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50300000009

第9章

今天中午临下班,政工组组长张光明打电话来问他们渡江路门市部有没有浮肿的人员,严立新不解其意,张光明说,市里来通知了,一旦发现有浮肿或干瘦的人员立即到医院,医院实行免费治疗。严立新弄明白之后便问李夏莲今天到政工组报到的工作安排情况,得知暂时安排在后勤组帮忙。放下电话严立新转过头就问有没有发生浮肿现象的,包括家里人,并传达了张光明的电话精神。正在少儿文教柜的陈连庚就说:“主任你不是有点不舒服吗?正好现在去看看吧。”

闻听主任身体不好,其他几个人也都劝他赶紧上医院看看,免得耽误了。

严立新忙说:“没关系,只是有一点肿,我已经采取措施了。”仔细打量严立新,员工们发现他似乎是比以前要“胖”些了,于是纷纷劝他尽快去医院。架不住大家的好意,严立新就说下午到滨江医院去看看。

正要转身回办公室,这时电话又响了,严立新拿起电话听筒,却没声音,放下电话又紧摇几下摇把回叫总机,拿起听筒又听见总机女孩的责怪声:“你这人怎么老是这样?接了电话不说话就挂断。”严立新急忙申辩是没有声音,总机这回把声音调大了。严立新聚精会神地听话筒里传来的细小而遥远的声音,然后对着电话一阵大呼小叫。

严立新一到医院就把二哥的消息告诉大家:“二哥有敬来电话了,他说前两天出差了,刚回来。说现在战备任务很紧,不能探家,寄了点钱和粮票回来。爸爸的病他也很着急,他已经请他们首长给这边医院挂电话了。”老二不能回来,这是大家意料之中的事。但父亲眼里还是难掩失望,大哥严有德也不能再在医院陪护了,他要晚上赶回上海。母亲听说就问老大能再多待个两三天吗,严立新接过话说:“单位领导就准了他两天假,今天已经是第三天,况且大哥也是个部门头头,现在各个单位的任务都很重,妈就不要为难他了。”严立新让他宽心回去上班,家里有自己顶着呢。杜文娟在边上白了丈夫一眼。严有德也无话可说,毕竟老大老二都在外地,家里全指望着这个比自己小二十几岁的小弟弟。

严孔氏看着两个儿子说:“你们现在都是大男子汉了,当初把你们三个拉扯大多么不容易,你们爸常说养儿防老是旧观念,现在新社会有党和政府不用怕什么,就怕你们心里常惦记家里耽误了工作。现在你们看到啦,他心里还是指着你们的。爹妈老了,别的也指望不上什么,也就想着你们能活出个人样来,谈不上光宗耀祖,别给你们爸妈丢脸,爸妈也就放心了。”

大哥有德听着眼睛湿润起来,严立新忙拿话岔开说:“妈,你说的我们都记住了。爸这两天的情况要好些了,让大哥回去上班没问题,今后晚上就我来陪爸爸。”

下午严立新去了滨江医院,医生看了他的情况告诉他情况不是太严重,但也不能再发展了,关照他需要补充营养,凭病历可以到粮店份外多买二十斤各类粗细粮食,另外到医院来打几天吊针挂些营养药水。

挂完第一瓶药水,在换第二瓶时就问护士这药水是什么药,护士告诉他没什么就是葡萄糖和营养药。严立新听了没说什么,见护士们都忙着便站起来拿上药水瓶高高举过头顶往厕所去,到厕所见没人,墙上有钉子便把药水瓶往上一挂,把皮管的调节器关了,把手上的针头一拔,用手摁着针眼,见不出血了,把连着药水瓶的针头也拔出,将刚开始挂的药水瓶往挎包里放严实,趁没人注意便出了医院。

严立新拿着病历就想到粮店去看看能买些什么,一看有些黄豆和小米,就各买了些。

回到门市部,就见朱云英在跟什么人打电话,到办公室坐下,朱云英跟了进来问李夏莲为什么没有具体安排工作而是在后勤组帮忙。严立新回说自己也不知道,领导自有领导的考虑。正说着,马定娴兴冲冲地拿着一包东西进来。

