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400000049

第49章 1919~1936年:鼎盛(16)

这正如竺可桢在就任声明中所言。他认为,教授是大学的灵魂,“一个大学学风的优劣,全视教授人选为转移。假使大学里有许多教授,以研究学问为毕生事业,以培育后进为无上职责,自然会养成良好的学风,不断地培植出来博学敦行的学者。”竺可桢还曾反复强调,办好大学有3个关键要素:教授、图书仪器和校舍建筑,而在这三者之中,教授又最为重要。

结果,竺可桢手下,有一批“听听名字就令人神往”的教授。这些人大多性格独特,气度不同,却都对竺可桢服服帖帖。

有人认为,这是因为“他的人品一如他老家绍兴的白墙黑瓦,一派日月山川般的磊落明静”。也有人认为,这得益于他作为科学家所强调的“只问是非”的科学精神。

当时时局动荡,学校内有各种政治力量。竺可桢坚持学术独立、教育独立,总是力排政治干扰,维护学术和教育的尊严,“以自己的人格、理想和才干为浙大营造了相对安定的学术、教育氛围”。就任校长时,他曾提出约法三章,第二条就是“用人校长有全权,不受政党之干涉”。

他认为,学术独立、教育独立的重要一点,是学者、学生要有独立的思想;并经常提醒大学生“运用自己思想的重要”。他告诫学生必须有“明辨是非、静观得失、缜密思考、不肯盲从”的习惯,反对学生参加任何党派之争,也不主张各种政治派别在学校活动。他对左派学生组织的“学潮”十分反感,多次公开表示反对,认为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读书。

不过,有一次,学生不顾学校阻拦,冲上街头游行。面对军警们荷枪实弹,竺可桢举起小旗,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列。虽然他不赞成学生的行为,但“既然年轻人上了街,我就要保护他们的安全”。一旦有学生被捕,他总是极力营救,一定要到狱中看望他们;如果学生受审,他也一定要到庭旁听。在1949年夏国共斗争最激烈的时刻,他冒着生命危险,坚决反对了国民党特务在逃跑前对左派学生下毒手。

书评家马勇曾感叹,在当时流乱的时局下,中国的大学教育并没有就此垮台,相反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民族复兴保留了难得的读书种子。毫无疑问,是因为,那时的中国还有一批有见解、有能力、有高尚人格的大学校长。

浙江大学迁址途中,每到一地,即结茅架竹,搭屋建棚,图书仪器一箱箱开出来,按时开课。学生黎明即起,朝阳之下,漫山遍野,朗诵默读。尽管当时物质条件极其贫苦,但这段时间,成为许多学生一生最难忘的时光。

而当时的竺可桢,总是以高尚的道德鼓舞学生。他的一名学生年迈时接受记者采访,有些陶醉地回忆这位老校长的话:“好似杏花疏影里响起的笛声,那样嘹亮与悠扬,将日月星辰都打开了。”

一位浙江大学毕业生曾说:“这种传薪播火、荜路蓝缕的学术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远非职业精神、敬业精神所能涵括。它使我们体悟了竺可桢校长关于大学是‘社会之灯塔’之谓。”

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竺可桢领导浙大师生,积极准备迎接解放。同时电告国民党政府,坚决拒绝迁往台湾。他一个人隐居上海,闭户谢客。

到竺可桢60岁时,浙江大学的学生送来锦旗,上写:“浙大保姆”。

26、1936年B:军校之母

她是一个独特的大学,没有教室、没有图书馆,甚至没有正常的教学环境,但是她吸引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各地无数的知识青年。她在中国最苦难的时期,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领导中国人民经历了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毛泽东时代以及邓小平时代,深刻地影响了中国20世纪的历史。所以,她被称为中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10所大学之一。

抗日军政大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培养抗日军政干部的学校,1936年6月1日在陕北瓦窑堡成立,当时仍沿用江西时代“红军大学”的名称;后迁到保安,1937年1月迁到延安。芦沟桥“七七事变”后,改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毛泽东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林彪任校长,罗瑞卿任副校长。

“抗大”的教育方针是: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毛泽东还亲自为抗大制定了著名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

