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200000016

第16章 留学美国(15)

林语堂:留学便是收获知识与幸福的旅程

林语堂的留学生涯,是和他的婚姻一起度过的。虽然这段婚姻是旧式的包办婚姻,却有着少见的和谐与幸福。或许,正是异国他乡的环境,让这段婚姻在相濡以沫中健康地成长了起来。

爱情:从婚后与留学开始

林语堂的妻子廖翠凤,是厦门市一个钱庄老板的女儿,一名精明能干而又温柔贤惠的女子。当初,林语堂因为对初恋的姑娘旧情难忘,在心灰意冷时任由父母做主订婚,并不十分情愿迎娶这位妻子。但是婚礼当天,林语堂忽然醒悟,不管怎样,既然已经结婚,那她就是自己的妻子。何况,这个富家小姐并没有嫌弃自己是个穷牧师的儿子,自己就更应该对她好。他一想罢,便在婚礼当场撕掉了婚书,表示永远不会和妻子离婚;因为婚书只在离婚的时候有用。

婚礼结束后不久,林语堂就带着新婚妻子,登上了前往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轮船。林语堂在结婚之前,已在清华学校考取了哈佛大学的奖学金,将在那里攻读比较文学硕士。同船的,还有不少清华同学,如桂中枢、钱端生、郝更生等人。因为同校又同船的缘故,大家相处得很是融洽。

这段旅途,也可以算是林语堂夫妻的蜜月旅行。廖翠凤是个聪明、好强的女人,随丈夫来留学,她下定决心要尽快了解西方的生活,尤其是吃西餐的礼仪。在船上,她一直留心着大家吃东西的方式和礼仪,并暗暗记在心里。“哥伦比亚”号还没抵达美国,廖翠凤就对这些已经完全精通了。

但是,生性随意不羁的林语堂却懒得理会这些,始终搞不明白该用哪个勺儿喝汤,用哪个叉子吃鱼;甚至经常会拿错别人的酒杯。廖翠凤看到这个可爱的糊涂丈夫一副笨手笨脚、不明所以的样子,就心里暗笑,只好不厌其烦地反复提醒丈夫该怎么用。这让林语堂很是诧异,明明大家一起上的船,她怎么对礼仪会这么精通?

正当两个人的感情迅速升温,体会新婚的甜蜜时,廖翠凤却生病了。她患上了盲肠炎,疼得死去活来。船上的医生建议他们最好做手术。林语堂看到妻子如此痛苦,很是心疼,决定到了夏威夷以后就下船给廖翠凤做手术。但是,廖翠凤坚决不肯。她不像丈夫那样冲动而不计后果。生活上的事她要考虑清楚,要给丈夫做好后盾工作。因为,两个人的手里只剩下自己的嫁妆1000个银元了。丈夫的奖学金(只是半份),又只有很有限的每月40美元,连支持一个人的生活都很勉强。如果再下船去做手术,1000个银元恐怕就所剩无几了。如果手术不是很急切,就缓缓再说。

在廖翠凤的坚持下,他们并没有去做手术,而是选择了在船上吃些药治疗。还好,廖翠凤的病情渐渐好转了。林语堂为了照顾、陪伴生病的妻子,夫妻二人常常整天都呆在船舱自己的房间里度过。同行的朋友还以为他们是新婚甜蜜、享受蜜月,就常常拿这事打趣他们。

他们终于顺利抵达美国大陆东海岸,在波士顿市赭山街51号住了下来,开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

哈佛“既清苦又愉快”的日子

翠凤是个能干的妻子。她用这有限的钱,却把两个人的生活打理得非常周全。以她出身钱庄家庭的精明,认真规划家庭支出,详细了解当地市场行情,尽量以最少的钱买到最好、最多的东西,以便让林语堂能够衣食无忧,专心读书。林语堂和廖翠凤是一对非常互补的夫妻,一个感性,一个理智;一个学识渊博,一个精明能干。廖翠凤确实是林语堂的好管家,甚至更像是姐姐或者母亲,照顾着丈夫这个大孩子。而林语堂的主要任务,则是以哈佛的卫德诺(现在译为怀特纳)图书馆为家。

他们租了两间房子,与房东太太共用一个厨房。另外还有一个拳击教师、一个未嫁的小姐与他们同住,这二人都在和大学有关的一家饭馆里工作。有一次,林语堂负责清理厨房,从门后的一个口袋里,竟然倒出一只死老鼠来。他顿时吓得有点慌乱,匆忙中把那只死老鼠扫到地板的一角儿,没敢藏在垃圾桶里。为这件事,他后来一直觉得很丢脸。

