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200000040

第40章 留学日本(1)

鲁迅:弃医从文,以医国人

鲁迅的学业,似乎一直是以国家为前提而选择的。18岁那年,他抱着强大中国海军的愿望,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后来又因为实业救国的风潮,他转入陆军矿务学堂,希望能发展中国的工业,并以全班第三名的优异成绩毕业。但是,矿务学堂只教了鲁迅他们这一批学生,就撤销了。清末的洋务运动,成了一场虎头蛇尾的闹剧。

毕业后的鲁迅迷茫了。在矿务学堂里所学的东西,竟然没有用武之地。自己的未来到底该怎么办呢?这时候,朝廷由于一直饱受屈辱,似乎也知道了改革的必要,于是开始大量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以期望能够强国。而留学生们去得最多的,就是一衣带水的东邻日本。日本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长达数千年,近代却忽然间崛起,反而把这个它昔日的“祖师爷”踩在了脚下。相通的文化环境、类似的政治形式,让日本成了中国想强国的最好借鉴。

再三考量之下,鲁迅决定去日本留学。

弘文学院内的革命潮

鲁迅以优异的成绩,入选官费派遣5名矿务学堂学生去日本学习,1902年3月离开南京,乘坐日本轮船“大贞”号途经上海,4月抵达东京。他进入了弘文学院。这是日本明治时代专为中国留学生设立的一所日语速成学校。课程设置以普通科为主,所学为日文和普通的科学知识,以便为以后升入正式的高等专门学校打好基础。学校同时还设速成班,如师范、警务、理化、音乐等。速成班用日语上课,教员身边配有翻译。其学习年限各有不同,普通科为2到3年,速成班有6个月、8个月、1年、一年半不等。

由于弘文学院专门为清政府培养中国学生,学校的规章中有很多奇怪的规定,例如尊重国体,言下之意就是不要革命造反;孔圣诞辰,晚餐需敬酒;避讳清朝皇帝的名号等。

在弘文学院,鲁迅结识了许寿裳。许寿裳也是浙江绍兴人,当时是由浙江省派往日本学师范的。他1902年9月也进入了弘文学院。他和鲁迅一见如故,两人经常在一起畅谈,特别是谈中国为什么积弱、其病症到底在哪里等困扰着他们的问题。许寿裳后来与鲁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回国后,在同一个学堂教书,经常见面或通信,探讨学问,交流对人生的看法。

鲁迅、许寿裳等人还报名参加了学校里的柔道学习。弘文学院院长嘉纳治五郎,是日本柔道运动的热心提倡者,他在弘文建了柔道讲道馆。从这项体育运动中,鲁迅体会到日本民族的尚武精神和注重对顽强斗志的培养,而且做事有一种认真的劲头。这点和中国人当时的马马虎虎、萎靡不振形成鲜明对比。鲁迅一生都认为,中国人有很多方面要向日本人学习,其中办事认真是首先应该学习的。

在学习柔道的时候,中国学生对辫子的厌恶加重了。因为柔道练习中,有很多需要扭打的练习,大家都要将辫子一圈一圈地盘在头顶,开始还能坚持,到后来辫子总会散落,就不得不停了手来整理。这种尴尬,让剪辫的呼声越来越高。

在日本,本来就有很多留学生支持革命;而弘文学院里各种莫名其妙的迂腐规定,又让大家的不满情绪更高涨起来。由于多年的强权政治和残酷屠杀,已经使大部分中国人习惯了顶着象征臣服的辫子生活。但是,出国留学的学生感受却十分明显,经常在国外被人嘲笑为“披克台儿”(猪尾)、“赛维基”(野蛮人)、“锵锵啵子”(拖尾奴)。加上国外相对宽松的环境,那些敢于明显表示支持革命的留学生,都会剪去这个象征被奴役的标志。

从辫子上很能反应中国留学生的政治态度。保守派会将辫子视为命根子、清朝的标志。最有意思的,是那些持观望态度的人,有的将辫子“盘在脑门上,上面扣上学生帽,显得很高,鼓鼓囊囊活像一座富士山。还有的将辫子解散,盘成平平的,一摘下帽子,显得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这种打扮,让鲁迅看了非常恶心。

鲁迅的好友许寿裳一来到东京就剪去了辫子,鲁迅也毅然加入了这个行列。他是班里第一个采取行动的人。剪完后,鲁迅的心情极为兴奋,马上跑到许寿裳的自修室里。许寿裳表示祝贺,说:“啊,壁垒一新!”在示范作用的影响下,又有不少人也去剪去了发辫。

