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400000042

第42章 20世纪音乐(4)

肖斯塔科维奇(D·Shostakovich,1906-1975),苏联作曲家、钢琴家。生于彼得堡,9岁开始跟母亲学习钢琴,1916-1918年在格拉泽尔音乐学校学习。1917年开始尝试音乐创作。1919年,肖斯塔科维奇进入列宁格勒音乐学院(彼得堡音乐学院),师从格拉祖诺夫等人学习作曲和钢琴。1923年他的钢琴专业毕业,1925年,他的作曲专业毕业。1926年他的毕业作品《第一“十月”交响曲》在分别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上演,并获得了世界性的赞誉。1927年,他参加了在华沙举行的第一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并获得“荣誉奖”。

肖斯塔科维奇在毕业后的10年里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反映和歌颂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种音乐作品,舞台和电影音乐作品。1937年10月21日,肖斯塔科维奇创作的《第五交响曲》在列宁格勒演出,《第五交响曲》的副标题为一句话:“这首作品是一个苏维埃艺术家对正确批评的具体回答”。就个人艺术风格特征而言,这部交响曲标志着他的创作进入了成熟时期。1937-1941年于列宁格勒音乐学院作曲系任教。1938年-1953年间他又陆续写出了5部交响曲和4部弦乐四重奏。1941年6月22日,苏联卫国战争爆发,同年9月,列宁格勒被德军围困,列宁格勒的军民团结一致,浴血奋战。当时,肖斯塔科维奇也在列宁格勒,他积极地投入了列宁格勒保卫战,成为消防志愿队的一员。以这场战争的经历和感受,他1941年创作了《C大调第七“列宁格勒”交响曲》,该作品首演于1942年的古比雪夫,音乐会通过无线电向全世界做实况转播,对全世界反***阵营以极大的鼓舞。战争期间,这部作品不仅在苏联,而且还在美国、英国等地演出并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列宁格勒”交响曲》于1942年获得“斯大林奖”一等奖。1943年,肖斯塔科维奇被调往莫斯科音乐学院作曲系任作曲专业教授。1975年8月9日,肖斯塔科维奇在莫斯科病逝。

肖斯塔柯维奇的创作技法多种多样,在他的音乐中浪漫主义、表现主义、新古典主义等风格兼收并蓄,他不属于20世纪任何一种新音乐流派,自身也不成为新流派。他的主要音乐风格属于19世纪浪漫主义。交响曲是他最突出的创作领域,他的交响曲音域宽广、旋律高亢、节奏坚定、布局严密,音乐语言既充满感情又富有哲理性。他的《24首钢琴前奏曲与赋格》是自巴赫以来钢琴复调音乐的典范,与欣德米特的《调性游戏》同称为“20世纪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晚年作品受到20世纪无调性音乐风格的影响。他的电影音乐和歌曲的风格则纯朴、明朗、清澈。

他创作的其他重要作品还有:15部交响曲之《第二“十月”交响曲》、《第三“五一劳动节”交响曲》、《第十一“1905”交响曲》、《第十二“1917”交响曲》;15部弦乐四重奏;歌剧《鼻子》、《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舞剧《黄金时代》、《清澈的小溪》;钢琴、小提琴、大提琴协奏曲各两部;清唱剧《森林之歌》、康塔塔《阳光照耀祖国大地》;电影配乐《攻克柏林》等。

肖斯塔科维奇一生经历了苏联的社会主义时期,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受过国家的嘉奖,也遭到过国内的政治打击。不过,所有的一切在他看来都无所谓,他总是沉着地应对,坦然地接受。他对生活和创作永远是充满了热情,他的音乐喜欢营造戏剧性冲突,没有软弱与悲哀,只有刚强与坚毅。在他的音乐中,既有古典主义的优雅冷静,也有浪漫主义的激情四溢, 还有20世纪新音乐的诡异神奇。肖斯塔科维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2. 普罗科菲耶夫

普罗科菲耶夫(S. Prokofiev,1891-1953),苏联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生于俄罗斯佐松夫卡,3岁从母亲学钢琴,5岁写出钢琴曲,9岁开始尝试歌剧创作。1904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在就读期间创作并发表了一些作品。1917年他创作出其《第一“古典”交响曲》并于1918年公演于彼得堡。1918年他以钢琴家的身份赴美国演出自己的作品。1919年为芝加哥歌剧院创作歌剧《三橘之恋》。1927年和1929年两度访问苏联,后与1933年返回苏联定居。在回到苏联的最初几年中,他主要创作电影音乐和舞剧音乐,并大受欢迎。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灰姑娘》皆完成于这个阶段。1941年完成歌剧《战争与和平》,1944年创作出其最著名的《bB大调第五交响曲》。1953年逝世于莫斯科。

