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4200000003

第3章 亚特兰蒂斯:在传说中失踪的古大陆(2)

■远古的天堂究竟失落于何方

亚特兰蒂斯这个失落的大洲迷人之处究竟是什么?现代人无缘亲历,谁也无法说清楚。然而,自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它成为不少神话的素材:一个风光明媚的地方,位于西方日落之处,结金苹果的“赫斯佩雷德斯乐园”,极乐之境,一方净土——这一切都位于浩瀚的西海里。一般人认为西海就是把亚特兰蒂斯吞没了的海洋。在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传说中的“快乐群岛”、“幸福群岛”和“圣布润丹岛”,位置也都在这一带。在地理学纯凭臆测的时代,现代知识出现之前,任由人们信口雌黄,凭空在海洋里添了许多仙岛、流着奶和蜜的乐土、活人与死者重聚享福的天堂。

历史和传说中有许多岛屿被大海吞没的故事,例如英国圆桌武士亚瑟王神秘的“阿法隆岛”。这种构想并非全然不切实际。大西洋,尤其是亚速尔群岛和冰岛附近,的确有不少火山岛在海面上惊鸿一瞥之后,就消失了。

柏拉图说得很清楚,亚特兰蒂斯位于大西洋。一些较认真的研究人员也曾实地搜索过,相信在大西洋海底的正中确实有过一个广阔的大洲。按照这派说法,亚速尔群岛、佛得角群岛、加那利群岛和马德拉岛都是亚特兰蒂斯的山峰,也就是那个失落大洲仅存的陆地。

15世纪,是欧洲人热衷于探险和找寻新领土的时代,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又被人认为真有其地。那时的制图人总把它画在地图上,唯一的根据就是自己的想象力。发现美洲后,尽管证据十分充足,证明美洲本是块干大陆,没浸泡过海水,但还是有人认为它就是亚特兰蒂斯。

这一类一厢情愿的错误和矛盾,并没有减少人们对这个失落的大洲的兴趣,反而激发起人们重新着手再探究这个历史古国的激情。到了19世纪,正反两面的各种学说陡然大增,竟然成了一门新科学,叫做“亚特兰蒂斯学”。

早期知名的亚特兰蒂斯学学者是美国众议员唐纳利。1882年,唐纳利的杰作《亚特兰蒂斯:洪水时期前的世纪》问世,非常畅销,成为研究亚特兰蒂斯学的经典之作。

唐纳利的论点基于从观察中发现哥伦布抵达前的美洲与古埃及文明间有若干相似之处。他列举金字塔的建筑、木乃伊的制作、365天计为1年的历法发明、大洪水的传说等为证。他相信这种文化有着共同的起源,大洪水前,在旧世界与新大陆之间有过一个大洲。这个居中的大洲沉没后,东、西两方才各自发展成两种文化。

唐纳利大量采用现代科学来建立自己的学说。考古学、神话学、语言学、人类学、地质学、动物学、植物学,全都给扯进来混在一起,再加上不少的文学技巧,旁征博引,这门杂烩式的科学研究似乎极有前途。

唐纳利一派的人有多种学说来支持自己的主张。亚特兰蒂斯学似乎能解开许许多多神秘的谜团。就拿鳗鱼的怪异繁殖习惯来说,欧洲的鳗鱼之所以每年都要历尽艰险横渡大西洋,到马尾藻海(大西洋中一个没有岸的海,围绕着百慕大群岛,西边与北美大陆之间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被大西洋包围)去产卵,据他们解释这是因为鳗鱼从前就养成了到亚特兰蒂斯的河流里产卵的习惯。

有人说,亚特兰蒂斯是巴斯克人的故土,巴斯克人无论在种族方面或语言方面都与别的欧洲人不同。还有人说,偶尔可在委内瑞拉等地发现的白印第安人零星的部落,也是来自亚特兰蒂斯。西班牙征服加那利群岛时消灭了的穴居土著关奇人,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是亚特兰蒂斯人的后代。他们体高肤白,所用文字不可辨认。中南美洲土人从前崇奉的白肤浓髯的神灵,玛雅人称为“库库尔坎”,托尔特克人称为“奎兹尔科亚特尔”,印加人称为“维拉科查”。相传是他们从东方越过海洋带来了文明——除了亚特兰蒂斯,还会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呢?

