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400000005

第5章 中世纪音乐(2)

线谱产生于9世纪末的意大利,是从当时的一种誊抄纽姆谱的方式(即:用加划横线使纽姆谱誊写整齐的抄写方式)演变而成。最初标注于乐谱上的是一条指示F音高的红色线,此即:一线谱。之后不久又相继出现了二线谱、三线谱……等形制不一的多种线谱。11世纪上叶,意大利阿雷佐教区的修士圭多,即:圭多?阿雷佐,首先确定了采用四条线的谱表来记写格里高利圣咏,这样的做法,不仅使四线谱表形式由此得到确立,而且还形成后世的一种教会音乐记谱法惯例,即:格里高利圣咏只采用四线谱表记写。即使是13世纪莱奥南、佩罗坦的多声部音乐曲谱中亦然。

11-15世纪期间,线谱体系先后出现过五条、六条、七条、……等多种线谱谱式,用于记录除格里高利圣咏以外的一切音乐,其中,五线记谱法使用的最为广泛,它淘汰了其他谱式,15世纪,出现了定型的五线谱表。五线谱表是纽姆符号、横线和字母谱字三者结合的产物。15世纪,出现了定型的五线谱表。17至18世纪,五线记谱法逐步完善并沿用至今。

9世纪末,出现谱号的萌芽。当时对谱线音高的标注有两种方法:1)彩线标注法;2)字母标注法。彩线标注法通常为:红线表示F音高,绿线或黄线表示C音高。字母标注法为:在乐谱谱线的左端标出字母,以指示该线所记写的音符的音高。两种标注方式一直使用到13世纪,通常分开使用,有时又混合使用。其中,较常使用的是字母标注法。14世纪以后,字母标注图案演化成谱号,字母谱表取代了彩线谱表。

4. 有量记谱法

13世纪以前,上述记谱法均只记录音高不记录时值。从13世纪开始,记谱法逐渐发展成为既记录音高有记录音值的记谱法。

13 世纪,德国教会音乐家弗朗科根据当时多声部音乐的各声部节奏从早期的“同步”性逐渐转向“异步”性方向发展的需要,首创了能够粗略记写音值长短的“有量记谱法”。

14世纪,法国教会音乐家们对13世纪弗朗科的“有量记谱法”继续改造,促使这种粗略的节奏记写方式进一步精确化,创造出较为明确的4种拍号体系:⊙完全中拍与大短拍、O不完全中拍与大短拍、 完全中拍与小短拍、C不完全中拍与小短拍。

四、六声音阶体系及六声唱名法

在欧洲音乐最近1000年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一个从六声音阶体系到七声音阶体系逐步发展与演变的过程。早在17世纪七声音阶体系建立之前,欧洲音乐的音阶体系是六声音阶体系。六声音阶体系与六声唱名法体系在中世纪音乐理论和实践中相互映衬依托。据传,它们最早皆由中世纪意大利阿雷佐地区的教会音乐家圭多?阿雷佐(Guiduo d’Arezzo,约 995-1050)于11世纪上叶创立。作为教会音乐学校教师,圭多建立六声音阶体系与六声唱名法的目的,最初只是把它作为一种音乐教学手段,以使学生的读谱视唱训练方式简便易行。

圭多根据一首《圣约翰》赞美诗中的前6句歌词各自的第1个音节作为唱名,对应这6句曲调的第1个音高,按曲调的先后顺序排列出一套六声音阶唱名。

《圣约翰》赞美诗的歌词大意:“为了使您的仆人能自由地歌颂您的奇迹,请解除我们罪恶之嘴的禁锢吧。哦,圣约翰。”

17世纪以前欧洲音乐采用首调唱名法读谱。最早的首调唱名法是圭多首创的六声唱名法,这种首调唱名法于11-16世纪在欧洲各地教会得到普遍应用。16世纪中叶,佛兰德教会音乐家威尔兰特(H.Waelrant,约1517-1595)以六声音阶唱名法为基础建立了七声音阶唱名法,他的七声唱名法于17世纪的音乐实践中得以完善并沿用至今。

1.理论

六声音阶体系(a system of hexachords)为自然八音列,其中包含着3个调高不同的六声音阶。以C自然八音列为例,其中包括:C六声音阶(C Hexachord, Nature hexachord)、F六声音阶(F hexachord,Soft hexachord)和G六声音阶(G Hexachord,Hard hexachord )。

上例六声音阶体系有如下特点:

1)在1个C自然八音列中,共有G、C和F 3个六声音阶。各六声音阶的音程关系相同,其首调唱名依次为ut -re-mi-fa-sol-la。

2)每个六声音阶中只有一个小二度,它必须唱成“mi-fa”。在一个自然八音列中,共有3个音高不同的小二度,故能形成3个音高不同的六声音阶。

六声音阶体系中的全部音高共有8个,除bB音外,其余都为自然音。bB音是中世纪音乐理论与创作实践中唯一允许使用的变化音。中世纪音乐理论把自然八音列以外的音称作“伪音”(Musica ficta),禁止使用,因此,一个自然八音列中最多不会超过3个六声音阶。

2.实践

理论上,在1个C自然八音列体系中,并存3个六声音阶。实践中,当1首曲调中只有1个小二度音程时,则该曲调只属于1个六声音阶。

若1首曲调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小二度音程时,则该曲调需要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六声音阶。早期音乐中的这种六声音阶交替称作六声转调(Mutation)。

欧洲早期音乐实践以六声音阶体系为基础,六声转调即乐曲中不同六声音阶之间的相互转换,这在中世纪音乐乃至文艺复兴时期音乐中都十分常见。六声转调类似于中国传统音乐中的“旋宫转调”。

六声转调范围,理论上允许在“C自然八音列”体系中的G、C和F 3个六声音阶之间自由进行,不过,在音乐实践中,六声转调通常只在两个近关系六声音阶之间进行。训练有素的咏唱者会在演唱过程中正确熟练地运用六声唱名法规则,做出正确的唱名更替,从而形成六声转调。音乐实践中的六声音阶称作六声调。六声转调实践如下所示:

1)慈悲经《创造万有的上帝》(Kyrie:Cunctipotens Genitor Deus)。该曲是一首格里高利素歌,属于弥撒曲中的常规弥撒。虽然它的六声音阶形式不完整,但是我们还是能从它的唱名交替过程清楚地辨明其的六声转调特征。

此曲的六声转调为:C六声调→G六声调→C六声调。调回归,以C六声调为主。

从上述分析可知,理论上,同一自然八音列可衍生三个调高不同的六声调;实践中,六声转调通常只在同一自然八音列中的一对近关系六声调之间进行。

2)《巴勒斯坦之歌》是一首13世纪德国世俗音乐作品,由恋诗歌手(Minnes.nger)福格尔魏德(W.von der Vogelweide,德,生卒年不详)作于1228年。

《巴勒斯坦之歌》中的六声转调为:C六声调→G六声调→C六声调。调回归,以C六声调为主。

3)《武士》(Homme Armé,L’)是一首古老的法国民歌,15世纪被勃艮第作曲家迪费(G?Dufay,约1400-1474)是用这首歌曲作为定旋律,创作出《武士弥撒曲》。在之后的16 -17世纪中,该民歌曲调先后被包括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G?P? da Palestrina)在内的20多位作曲家引用,作为其弥撒曲的定旋律。

这首歌曲中的六声转调为:F六声调→C六声调。调不回归,F六声调和C六声调不分主次。

有一点需要注意,六声音阶体系在实际运用中,并不要求每个六声调的所有音都必须全部出现,其六声音阶既可以是完整的,也可以是不完整的。如:在《巴勒斯坦之歌》中,C六声调的“ut-re-mi-fa-sol-la ”6个音俱全,音阶是完整的,G六声调只有“ut-re-mi-fa”4个音,音阶是不完整的。又如:《武士》中的F六声调和C六声调都只有“re-mi-fa-sol-la”5个音。再如:慈悲经《创造万有的上帝》中,C六声调仅有“re-sol-la”3个音、G六声调仅有“ut-re-mi-fa”四个音。事实上,在实际音乐作品中,六声调的音阶形态往往是不完整的。六声转调出现的前提是:乐曲中只要存在两种小二度音程,六声转调就必然出现。

六声转调范围通常只在一对近关系调中交替。很少出现三个六声调共存于一首乐曲的现象。

六声音阶体系C自然八音列中的“B”音只在G六声音阶中作“mi”,“bB”音只在F六声音阶中作“fa”,并且,B 和bB二音绝不会同在一个六声音阶中。六声转调是一种旋律式转调,它在11-16世纪欧洲音乐实践中普遍存在,成为以后七声转调的先驱。

五、多声部音乐起源及其早期发展

公元9世纪,欧洲教会音乐领域出现了最早的多声部音乐 -“奥尔加农”(Organum)。西方音乐理论通常将9世纪以前时期称为单声部音乐( Monophony)时期,将9世纪及其以后时期称为多声部音乐(Polyphony)时期。