他的早期音乐创作承袭了俄罗斯民族乐派传统,洋溢着浓郁的俄罗斯民族风情。旅居国外时受到西方现代音乐流派影响,在民族风格的基础上体现出节奏强烈、和声复杂的特点,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强烈。他的作品充满青春活力、情绪乐观积极,旅居国外的演出活动为他赢得了世界性的声誉,回国后更是选取爱国主义题材进行创作,得到苏联人民的喜爱,获得了极高的荣誉。他的创作体裁丰富,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第一“古典”交响曲》、芭蕾舞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歌剧《马格达伦》等。

九、法国民族乐派

1900年前后,西方音乐总体上向两个方向发展,一个是朝着新音乐的方向发展;另一个是沿着传统音乐的方向发展。面对各种蓬勃兴起的全新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流派,传统音乐家们则保持着冷静、沉稳,不随波逐流。他们坚守着古典-浪漫主义音乐阵地,他们关注音乐厅胜于音乐实验室,关注音乐创作的现实意义胜于未来意义,对传统精神决不轻言否定。很多音乐家仍然沿用浪漫主义音乐的和声、曲式、配器等方法进行创作。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浪漫主义音乐家和音乐作品。

19世纪下叶至20世纪上叶,法国音乐界持续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民族音乐传统复兴的运动。1871年弗兰克(C·Frank,1822—1890)、圣桑(C·Saint-Sans,18351921)等人创立了法国“民族音乐协会”,他们也被称为法国“国民乐派”。国民乐派的创作集中于器乐领域,创作技法和美学观念基本立足于浪漫主义音乐传统,作品中常吸取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传统音乐素材和民间音乐素材。他们高举“高卢艺术”的旗帜,大力推广本国作曲家的音乐作品,以求彻底改变外国音乐文化占据巴黎音乐舞台的局面,力促法国音乐重新回到世界一流音乐大国水平。

1. 圣-桑

圣-桑(C·Saint-Sans,1835-1921),法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出生于巴黎的一个普通公务员家庭,其父在其出生几个月后去世。圣-桑天资聪颖,对音乐充满灵性,两岁半开始随其姑妈学习钢琴,3岁开始学习乐理,4岁登台演出,5岁写出歌曲和钢琴曲,11岁出演钢琴独奏音乐会,13岁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管风琴和作曲,在校期间屡次获奖。他的音乐才华引起巴黎音乐界的广泛关注,受到柏辽兹、古诺、罗西尼、李斯特等音乐家的赞赏。1853年,18岁的圣-桑完成了他的《第一交响曲》,该作品使他跻身于法国一流作曲家的行列。同年,圣-桑圆满完成了巴黎音乐学院的学业,毕业后应聘担任圣玛丽教堂的管风琴师。1877年,他辞去教堂的所有工作专心致志地从事作曲。

在19世纪的前70年中,法国音乐以歌剧创作为中心。19世纪上叶,大歌剧成为法国音乐创作的主流,19世纪下叶,喜歌剧、抒情歌剧成为法国艺术舞台的中心。与此同时,法国的器乐创作则明显衰落,并且,即使有少量的器乐作品出现,它们的音乐风格也大都是德-奥音乐风格的翻版。1870年普法战争结束,法国的战败致使法国社会普遍存在一种对德意志民族的仇恨情绪,这种情绪客观上促使法国国民的民族自立意识迅速高涨。在此背景下,圣-桑与比西纳等人共同发起以弘扬法兰西民族精神的全民音乐运动,并于1871年创建了法国“民族音乐协会”,圣-桑被推举为该协会的首任会长。民族音乐协会以振兴“高卢艺术”、摆脱德意志器乐风格束缚、推进法国民族器乐发展为宗旨。1871-77年间,圣-桑完成了包括《骷髅之舞》在内的四首著名的交响诗。1872-88年间,他频繁地从事旅行演出,足迹遍及欧洲、美洲、西亚、北非等许多国家。1921年在阿尔及利亚的阿尔及尔逝世。