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唐纳利的学说站得住脚吗?尤其是海洋地质学的研究在近30年来进展神速。唐纳利当年以类比方法提出的学说确曾轰动一时,引起各界的激烈争论;但在今天显而易见,实在是错谬百出。他一心想把世上所有不可解的谜团都与亚特兰蒂斯拉上或多或少的关系,他想要证明每一件事,结果反而什么也证明不了。

唐纳利整套学说的基础——亚特兰蒂斯位于大西洋中部,现已经遭到否定了。据海洋学家对海床和大陆成因的研究,在大西洋3 6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找不出任何证据能证明发生过像亚特兰蒂斯那样大规模的天灾,也不可能有过那么一个大洲。大西洋海底的确有一系列蜿蜒的大山脉,从北到南长达12 500公里,亚速尔群岛就是露出海面的一些高峰。虽然这一系列海底山脉属于火山山脉,但是它的运动方式是“向上扩展”,即升向海面,而亚特兰蒂斯则是向下沉。

倘若一个大的海岛能从地球表面消失是一件难以置信的事,那么能毁灭一座岛的自然力量,也能无中生有地制造一座岛,不是同样叫人惊奇吗?正与亚特兰蒂斯沉入大海的情形相反,1963年11月,世人亲眼见证了大西洋上一个新岛——火岛的诞生。最先看到地球上这次火山爆发的,是正航行在冰岛南部海域的一艘渔船的船员。渔船船长拍发无线电报报告说,看到乌云翻腾达200米高。随后不到3个小时,不少科学家和新闻记者就先后来到了火山爆发的地方。

这时候乌云已升到12 000米高,每隔30秒钟左右,火山中心点就发生一次爆炸,抛出火山灰和炽热的石块,“巨石”斜飞上天空,高达500米。在火山口的边缘,海浪受到水面下暗礁的阻挡,那暗礁就是一座新崛起的海底山脉的顶峰。

当天夜里,那个火山锥升出沸腾的海面。第二天早晨已高出海平面33米。火山继续爆发,海岛也继续增长。5天后,这新岛达到200米高,0.33千米长,冒烟的峰顶和两侧还在增长中。

冰岛人把这个新形成的岛命名为瑟尔塞,用的是北欧神话中火魔瑟尔塞的名字。瑟尔塞是个凶猛的火魔,瑟尔塞岛也很快就表现出它对这个名字是当之无愧的。到了1965年8月,经过21个月断断续续的爆发,间或有壮观的闪光景象,火山活动渐趋平缓。此时瑟尔塞岛已有550米高,1.33千米长,面积约1平方公里;后来又继续增长达两年之久。

瑟尔塞岛是科学家的现成实验室,现在已经证实它是过去200年来北大西洋中第一个新生海岛。火山学家能做距离的研究,探测地层深处的熔岩如何施压挤破地壳冲出水面。生物学家可以仔细观察最初的生命形态——像地衣这类植物——如何在这样一种恶劣的环境中求生存。但是没有人知道瑟尔塞岛能够存在多久。使它诞生成长的火山,有一天也可能把它毁灭,跟柏拉图称为亚特兰蒂斯的那个大洲遭遇同一命运。

唐纳利的学说是被现代科学方法和现代设备推翻了的,但在1912年,亚特兰蒂斯的故事仍然能使轻信危言的大众产生幻想。尤其在美国,当年新闻界时不时便故作惊人语。那年10月20日波士顿的《纽约美国人报》,横跨全版的标题说《我怎样找到失落了的亚特兰蒂斯——这一切文明的起源》,作者署名保罗·施里曼博士,据介绍他是特洛伊古迹发现人亨利·施里曼的孙子。

