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66100000004

第4章 路在脚下

年少时,我的心里一直有一条路,起点是我的故乡,终点却是不可知的远方。像每个生活于深山里的孩子一样,那时的我,总是疑惑着,山那边是什么?

上了小学,那本黑白版的教材告诉我,山那边,有城市,有河流,有大海……从此,我开始向往,向往山那边的世界。

某年暑假的一天,父亲要去巴东县城为家里的小卖部进货,我第一次怯怯地恳求他带上我。他满面含笑,说:“那可远着呢,你不怕回来腿疼就去吧!”“我不怕!”七岁的我,小小的心里,有一种坚定。

晨曦初放,父亲和我就出门了。最初,我在前,他在后。走着走着,我就落后了,他边催促边等我。“快点哟,不然今天我们就回不来了。”随后,我几乎是一路小跑地跟在他后边赶路。

大约两三个小时后,我们就走完了山路。远远地,我已经可以看见长江,看见长江边那一片片灰白的楼房。

父亲叮嘱我,“到了城里,你可记得抓紧我的背篓,小心走丢了啊!”我点头,记住他的话,继续往前走。待我们融入巴东县城那拥挤的人流,我就真的一直没有松开手。

巴东老县城,是离我老家最近的集市。狭窄的街道,杂乱的店铺,以及饭馆里飘出的麻辣的味道,成为童年的我对城市的最早印象。

父亲忙完,已是午后。我们在街边的小摊上,买了包子以作午餐。亦如现在的孩子对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喜爱,那会,我就对那热腾腾的包子情有独钟。

走到一卖冰水的地方,那碧绿清澈的液体,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眼神,我的脚步怎么也无法挪开。背着沉重的货物,走在后边的父亲,只好停下来,买下一杯给我,我差不多是一口气把那一大杯的冰水喝下。那个清凉,那个甘甜,让我一路回味。喝完,我才想起问父亲喝不喝。父亲摇头,着急地催我快走。

七月的太阳,很烈。回家的路,很长。来时的雀跃心情,在炎热和疲惫中消失殆尽。负重前行的父亲,一路上,挥汗如雨。

暮色四合,炊烟四起。我们父女到家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晚饭,等我们。进门,我就瘫坐在椅子上,不能动弹。一双腿脚,酸麻得全然不像自己的肢体。怎一个累字了得!可父亲,却不能坐下,他和母亲,把货物卸下,清点,记账,摆上货架,方可歇息。

饭桌上,我向母亲和妹妹讲述一路的见闻,母亲只是微笑,妹妹一脸向往。讲到买冰水时,父亲说,身上所剩的钱只够买一杯。至此,我的心里有了些许的愧疚。

临睡前,母亲用药酒为我擦拭腿脚,以缓解酸麻。即便这样,接下来的好些天,我依然不能活蹦乱跳行动自如。见我如此,母亲轻声责备:“看你下次还要不要去。”咬着牙,忍着疼,我大声地回答,“还去。”

对我的故乡人来说,巴东县城再近,也是别人的城。秭归县城归州才是他们心里最真实的地域归属。只是归州离故乡太远,如若没有至亲的亲戚可走,或是至关重要的事情要办,故乡人是难得到一次归州的。隔山隔水,车船劳顿,往返颠簸,怎是一个不容易啊!

十岁那年,也是暑假,多年未见的大舅来了我家。母亲很高兴,做了很多好吃的招待他。第二天,大舅要回去,母亲为他准备了满满的两筐山货,土豆,鸡蛋,老母鸡等。原来是舅妈生了孩子,大舅来我家报喜。许是感动于母亲的那份情义,走时,大舅邀约我到他家去玩。同去的,还有我的一个表姐。

