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2400000002

第2章 田汉同志所走过的道路

阳翰笙

田汉同志离开我们已经十五年了。十五年来,我们的党和国家经历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迎来了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坚韧不拔地追求实现壮丽的理想,也反反复复地进行深沉的历史回顾。时间的流逝能淘洗历史,能揭示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能显露历史人物的真实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革命实践的再认识,使我们坚定地走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在举国进行两个文明建设的今天,我们不能不想起田汉同志,想起他这样一位中华民族的忠诚儿子,无产阶级杰出的文化战士。

在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田汉同志始终和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的大方向保持一致,始终以他的笔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服务。

早在二十年代初,田汉同志已是一位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戏剧家,他挚爱祖国、同情苦难的民众,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他从日本留学回国,本来可以从事待遇优厚的工作,他却宁可身无分文而致力于戏剧运动。自己编印刊物,自己筹划演出,睡地铺,吃大锅饭,以百折不回的毅力,从事筚路蓝缕的开创工作。他以炽热的事业精神吸引了一批艺术家和有为青年,在艰难困苦之中建立了南国社和南国艺术学院,开展了南国艺术运动,给当时文坛以很大的推动,影响遍及南中国。他创作了《咖啡店之夜》、《获虎之夜》等作品,充满了浪漫主义气息,也带着淡淡的哀愁和感伤。当时他还不曾接受马克思主义,不能了解解决中国问题的根本途径,这是可以理解的。不能夸大早期田汉创作中的感伤成分,因为对黑暗势力的反抗是这些作品的主流,青年田汉的抗争是坚决的、不屈不挠的;他作品中的感伤,也是含有对封建势力的控诉意义的,他的这些作品之所以让那个时代的青年们产生共鸣,受到冲击和鼓舞,并不是偶然的。不久,他又创作了《午饭之前》、《火之跳舞》和《名优之死》等名作,创作方法上的主要倾向是现实主义,它反映了阶级矛盾,揭露了旧制度的黑暗,在思想上、艺术上都有所突破。到1929年,田汉写出了《一致》这一象征性的剧本,喊出了“一切被压迫的人们,都摆脱你们的枷锁站起来,认识你们自己的力量”!剧本在艺术上有若干不成熟之处,却反映田汉的创作思想随着革命形势发展而产生的升华;剧本象征着旧世界的溃灭,呼唤着光明的社会来临,充满了昂扬的斗争精神和必胜的信念。田汉同志在1930年的转向,是一个突变;但这一突变不是凭空而来的。田汉的思想转变,前后期是有所不同,但也有他一贯的精神,有他积极的民主革命的思想基础。

我和田汉同志的相识是在1927年“鱼龙会”上,他热情豪放、光明直率的性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时候,田汉同志还没有加入党,但我们党从事文艺工作的同志一直把他看成自己的朋友,党组织一直关心、支持田汉同志领导的南国运动,通过创造社、太阳社等文艺团体的同志做朋友式的探讨,也通过文艺评论,引导田汉同志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左翼剧联成立之前,南国社正在演出《卡门》、《沙乐美》等剧本,女主角俞珊很有艺术魅力,剧场效果很热烈,南国社的朋友们有点为此陶醉。1929年,组织上指派我负责联系戏剧方面的工作。我和赵铭彝同志商量,如何帮助这位卓有影响的艺术家走上正确的轨道。于是,左明、赵铭彝、郑君里、陈白尘等同志从南国社分出来组织摩登社,意在给田汉同志一个推动。我们的田汉同志清算、总结了南国社经历的道路,毅然在1930年以整本《南国》月刊的篇幅发表《我们的自己批判》,公开宣布向无产阶级转向,引起当时文坛很大的震动。不久,在田汉同志的迫切要求下,经过反复研究,由党的中央文委直接吸收他入党。这是一个质的转变,田汉同志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成为共产主义者,成为无产阶级的文艺家。当然,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还有一个过程。从此,田汉同志自觉地把自己的全部活动,无条件地服务于党的革命事业。从左翼剧联时期,经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他始终都是坚定地遵循党所指引的道路前进,是我们党忠诚的文艺战士。

