容雪死于一场突发的心脏病,从此两人的感情更难以坚持,他们究竟何去何从。
  • 不妻而遇

    不妻而遇

    推荐绾绾新文:《婚宠》http://m.pgsk.com/a/967609/***她是名不见经传的小护士,他是光芒万丈的巨星。四年前的一起事故将他们的命运牵扯在了一起。隐婚四年,他视她为无物。而他却是她心口的朱砂,不能轻触的芳华。在桑葚的心里,傅亦桓是一个触摸不到的存在。在人前,他是光芒万丈的巨星;在人后,他是她名义上的丈夫。傅亦桓的出现打破了桑葚自诩坚固的原则:他会在她流落街头的时候带她回家,却也会在她最狼狈的时候将她推到记者面前。他会温柔地在她耳边诉说情话,也会在她面前揽住别的女人笑靥如花。傅亦桓不知道,桑葚为了留在他的身边,曾经牺牲了多少幸福。桑葚也不知道,傅亦桓为了甩开她,宁愿退出娱乐圈。浮光错良人,当她充满了对未来的向往的时候,他却轻而易举地将她的幻想捏碎。“如果不想离婚,现在就滚出我家。”他的眼眸凉薄,不似人前的温暖。她执拗不已:“要离婚,下辈子!”***良人不可待,若与浮光错年华。她也有倦怠之时,如果能够选择她愿意从不与他相识。然而千帆过尽,他终有愧意。这一次,他不能再放手。他在她的城池里驻足久立,能否能到她回头的风景?如果年华就此终止,他愿交付浮光,赠她一片深情。
  •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评论(2009.2)

    公共财政是一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以弥补市场缺陷并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目的的财政模式,其本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的提出,必然要求公共财政制度的呼应和支撑。从此角度讲,公共财政制度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远未到位,公共财政建设之路还很漫长,财政的公共化改革也必然“路漫漫其修远兮”,在此过程中,无论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理论方面,还是在公共财政建设的实践方面,都会不断出现各种新问题和新情况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探索。
  • 道德真经颂

    道德真经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