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69000000002

第2章 名人灯谜

一、东坡半句谜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画家、词人,在文学艺术领域堪称大家。苏东坡爱好灯谜,是制谜和猜谜的大师。

苏东坡的朋友袁公济也是灯谜高手,俩人常常切磋,较量灯谜技艺。但袁公济负多胜少,心中一直不服气。有一年正月,杭州连降瑞雪两天,大地被一片白色覆盖。袁公济便邀苏东坡一同前往西湖赏雪。当然,袁公济是有目的的。因为头天下雪时,他苦思冥想,制作了一条自认为难度颇高的灯谜,希望以此难住“老对手”苏东坡。

来到西湖,袁公济望着洁白的西湖对苏东坡说:“瑞雪连降,西湖如脂,转眼又是一年元宵灯节了。”

苏东坡非常了解袁公济的个性,听到他提及灯节,便知道又有谜猜了,就说:“兄台最近可有佳谜?”

袁公济连忙道:“有倒是有,就是……”

苏东坡打断他,说:“今天这么好的美景,如果再有佳谜岂不是美上加美?兄台请快快说来。”

袁公济慢声道:“这灯谜的谜面是雪径人踪灭,谜目是打半句七言唐诗。”

苏东坡惊讶道:“半句七言?那是几个字呢?3个?4个?”

袁公济面带笑容,道:“居士,恕我不能多言。”

苏东坡生性机智,就边用眼角瞧着袁公济的表情边说:“难道是三个半字?”

袁公济一愣,摆手说:“不能多言,不能多言。”

苏东坡看到袁公济表情的变化,心中有了主意,便说:“我们再往前走走。”

袁公济点点头,与苏东坡朝东边树林方向走去。一群麻雀受到俩人脚步声的惊扰,仓皇地飞了起来。这一幕恰巧被苏东坡看在眼里,他熟读唐诗,名人佳句可以信手拈来。他望着远去的麻雀,脑中顿时浮现杜甫的那首七言绝句“两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想到“一行白鹭”,苏东坡有了主意,但他不动声色,微笑着对袁公济说:“袁兄,愚弟也有一谜,可否请兄台指教?”

袁公济忙说:“请教不敢当,请居士赐教。”

苏东坡一字一句地说:“雀飞入云霄,谜目也是半句七言唐诗。”

袁公济听完苏东坡的谜面,暗暗竖起大拇指,道:“居士真是高人,神思无人能及。愚弟佩服,佩服。”

苏东坡忙说:“不敢当,不敢当。兄台的谜面出得妙,我这是东施效颦,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说罢哈哈大笑,俩人这次终于打了个平手。

读者看到这里也许糊涂了:他们俩人在说什么?原来,袁公济的谜底就是“一行白鹭上青天”里的“一行白鹭”。您会问了,4个字算半句吗?当然不算。这里需要用减损法将“鹭”下面的“鸟”去掉,谜底就是“一行白路”,完全扣合谜面“雪径人踪灭”,而且符合谜目“半句七言唐诗”的要求。

而袁公济听到苏东坡的谜面“雀飞入云霄”后,便知道自己的谜已经被射覆了。因为“鹭”字去掉“路”后,就是“鸟”字,“鸟上青天”不正好扣合苏东坡的谜面吗?

二、佛印吃鲜鱼

宋代有位知名禅师,法号了元,字觉老,江西浮梁人。他身具释道儒三家气质,与单纯吃斋念佛的僧人迥异。了元结交了很多方外名士,常与他们一起饮酒阔论。宋神宗、宋哲宗对了元非常欣赏,曾几次召其进汴京讨论佛法。了元去世后,宋哲宗赐名“佛印禅师”。

佛印与苏东坡互相欣赏,性格相投,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有一年,佛印云游到镇江金山寺讲佛,苏东坡闻讯,立即赶来看望老友。那时的金山还是长江中的一个小岛,并未与陆地相连。苏东坡在对岸雇得一叶小舟,坐稳后,向金山驶去。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年间,寺庙建筑雄伟,规模宏大,将山体团团包围。从远处看,只见寺院不见山,素有“金山寺裹山”的美名。苏东坡感慨金山寺美景之时,船已经到岸。苏东坡向船老大付了船资并道谢后,匆匆下船,向山门走去。