鲁迅到达日本后,接触的都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跟自己贫弱的祖国相比,巨大的反差让他心里非常沉重,更加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重任,也更肯定了革新的必要。于是剪去辫子后,他照相留念,并写了一首七绝。鲁迅在50岁的时候,还重写了这首少年时的诗作: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黯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一句,不知激励了多少热血的中华儿女!它是鲁迅表明为国家献身的宣誓,也是他一生的行为准则。

浙江籍的留学生成立同乡会,大家创立了《浙江潮》杂志。这个杂志是鲁迅的第一个文字阵地。正是在这里,鲁迅打响了自己以文字救国的第一枪。他署名“自树”,在《浙江潮》第5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斯巴达之魂》的文章,描写的是在德摩比勒之役中,斯巴达的勇士们誓死抵抗外敌、浴血奋战的故事,借歌颂斯巴达的英雄来激励自己的同胞。这篇在外文材料的基础上编译的文章,是鲁迅第一篇在期刊上发表的文章。

后来许寿裳接任《浙江潮》主编,鲁迅又陆续在该刊发表了《说》(署名“自树”)和《中国地质略论》(署名“索子”)两篇文章,以及翻译凡尔纳科学幻想小说《地底旅行》前两回。正是这些文章,打下了鲁迅之后弃医从文的基础。

1903年3-4月间,弘文学院留学生们举行了一次罢课抗议。学生一直对弘文学院的设施及课程设置不满,屡次反应无效。留学生们和学校的矛盾逐渐尖锐。当学院发布关于增收学生学习及医药卫生费用的新条例12则时,大家终于爆发了出来。学校的态度却很强硬,拒绝学生提出任何意见,声称3日后立即实行;如果有人因此退学,学院“决不强留”。如此一来,大家只有集体罢课抗议了。

从3月底开始,不少学生就陆续离校了;鲁迅和许寿裳、张邦华、顾琅、伍崇学等人都在其中。大家聚在一起商议,确定了跟院方交涉的条件,包括改革课程、开办走读、撤去这次出面提出新条例的教务干事三矢重松等几项要求。

学校最初置之不理,但离校学生越来越多,达到了50多人。弘文的校长嘉纳终于沉不住气了,答应和学生谈判,几次交涉才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这次罢课行动才告结束。

在仙台医专的日子里

1904年,鲁迅完成在弘文学院的课程之后,可以选择专业的学校了。老师建议大家选择医学。他解释说,日本医学的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很高了,可以与世界医学一流的德国媲美;而且学校又多,容易考取。本来,按鲁迅以前的专业,他是该进入东京帝国大学工科所属的采矿冶金科学习。但是工科竞争很激烈,他最后决定了学医。

他的选择,除了老师的建议外,还有更深远的原因。一个是曾经鲁迅父亲的病,在庸医的治疗下日渐沉重而终于去世,在当时年幼的鲁迅心里埋下了阴影,从此再也不相信中医;另一个是他了解到日本明治维新是从发展西医开始的,中国要革新也应该如此。中国人一直被称为东亚病夫,学医就可以帮助国人强壮体质,国人强壮了就有了强国的基础。

基于这些考虑的人,在当时恐怕还不在少数。到日本“医学兴国”的青年中,还有像孙中山、郭沫若这样未来的重量级人物。

鲁迅便向清驻日使馆申请。他没有和别的同学一样选择东京这样大城市的学校,而是选择了一个小小的乡间学校——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公使杨枢向仙台医专校长形仲艺发出照会,介绍鲁迅入学。5月23日,该校校长复函曰:“关于贵国南洋官费生周树人志愿入本校学习的照会已悉,准予该生免试入学,并请于本年9月初旬来校报到。”

仙台学校对鲁迅可以说是非常照顾了。因为在他之前,还没有中国留学生在这里就读。学校不但批准他就读,还免去了他的学费和入学金。他在仙台地区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当地好几家报社争相报到了他的消息。《河北新报》报道周树人将入仙台医专学习的消息;《东北新闻》专门报道周树人的到来和他正在寻找住处的消息,并介绍“周树人操着流畅的日语,是一位愉快的人物”——后来又报道了鲁迅已经找到了住处的消息。

