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5000000021

第21章 他在官场商场上的那些事儿(5)

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如此的胆略促使胡雪岩下决心联合各方势力垄断生丝卖方市场。

首先,胡雪岩开始用高于洋人的价格收购生丝,蚕农们当然很高兴,都把生丝卖给他。但是胡雪岩没有这么多钱,怎么办呢?他想起了官府。他成立了以浙江巡抚为会长的蚕丝总商会,商会的会员们都是一些富商。他们这些人干什么事呢?不需要他们出钱,只需要他们做担保。原来胡雪岩想了一个主意:先是半价收购,余款秋后算账,而且付利息。这件事情居然被他办成了。因为,他知道光凭他胡雪岩一个人说话是办不成的,蚕农们之所以信他是因为有那些富豪们担保。那些富豪们愿不愿担保呢?他认为也会,因为不要他们出一分钱,还可以卖个名,更主要的是会长是浙江巡抚,谁不愿给浙江巡抚的面子呢?

让富豪们做担保,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为此胡雪岩不得不登门造访上海名宿陈正心。陈正心在上海有“小宋江”的美誉,富甲一方,为人豪爽,行侠仗义。胡雪岩来到陈正心的府第,陈正心闻之连忙出来相迎。胡雪岩由于以前在为浙江海运局购买漕米时对漕帮的大义之举,已在江浙一带江湖上赢得极高的盛名,成为一代名流。胡雪岩的来访对于陈正心而言也有抬高身份的作用。

宾主落座后,胡雪岩开诚布公地与陈正心交心,单刀直入地说:“此次晚辈专程来请陈老前辈主持中国丝行与洋商的刻意压榨抗衡的事。”

然后,胡雪岩又进一步解释说,中国人之所以与洋人做生意总是吃亏,就在于人心不齐,人心不齐又在于没有主心骨,没有一个可以令大家信服的人。胡雪岩称,陈老前辈乃今日上海之名宿,登高一呼,必能响者云集,自己首先就要响应。

最后,胡雪岩又对陈正心晓以民族大义说:“洋人欺我中华,已非一日,眼见白银流到他们的腰包,而我江浙桑农,破产不知几万家,凡我中华国人,不奋起自救,还要到亡国灭种吗?”

陈正心为胡雪岩的话深深打动,更为他的气节所折服,于是,广发请帖,召集上海各丝行老板,先不让胡雪岩出面,而是就胡雪岩的做法征询众商行老板的意见。一石击起千层浪,各商行老板抱怨个不停,埋怨洋人贪得无厌,又恨上海没有像胡雪岩这样可以领头的人物。

陈正心见火候已到,把桌子一拍当即表示,愿出来领头与洋人抗争。一听此言,各商行老板都变了脸色,有人露出喜色,有人面带迷惑,有人面带土色。与洋人斗法,那不是拿鸡蛋往石头上碰吗?这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如果与洋人斗法翻了船,那又怎么办?自己的损失谁来承担,这绝不是凭嘴巴就可以解决的。

陈正心看懂了大家的心思,便不失时机地把胡雪岩引见给众商人。大家一听到胡雪岩的名字,顿时七嘴八舌地谈论开了。胡雪岩在江浙的行为已名闻天下,更何况是丝行中的人,岂有不知的道理。但今日一见,才算睹其真面目。

胡雪岩微笑着向大家点头致意,待人群平静下来,他就洋人的生意经大谈起来。

胡雪岩指出,洋人的丝厂长期以来在中国进口生丝,进价便宜,而制成的丝绸却是昂贵无比,洋人越来越富,而国人越来越穷。其原因就在于我们民心不齐。在这些事关民族利益的生意上,从商之人,理应同心协力,同舟共济,而不应互相猜忌,彼此拆台。只要大家一条心,联合起来,把生丝压一段时间,待洋人的厂没米下锅,那么生丝的价格肯定会上去。