时已近正午,苏东坡感觉有些饿了。不过一想到寺里的粗茶淡饭,却一点食欲也没有。来到山门,经过看门和尚的指点,苏东坡径直向山上走去。金山不高,海拔仅47米。不一会儿,苏东坡就来到了伽蓝殿,穿过此殿,就是佛印居住的妙高台。

相传,妙高台是佛印凿崖而建,上面有阁楼,也称晒经台。佛印就住在上面的阁楼里。苏东坡正要拾级而上,忽然闻到一股酒肉香气,让已经饥肠辘辘的他更觉无法忍受了。苏东坡知道一定是佛印躲在自己的房里偷偷喝酒吃肉呢,如果贸然撞见,双方都会尴尬,不如先提醒佛印,让他有所准备。

苏东坡抬头向楼上高声问道:“了元大师在吗?”

佛印嘴里含着肉回道:“是哪位施主驾到?”

苏东坡觉得佛印说话的声音很好笑,扑哧一声乐了,说:“了元大师,是子瞻(苏东坡字)前来看你。”

佛印匆忙将肉咽了下去,说:“原来是居士啊,快请,快请。”佛印心想让东坡看到自己私下吃肉喝酒有些难为情,就端起酒肉,将它们藏在床幔后,然后推开门,说:“恕我不能远……”

“迎”字还没说出口,就发现苏东坡已经站在他面前了。佛印连忙把粘着肉油的手用僧袍袖内侧擦了擦,然后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什么风把居士吹来这里了?”

苏东坡心想,什么风?当然是肉的香风啊。眼睛往屋内一瞧,发现桌子上非常干净,没有吃过东西的痕迹。用鼻子使劲一闻,感觉肉和酒就在屋内。于是向佛印还礼,道:“听说了元大师在这里修行,子瞻特意赶来与大师叙旧。”

佛印连忙说:“不敢,不敢。居士远道而来,一路风尘仆仆,想必饥渴,我这就吩咐小徒弄些豆腐杂粮斋饭上来。”

苏东坡知道佛印好面子,不好意思承认屋里有酒肉,心想还得自己主动点破,于是坐下,看着佛印说:“了元大师不必忙碌,先坐下。我上山途中赋得一首新诗,可是里面有两个字却一时想不起如何书写,还请大师赐教。”

佛印心想:“还有你苏东坡不会写的字,我一定要看看是什么。”于是也坐下来。就听苏东坡说道:“说来这两个字也不难,一个是‘犬’,另一个是‘吠’。”

佛印听罢哈哈大笑,道:“居士也到提笔忘字的年纪了?哈哈。这‘犬’字就是‘大’字右肩上加一点;‘吠’字就是‘犬’字左边加个‘口’啊。”

佛印也是猜谜高手,刚解释完,就发现自己着了苏东坡的道儿。于是乖乖走到床边,从床幔后面拿出酒肉。

苏东坡看到佛印端出酒肉,笑着说:“这就对了,一人一点,都吃上一口嘛。”

苏东坡的话化解了尴尬的气氛,俩人相视大笑,举杯畅饮,大快朵颐了一顿。俩人边喝酒边谈论佛法和诗文,直到夜深。

过了一段时间佛印前往杭州去看望苏东坡。佛印赶到苏府时,已是正午,同样也是饥肠辘辘。苏府内,家人刚将一条西湖醋鱼、一盅黄酒、一碗米饭端进苏东坡的书房,摆在八仙桌上。苏东坡闻着西湖醋鱼的香,食欲大开,拿起筷子奔着鱼肚就夹了下去。这时,家人来报:“了元大师求见。”

苏东坡忙说:“快请,快请。”看着家人往外跑去,苏东坡突然想起上次在金山寺佛印藏酒肉的事,心想不如借此机会逗逗佛印。于是,端起装饭菜的托盘,翘起脚,把托盘放在了书架上。还没等苏东坡转过身来,佛印已经掀帘进屋了。

佛印其实已经看到了书架上的托盘,也闻到了醋鱼的香味,但他不动声色。由于匆忙,苏东坡没有来得及把黄酒盅也藏起来,就随手拿起一本书挡住黄酒盅,还热情地问佛印:“大师不在妙高台念经,跑来这里有何要事?”

