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0500000008

第8章 邺城毒谋

永兴元年,九月二十,亥时,晴,司州魏郡邺城,太弟宫。

高拱的穹顶,宽敞的殿堂,奢华的装设,袅袅的熏香,这里是成都王宫的正殿。灯火通明中,居中高坐着一名俊美青年,他器宇轩昂,金冠王服,仪态雍容,正是当今皇太弟、都督中外诸军事,晋武帝司马炎之子成都王司马颖。只是,以往歌舞升平的大殿,如今凄风苦雨;以往人马为患的座席,如今寥落冷清;而以往雄姿英发的皇太弟,如今则愁容满面,眼中更有一丝掩不住的怅惘。

这一切,皆因白日传来的一个消息,也即石超兵败平棘的消息。石超败北,其大军逃回邺城的,至今仅有数百骑,令城中可用军卒不过一万五千,且过半为战力低下的新征壮丁。而幽并联军号称十万大军,实际至少还有五万精锐,正步步进逼,两万前锋精骑更是随时可至。

要说面对东海王司马越、并州司马腾、幽州王浚的联合轮攻,司马颖一方阵营中也有一个重量级盟友,即盘踞长安的河间王,可惜其援军目前还在千里之外的洛阳,远水不解近渴。眼见邺城岌岌可危,大势将去,这里自然愁云一片。

自从消息传来,司马颖便与这干属下重臣商讨对策,但迄今仍莫衷一是。死守?幽并联军皆北地悍卒,更有蛮胡相助,且气势正盛,包括司马颖在内,可没谁愿与城共存亡,更没谁愿把家族底牌拼光;逃离?邺城一失,成都王根基尽没,逐鹿无望,众人及身后家族的荣华富贵也将一落千丈,如何舍得。这委实叫人难以决断。

冷场间,一名温文尔雅的中年官员匆匆入殿。司马颖一见,忙问道:“子道,汲郡援兵到了何处?何时可达邺城?”

来人名叫卢志,东汉名臣卢植的曾孙,司马颖心腹谋士,现任成都王长史。面对司马颖期盼的目光,他却苦笑道:“最新军报,汲郡一千军马下午便抵西南四十里外,却突然止步不前,称粮草有缺。想来,是收到大军战败的消息了。”

“混账!竟敢背弃本王!小人!可同富贵,却不愿同患难,他日本王绝不轻饶!”司马颖怒容满面,拍案咆哮,旋即,犹不死心道,“那么,还有荥阳等郡军马呢?”

“哎,荥阳千五军马已达东南六十里外,却也已经停驻。余郡人马,距离更远,尚不知情,但恐也不能奢望。”卢志黯然道。

幽并联军南征之际,司马颖便下令邺南各郡调集军马,前来邺城助战,毕竟汇集一处也是一股不小的军力。之前各郡虽有些拖拉,还算基本听令,不想石超大军一败,各郡立马有了反应,几乎就差翻脸了。掌控地方军政的世家大族,为了自身利益,变脸真的可以快过翻书,这时可别叫人家遵从什么礼义廉耻,那是用来说教愚夫愚妇的。

众人正唉怒交集,忽有一人顶盔掼甲闯入殿来,却是本该镇守邺城北门的守城主将公师藩。顾不得众人的惊异于司马颖的不悦,公师藩快步行入殿中,单膝跪地,急急禀道:“大王,方才城北已出现敌骑,约有数十之数,天黑难辨,估计当是敌方探哨。而且,而且...”

成都王本就面色难看,见公师藩言语闪烁,立刻喝道:“快!有话直说,莫要吞吞吐吐!”

公师藩哀叹一声,略带哭腔道:“大王,适才敌骑一至,讯入城中,军民大震,已有臣僚奔走,士卒自散。大王,兵无战意,军心不稳,邺城难守啊!”

“什么!?”司马颖豁的站起,手指公师藩怒斥道,“大胆,定是你胆小怯战,竟还敢动摇军心?”

