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0300000005

第5章 家庭和睦 教子有方(4)

启蒙教育重在诱导。从诺诺3岁开始,我和老公自觉减少听歌、上网、看电视等娱乐活动,把时间用在孩子身上。首先实施娱乐转型,把家里的发声设备主要用来播放《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古诗词、经典古文、幼儿童话等。我和老公重拾读书习惯,记到心里,读出声来,从词义浅显的文章、诗歌读起,经常你一句我一句地玩诗词接龙。诺诺由最初的抵触、厌烦,慢慢转变为接受,逐渐喜欢上了这种氛围。不知不觉中竟然能与电脑同步诵读了,每晚必须听完一个成语小典故才会睡觉。孩子的记忆力着实惊人,很快就能熟练地背诵《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会背的古诗达到了几十首,甚至连《出师表》、《岳阳楼记》这样的长篇古文,她也能背出好几篇。

性格塑造着眼小处。她曾经爱哭、爱发脾气,有几次我们故意狠心让她哭个够,我和老公各忙各的,装作没看见一样。等她哭完后,我们心平气和地跟她说:“一诺,哭是你的权利,可是哭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几个回合下来,她便自觉无趣,再也不出此招。诺诺以前很怕生人,人多的时候不敢大声说话,于是在出门问路、餐厅点餐、亲朋聚会的时候,我们故意给她设置难关,让她学会沟通,学会表达。我和老公都爱与朋友交往,经常参加家庭聚会,遇见有求于我们的,一定会在能力范围内尽力帮忙。潜移默化中,诺诺学会了带楼下的小弟弟,她的小同学们特别喜欢到我家里做客。前几天,她看见小区里有一只流浪猫,急匆匆跑回家给它找好吃的。

习惯养成贵在坚持。我家严格执行作息时间表:早6:30起床,晚9:00睡觉,放学第一件事是写作业,每天练琴、打乒乓球各半个小时,晚饭后下一盘棋。这些作息规律雷打不动,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做事情的恒心。诺诺喜欢堆雪人,喜欢雨中趟水,喜欢姥姥家的菜园子,我鼓励她与大自然亲密接触。家里专门腾出一个房间当作健身室,在诺爸的带领下,诺诺对俯卧撑、仰卧起坐、下蹲起样样在行。我家住11楼,我们尽量少乘电梯,经常比赛爬楼梯,有一天我惊喜地发现,诺诺细嫩的小胳膊,居然有了肌肉块!

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我和老公既是施教者,又是受教育者。有一次,诺爸满身酒气地回到家,斜躺在沙发上,胡言乱语亢奋不已。诺诺说了一句“饮酒醉,最为丑”,老公听后突然停止了酒疯,乖乖地起身洗漱一番,安静地睡着了,从此鲜有喝醉的情况。对于我们两个“80”后来说,这既是一段自我学习、自我励志、自我反思、自我升华的旅程,又是我们付出爱、感受爱、收获爱的温暖之旅。如今,诺诺已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孩子能不能考100分不重要,重要的是要让家里保持100度的爱,在爱的世界里我们和诺诺一起在成长!

(作者:振兴街道河畔社区 张保军、赵秋艳)

家规家训:

重德向善

我的家训家规

古人非常重视以修身为主的家庭教育,认为“子不教,父之过”。古代家训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有仁义智信、忠孝节义、礼义廉耻等美德成为家风、家训的核心,用以谆谆教诲后世子孙,让他们重德修身,将美好的德行和圣贤的智慧代代相传。

春节期间,央视记者走上街头问群众“家风、家训、家规”是什么,一时在全国掀起热潮。有的人的家规是“勿贪勿奢”,有的人的家规是“宽厚谦恭”,有的人的家规是“孝亲敬长”,有的人的家规是“勤俭节约”,有的人的家规是“谨言慎行”让我不禁自问,我的家风、家训、家规又是什么呢?

我的父亲母亲学问不高,在他们小的时候家并不富裕,天天都在想如何吃上饭,由于姊妹多,连学都上不起。等他们为父母的时候,希望能给我们提供更好的物质生活而天天忙碌,在我的印象里并没有明确的指出家训、家风到底是什么,并没有写出来挂在墙上,或是在父亲母亲的话语里的。仔细回想,我觉得我的家训是无形的,是在我父母亲的身体力行里的,要是总结出来的话,就4个字“重德向善”。