保罗·施里曼在文中说他本人保存了祖父留下来的一些秘密文件——载有失落了的亚特兰蒂斯的特别资料,对现代文明世界极为重要。这样的报道即使不能说是耸人听闻,也该算得颇为戏剧化了。那些文件收在一个封套里,上面注明:“这封套只能由施里曼家族的成员开启,而开启封套的人,必须发誓毕生从事里面所指定的研究工作。”保罗·施里曼发誓后就打开了封套。

封套内的第一项指示是,要他打开与文件放在一起的瓶口有猫头鹰像的瓶子。打开了瓶子,保罗·施里曼在瓶内发现了一枚奇怪的方形钱币,材质是一种不知名的白色合金,上面镌刻着腓尼基文“通明庙铸造”。

保罗·施里曼喜出望外,翻查祖父的研究札记,发现有一处提到,在特洛伊发掘出来的青铜瓶子,上面镌刻有令人瞩目的文字:“此乃亚特兰蒂斯王克洛诺士之礼物。”

保罗·施里曼随即启程作环球旅行,搜寻更多的证据,并自称发现了两件文献,证实柏拉图所说的亚特兰蒂斯已沉入大西洋海底。一件文献是从玛雅人那里得来的,存放在伦敦;另一件是有4 000年历史的古巴比伦“迦勒底闪族语”文献,藏在西藏一座寺院里。两者均证明在大洪水前已有过文明世界。

保罗·施里曼在文章的结尾,应允以后将陆续发表惊人的报道。他的故事顿时轰动世界,内容集正宗悬疑小说之大成,还抹上一点古代的神秘色彩。但此后竟没了下文,不了了之。保罗·施里曼下落不明,再也没有他的任何消息。

对于像保罗·施里曼这类的骗子、爱搞恶作剧的人、江湖术士、各种古怪的人物来说,亚特兰蒂斯的故事确实有一种难以抗拒的吸引力。虽然邪教方土和爱幻想的人借这个故事制造了不少新闻大出风头,但是也有很多严肃的学者默默地进行研究,鲜为人知。这些学者包括历史学家、地质学家、小说家、政界人士、植物学家、海洋学家、考古学家、诗人、语言学家等,甚至还有1921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英国科学家索迪在内。

亚特兰蒂斯似乎能引起各种不同的幻想。德国考古记者塞拉姆最近计算过,以亚特兰蒂斯为题材的书籍约有20 000册。

关于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以美国预言家兼圆光法师凯斯的表演最为离奇。凯斯是一位有名的商业摄影师、声誉卓著的心理专家。他在进入催眠境界时,看到了奇特的幻象。这些幻象大都与亚特兰蒂斯有关。凯斯自称他有不少病人是亚特兰蒂斯人投生的,还说他们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特性——非常熟悉工艺技术问题。

在1923—1944年间,凯斯进入催眠境界达数百次。虽然大家认为他没读过柏拉图的《对话录》,但是他所见到的亚特兰蒂斯与柏拉图所描述的极其相似。他所说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文明社会,有高水准的物质及精神生活,科学和工艺技术已臻精湛水平。亚特兰蒂斯人掌握了一切能源,包括原子能,又懂得飞行原理。他们的世界是经历3次核子浩劫而毁灭的。这3次浩劫分别发生在公元前50000年、前28000年和前10000年。最后一次浩劫的时期,与柏拉图记述亚特兰蒂斯遭毁灭的灾变时期大致相符。不过,凯斯又补充说,大多数亚特兰蒂斯人都逃过了浩劫,因为他们预知将要临头的灾难。这些人四处逃命,向东逃至埃及,向西逃至墨西哥和秘鲁,因此他们的文化传统或多或少保存了下来。

