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400000018

第18章 古典主义音乐(3)

协奏曲是莫扎特音乐创作的又一个中心。莫扎特的协奏曲主要创作于18世纪70-80年代,他一生共作有50多部协奏曲,其中一半以上是钢琴协奏曲。莫扎特的协奏曲以巴罗克协奏曲为基础,更加强调乐曲结构的规范性和各协奏要素之间的对比性。莫扎特80年代的协奏曲被后世称为“古典协奏曲”,它成为19世纪以来协奏曲创作的典范形式,后世将莫扎特称作古典协奏曲的确立者。莫扎特的协奏曲类型多种多样,包括: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长笛协奏曲、单簧管协奏曲、双簧管协奏曲、大管协奏曲、圆号协奏曲、小号协奏曲等,是迄今为止拥有协奏曲类型最多的作曲家。

莫扎特的音乐风格极富个性,优美流畅、风格多样的旋律写作是其重要特点之一。不管人生道路有多么艰辛,生活环境有多么压抑,他的音乐总是自然乐观、天真稚趣、明朗欢快。似乎在他童话般的音乐世界里,严酷现实都不足为题。

此外,莫扎特还作有40多部交响曲, 26首弦乐四重奏、17首钢琴独奏曲以及大量声乐、教会音乐体裁作品等。

3. 贝多芬

贝多芬(L·van Beethoven,1770-1827),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核心人物之一。出生于波恩。其祖父是波恩选帝侯宫廷乐队的歌剧作曲家、歌手、乐队队长,父亲是选帝侯合唱队的男高音歌手。贝多芬4岁时在其父的督促下开始学习小提琴和钢琴,父亲经常强迫他苦练,渴望他能成为莫扎特式的音乐神童,但贝多芬最终并未能让父亲如愿,直到11岁时他的键盘演奏水平才初露头角。1779年,贝多芬随尼弗(C·Neefe,1748-1798)学习音乐理论和作曲知识,并尝试创作钢琴曲。1782年,他在一个教堂担任助理管风琴手。一年后,成为宫廷乐队的古钢琴手。1787年,贝多芬短暂地出访维也纳并有幸拜见了莫扎特,莫扎特聆听了他的即兴演奏后,对其音乐才能予以极高的评价:“有一天他将名扬全世界”。1792年,他离开波恩再赴维也纳,之后便终生定居于此。

在初到维也纳的几年中,他先后随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意大利作曲家萨里埃利(A·Salieri,1750-1825)、奥地利作曲家申克(J·Schenk,1753-1836)等人学习作曲。1795年,他以一个青年钢琴家的身份首次在维也纳登台演出,此后他便经常出演各种形式的钢琴音乐会,并为自己的演出活动创作出大量钢琴独奏曲。1791-1802年间,贝多芬在钢琴演奏和创作上名声鹊起,成为当时享誉欧洲的杰出钢琴演奏家和钢琴音乐作曲家之一。在维也纳期间,贝多芬以演奏钢琴、教授钢琴、作曲为业,其间结交了不少贵族朋友,这些贵族朋友对贝多芬的音乐事业给予了很大的关怀和帮助。贝多芬一生中曾有过几次热恋,但都无果而终。贝多芬一生向往民主、自由,他的音乐始终充满坚毅、热情、斗争、胜利的精神,他不仅在维也纳而且在整个欧洲都受到广泛地尊重和赞誉。

贝多芬一生中经历了不少磨难,其中,最大的磨难莫过于失聪。失聪对于一个音乐天才而言无疑于绝望之极。1798年,正当他的钢琴演奏生涯如日中天之时,他的听觉却时时不爽。医生建议他减轻工作量,长期疗养。在以后的几年中他不停地就医,却不见疗效,耳鸣愈加频繁。1802年,他在维也纳郊外的避暑胜地“海利根斯塔特”隐居疗养,日益加重耳疾,使他的心境愈发悲观,绝望中他,甚至萌生过自杀的念头,他在“海利根斯塔特遗书”中写下:“……来日无多,我将结束我的生命。”之后又写下:“只有艺术才能留住我。啊,在我把我觉得应该创作的都创作出来之前,似乎我不可能离开这个世界。”为了心中的音乐艺术,他决心勇敢的面对灾难,同厄运抗争到底,“我决心不受任何阻碍的影响,我怕和谁比试自己的力量呢?我将和我的命运对抗,…… 我将扼住命运的咽喉,……。”最终,他从自杀的阴影中走出,成为面对厄运决不屈服,勇敢战斗直到胜利的英雄。贝多芬终生信仰自由、平等、博爱,崇尚英雄、共和制。在他毕生经历中,逐渐形成了“通过斗争、走向胜利”的英雄主义人生观。1827 年3月26日,贝多芬病逝于维也纳。