在党的领导下,在艺术剧社、南国社的带动下,革命的、进步的戏剧运动形成了戏剧史上第一个高潮。戏剧协社、辛酉剧社、摩登社、大夏剧社、复旦剧社等组织成立了“剧团联合会”,进而又成立了“左翼戏剧家联盟”。左翼戏剧的十多个剧团所演的剧本,有楼适夷、保罗、赵铭彝等写的剧本,有欧阳老(欧阳予倩)、洪深、丁西林等写的剧本和改编外国的剧本,而左翼戏剧的主要剧作家是田汉,他写了大量富有战斗性的独幕剧。在三十年代初期,他创作了《梅雨》、《年夜饭》、《乱钟》、《暴风雨中七个女性》、《一九三二年月光曲》、《回春之曲》等话剧剧本和歌剧《扬子江暴风雨》,给左翼戏剧运动提供了锐利的武器,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在这些剧本中,鲜明的革命主题、工人阶级的艺术形象、在无产阶级革命高度上的爱国主义激情,都表明田汉同志的创作进入了新的高潮,作为党员作家的田汉同志,迸发了巨大的艺术创造力。

记得在1933年为东北义勇军公演,田汉同志主持的左翼剧联发动了三十多个剧团,在上海新世界游乐场里占领了一个剧场,连续演出了一个月。组织上考虑田汉同志的安全,派我通知他不要在公开场合下露面。他却坦然地说:“在群众中最安全!”每天晚上他都到后台去,在化装室的一角,利用当天新闻编写活报剧,当场演出,鼓动性极强,发挥了很好的战斗作用。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对此非常嫉恨,他们勾结起来派人到剧场寻衅闹事。当时有两位大力士查瑞龙和彭飞,受了田汉同志精神感召,不仅参加了演出,还分别把守前后台,自动保护田汉和剧团演员的安全,他们打得特务、暗探、流氓望风逃窜,使演出得以圆满结束。有人指出田汉同志不大讲究策略和效果,这一缺点确实是存在的;但事情的另一面,也反映出田汉同志不顾安危、英勇斗争的精神。这样的事迹是不胜枚举的,我们应当辩证地认识这一位生动具体的历史人物,独特的田汉性格。

同年6月,共产国际针对帝国主义集团——国际联盟策划的“李顿调查团”,组织了一个“国际反战调查团”,由英国进步人士马莱爵士和法共中央委员、著名作家伐扬·古久列率领来华。党中央把大部分接待任务交给“文委”。田汉同志巧妙地利用几家电影公司老板的关系,在先施公司酒楼举行了包括各界进步人士三百余人的盛大欢迎会。在会上,田汉同志慷慨陈词,痛斥日本帝国主义的法西斯暴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投降政策。马莱爵士和伐扬·古久列同志发表了重要讲话。应伐扬·古久列同志等的要求,文委接待委员会和田汉同志经过巧妙安排,摆脱了英国巡捕房暗探和国民党特务的监视,把他们送到杨树浦工人区和工人们见面;又通过陶行知先生的关系,田汉同志他们又安排二位使者在上海郊区大场和成千农民会见。这次欢迎会和会见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党组织表扬了这次接待工作,同时也评价了田汉同志的贡献。

在三十年代初期,田汉同志利用他所联系的各方面人士的关系为党争夺电影阵地。九一八事变后,党组织通过田汉同志,动员明星、联华两家电影公司的导演、演员和其他从业人员三百余人,在上海徐家汇一间低矮的摄影棚里举行秘密集会,派人做关于当时革命形势和苏维埃红军取得伟大胜利的报告。这是我们共同工作取得的胜利。当夏衍、阿英、郑伯奇等同志在明星公司建立阵地后,我们利用资本家的力量筹组艺华公司。就这样,我们党和许多进步人士掌握了“明星”、“联华”、“艺华”三家影片公司的编导权,拍摄了一系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映广大人民疾苦的影片,有力地抵制了美国的黄色电影和国内资本家的商业化电影,伸张了正气,在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田汉同志写了《三个摩登女性》、《母性之光》、《民族生存》、《风云儿女》等电影剧本,他所写的电影主题歌为《毕业歌》、《义勇军进行曲》,像狂飙一样传遍全国,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的斗志。这里也要提到的是田汉同志在各个历史时期写下了大量诗作,据有关方面估计约一千数百首之多,以深厚的功力和卓越的才情,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党领导下艰苦斗争的历程,抒发了无产阶级积极有为的豪情。可惜历经动乱,相当一部分诗作散失了。