尽管母亲告诉我,在我很小的时候,她就带我去过归州。可我却没有任何零星的记忆,于是,我总是把十岁那年的归州之行视为我的第一次。

那天早上,母亲准备了丰盛的早餐,并一再要求我们要多吃点,因为路途遥远,吃饱了才有力气赶路。穿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花布衣裳,揣着还有温度的熟鸡蛋,我和表姐跟着大舅上路了。装满了东西的筐很实沉,大舅走走歇歇,偶尔还对着大山,吆喝两嗓子。累是属于身体的,幸福是属于心灵的。时年三十出头的大舅,在归州城里有了自己的家,有了妻子儿子,这一路的辛苦,于他而言,是累并快乐的过程。

下午,我们到达小姨家。见到大舅,小姨和我的母亲一样,开心,忙碌,准备晚餐。第二天出发,大舅的筐就更满更沉了。婉拒了小姨的挽留,大舅带着我们继续赶路。

第一天的疲乏还没有退去,第二天的劳累随之而来。腿越走越重,像灌了铅一样沉。表姐比我年长好几岁,小学毕业后就在家劳动。这样的行走,她并不如我感觉的那般难受。一路上,她的取笑,让我年少敏感的心有些受伤。于是,忍着酸痛,我不甘落后。

三四个小时后,我们到了沙镇溪码头。那是个尘土飞扬的小镇,街道上厚厚的煤灰,让夏季的正午更显得酷热无比。等待的滋味,让时间变得格外漫长。坐在江边,腥热的江风扑面而来。我真的好想躺下,然后,闭上眼,睡一觉,养足了精神再走。

很快,“屈原”船来了,我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船舱里,人多,拥挤,混杂着太多气味的空气,沿着我的鼻腔,直涌入我的五脏六腑。强忍着眩晕和反胃,我伏在座椅的靠背上,居然睡着了。待大舅叫醒我,船已经抵达了归州码头。

梦里千百回,今日终得见。走在归州的街道上,我差不多是寸步难行。两天的徒步行走,足以达到一个十岁孩子的承受极限,但我的心是快乐的。因为,回去后,我可以骄傲地跟故乡的人说,我到过归州了!归州,那个小小的葫芦古城,终于不再是我少年的梦。

十六岁那年,我如愿考上了县城的一中。父亲送我上学,先坐班车,再乘船。因了升学的愉快情绪,这一次的行程,我倒记不得太多的细节。

难忘的却是高二那年的暑假。放假前,学校通知我们八月十五号到校补课。谁知,八月十三号晚上,一夜暴雨,到处坍山滑坡。班车自然是不会有了,母亲建议我多走一段,到白水河去坐船。

与我同行的,是我儿时的伙伴小习,她比我小一岁,那年刚好考上了中专。假期里就跟我约好,等我上学的时候,带她一道去归州城里走亲戚。

十四号上午,背着行李,我们出发。近十二点,到达白水河边。江水浑浊,波涛翻滚,过往船只少之又少。

烈日炎炎,我们在江边的树荫下候船。一点到了,不见船来。再等,两点,依然如是。询问当地的村民,才知长江涨水了,轮船好些天都不靠白水河了。这下,我可慌了神。

回去,是万万不可的,在母亲心里,上学是天大的事,再难也要去。往前,却不知道路在何方。就在进退两难茫然无措之际,我突然记起,母亲说我有一个表姨就嫁在这白水河村。

本是腼腆的性格,却因了无奈的逼迫,我鼓足勇气,一路探问,也真就顺利地到了表姨的家里。表姨对我们的到来,有些意外,却也表现得相当热情。了解了我们的困境,表姨说:“明天,我请个人带你们去杨家沱,在那儿坐渡船过河到泄滩,然后顺着江边的路一直走,就可以到归州。”表姨的话,给了我无限的希望。

第二天,表姨果然给我们找了个同行的人——表姨父的妹夫,家住杨家沱。中午时分,我们到了他的家。吃完午饭,他专门找船,送我们过河。我的感激无以言表。

路过泄滩,我们不敢停留,只管赶路。路途中,很多低洼的路段被江水淹没,寻不到路,只能绕道而行。我们两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在整个艰难的行走过程中,彼此鼓励,彼此依靠。