佛印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但并未道破。他双手合十,说:“阿弥陀佛。”然后用右手摸着肚子,说:“贫僧有一字不会写,路过杭州特来求教。”

苏东坡一听这话这么耳熟呢,忙问:“大师所问何字?”

佛印笑笑,道:“就是贵姓的‘蘇’字。”

苏东坡一听脸就红了,忙将装鱼饭的托盘从书架上取下来。佛印也不客气,拿起挡在酒盅前的书,说:“居士,别忘了这个。”说完,哈哈大笑。

苏东坡也忍俊不禁,忙招呼家人再上些酒菜,俩人畅饮起来。

读者一定有疑问,为什么佛印一说“蘇”字,苏东坡就把西湖醋鱼拿了下来呢?原来,这是一个象形字谜。“艹”的下面是“鱼”和“禾”,这是“蘇”的正确写法。可苏东坡的西湖醋鱼正放在书架上面,那就不是“蘇”字了。所以苏东坡马上就将西湖醋鱼端了下来。

当然,苏东坡的故事也好,他和佛印之间的故事也好,基本都是后人演绎的,不可全信。不过,苏东坡和佛印的友谊确是真实的,历史文献中也多有记录。本故事中提到的妙高台确实是苏东坡和佛印当年讨论佛法、诗词和赏月的地方。

三、俞樾爱灯谜

俞樾(1821-1907),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文学家、经学家。俞樾痴爱灯谜,他所制的灯谜全部收录在《春在堂全书》第四十九卷《曲园杂纂·隐书》内,总数约百条。俞樾的灯谜讲究通达平易,例如:

轻薄桃花逐水流(汉人) 谜底:朱浮。

谜面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之第五首。该诗写于杜甫入住成都草堂的第二年,时间顺序是从春到夏。第五首描写的是初夏的景象,全文如下:

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

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谜面采用诗中最后一句,“桃花”色别解为“朱”色,“轻薄”虽然指桃花,暗含“轻浮”之意,“逐水流”更是“浮动”的意思。谜底“朱浮”扣合谜面。

朱浮是何许人也?朱浮(前6-66年),字叔元,今安徽萧县人。历任东汉大司马主簿、偏将军、大将军幽州牧、大司空。后因事被人告发,汉明帝大怒,将朱浮赐死。朱浮的后代名人辈出,宋代理学家朱熹就是其中之一。

长兄为父,长嫂为母(西周、春秋人各一) 谜底:管仲、管叔。

谜面是一句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民谚。这句话是说,父母都已经不在或无力抚养子女的时候,兄嫂便须担负起抚养和教育弟弟、妹妹的责任。过去兄弟的排行以“伯仲叔季”为序,伯是长兄,季是小弟。“长兄为父”“长嫂为母”别解为“管着仲叔季”,谜底“管仲”“管叔”扣合谜面。

管仲(?-前645),即管敬仲,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人,史称管子。管仲在齐国拜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被誉为“春秋第一相”。

管叔是周武王的弟弟,姓姬名鲜,其封地在管(今河南郑州)。周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即位。周武王的另一个弟弟周公旦辅佐侄子周成王,引起管叔的不满。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殷纣王的儿子武庚见姬姓兄弟相争,认为有机可乘,便秘密联络管叔,发动政变。不幸计划失败,管叔被杀。

不失人,亦不失言(礼记) 谜底:以成其信。

谜面出自《论语·卫灵公》:“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不失人”就是有“人”;“不失言”就是有“言”,那么用离合法猜射此谜,谜底一定与“信”有关。查《礼记·缁衣》中有“君子寡言而行,以成其信”之句,而“以成其信”不正扣合谜面吗?

