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200000011

第11章 留学美国(10)

从茅以升以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又改名为交通大学唐山学校、交通部唐山大学、唐山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等名)毕业生去美国康奈尔大学作研究生时,特许不用再经过考试就可直接入校。自此,唐校来康奈尔留学的中国学生越来越多,该校也因而同康奈尔大学的关系很好;唐校的一些教学、研究方法,甚至还受到康奈尔学校的影响,以至于唐校此后有“中国康奈尔”之称。

茅以升攻读的是康奈尔大学桥梁工程系。建造一座坚固的大桥,是他儿时的梦想。这个梦想,源自于他10岁那年的一场事故。他的家乡在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看比赛的人都站在文德桥上,因为人太多,把桥压塌了,砸死、淹死了不少人。茅以升因为生病,没有去,而幸免于难。但是,这场事故让他难过了很久。此后,茅以升只要看到桥,总是从桥面到桥柱看个够。茅以升上学读书以后,从书本上看到有关桥的文章、段落,就把它抄在本子上;遇到有关桥的图画,就剪贴起来,积累了许多桥梁方面的知识。

后来他上了唐山路矿学堂。1912年秋,孙中山先生亲临学堂,在演说中谆谆告诫同学们,中国革命的成功,决不是仅仅需要一支武装大军,而是同时需要武装和建设这两路大军。从那以后,茅以升确定了自己要当中国桥梁专家的理想。

边工作边攻读博士

所以,来到美国后,茅以升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专业学习。他所在的桥梁工程系主任贾柯贝,是美国建筑界著名的桥梁专家,也是茅以升的导师。贾柯贝看到茅以升在学习方面的禀赋和求学的执着,非常器重他,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位桥梁专业的精英,于是花了很多心思培养茅以升。他常常把自己的著作赠送给茅以升,并给他讲述自己著作里的科学思想和方法。

贾柯贝还常常邀请茅以升到自己家里做客。茅以升怕耽误老师的宝贵时间,常常坐了一会儿,便谦恭地起身告辞。

每当这时,贾柯贝总是亲切地再三挽留:“密斯特茅,再坐一会儿,再坐一会儿,和你谈话,我感到非常愉快。你告诉我这些关于中国的事情,使我开阔了眼界。”

在这位优秀导师的带领下,茅以升仅花了1年时间,就获得了康奈尔大学研究院桥梁专业的硕士学位。贾柯贝邀请他留校做助教,茅以升却推辞了这个令人艳羡的机会。他告诉教授,他不想留校,只希望多掌握一些桥梁方面的知识,自己要回国为贫弱的祖国造桥。

面对茅以升的婉拒,贾柯贝教授却更加喜欢这位学生了,也感动于他对梦想的执着。他以自己在桥梁方面的专家经验指导茅以升,想要真正建造大桥,光学习理论是不够的,实践是工程的基础。于是,他推荐茅以升到匹兹堡桥梁公司去实习。

茅以升喜出望外。这个公司,无论在桥梁工程的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实力都是当时世界一流的,自己在这里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很快,茅以升开始了在匹兹堡桥梁公司的工作。他从绘图、设计学起,又到工厂做了一年半工。金工、木工、油漆工他都干过;只要是与造桥相关的技术,他都希望能够了解。他经常穿着工作服,在桥梁工地和工人们一起劳动,还结识了不少青年工人。就这样,他在理论的基础上,又练就了很强的动手能力。这些,为他后来修建钱塘江大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就像海绵一样,不知厌倦地在这里吸收着知识。

茅以升又发现,匹兹堡的加理基理工学院土木工程系有夜校。他便去申请读该校的博士学位,因其必修课程可以夜间上课。学校规定,若攻读博士学位,除论文外,还需要选修1个主科、2个副科。茅以升主科自然是读桥梁,副科自然科学选了“高等数学”,社会科学选了“科学管理”。此外,还要通过除英语外的2门外语,茅以升除了中文外,又选了法文。

面对如此繁多的工作和学业,茅以升只好充分利用每一点滴的时间。他白天在桥梁公司的工厂实习, 晚上又赶到加理基——梅隆理工学院桥梁系去上夜大学,攻读博士学位。他每天很早就需要起床,赶火车去上班,并抓紧在火车上的时间来练习法语。中午,在匹兹堡桥梁公司那短暂的工地休息时间,他刚放下工具,又马上拿起纸笔,演算夜大习题。为了可以随时把对学业的感受记下来,他甚至练习吃饭时改用左手拿饭勺,让右手可以拿笔随时记录。从夜校回来,一直学习到深夜才休息。

