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300000029

第29章 川沪两地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异同的思考(2)

四川省现有的职称政策在初级、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的以考代评的考试中,主要注重考察专业技术人员的英语和计算机水平,强调的是个人基础素质,并且几乎都对论文提出了要求,重视对人员学术水平的考察。而上海市的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政策显然和四川省的不同,究其原因,还是两地人才水平存在一定差异。客观来看,四川省人才基本素质和发达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先不强调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就是一般的基本素质可能都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初、中级专业技术人员获取职称评审资格所要求的考试中,四川省更加重视对英语、计算机这些对于员工自身素质的基础科目的考查。而上海处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基本素质较高,很多都对英语、计算机操作比较熟悉,再加上上海市对于图书资料专业人才的专业水平的重视程度非常高,职称资格考试在初、中级专业技术水平阶段就只考了图书资料专业知识这一项,但是其专业知识难度高,知识量大,体现了上海市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专业职业素质的高度重视。

四、上海市公共图书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途径存在的局限性及上海图书馆的解决对策

上海市职称以考代评考试中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专业素质的高要求也给很多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带来了困扰。以上海市图书馆的现状看,很多老专业技术人员,甚至是公认的学科带头人,承担着重要专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都会因为各种原因难以通过图书资料专业技术考试,导致最终只能以助理馆员、馆员的身份退休。虽然考试是客观、公平的,而考试难度较大,且很多在关键岗位的人才多是“专才”,或者虽是工作经验极其丰富的老员工,但却在掌握全科知识的能力、应试能力方面和年轻员工相比有较大差距,屡考不过就意味着无法晋升职称等级,这对他们的员工打击是非常大的。

针对这一问题,上海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制定实行的参考咨询员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上述矛盾。

《上海图书馆参考咨询员资格认证办法》规定,每年进行一次参考咨询员资格认证,只要达到相应的语言及计算机能力条件(参加相应职称考试合格,或取得相应全国证书,或在相应专业学历毕业,或具备同等能力),且达到相应学历、资历条件,比如:取得馆员的技术职称;或者取得大学相应学历,且从事图情工作一定年限,发表了要求所需篇数的论文的;或者获得区县级以上图情项目大奖;或者是在图书情报领域中有突出贡献或行业中有良好专业声誉的员工,经二位以上图情专家(副研究馆员职称以上或已经获评参考馆员的)书面推荐的,都可以申请进行评审。

参考咨询员评审通过笔试和业务考核结合的办法,既有图书馆基础知识和图书馆员职业素质考核,也有图书馆工作技能考核,且对工作技能的考核占到了考核总分的60%,体现了上海图书馆对于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操作技能的重视和考核内容的务实性。

成功通过该考核评审的专业技术人员获得了被聘为参考咨询员的资格,并得到相应物质奖励的资格。不过参考咨询员不是终身制的,中心会定期对已聘的参考咨询员进行考核,考核通不过的,也可以取消其资格,这样鞭策着参考咨询员们时刻注意提高自身工作能力,保持危机意识,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为员工树立更好的榜样。

上海图书馆的这类办法,灵活地处理了那些工作经验丰富,却因为应试能力等原因屡考不过而无法晋升职称的老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等级晋升和职业发展问题,增强了这部分专业技术骨干的工作积极性。不仅如此,该办法条件灵活,遵循的是“唯才是举”,有能力的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和资深专业技术人员都可以参加考核,同样也有获得参考咨询员这一表现工作水平、工作能力优秀的称号和经济补贴的机会。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相对年轻,后进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职业生涯发展中遭遇的“论资排辈”问题,即:在职称晋升时各种条件、能力都已达到,早已获得相应任职资格,却因拟聘专业技术职称等级人员编制没有空缺而无法受聘的情况,为年轻、资历不深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另一种途径。

采取切实措施,使在现有职称政策、评聘现状不能改变的条件下,保持四川省公共图书馆专业技术人才素质不落后全国水平的现状。

(一)重视专业技术人员入职培训

上海图书馆的入职培训主要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是:入职见习;对员工进行馆所概况和组织文化、行为规范、权利义务培训;对员工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

上海图书馆通过轮岗见习,帮助入职新员工快速地从不同部门熟悉馆情,同时培养他们的协调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图书馆部门之间的协作关系,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的能力,同时拓展他们的专业素质和技能,为以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通过对他们进行图书馆概论、公共文化、行为规范、权利义务以及图书馆专业基础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初步了解图书馆馆情,更好地为图书馆的发展服务,同时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将自身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和图书馆的发展相结合,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增强他们学习图书资料专业知识的迫切需求。通过这样的入职培训提高了他们对外服务的专业性和质量,为他们在今后的职业发展过程中进一步系统地进行图书馆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奠定了基础。