隐桓庄闵僖文(字) 谜底:秦。

谜面中的6个字一定让大多数人感到困惑,它们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孔子在《春秋》一书中,以鲁国历史纪事,记载了从鲁隐公到鲁哀公共计241年的史事。鲁国有过12位国王,他们分别是鲁隐公、鲁桓公、鲁庄公、鲁闵公、鲁僖公、鲁文公、鲁宣公、鲁成公、鲁襄公、鲁昭公、鲁定公、鲁哀公。谜面里提到的是其中前6位,也就是“春秋”的一半。这时,离合猜谜法就用上了。“春”的一半加上“秋”的一半正好可以离合成一个“秦”字,而接替春秋的正好是秦朝。“秦”字扣合谜面。

四、唐伯虎灯谜

唐伯虎,本名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吴县(今江苏)人。唐伯虎天资聪颖,诗文书画皆佳,与祝允明、沈周、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唐伯虎自幼喜爱作画,而他拜师学画的入学试题竟然是一条谜语。事情是这样的,唐伯虎父母经营一家酒肆,每天都非常忙碌。幼年的唐伯虎在一旁无所事事,就拿起毛笔画画解闷。时间一长,画技不断进步,父母看着也非常喜欢,就挑出几幅佳作装裱后挂在了店内墙上。

一天,江南才子祝允明来店内喝酒,被墙上的画所吸引,便问唐父作画者是何方高人。唐父笑着将唐伯虎叫来与祝允明认识。祝允明虽然年长唐伯虎10岁,但丝毫不敢以前辈自居,反而谦恭有礼,俩人于是成为挚友。

祝允明,号枝山,苏州人。因为其右手为六指,所以自号“枝指生”。祝允明善书法,尤以狂草见长,后世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看到唐伯虎有绘画天赋,但由于无名师指点,上升空间有限,殊为可惜。于是就与唐伯虎和其父母商量,要为其请苏州白石翁沈周先生做指导老师。

沈周先生在当时可是鼎鼎大名,他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奠基人。沈周先生虽然平时平易近人,但对弟子的要求却极为严格,甚至到了苛刻的程度。听完好友祝允明的介绍,沈周提出要亲自面试唐伯虎,并看看他才气如何。

这天,祝允明带着唐伯虎来到沈周先生家里。待唐伯虎行过礼之后,沈先生开门见山地说:“我这里有一谜,不知你敢猜吗?”

唐伯虎大方回答:“老师但讲不妨,学生竖耳倾听。”

沈先生含笑点点头说道:“谜是这样的,去掉左边是树,去掉右边是树,去掉中间是树,去掉两边是树,这是什么字?”

唐伯虎略一思索,拿起桌子上的毛笔,刷刷刷写了一个“彬”字。沈先生和祝允明同时点头,暗暗赞赏唐伯虎的急智。就这样,沈先生收下了唐伯虎这个弟子。

后来,唐伯虎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绘画艺术上的成就甚至超过了沈周。后人将唐伯虎、文徵明、沈周、仇英并称为“明四家”,可见唐伯虎的造诣。

唐伯虎成名后,与苏州城内名僧柏子亭相交最深。柏子亭是谜痴,几乎凡事都要用谜来解。一日,柏子亭走到苏州报恩山脚下感到非常疲惫,就打算住一宿再上路。可是环顾四周,仅有一家门脸破旧的小客栈,此外再无二家。柏子亭无奈,走了进去。没想到店里面的布置却让柏子亭大开眼界——竟然比门脸还破!

掌柜的是个书生模样的男人,他一见柏子亭进门,非常热情地迎上前去,说:“高僧驾临,小店蓬荜生辉。”

柏子亭一愣,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掌柜的认识贫僧?”

掌柜的笑着说道:“高僧大名,苏州城内谁人不知?您光临本店是打尖呢还是住店呢?”