“哟,没打扰你们吧?”马定娴见他们好像在谈事就有些尴尬,严立新连说没有,问她有什么事情。

“喏,二两今年的新茶,我们那口子匀给你的。”说着把茶叶包往桌上一放。

严立新急忙掏钱,马定娴不高兴了,扭头往外走:“你怎么好意思的?我不管了,你要给钱就给他吧。”

这下朱云英反倒觉得不自在了。严立新笑了笑:“下次总归要还掉的,不花钱的东西不是那么好拿的。”

朱云英不好发出什么评论,转而谈起接手少儿柜的一些情况,虽然刚刚盘点时间不长,但仍旧存在一个今后盘亏的问题。严立新想了一下说:“这样吧,盘点才不到一个月,李夏莲今后就按一个月计盈亏,我到时候把情况跟她说清楚。”朱云英又说少儿柜的库存量好像很大,严立新把头一摇:“哪个柜组不大?你原来社科文艺柜库存就不大?现在不是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动不动就是态度问题,多进书是态度好,少进书就是态度右倾,宋经理也没个意见,我们更没办法。”

宜州市新华书店在“大跃进”的号召下,销售额涨,库存更是大涨,进货动不动就上到态度端正与否的红线,进货量是扶摇直上,库存涨幅远远超过了销售额的涨幅,渡江路门市哪能独善其身,只有边做边看了。

晚上下班回到家,严立新拎着在粮店买的小米和黄豆,又献宝似的拿出葡萄糖水瓶给妻子看,杜文娟看着有些莫名其妙,严立新便把下午到医院挂水的情形说了。妻子更觉奇怪,问他为什么不把药水挂完拿回家来干什么。严立新也不搭话,找来老虎钳把包在橡皮塞子外面的薄铁皮扒掉,拔掉塞子,拿个小碗倒了一小点药水出来递给正看着他发怔的妻子:“喝一口。”

妻子十分恐惧:“这能吃?不可能吧。”

严立新见她不敢喝,自己便喝了一小口,妻子看着他一脸的幸福感到不可思议,拿起碗也少尝了点,一种从未品尝过的甘甜刺激着她的大脑。

严立新严肃地对妻子说:“这是女儿和你的营养品,你三分之一,红红三分之二,里面不光有葡萄糖还有什么氨基酸之类的营养药,明天还有。”

“那你怎么办?”妻子担心起丈夫来。

“我没问题,这几天我每天要挂两瓶,前一瓶我不挂的话这第二瓶我也拿不到,有一瓶就行了,平时再多吃点黄豆就够了。”

“我才不要那三分之一呢,全给红红吃。可怜我们家红红生下来还没吃过饱饭,我们怎么对得起她。”杜文娟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酸楚涌上心头,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掉。严立新听了也不忍,把妻子揽在怀里许久轻叹一声:“面包会有的,牛奶也会有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床上独自玩耍的红红瞪着眼睛奇怪地看着爸妈。

急急忙忙吃完晚饭,又带上给母亲的饭菜、父亲的米汤到医院陪父亲去。到了医院母亲却坚持要陪夜,让严立新回去休息。严立新拗不过只得服侍母亲吃了饭,又给父亲喂完米汤才收拾了回家。

杜文娟见他回来心里本已舍不得丈夫陪夜自是没什么话说,服侍他洗脸洗脚上床歇了。严立新斜在床上想着,过两天等父亲的病情稳定些就住回家慢慢养着,这样在医院确也实在不方便。

杜文娟收拾好炉灶,想起还有几件衣服没洗便端了盆盛了衣服到街边井台上洗衣,洗好晾上,回来见严立新已经睡着了。她关了门上床来把红红的一件小衣服上的一个破洞补上,渐渐地睡意袭来,于是关了灯躺下。

正迷迷糊糊间好似听外面有人叫门,杜文娟一机灵醒过来,细听确是有人叫“小严”,急忙开了灯看一眼小闹钟,已经十一点多了。推了推身边的严立新,自己则披衣起床到外面开大门。开门一看却是张光明,急忙往家里让。

严立新此时也已经起来,正惊诧这么晚了会是谁来找,一看是张光明。

张光明进门叫杜文娟把房门关了,就势坐在方桌旁并没急于说话,抬眼打量起房间来,杜文娟见状便去倒水,也被张光明制止了。

“这么晚来打扰你们也是没办法的事,宋经理交代我今天八更八点也要把事情办了。”张光明说着指指床上睡的红红,“麻烦杜老师先把红红抱一抱。”