凯斯所见的幻象多是模糊不清的,而且摆脱不了他个人的本质,但是也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他所描述的亚特兰蒂斯,位于墨西哥湾与直布罗陀海峡之间,其形形色色的世界极像20世纪最后25年的美国。第二,他曾强调,亚特兰蒂斯的毁灭是科技专家误用所获得的危险知识造成的。凯斯的幻象其实更像是个预言:他在进入催眠境界时所看见的不是遥远的过去,而是工业化美国最近或者将来的命运。他的话看来倒像是针对当代社会的时弊而发出的警告。

与某些学说相比,凯斯的说法似乎还是很保守。有的狂热分子写科幻小说总是不离亚特兰蒂斯,把那些古代的水手当做地球外的生物,驾着太空船,带者镭射枪和激光等科学装备。

满怀幻想的亚特兰蒂斯寻找者,自称在许多离奇的地点找到了这个失落的大洲,包括美洲的安第斯山脉、亚马逊河谷、墨西哥;太平洋、澳洲;亚洲的西伯利亚、中国、高加索、印度、斯里兰卡;欧洲的瑞典、北海、巴斯克;非洲的摩洛哥、突尼斯、撒哈拉、利比亚、埃及、南非。

有这么些无聊的幻想和主张,无怪乎科学研究机构对亚特兰蒂斯的说法全都抱着极端怀疑、差不多是公开指责的态度,甚至不理不睬。

■巴哈马群岛海底的惊人发现

1958年,科学家们在巴哈马群岛进行一项观测研究,有了意料之外的惊人的新发现,这又给向往亚特兰蒂斯的人带来了新的刺激,也为严肃的学者带来新的困扰。美国动物学家范伦坦博士是个深海潜水好手,他在巴哈马群岛附近的海床上发现了一些奇特的结构,但是该结构的形状只能从空中才看得清楚。这是一些古怪的几何图形结构——正多边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还有绵延好几公里笔直的线条。

1968年,范伦坦博士又在巴哈马群岛的北比米尼岛附近的海床上,发现了长达数百米的巨墙。这道墙有两个分支,与主墙成直角,也都绝对笔直。这个垂直屹立在海床上的巨墙,是由每块超过16立方米的大石块砌成的。他继续探测,发现了更复杂的结构,既有几个码头,又有一道双翼的栈桥,像是一座沉没了的港口设备。

法国著名工程师兼潜水家海比考夫来到现场。他是水下摄影的好手,也是“飞马”鱼雷的发明人。海比考夫用当时最新的方法与技术彻底勘察了附近海域。

没多久,巴哈马群岛碧蓝的海水里便挤满了潜水人,关于石墙的争论也热烈起来。有人肯定地说石墙是天然结构,另有人同样肯定地说这是已发现的前所未有的最好的考古地点,这些巨大的人造建筑物显示远古时代有过高度的文明。

这些大石块究竟是谁凿成的?专家对解答这个问题的态度极为小心。一种说法是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前的奥尔梅克人和玛雅人,但经过考察,这个可能被排除了。另一说法是玻利维亚西部蒂华纳科的建筑师。专家把这些海底巨墙与英国的巨形方石柱、纳斯卡荒原的神秘条纹扯在一起。可是,这些学说只不过是穿凿附会,比凭空猜想强不了多少。

范伦坦博士的新发现惹起了更多的臆测推想,并且有人提出天外来客的说法。有人指出,北比米尼岛在百慕大三角地带内,这是大西洋中著名的神秘地区,怪异事件层出不穷。当然也免不了有人说那就是亚特兰蒂斯。

巴哈马海域的地质结构显示,这处高地陆沉的原因是极地冰川融解,各海洋的水位普遍上涨。依照此说,北比米尼岛古迹的时代当在公元前8000年至前7000年间。如果此说成立,则把现有美洲人种分布与文明起源的各种理论一齐推翻了。北比米尼的发现所引起的问题,还因碰上一个奇妙的巧合,而变得更加难以解释。每逢谈到亚特兰蒂斯问题时,好像总免不了有巧合的事件。

