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5800000011

第11章 有功一块领,有肉一起吃

说了这么多,其实离秦正他们演兵也就半个多时辰,一个多小时而已。等秦正和牛三把药材送到伙房,嘱咐他们按要求弄好后回到驻地的时候,金翼他们才刚刚把肉搬过来不久,也没有动,全部在等秦正与牛三回来一起吃。

所以秦正一进甲什营帐,就看到了一副很诡异的画面,一群人围坐在一起,眼睛直愣愣的盯着肉,却没有人动,不时还有咽口水的声音传来。不禁一笑道,“大家怎么都不吃啊?”

徐阳嘿嘿一笑,接口道,“大家都在等什长和牛哥,既然是一起立的功,肉当然也一起吃,何况没有什长,我们哪里会有肉吃。”

秦正倒是没有想到大家伙会这样想,很是感动,之前他也没有刻意给大家做什么,都只是顺带而已,后来他更是抱着一种目的性在拉拢,但是,却得到了如此回报,也许正所谓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吧。

秦正虽然感动,但也不至于会哭出来,让他做到像刘备那样,动不动就哭几下来感动自己和别人的举动,他脸皮还没有那么厚。

此时也就爽朗的笑了笑,说道,“感谢大家这样念着我,我秦正还是那句话,我是一个念旧情的人,谁对我好,我一定会加倍奉还,我们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有我一块肉,绝对不会让大家喝汤。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有功一起领,有肉一块吃。”

“什长说的好,跟着什长这才多少时间就吃了两顿肉,我徐阳从来就没有看到,有人愿意把自己的功劳分给别人,把吃食分给别人的长官,何况还是肉。这年头,肉多精贵,反正我老徐是十几年没有吃过了,我老徐以后就跟着什长了,刀山火海,只要什长记得,有功一块领,有肉一块吃,我这100多斤肉,任凭差遣。”

说到这徐阳也是一个可怜人,他和牛三都是并州人,几年前,新蔡王司马腾任并州刺史期间加入了其麾下,随司马腾南征北战,没有功劳不说,常常几个月不发饷,在去年司马颖部将公师藩、汲桑等人攻打邺城的时候,司马腾都还不愿意把粮食分给众人,最后士卒们也不想出力,邺城被攻破,司马腾死翘翘,他跟着牛三从并州逃到了洛阳,一路上看到了太多饿死的人,太多因为一点吃食就拔刀相向的袍泽,就连他和牛三都在合力杀退了一波溃兵后,才活了下来。因为经历过所以才感动,此刻他被秦正的这句话感动的一塌糊涂,搞的热血沸腾,最后没忍住,说出了那些话。

不过他这个话一说,好像一下子成了一颗往平静油锅下投下的石子。其他人的情绪也被调动了起来。

马贵此时也神情激动的跟着说道,“我刚被抓进来的时候,那时候就觉得完蛋了,自己来这里估计就是一个炮灰,也许只要一进战场就铁定是一个死。但是什长给了我希望,他告诉我们只要抱团就能活。他教我们战阵,他给我们说故事,那些哪里是故事,我虽然愚钝,也没有上过学,但是我也知道,那些都是知识和传承。别的人一般哪里会传出来,就是在家里一般也是传子不传女。以前在私塾外边听一个夫子说过,朝闻道,夕可死矣,那个时候听不懂,但现在,我终于知晓了这句话的意思。什长让我重新看到了这个世界还可以有这么大,让我知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我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大本事,王侯将相可能没我什么事,但我相信什长是一个有本事的人,王侯将相他一定有机会。也只需什长记得,有功一块领,有肉一块吃,我也愿意任君驱使,至死方休。”

金翼本来是不想说什么的,虽然他这一段时间以来,心里也是有很多感触,但是原本他就属于那种不那么容易能被感动的人,即使被感动,也不可能会把自己卖给哪一个,现在徐阳,马贵都说了自己的心里话,牛三也在看着他,加上听到了秦正几次都说要打仗了,想着这个时候不说点什么,到时候可能不好混,上了战场搞不好会被抛弃。加上秦正这段时间确实对他还不错,看着秦正好像也挺有本事,他是羌人,秦正能接受自己,别人可不一定会。也许跟着秦正也不错。

心里想着,看着众人好像都在看他,也沉声说道,“我是羌人,什长要是看的上我,愿意分我功,给我肉,我也愿意任君驱使,如违此誓,天地不容。”

说到这里,甲什其他人情绪也都被带动起来,一起大喊道,“有功一块领,有肉一块吃。有功一块领,有肉一块吃……”。

秦正都有点懵了,他原本只是想着利用吃肉的机会,再洗一波脑,收获一波好感度而已,但是没想到这些人这么激动。换成他,听人说一些他那样的话,最多嘴上一起附和两声,面子上过得去就好了,但心里一定会骂说话的人傻x。

他又哪里知道,他那一句话在大晋会有多大的影响力。

在大晋当兵,很惨。大晋兵制称为世兵制。又可以称为军户制或士家制。在军者终身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其家编入军户或士家,脱离民籍,世袭为兵,非有特殊功勋者不得更籍。