随后,胡雪岩又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说了几个想法:第一,与洋人做丝生意的“洋庄”联合起来,同行公议,就一个价,愿意就愿意,不愿意就拉倒。因急于脱货求现的商行,由陈正心出钱进行大宗收购,同样的价格,你要卖给洋人,不如卖给自己人。第二,对于不想卖的人,也不要卖给洋人,要用多少款子,拿货来抵押,我有钱庄作后盾,贷款救急,等洋人就范,货物出脱之后再还。第三,对于那些不顾民族大义,把丝私下卖给洋人的,将受到同行的谴责,背上卖国的恶名,被丝行除名。

有名宿坐镇,又有官府撑腰,这些商人岂有不从之理?

就这样,胡雪岩对上海丝业同行晓之以义,诱之以利,把他们联合起来,让他们跟着自己走。洋庄丝价卖得好,能多赚钱何乐而不为?

随后,胡雪岩又和丝业巨头庞二联手,在丝生意上获得优势。

庞二是湖州南浔丝业世家,控制着上海丝生意的半壁江山。胡雪岩派玩技甚精的刘不才去和庞二联络感情。

起初,庞二有些犹豫,因为他觉得胡雪岩中途暴发,根底未必雄厚。后来胡雪岩在几件事情上的处理都显示出能急朋友所急的义气,而且在利益问题上态度也很大义,显然不是为了几个小钱而奔波的。在丝生意上联合,主要是为了团结自己人,一致对外,不让洋人贪得无厌,为大伙争取利益。看准了胡雪岩是个可以依赖的朋友,庞二便委托他全权处理自己囤在上海的丝。

这样,胡雪岩赢得了丝业里的70%强,又得庞二的倾力相助,在商场上有了绝对优势,加上官场的靠山,第一场中商与洋商的丝茧战已胜券在握。

几天过后,上海的丝行老板一致要求提价,他们对洋人说,胡雪岩已答应出高价为朝廷织造局收购他们的丝。

洋人一开始还不在意,后来发现问题大了,他们收不到丝了。他们开始找胡雪岩,请他为他们收丝,可是就是出了超过收购价一倍的价钱,胡雪岩也是不卖。

洋人对付中国人的常用办法就是通过中国政府来镇压。这一次,他们故技重施,找到了北京清政府。但是,这一招,胡雪岩已经算计到了,他先让浙江巡抚王有龄上了一道奏章,说明洋人给江南丝业造成多大的危害,他胡雪岩又是多么伟大能干,怎样挽救了江南丝业。结果这到奏章得到了朝廷的赞许,还要求其他省份效仿之。所以当洋人状告到朝廷时,将起不了什么大作用。

洋人这才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他们开始私下分化拉拢,对某些丝行许以高价,然而都遭到拒绝。那些商行的老板告诉他们,如果他们私下把丝卖给洋商,会背上卖国罪名,受到同行的除名,今后再也不能做丝生意,同时还会得罪上海的陈正心,他可是在上海黑白两道都吃得开的人。

最后洋商不得不就范,给了胡雪岩他们一个公平的合理价格。这一仗下来,不仅胡雪岩净赚了18万两银子,而且给江浙、上海的丝商们带来了好的收入。

面对“大鱼”恶意的经济垄断,只要众“虾米们”联合起来,齐心协力、一致对外,是可以吃掉“大鱼”的。胡雪岩的这一成功案例,可以为以后的类似情况提供借鉴。

3. 维护市场平稳,凸显领袖风范

胡雪岩说:“做生意第一要市面平静,平静才会兴旺。”因此,他总是细心地帮助官府维持稳定的社会局面,维持市面的平静。

在胡雪岩第一次销洋庄的时候,他介入朝廷与洋人的争端,试图在朝廷与洋人之间充当调停人的角色,通过他的努力把上海市面平静下来,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胡雪岩之所以产生要充当朝廷和洋人之间调停人角色的想法,是因为他要在上海创下除销洋庄以外更大的事业。