凯斯好像早就预测出这件事的始末。凯斯曾预言亚特兰蒂斯会在1968年或1969年在北比米尼海域重现。他说,人们会发现亚特兰蒂斯那些大庙“埋在千百年的泥沙和海洋的浪涛下”。

同类推荐
  • 替天行盗

    替天行盗

    风本无形,我欲猎风!九州笑傲,替天行盗!青铜巨椁悬浮幽谷,红衣女尸沉睡千年。瀚海地宫斗转星移,冰海沉船阴魂不散。朝代更迭,世纪交接,一场惊天动地的风暴突然席卷神州,群雄并起,妖魔乱舞,山崩地裂,风云变色,危难之时,泱泱中华,总会有儿女英雄临危不惧,挺身而出,护龙脉,探九幽,夺天棺,战妖星,还我中华一个清平世界,还我神州一方朗朗乾坤!——记一段不为人知的传奇历史
  • 大唐客

    大唐客

    一个副教授穿越到了唐朝,一开始以孩童的身体成年人的思想只想在暗处积累势力等待回家,可是慢慢长大后,发现女皇成了迷妹,未来皇帝成了跟班,这个如何是好?...
  • 红楼庶长子

    红楼庶长子

    穿越成贾政小妾周姨娘早夭的儿子身上,凭借几个小金手指,把红楼世界闹了个天翻地覆。新书大家支持一下,已经有几十章了,无聊的可以去看一看,《聊斋路长生志》,主角穿越到了聊斋的世界,然后凭借聊斋世界的资源以及现代社会的知识,慢慢的走上了一条长生之路。
  • 侯府的赘婿

    侯府的赘婿

    如果是在前一秒问陈一,喜欢来到这个世界吗?那么他是欢喜的,甚至是欢天喜地的。但如果现在问陈一,那么他想死的心都有了……
  • 伐齐

    伐齐

    公元534年,北魏孝武帝元修与权臣高欢产生激烈对抗,被迫自洛阳西奔长安,投靠宇文泰,北魏分裂为东西两魏。在此后的十余年间,东西两魏历经河桥、沙苑、邙山、玉璧、颖川数场大战,基本形成了东强西弱、东攻西守的格局。公元550年,高欢之子高洋自立,建立北齐皇朝,定都邺城,以晋阳为别都;公元556年,宇文泰死,其侄宇文护于长安扶立其嫡子宇文觉受禅,建立北周皇朝。历史上将这段东魏(北齐)、西魏(北周)、南梁(南陈)并立对峙的时期称为“后三国”。本书的故事便是从北周皇朝建立后的第四个年头(公元560年)开始讲起.......诗云:北邙坡头野草花,玉璧城外百丈崖。王谢堂前寻归燕,大河奔涌浪淘沙。
热门推荐
  • 成王败寇:太子你别闹

    成王败寇:太子你别闹

    一朝穿越,成为将军府的七女。一次试探,成为太子的王妃。在朝廷的尔虞我诈中,她步步危机。万千年的姻缘,谁才是她的真命天子。--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静心大全集:世界如此浮躁,你要心灵宁静

    静心大全集:世界如此浮躁,你要心灵宁静

    我们常常坐卧不宁,我们常常心不在焉,我们常常没有耐心做完一件事,我们常常计较自己做得太多、得到的太少,我们常常感到身心疲惫……浮躁带给我们的是什么?是没有耐心、是朝三暮四、是浅尝辄止、是患得患失、是焦虑不安、是急于求成……浮躁的心态不是好的征兆,它只能带给你缥缈的人生;好高骛远的表现不是好的作为,它只能让你拥有随波逐流的生活。唯有踏实勤奋地付出,才能带给你实实在在的回报。无论是为人还是处事,如果沾染了浮躁,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陷入盲区。
  • 中华营养百味:高血压调养食谱