他这样的勤奋学习,让房东太太很感动;觉得他学习和工作得太辛苦,就特意每天早上起来给他做早饭,还精心准备好午饭可以让他带到公司去。其实,茅以升每月的房租、伙食费并不多。可房东太太没有计较这些,热心地支持他的学习;甚至还常帮茅以升把放在房间外面的鞋子擦好。

连她家前后搬迁了3次,都带着茅以升一起。这个房客已经成为他们家庭的一员了。后来茅以升结束学业回国,房东一家人更是依依不舍地帮他收拾行装,一直把他送到火车上。

1919年10月,茅以升以《桥梁框架之次应力》为题的博士论文顺利获得通过,他成了加理基——梅隆理工学院的首名工学博士。他在论文中提出的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对于建筑和桥梁工程方面有着重要意义。为此,康奈尔大学又授予他“菲蒂士”金质研究奖章——这是每年颁发给全校特别优秀的研究生的。

同年12月,茅以升登上远洋轮船,返回自己阔别多年的祖国。

【大师小传】

茅以升(1896—1989),字唐臣,江苏镇江人。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他主持设计建造的浙江杭州钱塘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桥。

茅以升从小好学上进,善于独立思考。1916年毕业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后留学美国,入纽约州康奈尔大学,1917年获硕士学位;1919年成为匹兹堡加理基理工学院首名工学博士,其博士论文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获“斐蒂士”金质奖章。

茅以升学成回国后,先后任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教授、南京东南大学工科教授兼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天津北洋工学院院长兼教授、江苏省水利局局长、交通部中国桥梁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中国交通大学校长等职。

1934年,茅以升受命开始主持建造钱塘江大桥。1937年9月26日,钱塘江大桥正式通车。1937年12月23日,由于日军已经占领杭州,茅以升奉命被迫炸毁大桥。抗日战争胜利了,茅以升又受命组织修复钱塘江大桥。1948年3月,全部修复工程完成。

1955年至1957年,茅以升任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参与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他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为铁道科学技术进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2007年1月9日,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这一天恰好是茅以升的诞辰纪念日。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宣布,将这颗小行星命名为“茅以升星”。

吴宓:捍卫中国文学,却要以西洋理论证明

在风行全盘西化的年代,他被人讽刺为孔子的门徒;而他却是不折不扣的西洋文学家,在西洋文学领域卓有建树。他的梦想,是要以西方的理论知识来证明,中国传统文学是世界上最完美的。那个年代的大师们,无一不是学贯中西。倡导西化的都有深厚的国学基础,守旧捍卫中国文化的却都对西方文学了如指掌。辜鸿铭如是,陈寅恪如是,吴宓亦如是。

良师与益友

吴宓是1917年由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派往美国学习的。起初吴宓被分配到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学习新闻学,插入文科二年级;在比较文学系获得学士学位后,1918年暑假,他转入啥佛大学文学院,师从白璧德教授,攻研西洋文学和哲学。

白璧德是哈佛大学比较文学教授,美国著名批评家,新人文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卢梭与浪漫主义》等。他认为,西方自文艺复兴以来,过于强调“物的原则”而损害了人文艺术的“人的原则”。因此,他主张应回到人的本源立场上来,崇尚人的道德想象和人文理性,反对功利主义的审美观。他先后曾教授过梅光迪、汤用彤、吴宓、梁实秋等中国学生。他的思想通过《学衡》杂志传入中国,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思想界、文学界产生过一定的影响。

白璧徳对吴宓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奠定了他一生的学术思想方向。正是由于恩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可能会彻底消失的忧虑,吴宓之后才走上在当时汹涌的西化浪潮中,艰难的捍卫中国传统文化的道路。

吴宓对白璧德的理论如痴如醉,他觉得自己找到了真理,就开始了认真的学习和钻研。良师益友兼得,实在是人生至幸,吴宓就是这样的幸运之人。刚刚有了白璧德这个良师,益友也随后就出现了。他认识了来哈佛大学学习哲学的俞大维。正是俞大维,给他介绍了自己一生的挚友兼师长陈寅恪。

俞大维后来成为著名的数理逻辑学家、弹道学家,曾任国民政府军政部兵工署署长、军政部次长等要职。深厚的文学修养,是两人成为好友的媒介。很快两人就成了莫逆之交,于是吴宓就常常从俞大维口中,听他称道他的姑表兄长、江西义宁的陈寅恪之博学多识非常人可比,以及陈氏游历各国求学的经历。在久闻陈氏的大名之下,吴宓也就对他产生了几分好奇。