当时,上海的局势很不稳定。上海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上海“小刀会”起事。当时,上海实际上分为两部分:一个是上海县城,另一个是外滩的外国人租界,也称“夷场”或“洋场”。虽然外国人曾经接济过“小刀会”,租界因此并未受战火影响,但“小刀会”起事以后占领县城,终成租界的掣肘之患。二是由于洋人接济“小刀会”,与太平军从事军火交易,惹恼了清廷,于是清廷决定对洋人在上海的生意采取限制,颁布了禁止丝茶运往上海的政令,并决定在上海设立内地海关,增加关税。而洋人似乎也在与清廷较劲,关系弄得很僵。受这两种因素影响,上海的进一步繁荣就受到了很大的制约。

不过,这也不是说没有回转的余地。能够加以调停的关键,是洋人与清廷都不想长久僵持下去。对于洋人来说,如果一定要与清廷僵持,他们在上海的生意就将全面受到影响。比如,现在洋人急需的茶丝,由于贸易禁令,货源断绝,就只能在上海高价购进。而清廷主要也只是恼恨洋人资助“小刀会”和卖军火给太平军,才发出禁令的。从实际利益来说,如果真正断了洋商的生路,清廷也断了一条财源,起码关税就要少收许多。

胡雪岩要在上海设立阜康分号,要在上海做房地产生意,要在上海开米行,甚至还想在上海开戏院、茶楼。而所有这些生意,都必须有一个基础,那就是上海一定要保持繁荣的势头,而要保持上海的繁荣,首先必须设法使上海稳定。

由此,胡雪岩想充当调停人的角色。他认为,朝廷与洋人的争端绝不会长久,如果僵持下去,洋人固然要受损失,但上海市面也要萧条,最终两败俱伤。他要做的是,在朝廷与洋人之间调解,把彼此发生争端的原因消除,叫朝廷相信洋人,也叫洋人相信朝廷,这样才能把上海市面弄热闹起来。那时开戏院、茶楼也好,办房地产也好,才会无往不利。

于是,胡雪岩做了两件事:一是把自己囤积的生丝尽快脱手。这些丝本来是他准备在销洋庄的过程中用来控制市场,垄断价格的一批丝。胡雪岩在这个时候脱手的目的,是要向洋人做出一种友好的姿态,因为洋人要在中国做生意,一般比较重视中国商人的态度。二是去苏州拜见江苏学政何桂清,想搭上官场的路子,在官场找到来出面调停的人。在胡雪岩看来,如果有得力的人出来做这件事,平息朝廷与洋人之间的争端,并不是办不到的。

结果,他真说动了何桂清,借进京捐巡抚之职的机会,说动清廷。不久便取消了贸易禁令,使上海市面重新热闹了起来。

在旁人看来,胡雪岩对于清廷与洋人争端的看法,只是从他作为一个商人的角度出发的。撇开其做法的对错暂且不论,他对自己生意的兴衰与市面安定与否关系的认识,以及他基于自己的认识,主动去维持市面平静的努力,却是很有启发性的。

对于生意人要不要自觉去帮助维持市面,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也许会觉得生意人只管做生意,没有义务也没有能力去帮助维持什么市面。只要自己有手腕,能够把握住机会,市面平静有市面平静的钱可赚,乱世有乱世的钱可赚。这话也不能说没有道理。胡雪岩也说过,乱世之中,生意很难做,不过,越是难做就越是有机会。

但是,无论如何,做生意总与市面的环境相关,与时局的安定与否相关。乱世之中,也许确实能够给人提供许多崛起的机会,但从根本上说,事业的发展还是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平静的市面。社会的总体购买力治世比乱世要大得多。只想在乱世之中找机会,甚至唯恐天下不乱这只是一种投机者的想法,这样的人不会有大出息。

五 中西贯通,培植洋场势力

海禁初开之时,懂得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没有几个。胡雪岩凭着自己的聪明和古应春等人的帮助,与外国人周旋斗智,在与外国人进行的丝、茶以及军火交易中大发其财。