鲁迅第一天上课时,庶务科文书田总助次郎亲自陪同鲁迅进入教室,并向同学们做了介绍。他还为鲁迅做了入学担保。因为按照仙台医专的规定,新生入学必须填交在学保证书,证书要由市长和在仙台居住的人盖章。田总助次郎就为在仙台无亲无故的鲁迅做了担保人。

学习正式开始了,鲁迅和学校的师生关系相处得也还不错。他很快就与班长铃木逸太郎成了好朋友。有次鲁迅生病没有上课,铃木逸太郎还和另一同学一起,来到鲁迅所住的佐藤屋公寓看他。

有位老师关心他的住宿问题,因为佐藤屋和监狱毗邻,兼管监狱犯人的伙食,住在那里不合适,老师总是劝他搬离这里。鲁迅在他的再三劝说下,搬到了另一处旅店。佐藤屋的老板很照顾中国留学生,对鲁迅也很好,临行前还把一把自己随身配带的“白壳短刀”送给鲁迅做纪念。鲁迅为了表示对这位热心老板的尊敬,一直把这把刀放在身边裁纸用。

学业还算顺利,但是课程安排非常紧张,没有休息的时间。物理、化学、解剖、组织、德语等各门课程,搞得鲁迅应接不暇。组织、解剖两门课的名词都是用拉丁文;德语更是让他头疼,每天回去还要复习。幸亏他日语还算可以,老师讲的都能听懂,以后不至于成为杀人的庸医。

解剖人体对于他来说,现在已经能够等闲视之了。刚开始学解剖的时候,他只觉得心里作呕,脑子里一直浮现着解剖的场景。所幸下了课回寓所之后,面对饭菜居然胃口不减。这门课是由敷波重次郎和藤野严九郎两位教授分任的。藤野先生是对鲁迅影响最大的一个老师,他一直很关心这个中国学生。每个星期,他都检查鲁迅的课堂笔记,帮他补充遗漏甚至纠正日语的语法错误。他希望鲁迅成为一个好医生。他还常常询问鲁迅学习中的困难,给他作个别的辅导。后来鲁迅写的名篇《藤野先生》,就是为了向这位老师致敬。他满怀敬意地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当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但是没过多久出现了一件事,使一直在日本朋友友善的照顾下学习的鲁迅,第一次感觉到日本人对中国的歧视。

1905年春季升级考试,鲁迅的成绩在142人中排第68名,属于中等水平。而解剖学才得了59.3分。就这样普通的成绩,还被几个学生认为是藤野先生事先给他透露了考题。他们似乎认为,弱国的人就应该智商低下;只要是中等水平以上,就肯定有作弊行为。这些学生以此为理由检查鲁迅的笔记,拿一些冷言冷语讽刺他,甚至还有人写匿名信骂他。这时候,藤野先生坚定地站出来反击,保护这位中国学生。这件事使鲁迅十分愤慨,更加深刻体会到让祖国强大起来的重要性。

在仙台的这段时间里,由于功课繁忙,鲁迅的文学创作比以前少了很多。他原计划翻译一些书,也常常因为没有时间而搁浅。

一件偶然的事,把鲁迅彻底地推上了从文的道路。那是在一堂细菌课上。当时讲微生物课,都是教师用幻灯片放给学生看。有时候讲完学习的内容还没下课,教师就会放一些风景或者时事的图片给学生看。当时正值日俄战争期间,时事图片大部分以日俄战争为主。日本学生每每看到本国打胜仗的地方,就会欢呼、喝彩。而鲁迅作为中国人,看到日俄在中国的领土上打仗,心里本来就十分难受。有一天,片中居然还出现了中国人。他被捆绑着,即将要砍头。一群中国人围在一旁观看。

原来,这个中国人是俄国的奸细,侦察日本的情报被抓获,所以要被砍头。这个场面深深地震撼了鲁迅。他发现,无论被砍头的还是围观的中国人,看起来都身体强壮;但是他们脸上麻木的表情,像一把利剑狠狠地刺进了鲁迅心里。他忽然醒悟了,国人需要被拯救的并不是身体,而是灵魂。一个失去了灵魂的人,再强壮也不过是行尸走肉。一群行尸走肉,谈何强国?谈何振兴中华?