贝多芬的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802以前;1802-1816;1816以后。

第一个阶段,1802以前,以“集古典主义音乐大成”为主要特征。其音乐实践立足于广泛吸收、认真学习和深入研究那个时代维也纳艺术音乐领域中的各种音乐技法,具有明显的继承性特征。贝多芬该阶段的钢琴奏鸣曲(Op.14.之前的10首钢琴奏鸣曲)分别受到奥地利作曲家海顿、意大利作曲家萨里埃利(A·Salieri,1750-1825)、奥地利作曲家申克(J·Schenk,1753-1836)、捷克作曲家杜塞克(J·L·Dussek,1760-1812)等人音乐风格的影响,他在1796年发表了献给海顿的三首钢琴奏鸣曲,这些奏鸣曲的第一乐章都有明显的海顿奏鸣曲写作特点。然而,这些钢琴奏鸣曲不是古典主义奏鸣曲常用的三乐章结构,而是四乐章结构,并且,第二和第三奏鸣曲皆采用谐谑曲替换传统的小步舞曲乐章。他早期的室内乐作品和交响曲受海顿的影响较为明显,作品包括6首弦乐四重奏、《第一交响曲》和《第二交响曲》等。1802年之前,贝多芬主要作有3部钢琴协奏曲:《b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C小调第三钢琴协奏曲》。该阶段著名的钢琴作品有《C小调第八“悲怆”钢琴奏鸣曲》、《#C小调第十四“月光”钢琴奏鸣曲》。他的《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大部分作品(从《f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至《G大调第二十钢琴奏鸣曲》)都完成于这个阶段。同时,他的交响曲创作也使他赢得了与海顿、莫扎特齐名作曲家的行列。

第二个阶段,1802-1816年间,以“开浪漫主义音乐先河”为主要特征。其音乐实践立足于追求独特与创新,作品独树一帜。该阶段是贝多芬创作生涯中最重要的阶段,以交响音乐(交响曲、序曲、协奏曲)创作为主,他一生的大部分交响音乐作品都是在这个阶段完成的。包括:6部交响曲(第三至第八交响曲),其中最著名的是《bE大调第三“英雄”交响曲》、《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F大调第六“田园”交响曲》;10部序曲,其中最著名的是《科里奥兰序曲》、第二和第三《莱奥诺拉序曲》、《爱格蒙特序曲》;3部协奏曲,其中最著名的是《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bE大调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

该阶段的交响曲创作,大胆地突破古典交响曲模式,在曲式、和声、乐队编制、乐章规模、标题性等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和创新性。如:在《第三“英雄”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中,奏鸣曲式被大大扩展,展开部的长度超出呈示部长度的1.6倍,尾声的规模扩展到与呈示部的规模相差无几。在《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四乐章中的长号使用,成为交响曲使用长号的首例;《第六“田园”交响曲》的乐章数一改传统的四乐章为五乐章,并且把“田园”名直书于交响曲扉页,把五个乐章分名为“到达乡村时的愉快”、“小溪边”、“乡民欢乐的集会”、“暴风雨”、“暴风雨后的感激之情”,该交响曲用音乐语言将一个连贯的叙事情节井然有序且绘声绘色地加以展开,因而,他被后世称作第一部真正的标题交响曲。

贝多芬的协奏曲形式基本承袭了莫扎特古典协奏曲的结构原则,但规模更大,独奏乐器的演奏技巧性更高,同乐队的交织更为紧密,整个音乐的戏剧性(对比性)更强烈,艺术表现方式更多样,思想内涵更丰富。

在第二个阶段中,他还创作有包括钢琴奏鸣曲、小提琴奏鸣曲、室内乐等大量作品,以及为数不多的声乐作品。他唯一的一部歌剧《菲德里奥》也创作在这个阶段。歌剧《菲德里奥》前后共三稿,历时10年(1804-1814)。第一稿和第二稿均名为《莱奥诺拉》,第一稿完成并上演于1805年,第二稿1806年的维也纳,两次演出均未获成功。第三稿于1814年修订完成,更名为《菲德里奥》,于当年在维也纳上演并获成功。