然而,幸福的生活并没过多久。廖翠凤的盲肠炎复发,而且这次是急性的,必须立刻动手术。林语堂毫不犹豫地把妻子送去了医院。主刀的医生是一位天主教徒。廖翠凤第一次动手术,多少有些惶恐不安。林语堂曾了解一些医学常识,知道盲肠炎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安慰完妻子以后,他就在外面等待。他趁机抓紧时间,翻看盎格鲁·撒克逊文字的语法。看书太过投入的他,根本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等他想起来的时候,才发现手术已经过了3个小时。他正在担心是不是有什么问题的时候,终于得知手术已经成功做完。但是不幸,没多久廖翠凤的伤口受了感染,要第二次开刀。

为了动手术,他们原本就有限的钱已花得所剩无几。林语堂从衣袋里翻出仅剩的13美元,只够勉强购买一罐“老人”牌麦片了。于是,林语堂就成天与麦片打起了交道;直到一周的时候,他已经对麦片完全“免疫”,再也吃不下去了。当廖翠凤后来知道这件事后,直夸他有英雄气概,每每谈起还得意一番。接着实在没有办法了,廖翠凤只好让林语堂给她家里打电报,请她二哥帮忙借来1000元美金。

钱很快寄到了,终于把林语堂从麦片的包围中救了出来。而接连2次手术,让廖翠凤的身体有些虚弱,在医院里休养了一段才出院。当时正是冬天,满街是雪。林语堂找来一辆雪橇,把妻子接回家来。夫妻终于走出了困境,团圆了,两人不禁好好庆祝了一番。

没过多久,哈佛的教授绥尔夫妇来看望他们,可能是得知廖翠凤的病情康复了吧。哈佛的教授夫妇们,都很懂得照顾留学生的生活。绥尔太太被指定照顾林语堂夫妇的社交生活的。她的名字叫做翟茜·威尔逊,是威尔逊总统的女儿。她还常邀请林语堂夫妇到他们的家里吃饭。他家客厅里,摆着北极熊巨大的牙;还有威尔逊总统很宝贵的画像,像上还有他3个女儿,围桌而坐。

有一次,林语堂和廖翠凤应邀来到绥尔家吃饭,绥尔教授出来迎接他们。但是他们看到教授意外的表情,才意识到自己好像记错时间了,邀请的日期不是这一天。但是,现在留下也不是,立即回家也不是,夫妇俩尴尬得不知如何是好。热情的绥尔太太连忙安慰他们,又匆匆去准备晚饭款待他们。

在哈佛的时光过得很快,匆匆就过去了1年。夫妻俩相濡以沫的生活,过得既清苦又愉快。他们平时都没有什么娱乐,甚至正赶上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足球赛,也没舍得花钱去看一场。

这时又忽然传来不好的消息,林语堂连那半份奖学金也被取消了。负责奖学金分发的,是清华的留美学生监督施秉元;他原是清华学校的校医,由于他叔父是驻美大使施肇基的关系,才弄到这个不少人觊觎的美差。他没有任何解释和理由,就取消了林语堂的奖学金。此后传来他的死讯,使林语堂甚至生平第一次为人死而高兴。据说,他是做股票生意失败而上吊死的。但是,林语堂的奖学金一事就此便了无音讯,再也无人理会了。

积蓄因为手术而用光,又失去了生活来源的林语堂夫妻,一时愁眉不展。廖翠凤不愿意再开口向自己家中要钱,因为她重男轻女的父亲向来并不喜欢她;如果不是二哥,上次的钱父亲都恐怕不会寄来。林语堂支持妻子的做法,很欣赏她的骨气。于是,他们只好自己想办法筹钱。然而,林氏自己家中是指望不上的;而在这儿相识的留学生各个生活都不富裕,很难借到钱。怎么办呢?

正在垂头丧气的林语堂,忽然灵光一现,想起临走前北京大学教授胡适跟他说过,希望他回国以后能放弃清华,到北大任教;如此学校可以预付一部分津贴。

捞到救命稻草的林语堂,立刻给胡适写信,希望他记得这个约定,可以给自己汇点钱来。但他又听说胡适家境并不富裕,却依然资助学生的事;便在电报中特意注明,希望胡适给自己当担保,从学校预支点钱就可以了,不用他本人借。很快,胡适就给他寄来了1000美元。后来,他又一次穷困潦倒时向胡适求助,又寄来了1000美元。胡适还特意叮嘱,这钱是北大的津贴,要林语堂一定记得约定归国来北大。