在抗日战争中,田汉同志在郭沫若主持的第三厅工作。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他组织抗敌演剧队,在各个战区前线和后方进行了宣传鼓动工作;在桂林,田汉同志根据党的指示,团结戏剧界举办了“西南剧展”。这些活动都成为现代戏剧史上的光辉篇章,田汉同志为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抗战时期,田汉同志创作《江汉渔歌》、《新雁门关》、《岳飞》等大量戏曲剧本,写了《秋声赋》等话剧剧本,其中《江汉渔歌》反映了全民抗战的主题,曾在大后方广泛演出,有力地配合了我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抗战胜利后,他写了著名的剧本《丽人行》,反映美蒋反动派夺取了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果实,有力地起到动员人民进行民主斗争的作用,那时,田汉同志正准备到解放区去,由我主持将《丽人行》拍成电影,扩大这一剧本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田汉同志在领导戏曲改进局、艺术局、戏剧家协会等部门工作时,积极倡导戏曲改革,使我国戏曲事业出现了新的繁荣局面。同时,他坚持写作,改编了《白蛇传》、《西厢记》、《谢瑶环》等优秀戏曲剧本。在话剧方面,创作了《关汉卿》、《文成公主》等名篇,其中《关汉卿》以它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成功地塑造了关汉卿艺术形象,成为田汉同志话剧创作的最高峰,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戏剧创作的瑰宝。

从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田汉同志始终艰苦奋斗,始终以他的艺术创作和文艺组织活动为党的总路线总方向服务;他时刻以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为重,在半个世纪的斗争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性格豪放不羁,但要端大节始终是坚定明确的。从入党时起,他对党组织忠诚坦白,对同志推心置腹,表现了共产党人光明磊落的品德。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田汉同志政治上很虚心,非常尊重党组织。他有时凭感情冲动办事,不大讲究影响、效果。但他能正确对待同志的意见,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对党组织的意见绝对尊重,并且坚决在行动上改正。我比他小四岁,赵铭彝同志是他的学生,保罗同志是他的学生也是他的后辈,但只要我们是代表党组织发表意见,他就虚心听取,认真付之实行,这是他的党性所在,也是他取得事业成就的保证。

田汉同志一生密切联系群众,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他搞五湖四海,广泛结交朋友,引导他们来为革命出力,这种群众化的作风是十分珍贵的精神财富。

从南国社起,田汉同志就是平易近人,和群众打成一片,一块儿吃大锅饭、睡地铺,一块儿找剧场、布置演出。他习惯于生活在群众之中,以和群众在一起为最大的快乐。他能在闹哄的剧场写作,一边写,一边刻印,一边排演。我亲眼看到这种情景,很受感动,他可以在热闹场合静不下来的情况下写作。演员们有什么要求,他尽量满足,加人物、加台词,都能做到;为演员写本子的事例更不少。别人有了困难,他就一片赤诚地帮助解决;别人经济发生恐慌,他有稿费就拿出来买米,有饭大家吃,没有了再设法筹划。南国艺术学院教课是没有报酬的,他不仅乐意为之,而且为学校筹款;到“南国”学院学习的学生出不起学费不算,还由田汉同志管生活费。人们喜爱田汉是有道理的,他就有那么一种巨大的魅力。到了左翼剧联时期也是这样,大道剧社、五月花剧社、春秋剧社等,田汉同志和他们处得水乳交融,所不同的是,除了一以贯之的事业精神以外,作为共产党员,田汉同志更注意将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记得在第三厅工作时期,田汉同志已届中年,他还是坚持和年轻的演剧队员们一起参加军训,一起爬、滚、扑、打,昙华林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气氛,与田汉同志等领导干部身体力行有密切关系。抗战后期,田汉同志和湘剧宣传队一起巡回演出,长途跋涉,风餐露宿,始终和大家同甘共苦,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田老请客”是当时流传的佳话,他确实不计较经济,不拘泥细节,又常常不带钱。在南岳时,政治部副部长黄琪翔请客,邀田汉吃饭,说明来一桌人。到时候,田汉同志带了三厅各处的同志三十多人来赴宴。黄琪翔哈哈大笑,说:“我事先就防了你这一手,准备的酒席恰好是三桌。”田汉同志即席赋诗一首,哈哈大笑不已。这种热情奔放、平易近人的作风曾被人称为“田汉风”。