作为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的创始人之一,圣-桑坚持浪漫主义音乐传统,立足于调性音乐创作,其音乐华丽、清澈、均衡、洗练。圣-桑对19世纪下叶兴起“瓦格纳热”保持高度的冷静与理智,对德-奥音乐的调性解体倾向并不赞赏,对20世纪的实验音乐嗤之以鼻,并时时告诫他的学生们不要受那些激进的错误观念的影响。圣-桑的作品几乎遍及当时通行的所有音乐体裁,数量超过170部,包括5部交响曲、4首交响诗、5部钢琴协奏曲、3部小提琴协奏曲、12部歌剧,以及大量钢琴曲、室内乐、艺术歌曲、宗教音乐等。代表作有:歌剧《参孙与达丽拉》,交响诗《骷髅之舞》,交响组曲《动物狂欢节》,小提琴与乐队《引子与回旋随想曲》等。他的器乐创作技巧纯熟,作品旋律流畅,和声典雅,配器华丽,结构工整,色彩丰富,通俗易懂,体现出传统法国音乐轻松活泼的传统。。

圣-桑智力超常、勤奋严谨、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谙熟拉丁文、法兰西古典文学,喜欢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他的音乐具有典型法兰西式的完美形态、高雅气质、幽默机智等特点。除音乐外,他还对天文学、物理、数学、考古学、植物学等有所研究,写过一些有关自然科学和人文学科领域的文章。在音乐美学观方面,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折衷主义”创作原则,倡导“音乐是一种形式艺术”的美学观点。圣-桑是20世纪上叶法国传统音乐创作的杰出代表。

2. 丹第

丹第(V·d"Indy,1851-1931)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巴黎的一个贵族家庭,自幼受到来自家庭的音乐艺术熏陶。从11岁开始,丹第先后从迪耶梅(L·Diémer,1843-1919)学钢琴,从拉维尼亚克(A· Lavignac,1846-1916))学和声,后又入马蒙泰尔(A·Marmontel,1816-1898)的钢琴班,接受到系统化的早期音乐启蒙教育。15岁时开始接触柏辽兹的《配器法》。17岁时,与法国著名作曲家弗兰克(C·Franck,1822-1890)的学生杜帕克(H. Duparc,1848-1933)相识并成为密友,两人经常一道广泛地研读和演奏18-19世纪的经典作品。

在1870-1871年间,他服兵役并参加普法战争。战争结束后,他又继续学习音乐,并于1871年加入富兰克、圣-桑等创立的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经杜帕克介绍,他于1872年开始师从弗兰克学习作曲,并兼修管风琴演奏。弗兰克对这个充满音乐天赋的学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1874年,丹第在弗兰克指导下完成了他的首部交响音乐作品《皮柯乐米尼父子》序曲。1878年完成管弦乐《魔林》,1886年创作《法国山歌交响曲》,在这部作品中,他将法国塞文山区的民歌成功地运用到他的交响曲创作中,作品使他享誉世界。

丹第不仅是一位作曲家,也是一位著名的音乐教育家。1894年,丹第接受当地一所教堂合唱队队长博尔德(C· Bordes,1863-1909)的建议,与博尔德(C· Bordes,1863-1909)的朋友、管风琴家兼作曲家吉尔芒(A·Guilmant, 1837-1911)一道 于1894年在巴黎共同创建了一所专门从事格里高利圣咏和帕莱斯特里纳音乐研习的音乐学校-圣歌学校(school cantorum)。1900年以后该圣歌学校发展成为一所综合性音乐学校,遂成为人们心目中仅次于巴黎音乐学院的巴黎第二所高等音乐学府。这所圣歌学校为20世纪上叶的法国音乐艺术界培养出不少人才,著名作曲家鲁塞尔(A·Roussel,1869-1937)、塞弗拉克(D·de Severac,1873-1921)、萨蒂(E·Satie,1866-1925)等都曾经是该圣歌学校的学生。丹第在圣歌学校工作期间,一方面教学,另一方面管理教务、行政等。此外,他还抽空撰文介绍巴赫、蒙特威尔第、德彪西、瓦格纳等,写出《贝多芬传》、《弗兰克传》等书籍,并与塞里约(A·Serieyx, 1865-1949)合著了《作曲法教程》三卷。1890年弗兰克去世,丹第继弗兰克任民族音乐协会主席。1931年丹第病逝于巴黎。