柏子亭迟疑地说:“贫僧要住……”

“店”还没说出口,掌柜的就把话头接了过去:“好说,好说,本店楼上有雅间请高僧享用。”

柏子亭双手合十道:“多谢店家,需要多少银子呢?”

掌柜的摇着头说:“不要,不要,一文不要。但请高僧给小店题诗留念。”

说着,掌柜的拿出了笔墨纸砚。柏子亭略一思索,提笔写道:“门前不见木樨开,惟有松梅两处栽;腹内有诗无所写,往来都把轿儿抬。”掌柜的非常高兴,请人装裱后,就把此诗挂在了店里。来来往往的客人很多,但无人解其意。

一天,唐伯虎来到报恩山游玩,也投宿到这家客栈。掌柜的一看唐伯虎大驾光临,非常高兴,也要给他安排楼上雅间住宿。可是,唐伯虎的目光却被墙上柏子亭的诗吸引过去了。掌柜的见状,就添油加醋地说起柏子亭“主动”为其题诗的事,好像柏子亭占了他的便宜一样。

唐伯虎指着诗作问:“掌柜的知道此诗的意思吗?”

掌柜的忙说:“实在不知,请唐先生明示。”

唐伯虎一字一句地说:“这是说你们店中无香烛纸马啊。”

掌柜的一听,忙道:“请唐先生详解其意。”

唐伯虎说:“这第一句中的木樨是桂花,扣无香;第二句松梅无竹,扣无烛;第三句扣无纸;第四句扣无马。”

掌柜的恍然大悟,但他没有将诗作摘下来,而是继续悬挂在店内。很多人知道这件事后,慕名前往小店投宿,就为看一眼讽刺小店的诗作,所以那家小店的生意也就慢慢好了起来。

五、和珅与灯谜

和珅(1750-1799),字致斋,钮祜禄氏,清满洲正红旗人。很多野史文章说到和珅的时候,都把他描写成一个大草包。尤其说到纪晓岚戏耍和珅时,更是将和珅写成愚蠢的草包。下面的故事就是这样的:

和珅家的竹林里新修了一座凉亭,想请纪晓岚给写个匾额。可是纪晓岚一般不给别人题字,和珅怕他拒绝,就托人找到纪晓岚说情。可是没想到纪晓岚很爽快地写了“竹苞”两个大字。和珅接到字后非常高兴,就请人刻了匾额,挂在亭子门楣上。

乾隆听说和珅新造了一个亭子,便移驾来到和府。和珅见乾隆巡幸,非常激动,恭敬地将皇帝让到竹林。乾隆远远看见“竹苞”二字,扑哧一笑乐了,问和珅道:“落款字小看不清楚,是何人给你题写的匾额啊?”

和珅忙说:“是纪晓岚纪大人。”

乾隆笑得更厉害了,说:“和爱卿啊,你被纪昀耍了。你看竹字怎么写?”

和珅答:“是两个‘个’字啊。”

乾隆又问:“那苞字呢?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一个‘包’,合起来就是草包啊。”

和珅呆呆地说:“这是说我家个个都是草包啊。”

其实,和珅可不是草包。他29岁就任御前侍卫;31岁任步军统领;37岁是国史馆正总裁;40岁任文华殿大学士,成为宰相。在清朝,能做到大学士的都是学贯五车之士,非普通学识可以胜任。事实上,和珅也确实是一个学识渊博、聪明睿智之人。

和珅13岁左右的时候曾入紫禁城咸安宫官学。官学一般是为内务府上三旗子弟服务的,即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每旗选30名子弟入学。不知何故,正红旗的和珅也入了官学。在官学里,和珅结识了不少宫内太监。

那是1765年,即乾隆乙酉年,顺天乡试。乡试每三年一次,题目由皇帝钦定,考试范围就是《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中庸》。皇帝钦定试题时,一般由内阁进呈《四书》一部,命题后,由太监将书发还内阁。

和珅见到还书太监回来,就把他招到一边。俩人年龄相仿,平时就非常熟悉。和珅直截了当地问乾隆命题时的表情。

太监把嘴凑到和珅的耳边说:“皇帝批阅第一本到一半时,忽然微笑,然后振笔直书。”

和珅听罢,沉思不语。

太监急着回去,就嘱咐和珅千万不要对别人讲起此事。说完,一路小跑地回宫去了。和珅看着太监的背影,突然悟出了答案:这是《论语》中的那句“或乞醯焉”啊。因为当年的干支是乙酉,而通过减损法后的“乞醯”不正扣合“乙酉”吗?