杜文娟顾不得惊讶,俯身把红红从被子里抱出来,从床挡头上拿件严立新的外衣披在红红身上。

张光明来到床前一伸手把被褥一起卷到床尾,露出床板,一抬腿上了床。严立新和杜文娟顿时愣在那儿,心想张光明这是玩的什么把戏。

就见张光明站在床上四下一打量,两眼随着一双手在贴满旧报纸的木板墙上滑过,见一张旧报纸反贴着,隐约看到四个透过来的红字,张光明定定神然后细心地开始揭这处报纸。严立新脑子里一片空白,虽然旧报纸是他亲手贴上去的,但他不知道这报纸后面隐藏着什么,而且当初木板墙确实也没发现什么啊。转头看了眼妻子,杜文娟亦是两眼茫然。妻子的反应让严立新舒了口气,那面墙上绝对不会有地主老财藏的金银罐,便忍不住问:“老张你玩什么名堂,我这板墙上还能藏什么金银财宝?”

张光明并不答话,自顾自细心地揭开这张旧报纸,一会儿露出一块木板墙面来。严立新仔细端详那块旧墙面,黄里透黑,张着裂缝,并未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张光明跳下床来,冲严立新笑了笑,低了头看手中的报纸嘴里念道:“《中央日报》,徐蚌会战国军势如破竹,横扫华东陈逆毅匪。嗯,国军横扫陈逆毅匪,我说严立新,这报纸哪里来的?”

严立新此时目瞪口呆,张了嘴:“这……我……”旁边杜文娟见势不妙忙说:“老张,这破报纸我们都不知道,这不是板墙都开裂了,从……”

严立新手在杜文娟胳膊上一捏打断妻子的话说:“老张,你是知道的,这些旧报纸是有一回我从一个收旧货的那截下来糊墙的,根本就没想过都是什么报纸。”

张光明:“收旧货的?”

“是啊,是啊。真没想到那里面会有这种报纸。”

张光明心里说:几天前还说是从你爸那拿来的,现在却变成收旧货的了。心里明白但也不多说了,拍拍严立新肩膀说:“我不管你这是从哪里来的,现在跟我说这些我也不好跟你说什么,还是到经理室去一趟吧,宋经理还等着呢。”

在妻子惊惧的目光下严立新和张光明往书店经理室去了。

郑家柱早晨来上班时看见朱云英正在下橱窗的门板却没看见严立新,便帮着朱云英下门板。朱云英说:“早上我来的时候看见张光明,他说严主任被宋经理叫去开个紧急会议今天不过来,让我们盯着点。”

郑家柱心说什么“让我们盯着点”,也就是让你盯着,现在还要带上“们”,我才不做这个“们”呢。两人关系一般,但郑家柱知道朱云英也很要强、渴望进步,便说:“那你就盯紧点,昨天主任叫我准备些包装袋和绳子,他们农村组要用,等发完货我就整理,现在我先去把店堂地拖了。”

到了下午,郑家柱见张光明又来了,心想这政工组长怎么跑得这么勤快,早上来一趟下午又来一趟。张光明前后转了转就在院子站着,站了会儿又来回转圈。郑家柱本想过去跟他搭两句,但见他脸色阴阴的怕讨没趣。张光明说起来也是渡过江的老兵了,参军前就是高中毕业,后来转业到新华书店成了书店一支笔,从理论到实际样样拿得出手。最受郑家柱尊重的是张光明作风正派,虽然有时训起人来很厉害,但最终总能服人。过了一会儿从院门进来两个人,张光明一见立即上前招呼,两人略一应承便被张光明迎进隔壁严立新的办公室。

郑家柱心里立即犯起嘀咕,主任不在,张光明怎么把人带到主任办公室去了,想也未想起身出了仓库就去推办公室的门。门开处见三人刚进来还站着,张光明回过头来边把他往外推边说:“我借你们主任办公室谈些事情,跟严立新说好的,没事我不叫你你不要过来。”说着把门关上从里面锁了。

郑家柱心说这是唱的哪一出啊,转念一想人家干部有事自己一老百姓犯不着瞎操心,转身要回仓库,想想不行又往门市去找朱云英。朱云英正拱在柜台内整理图书,听见敲柜台玻璃声,起身见是郑家柱,郑家柱把她拉到一边悄声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