第三阶段,1816以后,以“温故怀旧、深沉博爱”为主要特征。音乐体裁和技法运用均有某种回顾巴罗克音乐风格的迹象。对位织体的运用比之从前明显加强。作品包括:《d小调第九交响曲》(又称作《“合唱”交响曲》)、弦乐四重奏《大赋格曲》、《D大调庄严弥撒曲》等。《d小调第九交响曲》是贝多芬所有交响曲中人数最多、时间最长的一部,所谓“合唱”指该交响曲的末乐章中加入了合唱与独唱,其歌词取自席勒的诗《欢乐颂》,该交响曲或许以《欢乐颂》起名更为合适些。贝多芬选取《欢乐颂》中的诗节,着重体现他的两种思想:(1)以欢乐使全人类摒弃前嫌、相亲相爱。(2)欢乐的基础是上天永恒的大爱。末乐章中的器乐,先以宣叙调形式奏出简短而不安的“引子”乐句,随即又用宣叙调将前三个乐章的主题陈述依次打断并抛弃。当代表“欢乐”的主题奏出时,它立即被愉快地接受,并逐层传递至整个乐队。接下来的男低音以宣叙调唱出:“啊,朋友,放弃这些歌调。让我们去唱更愉快更欢乐的歌吧”。之后,合唱与交响乐队共同唱奏出《欢乐颂》,气氛热烈欢快、激情洋溢、崇高壮丽、光芒四射。贝多芬的“深沉博爱”尽在其间。

弥撒曲、赋格曲和声乐“交响曲”,在19世纪都属于过时体裁,《第九交响曲》末乐章加入声乐“交响曲”,使人联想到16世纪末至17世纪末所盛行的声乐交响曲,这种由声乐和器乐构成的大型协唱奏风格作品在巴罗克时期极为常见。这些都明确的显示出贝多芬第三阶段音乐创作的“温故怀旧”特征。

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的集大成者,浪漫主义音乐的开先河者者。他不囿于古典主义音乐的传统,而是大胆变革,努力创新,将自己的思想融入音乐作品中,用音乐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他改纯音乐为标题音乐。他的《第六(田园)交响曲》可谓开创了标题交响曲创作的先河,为其后的法国作曲家柏辽兹、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等的标题交响音乐创作奠定了基础。他大胆突破古典主义音乐传统,将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将文学性与音乐性完美融合。贝多芬的音乐思想与音乐创作对后世音乐艺术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而,他被后世视为近两百年来欧洲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

$第三节 名曲赏析

一、《G大调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

[奥]海顿 曲

海顿在1791年和1794年应小提琴家兼音乐会组织者萨洛蒙的邀请两次访问伦敦,其间共创作了12部交响曲,统称为“伦敦”交响曲,也称“萨洛蒙”交响曲。这12部交响曲具有乐观、明朗、热情、欢快的情绪,四乐章曲式,双管编制乐队,配器辉煌灿烂,萨洛蒙交响曲融合了海顿成熟的创作技法、焕然一新的生活热情和真诚快乐的感情,其严格完整的交响曲模式也进一步为他奠定了“交响曲之父”的美誉。

《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又名《惊愕》,是1791年海顿首次访问伦敦所创作的6首交响曲之一,1791年作于伦敦,1792年3月23日首演于伦敦汉诺威广场音乐厅。“惊愕”一名是由后人所加,源自第二乐章中极具幽默感的独特设计。第二乐章在用极弱奏(pp)陈述一个典雅安逸的主题之后,突然出现一个带有定音鼓的全乐队强力和弦齐奏(ff),突兀的音响使当时的听众为之愕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交响曲的乐队编制采用了古典交响乐队的双管制,人数达到了约40余位,包括长笛、双簧管、大管、圆号、小号各两支,以及全部弦乐组和古钢琴、定音鼓。这个编制比海顿早期作品的乐队在人数上有所扩大,也因而更能表现使听众“惊愕”的音响力度变化。海顿在乐队编制上的不断改革,也使得他最终得到“双管制乐队奠基者”的称号。