虽然林语堂偶尔会抱怨北大有买人的嫌疑,但是跟清华学生监督的绝情比起来,北大在自己危难中能伸出援手,足见其诚意了。所以,他为了守信,学成后便谢绝了许多国外名校的邀约,回国来到北大。当时因胡适不在北京,林语堂便当面向北大校长蒋梦麟致谢。蒋梦麟很惊讶,忙说北大没有预付津贴资助留学生的政策,应该是胡适自己出钱资助的。这时候,林语堂才明白胡适对他的器重和心意。

在法国教中国劳工

1922年,由于学业关系,林语堂要离开美国前往德国;但是,由于担心花费太大,最后他决定想办法先找个工作,有了一定的收入后再继续读书。于是,他向“中国劳工青年会”申请工作职位,没过多久就被聘用了,让他到法国的乐魁索城教中国劳工读书识字。并且,青年会还负担夫妻俩从美到法的旅费。

由于中国当时参加了协约国,派了10万劳工到欧洲去。这些劳工的主要工作,是运送并埋葬在一战时期阵亡的大量死尸。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缘故,当时法国男人的数量很少。青年会里的中国男人,便有不少与法国小姐缔结了良缘。林语堂就是去教这些劳工的。夫妻俩接到这个好消息后,非常激动,赶忙打点好行装出发了。

他们来到乐魁索后,住在青年会外的一栋房子里。住的还算舒服,床很高,垫子也很厚。唯一不方便的,就是厕所离得比较远,在花园的外面。吃饭的时候,常常是四五个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这些人里还有一个厨师,他的一只手老是打哆嗦。所以,每一次他手里端着一碟子菜送过来时,总是颤颤巍巍,让人看不出他是要给你还是从你手里抢回去。

为了给劳工们上课,林语堂自己编写了一本千字文教材。但这时候他既不会法文,也不会德文。除了上课之外,他为了学业,开始下功夫自修德文,一段时间后也算稍有小成,可以自己用德文给殷内大学写入学申请了。廖翠凤则在这里结识了一个好朋友,是一位法国太太,她经常跟着对方学法语。

林语堂带廖翠凤在乐魁索城照相留念的时候,廖翠凤穿了一件看起来很神气的浅褐色大衣,是她还在波士顿的时候买的,很喜欢,一直舍不得穿。

后来,他们又到附近的凡尔登战场参观。法、德在那里打了三四年的壕沟战,满目疮痍,四周连一棵树木都没有,非常荒凉;到处散布着弹壳、刺刀、断成两截的枪支。一向感性的林语堂,伫立在曾经上的战场上,想想战争的残酷,他又难免思绪如潮,感慨万千了。

在这里,林语堂还有一点自己小小的秘密。他想在法国找人,这个人是他的祖父。早在咸丰十年(1860)太平天国之乱时,漳州发生大屠杀,林语堂的祖父被太平军拉走扛东西当脚夫,后来便始终音信全无。林语堂的父亲林至诚当时藏身在床下,没有被人发现。林语堂的祖母便带着林至诚和另外一个一两岁的婴儿,逃到鼓浪屿居住了下来。林语堂总觉得,自己也许有机会还能找到祖父。他便在法国劳工里认真搜寻起来,虽然可能性很小,他也想试试看,至少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在乐魁索城的一段日子里,林语堂已经攒下了一部分积蓄,德国殷内大学也通过了他的申请。他们终于可以动身去德国继续学业了。

浪漫的德国生活

德国殷内镇是个古老、美丽的小镇,也是大诗人歌德的故乡。在这里,林语堂和廖翠凤度过了一段惬意的时光。他们住的公寓,是带壁炉的老式房子。学会了如何调整火的大小,用灰埋火保持火种,就可以使屋子里整日保持温暖。林语堂看着壁炉熊熊的火光,温馨的感觉油然而生,不禁又神思飘渺起来。可是,这不像美国的公寓里有冷、热水管,洗浴只能用壶和盆。

林语堂的功课并不繁忙。所以,他们可以经常出去四处闲逛。每天早上他们一起散步,走在狭窄的街道上,目光所及,都是一些古老的建筑,时间也仿佛凝滞了,一切都显得那么悠闲而有韵味。林语堂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这里了。这个古老的欧洲大陆,充满着魅力。不像美国的一切,因为全新而显得千篇一律,缺乏文化沉淀过的厚重。大凡古老的东西,建筑、风俗、语言……这些都是那么地吸引着他。