胡雪岩借重的另一个势力就是洋人。按胡雪岩自己的说法,他的成功得力于两个局势的大转变。第一个是洪杨之乱,第二个是海禁大开。两者共同形成一个纷纷攘攘的乱世。而胡雪岩是典型的乱世英豪,善于应对乱世,把握方向,整顿秩序。

胡雪岩对洋场的利用,也正得力于他这种能力。

胡雪岩在洋场势力的确定,首先是丝茧生意时,就遇到了和洋人打交道的事情。其次是他主管了左宗棠为西北平叛而特设的上海采运局。

同类推荐
  • 要做没烦恼的人:扔掉坏心态,让自己多些快乐与自信

    要做没烦恼的人:扔掉坏心态,让自己多些快乐与自信

    本书不是教你拼命地迎合别人、丢掉个性、忘记自我,而是告诉你,做人不但要善良、真诚、宽容,还要灵活而圆融,在保护自己和不伤害到他人的基础上做事。即从主观和客观因素一起出发,对你的性格死角进行一次全面的清扫,让你更好地了解自己,了解生活,扔掉坏心态,让自己多些快乐与自信。
  • 让学生学会做人的66个故事

    让学生学会做人的66个故事

    励志就是勉励自己勤奋向学,集中心思致力于某种事业。志,就是心愿所往,心之所向,是未表露出来的长远的打算。汉代班固《白虎通·谏诤》里“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的话,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励志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应该从小学起,终生不辍。
  • 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

    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

    女人的样貌,看似不可改变,但在如今科技发达的年代,改头换面,也并非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唯有内心智慧的沉淀,需要众多时日,以水滴石穿之力,渐渐浸入内心,融入灵魂,方能令气质大放光彩。《北大女人气质修炼课》搜集了众多北大女生及一些普通女子的事例,从心、品、貌等方向入手,讲述强大气质的修炼方式。此外,这些女子虽是出自北大,却也首先是个普通女人,同样有着女人的喜、怒、哀、乐,同样会犯下女人易犯下的错误。在她们的跌宕人生中,气质的轨迹隐约浮现,只待我们自己去发掘。
  • 职场头三年

    职场头三年

    工作头三年,有的人颗粒无收,有的人硕果累累……成功的人,他们在头三年都做了什么?本书融合了李开复、唐骏、俞敏洪的成功经验,以他们在现实工作中的智慧表现为范本,从职业定位、认识社会、搞关系、说话做事的方法到职场抗挫力……都给出了科学的指导。
  • 地震与校园安全

    地震与校园安全

    《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丛书:地震与校园安全》内容丰富,语言简明扼要,可操作性很强。作为一本青少年安全健康自我保护的书,可以让广大青少年读者了解如何应对灾难、并且积极进行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种种策略,增加其面对灾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热门推荐
  • 工作就是责任

    工作就是责任

    本书兼具可读性和可操作性,无论对于企业员工,还是管理人员,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是一本培养责任意识的指导手册,是一本造就优秀员工的职场箴言,是一本把握成功先机的必读之书!责任,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基石!如果一个员工缺失了责任,一定是一个碌碌无为、被人轻视的员工;如果一个企业缺失了责任,一定是一个注定失败的企业;如果一个民族缺失了责任,一定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在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对我们每个人而言,都要扮演着多个角色,但无论是哪种角色,我们都应该承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
  •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

    陆犯焉识(陈道明、巩俐主演)

    【张艺谋最新电影《归来》原著小说】陆焉识本是上海大户人家才子,聪慧倜傥,会讨女人喜欢。父亲去世后,年轻无嗣的继母为了巩固其在家族中的地位,软硬兼施地使他娶了自己的娘家侄女婉喻。没有爱情的陆焉识很快出国留学。毕业回国后的陆焉识博士开始了风流得意的大学教授生活,也开始了在风情而精明的继母和温婉而坚韧的妻子夹缝间尴尬的家庭生活。五十年代,陆焉识因其出身、更因其不谙世事的张扬激越而成为"反革命“,在历次运动中,其迂腐可笑的书生气使他的刑期一次次延长,直至被判为无期。这位智商超群的留美博士由此揣着极高的学识在西北大荒漠上改造了二十年。枯寂中对繁华半生的反刍,使他确认了内心对婉喻的深爱。婉喻曾是他寡味的开端,却在回忆里成为他完美的归宿……
  • 卡牌师的地下城