丹第的创作涉及歌剧、康塔塔、交响音乐、室内乐、钢琴独奏曲等。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他的交响音乐领域。他的音乐结构严谨,构思精巧,旋律优美,和声顺畅,节奏自由、配器华丽。作品以描写自然风光和民间生活场景为主,常采用民歌素材,洋溢着浓郁的法兰西风情。丹第虽身处20世纪,但仍然以19世纪调性音乐风格为主,对20世纪激进的或实验性的音乐漠然视之。丹第的音乐技法多样化,兼收并蓄是其基本特征。从17世纪的蒙特威尔弟,18世纪的拉莫、巴赫,到19世纪的贝多芬、李斯特、瓦格纳、弗兰克,直至20世纪的德彪西等人的音乐风格,在他的创作中都有所体现。除上述外,他的代表性作品还有:交响变奏曲《伊斯塔尔》,《bB大调第二交响曲》,交响诗《山中夏日》,歌剧《费尔瓦尔》、《钟声歌唱》等。当然,他的歌剧远不及他的交响音乐出色,

3. 杜卡

杜卡(P·Dukas,1865-1935),法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音乐理论家,生于巴黎。14岁即尝试作曲,17岁时入巴黎音乐学院师从杜勃瓦、吉罗等,1888年的毕业作品《韦莱达》康塔塔(大合唱)获得“罗马大奖”二等奖。杜卡的早期作品风格,具有明显的德国瓦格纳和法国弗兰克的风格特征,之后的作品又吸收了德彪西印象主义音乐一些创作手法。杜卡善于借鉴吸收他人风格,却绝不盲从,他虽身处20世纪,却从不趋炎附势于当时激进的无调性音乐潮流,他的音乐始终保持着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旋律流畅,调性清晰,节奏轻快,标题生动,色彩绚丽。总的说来,他的音乐风格与弗朗克、丹第等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属于同一类型。

杜卡于1909年任巴黎音乐学院管弦乐班指挥,1913年起任巴黎音乐学院配器法教授,1928-35年间又任作曲教授,其间还任教于巴黎音乐师范学校。他是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作曲教师。

同类推荐
  •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名辨艺术与思维逻辑(修订版)

    本书主要研究名辩思潮产生的历史背景、名辩学之名与逻辑学概念理论,名辩学之辞与逻辑学命题理论、名辩之说与逻辑学的推理理论,以及名辩学之辩与逻辑学的论证理论等。
  •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

    我国古代的戏曲故事,从元杂剧中的《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到四大南戏中的“荆、刘、拜、杀”,再到明清传奇中的《牡丹亭》《桃花扇》,从充满神话色彩的《柳毅传书》到富有生活气息的《救风尘》,从瞒天过海的《连环计》到引人入胜的《梦黄粱》,从伸张正义的《灰阑记》到大义凛然的《赵氏孤儿》。足以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本《中国古代戏曲故事经典》适合大众阅读。
  • 中国瓷器

    中国瓷器

    中国直到东汉时期才烧制出成熟的瓷器,这是我们祖先为世界文明史作出的重要贡献。唐代烧造的白瓷胎釉白净如雪,标志着白瓷的真正成熟,北方邢窑白瓷风靡一时。宋代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个黄金时代,宋代**窑系除了为数众多的民窑外,宫廷还建立了汝窑、钧窑、哥窑等官窑,生产了大量精美的瓷器。元代景德镇窑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明清两朝制瓷业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于元编著的《中国瓷器》主要介绍了有关瓷器的一些基本知识,内容包括:说瓷、中国瓷器种类、中国瓷器史、中国**瓷器、瓷器的吉祥图案、瓷器的保养。
  • 画皮

    画皮

    集市。群众演员上场。群众演员统一穿带帽兜的长袍。有人提着鱼。有人提着肉。有人提着蔬菜水果。还有一些人提着日常物什。群众演员们在舞台上走来走去。疯子也在场上,似乎睡着了。陈氏上场,身后跟着王生。陈氏(停住)咸鱼!(仔细打量咸鱼)好新鲜的咸鱼啊!王生掩鼻,退后了两步。陈氏多少文?卖咸鱼的12文!陈氏12文?打劫啊?卖咸鱼的(拿着成鱼当成刀状,威胁陈氏)把你的银子全拿出来!
  •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教育电影发展简史

    民国时期的教育电影作为特定时期的一种特殊电影现象,具有与常规电影不同的特色。首先,从电影艺术形式来看,教育电影多是以科教片、社教片为其主要的存在形态。其次,从作为社会机构的电影业角度看,教育电影除了作为普及科技文化知识的教育手段得到推行外,也担负着对社会个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职能,从而在不同时期与不同的社会阶层、社会权力话语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当密切的结合及共谋关系,并且进而决定了教育影业在各阶段的发展特征。可以说,民国时期教育电影的历史是此期电影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与同期其他电影样式互相影响、共同演进的同时,又呈现出独特的历史风貌、社会关联和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热门推荐
  • 人类养成计划