田汉同志和戏曲界的关系有必要讲一讲。早在二十年代,他和周信芳、高百岁就有密切的交往。他为周、高二位写本子,高百岁还点了香烛,正式拜田汉为师。五四以来的新文艺工作者往往不大看得起戏曲和戏曲艺人。而田汉同志则不然,他重视戏曲艺术,认为新歌剧要以旧歌剧为基础,一直致力戏曲改革;他尊重戏曲艺人,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的疾苦,成为戏曲艺人的知己。他来到一地,没有几天就和当地剧团交上了朋友,并耐心地引导他们走上进步的道路。除了川剧以外,许多戏曲界人士都是田汉同志介绍我认识的,高百岁、李紫贵、郑亦秋、金素秋,还有桂剧四大名旦等。田汉同志是有名的大作家,但一点不摆架子,来到一起就一块儿喝酒、谈天,为演员们作词、题字。他还会哼几句京剧《秦琼卖马》,拉上胡琴就唱。这种真诚相待的态度,赢得了戏曲界的尊敬。在他的组织和影响下,京剧、湘剧、楚剧、汉剧许多演出团体参加了救亡宣传。当时,龚啸岚、王若愚、沈云陔等同志做了不少抗日工作,在田汉同志影响下,朱双云等人还出来主持义演,支援前线。1939年,第三厅撤退到重庆,楚剧宣传队也跟到重庆。四川群众不大懂楚剧,楚剧宣传队经济陷于困难。后来,第三厅改组,我们没有钱支援他们,而国民党则加以利诱。这些楚剧艺人很有骨气,宁可饿饭也不愿意加入国民党,主要演员卖了头面养活大家。龚啸岚同志是我安排他到第三厅工作的,后来又在文工会工作,就是让他们联系楚剧界群众。到了重庆另组文化工作委员会时,我们没有忘了楚剧演员们,当时由石凌鹤同志和他们联系。抗日战争时期,许多戏曲艺人和我们共过患难,做了不少工作,有的还做出了牺牲。田汉同志团结戏曲界群众的功绩是不能埋没的。

接触广泛,搞五湖四海、三教九流,是田汉同志联系群众的一个特点。在他交往的人士中,有爱国将领、新老文人、有宗教界进步人士、有大力士、江湖术士等,大都通过和田老的关系,为革命工作做了好事,有的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有一个江湖术士叫叶大密,精于太极拳术,能用气功治病。于伶同志患胆囊蛔虫病,十分痛苦。叶大密能在三十分钟内使他止痛,再到医院就医。艺华影片公司的老板严春棠原来是烟土贩子,后来转搞事业。严春棠拜叶大密为师,学习拳术。叶大密介绍田汉去做艺华公司的总顾问,我做编剧主任,廖沫沙同志也去了。后来艺华公司被反共分子捣毁。严春棠还来找我们商议拍摄影片《逃亡》,也是通过叶大密接的头。

田汉同志结交三教九流是有原则的,即是通过工作,为革命事业争取有利因素,这是一种远大的事业目光。周恩来同志曾在文艺界领导干部的会议上说过:“田汉同志在社会上是三教九流、五湖四海无不交往。他关心老艺人,善于团结老艺人,使他们接近党,为党工作,这是他的一个长处。这一点,你们在座所有的人都不如他。”田汉同志紧密联系群众,不断从群众中吸取力量,这是他永葆革命青春的重要原因,也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遗产。

在我国文艺运动的长期实践中,田汉同志十分重视艺术教育工作,为新中国文艺事业培养大批骨干力量;他巨眼识人,善于发现人才,热诚扶助人才,充分发挥杰出人才的作用,其影响不可估量。