1.多声部音乐(Polyphony)

Polyphony一词的字面意义由前后两部分构成,Poly-为字首 ,意为“多于一的、多重的、多的…”,Phony为字尾, 意为“音、声”。Polyphony一词源于希腊语Polyphonia或Polyphonos。Polyphonia和Polyphonos是古希腊时期的普通词汇,通常指“许多声音”或“许多声响”(“many sounds”、“many voices”)。当奥尔加农出现以后,这两个普通词汇遂演变成一个音乐领域中专指多声部音乐的常用术语 -“Polyphony”。在中世纪的音乐文献中,该术语成为泛指诸如奥尔加农、迪斯坎图斯、孔杜克图斯、经文歌等多声部音乐的专用术语。《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词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Polyphony”词条中如是说:Polyphony一词指“含有多个声部的音乐,与其相对的是‘单声部音乐’。至今,该词仍旧继续沿用这样的含义”。

多声部音乐(包括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两大类型)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部同时进行构成,其对应形态是单声部音乐。复调音乐指采用对位法(Counterpoint)写作的各种多声部音乐,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地位同等而性格独立的曲调线条叠置而成,声部之间在节奏上形成“异步”性而非“同步”性。复调音乐在13世纪出现的华丽奥尔加农、克劳苏拉(Clausula)、经文歌等体裁的音乐中萌发,并在14世纪的经文歌、弥撒曲、牧歌、猎歌等创作中形成。与之相应,“术语‘对位法’最早出现在14世纪,它用于说明多声部音乐各旋律线条间依照规则体系进行组合的方法”。14-18世纪上叶是复调音乐形成与发展的主要时期。主调音乐(Homophony)指采用和弦法写作的多声部音乐,它由个或两个以上声部同时进行,其中只有一个为主要声部,即:主旋律声部,其它声部均为缺乏独立性的伴奏声部,声部之间在节奏上常呈现“同步”性的主调形态。18世纪下叶至今是主调音乐创作为中心的发展时期。奥尔加农是多声音乐的早期形态,既是后世复调音乐的萌芽,也是后世主调音乐的萌芽。

2.奥尔加农-最早的多声部音乐

广义而言,欧洲的多声部音乐现象在古希腊时期即已存在,由于古希腊时期的音乐表演几乎皆为即兴式,因此在表演过程中无意而成的多声部音乐现象时有发生。不过,这种即时性的多声部音乐现象,并非人为先行写谱创作和依谱表演所致,而是表演者在作乐过程中随心所欲唱奏表演的自然天成。这种特征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一直延续至中世纪中期。迄今为止,考古界并未发现9世纪以前存在多声部音乐创作理论与乐谱的明确证据。目前,音乐理论界仍将9世纪之前欧洲音乐归类为“单声部音乐”。“奥尔加农”的出现成为多声部音乐创作时代开始的标志。

奥尔加农是9-13世纪欧洲教会音乐中各种多声部音乐的泛称。最早的奥尔加农是以格里高利圣咏歌调为主声部(Principal voice),在其下方即兴唱出一个纯四度或纯五度声部平行歌调的奥尔加农声部(Organal voice),由此构成平行奥尔加农(Parallel Organum)。平行奥尔加农有首尾斜行和完全平行两种形态。

二声部平行奥尔加农还可以叠加成四声部形态,这种四声部奥尔加农呈现为柱式空心和弦(Open chord,省略三音的三和弦)的连续平行进行。

11-12世纪,出现了自由奥尔加农(Free Organum),它又称为迪斯坎图斯(Discantus)。这种奥尔加农的两个声部多呈反向进行方式。

从以上各例证中不难看出,这个时期多声部音乐的总特点是一音对一音,它们的基本结构与运动特征呈现出和声音程、柱式空心和弦流动形态,各声部“节奏上”均显示出“同步”性而非“独立”性。其所共有的“和弦” 式音乐形态特征已清楚表明,早期的奥尔加农并非复调音乐,其音乐形态更倾向于后世的主调音乐。

11-13世纪,出现了华丽奥尔加农(Melismatic Organum),它又译作“花唱式奥尔加农”。华丽奥尔加农最早出现于法国。11世纪法国中部城市利摩日圣马夏尔大教堂的音乐家们留下一些这样的曲谱例证。12-13世纪,法国首都巴黎圣母院大教堂的音乐家们流下更多的此类作品。其形态上的复调特征开始显露。

3. 奥尔加农的结构特征

9-13世纪期间的各种奥尔加农均具备以下3个共同特征:

1)主声部(定旋律)必须引自格里高利圣咏而非其它曲调。

2)纵向音程以纯一、四、五、八度为主,大小三、六度为辅,大小二、七度鲜见。禁止使用三全音程。

3)纯人声(男声)歌唱,无乐器伴奏。歌词采用拉丁文。

9-13世纪是一个以奥尔加农为中心的时期,该时期形成一个以圣咏为主声部(或称“定旋律”、“固定调”)的教会多声部音乐创作原则,该创作原则沿用至17世纪。

平行奥尔加农是欧洲多声部音乐的萌芽,其形态显现出后世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的双重特征。随着奥尔加农创作的不断深入,约从11世纪开始,教会音乐领域中的即兴创作传统逐步被新兴的写谱创作方式所取代,“作曲”专业悄然出现。

4.其他多声部音乐

1)孔杜克图斯(Conductus)

“孔杜克图斯”一词最早见于11-12世纪的文献中,指一种单声部歌曲。13世纪的教会音乐家的创作中,出现的一种多声部孔杜克图斯(Polyphonic Conductus),其特征如下:

① 是教会音乐家创作的非宗教礼仪歌曲。定旋律是新创作的,而非取自圣咏曲调或其它既有曲调。

同类推荐
  • 因为山在那里

    因为山在那里

    这是全球首位独立完成14座8000米雪山行走拍摄的摄影家的孤独逐梦之旅。 从喜马拉雅到喀喇昆仑,1个人,10年,10万公里自费攀援独走。 以绝无仅有的百幅珍贵照片,和不曾为外人道的绝境生命体验, 讲述一个人的十年雪山故事。
  •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绘画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现代俄国文学的奠基人。像雨果和歌德一样,普希金在绘画方面虽不是专业人士,却也是才华横溢。翻阅普希金的手稿和书信,会发现文字中间嵌入的线条轻盈、极度传神的速写。保存下来的普希金绘画作品有1500多幅。普希金绘画的内容包罗万象,有自画像,有朋友、沙皇、女友、官吏们的肖像,也有马、鹰、风景等。这些画寥寥几笔散布在文字旁,显然是作者心思的表露,爱恨情仇讥诮怨讽,跃然纸上。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本书是高莽先生在多年研究普希金文学、绘画创作的基础上,从普希金的1500多幅画作中精心编选而成,辅以详细的说明和生动的画作解读,是一本兼具欣赏和研究参考价值的佳作。
  • 历史的人质

    历史的人质

    本卷影片涉及一战、二战和纳粹大屠杀。笔者意在探讨个体于特定的历史情境之中,进行选择的空间和能力到底有多大,以及孤独无援的个体在做出选择时,所经历的种种身不由己的矛盾和痛楚,藉此思考这样的一些问题:人作为历史的创造者,缘何又被历史所绑架,所囚困,所遮蔽,所压制,所蹂躏,所牺牲,个体的人如何被成功地分子化、碎片化,如何“在有助于团体的名义下被除掉”,如何不约而同地走向“通往奴役之路”,如何沦为统计学意义上的一个数字,当然,还有如何“尽人性的本分”,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 声乐理论与实践

    声乐理论与实践

    歌唱有益于身心健康、增强信心、焕发青春。歌唱是表现音乐灵魂和打动人们心灵的最佳手段。本书介绍了歌唱发声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以及技巧训练等声乐基础训练方面的知识;对美声唱法、民族唱法、通俗唱法的不同表现特征、演唱特点做了介绍;介绍了一些学科对声乐教学的影响,帮助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声乐艺术;在声乐教学实践这部分中,对于在歌唱中遇到的实际的问题,例如声部的界定问题;如何解决喉头上提、如何解决音色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分析和解决的方法;在声乐训练实用指导这方面,强调了学习声乐要注意的几个方面,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练声曲和歌曲分析,供大家参考。
  •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的绘画艺术

    徐悲鸿是世界闻名的画家,是我国现代美术的奠基者、杰出的美术教育家。徐悲鸿学贯中西,博采众长,他的国画、油画、素描、书法皆十分出色,无不令人叫绝。他将西方画坛精湛的写实技巧融入中国绘画,从而为传统艺术的革新和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他又在素描和油画中融八了中国国画的笔墨韵味,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在中国美术史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热门推荐
  • 我的十大作死天赋

    我的十大作死天赋

    新书已发布,新的征程,开始!求收藏!求推荐!求支持!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内御直