回去之后,鲁迅考虑了很久,这次刺痛让他终于下定了决心。治疗灵魂只能以文学为武器。鲁迅完成了他的蜕变,走上了属于他的文学救国之路。因此,鲁迅的作品,都是振聋发聩的“呐喊”,希望能够唤醒那些久已麻痹的人们。

鲁迅终于确定了自己的道路,决定离开仙台到东京去学习文学。他不想惊动太多同学,没有告诉班里,只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要好的杉村宅郎。杉村宅郎与铃木逸太郎、青木今朝雄、山崎喜三为鲁迅举行了话别会,大家还一起合影留念。

办完退学手续,鲁迅便去找藤野先生辞行。藤野先生感到很是遗憾,送了他一张照片留作纪念,照片的后面写着“惜别”两个字。这张照片,后来被鲁迅挂在自己北京工作室的墙上。

鲁迅回到东京,来看望自己的好友许寿裳,告诉他自己放弃学医而从文的决定。许寿裳起初很惊讶,认为鲁迅见异思迁,因为他已经几次改变自己的志愿了。但是当他听了鲁迅的理由,不由得沉默了,他清楚鲁迅说的是对的。两个人相对苦笑。

就在鲁迅刚刚确定自己未来的方向,准备沿着这条道路努力前进的时候,却收到了来自家里的信,通知他回去结婚。原来,鲁迅的母亲早就给他选定了一个名叫朱安的姑娘。她之所以匆匆催他回国完婚,没有等待他完成学业;是因为家里传言,鲁迅已经在日本结婚了,娶了一个日本女子。更夸张的还有人说,看到过他们夫妻俩领着孩子在神田区一带散步。家里很着急,担心传言是真的,那家里的朱安就可能嫁不出去了。何况这时候鲁迅已经26岁了,那个姑娘比他还大3岁,不能再等了。所以,鲁迅的母亲开始频繁地来信催他回家完婚。

在新式学堂上的学,后来又出国留学,接触的都是新思想、新事物。鲁迅不愿意接受这种旧式包办的婚姻,但是他又不愿意违背母亲,只好闷闷不乐地返回国内参加这场婚礼;虽然婚礼是为自己而准备的。一场注定是错误的婚姻缔结后,鲁迅第四天就带着弟弟周作人回到了日本东京。

到东京准备从文

在东京,兄弟二人一起住在鲁迅以前住的公寓伏见馆。既确定了方向,又有弟弟可以相互照应,还能一起谈谈文学,鲁迅因此很快就忘记了回国完婚时的不快,投入到了自己新的学习、生活当中。他决定,这次不再进学校学习了,主要靠自己买些书籍自修,方向是德文。他把自己的学籍挂靠在东京德学学会办的德语学校,名义上算是在为到德国留学做准备。因为鲁迅虽然还有不少剩余的学费,但是作为留学生,没有学籍是会被遣送回国的。

同类推荐
  •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宏论博天下·议论卷

    “名家经典散文选”,包括 《万事融笔端·叙事卷》 《挥笔如传神·写人卷》 《情动于心中·抒情卷》 《情景两依依·情景卷》 《滴水见阳光·哲理卷》 《闲情说理趣·随笔卷》 《提笔如出鞘·杂文卷》 《宏论博天下·议论卷》共8册。本套散文所选文章除了当代我国的名家精品之外,还选择了一些当代外国名家经典散文,诸如法国作家雨果、大仲马,英国哲学家罗素,印度文豪泰戈尔等。这些中外文学大家的作品,知识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我们开阔眼界、提升素养都有极大的帮助。这些散文大多以一种轻松随意的文笔,朴实自然地展现出了名家散文的基本状况,并以这些名家生卒时间为顺序进行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名家散文的个性魅力和风格特色。
  • 落叶集

    落叶集

    《落叶集》是由公羽写的一部诗歌集册,喜欢诗歌的朋友们可以读读作者诗歌,看社会千百态。
  •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村上25年跑步与人生历程全记录,内地销量突破30万册,令无数人爱上跑步,从此改变生活方式!《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是村上春树最受欢迎的随笔集。开始作家生涯之际,村上春树也开始长跑。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塞的剑桥;从村上市的铁人三项赛,到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远在奔跑。“痛楚难以避免,而磨难可以选择。”每当村上长跑时,脑海里就反复出现这句话。积极地选择磨难,就是将人生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他将这些年来在路上一面奔跑,一面思索的东西集结成书,诚实地书写跑步,诚实地书写人生。
  •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进取心·穿越大海的海鸥