早在南国运动时期,田汉同志十分重视文艺人才的培养。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批有志青年,大家勇于实践,锐意创新。南国艺术学院时期更是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严格区别于那种商业性办学,在经济条件艰难,政治环境险恶的情况下,田汉不取报酬,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为文艺事业建造队伍。南国艺术学院的物质条件是十分简陋的,但它造就了像郑君里、陈凝秋、左明、保罗、陈白尘、万簌天、金焰、吴作人、赵铭彝、顾梦鹤、廖沫沙、张谔、陈明中等一大批骨干力量。这里列举的是不完全的,顺序也没有讲究,只是证明人才之多而已。在左翼剧联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他都注意造就队伍、训练骨干,像抗敌演剧队、歌剧训练班、四维剧校等。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建立新型的戏校、培训演员等方面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作为戏剧事业的奠基人之一,田汉同志培育的人才是难以数计的。

我们的田汉同志善于发现人才,主要不在于他独具慧眼,而在于他无私的事业精神。他为发现杰出人才的禀赋、才干而由衷地高兴,他为有志青年的理想、抱负而操心,他像慈父一般地尽力帮助有才干的人摆脱困境、发挥力量。这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是一种远大的目光。我长期从事文艺运动的组织工作,十分敬佩他这种伟大的品格。

大家都知道田汉怎样发现和帮助了陈凝秋、郑君里,而当年的普通学生金德麟(即金焰),后来又怎样成了电影皇帝。关于青年学者戴不凡由于批评田汉的作品而受到重用,成为文化界的佳话,我这里想集中谈谈田汉与一批青年音乐家的关系,以见他对待人才态度的一斑。

黎锦晖是田汉的朋友,有所往来,常请他到明月歌舞团去玩。聂耳当时在团里拉小提琴,没有可能发挥才干。田汉和他谈过几句,回来对我说,是个人才,可惜了,要想法把他拉出来发挥作用。他又把聂耳介绍给我,要我帮助他提高认识。我经常到聂耳那里去,帮他分析社会现象,认识革命形势。聂耳基本功扎实,学习努力,自律很严,他需要找个合适的职业。我找了电影皇帝金焰,让他在电影公司老板黎民伟面前说说话,请蔡楚生、史东山二位也帮助说情,使聂耳进了联华电影公司,终于有可能发挥作用了。后来,聂耳谱《开矿歌》、《毕业歌》、《大路歌》、《扬子江暴风雨》,还有传闻世界的《义勇军进行曲》。一代天才很年轻就去世了,但他终于闪耀了光辉,传达了三十年代中国的时代精神,这与田汉同志的发现人才是分不开的。

任光从法国回来,在百代唱片公司制片部工作,很仰慕田汉的精神风采。田汉同志也认为他有才华,介绍我认识他。任光、程步高、唐槐秋邀田汉小宴,拉我作陪,他们是法国作风,一边吃三明治、喝啤酒、白兰地,一边纵声谈笑。我不会喝酒,在旁边陪着,静静地观察他们。任光出国前有一女友十分爱他,她是杭州的小学教师。任光归国后,便找来了,住在前后间不同居。她发现和任光生活很不协调,她是一板一眼,严谨惯了的;而任光是喝酒唱歌,嘻嘻哈哈,豪放不羁。当时双方情绪很痛苦。我们帮助做了工作,大家理智地处理关系,那位杭州小姐返回浙江,没有酿成恋爱悲剧,保护住一个人才。通过任光的关系,许多进步歌曲灌了唱片,如《毕业歌》、《渔光曲》、《义勇军进行曲》、《游击队之歌》等五六十种,销遍了南洋,传到了全世界,扩大了革命的影响。后来任光到了武汉,安排在第三厅工作。接着转到新四军工作,表现很好,在皖南事变突围时牺牲了。

冼星海从法国勤工俭学回来,找到田老,在第三厅安排了工作,作了许多救亡歌曲。他性格内向,不多说话,为人诚实、刻苦,和田汉和我关系都很好。后来去了延安,不久完成了《黄河大合唱》谱曲。

张曙是田汉同志的学生,从南国社以来一直追随着他。田汉发现他可以造就,就把他介绍给我。田老大就是这样,认为我在组织工作上干的时间较久,每当他发现了人才就来告诉我,让我帮助观察、培养,这主要是对组织的信任,发现、培养人才主要是他的功劳,他做了不少工作。