“属下得大王栽培,拔擢于草莽,对大王忠诚一片,日月可鉴,虽战死而无悔也,怎会行那宵小之举?”公师藩虎目含泪,叩首连连,口中抗辩道,“还请大王细听宫外。”

听公师藩所言,众人皆凝神细听,果闻宫外隐有惊叫杂沓之声,且分布各向,城中显已乱了。司马颖面色发白,颓然跌坐,却是再不出声了。其实,他何尝不知公师藩的忠勇,否则也不会在此危急时刻,令其主掌邺城防务了。这个出身阳平的寒门部将,是他一手提拔,无大族利益牵绊,的确心腹可靠,之前对其口出恶语,只是难以接受事态急剧恶化而已。

“大王,事已至此,人心崩散,徒留邺城无益,不妨帅军南下,奉帝退还洛阳,与河间王援军联手自保,尚可存些元气以待他日。志请大王速决!”一片死寂中,长史卢志一躬到底,直言劝道。

“大王,走吧,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啊。”又有一名属僚出言道。随即,更多臣属也跟着劝司马颖出走。这时,局势其实已经清晰,成都王一方已回天无力,臣属们均已不再抱有幻想,还是先保命要紧。

话题再次回到是走是留,司马颖依旧下不定决心。在此紧要时刻,面对众人的劝说甚至央求,他面色数变,竟然玩了把太极推手,敷衍道:“此事甚大,待本王先与母妃商量一番,各位且下去稳定城中局势,待到子时,你我再行决定去留。”

言罢,司马颖不顾众人苦劝,就欲起身离去。公师藩忙禀道:“大王稍等,还有一事。石超将军刚已逃回,身披数创,现正在宫外跪请发落,还请大王示下。”

“这个蠢材,居然还有脸回来,来人,直接将其斩首示众!”司马颖顿时火往上撞,怒声下令道。不过,不待众人帮助求情,他旋即又无力的摆摆手道:“算了,至少他未负我,此战也非其一人之过,哎,去告诉他,本王此刻无心见他,让他先疗伤去吧。”

吩咐完,司马颖黑着脸,从侧门径直离开。殿中众人面面相觑,如此大事岂可求问于一名妇人,却也只得摇头离去。更有几名河北本地的士人,彼此目光交汇,闪烁不定。说来,司马颖作为皇家贵胄,平素谦和有礼,淳孝仁义,宽待属下,善闻纳谏,堪称贤明,这也是众人愿意追随他的原因。只是,今日看来,其竟仍公子爷做派,做个清平王爷合适,但要逐鹿天下,尤其面临逆境之时,却显犹豫无断、不堪担当,不值托付啊。

子时,一干臣属重聚正殿,之前就只剩二十多人,此刻再次少了一半。众人心中落寞,皆做未觉,只待司马颖出现,立即由卢志问道:“敢问大王,太妃意下如何?”

司马颖并未回答卢志,而是扫视殿中众人,不无自嘲道:“人又少了许多,又有人弃我而走了吗,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古人诚不欺我。呵呵,这样也好,至少令本王在最后时刻,看清孰忠孰奸,呵呵...”

司马颖笑得爽朗,却听得众人头皮发麻,甚至狐疑其是否精神错乱。良久,司马颖似才想到答复卢志,却听他不无揶揄道:“哎,母妃留恋邺城,不愿离去,徒姑奈何啊?”

众人一脑门黑线,卢志甚至有点气急败坏的说道:“大王,我等适才虽竭力弹压,城中守军仍然已去其二,各级军官僚属更去其四,还请大王尽早决断,否则,若守军彻底崩散,悔之晚矣!”

“哦,事态如此严重?本王待诸军不薄,安可如此气我?”这次,司马颖终于露出惊怒之色,眼底更闪过一份决绝,稍倾,他总算点头道,“好吧,你等且约束诸军,严闭城门,晓谕军卒,准备明日南下,本王且再与母妃纷说一番。”

还与母妃纷说?众人差点厥倒,心情复杂的目送司马颖出殿,只得七上八下的纷纷离去。暗夜之中,王宫门前,卢志一声低叹:“哎,非是太妃留恋邺城,实乃大王不甘呀。可如此战又不战,走又不走,岂非自误吗?”