小镇有个古老的传统,很多人都喜欢决斗,身上留下伤疤也在所不惜;甚至以此为荣,仿佛自己得到了更高的学位一样。林语堂和廖翠凤在这儿的娱乐,通常是看决斗、郊游。两人手拉手一起去上课,一起去郊游,充分享受着德国大学生的自由生活。春天的时候,他们还可以到布拉格市去游览一番。

幸福的日子总是过得很快。林语堂在殷内大学读了一个学期,获得了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然后又转到莱比锡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

MaxForester教授的英文课,廖翠凤也常和林语堂一起去听。廖翠凤是个很注意的人,对林语堂的衣着打扮都要求严格,不允许他出现邋里邋遢的样子;吃东西也要营养搭配。她对自己却比较简单,很少讲究。林语堂自然是没有什么想法,怎样都无所谓,有夫人兼姐姐管着,他也乐得清闲,乖乖听从安排。

他们的这种相处方式,让国外的朋友很奇怪。一位与某著名音乐批评家离了婚的美国女士,跟林氏夫妇关系很好,她就曾问过林语堂说:“林博士,你们婚姻上没有什么问题吗?”她很诧异,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夫妻间竟然是这样的,与美国婚姻非常不同。

莱比锡大学的Schindler博士夫妇成了他们的好朋友,这位博士后来是AsiaMajor杂志的出版人。

另一位朋友是他们的前房东FrauSchaedlich,一个犹太女人。廖翠凤和她两人无聊时,会经常在一起大嚼鰽鱼。后来希特勒兴起屠杀犹太人,她的儿子被杀死了(那个漂亮的年轻人才20岁),她只能逃到伦敦。后来听说,她回家去取东西,正赶上她的房子坍塌,她就活生生被埋在了里面。

有时候他们想放松一下,也会去附近的地方郊游,如莱比锡的Denlsmol。他们每周都要到火车站的浴池里去好好洗个澡,再买些好吃的点心慰劳一下自己。

在莱比锡大学工业展览期间,林语堂夫妇已经搬到了市郊。女房东是一个寡妇,几乎无时不在喝啤酒、吃咸肉、抽烟。也许因为孤独、寂寞的缘故,她的举止很风流、放荡,有个男人经常来和她一起住。她总把她和那个男人之间的事情跟他们夫妻俩说。

她几次想勾引林语堂,把自己写的情诗给他看;有一次还假装晕倒在屋里,叫林语堂扶她,好趁机诱惑他。一向洁身自好林语堂被吓坏了,赶紧叫廖翠凤去扶她。她一见没有机会,立刻就假装苏醒了。连她自己的女儿,都对她的行为十分反感。

同类推荐
  • 文坛杂俎

    文坛杂俎

    本书包括“文坛杂忆”、“文化之旅”、“文坛杂说”三卷,收录了《闲话邓友梅》、《布衣燕祥》、《近看王蒙》等文章。
  •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人生三味茶:智者眼中的人生三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炼出的三种人生境界犹如人生的三味茶,我们用清茶、花茶、普洱茶隐喻人生的三重境界,作为上、中、下三篇的标题,意在对人生过程有所概括,而每篇的第一节均采用蒋捷的《虞美人·听雨》:“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意在描述人生从青春到壮年到晚年的自然过程。细心的读者将会发现本书每篇的最后一节则采用了王国维《人间词话》的概括,分别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描绘了人生的三重境界。
  •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

    本书以向度作为考察文学理论的全新视角,通过分析并探讨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与文学之外的文论向度,对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创新研究,可作为文艺学、美学、艺术学等专业学生考研、专升本、自学考试时的重要参考资料。被评为“有见解的、内容扎实的、有益于我国文学理论建设的值得一读的一书”。
  • 东溪乡

    东溪乡

    书中分《青春寄语》《诗歌习作》《灯下漫笔》《夜读辑录》四部分。
  • 李致文存:我的书信

    李致文存:我的书信

    本书收录了李致与巴金的诸多书信,还有曹禺、张爱萍、李又兰、戈宝权、冯骥才、刘绍棠、严文井、陈白尘、张乐平、柯岩、茹志鹃、秦牧、周克芹等名家的书信,留下丰富又珍贵的第一手史料。
热门推荐
  • 快穿我不想和你谈恋爱

    快穿我不想和你谈恋爱

    (第一本作品,练笔之作,入坑需谨慎!) 我游走在无数个世界的边缘,拯救着被命运所抛弃的可怜人,但却始终无法拯救我自己。女主穿越不同的世界拯救原世界注定会被炮灰的反派,带他走向本该属于他的巅峰,只不过......反派总是怪怪的.......再说一次!我不想和你谈恋爱!
  • 薄情囚后:妃成帝妻