和田汉同志交往的音乐家有吕骥、贺绿汀等人,年轻一点的有舒模、林绿等同志,在抗日战争中,他们在田汉同志的合作和鼓舞下,作了不少著名的歌曲。上述许多作曲家所创作的代表民族精神的流亡歌曲,当时是风行全国,至今听了还使人感到精神奋发,对社会主义祖国充满信心。有同志说,田汉同志是新音乐的保姆,这话反映了一定的实际。田汉同志关心、培养、鼓舞的人才又何止限于音乐界呢!

我和田汉同志相识在二十年代,自左翼戏剧运动以来,我们共同战斗,一起经历了无数次挫折和困难,一起分享过许多次胜利的喜悦。他的工作、创作和家庭生活,我都亲眼目睹。我难以忘怀他坦荡忠诚的品格,深深敬佩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深信,田汉同志为党、为人民在文艺上所建立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他一生为之呕心沥血的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一定会出现群星灿烂、空前繁荣的新局面。

1983年11月25日

同类推荐
  •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新文新民新世界:梁启超家族

    在近代中国曙色初露的浩茫空际,曾升起一颗璀璨的启明星,那便是梁启超。这位诞生于南粤的旷世奇才,虽寿未满甲子,然而立德、立功、立言之宏大罕见其匹。他是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天才的启蒙思想家、著作等身的国学大师,是一位德业双修、情感与理智并富的可敬可爱的哲人。本书着力探究梁启超家族独有的特色和长期积淀的文化内涵,写出了知识分子家庭的文化底蕴、文化品味和文化走向,阐述了梁氏家族的文化个性,解读了“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梁门传奇。
  •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丛书)

    作家是以写作为工作者,从事文学创作有成就的人。本书是丛书中“文学大师篇”中的一本,介绍了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尔维亚和黑山、意大利、罗马尼亚、希腊、西班牙、挪威、瑞典、冰岛等南北欧国家现代著名作家。
  • 文学艺术大家回忆录1:撞击艺术之门

    文学艺术大家回忆录1:撞击艺术之门

    本书记录了我国文学、美术、电影戏剧和音乐舞蹈界的34位文学艺术大家,初次触摸艺术之魂、叩响艺术之门、走向艺术之路的独特经历和情感。书中,文学艺术大家们襟怀系于艺术,情感行诸笔端,撩人心弦地讲述了他们从韶华岁月起所走过的艰辛却又毫无怨艾的人生历程,表现了他们对艺术的狂热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
  •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巴金的青少年时代

    从青年时代闯入文坛,巴金就以火焰般的激情感染着读者。与激情相伴的是他的超常的勤奋与率真:“日也写,夜也写”;坚持说真话;向读者“掏出自己燃烧的心”。正是这三条,激情、勤奋和真诚,铸就了他的人格和事业,也使他成为中国“二十世纪的良心”。这本由阎焕东编著的《巴金的青少年时代》是一本描述巴金青少年时代的学习与生活的普及性读物。本书的特点是故事性强,叙事生动活泼,说理明白晓畅。它是我们献给中、小学生和广大青年最丰腴的精神食粮。
  •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十讲

    唐太宗李世民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位少有而独特的帝王。唐宗宋祖,历来是中国古代帝王的表率。提及唐太宗,盛世景象犹在眼前,干百年来难以消逝。唐太宗没有用权术和铁腕驾驭大臣,而是靠信任;他并不顾忌皇帝“永远正确”的面子,而是鼓励大臣进谏;他更没有搜刮天下以满足个人私欲,而是提倡以民为本,富国安民。他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古代帝王的楷模,是古代帝王的道德标兵。
热门推荐
  • 狂后驾到之邪帝有请