然而,就在此时,一名宦者悄然前来,传请卢志前往偏殿。偏殿内,除了有司马颖,居然还有公师藩。此刻的司马颖看来云淡风轻,甚至略挂笑容,恰似战败之前的雍容气度,哪还有方才当众时的英雄末路与茫然无措。只是,对其极为熟悉的卢志还是发现,司马颖的眼底,似正闪烁着一股从未有过的危险与疯狂。

淡淡一笑,司马颖直言道:“大势已去,本王已被河北士族所弃,嘿嘿,想必他们此刻已经纷纷遣使,去往王浚营中卑躬屈膝了吧。但是,本王此战虽负,不得已败走,却不会将河北就此拱手让于王浚之流。既然大军已所剩无几,便索性都留下吧,流散河北各地便是。哼哼,本王乃先帝嫡嗣,此番便轻装南下,失了夺位之力,倒看谁敢阻我?”

眼中闪过阴毒,嘴角挂着狠厉,司马颖对着两名绝对心腹,毫不隐晦的说出自己的真正盘算:“本王要令河北之地大乱,令河北士族受苦,令幽并联军难稳,令河北百姓思念本王,待到河北不可收拾,便为本王复归河北之时。现在,本王要布下这盘大棋,具体筹谋实施,还请二位助我...”

同类推荐
  • 欺天计

    欺天计

    他,本是罪人之子,灭门惨案逃得一命,苟且偷生,一次袭杀,一场事故,一个机遇,便是大幕的开端
  • 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不忍细看的大唐史

    回味历史,品读人生,以史为鉴,方明得失。正说大唐帝国历史,全景再现了中国历史上很强大帝国的崛起、兴衰和没落。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一段壮阔恢弘的历史,讲述了大唐的盛世传奇。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斗争与杀戮;不忍细看,看到了太多的意外与无奈。但我们仍想走近唐朝,追溯那段盛世光华的大唐岁月。娓娓道来的叙述,慢慢地浸进历史,这份细腻带给读者一个与众不同的唐朝,值得玩味。
  • 大唐鬼谷

    大唐鬼谷

    一现代人来到了古代大唐,成为了绝世无双鬼谷子门下大弟子,看他如何在朝堂上舌战群儒,如何战场上杀敌立功。
  • 中国NGO口述史(第1辑)

    中国NGO口述史(第1辑)

    中国NGO的创业者们,是一群用梦想改变社会、用行动书写历史的公民。如今他们中的许多人已届高龄,有的甚至已不幸仙逝。他们曾拥有的梦想、曾采取的行动,是中国公民社会中最富有生命力和先驱性的历史,是以公民个人为主体展现的中国NGO的创业史。
  • 汉末称王

    汉末称王

    魂入大汉,争雄天下,诸侯彼此算。曹孟德,孙仲谋,回天乏术难一战。刘玄德,百折不挠,头颅依然断。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谋臣显手段。贾文和,郭奉孝,余子琐琐不足看。荀文若,鞠躬尽瘁,仍怀旧大汉!决胜千里,披坚执锐,良将展才干。陈元龙,张文远,文武声名谁敢犯?许小弟,神勇盖世,一锤魂飞散!天灾人祸,兵凶战危,白骨岂一半?功成名就,回看江山,心中徒嗟叹!没有系统、没有神功、没有热兵器,这是一本原滋原味的三国。第一卷基本都是铺垫,所以请稍微耐心一点,后面的精彩不会让你失望!
热门推荐
  • 异界召唤之魔兽军团主

    异界召唤之魔兽军团主

    新书《开局召唤三国群英》以开,异界召唤争霸流,欢迎大家前来品鉴。
  •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全中国最穷的小伙子发财日记