朱云英听了也是一脸疑惑,便问那两个人是干什么的。郑家柱说:“我哪里知道啊,张组长又没说,我也看不出来,但看着像是干部,要不然张光明也不会那样客气啊。”

朱云英也想不出是怎么回事,便要郑家柱快回仓库盯着点,郑家柱连忙又回仓库盯着。

过了有一个多钟头,郑家柱听见开门声,立时把耳朵竖得老长,就听张光明边开门边说:“这小子我是知道的,简单得很,不会有什么。”

“但愿不会有什么,有什么我们也不希望,但有些事情还是很难……”

“是是是,我就跟你们一起过去,他们还等着呢。”张光明把严立新办公室锁上,并没搭理郑家柱,三人一起出了院门。

等严立新明白过来才清楚自己的处境:有人把他告发了,揭发他是国民党蒋帮特务。长期潜伏大陆为蒋介石收集情报,家里一定藏着秘密电台和台湾联系。证据就是墙上那张揭下来的《中央日报》。解放都十多年了居然还藏着反动报纸,一定是梦想着蒋介石反攻大陆。

夜里被带到经理室,早有两个地区公安处的人和宋经理在等着他。

他不知道的是宋经理亲自去找了几次老战友公安处处长,把严立新的情况做了说明,并力保严立新不会是特务。按照公安处的想法早几天就要把他抓来先押着再说,有什么问题慢慢审,不怕审不出来。公安处处长看老战友这么坚持感觉事情有些难办,已经有人揭发了想不办是不可能的,怎么的也要把人先押起来再说。然而宋经理坚决不同意,自己辛苦培养了几年的一个好苗子就因为一封信、一张破报纸被押进公安局,那真是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他激动地说:“他严立新要是特务我就是老特务,你是我老战友,我看也可以算上。”弄得公安处处长哭笑不得,最后决定把严立新带到书店经理室审一审,要真有问题再带回公安处。

当然当着严立新的面宋经理始终严肃地要他交代问题,看着平时和善的宋经理变了脸严立新深感疑惧,记得当时贴墙看到这张报纸时,心里也就一闪念:怎么是这种报纸,回头打算让杜文娟换一张,杜文娟却到井台打水去了,自己站在叠起的桌凳上下来也不方便,想了一下把报纸反过来贴上墙,从反面看只隐约四个红字,并不十分清晰。想不到几年之后却因为自己的一时大意惹来麻烦。严立新觉得是“麻烦”,相信自己总能把问题说清楚的,但别的人看来这就是十恶不赦的罪行。

转眼几天过去了,当初显得急如星火的精减人员问题在新华书店内部却像有些缓和了,但仍旧像高高举起的大棒始终悬在头顶。

端午节到了,虽然是星期天但中午要上班没法仔细弄饭,贾志芸好歹包了几个粽子在晚饭时端了上来,三个孩子齐声欢呼着便要动手,被贾志芸作势要打各人的小手止住:“再等一下,爸爸马上就回来。”三个孩子便齐刷刷坐在桌前不再动,眼睛紧盯着开着的房门盼望爸爸快些回来。一会儿终于爸爸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又是一声欢呼,各人手上已拿着个粽子开剥起来。

温江贤也在桌前坐了,看着说:“你们三个洗手没有?这么急吼吼的,老大你慢点,小心噎住了。”

贾志芸又端上来一盘蒜苗炒肉丝、一盘西红柿炒鸡蛋,三个孩子见了简直欣喜若狂,贾志芸赶紧宣布纪律:“今天过节,你们可以多吃点,但更要想到爸爸工作的辛苦,菜只能慢慢吃,爸爸还要喝点酒,你们一下把菜都吃完了爸爸喝酒就没菜了。”说着便从小碗柜里拿出还剩半瓶的黄酒和小酒杯。温江贤见了也笑起来说:“怎么,今天还喝酒,还有这么高级的菜。”说着拿起筷子,“来,爸爸给你们夹菜……这块鸡蛋给我们小囡囡……这一块肉给老二,老大自己动手。”