客观来说,四川省图书馆入职培训工作是停滞的。新进人员对于图书馆情况的了解,只能通过网络等途径获取。新入职的非图书情报学专业的人员对于图书馆工作基本上是没有认识的。需要图书馆统一进行专业培训,才能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中,结合自己的专业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介于四川省图书馆现在每年人员招聘不多,入职培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处理,可以通过馆领导、学科带头人、相关工作负责人小范围地召集每年新进人员以学习会的形式对他们进行图书馆基本情况、权利义务、职称政策、图书资料基础知识的培训,以避免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已经在馆工作多年,却对图书馆部门情况,很多和自身权利义务相关的信息,以及图书馆提供服务内容、服务方式知之甚少。这样的入职培训可以不只针对新入职员工,只要有需要,馆内其他部门的老员工也可以参加。

五、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

上海图书馆非常重视在职馆员的继续教育,每年以培训班、研修班、学术讲座、学历教育、职称考试教育、留学教育等方式开展继续教育工作。

上海图书馆在职员工都必须按照《职工继续教育工作条例》、《职工继续教育工作实施细则》要求完成规定的每年85学时的继续教育课程,并将完成的课程情况详细填入“员工继续教育手册”,报人事处审核确认,作为员工考核、人员流动的一项依据。

根据上海图书馆各部门员工工作内容、专业背景,将继续教育的课程以必修、选修的方式开展。比如非图书馆专业的员工必须参加图书资料专业基础知识的继续教育培训,其他员工可以选修。

这种必修、选修相结合的方式保证了各部门员工能够通过针对性的学习提高自己工作技能、业务水平,选修课程也能够让员工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生涯规划主动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部门和个人也可以根据工作内容,通过单独外聘讲师或组织员工外出培训的方式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继续教育,个人也可以根据个人工作情况向单位申请,符合“与本岗位工作有关,有利于提高综合素质”条件且征得单位同意的可以自己在外参加培训班,课时都可以计入每年85学时,图书馆可以根据经费情况给予一定的支持。

四川省公共图书馆人员素质客观上来说和沿海地区人才水平还是有比较大的差距,人员的年龄结构也不合理,为读者提供的服务多停留在借阅等基础服务上,不能满足现在社会对公共图书馆越来越多的服务需求,无论硬件设备还是人员素质都需要提高,即使是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也存在着对新的理念、新的技术迫切学习的必要。因此继续教育更应该是全员培训,分层次分类型培训,这样才能做到人人感兴趣,个个有收获。

继续教育培训可分为面向全馆人员的讲座、面向部门的培训和馆员自选的专题讲座几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培训在授课目的、上课频次、时段安排、内容深度、听课对象等方面应各不相同。例如:面向全馆人员的讲座以拓宽视野、提升服务理念为重点,要求全体职工参加;专题讲座在内容上更为专深,可根据需要随时举行,员工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兴趣爱好选择参加。

继续教育的制度化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制度的建立,实行有效的考核办法,并将继续教育完成情况和年度考核挂钩,和绩效工资及绩效考核挂钩,才能为全馆营造学习氛围提供机制的保障。

六、加强与先进地区公共图书馆的交流,向先进地区学习,拓宽专业技术人员视野,增强其危机感。

向优秀图书馆学习,四川省图书馆已经完成了第一期的人员分赴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的交流学习,并取得了很显著的学习成果。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这样的学习交流,不但可以巩固现有专业知识,还可以在交流学习中掌握到先进的工作方法,学习新技术,通过学习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同时通过外出交流学习让更多的专业技术人员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的发展进程,促使他们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修养、个人修养,以适应新形势下对于新型图书馆人才的需求。

※四川省图书馆人事科

同类推荐
  • 迅风辞赋集

    迅风辞赋集

    本书为辞赋作品集,是作者多年来的心血结晶,更是一个身处基层的文学爱好者艰辛奋起的例证。作者曾两次荣获中国地市报副刊作品二等奖、四川报纸副刊作品二等奖,还荣获了“中华赋坛十大精英辞赋家”荣誉称号。
  • 一个人也要过得好

    一个人也要过得好

    本书围绕当下年轻人最有共鸣的话题“一个人”展开,用50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单身女孩的成长。作者用形式各异却又直抵内心的温暖笔触,讲述了她自己与自己在人生最美好时光里的蜕变。书中写有她最感动的小故事,知足的小回忆,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走过的城市,以及经历的过往……
  • 塔杜施先生