    老康三十而立,带着老婆,拖着儿子;没有存款,没有房子;读的是烂学校、破专业,一无所长;毕业后混了多年,稀里糊涂,不幸下岗;因为混得差,朋友都断了联系;举目望去,走投无路;看见老婆就内疚,丈母娘面前更是抬不起头;一家三口,低声下气,长期在丈母娘家“蜗居”……有一天……
  • 亿万婚约:豪门独宠小甜妻

    亿万婚约:豪门独宠小甜妻

    一夜误入酒吧,她被神秘男人吃干抹净,成为神秘大家族的年轻太太。可这个太太……她宁愿不当!夜夜与野兽为伴,谁爱当谁当!“祁夜!一纸婚约到期,我受够了你的折磨。”冰冷的唇勾了勾,一只大手把她推入墙角,邪魅的声音响起,“真的够了吗?”十年后……祁夜堵在酒吧门口,“这位太太,约不约。”她掉头就走,手里还拿着俩个萌宝的护照。那冷钳般的手再次袭来,她终究还能不能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

    转法轮经优波提舍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喜鹊谋杀案

    喜鹊谋杀案

    史无前例,横扫日本五大推理榜单,均以绝对优势荣登NO.1宝座。当编辑苏珊·赖兰拿到艾伦·康威最新作品的初稿时,她怎么也不会想到这本小说不同于他的其他任何作品。在和这位犯罪小说畅销书作家共事多年之后,她对他笔下的侦探阿提库斯·庞德了如指掌。庞德侦破了许多围绕英国村庄的谜案。意在向经典英国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和多萝西·赛耶斯致敬,康威的传统写作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而苏珊为了保住工作,必须继续忍受他恼人的行为举止。在康威的新作中,阿提库斯·庞德来到派伊府邸——一座乡村内的庄园调查一桩谋杀案。是的,其中有死尸和许多各怀鬼胎的嫌疑人。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苏珊越来越确信,在这本稿件的背后隐藏着另一个故事:一个充斥着嫉妒、贪婪、冷酷的野心和谋杀的真实故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第一女元君

    第一女元君

    天地分五界,天地元气中诞生了第一位女仙,众仙皆尊称为婉华元君,九万年前魔族大肆来袭,她率性众仙挽救整个仙族,便退隐山林。九尾,妖王之子,受魔族抚养长大,偷拿天界至宝“天刹”,背后一剑,让她直接陨落。却不料天刹剑认她为主,保住仙魂,掉落人间,附身废物凤五小姐身上,至此凤五小姐的名字响彻整个东茗大陆。多年后,九尾双手掩住清秀的面容,泪水不停滴落,“对不起,是我亲手杀了你。”虚妄,魔王之子,明明是他让小九尾杀掉了那个女元君,可脑海中为什么会浮现她的脸?既然他喜欢,不管你是什么身份,都逃不掉。
  •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译林)

    安娜·卡列尼娜(经典译林)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第二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小说,创作于1873—1877年。作品由两条既平行又相互联系的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安娜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和爱情自由,而她的丈夫却是一个性情冷漠的“官僚机器”。一次在车站上,安娜和年轻军官伏伦斯基邂逅,后者为她的美貌所吸引,拼命追求。最终安娜堕入情网,毅然抛夫别子和伏伦斯基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和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她陷入痛苦和不安中,而且她逐渐发现伏伦斯基并非一个专情的理想人物。
  • 犹太人的教子智慧

    犹太人的教子智慧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决定一个民族的未来,高素质的教育造就高素质的人才。犹太民族在教子方面很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们认为教育方式的不同对孩子的影响十分巨大,父母的言传身教更是对孩子起榜样作用。本书希望通过对犹太人的教子智慧和教育艺术的阐述,帮助家长掌握一定的方法,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在潜移默化中把孩子培养成乐观开朗、充满爱心、知耻知荣、志向远大的栋梁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