贾志芸给温江贤倒上酒,替他又剥粽子。温江贤端起酒杯美美地喝了一口,夹起一根蒜苗放进嘴里。贾志芸则开始协调孩子们吃菜的纠纷。老大果然被粽子噎住了,挥起小拳头捶打胸口,温江贤连忙也帮他拍后背,好一会儿才咽下去。

门外开始起风,树梢被吹得唰啦啦响,不多会儿一阵闪电接着一声惊雷。再看小女儿已经两手捂着耳朵拱进妈妈的怀里,老二也往妈妈身边靠,只有老大不管不顾地往嘴里塞菜。温江贤用筷子一打老大的筷子,思嘉这才止住。

门外豆大的雨点噼里啪啦地砸向地面,一会儿便如注般倾倒下来。温江贤喝一口酒咬一口粽子十分惬意,就问大儿子思嘉知不知道什么是端午节,思嘉不假思索地说:“知道,纪念屈原的,要把粽子扔到江里面。”说完就想这么好吃的粽子要扔到江里真是可惜了。

温江贤说:“你们老师只讲了一个方面,还有好多故事呢。”

一听说有故事,三个孩子来了神,三双眼睛一起望着爸爸。正在这时就听贾志芸一声尖叫,吓得四个人身上一哆嗦。只见贾志芸一个箭步到门口,抄起扫帚就往门外扫水。温江贤一看雨水已经漫过门槛朝屋里涌来急忙过来帮忙,就听贾志芸嚷道:“早就叫你通阴沟你光知道答应,现在看看!”温江贤拿着簸箕往外戽水并不答话。两人正手忙脚乱,温江贤叫一声坏了,扔下簸箕就往外跑,边跑边喊“老大你来帮妈妈”,再看雨中已没有了人影。

等温江贤冒雨跑到城市供应组和农村发行组的院子时身上早已湿透,满头满脸全是雨水,雨势凶猛打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定定神黑暗中就见地势较高的农村组这边没什么问题,但自己城市供应组这边由于地势较低,排泄不畅的雨水已经开始向仓库门逼近。温江贤急忙开了仓库门,打开灯先检查仓库内是否漏雨,见没有漏雨,回过身来到门口发现雨水又上涨了些。眼见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封门,温江贤只好将摆放在地上的整件图书往操作台和柜台上放,搬了一阵就觉刚才动作太猛,腰间有点“闪”了的感觉,一阵阵疼痛起来。眼见雨水仍在不断上涨,温江贤心急如焚,搬运图书的动作却由于疼痛慢了下来。正在这时老婆贾志芸也冒雨赶来帮忙,接着就有城市供应组的人也接二连三地赶来,农村组的人担心水淹仓库也跑来了。温江贤终于松了一口气,雨水也终于还是漫进了城市供应组的仓库,而图书也已被抢救到安全的地方。

吴天佑和小苏后来又顺着线路跑了洪溪港、后葛等地设摊,顺便又去了两三个公社新华书店,把所带的新书抄清单发给了他们。等他们两人风尘仆仆回到宜州,吴天佑极其震惊地得知严立新有可能是美蒋特务正在接受审查,还没等他品味出这意味着什么时张光明又沉重地告诉他父亲去世的消息,距离吴天佑他们离开高家桥不过才四天而已。

没有五雷轰顶的感觉,吴天佑只是觉得这一天的到来比他预期的要快了些。早年父亲染上过血吸虫病,后来肝脏一直不好,再遇上这样的年景真所谓在劫难逃。不知道自己怎样从经理室走回农村组,组里的人早已经下班。坐在办公室两眼模糊,一支烟卷了很多次总也卷不好,到最后拧成一团扔在一边。两手捂着脸静静地坐着,顺着手指间慢慢流淌出许多泪水。

外面天渐渐黑了,吴天佑站起身来出了办公室来到农村组的发货库房,也就是农村组平时的操作间。打开灯,来到高家桥的货位上,看了一下在他们下乡期间新到的要发给高家桥公社新华书店的新书,拿了清单开始抄起来。一式三份抄好清单又找来纸准备把新书打包,这时严立新走了进来,并不说话,拿过清单说了句:“还没核对吧。”便拿起清单帮吴天佑逐笔核对,核对完后签上自己的名字让吴天佑坐到一边,拿了纸将书打了两个包,然后两人把书拎出来挂在吴天佑的自行车上。严立新掏出烟让吴天佑点上,两人便默默地站在院子里抽着烟,过了一会儿吴天佑问:“你父亲怎样了,你大哥还在医院陪着?”