    人类养成计划

    内庄营区,一个特殊异世界机构建立的特殊人才培养地,小麦就生活在这里。然而一次特殊的异界生物入侵导致小麦意外启动传送门来到了黑暗的南荒世界。南荒中存在这一种名为碎片的物品,碎片即是世界,小麦漫游在诸多世界中逐渐认清了自己使命。在餍星接受了残酷训练,在永恒星谋划夺取资源,三国里收服术师、飞将,明日星领略科技与异能结合、火影世界谋划血脉神器、猎人世界....生不知为何,战不知为何,为他人还是为自己。这是一本带着人类征服无数异界故事气功、念力、魔法、斗气、法术、忍术、死神之力不同世界不同故事,前篇较长,没耐心的刻意直接从南荒卷看起。嗯,劝告,不要相信以上内容,纯属瞎编。
  • 冬季营养食谱

    冬季营养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幻游无限

    幻游无限

    某个平行世界里,有个家伙叫吴夏限,他的好基友叫宋仁投。吴夏限是个私人侦探,兼职游戏主播,重点是兼职收入更多。宋仁投则是个开了间宠物美容院的兽医,而他开美容院的原因更是令人泪奔。一个名叫《无限世界》号称要开启一个网游新时代的浸入式网游正式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无限》里有代替了背包的空间戒指,有快穿专用的任意门。百万人级的屠龙战役,巅峰对决的无尽能源争夺战……时空混乱的游戏背景下,你会发现许多NPC的乱入。乱入当然算bug,可你见过会处理bug的NPC吗?难道现实中就是一派祥和吗?无数的坑等待着你去发现……新人新书,请多指教。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幸福有三件事:有希望、有事做、能爱人

    俞敏洪说,幸福有三件事:有事做、有人爱、有所期待。做到了这三件事,那你的生活每一天都很幸福。
  • 奇来后书

    奇来后书

    杨牧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十年之内持续地书写三本以少年时光为叙事反思之聚焦的《奇来前书》,在某种意义上也代表了那一远阶段的结束。之后,杨牧自觉地开始了一件新的写作,前后易六寒暑才完成,即《奇来后书》。《奇来后书》在时序上衔接《奇来前书》之结构,同样隐含文学自传的况味,却是从杨牧十八岁之后写起,告别青少年岁月、故乡花莲的山林与海洋,以成年后的学院时光为追探主题──东海、爱荷华、柏克莱、华盛顿、东华等大学……置身多样的人情和知识环境之间,感受学术、伦理,与宗教等及身的信仰和怀疑。笔法翻复、文类跨界之际,依然紧扣“诗”主题,对诗的执著始终不变,于风雨声势中追求爱与美之恒久。
  • 快穿之这个系统太精分

    快穿之这个系统太精分

    身为一名演员,凉薄即使是从万众瞩目的天后,变成各个世界乱跑,为坑爹系统打工的攻略者,也自始至终坚持着自己的职业素养。然而有一个精分系统君,又该如何应对呢?没关系,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凉薄开启了自己的玛丽苏攻略之路,拳打白莲花,脚踢绿茶婊。攻略男主,收服男配。有实力的,没在怕的!(大量同人and原创)
  •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洞真太极北帝紫微神咒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执卡者

    执卡者

    欢迎来到卡片的世界。在这里您将看到各种各样的神奇卡片,有能召唤各种奇异生灵的召唤卡、有威武霸气的武技卡、有绚丽多彩的魔法卡、也有令人实力倍增的辅助卡、治愈伤势的恢复卡,当然增加自身力量、速度、体质、精神的属性卡也不能少。除此之外,更有可以令人变身‘神魔’的变身卡、千奇百怪的道具卡、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神秘而特殊的卡片等等。罗浩,一个卡片的爱好者,但凡关于卡片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去研究一番,而罗浩心中也一直有着一个梦想,那就是创造出一套可以流行世界的卡片游戏,但是,在罗浩的梦想即将实现之际,一张神秘的卡片,将他带到了这个卡片的世界。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中,拥有另一个世界丰富卡片知识的罗浩凭借着对卡片独特的理解,借助那神秘卡片带来的神奇能力,从此走上了一条不同寻常的执卡者之路。
  • 漫威归来当奶爸

    漫威归来当奶爸

    陈元从漫威世界归来,开启了带娃当奶爸的幸福生活。偶尔搞点小科技赚赚钱,却不小心成为了全球首富,更被人们尊崇为驱动人类文明进阶的科技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