“抗大”第一期学员约300人,他们都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中抽调出来的干部,其中有的担任过军长﹑师长等职务,具有丰富的战斗经验。从第二期起,由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学员人数激增(其中包括来自全国的几百名知识青年),汇成具有1000多名学员的学校。从第三期起,学校成立了军事队,加强了军事教育和军事生活。随着人员的增加,校舍困难。三期学员自己动手,在半个月内挖掘了170多孔窑洞,开辟出近千人的校舍。第四期学员人数增加到近5000人。

毛泽东在“抗大”成立3周年时说过:“抗大是抗日的,抗大的目的是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彻底解放中华民族。”

随着抗日根据地的发展,为使“抗大”教育更能适应抗战的需要,1939年7月,中共中央决定抗大总校分批从延安挺进敌后,经过晋察冀进入太行山区办校。1939年后,抗大总校迁往东北,改建为“东北军事政治大学”。在敌后艰苦复杂的环境中,抗大教职学员经常参加反对敌人扫荡的战争,并克服各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受到了很大的锻炼。

“抗大,抗大,愈抗愈大”。在1938年底至1945年春,“抗大”先后在晋东南、晋察冀、山东、延安、淮北、苏北、晋绥、淮南、苏中、鄂豫皖等抗日根据地建立了10个分校和太行、太岳分校。抗大有教职员共1000余人,其中包括校务部﹑训练部和政治部等各方面的干部。全校学员最多时有1万多人,其中有女学员1000多人。女生队除了一般的军事政治教育之外,还有妇女问题和妇女运动等科。

中共中央军委《关于整理“抗大”问题的指示》中指出:“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转变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的一环。”还提出教育知识青年的原则是:教育他们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教育他们有纪律性组织性,反对组织上的无政府主义与自由主义。教育他们决心深入下层实际工作,反对轻视实际工作经验。教育他们接近工农,决心为工农服务,反对看不起工农的意识。”全校师生都遵循这些原则,努力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抗大”的政治教育内容有哲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运动史等基本理论,还有国内外形势以及统一战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教育。

政治教育是抗大教育的中心。“抗大”不仅重视政治教育,也同样重视提高学员的军事素养。根据不同对象,组织他们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进行近战、夜战和射击、刺杀、投弹等战术技术训练,掌握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1939年深入敌后办学之后,“抗大”各分校更是一边学习一边战争,在战争中学习战争。经过实际的锻炼,使许多青年入校之后,很快就成长为能文能武的干部。

“抗大”把培养学生“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等优良传统作风,作为教育训练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在敌人封锁,物质生活十分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抗大师生一手拿锄,一手拿枪;一面学习,一面生产;自己动手,开荒种地。

“抗大”的教育方法是:“少而精原则”、“理论与实际联系”、“军事﹑政治﹑文化并重”、“集体研究讨论”、“互相帮助学习”、依照“教育计画”学习,等等。

“抗大”每期学习期限为 4~8个月。在军事队中,军事技术战术训练和军事操课时间占全部学习时间三分之二,政治课占三分之一。在政治队中,政治课占三分之二,军事课占三分之一。

抗日战争时期,“抗大”先后培养了20多万军政干部,其中有身经百战﹑统率千军万马的八路军、新四军将领和各级指挥员;也有深入敌后、带领群众开展斗争的各级干部。这一大批将军和干部,对于中国人民子弟兵的发展壮大,对于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抗战后,各大战略区以抗大为基础,先后成立了军事政治大学,其中大都转为现在的解放军院校,即她是解放后诸多军事院校的母亲、源头。

27、1919~1936年:处处开花C

[甘肃省立兰州高等工业职业学校(1919年),兰州理工大学前身之一。山西大学医科(1919年),山西医科大学前身。广州市立师范学校(1921年),华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江西省立商业学校(1923年),江西财经大学前身之一。河南大学理学院(1923年),河南师范大学前身之一。东北大学部分资源(1923年),四川师范大学前身之一。私立青岛大学(1924年),中国海洋大学前身之一。大夏大学(1924年),华东师范大学前身之一。新疆俄文法政专门学校(1924年),新疆大学前身之一。东陆大学工学院(1925年),昆明理工大学前身之一。哈尔滨医学专门学校(1926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上海东南医学院(1926年),安徽医科大学前身。燕京大学音乐系(1927年),中央音乐学院前身之一。国立音乐院(1927年),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国立艺术院(1928年),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安徽大学(1928年),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前身之一。广西大学(1928年)。重庆大学(1929年)。湖北省立乡村师范学院(1930年),湖北大学前身。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1931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前身。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卫生学校(1931年),中国医科大学前身之一。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1931年),沈阳药科大学前身之一。温州师范学校(1933年),温州师范学院前身之一。广西省立医学院(1934年),广西医科大学前身。福建协和大学农学院(1936年)、福建省立农学院(1940年),福建农林大学前身。]