第一乐章:如歌的柔板——很活泼的快板,G大调,奏鸣曲式

按照萨洛蒙交响曲的共同特征,在第一乐章几乎都有一个慢板的引子,这个引子很大程度上扩展了交响曲的范围,加深了第一乐章音乐结构中戏剧性的对比,是海顿后期交响曲创作的准则之一。《惊愕》依然,在一开始有一个简短的引子,由木管和弦乐器分别奏出如歌的慢板(Adagio cantabile):

第一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呈示,具有匈牙利吉普赛风格,开始的五个音的动机是整个乐曲的发展动机,后面采用了模进的手法,展现出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连接段后出现第二主题,由第一小提琴呈现在D大调上。这个主题和第一主题的对比并不十分明显,这是海顿作品中常见的风格:

第二主题在弦乐器上快速跑动,最后以灵活的节奏、轻快的旋律结束了呈示部,贯穿全曲的愉悦心情已经明显地体现出来。

展开部由主部主题的五个音动机发展而成,通过不断地转调、扩张、压缩、力度改变进行处理,结构松散但充满生气。这种对主题素材的有效处理,蕴含着贝多芬交响曲中戏剧化的特征,甚至具有浪漫乐派交响曲特征的预兆。

再现部以简短的形式展现素材,两个主题调性回归,结束在G大调上。

第二乐章:行板,C大调,2/4拍子,变奏曲式

第二乐章受到当时英国听众的极大欢迎,一方面是因为独具创新的“惊愕”设计,另一方面则因为它民歌式的主题欢快轻松、幽默诙谐,具有质朴的内在魅力。主题由小提琴断奏弓法奏出,十分轻柔,并且在重复时力度更轻,在最后一音由全乐队的强奏造成“惊愕”的效果。新的双管制管弦乐编制为这种强烈的力度对比提供了有力的创作条件,更加体现了海顿作品的创新精神:

接下来,海顿根据主题进行了四种不同的变奏,这些变奏具有轻松、幽默,充满情趣感和技巧性,配器与和声色彩都十分丰富。最后在具有从容不迫的,具有总结性的和弦中结束这一乐章。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甚快板,G大调,3/4拍子。主题雅致,并具有农民似的幽默感和民间舞曲的欢快情绪:

中段主题则相对庄重严肃一些:

第四乐章:很快的快板,G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的两个主题情绪基本一致,声势浩荡、速度迅猛,具有海顿典型的终曲气势,并且在小提琴的演奏技巧上要求极高:

整首乐曲具有清晰的配器、简洁的手法以及极具创意的设计,作品构思的宽广与贯穿全曲的愉快心情也显示了海顿的创作特性,是溶汇了作曲家奇思妙想的杰作。

二、歌剧《费加罗的婚礼》序曲

[奥] 莫扎特-

《费加罗的婚礼》序曲是莫扎特同名歌剧的序曲。该歌剧采用意大利喜歌剧的体裁,是莫扎特的歌剧代表作之一。

同类推荐
  •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被选择与被遮蔽的现实:中国电影的现实主义之路

    中国电影中的现实主义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和发展的,它的身上体现出了极其明显的意识形态性.从1930年代到1970年代,政治意识形态对电影的强势介入和强力干预,将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逐渐引向“一元化”的封闭发展道路。在新时期电影中,对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偏离和迷失,也让中国现实主义电影遭遇了新的尴尬与困惑。
  • 家·国·人:水华创作研究

    家·国·人:水华创作研究

    本文题为《家·国·人:水华创作研究》,以中国第三代导演中最具代表性的水华为研究对象,依据家、国、人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围绕水华的创作环境、心态及具体的创作过程、普通观众及电影学者的接受状态等层面,将水华的作品分为三类。
  • 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是部对华语电影明星进行个案研究的明显分析著作。书中梳理精选了当代两岸三地华语电影明星,并对其电影、表演方式、人物性格,尤其是在艺术或学术上有着重要影响的影片,进行了全面、深入、专业的评论。《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当代华语电影人物论》共包含关于当代著名华语电影人物的专论21篇,它们先后发表于各种学术期刊和书籍之中,时间2001至2009年。
  • 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动画电影叙述艺术