    狂后驾到之邪帝有请

    安柒,服装设计师,一朝穿越成为赫连柒,虽然爹不疼娘早亡的。可是,她有一个极度妹控的哥哥赫连城啊!看皇子争夺那个无上至尊的位置时,她挑眉不屑。他们怎么争夺都行,只要别影响我生意就行。不过,跟在自己身后的傻王,是为嘛啊!赫连柒打掉百里云宸要拥抱上来的手,无奈的说“我真的不是你王妃,把爪子收回去。”百里云宸可怜兮兮收回要抱抱的手。晚上,楚煜殇坐在赫连柒的床榻上。赫连柒在睡梦中被灼灼的眼神盯的发毛,装不下去了。一把掀开被子,“百里云宸,你搞什么鬼。大晚上吓死谁啊!”楚煜殇抓着她的肩膀,“记住本尊的名字,楚煜殇!”神马,明明就长得一模一样啊!不管了,继续睡觉。
  • 宠妻狂魔冷面王爷

    宠妻狂魔冷面王爷

    大学高才生,天之骄子,没有想到在实验中受到高压点击,一朝穿越来到东岳,成为了冷宫不受宠的太子妃.权倾朝野的摄政王,却点名要何离后的太子妃,从冷面王爷变成了护妻狂魔.
  • 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四诊抉微

    四诊抉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魔记

    龙魔记

    格斗士唐龙,比赛中遭人暗算,灵魂穿越到了异界。以兽之武脉修习上古武道,却引来杀身之祸。唐龙奋起反击,从此踏上修神之路……
  • 撒旦你是我的亿万光年

    撒旦你是我的亿万光年

    借尸还魂,锁骨的五芒星,突然的记忆流失,性格的巨变,的男人,模糊的久远记忆,身体的改变。这一切的一切让失去了记忆如同新生儿的苏锦燃疑惑不安。时隔千年的再次相爱,是缘分还是有一个巨大的危险再次降临?哪怕神形俱灭,也要与你再次相爱――――――顾光年[1v1][新人求关爱][不爱也请别伤害][呆萌“神力”女主VS腹黑“套路”男主]
  • 登陆舰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登陆舰科技知识(上)(青少年必知的舰艇航母科技)

    舰艇俗称军舰,是指有武器装备,能在海洋执行作战任务的海军船只,是海军主要装备。舰艇主要用于海上机动作战,进行战略核突袭,保护己方或破坏敌方海上交通线,进行封锁或反封锁,参加登陆或抗登陆作战,以及担负海上补给、运输、修理、救生、医疗、侦察、调查、测量、工程和试验等保障勤务。
  •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客观与偏见:美国主流报纸台海问题报道研究

    华报道是美国媒体的重要报道领域,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这种趋势越发明显。就整体而言,美国媒体涉华报道以负面为主,批评多于赞扬,指责多于肯定,在报道台海问题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本书引用英文报道原文,通过解读1992年以来《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的台海问题报道,揭示其对两岸报道立场的严重偏差。
  • 大学之窗

    大学之窗

    大学就是这样的一个地方:即使你只是一个穷人,只要你具有某种美德,也是可以过上一种富有尊严与简朴的生活,从中获得纯粹的乐趣。许多人都会犯这样的一个错误:即认为所有的事情都是可以用言传来解决的,而事实上,身教才是真正具有巨大威力的。真诚与简朴!若是要我说从哪一点上尊敬他们,或者说希望让自己按照什么样的气质去塑造人生真诚与简朴就是我想追求的,我将会学习这种气质,并且在生活中机敏地捕捉这种气质,无论它是来自于老年人或是年轻人身上,这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失望本身往往是催发你再次尝试的动力。我渐渐认识到自己的缺点,但并不纠缠于此。我明白了希望的曙光比悲伤的痛楚更加不可征服。因此,这让我认识到,即便在逆境中,在看似一事无成或是痛苦的经历中,人其实还是可以收获比想象中更多的东西,这是千真万确的。这也许不是一种激昂或是离别时那让血液沸腾般的精神,但却是一种更为沉着、更为有趣与快乐的充实。换个角度来看,幸福本身就是连带着某些灰暗面的,那些把灰暗面都算进去的幸福才是真正值得我们去找寻的幸福。
  • 我的老爸退休了

    我的老爸退休了

    该书描写了一个退休教师退休之后发生的一系列的事情,有关于工作的,关于子女的,关于社会的,关于人性的,涉身其中,百味陈杂。在经历种种磨难之后,生活终于归于平静!一家人过上了开心快乐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