    薄情囚后:妃成帝妻

    她是九州大陆名震天下的暗夜家主,雷厉手段,武艺精绝。清绝冷厉的她,执一双血瞳,却堪不破爱这场棋局。三年失忆,让她处于安乐不愿醒来,待到梦回她才知自己放不下的责任。面对一场场迫害,身中蛊毒命不久矣,硬闯皇陵险象环生,在各种势力间周旋,在皇权贵族中游走。他是姜阳皇朝最受宠的三殿下,温润谦逊,骨子里却淡漠如冰。若水不争的他,用尽千方百计,只为挽回心中的悔。
  •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九芝草堂诗存校注

    朱依真是清中叶广西诗坛上的著名诗人,袁枚推之为“粤西诗人之冠”。然而由于历史、地域及其声名卑微等多方面的原因,其作品的流传与影响受到了严重的制约。人们对朱依真及其作品的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本书着重对《九芝草堂诗存》进行标点、校勘、注释等整理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对朱依真的生平、思想、交游及其诗歌创作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进行较全面的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对朱依真及其作品较全面的认识与掌握,正确评价朱依真的文学成就,弘扬广西地方文学遗产,为今后的文学创作提供借鉴。
  • 浮光掠影

    浮光掠影

    一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小女孩,被一个老神医收养在山上,度过了十几年无忧无虑的生活,学习了各种学问却都无疾而终,最后还沦落成了一个小乞丐,整日靠着乞讨度日。好不容易又与最疼爱自己的三师兄重逢,结果又被贼人掳走,进了怡红院。她的命怎么那么苦?居然被掳走了一次还不够,居然还有第二次!这也太背了吧!不行!看她如何战胜重重美人,最后抱得师兄归!
  • 妇贵金医

    妇贵金医

    【这是个变态医生穿越重生惩治极品,名扬天下的同时也臭名天下的霸气故事!】不就是穿了被白莲花姐姐陷害吗?不怕,她可以以牙还牙!不就是斗极品吗?不怕,她有的是精力时间和他们好好玩玩!不就是要她嫁吃错药变成老渣渣的太子爷吗?不怕,她医术还算精良。—陆璇这人秉持着自己变态医生的人性,不爱金钱的医生不是好医生,没性格的医生更不是好医生。千金难买金医一针,说的就是令人又爱又恨的金医公子!朝堂变迁,老态龙钟的太子爷现真身,太子妃也摇身一变成金医公子。天下哗然!—*太子爷长得着急,年少老态,头发掉光,脸皱巴巴……呃,年纪轻轻就是老变态。不好,不好。*你说谁老变态?……为毛和传闻中相差十万八千里?为毛,为毛啊!陆璇继续咆哮!【本文正剧,不是欢脱型!】
  • 健康的钥匙送给你

    健康的钥匙送给你

    洪昭光是去年以来,风靡海内外的大众健康专家,他的健康讲座以及所著《登上健康快车》《洪昭光健康忠告》等图书“火”遍大江南北,这两本书以每天1万册的速度在全国热销,每天上百个读者的电话“追打”着洪教授——洪昭光教授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他的讲座和书籍到底是怎么火起来的?他那些并不深奥、只是日常生活饮食起居中如何保持健康长寿的原则和例子,为什么会如此轰动全国?洪昭光教授经历了怎样的人生历练、为什么热衷于传授大众健康理念?他传授了哪些广受欢迎的健康理念?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所有关心这一切的读者,会在这部报告文学中得到满意的答案。
  • 找个野人好种田

    找个野人好种田

    姜玉妍因为一场意外,来到了森林茂密的远古时代。树叶当围裙,兽牙为项链,山洞作房屋,这就是野人的日常。幸好老天爷给她送了本《百科大全》,要不然她真活不下去。……在野人老公的支持下,她辛苦耕耘,兴建房屋,养蚕缫丝,四处搞基建,最终过上了自己幸福的小日子。
  • 你陪我一阵子,我念你一辈子
  • 崔鸣吾纪事

    崔鸣吾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亿万总裁的天价逃妻

    亿万总裁的天价逃妻

    一个陌生男人冲进顾宜人的包厢,猛然压住顾宜人娇小的身躯,顾宜人拔下头上的樱花簪子,狠狠扎向男人,男人吃痛却牢牢禁锢住她。顾宜人用簪子抵在男人脆弱的喉咙,“让我出去,否则我不介意让你命丧当场,我是学医的。”?“嗬。”男人玩味的笑笑,“你还是第一个敢这么对我的女人,我记住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