    卡牌师的地下城

    卡牌,拥有超越物理规则的超凡之力,能够掌握这种力量的人被称为卡牌师。想要得到卡牌只能深入危险的地下城去狩猎魔怪并将它们的尸体带到圣光祭坛献祭,魔怪尸体被圣光吞噬后会留下能力随机的卡牌。对力量的渴望驱使着卡牌师们不停的探索、战斗,地下城既是他们的发家之地,也是他们的埋骨之所。……一个卑微的少年得到了无上至宝,获得了制造卡牌的技术与能力,地下城那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尽数为他所用,开挂的人生至此开始。
  • 农妻喜种田

    农妻喜种田

    【本文1V1甜宠】前世,邓玉娴在嫁给段傻子之后,抛夫弃子跟人跑了,却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重生回到新婚夜,邓玉娴表示她要紧抓傻子不放手,打脸渣男把田种,极品亲戚闹上门?呵呵......锄头镰刀来伺候!回头一看,傻子笑呵呵:“娘子,锄头重,莫伤手,有事唤为夫! 【新书《农家悍妻:山野夫君,宠不停!》开始连载。】黛黛读者群:707833118欢迎各位小可爱加入*^o^*
  • 鸡蛋的眼泪

    鸡蛋的眼泪

    我没有考大学都是我父亲造成的,因为他拿刀子捅了人。那天,我正在教室里上课,看到一辆摩托车开进了学校的大门,车上坐着两个警察。他们在大门口停了一下,那个坐在后面的警察向门卫室的窗口探过身子,然后点了点头。两个警察来学校干嘛?我的目光回到黑板上。王老师背对着我们,手中的粉笔在黑板上咯吱作响。他指着黑板最上方,扭过头来,嘴巴一张一合,接着又回过头,拿黑板擦把那些蝌蚪般的文字擦掉了。他手中的粉笔是白色的,写在黑板上的字有些刺眼。上课都二十多分钟了,我却神思恍惚,什么也没有记下来。教室是瓦房,房前的白杨树高过了房顶,直入云霄。
  • Leaves From Australian Forests

    Leaves From Australian Forest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风起日月

    风起日月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杨海波耳边隐隐约约传来一阵呼唤:“喂,喂,醒醒?”鼻中貌似还嗅到了淡淡的兰花幽香,睁开双眼来,只见一个白色人影蹲在自己身边,一根手指却直直的朝自己鼻下戳来。出于本能的反应,杨海波左手一抬就抓住了对方的手腕
  • 有龙有田有点闲

    有龙有田有点闲

    李察穿越到无数浮岛组成的异世界,成为技术宅的领主。李察率领民众种田奔小康,输出革命性的航空业,然而却发现原来傲娇的龙姬们才是君临天空的王者?暴发户,发明家,骑龙者,开启有龙有田有点闲的生涯。
  •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上清太上帝君九真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古文观止(精粹)

    古文观止(精粹)

    《古文观止》是自清代以来极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该书是由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二人所选编,是一部优秀的古文读物,所选文章注重题材和文体风格的多样性,不仅有史传、论说文,还有见闻札记、山水游记、杂文小品和一些应用文。除此之外,还编选了少量历代传诵的著名骈文和韵文,反映出我国古代文章绚丽多姿的面貌。本书是在《古文观止》原著的基础上,精心选文一百余篇而成。本书将原文、注释、译文融为一体,附以简明扼要的题解和评析,全面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方便读者阅读,可从中领略古代文言散文的丰采,了解古文发展的源流和各个作家的不同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