    本书分为七章,内容包括:不要放弃、专心勤奋的学徒、志在四方、最好的角度、自我约束方能成大事等。收录了《蚂蚁》、《冒雪求学》、《石头与宝石》、《收买公鸡》、《家庭实验室》、《麻雀造窝》、《年少轻狂》、《破旧的航船》等故事。
  • 木棉花开:任仲夷在广东

    木棉花开:任仲夷在广东

    多年来,报告文学已经很少有像《木棉花开》这样使人感到震撼和动情的作品了。因此,报告文学就不时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不屑眼光和言语攻击,甚至有人对报告文学这种文学体裁存在的可能性也有了怀疑。出现这种现象,固然同某些人传统的文学观念有关,与他们对报告文学阅读了解的局限肤浅有关;但很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报告文学在独特接触观察理解现实热点矛盾事件和文学艺术地表现这些对象上存在问题有关。尽管会有人对报告文学表现出固执的排斥,但是,只要是优秀的作品,总能够在社会和读者中产生较大的影响。根本问题是我们报告文学作家是否为人们提供了热烈关注的阅读对象,给读者一种阅读的诱惑和感动。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成功学四书:曾国藩家书

    中国古代成功学四书:曾国藩家书

    本书从曾国藩庞杂的家书中精选出有实用价值的153篇,精心点校翻译,内容涵盖学习、修身、家族、教育、职场仕途、领导力、用人、财富、社交、养生十个方面。其中提出的诸多见解皆是曾国藩历经草根奋斗、战场厮杀、官场沉浮总结出来的,因而言浅意深,虽看似琐碎的家长里短,却是个人成功的必修绝学。时至今日,《曾国藩家书》中的名言名句已经成为现代博客、微博转载转发最多的内容之一。可以说曾国藩所独创的为官之道、用人之术、管理之法、处世之方,对于今天在仕途、职场上挣扎打拼的人们来说,更加具有实用的指导价值。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美特生

    美特生

    也许很多人都认为,美特生的学习生涯是件很轻松的事情,只要会画画,文化分就可以莫名的降下几百分,也有人常说:如果不是我家里贫穷我也当美特生了,在这里我想告诉你们:只有参加高考的同学都不轻松,参加高考的美特生也是!
  • 风华之庶女嫡妃

    风华之庶女嫡妃

    蓝梓汐再次睁开双眸时,心底里告诉自己,这辈子,做回自己,不再委曲求全。重生庶女,备受欺凌,她要踩着刀尖一步步往上爬,看谁能笑到最后。嫡母狠毒,且让你笑着自食其果,悔不当初!庶姐蛮横,我让你痛哭流涕跪地求饶!渣爹自私,我让你失去一切自生自灭!她不屑看到那些阿谀奉承的嘴脸,带着生母远离纷争,却自有麻烦跟着上门来!夺权立威非我意,全是你们逼得!俗话说,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不被你们灭,那就只能灭你们了!不过,她宅斗斗的挺欢乐的,这突然冒出来的男人是怎么回事?人前腹黑冷漠,人后装楞扮可怜,紧追不舍,装疯卖萌,只为讨她欢颜。尼玛,是谁说他是个瞎子的?看这健步如飞的样子,我看说这话的人肯定是个瞎子。还有,谁说他冷冰冰的生人勿近来着?这个对着自己又搂又抱又亲又啃的,这根本就不是传言中的他。本文男强女也强,女主淡然,男主腹黑。本文虽美男多多但实际一对一,宠文,男女主身心干净,亲们可以放心跳坑本文宅斗+宫斗+女强+宠文,“斗”的那叫一个畅快淋漓!
  • 山涧书院

    山涧书院

    继承曾祖父留下来的书院,在望日崖上读读书、种种地、酿酿酒、养养花,悠闲逍遥自在……偶来调教几个弟子,却不想名扬四海,成为一代宗师!(更新稳定,书友群:924921024)
  • 智慧减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智慧减压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现代人智慧全书:智慧减压术》讲述的是教你怎么巧用智慧进行生活中的减压。
  • 被天道祸害的仙帝

    被天道祸害的仙帝

    本书是都市爽文装逼打脸热血,主角是称霸仙界的存在游戏人间,欢迎支持
  • 北宋三苏

    北宋三苏

    本书叙说了苏轼、苏辙以及苏洵三人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三苏求学成才过程,苏轼、苏辙、苏洵初入仕途的艰难历程,险恶的京官生涯等六部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弘扬“上海精神” 构建命运共同体

    弘扬“上海精神” 构建命运共同体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8年6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的讲话《弘扬“上海精神” 构建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