“或乞醯焉”出自《论语·公冶长》:“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意思是说,鲁国有个叫微生高的人,大家都说他正直。可是有人向他要醋喝,他自己家里没有,却向邻居借了一些给那个人。孔子的意思是这样的人怎么能说是正直呢?

和珅非常高兴,就秘密将此题透露给年纪稍长的同学做准备,结果这些同学考得都非常出色。你们说和珅是不是非常聪明有才学?当然,他的才学和人品并不成正比。嘉庆皇帝即位后,宣布和珅罪状20款,责令其自杀,并没收其家产。和珅在任期间,贪污受贿,富可敌国,时人戏称“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六、鲁迅书名谜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自幼接触灯谜,他喜爱灯谜,也善于用写谜的手法,将谜面置于自己的书名和笔名中。

《且介亭杂文集》的名字与灯谜有关。1927年鲁迅离开广州,前往上海居住,直到1936年逝世。上海鲁迅故居位于日租界施高塔路130号(今虹口区山阴路132弄9号),鲁迅将写于此地的文章汇而成集,准备出版。可是给这本文集起个什么名字好呢?鲁迅想到集子里的文章都是在租界里写成的,虽然脚下的土地是中国的,但生活在这里总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如采用徐妃格的谜格,将“且介”别解成“租界”,就叫《且介亭文集》吧。严格地说,这个算不上是徐妃格。因为按照徐妃格的要求,谜底必须为偏旁部首相同的两个字。比如:战太平(打徐妃格形容词一)谜底:狰狞。而“租界”的偏旁部首完全不符合徐妃格的要求。

笔名“公汗”的来历。1934年3月,鲁迅将51篇杂文结成《南腔北调集》出版。不久,上海《社会新闻》报刊登《鲁迅愿作汉奸》一文,诬陷鲁迅“搜集其一年来诋毁政府之文字,编为《南腔北调集》,丐其老友内山完造介绍于日本情报局,果然一说便成,鲁迅所获稿费几及万元……乐于作汉奸矣”。鲁迅不甘示弱,将这类文人称为“叭儿狗”,并用“公汗”这个笔名写作进行反击。“公汗”的谜面是“叭云汉奸”,意思是叭儿狗说(我是)汉奸。取“叭云汉奸”的每个字的一半重组,就成“公汗”了。这是用减损法创造的谜面,非常新颖,如果加上谜目——打鲁迅笔名一,就更加完整了。

鲁迅还曾用过“宴之敖者”这个笔名。这个晦涩难解的笔名是什么意思呢?原来,鲁迅在北京八道湾买了一处宅子,与母亲、夫人和弟弟周作人一家住在一起。周作人是近代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的太太是日本人羽太信子。在油盐酱醋的日常生活中,鲁迅和信子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最后导致鲁迅离开八道湾另居。至于俩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是本文重点关注的。笔者还是回到“宴之敖者”,据鲁迅自己解释:“宴”从“宀”,从“日”,从“女”;“敖”从“出”,从“放”。这句解释中,“宴”很好理解,说的是“日本女人家里”,那么“敖”怎么是“出放”呢?原来在《说文解字》中,“敖”是写成这样的:□。这样,“宴之敖者”的意思就是说鲁迅“被日本女人从家里赶出来了”。

与鲁迅有关的灯谜也有很多。如:

山东快书(打中国作家一) 谜底:鲁迅;

鲁迅全集(打曲艺品种一) 谜底:山东快书;

盐包(打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一) 谜底:呐喊;