很快就有了这个机会。1919年2月,陈寅恪也来到了哈佛大学,两人终于得以相见。于是,吴宓常常去拜访陈寅恪,两人的话题很广泛,中国文学、国际及国内的政治形势等。吴宓发现,陈寅恪果然名不虚传。其学识之渊博、洞察政治社会的实质,都远胜于自己。一直很自负的吴宓不得不甘拜下风,甚至把陈寅恪当做自己的师长看待,觉得自己从他那里获益匪浅。

其实吴宓有些妄自菲薄了,他的学识也并非等闲。当时在哈佛的留学生中,就以他和陈寅恪、汤用彤最为出色。因为3人的才华超群、成绩卓著,引起中国留学生的瞩目,一时有“哈佛三杰”的美称。可见,吴宓不仅才华横溢,心胸更是豁达,遇到比自己学识渊博的陈寅恪,并未有“文人相轻”的情况,反而推崇备至,诚挚地向他求教。

早在1918年11月,正留学哈佛的吴宓,突然接到清华留美同学陈烈勋的来信,欲将自己的妹妹陈心一介绍给吴宓为妻。信中说,陈心一毕业于杭州的浙江省女子师范学校完全科,现年24岁,为浙江定海县一位小学教员,心气很高,择婿特别苛严。陈烈勋在信中明确指出,其妹在家中曾多次听他谈及吴宓,后又阅读过《益智杂志》、《清华周刊》中吴宓的诗文;尤其是看到《清华周刊》上吴宓的照片,遂萌发爱慕之情,愿嫁吴宓,侍奉终身。

吴宓于是托另一位留学同学朱君毅的未婚妻毛彦文,帮自己打听一下陈心一的情况。因毛彦文与陈心一正是同学兼好友。得到准确的消息以后,吴宓征求好友的意见,就答应了这门亲事。然而,这本来看似美好的姻缘,却埋下了诸多波折。吴宓后来虽然与陈心一结婚,却竟然爱上了毛彦文,并苦恋了她一生。

痴迷《红楼梦》

吴宓对《红楼梦》可以说痴迷到疯狂的程度,认为此书是古今中外第一本好书。他对林妹妹尤其热爱得无以复加。有一次,曾经因为一个餐馆老板给自己的餐馆取了“潇湘馆”的名字,吴宓认为一家餐馆竟然敢用林妹妹住所的名字,太过亵渎佳人了;劝说无效,他就用手杖到餐馆里一顿乱砸,吓得老板只好改为“潇湘食堂”。他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以宝玉对所有女孩的爱惜为榜样。

他从上学时期开始,就在关注和研究《红楼梦》了。在哈佛大学求学的时候,他还做过一次关于《红楼梦》的演讲。这次演讲还把他和陈寅恪的友情推进了一步,可以说是“林妹妹”拉近了他们的距离。

那是1919年3月,吴宓应哈佛大学中国学生会的邀请,做了一次关于《红楼梦》主题的演讲,题目是《红楼梦新谈》,主要是“用西洋小说法程(原理、技术)来衡量《红楼梦》”。论证的结果,是该书处处都无可挑剔。结论是:“《红楼梦》是一部完美的小说!世界各国文学中没有可以与其比肩的!”

这篇演讲稿后来在《民心周报》第1卷第17-18期发表,并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研究参考资料专辑》第3辑。此文可以算是第一次在西方系统地介绍了《红楼梦》,并指出其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的地位。吴宓对《红楼梦》研究的进展,功不可没。

当吴宓正意气风发、慷慨激昂地在讲堂上演讲时,刚进哈佛大学1个月的陈寅恪,在俞大维的陪同下前往就听。他见吴宓摇头晃脑地沉醉其中,对《红楼梦》中的人物景象、隐语暗线、转承起合,皆说得有声有色、头头是道,故而对对方的才学留下了深刻印象并流露出钦佩之情。于是,他作了一首题为《红楼梦新谈》的诗送给吴宓,来表达自己对《红楼梦》的感想:

本是阎浮梦里身,梦中谈梦倍酸辛。

青天碧海能留命,赤县黄车更有人。

世外文章归自媚,灯前啼笑已成尘。

春宵絮语知何意,付与劳生一怆神。

吴宓收到这首诗后非常激动,在当天的日记里便记述了认识陈寅恪的庆幸,为陈氏的渊博学识和高洁品行钦佩不已,也为他对《红楼梦》的深刻理解而感到得遇知己。此后,两个人的友情就更加深厚了。