1、1919年创建的甘肃省立兰州高等工业职业学校,1958年与兰州城建工程学校组建兰州工学院;同年甘肃交通大学并入,正式定名甘肃工业大学;不久取消此名。1965年,从东北重型机械学院和北京机械学院迁来部分专业,又从湖南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调来部分教师,再重新组建甘肃工大;2003年,该校再次改名兰州理工大学。

2、创建于1919年的山西大学医科,是全国建立较早的医学院校之一,1946年成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1953年成立山西医学院,1996年改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同类推荐
  • 林徽因诗集

    林徽因诗集

    林徽因,我国二十世纪第一位杰出的女建筑学家及作家,曾被胡适誉为“旷世才情、风华绝代”,在她身上所透出的才气、美质与她的作品一样,都为当世所仰叹。本书精选林徽因最有代表的的诗歌、散文、小说、书信若干合为一集,以飨读者对这位才女才情的仰慕。本书版本典雅、素朴,内文排版大方,是阅读、收藏不错的版本。
  • 那人那情那词

    那人那情那词

    我国古代诗词一如灿烂的珠贝,点缀着历史的海滩:又如明媚的星光,照耀人们的心灵。虽然那些诗词已是过去的辉煌,但是却依然值得我们一读再品。有这样的符号激荡在我们的心口,有这样的文字充盈在我们的脑海。每一次的品鉴都像一次远游,使我们的灵魂挣脱枷锁,在那片或美丽或凄婉的世界里徜徉,放眼望去,美不胜收。温健所著的《那人那情那词》把影响了整个宋词走向的词人一一罗列,并把他们的代表作一一解析,不是用那种冰冷的专家式的口吻,而是用一种热情洋溢的笔法,以词为主轴,人为主角,铺陈出一篇篇令人心驰神往的故事。
  •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

    《你出现在,我诗里的每一页》——收录的是戴望舒创作和翻译的经典诗歌,以及最能代表其风格特点的散文作品。内容或是抒发个人的情感,或是表现理想和现实的矛盾,或是表现超越个人情感的高层次内涵和蓬勃的生命力,或是描写个人的见闻和感受。全书意境朦胧,语言节奏感强,诗体富于散文美,风格哀婉清新,展现了戴望舒诗文的独特艺术价值。
  • 不日记二集

    不日记二集

    《不日记二集》是继《不日记》之后的第二次结集出版。“不日记”是陈子善先生在《文汇报·笔会》开设的专栏名,顾名思义“不是天天写的日记”,专栏内容多记录作者与作家闻人的交游,兼记文坛雅事。陈先生自言“话题相对集中,从微观层面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特别是史料发掘略陈鄙见”,“偶尔说说自己的兴趣爱好,如西洋音乐之类”。这本书还附有22张现代作家初版初印的作品书影、手稿。封面图片为陈子善先生猫咪陈多,扉页贴有小猫藏书票,可供读者赏玩。
  •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

    《赴一场人神之恋的爱情》是作家曹蓉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二十余年写作生涯中具有代表性的散文杰作,展现了作者不同时期对爱情、女性和生活、亲情等主题的思考,更是以细腻温婉的笔调书写出我们生活中有情的人生和有情的点滴故事,其中屡屡闪现醍醐灌顶般的爱情金句。
热门推荐
  • 明月曾照江东寒

    明月曾照江东寒

    我只觉得自己耳间隐隐生疼,一直疼到脑后。而又有梗塞的钝痛,从胸中蔓延开去。周围不知何时已经如死一般寂静。我抬眼,眼中却朦胧,大家似乎都在看我,可我却辨不清他们眼中的含义。一把清亮的声音划破我的思绪:“泓儿,回来。”我有些混沌的转头,只见林放已在矮几后站起,拢袖看着我。众目睽睽下,他朝我伸出手。灯火如昼。他的手,瘦长白皙,静静的伸出,就在离我丈许的位置。
  • 不能没有你