记得小时候,应该是上幼儿园的年纪,我很爱吃饼干,爸爸就让妈妈带我去买,路上妈妈看见了一个捡破烂的人,带着一个小孩子,现在记不得是母女俩人还是祖孙俩人了,就只记得那个小女孩啃着一个干硬的馒头,天气寒冷,冻得小脸红彤彤的,还流着鼻涕。妈妈带着我走了过去,给了那个大人10元钱,那个捡破烂的先是愣住了,后来哭了,说了什么现在不记得了,就记得因为这个我还和妈妈生气了。因为妈妈给买了一袋很便宜的饼干,我一点也不爱吃,就和爸爸告状,爸爸开始还和妈妈吵起来了,后来知道了缘由就没再说什么。

记得还有一次,是上小学的时候,半夜里就听见外面有人敲着大锣,边跑边喊。刚开始并没听清是什么,后来听到是在喊“地震了”,妈妈叫醒我,叫我赶紧穿衣服,正在这时屋子晃了一下,我们更确定是地震了,赶紧向外跑。跑到外面的时候,看见很多居民都在外面了,有的还没完全穿好衣服。妈妈望了一下四周说楼下奶奶一家5口人没有下楼,说完就往回跑,我知道妈妈是去叫她们,我哭了,告诉她不要去,因为年龄小吧,以为回去了就会有危险,怕妈妈被砸里。过去了好久地震并没有再来,妈妈从楼里走了出来,我很生气说你这叫事多,人家说不定是不想下来的,妈妈笑呵呵地说:“万一人家没听到呢。”

看见别人打孩子了,她会上去拦着;我哥的一个同学家条件困难,没吃过生日蛋糕,她就在人家过生日时给人家买蛋糕送过去,很多事在当时年幼的我眼里,我的妈妈就是一个好管闲事的人,也是一个很节俭的人。我记得小时候,我总说谁的妈妈穿的很漂亮,妈妈就会告诉我,衣服只要整齐干净就会给别人留下印象,并不一定非得多漂亮,当时的我并不理解。

记得有一件事,开始让我慢慢地转变了对妈妈以前的那种观点。记得应该是上初中的时候,离家不算近,有一家山东馒头铺,他家做的馒头是长条圆柱形的,那家的馒头是妈妈唯一认可的馒头,说是吃着这个馒头像是自己家做的味道,可能是因为馒头做的实在,不虚假,味道确实不错,很香的白面味。所以我总会买这家的馒头,那天我带妈妈一起来到这家馒头铺买馒头,付款的时候,那个戴口罩做馒头的师傅说不收钱了,我和妈妈愣住了,那个人把口罩摘掉了,说大姐是我,你不记得了,你以前帮过我你记得不了,妈妈仔细看了一下说你是在我们单位那个捡废铁的小伙子,馒头师傅连忙点头,两个人都笑了,妈妈说原来是你开的,味道不错,看出来用的都是好面,做生意不容易不能不给钱,可是师傅执意不收,妈妈拗不过就没给,出了馒头铺,我缠着妈妈问,妈妈只说他以前在她们单位那边捡废铁的,帮过他,别的没说。我在想可能是不是又看人家可怜给人家钱了,或是捡了不该捡的,被妈妈发现,感化他了,到现在我也不知道到底做了什么。总之,这件事让我对妈妈的看法改变了,觉得妈妈很善良,这种善良不求回报,事都是小事,可做出来了,说不定就会真正地帮到别人。

虽然我的父母亲并没有说出来“重德向善”是我们的家训,但是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做人要“重德向善”。这其实也正是做人处事的根本,对现代教育很有借鉴意义。他们的仁慈关爱和道德修身的行为,无形地使我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明辨是非,选择正确的人生之路,我想这是真正为子孙负责,使我们终身受益的家训,是留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正如古人所云“以清白遗子孙,不亦厚乎”!

现在我是一位母亲了,我会把从母亲那里学到的“重德向善”作为我的家训,也会按照父母亲那样用自己的行动来教育我的后代。

(作者:欢喜街道祥和社区王晓丽)

家规家训:

家庭和睦 诚实守信

讲我家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东北村庄。在那里,到处青山绿水,还有勤劳善良的乡亲;在那里,我度过了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童年。不论什么时候,无论走到哪里,良好的家风时刻塑造着我,影响着我的工作、我的生活,还在我自己的三口之家里生根发芽。

父母没读过多少书。从我记事起,父亲就一直做生意,母亲则在家料理家务。在我的记忆里,父母从来没有争吵过。父母的言行就是对我们子女最好的教育,和睦相处也是我们家不成文的家规。我们家姐弟四个从小到大也没有过争吵。

父亲是个诚实守信的生意人,朋友五湖四海。到了哪里提到他的名字认识的人都会说那人是个好人。父亲常常说的一句话:“吃亏是福”。生意人讲究的是利益,但是在利益之上如果太刻薄,那就没法长久地和生意伙伴继续合作下去,父亲总是能够在利益和友情上处理得当。他跟我们常说:“不让别人吃亏,就是不让自己吃亏”。