记不清翻过了几座山,转过了几道弯。只记得,我们俩到达望江村时,已是夕阳西下,晚霞满天。站在吒溪河边,看见一江之隔的归州(半年后,吒溪河上就修了吊桥),我顿生出想哭的冲动。端坐于渡船的边沿,飘摇于风浪之间,我用手摸自己的胳膊和脸庞,火辣辣地疼。可怜我白皙水嫩的皮肤,这一次是彻底给晒伤了。

船至归州,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我把小习送到她的亲戚家后,匆匆赶往学校。

随后多少天的梦里,我都一直在赶路。那种渗入神经末梢的疲惫,在梦境里依然如故。

若说,人生是一场艰难的跋涉,那我的一生就在路上。自愿抑或无奈地行走,都是命运的选择。从那个叫付家湾的村庄出发,我的每一步里程,都携带着少年时的梦想。

故乡,是我心中最美的地方。无论它有多贫穷,多偏僻,都是我无法割舍的灵魂居所。无论我走得多远,离得多久,它依然是离我心灵最近的天堂。

于是,身处异乡为异客的我,欣然接受了堂弟的邀请,回老家过春节。县城东迁茅坪后,我的故乡,几乎成了离县城最远的村落。

早上六点半,我们搭乘班车从茅坪凤凰山车站出发。一路上,峡江风光,让人目不暇接,不知归处。一条绵延不断的公路,沿江而上。透过车窗,我看见昔日波涛汹涌的长江,今日却如温柔娴静的江南女子,静静地流淌。

近十二点,我们在大峪池下车。我本是一心惦着,要从大峪池步行到付家湾。这段路程,初中时期,我走了整整三年。

可二叔不答应,说水泥路都铺到了家门口,有面的直达付家湾的。最后,拗不过二叔的坚持,我只好放弃原有的计划,坐车前行。这条贯穿了我青春年华的熟悉路径,如电影画面般,在我的眼前徐徐铺陈。路边的树木,房屋,依然是那样的熟悉,好像我从来不曾离开。甚至看见某位老人,我还依稀记得他的名字。只是新建的很多楼房,给了我些许的陌生感觉。

二十分钟后,我们到了堂弟的家。亲人相聚,其乐融融。谈笑间,说到这一路的颠簸和辛苦,我不由想起,多年前我的那几次难忘的徒步经历。与亲人们说及,仿佛是别人的故事,且就发生在昨天一样。

一条路通往山外,一个世界走进山里。堂弟告诉我,现在村村通了水泥路,付家湾去巴东只要一个多小时车程,去茅坪也只要五个小时。不少人买了摩托车、面的,交通便利通达,已经不是往日出行难的情形了。他指着盘子里的糕点水果说,这些年货,都是前两天去巴东超市买回来的。

看来,故乡已不再是我记忆里的模样。生我养我的那栋青瓦灰墙的土房子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堂弟新修的三层小楼房。那条通往山外的小路,依然在,只是变得宽阔平坦,承载的是故乡人更为远大的梦。

同类推荐
  •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你也能过好日子

    作为一个报告文学家,本书作者曾经多年深入调查过中国最重要的几个崛起的市场和广东、江浙一带最富裕的地方,以一名文学家的身份和目光,同当地的官员、百姓和那些亿万富翁们纵情地畅谈他们的创业经历和传奇的赚钱之道,并且常常被感动和惊喜。
  • 一瞬集

    一瞬集

    为什么古人要说,“人之百年,犹如一瞬”?就以最常见的“人生公式”来看:青年希望,中年竞争,老年悔悟……百年何其漫长、何其辛苦,怎能“一瞬”?我以为,“一瞬”之说,有两层涵义。其一,与人类生存的地球、以及茫茫无际的时间和空间相比,人的一生确乎是“一瞬”。奄忽若飙尘,去若朝露晞。其二,说百年如一瞬,指出了人生最大的特点:难以把握。看似迅捷简单,实则复杂多变;看似自然而然,实则神秘莫测。快如一瞬而逝,绝不重复,无法更改,没有规律可循。
  • 智慧女性千千结