    中华营养百味:高血压调养食谱

    为了满足高血压患者了解科学配餐,营养饮食的需要,通过寓医于食来预防疾病,减轻病痛,甚至帮助治愈疾病,《高血压调养食谱》针对高血压患者精选了具有食疗作用和营养功效的美味佳肴。使他们在家中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做出既美味又有营养的饭菜来。让他们在品尝美味佳肴享受生活的同时,更收获到了营养、美丽和健康。
  • 精怪大乱斗

    精怪大乱斗

    这是一本类无限流的数据化小说。你想明白生命的意义吗?不,我只想当个普通人。除非…除非什么?除非能让我赚钱。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个全能之神,出于未知原因,神的力量分散到了世界各地,依附在一些动物或者人的身上,这些具有强大力量的动物被称为精怪。其中有些强大精怪自称主神,不断培养小弟,搜集其他精怪的力量。
  • 樱桃小丸子与安德烈

    樱桃小丸子与安德烈

    本人以樱桃小丸子的电影——樱桃小丸子之来自意大利的少年。而突发奇想写的。与樱桃小丸子的真实内容无关。全凭本人想象。
  • 七宝玲珑凤盒

    七宝玲珑凤盒

    一只被誉为神赐之物的宝盒将吴缘带到了另一个世界。意识混沌之下他忘记了自己的原本的记忆。一次拍卖会中,他发觉自己对那些奇怪的古董竟然有着无法用科学解释的熟悉,这让他找到了寻回自己记忆的途径,于是他走上了致富之路,为的是收集那些古董。
  • BOSS驾到:国民男神是女生

    BOSS驾到:国民男神是女生

    黎九的目标就是拿下这个让大人闻风丧胆,小孩闻名啼哭,她闻名就追的男人。女扮男装,半夜偷袭,勾唇调戏那都不是事儿!但是!某男完全不吃这一套。然而,当黎九脱下男装,准备逃跑的时候,某男一手捞回来,靠在她耳边轻轻说道。“怎么,调戏了我就想跑?”【1v1甜宠】(绝对宠,不宠你打死我)
  • 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

    红楼梦成书传世之谜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最高峰,它写了一个富贵家族的兴盛与衰亡,《红楼梦》被认为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作者应该有一定的生活体验,或者是他亲身经历的,或者是他自己见闻过的,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有不少学者认为,《红楼梦》是曹雪芹的自传,写的就是他家自己的事情。那么,这本书真地写的是曹雪芹的家事吗?《红楼梦》从完成到传世也很不容易,几经波折,险些就被毁掉和失传了,我们今天还能看到这书,是因为有很多爱书的人冒着种种风险保护它,而作者曹雪芹也为这书付出了很大代价。因为《红楼梦》是在清代文字狱最盛的时代经过千难万险幸存下来的,那么在这本书的完成过程中,又有哪些未解的谜团呢?
  • 肆亡

    肆亡

    四个人的身亡,到底隐含着怎样的内情?在身亡之前,四人都去过一家名为玉肆的店,然而玉肆的老板,却是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岁的男子。看似寻常的现场,却在一切可以藏匿的地方,深埋着不为人所知的所有真相,然而,隐藏在这一切虚假之后的,是救赎亦或是沉沦。过分的现实是虚假,过多的虚假为现实。
  • 画月梦

    画月梦

    时月栖身画中千年终得以从画中走出,于现世遇见了爱人陈琛的转世张井俞,为和张井俞再续前缘,她化作可爱少女住进了张家。时月和张井俞同进同出,本以为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没想到张井俞却喜欢上了校花黄淼淼。黄淼淼因时月住在张家的事而产生误会,时月非但不解释,还将错就错地误导她和张井俞的关系,使得黄淼淼渐渐疏远了张井俞,得知实情的张井俞一气之下烧了时月栖身的古画。时月为宣泄满腔怨气,打着张井俞的名号四处作乱,闹得满城风雨,张井俞为平息时月的怒火,为她重新画了一幅一模一样的画,但新画不似古画有灵性,时月的法力越来越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