也正是得益于陈寅恪的鼓励与帮助,吴宓所学专业日渐精进,在“红学”的研究中深得神韵,终于成为开宗立派、独领风骚的一代宗师。为此,吴宓深为感激,并多次提及此事。

效法陈寅恪

许多年后,对于陈寅恪的学问与人品,吴宓仍不无感慨地说道:“1919年1月底2月初,陈寅恪君由欧洲来到美国,先寓康桥区之街,由俞大维君介见。以后宓恒往访,聆其谈述。则寅恪不但学问渊博,且深悉中西政治、社会之内幕……其历年在中国文学、史学及诗之一道,所启迪、指教宓者,更多不胜记也。”纵观吴宓一生为人为学之品性,此说当为其郁结于心灵之感慨,发自肺腑之颤音。

吴宓极喜欢陈寅恪的诗作,见到必定抄录下来,细细欣赏、保存。而陈寅恪信服吴宓的文学鉴赏力,每有新作品,都拿给吴宓品读。之后,陈寅恪往往就把诗稿揉成一团扔掉了,自己并没有保存。但是,吴宓记忆力非常好,可以说是过目不忘;很多陈寅恪的诗句,他看过之后都可以背诵下来。结果,后来整理陈寅恪的作品时,大多都是从吴宓处收集到的。

吴宓有写日记的习惯和毅力,也是日记高手,行文优美,议论独到,内中充满了真性情和对世事的深邃见解。在他的日记里有很多珍贵的资料,记录着这些大师们当年的风采。

陈寅恪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吴宓。这种影响,不只是人生、学问的大命题,还反映到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之中。陈寅恪一到哈佛,就主张大购、多购、全购书籍。受其影响,也为了“我今学习世界史”这一志向的缘故,吴宓毫不犹豫地把英国剑桥出版的《剑桥近世史》十余巨册从书店搬回;后又续购《剑桥中古史》约十巨册,使成完璧。

同类推荐
  • 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

    文之舞:网络文学与互文性研究

    本书是从互文性视角研究网络文学的论著。全书论题具有鲜明的前沿意识,研究方法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是一部值得关注的求真务实之作。
  • 青山七惠小说集(套装共4册)

    青山七惠小说集(套装共4册)

    青山七惠是典型的日本“80后”女作家,因获得日本最高奖芥川文学奖而名声大振,她的获奖小说《一个人的好天气》出版后,在中国引起了广大的共鸣,她清淡的细节小说,可谓别具一格。其后出版的她的其他作品也受到其粉丝的追捧。本系列收录我社已出青山七惠作品《一个人的好天气》、《窗灯》、《温柔的叹息》、《碎片》。
  • 生于1981

    生于1981

    本书为汪小菲首部个人随笔集。全书16万字,14个章节,涵盖汪小菲的童年成长、恋爱婚姻、事业发展等多方面内容,更包含他对近年来台湾与大陆关系的种种思考。本书是汪小菲本人真切的自我剖白,情感真挚、内容详实。童年的孤单心境、少年的迷茫冲动、青年的狂傲不羁、沉淀后的深刻反思,从青涩男孩到成熟男人,点点滴滴心路历程尽在书中呈现。
  • 草叶集选

    草叶集选

    《草叶集选》是自《草叶集》全集中精选出最精华的篇目,记录了美国“自由诗之父”惠特曼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整个时代和国家的面貌。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语言,《草叶集》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它摒弃了传统的诗歌格律,开创了新的诗风,大力讴歌了自然的壮美,洋溢着时代激情,富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神秘主义风格,是十九世纪美国的一部史诗。亨利·米勒、艾伦·金斯堡等后世艺术大师曾深受这部诗集的影响,电影《死亡诗社》也曾向其致敬。
  • 狄金森全集:卷三·诗歌

    狄金森全集:卷三·诗歌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热门推荐
  • 前事今非

    前事今非

    重生回2001年,再次的回首过往,重新开始
  • 农门小绣娘:捡个夫君来种田

    农门小绣娘:捡个夫君来种田

    一朝穿越,竟然让她穿越到了这个鸡不生蛋鸟不拉屎的乡村山沟沟里。“相公,你长的真好看。以后你负责貌美如花,我负责赚钱养家。”“不需要,大男人怎么能需要女人出去抛头露面……”卧槽脸好疼。“相公,快来抱抱。”“走开,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沉迷于儿女情长……”娘子都不和我亲亲抱抱举高高了,好难过嘤嘤嘤。“相公是天底下最厉害的人!”“哼,这还用说。”哎呦脸怎么发烫发红了,手脚怎么不受控制了。这是一个修仙界的废柴穿越后养家糊口养男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傲娇腹黑男如常打脸的故事,这也是两个相爱的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代风华:七王宠妃太嚣张