我记得最深的一件事,是河北有一个人来到家里找我父亲要做粮食生意,当时我父亲并不认识这个人。这信任从哪里来呢?当时这个人感觉到父亲的迟疑,他说我是有人推荐来找你的,说着从兜里掏出了一封信。父亲打开信,信头是这样写的:“未曾谋面的吾兄”。可想而知,这是一封靠一个人的名誉、信誉和影响力来铺这条生意路的推荐信。父亲当时二话没说,就和持信的人建立了良好的生意合作伙伴关系。

后来父亲因为生意上的事情来到河北,到了给他写信的人的家里,做了“贵宾”,他们成了一辈子无话不谈的知心好友。那个伯伯跟父亲说,当时写信的时候,他早就知道父亲这个人,而且知道父亲是诚实守信的生意人,但苦于没有机会合作。后来有人说想去辽宁做玉米生意,但是没有朋友在那里,他就想到了父亲,所以成就了这段“未曾谋面的吾兄”的佳话。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上,在职业领域中,在家庭生活上树立良好形象的重要性。这件事是在我刚记事的时候发生的,但是这么多年却从未在记忆中消失,只是越来越深刻,而每当我遇到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的时候,信誉、德行总是能够占据上风,我想这跟家庭对我的影响密不可分。

现在父亲已近古稀之年,经常有以前生意上的老朋友给他打电话,或者坐车过来到家里呆上几天,叙叙旧。多年的友情渐渐变成亲情,真心关注着彼此的生活情况。接管了父亲生意的弟弟,则是小心谨慎地“伺候”着长辈。一言一行,即有父亲当年的诚实守信范儿,也有现代生意人的魄力。

父亲和母亲都是善良的人,因为家里一直做生意,相比较其他的家庭就会宽裕很多。不管是谁,只要是登门来借,他们从不拒绝,即使是公司资金短缺四处筹钱的时候。父亲告诫我们:“人不到难处,是不会来的,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帮他一把。”这么多年,家里借出去的钱不知道有多少,而还回来的钱却是寥寥无几。

有一次我就和父亲谈这个问题,我问他:“生意人赚钱不容易。可是你为什么对于‘借’出去那么多的钱,没人来还你,你和母亲却从来一点抱怨都没有呢?我就很不理解,我们家都是在省吃俭用的,白白拿钱给人家用?”父亲就笑了,说借就没打算让他们还的,既然自己有能力,别人能够来到自己这里,那就应该借给他们,再说都是乡里乡亲,而且也都是家庭困难的人,帮他们一把是应该的。

这就是父亲,我们一大家子都爱戴的父亲。他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影响着我们子女人生的航向,影响着我们做人的道德准则。

我的母亲是个要强的人,她平时照顾一大家子的生活起居,还要帮父亲打理生意。她的身体并不是很好,但她还是把家里照顾得井然有序。在我们小时候的那个年代,每个家庭都是不宽裕的,母亲总是能够合理的安排好家里的开支,到我们现在都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了,回想小时候,母亲从来没有让我们感觉到家里没有钱。不管什么时候,我们要学杂费的时候,母亲都会从容地拿出来。

记得我在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我穿的一条裤子膝盖那个地方破了。回到家,母亲就在膝盖底下给我垫了块布,打了个补丁。我高兴地回到学校,可是却遭到小朋友和老师的笑话。“你怎么穿带补丁的裤子啊!”小朋友都笑话我,包括我的老师都说:“回家跟你妈要新裤子,打补丁的咱不穿,你们家那么有钱。”我哭着回家了,跟母亲学别人都怎么说的,跟母亲要新的裤子。母亲和颜悦色地问我:“他们笑话你的裤子带补丁,那他们有没有说咱家穷啊?”我说:“没有”。“那你还怕他们笑话?”母亲,就是母亲,我从那以后再也没闹着要新的衣服。

现在,我们姊弟四个,从不会和别人在物质享受方面攀比,却注重修养和内涵,好多人不理解,都说像我们家这种家庭出去的孩子,都应该是很会“花钱”的主儿,结果却被家庭给培养成“消费找不到地方”的孩子。在我们内心深处,过得充实的人是不需要装饰的。

同类推荐
  • 南亚三国行

    南亚三国行

    2006年3月,老伴随贸促会组织的参访团去参加在印度孟买举办的亚洲企业峰会,顺访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我曾去欧洲和俄罗斯旅游过,领略过欧陆风光,对同属东方文明而又与中国有很大差异的南亚风情心仪已久,便乘此机会同行,游览了南亚三国。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是印度,但出国的第一站和回国前的最后一站都是斯里兰卡。前后在斯里兰卡住了三晚,游览了两个整天。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短短两天观光,浮光掠影,但总的感觉还是不虚此行。
  • 一号文件