“哦,我爸好多了,只是还不太能动。我大哥回上海有几天了,他叫他二女儿,也就是我的二侄女来陪他爷爷了。小姑娘初中毕业了,没上高中,在家等着安排工作,大哥想让她进邮电局,正在等机会。”

又一阵沉默,严立新说:“我现在是戴罪之身,没办法陪你一起回高家桥。”

黑暗中吴天佑注意到院门那儿有两个人守着便笑了笑:“不必了,虽然才五十多岁就去了但人死不能复生,你不用担心我,你也是自顾不暇,你的心意我领了。”说着声音却有些变调。

严立新叹了口气,拍了拍吴天佑的肩膀说:“那好吧,你多保重,我走了。”两人握握手,严立新便掉头出了院门,旁边两个人也跟着走了。

第二天,天还蒙蒙亮,吴天佑就带着两件书和老婆孩子赶头班船回高家桥奔丧去了。

李夏莲已经在后勤组帮忙好几天了,虽然和经理室、政工组同在一起办公,但每遇到张光明时,张光明却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似的,见了面客气地打招呼,也不问李夏莲在后勤组帮忙能否适应,仿佛李夏莲就要在后勤组生根了。偶然看到宋经理也从不问李夏莲什么,倒像没见着似的,想着心思擦肩而过,李夏莲更是不敢多问。

本来在门市部没觉得后勤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来帮忙几天就体会到各个岗位真是各有难念的经。后勤组自从发生供应紧张的状况后,现在主要的任务就是到处找粮食及一切可以作为粮食食用的东西。今天一上班,后勤组组长景楫舟就带来消息说,农垦局在老码头的仓库里新到了一批山芋,得赶快找人找关系下手,否则很快就没有了。后勤组加上李夏莲不过就三个人,他们两人立刻便找自行车出门四处找关系去了,剩下个李夏莲在宜州却没有任何亲朋和过得硬的好友,要认识的就是丈夫部队里那些个当兵的家属,起不了作用。李夏莲心里不免十分焦急,来帮忙也应该干点什么,想了半天想起丈夫一个熟悉的战友好像在驻防市内的通讯营,便出了门往通讯营去。

到了通讯营的营区门前向门卫打听徐教导员在哪里,门卫盘问了她一番得知她是部队家属一下变得客气起来,急忙打电话进去通报,一会儿来了个通信员领李夏莲进营区。

“哎哟,嫂子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小地方来?前两天我还到医院看汪参谋长哩,我看也两个月了,他好得差不多了,老赖在那里面捂得快馊了。快坐快坐。通信员,还傻子似的站着笑,还不快倒茶,没见首长的夫人来了吗?跟个木桩子似的。怎么样?嫂子在新华书店干得还可以吧,我听说是年年先进哩,不简单,不简单。通信员,把柜子里的糖盒子拿来,快去。”一见面,徐教导员一串连珠炮轰得李夏莲头都有些晕,听他拿这拿那的赶紧阻止:“什么也别拿,我今天来找你帮忙来了。”

“这你就找对人了,《水浒》里有宋公明,我就是徐公明。只怕你说不出,只要你说出来就没有我徐公明办不到的。”徐教导员拍着胸脯。

李夏莲忍住笑:“这可是你说的啊,我可提要求了。”

“嫂子你尽管开口,来先吃一颗糖。”

李夏莲接过糖拿在手里没吃:“想向你打听打听,农垦局你有没有熟人?”

“说吧,什么事?难道你也想开荒种地?”

“什么种地不种的,说真的,听说农垦局来了一批山芋,我们新华书店想弄点,不知道你有没有办法?”

“想要多少?直接开口告诉我。”

李夏莲瞪圆了双眼,脑子一时无法转弯:“……你这是什么意思?……要个六七百斤吧。”

“新华书店有多少人?”

“六十来人吧。等等,农垦局你能有办法?”