创面痊愈(打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一) 谜底:伤逝;

拟写契文(打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一) 谜底:药;

恭贺新禧(打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一) 谜底:祝福;

大戏考(打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一) 谜底:南腔北调集;

吹皱一池春水(打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一) 谜底:风波;

倭寇暴行录(打中国现代文学名著一) 谜底:狂人日记。

同类推荐
  •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入门课

    国学,兴起于20世纪初,而鼎盛于20年代,经过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中国传统文化”探寻与反思热潮于今再次勃兴。本书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国学公开讲学记录,系统体现国学的概貌,展示章氏深厚的学养,诚为国学爱好者及研究者必读之书。书中精辟论述了国学的内涵以及研治国学的方法,系统介绍了传统经学、哲学、文学的流变、对各时期学术发展的特点、代表人物、著作,都有精湛、独到的评价,可视作一本中国经学、哲学、文学的简史。而且为了帮助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国学,编者对书中晦涩难懂之处进行了注解,实为国学爱好者入门必备之书。
  • 五味书

    五味书

    《五味书》关于书评,专家们有许多讲究,因而也有很多慨叹,以为真正的书评几乎没有或很少,支撑着书评版面的大量文字,或为人情,或为钞票。这种激愤之言我们姑妄听之,自当警惕,但何为真正的书评?从来没有人贡献过让所有人都认可的标准,不是不想,是真的没有。
  • 世界文化史

    世界文化史

    本书从人类与美术的起源始笔,以介绍西方美术数千年发展史中的三次高峰为重点,连成一条脉络清晰、起伏不断的中轴线,对古希腊古罗马、文艺复兴、十九世纪这三次高峰时期的整体美术面貌、画家与画派、杰出作品、创作技术、风格演变等,均作了系统详尽的介绍和分析。同时对高峰间歇期的中世纪,十七、十八世纪以及苏联和美国的美术,也给予了简明扼要的评述。本书专列现代派美术一章,全方位地探讨了形成的原因,对各流派作了全面介绍。
  • 老北大

    老北大

    《民国趣读 老北大》是追忆当年老北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刘元功、沈尹默、周作人、高平叔、张申府、梁漱溟……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北大的校史、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北大、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北大的过去,更好了解北大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北大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热门推荐
  • 灯影戏

    灯影戏

    我答应你的事一定会做到,等我来接你!年少时的承诺让埙桓等了五年,以为再次重逢可以不再分离却造化弄人。他是一位明朝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木匠皇帝,内有伐异党同,外有后金的虎视眈眈。朱由校是否就如表面上的昏庸无能?她是朱由校的妃子,史书上对她只有寥寥数笔。他与她的重逢与结局能否如初见时单纯而美好?撇开历史上的成见,讲述不一样的明朝天启年间。
  • 厦门志

    厦门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华夏太学

    华夏太学

    上古伏羲、女娲、三皇、五帝的嫡传后人掌握着华夏大地的权力,其中有八大顶级高校,为首的两个是华夏太学和乾坤大学,两所学校即是两个门派,多年交恶纷争不断。华夏太学的校长之位空缺多年,此时大家发现了一个清洁工的秘密,使他成为校长,等待他的是来自整个华夏的挑战。
  • 诸天之火种传承者

    诸天之火种传承者

    谁说弱者就一无所有?天赋废材的普通高中生江城对此很不满,他做梦都想成为强者。因为他有想要保护的人。机缘巧合下,江城获得了一个已经毁灭的位面传承系统,准备开启新的人生。等等!系统怎么是两个萌妹子?就这样,江城不断穿梭于给个位面,完成任务,获得奖励。在血与火的厮杀中,少年一步一步踏入强者之境!ps:本书无狗血,不虐主,请放心食用。
  • 卡兰密语