早在春秋初期,齐国管仲辅佐齐桓公施行政治和军事改革,分国都为21乡:士农巧乡,工商6乡;分邵野为5属,规定士农之乡民丁平时务农习武,战时充当军士出征,世代相传,国家授予小块土地作为傣禄,可视为世兵制的萌芽。

到三国时期,战争连年,需兵量大,而土地荒芜,人口锐减,加之豪强地主大量兼并土地,争夺人口,寡兵制无法推行。为保持固定的兵源和恢复发展生产,魏开始实行“世兵制”,把士兵及其家属固定为“军户”,或称“士家”、“兵家”,与民户分籍登记,由专门机构管理。

世兵制人身依附性较强。男丁终身为兵,父死子继,兄终弟及,不准更改;且身分低于平民,婚配只能限于军户,不准与平民通婚;士兵逃亡,家属要受严酷的惩罚。

西晋承袭三国魏制,主要实行世兵制,并加以完善。

西晋初,世族地主依仗特权地位,在兼并土地的同时,又大量兼并劳动人口。司马氏政权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巩固专制统治地位,保证军队里有一定数量固定兵力使用和兵源的供应,于是就发展了曹魏的兵户制度。像西晋初年的石崇有“苍头八百人”。官至将军的苟啼有“奴埠将千人,侍妾数十”。到西晋末年“永嘉之乱,百姓流亡”,世族地主乘机大肆占有人口,有的“竟得数千家”。

在世族地主支持下建立的司马氏政权,代表的是世家利益,又怎么能撕破脸去跟世家抢人,他甚至还要反过来保护世家的利益,就这样国家编户日益减少,兵员来源越发不足,于是司马氏政权发展了兵户制度。使“强者为兵,底者补户”,进一步扩大军户的范围。晋武帝伐吴时,凡军户之家有17岁以上男丁者,“二丁三丁取一人,四丁取二人,六丁以上取三人”,战乱频发,缺少兵员时,甚至连12、13岁或15、16岁的男丁,也被强制人伍。有时,甚至发奴为兵,以补世兵的不足。在这种情况下,世家掌握了大量的资源,根本不会顾及兵户和百姓的死活。兵户立功是主将的,兵户死了再补充就是,世家的粮食是世家的,百姓还得不断交粮。就像司马腾到死都不愿意把粮食拿来和部曲分享,竟然让他们饿着肚子为他作战,可想而知,兵户的到位近乎于奴隶。现在秦正的这两句,“有功一块领,有肉一起吃”对他们会造成多大的冲击,本不是他们傻,也不是他们单纯,还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一种希望,现在秦正就好比给他们播下了种子,这颗种子在这一刻开始了生根发芽,他们更加期盼这颗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

这一切想法,秦正都不知道,他还在自以为是的认为,甚至觉得可能是后世的人心思都太多了吧,人与人之间都筑了一道高高的墙,心里对别人都是防备异常。毕竟连扶老奶奶都有风险,开车的被碰瓷屡见不鲜,旅游更是被宰怕了。

心中想到老祖宗都比较单纯,实在是太可爱。为了这一群可爱的人,秦正甚至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想办法,尽力让更多的人可以在这个乱世活下去。原本秦正来的时候,他并没有觉得这里有什么值得他在意,作为孤儿的他,有时候都觉得自己都是多余,所以一直有点吊儿郎当,得过且过。到了大晋也最多就是不想,不明不白,随随便便的就挂了,仅此而已。但是现在,他却发现他有些不一样了,他感觉自己有了更多在这个世界努力的理由。

深吸一口气,大声喊道,“感谢大家的支持和信任,来,弟兄们,我们以后有功一块领,有肉一起吃,现在,吃肉”。

同类推荐
  • 城市英雄

    城市英雄

    本书以独特的角度表现武昌首义。全书前后有著名学者章开沅、冯天瑜二位先生所作的序言和作者本人创作谈式的后记。正文部分共18章,前面5章归纳了武汉的城市历史地位和酝酿武昌首义的社会大环境;中间9章叙述了湖北地区革命组织的建立与武昌首义暨阳夏保卫战的发生经过;后面4章回顾了武昌首义的意义及影响包括首义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脉络清晰,结构合理。
  • 谋阙

    谋阙

    谋士与杀手疯狂生长的乱世,有人御狂局、有人执狂子,笼络杀手、捭阖朝堂。乱世,乱出谋士杀手的盛世。且看来自西渚千岛,历经逃杀来到大雍的古扬,如何步步执刀、谋猎宫阙!“如果不能回去,怎对得起当年鲜衣怒马!”
  • 百团大战中的阳泉