“一人十斤啊,太小气了吧。每人二十斤还差不多。”说着徐教导员走到办公桌前拿起电话来,“总机啊,给我接外线,帮我要一下农垦局的……”

李夏莲更感到晕乎了,直到拿着徐教导员写的一张条子走出营区大门,她都没有完全缓过神来,只是知道了这十吨山芋就是通讯营自己生产基地种的,支援给宜州市,宜州市分给了农垦局和其他一个重工局。

看着李夏莲离去的背影,徐教导员收敛了笑容,眉头渐渐地锁在一起。

新华书店仓库人来人往,职工们笑呵呵地拿着各种器具、口袋来领每人二十斤的山芋。李夏莲拎着自己的这一份二十斤要走,景楫舟叫住她又给了一小袋,李夏莲坚决不要。边上有人说:“小李这次立了大功,这么多山芋一分钱都没花,应该多拿。而且你是军属哦,应该照顾。”李夏莲却害羞地赶紧跑了。

回到家,李夏莲看到丈夫老汪正在家里逗弄两个孩子,不免十分惊喜,问丈夫出院怎么也不告诉一声。

“医生说没什么问题了,也没什么行李,我们团派车送回来的。你还好吧,在医院就担心你的身体吃不消,虽然有爸妈在带两个孩子还是挺费劲。”丈夫关心地说。

“别虚情假意了,在医院享了两个多月清福,回来说些现成话就管用啦?我们不也都是奴才的命。”

丈夫笑着说:“你辛苦了,我来弄晚饭。”说着卷起袖子作势要进厨房,那边婆婆赶紧过来把他俩撵到一边,自己到厨房里准备起晚饭来。

李夏莲就把自己如何调出渡江路门市,现在后勤组帮忙的事和上午去找他的战友徐教导员等事跟丈夫说了,一边说一边摸出两块糖给两个孩子一人一块。汪参谋长仔细听着,也没说什么。对妻子工作上的事他是很少过问的,但今天的事还要哪天去感谢下徐教导员。

第二天汪参谋长就回位于宜州近郊的部队驻地去了。平时他都住在部队,只有星期六下午才回家,星期天下午又走。

到了下午,李夏莲正在后勤组帮着整理劳保用品时,外面走廊上有人叫她接电话。是丈夫打来的,说下午要赶到军部开会,可能要好几天。

过了两天,李夏莲家里来了两个不认识的军人拿着证件说帮汪参谋长拿笔记本,李夏莲看了一下得知是军政治部的。两人在汪参谋长的书桌和书架上搜索了一番,拿走了两个笔记本和几份材料,把拿走的东西做了登记,让李夏莲签了字。

又过了两天,严立新的审查结束了,宋经理跟他说过些时候再下结论,但门市主任是不能再当了,仍回渡江路门市监督劳动,要端正态度接受处理。

严立新回到家妻子还没有下班,翻箱倒柜地找,但都未能如愿,心想家里怎么就没有酒呢?

同类推荐
  • 天使的约定

    天使的约定

    《天使的约定》本书收录了连俊超的小小说作品,分为作品荟萃、作品评论、创作心得和创作年表四部分。篇幅短小,制式灵活,内容上贴近现实、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有着非常鲜明的时代气息,为广大读者喜闻乐见。
  • 懂得让我微笑的人

    懂得让我微笑的人

    这个北方城市的冬天,冰夹着风肆虐穿行,晶莹透明,起一地奇冷蚀骨的冰花。每天路过进去例行吃喝的小饭馆。带着一种难以适应的寒冷。进去吃饭,每天随手划划几个菜。不用点,都因不习惯而在嚼蜡。一切都是冷冷的。在这个远离故乡的城市中,我期待着一个寒冬里能够互相取暖的人。“先生,请点菜!”不同的声音,小工换了新的。随意地抬了一下眼皮,看见了她,寒冬中穿得一身火红。不只暖而已,燃烧了我的眼睛。
  • 京都百侠图

    京都百侠图

    张宝瑞,笔名磐石、秋凉、雨亭等。著名文学家,书画家,社会活动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悬疑推理小说代表作家之一。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历任新华社北京分社总编辑,高级记者,新华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武侠文学学会副会长,金蔷薇文化沙龙主席。1971年开始从事长篇小说和影视剧本创作。
  • 柠檬