    塔杜施先生

    本书是密茨凯维奇的一部长诗,代表了他的创作成就,也是波兰的民族史诗,全诗共12卷,一万余行。译者易丽君,1934年生,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林洪亮,1935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本书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于1998年出版,收入“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诗歌卷(上)

    《傅山故里文丛》是由太原市尖草坪区文联和尖草坪区三晋文化研究会共同主编的一部大型丛书。共分诗歌、散文、小说三卷,约100万字,有诗歌200首,散文180篇,小说80篇,入选作者80人。作品反映了尖草坪区近三十多年来的文学创作风貌。本书为诗歌卷。
  • 流水落花一瞥中

    流水落花一瞥中

    石评梅是一位诗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诗人所咏,也只是首诗,一首完满了飘鸿的绝望底哀啼底佳章。
热门推荐
  • 王爷本红妆:摄政王,你别跑

    王爷本红妆:摄政王,你别跑

    她,是京城楚家的嫡女,却因为一系列事情而不得以扮成男装入朝为官,官至摄政王。当今天下都知道,如今在朝堂上掌握权势的并不是皇帝,而是楚微九,是摄政王。原本楚微九对皇帝的事情并不感兴趣,完全是以放养政策。而某天,傀儡小皇帝却不知为何奋起反抗。甚至在知道摄政王本红妆之后,想纳她为后。只是楚微九怎会随了他的心意!就在这两人一系列的斗智斗勇中,楚微九平静的心湖却也泛起了涟漪。于是在朝堂上,二人时刻默契相对,携手并肩,笑看天下。
  • 变身少女穿越中

    变身少女穿越中

    当孙某某获得一个坑爹系统,还成为了一只一米五的萝莉。孙某某:“萝莉是不错,就是矮了点...”(本书为穿越变身流,更新时间不定,随缘~)
  • 新思路,新出路

    新思路,新出路

    超级畅销书《思路决定出路》作者宿春礼先生,倾心打造成功智慧升级版,让智慧的暖流润泽人生“寒冬”。最麻辣鲜活的励志读本,让你捧腹大笑之余,重燃激情斗志。危机亦是良机,全新思路营造寒夜避风港。冬日也有温暖,重新武装开辟思维新领地。
  • 觅佳缘

    觅佳缘

    一缕清风两不欠,只留残香舞满天。人世黄泉,相隔何止天涯?情之所系,相近不过咫尺。相遇,相知,相恋,相守,她不再是北界那个顽劣执拗的狐妖;他亦不是天界那个执掌天命的仙君,再相遇时,又会是何种模样?
  • 缘与元

    缘与元

    一个人与另外一个人相遇,是上天注定,还是说这是一种缘分……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宸苒非缘

    宸苒非缘

    幕天席地,时光荏苒,她叫席苒。算了吧,就算时间过去了一万年,她也变不成那种豁达的人啊,冷冰冰的,看着就让人打寒颤。夜以宸想着想着,不由自主的靠近席苒,迈出了第一步,等着她迈出第二步,谁知她没动,倒是自己走了一步又一步,直至此生···
  • 球路之生

    球路之生

    他从睡梦中惊醒过,却仍未发现一丝曙光。他在沉沦中哭喊过,却仍未能挽大厦之将倾。“我输了了一切,教练!还有她…”那时的他这样跪在男人面前哭喊着“为什么?为什么明明我什么也不行,你们却要我一个人承担着这一切?”似乎这故事的结局,终将崩溃!可好在,身边仍有篮球陪伴左右,远处仍有强者需要征服为了打破那鄙夷的眼神,为了激励那快要堕落的人们那么就没理由认输更没理由投降,再努力一点,再拼搏一次球路之生便是你我梦想的求生之路!比赛时间还有五秒,球在他的手中....
  •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激情与超越:中国一航的5周年

    2004年7月1日,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走过了整整5年,这是与时俱进,缩短差距、跨越新台阶的5年,是抓住机遇,超常拼搏、走向振兴的5年,是铸造蓝天丰碑、谱写时代篇章的5年。本书汇集了纪念中国一航成立5周年的有关文章,从重点型号、技术创新、调整改革、管理创新、集团文化建设等方面全面回顾了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航空报国,追求第一”和“激情进取,志在超越”的难忘岁月,展示了中国一航发展的美好前景。谨将此书献给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和关心、支持中国航空工业的上级有关部门、兄弟单位与人士。
  •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沉醉于书香国度:范用传

    范用是我国名重一时的出版人,他曾策划出版了巴金的《随想录》、陈白尘的《牛棚日记》、《傅雷家书》;他也是我国著名的杂志人,曾创办了《读书》、《新华文摘》;著有《我爱穆源》、《泥土脚印》、《泥土脚印》续编。本书为其传记,收录了其生平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