    百团大战中的阳泉

    在阳泉,有一座雄伟壮观的狮脑山,它海拔1160米,是市区最高峰。在这风光秀丽的山麓上,布满山峦的是葱茏茂密、苍翠蓊郁的油松、侧柏、五角枫,还有黄栌、刺梅等灌木。无论朝华夕月,还是晴雨寒暑,这片树林总是显得那么凝重、肃穆、静谧,而在那疏枝密叶间,似乎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神韵。就在这片连碧成云的林荫覆盖下的峰顶,有一片开阔地。在这里,耸立着一座“百团大战纪念碑”,碑高40米,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直插云霄,还有三座副碑峭然并立。一座锻铜圆雕、两座题字碑以及烽火台和“长城”围绕主碑周围,是一座主题森林公园。
  • 首都师大附中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首都师大附中史话(中国史话·文化系列)

    本书分为百年薪火、峥嵘岁月、桃李芬芳、今日辉煌四个部分,分别对首师大附中历史发展中的七大历史时期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首师大附中重大历史事件,如何其巩出手救成达、索产诉讼、学生运动等,进行了叙述;对首师大附中历代著名校友,如林日藩、陈丽霞等,做了生动感人的介绍;对首师大附中今日的辉煌成就进行了陈述。
  • 独闯史前一万年

    独闯史前一万年

    意外来到一万年前,从一个人的奋斗开始,看他如何建立一个帝国。
热门推荐
  • 魔妃是个萌妹子

    魔妃是个萌妹子

    史泺没了爹却在半道上捡到个哥哥,这哥哥对她还挺好,有了哥哥史泺从此就过上了被哥哥宠的日子,进了仙门又被师父宠着,生活可谓美滋滋~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细节决定健康全集

    本书从居家、饮食、排毒、美容、睡眠、心态、两性、防病治病、养生等健康生活的细节入手,告诉人们如何更好地保持身体健康。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用平实的语言告诉人们保持健康的正确方法。
  • 一百块大洋

    一百块大洋

    这显然是一个好看的故事。一段不为人知的大湘西剿匪轶事,充满了悬念和机巧。一对情同手足的兄弟,一个是杀人如麻的土匪,一个是宅心仁厚的良民,他们在命运的两难选择上,是大义灭亲,还是狼狈为奸,从而将兄弟生死情演绎到令人扼腕和动容?有些人是天生的作家,天生就掌握写作的各种本领,他们不仅有写作天赋,而且似乎生来就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一动笔就有说不完的故事,下笔千言,毫无阻碍。但这样的作家大多数都称不上是一流的作家。有一种说法,在故事结束的地方开始小说。一部好的作品,不能只限于有一个好看的故事外壳,悬念和机巧,通过智商和技术都可以解决,但小说的内核和外延,才是一部作品的高卓之处。
  • 神圣乐章

    神圣乐章

    音乐的世界不只是一杯清茶,润人心脾,还可能废人心魄。当音乐不再是爱的召唤,情的流露,该如何?当音乐除了陶冶情操之外,还能移山填海、成神成圣,那么,音乐便成了所有的追求!
  • 是枝裕和经典电影原著小说(套装2册)

    是枝裕和经典电影原著小说(套装2册)

    《步履不停》电影大师是枝裕和同名电影原著小说。比电影更幽微的人性暗涌,无法言喻的感动。一茶一饭的淡香,触动了每个家庭深潜的秘密。《比海更深》电影大师是枝裕和温情代表作《比海更深》原著小说。《步履不停》姊妹篇,豆瓣评分8.6。你有没有,比海更深地爱过一个人?
  • 我的宠兽融合系统

    我的宠兽融合系统

    五只青铜妖兽,就能融合成一只白银级妖兽?冰霜巨龙+火龙+风龙+雷龙+青龙,融合之后进化为灭世魔龙?震惊!小伙操作失误,竟融合出……(简介无力,请看第一章……)注:本书装逼少,轻松搞笑流,前二十章略套路,不喜勿喷。
  • 解读《素书》

    解读《素书》

    《素书》问世于公元前约230年秦未汉初,而真正流传开来则是公元317年—419年的东晋年间。《素书》与《论语》、《老子》、《孟子》、《墨子》、《孙子》等古籍经典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园中的瑰宝。《素书》全书文字不多,总共只有六章一百三十二句,大部采用看似通俗简易而内涵又十分精深的格言警语,对如何修身养性,如何善始善终等,作者在对《素书》的解读过程中,不遗余力地引经据典,旁证博引,逐字逐句,深耕细作,耐心细致地进行挖掘,竭力恢复原作原意。通过解读,作者再次掀开了《素书》研究的幕幔,对广大读者,以及素书研究者正确理解、深入研究、广泛应用素书内容,或许能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本书深入浅出,文字顺畅,史实充足,通俗易懂,融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是一部值得广大读者,以及热爱历史研究者阅读的佳作。
  • 晚来将欲雪

    晚来将欲雪

    一朝升仙,遇到了命定的他。懦弱的她亲手喂他吃下了忘却一切的无尘草。她成了青要山最逍遥自在的散仙,而他依然是高高在上的仙界太子。“你就在这冷宫,好好忏悔你的罪孽,了此余生吧。”太子大婚当日,她独自缩在冷宫的角落,大口吐着鲜血,以为就此孤独地了结一生……再来一世,她洗却前尘,由仙入魔,看她如何颠覆六界……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