    不能没有你

    朱砂是个无父无母的孤儿,始终靠着乞讨生存,终有一天她的出头日到了,张家的管家陈功升将她领养。从此,麻雀似是飞上了天,却如何都不像是真的凤凰,身边的男生不断,却终是对不上自己心中的那个他。杨习彬的出现,绝对是对于朱砂的一剂猛药,只是两人都不懂得什么是爱情,且看且珍惜,彼此之间皆有订婚的人,却在最终终于破镜重圆。
  • 百香柠檬十分甜

    百香柠檬十分甜

    蓝清颜倒霉的被绿了,哭的那叫一个肝疼,还要被老爸叫去跟个老头相亲,蓝清颜万念俱灰,但还是要去相亲,当看到那老头的时候。蓝清颜:“???”这,这,这是什么神仙!!!说好的老头呢?怎么变帅哥了?蓝清颜内心:我没化妆!
  • 主神是我夫君

    主神是我夫君

    上古界最强大危险的三位主神是所有仙魔不敢招惹的存在;一位自魔血中诞生一把弯月刀杀遍三界片甲不留名唤无忧,一位从混沌而生历劫万世修成无上真身名唤寂梵,剩下一位……吃喝玩乐样样都会,琴棋书画样样不行。当三位主神碰撞出爱的火花,是张扬肆意的无邪还是内敛隐忍的寂梵?后世传闻主神上邪,尊贵、优雅、强大、魅惑、碧波似水,以身殉世;万神之巅,朝圣殿内,那人只一个人静静地雕刻着小像,身侧的微风都似在与他一同叹息,于她,虽千万人吾往矣?
  • 喊声道长

    喊声道长

    你道一袖清风灵光月这是一位穿越后当道长的日常系故事,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好的话,求推荐求收藏
  • 快穿之男神不要倒追我

    快穿之男神不要倒追我

    这是一个现实中快死的女人为了活命不得不虐渣和攻略男神的悲催历程。“啊啊啊系统啊,我到底还要穿梭几个世界才能复活啊?”温雪痛苦的抱住自己的脑袋。
  •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

    《闲话闲说》是阿城先生关于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的讲谈集,以文学史的笔法,与朋友和听众闲谈的口吻,观之世俗文化与中国文学的万般景象,呈现文化的阿城“杂”和“通”的一面,是其思想集大成之作。理想国推出二十周年纪念版,增订万字文章《中国世俗与中国文学》。“二十年前有一个小册子叫《闲话闲说》,今天重提,希望将中国文化与文明做更多的联系。‘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是许多次讲谈的集成,对听众演讲和与朋友闲谈,我们共通的知识财富是世俗经验。世俗经验最容易转为人文的视角。如此来讲,最宜将理论化为闲话,将专业术语藏入闲说,通篇不去定义“世俗”,使听者容易听。”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记忆馆之摩羯座的诱惑

    记忆馆之摩羯座的诱惑

    天渝认识流星和千草的那一天,对他们真的是一视同仁地喜欢。可当友谊滋生出爱情,我们能如何阻止呢?爱,是谁也无法阻止的,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当爱情中出现了第三个人、第四个人,注定会有人受伤……林晓很疑惑,那个看起来就很不好相处的千草,为什么从第一次见面就让自己放不下?似乎只要看到他,慌乱的心就会平静下来……可心中遗忘的那件东西比爆发的爱还要来得重要,当有着一双蓝眼眸的神秘男人说出谜底,真相是那么残忍又温柔……
  • 悍妃无双:王爷给跪了

    悍妃无双:王爷给跪了

    不甘被渣男利用,薛黎选择同归于尽!谁知,睁开眼来却发现自己没死!没死苦啊!王爷好腹黑!国公好阴险!庶母庶妹好卑鄙!不怕,不怕,姐有异能,姐知前世了今生,武将下马问生死,文官下轿问前程!腹黑、阴险、卑鄙……来吧,来吧,统统滚到我的碗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