    从动画电影艺术的内部角度纵观其故事的构成问题,分析传统的几大叙事元素,即人物、情节、时间、空间和修辞等,以求对动画电影故事产生和创作的范式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在解析带有人类集体无意识和具有普遍经验意义故事模式的同时,寻求其中的差异性与独特性,力求呈现一个相对全面的、客观的动画电影叙述研究。
  •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

    《影视美术设计》集作者数十年教学与实践之经验,几易其稿,是目前国内第一部关于影视美术设的指导性专著,在对影视美术创作中的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具体规范和深刻阐释的同时,作者也针对影视美术设计中的空间环境构成、总体造型、场景设计等问题作了全面分析和论证,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美结合的著作。
热门推荐
  • 唐书直笔

    唐书直笔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阴谋之夜

    阴谋之夜

    {#34}卫校毕业,被父亲强逼着到孙家做临终护理,没有想到却卷入一场阴谋之中夜纠缠,整个村庄笼罩在死亡当中而破解这一切的关键居然就在我身上....{#34}
  • 修仙的日常生活指南

    修仙的日常生活指南

    胡三,原名胡明顺。自小酷爱鬼灵精怪的故事。大二义无反顾辍学当了道士。起初靠坑蒙拐骗度日。不料一次驱鬼遇到真鬼,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本术法秘籍!充值还送美少女哦~什么?!你有几千岁了!?别怕,看我们三爷如何从小流氓一步步蜕变为老痞子。打怪练功泡美女,偶尔怀念平凡的日子顺带装装逼也没啥不好。
  • 夏蝉之秋

    夏蝉之秋

    蝉在叫,人坏掉。温斯塔尔迪生物系周铭意外获得神秘书籍。一系列怪事巧合接连不断,这是运气使然,还是恐怖阴谋。智能化,行星移民,局中局外,如何走出打破束缚。一夜未眠,夏过了,秋呢?
  • 老北大(民国趣读)

    老北大(民国趣读)

    《民国趣读老北大》是追忆当年老北大的文字集纳,作者皆为民国之大家,如冯友兰、刘元功、沈尹默、周作人、高平叔、张申府、梁漱溟……这些文章从不同侧面叙述了民国时期北大的校史、校长、生源、课程设置、教师风范、校舍环境以及当时校内、校外学生参加的活动等,通过这些文章即可让我们看到当年是什么样的学子考到北大、什么样的俊才站在教室里讲台传道授业;这些学子这些老师,在那个风急浪涌的时代,他们经历了什么,见证了什么,又做了什么;他们有怎样的情感情怀,又有什么样的一生。他们的记述就像爬满记忆之墙上的藤蔓,让我们能更好了解北大的过去,更好了解北大之所以来,他们曾经生活在北大的过去,在那个美丽的地方度过了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他们是亲历者,在他们笔下,有家事的细琐,有国事的波澜,如今去读,情景犹如历历,这些情景连缀成锦,让那段时光变得华丽有光彩。
  • 高层领导必修课

    高层领导必修课

    《高层领导必修课》讲述怎样当好高层领导呢?这似乎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但事实上,只要你抓好几个关键点,就可以轻松地在做好管理的同时也安排好自己的生活。作为高层领导,非职务影响力对保障其领导地位至关重要。只有“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权压人”,才能使企业形成团结一致的团队。一名合格的高层领导,必须明白能力大于权力。在某种程度上,能力就是实力,作为管理者,高层领导必须靠实力说话,以绩效来证明自己,否则便很难站稳脚跟。
  • 落天神禁

    落天神禁

    言川寒,一个普通的学员,梦想成为神禁者,却被一次次无情的打击!父亲的离去,神秘的封印,让他重拾信心,找回自我!虐纨绔,杀仇敌,争得一时霸名。儿时兄弟,知心爱人,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神秘的传说,上古的预言,又在预示着什么?且让我们随着主角,进入这个神奇的世界……
  • 独占宠爱:冷面总裁小萌妻

    独占宠爱:冷面总裁小萌妻

    杨真真没想到,大学毕业后找工作遇到的居然是之前的‘流氓’,可是这个流氓总裁,貌似除去冷面之外,还是有可爱之处的。比如处处的维护和不露痕迹的提拔。秦慕言也没想到,杨真真这样一个平平无奇的大学生,却总是给她惊喜,男人都好面子,不知道么?女人那么要强做什么!风波来袭,秦慕言的公司面临空前的危机,却没想到是杨真真做出了这样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