    柠檬

    本书是一本长篇小说,以一个错综复杂的故事来展现喜欢艺术的年轻人面对现实和理想的挣扎与矛盾。讲述了三个年轻人肖扬、陆然、阿飞与两个女生文静、小慧之间兜兜转转的情感故事。三个男生大学毕业后创业失败,各自追求梦想又不得实现,后几个人因各种原因在L岛相遇,互相之间展开青涩的爱情故事。随之,各自的梦想也相继实现,肖扬成了畅销书作家,陆然举办了个人画展,阿飞的歌手生涯也拉开序幕,文静也成了明星……结局很美好,但随着男主人公电话铃声的想起,这看似很美好的一切原来……并不是你想的那样!
  • 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对不起,您拨打的用户已关机

    “孟平,这儿可真不错。”凌云好奇地打量着四周,身上的波西米亚长裙随之翻飞起舞。长廊光线幽暗,似有烟雾缥缈,墙上嫣红的小探灯,照得那精致的玻璃底砖益发玲珑剔透。许孟平揽着凌云的肩膀,径直向前走,眼睛隐含笑意:“夫人亲自接我下班,在下还不投桃报李?”凌云斜睨丈夫一眼,娇嗔道:“嘁,少来这套。”旗袍美女把两人领进了长廊尽头的一个小房间。房间里摆放着四人座胡桃木餐桌餐椅,窗台上布置着许多绿色小盆栽。
热门推荐
  •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佛陀的下午茶:佛经中的人生絮语

    前世菩提树,今生因缘果。命运岑寂流离,佛颜嫣然常悦。作为红尘俗世中的人,且让我们问佛观心,于纷繁的生活中得到一些安宁与淡定。
  • 穿回古代当农妃

    穿回古代当农妃

    脑洞大的出奇的都市少女阮果,一朝穿越却悲催的成为草根,纳尼,竟然穿越也是门艺术,为何别人不是将门之女就是尚书嫡女,邂逅的男主不是王爷就是皇帝,后来不是成为王妃就是皇后,为何到了自己这里却只能是村姑,隔壁的男人也只是个村夫……
  • 男神住在我隔壁之张先生晚安

    男神住在我隔壁之张先生晚安

    [呆萌热爱音乐的闷骚男明星vs未成年中二疯狂追星少女]哥哥问:“你们想要去哪里?”粉丝们:“去你心里!”只有陈倾怀暗搓搓的准备。哥哥说:“你们是我的宝贝。”粉丝们:“我们都是你的宝贝!”只有陈倾怀默默成为了张夫人。 遇见你一千次,那么我也会心动一千零一次,如果还能够重来,我想我还会爱上你,还会想要和你在一起,可我不会再像从前一样奋不顾身只为拥抱你了。这是一个爱幻想的追星少女,成功住进男神男神户口簿的励志故事。男女主年龄差距12岁,女主没谈过恋爱,但是一直是身边朋友的爱情顾问,道理一大堆。男主谈过一次恋爱,但完完全全是个爱情小白,不擅长和女生接触,身体会僵硬,典型天然呆。 原名:你是我一生的故事1V1有甜有虐不喜勿入我这个人经不起批评
  • 采芹录

    采芹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在下配角系统的会员业

    在下配角系统的会员业

    在某位“大人”的恩赐下,沙雕的林麦同学开始了伴随着神级系统的快乐旅程???内含多对cpduo
  • 宋时

    宋时

    长剑一杯酒,男儿方寸心。这是穿越宋朝的故事,征战疆场的热血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纬皇依恋极品妻

    纬皇依恋极品妻

    逃不过失恋的痛苦,当她正为此歇斯底里的发泄时,一位神秘男子突然出现在她面前,于是,她就华丽丽地穿越了。他,堂堂的齐国太子,只因从小就被父皇说没别人家的小孩强,从而成为了善于妒忌的腹黑男。但当他遇见率真仗义的她时,悲惨的命运即将会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细节决定成功

    细节决定成功

    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一个完全经济化的时代,这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成功良机。因此,任何企业要想发展做大,就需要注重细节。只有细节做好做稳,企业才能做大做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读禅学做人

    读禅学做人

    《读禅学做人》精选一百多篇有关禅学的小故事,主要是历代杰出的禅师的一些著名的禅话、语录、公案,同时结合现实生活分别从人品之本、君子之腹、圆融处事、逢山开路、调整心态、广结善缘、管理人事、智慧用人、增长见识等九个方面归类整理,说明智慧做人在当今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