    智慧女性千千结

    本书是一本散文集,较多的写到作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悟,分为五卷:卷一读书阅万象;卷二萍踪飘千里;卷三心灵游万仞;卷四情知人间冷暖;卷五友居洲之四方。语言优美生动。“文字不是风帆、不是灯塔,更难以准确地为你我导航——它也许只是,我们全身松懈时的一件居家衣裳。”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本书精选了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等多篇文章,共分为四辑,这些文章,或写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感受和见闻,或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她的诗歌曼妙飘逸、清丽宛转,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小说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书信也充分展示了她的至情至性。本书经过精心选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助于我们全方面了解林徽因的思想精神,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果戈理文集(全7册)

    果戈理文集(全7册)

    我们拟定编选七卷集的《果戈理文集》。果戈理的作品体裁多样,长篇、中篇、短篇、戏剧、评论等均有涉猎,因而依据体裁的选编原则分卷:第一卷:中短篇小说《狄康卡近乡夜话》、《密尔格拉得》、《彼得堡故事》等。第二卷:戏剧《钦差大臣》、《婚礼》等;第三卷长篇小说《死魂灵》第四卷:书信集《与友人书简》等;第五卷:文论。
热门推荐
  • 无情终知有情珍

    无情终知有情珍

    本书可能很烂,也可能很虐,有想寄刀片的同学……喂喂喂,那位同学,别插队,一个个来
  • 我是如何成神的

    我是如何成神的

    一个普通宗门弟子被赶出宗门,却获得九印封神的机遇,这一切像是偶然,却又透漏着必然。在他面前,一幅巨大的时代画卷缓缓展开,暗中涌动着的,那些神秘,慢慢浮出水面……——————————————————————“试问上界之乱,何人能解?唯有一计,可解这方对弈。“此计已布万年,上界交锋,已至焦灼状态,唯有取一下界之人为子,使其无人知晓,无人问津,待到可用之时,再一触即发,一举扫了上界之乱,灭了那该死之人!”——《铸神计》书友讨论群:891139379,加群请写书名方可通过。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全民杀怪打BOSS

    全民杀怪打BOSS

    “教主,咱家护法被人爆了。”“擦,谁干的?”“黑木崖的红名成员。”周洋大怒:“靠,弟兄们操家伙,灭了丫的。”一觉醒来,地球大变样,人人有系统,杀丧尸杀怪物居然掉落装备和技能。周洋带着大明星开帮建派,广收小弟,雄霸地球,杀出银河系……
  • 执此一生

    执此一生

    城市,如同喧闹的洪水,袭卷着一颗颗卑微的小石子奔涌着向前,而我,只是如落叶一般,飘零在浪涛之上,却如巨石一般沉落水底。只因为那已逝的温存,不知不觉,咬着牙,走了好久好久,久到忘记了时间,久到忘记了是在等着谁,久到记忆都模糊了。“女人,我警告你,这一生,你的人都是我的,总有一天,心也会是我的。想要爱他?下辈子吧!”那一刻,我落泪了。
  • 快穿之男神不要倒追我

    快穿之男神不要倒追我

    这是一个现实中快死的女人为了活命不得不虐渣和攻略男神的悲催历程。“啊啊啊系统啊,我到底还要穿梭几个世界才能复活啊?”温雪痛苦的抱住自己的脑袋。
  •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卓越班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 针灸节要

    针灸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网游之抗倭传说

    网游之抗倭传说

    一部中国人的血泪史,一场世界人民都饱受苦难的战争。一场场兄弟情意的战役,一次次为爱情而付出的战斗。没有党派之分,只为救国。没有尔虞我诈,只有抗战。现实里,只有普通人,没有什么武功心法。在牛逼的人物在游戏里也只是玩家大军中的一员。不会有人称霸,因为人各有所长。主角绝不会逆天,他只是一介学生。
  • 是以唱云谣

    是以唱云谣

    凤律、鸾歌不及轻唱云谣。一失足成沈家小女,痴傻十一年的凤窈星女…竟变得聪颖。命运多舛,帝命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