    一号文件

    一部用良知和真诚写就的开启一代新“国风”的长篇纪实报告文学;一部真实、具体、生动的中国农村变迁史、中国农业发展史。中国是传统意义上的农业大国,新时代农村的发展就是新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体现。作品从令人高度关注的中央一号文件视角切入,以生动鲜明的历史故事为题材,从中国农业遭受“左”的思潮以至于由此带来的巨大挫折的反思开始,截取当代中国农村具有代表性的生产、生活场景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以及具有影响力的人物事迹,反映了中国农村发生的空前深刻的变化,进而追寻当代农业发展的崭新道路;探讨、思索中国农民、农业和农村的未来。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出版重点图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项目。
  • 未知大学(全集)

    未知大学(全集)

    写诗是任何一个人在这个被上帝遗弃的世界上能做到的极美好的事情。以文学为志业的波拉尼奥,写给一代文学青年的情书。中文版波拉尼奥诗集包含主诗集《未知大学》,及另三部诗集《安特卫普》《浪漫主义狗》《三》。
  •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苏曼殊作品集(二)(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苏曼殊作品集(二》本书分为诗歌、题画·题照、书信等部分。
  • 春日勃勃生机

    春日勃勃生机

    春天的三月更是生机勃勃,富有活力。晨雾像轻纱似的笼罩着小山村,山村变成了一座小岛,缥缥缈缈、若隐若现,像天上的仙境一般。一身乌黑的小燕子,带着剪刀似的尾巴,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轻快而又敏捷,一会儿飞到田地里,转眼间又落到屋檐下了。我有点不放心,拿着手电筒去找我的同学,他还在悬崖上心惊肉跳着,毕竟我是他的朋友,总不能置之不理。夜幕已经降临,他竟还没有回家。
热门推荐
  • 慈悲地藏菩萨忏法

    慈悲地藏菩萨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傻子故事

    傻子故事

    无数事实、经验和理性已经证明:好故事可以影响人的一生。而以我们之见,所谓好故事,在内容上讲述的应是做人与处世的道理,在形式上也应听得进、记得住、讲得出、传得开,而且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失去她的本质特征和艺术光彩。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走进好故事,阅读好故事,欣赏好故事,珍藏好故事,传播好故事,我们特编选了一套“故事会5元精品系列”以飨之。其选择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点:一、在《故事会》杂志上发表的作品。二、有过目不忘的艺术感染力。三、有恒久的趣味,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启迪作用。愿好故事伴随你的一生!
  • 颠倒巷之全民女王

    颠倒巷之全民女王

    感情并不亲近的袁家三姐妹和另外三个男青年,阴差阳错地在颠倒巷遭遇了许愿成真事件,一起进入了一个男女观念完全倒置的世界,只有他们六个人的思维还停留在原来的世界里。在新世界里他们经历了种种匪夷所思的波折,为了撤销愿望更是历经千难万险,当终于能回到原来世界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友情、爱情和成长,而回归也意味着将忘掉所有这一切,这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场更加痛苦的抉择……
  • 甜宇之恋

    甜宇之恋

    是按《甜蜜暴击》的结局继续写下去的,主要写明天和方宇的甜蜜生活。
  • 落与尘埃

    落与尘埃

    祖山的人一出生就肩负着重要的使命。程泺也不例外。在她5岁那年,回到祖山祭祖后,命运就此改变。她被族人视为圣女,在她18岁成年时就会被送回祖山完成使命。
  • 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

    《图说世界名人:洛克菲勒(神秘的亿万富翁)》讲述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美国历史上最富有的人传奇的一生。自16岁从商到55岁退休,洛克菲勒创造了美国的商业神话,从无到有创建自己的财富大厦,谱写了平民阶层奋斗崛起之歌,是“美国精神”的耀眼典范。晚年洛克菲勒投身慈善事业,致力于消除贫困、疾病,捐款总计5。5亿美元,在世界医疗、教育、环保等多个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 都是打嗝惹的祸

    都是打嗝惹的祸

    《都是打嗝惹的祸》收录的作品分为今古传奇、人生百味、人间真情、超级想象、世相百态五部分。作者的文字轻快精准,文如其人,极具穿透力,同时又丰满而有温度,通过一篇篇文章,你可以触摸到作者独特的心灵气质——既拥有清冷的理智,又不乏湿润的心情。在看似微小的故事情节中,你能读出作者四溢的智慧灵光,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都是打嗝惹的祸》是一本值得阅读和收藏的好书。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The Virgin of the Sun

    The Virgin of the Su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