    内御直

    身着青衣白袍,腰配横刀利刃,诛灭邪魔鬼修,唯我大梁御直
  • 万物皆星辰

    万物皆星辰

    高中时期~~~~~~~~“别想动她一根头发,否则后果自负!”顾熙宸霸气地警告着沐天星的“闺蜜”。“闺蜜”不甘心道:“为什么,明明我更喜欢你。”“只因,她是沐天星,是我未来的夫人。”大学时期~~~~~~~~某绿茶可怜兮兮道:“学姐,我不是故意的,我不小心把你电脑给摔坏了。”顾熙宸刚想上前,像高中一样,保护着不懂得反抗的她。“啪~”一个清脆的巴掌声响起。“对不起啊,学妹,我不是故意的,我的手突然不受控制了。”沐天星楚楚可怜地望着学妹,仿佛就是她自己受了天大的委屈般。可不委屈嘛,她下手的力道可不轻,打的自己手都火辣辣的疼。某男在旁笑了,看来以后得让媳妇儿罩着自己了。恋爱时期~~~~~~~~“学长,我…我喜欢你。”某位学妹前来告白,完全忽视顾熙宸身旁的沐天星。两人默契对视一眼,在学妹面前撒了把狗粮。学妹被气的哭着离开后,沐天星推开顾熙宸,顺带擦了擦嘴巴:“人都走了。”“吃醋了?”顾熙宸开心地调侃着自家媳妇儿。“对!我吃醋了,还是陈年老醋,再有下次,你看我理不理你。”“好好好,没有下次了,好不好?乖~”某男凭借一记摸头杀,把自家媳妇儿哄回来了。PS:【欲知详细故事,请点击收藏观看哟~】
  • POLITICS

    POLITIC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鬼帝绝宠:皇叔你行不行

    前世她活的憋屈,做了一辈子的小白鼠,重活一世,有仇报仇!有怨报怨!弃之不肖!她是前世至尊,素手墨笔轻轻一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天下万物皆在手中画。纳尼?负心汉爱上她,要再求娶?当她什么?昨日弃我,他日在回,我亦不肖!花痴废物?经脉尽断武功全无?却不知她一只画笔便虐你成渣……王府下人表示王妃很闹腾,“王爷王妃进宫偷墨宝,打伤了贵妃娘娘…”“王爷王妃看重了,学仁堂的墨宝当场抢了起来,打伤了太子……”“爱妃若想抢随她去,旁边递刀可别打伤了手……”“……”夫妻搭档,她杀人他挖坑,她抢物他递刀,她打太子他后面撑腰……双重性格男主萌萌哒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凤舞九天:倾世宠妃舞天下

    凤舞九天:倾世宠妃舞天下

    一场莫名其妙的暗杀,杀手之皇穿越成废柴?什么?!爹不疼娘不爱?地位不如下人?太子爷休妻?这些都不是重点,最最重要的是——废柴?!她?真是笑话!且看她如何打众人脸。废柴?不好意思轻轻松松喝口水就能升级。没背景?九千年神女轮回转世吓不死你?穷?哈哈好冷的笑话,她家神级丹药地位不如糖豆!凤眸微挑睥睨天下荟荟众生。冷眼笑观世间红尘。可……她没说她想入红尘!旁边这紫眸美男子怎么搞?!她是好色没错!但这谁顶得住啊?某男“你想要天下?那还不简单!来,有了我不就有了天下?”
  • 成功决策

    成功决策

    当“智慧”已经失败,“天才”无能为力,“机智”与“技巧”说不可能,其他各种能力都已束手无策,宣告绝望的时候,“忍耐力”便惠然来临,帮助人们取得胜利、获致成功。因为无坚不摧的忍耐力所做成的事业是神奇的。当一切力量都已逃避了、一切才能宣告失败时,忍耐力却依然坚守阵地,依靠忍耐力,终能克服很多困难,甚至最后做成很多原本已经失望的事情。
  • 刺客

    刺客

    《刺客》是刘猛的一部公安题材的军事小说。国际能源论坛将在滨海市举行年度会议,美国ZTZ集团总裁何世昌亲率集团高层人士前来参加会议。却有人在紧紧盯着他,想置他于死地。滨海市城西阳光公寓内一孕妇死于枪击,追查线索直指公安特警——狙击手韩光。韩光一夜之间从英雄“刺客”沦为“逃犯”,全城通缉,但实则是临危受命,全力以赴捣毁雇佣兵组织。他一边战斗,一边逃亡,从接受任务的那一刻起,早将生死置之度外,因为“刺客”这一称号是一种荣誉,为了一句承诺,赴汤蹈火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