    卡兰密语

    卡兰的密语缓缓浮现在每个人心中。一场前所未有的灾祸即将降临!而这封流传亿万年间的密语究竟是什么?传承亿万年的史前秘密与宇宙的诞生密史终将由一位重生的少年去揭开!宇宙的混乱即将开始!记得那年华安花开,你站在城楼之上远眺,自此我们也便结下了生生世世的缘分!----------------------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把锁,打开很容易,只是这钥匙又去了哪里?—莲听见了吗?那暴风的悲鸣!正是你的葬魂曲!—白问所谓的正义之士,不过是打着正义的幌子做着邪恶勾当!—白问梦境中的事情不存在,但梦却是实实在在的,毕竟没有梦,又何来“梦”字呢?—莲命运像一个炸弹一样,保不齐说炸就炸了!—夏华记得你说你想吃遍天下美食,看尽世间风景,浏览世间百态,陪我浪迹天涯,四海为家。因你此话,我,护你一生周全!—白问失去双手我有身躯,失去身躯我有体温,失去体温我有心脏,失去心脏我有感情,失去感情我还有她。—白问--------------------卡兰的密语其实来源于每个人的内心,用心去看,密语会为你呈现!
  • 姐妹仔群

    姐妹仔群

    姐妹仔群是闽南话,不是一群姐妹,是女性关系的状态描述。说某某与某某是姐妹仔群,相当于北京人说,某某与某某是铁姐们。铁姐们从铁哥们转化而来,铁是铁,但用字太硬,适用于绿林。姐妹仔群是软性的,柔和温润,与闽南地气相吻合。牛兰、马卉和朱茜是姐妹仔群。她们好得像亲姐妹一样,让人忌妒。她们说说笑笑地走过,便有人指着她们背影说,傻仔样,一头牛一匹马和一只猪。她们都留着辫子,牛兰和马卉长一些,在腰间婀娜,朱茜相对短一点,在肩头上刷来刷去。她们很年轻,很吸引男性公民的眼球。
  • 我家影后超酷

    我家影后超酷

    [女扮男装,女主男主九世轮回]万人之上的国师大大,池槿因命运的安排,成为了“过气”被公司雪藏的池槿。池槿表示,她可是国师大人,活死人肉白骨,无所不能!娱乐圈什么的,简直就是小case!于是,池槿开始了她的娱乐圈之旅。从此,娱乐圈出了一个妖孽。颜值、武力、成绩、唱功、演技样样逆天!她成为了娱乐圈的一个传奇人物!就连影帝也为之倾倒。某天,记者问傅大影帝:“傅影帝,请问你什么类型的女子。”某大影帝:“池槿这样的,就是我的理想型。”自从某影帝天天撒糖,网友们直呼甜掉牙。可是某一天,全网发现,原来池大神居然是个女生??
  • 浮生梦

    浮生梦

    海涛是海员,二十八岁了还没找到对象。并不是他的长相或者其他方面有什么问题,正相反,一米八的个头,相貌英俊,身体也很棒。终身大事之所以拖到今天,是他太相信盘龙山那个道士的话。盘龙山距海涛家百里之遥,那年暑假,他慕名而去。那道士一看他的手相就说他以后会做海员,还说他能走十九个国家。将来能走多少国家暂且不说,单凭算出他未来的职业是海员这点,海涛就感到不可思议,因为那时他还是海运学院的一名学生。道士又说他将来的对象是教师,这更让他深信不疑了,因为他一直希望找个教师做女朋友。海涛毕业后努力找教师为伴,找了几年却没结果,于是,他就怀疑那位道士的话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我能改设定

    我能改设定

    “你为何人,胆敢与我为敌?”“我傲天也不仗势欺人,让你一只手!”听见一个龙傲天的发言,江枫默默看了一眼他头上的标签。【龙傲天式主角】(×)?【江枫的儿子】(√)“你说什么?我听不见,大声点!”“我……爸爸!”看着跪倒在地的龙傲天,江枫脸上露出了慈父一般的笑容。…………这是个拥有着改设定的大魔王在灵气复苏的世界里教育不和谐的主角,引发的一系列故事。(日更两章,中十二点一章,晚六点一章!绝不拖延)(此书承接作者上本书,若是不了解的书友可点击作者头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