    绝代风华:七王宠妃太嚣张

    她是二十一世纪穿越而来的特工“活阎王”子苏,斗得了心机婊后娘,扮得了楚楚可怜的白莲花,玩得转渣男,只是稍稍有点冷,有点狂!命运作弄,一纸休书,一张圣旨,她被赐婚给“战鬼”?传言那个男人手握兵权,身份尊贵,令皇帝都感到忌惮,却嗜血残忍,杀人如麻,年近二十,还没有一户人家敢将闺女嫁过去!殊不知……英雄难过美人关,当战鬼遇见活阎王,也得服服帖帖,一身冷气化成绕指柔,甘愿做妻奴!传言七王是个宠妻狂,只要七王妃想要这个天下,他就会毫不犹豫夺来双手奉上!只要七王妃高兴,他做什么都愿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听说我以后会逆袭的

    听说我以后会逆袭的

    叶轩重生回到了华夏影视大发展的黄金时代。这里有来自武侠世界第一人的东方不败姐姐,半人半神的燕双鹰,拥有武神躯的吕布,还有西湖美女蛇纷纷踏来。我是一个会作诗、会唱歌、会写作的导演……我们合作吧!读者一群:171291623二群:200850813
  • 北方钢琴神童

    北方钢琴神童

    老曲从北京专程赶来,天正下着雨,他在电话中说早晨八点钟到,问我行不行?他是怕我起不来。我说行,没问题。果然他八点钟准时来了。天还下着雨,应该说这场雨是沈阳的第一场秋雨,而一贯多愁善感的老曲在秋雨的浸淫中更多了几分感伤色彩。一个六十岁的老人了,尽管穿着具有时代感的T恤衫,尽管他的腰板还一直那么挺拔,尽管他的一头卷发还那么充盈着艺术气息地蓬松着飘逸,但是,他确实掩饰不住一夜旅途带来的疲惫——眼窝塌陷,声音嘶哑。几年来,老曲习惯了这种沈阳至北京的路途,他曾在这条线路上为别人制做小提琴而寻找着或者说搬运着琴木。
  • 窗下的树皮小屋

    窗下的树皮小屋

    本书是国家一级作家冰波先生的经典作品集,全书从“真”“善”“美”三个角度选取冰波先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其中《窗下的树皮小屋》获儿童文学园丁奖,《蓝鲸的眼睛》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蛤蟆的明信片》获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长颈鹿拉拉》获全国优秀图书奖;《好天气与坏天气》《大象的耳朵》入选小学语文二年级教材。一个个取材于现实生活的故事,经过奇妙的想象,幻化成美丽的童话,让小朋友们在愉快的阅读中获得“真”“善”“美”的人生体验。
  • 流浪汉大师

    流浪汉大师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一个人一只猫一把琴一本书行遍全世界。他拒绝过国外顶级文学论坛的邀请。拒绝过各个名人要士的接待。无意流出的歌过了十几年至今还挂在销量榜上他文章成为所有学生的课本里的知识。他的书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甚至到了大学研究生还有他关于他的书的课程。但是因为某种原因,他的名字被龙国抹除了。他的所有书所有知识被换成了其他的名字。他曾经的一句话改变过无数人。全世界无数文学爱好者为他为之疯狂,却唯独除了国内。如今成为流浪汉的他却意外被人发现了,他身上的光芒再也遮掩不住了。
  • 新七宗罪(一)

    新七宗罪(一)

    你能听到么?在这个虚无的世界里,我可以看到月出,然后月落。不论阴晴圆缺,世上已经没有什么能让我动容。我只倍感孤独,没有一个人理我。哪怕是最微弱的伤,也无法在我的胸口愈合。而你,却一去不归,你为何偏爱那里。是他们满足了你么?还是你满足了人类。 “罪 ” ——曾是我们共同的名字,却被神无情的分成了7个。你走了,你们都走了,唯留下我。在这没有阳光的天际,我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我泪流满面,我快要疯了,你能体会到么?我真的不行了,我也要和你一样,放纵自己。人类的灵魂对于我们就像一张纸,上面密密麻麻的写满了字。
  • 怖偶的午夜宫廷

    怖偶的午夜宫廷

    午夜时分,卧室门外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门锁从外面被打开了。李峻利蜷缩在棉被里,哆哆嗦嗦个不停。床前的台灯突然亮了,一群朋友蜂拥而入,抱着一个巨大的玩偶熊,对他说着生日快乐。李峻利松了口气,一抬头,布制的玩具熊正冲他顽皮地眨着眼睛。
  • 煌迹

    煌迹

    在无神时代崛起,在黑暗边缘升华,他的光辉将永世闪耀。——《亚当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